目录
- 975 第983章 龙画
- 976 第984章 个人见解
- 977 第985章 自己人
- 978 第986章 欣喜若狂
- 979 第987章 细腻的心思
- 980 第988章 海盗王的传说
- 981 第989章 编故事!
- 982 第990章 礼物!
- 983 第991章 画中之秘
- 984 第992章 麻烦事
- 985 第993章 有来有往
- 986 第994章 大计划!
- 987 第995章 虎皮,宣传
- 988 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
- 989 第997章 黄金船
- 990 第998章 大豪
- 991 第999章 真有什么关系?
- 992 第1000章 郁金香少女
- 993 第1001章 自我复制
- 994 第1002章 门道
- 995 第1003章 秘密聚会!
- 996 第1004章 捡漏的好机会
- 997 第1005章 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 998 第1006章 达芬奇作品
- 999 第1007章 抬价!
- 1000 第1008章 锁定了目标
- 1001 第1009章 找人算账去
- 1002 第1010章 顺藤摸瓜,守株待兔
- 1003 第1011章 朱大先生
- 1004 第1012章 互通有无
- 1005 第1013章 包藏祸心
- 1006 第1014章 安排了后手
- 1007 第1015章 冒牌货!
- 1008 第1016章 有点印象
- 1009 第1017章 金属薄片
- 1010 第1018章 摩西十诫
- 1011 第1019章 圣物
- 1012 第1020章 钱老的提议
- 1013 第1021章 待长发及腰
- 1014 第1022章 八大山人
- 1015 第1023章 禁忌!
- 1016 第1024章 不够,远远不够
- 1017 第1025章 达成协议
- 1018 第1026章 页纸千金
- 1019 第1027章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 1020 第1028章 矢志必得
- 1021 第1029章 歌以咏志
- 1022 第1030章 天下绝艺
- 1023 第1031章 草书天下称独步
- 1024 第1032章 写生珍禽图
- 1025 第1033章 待定
- 1026 第1034章 石雕残像
- 1027 第1035章 赑屃
- 1028 第1036章 五大名窑一网打尽
- 1029 第1037章 金碑
- 1030 第1038章 赑屃的脑袋
- 1031 第1039章 传国玺
- 1032 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来历
- 1033 第1041章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 1034 第1042章 开封,柴窑,御街
- 1035 第1043章 没头的苍蝇
- 1036 第1044章 地摊上的瓷片
- 1037 第1045章 惊喜的发现
- 1038 第1046章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 1039 第1047章 朱大先生死了?
- 1040 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
- 1041 第1049章 圆满落幕
- 1042 第1050章 瑰丽离奇的世界
- 1043 第1051章 国家宝藏(1)
- 1044 第1052章 国家宝藏(2)
- 1045 第1053章 国家宝藏(3)
- 1046 第1054章 国家宝藏(4)
- 1047 第1055章 国家宝藏(5)
- 1048 第1056章 国家宝藏(6)
- 1049 第1057章 一辈子的事业(全书完)
- 1050 后记(新书《宅师》已发布!)
- 1051 后记 新书《宅师》已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93章 有来有往
第993章 有来有往
“钱老,怎么突然让我去台湾啊。”
这个时候,王观有些迷惑,然后又反应过来,迟疑道:“是不是朱……你不是说,打草惊蛇不好吗。”
“没关系。”
此时,钱老远在京城,脸带笑容,声音沉稳道:“你光明正大的去,而且还要接受媒体的采访,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他自然不会关注你。”
“什么意思?”
王观愣了一愣,又隐约有些明白了:“是不是台湾方面也想展出珍宝啊?”
这也不是什么先例,毕竟早在焦尾琴现世的时候,东西就已经在台湾安排过展览,听说当时参观的人群如流,好评如潮,却是让京城故宫的王馆长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话又说回来,台湾方面有这种意向,一点也不奇怪。哪怕双方的关系,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一直有几分微妙,但是在文化上的合作,却是由来已久。
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开始慢慢地沟通了。然后在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地的文物都合作展览许多次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明末时期,富春山居图被烧成了一大一小两段,然后被人分别装裱,形成了无用师卷,以及剩山图两部分。前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后者却在浙省博物馆。但是在两年前,无用师卷与剩山图首次合璧,形成了完整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展出,立即引起了轰动。
就是有了许多基础,那么给希夷博物馆邀发请函,希望珍宝能够在台北展览珍宝,说起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无论是从文化交流的层次,还是政治的高度,都不允许希夷博物馆拒绝。而且这也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借口,一个光明正大前往台湾的借口。
“这些日子以来,都是你在负责巡展的事情。”
此时,钱老笑着说道:“现在你作为代表人物,赴台磋商展览事宜,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人会觉得奇怪。至于现在的巡展,暂时交给阿德帮忙代劳吧。”
“明白了。”王观立即点头道:“行,我去……”
当然,这只是一个意向,不可能现在就匆匆忙忙出发,还要先返回京城准备一下,所以两人聊了几句就结束通讯了。具体的情况,等到王观返回京城再细说也不迟。
“王兄弟,你要去台湾?”
这个时候,高庄颇有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感觉,一脸的喜色。
“没错。”
王观微笑点头,随即若有所思道:“等等……这事,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复杂……这样吧,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安排一下,然后跟我去台湾一趟……”
说话之间,王观看向陶丽,略微迟疑之后,也示意道:“你要是有空,也可以和我们一起过去。不用管其他事情,去了以后,应该有人会帮我们出海寻宝。”
“真的?”陶丽有几分惊喜,自然也有一些怀疑。
“不用怀疑,肯定没错。”与此同时,高庄却十分高兴:“王兄弟敢这样说,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我们跟着去就行了,到时候帮忙扛东西就好。”
“顺利的话,应该是这样没错……”王观笑了笑,让两人收拾行李,处理一些琐碎事情之后,就直接返回京城了。
其实从福州直接前往台湾更近,可是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筹备,只得两边飞了。两三个小时之后,王观等人顺利抵达首都机场,然后搭车回到大宅门。进门之后,驾轻就熟走到客厅,钱老就坐在其中,王观问候一声,立即发现厅中还有另外的客人。
“王观,回来了正好。”
适时,钱老微笑介绍道:“过来认识一下,来自台北的崔馆长。”
“崔馆长你好。”
王观招呼之余,也好奇的观望起来,只见崔馆长四十来岁左右,身穿传统中山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又带了一副无框的眼镜,浑然上下充满了儒雅的气息。
“王先生,你也好。”
与此同时,崔馆长也热情回应。他可谓是有备而来,自然清楚王观的身份,是钱老的得意门生,现任希夷博物馆的副馆长,主要负责巡展的事情。不出意料的话,再过那么十几二十年,希夷博物馆馆长的位置,非他莫属了。
有人提携就是不同……
崔馆长暗暗感叹,表面上自然是露出如沐春风般的笑容,称赞王观一表人才、年轻有为,是天下青年的表率。
对此,王观笑容依旧,连连谦虚。心里却不起波澜,没有任何得意的情绪。毕竟这些日子以来,类似这样的赞美,他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耳朵都快要起茧了,自然十分乏味。
寒暄了片刻,王观也顺势介绍高庄和陶丽,就说是自己的朋友。由于不是同行,随意问候之后,大家才重新坐了下来。
这个时候,钱老直接切入正题:“王观,崔馆长的来意,想必你也知道了。具体有什么想法,趁崔馆长在这里,不妨说说看。”
“这是好事啊。”
王观一句话就表明了态度,毕竟这是大前提,他不可能唱反调,自然是大力支持起来:“多交流,多往来,促进两岸文化的融合,这是我们的荣幸。”
崔馆长连连点头,一脸深以为然的笑容。实际上他也知道,提出这个请求绝对不会无功而返。当然,展览的事情肯定是板上钉钉,不过其中的一些利益分配细节,这才是关键。
毕竟希夷博物馆可是私人经营的性质,不是任人宰割的冤大头。崔馆长却是十分清楚,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想要得到什么好处,多少也要付出一些代价。
“不过,国内的巡展已经敲定了。”
说话之间,王观皱起眉头,一脸为难之色:“已经公布出去,恐怕不好更改。”
“不不不,不用更改。”
适时,崔馆长笑道:“我们也了解到这个情况,不要求近期内安排展出,而是等到国内的城市展览完了,海外巡展的第一站,可以安排在我们台北。据我所知,海外展览的行程,应该还没有敲定吧。”
“确实还没有决定。”王观微微点头,解释道:“主要是太多人发来邀请函了,香港、澳门就不多说了,另外还有韩国、日本、英国、法国、美国……”
列举之后,王观摇头叹气道:“我在沪城和福州的时候,天天参加宴会,都能够遇见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经理人,不断地游说我把海外巡展的第一站放在他们那里。”
崔馆长知道,王观并没有撒谎。因为那些人之中,就有台北故宫的主管,就是发现竞争十分激烈,他才决定绕过王观,直接托人找到钱老,想要来个釜底抽薪。
由于两岸的特殊关系,加上在京城故宫认识有关系不错的朋友,经过一番曲折之后,崔馆长也顺利见到了钱老,并且说服他作出决定。
听了崔馆长的请求之后,钱老也很爽快答应了,然而只是答应,海外的巡展行程,肯定有台北一站。但是到底是第几站,态度就比较含糊了。
要论关系的亲疏无近,什么韩日英美法,崔馆长肯定没放在眼里,但是却比较顾虑香港和澳门。特别是香港,由于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加上某些人居心叵测的挑动,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不好的声音冒出来了。
高层为了缓和双方关系,示意特别照顾一下香港,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反正在崔馆长看来,最大的竞争对手,肯定是香港无疑。虽然说,由于行政体制的不同,崔馆长不在乎什么政绩,但是在乎业绩啊。
如果能够把香港挤掉,成为珍宝海外巡展的第一站,那么对于崔馆长来说,大大小小也是能力的表现,肯定可以得到各界人士的赞许。
或是名,或是利,自然让崔馆长使出了盘外招,直接找到了钱老。磨了几天之后,钱老的态度好像松动了,直接把王观召唤回来与他磋商。
其实在看到王观之际,崔馆长心里就有数,就事十有八九要成了。当然,前提是商量出一个能让双方都满意的合同。
“王先生放心,我们很有诚意。”
明白了这点,崔馆长也不打算绕圈子,直言不讳道:“你刚才说得很对,既然是交流,肯定不是单方面的,有往才有来。今天,希夷博物馆拿珍宝到台北展览,到了明天,台北也可以拿另外的东西到希夷博物馆展出啊。比如说毛公鼎、散氏盘、快雪时晴帖……”
崔馆长每说一件东西,王观眼中的喜色就浓郁一分。要知道崔馆长提到的东西,那可是十分珍稀的国宝文物,更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一般情况下是不离台展览的。没有想到,为了促成这件事情,崔馆长居然这样舍得。
不过也对,有舍才有得嘛。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总是抱着占便宜的心态,最终事情肯定很难办得好。唯有相互妥协、退让,大家双赢,事情才能够圆满成功。
现在就是这样,崔馆长诚意十足,王观和钱老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尽管没有立即拍板决定,但是嘴角的笑意,已经说明他们的意向了。
当然,出于谨慎的心理,钱老还是决定派遣王观到台北考察一趟,顺便签订正式的合同,而且也算是作个预热……
这个时候,王观有些迷惑,然后又反应过来,迟疑道:“是不是朱……你不是说,打草惊蛇不好吗。”
“没关系。”
此时,钱老远在京城,脸带笑容,声音沉稳道:“你光明正大的去,而且还要接受媒体的采访,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他自然不会关注你。”
“什么意思?”
王观愣了一愣,又隐约有些明白了:“是不是台湾方面也想展出珍宝啊?”
这也不是什么先例,毕竟早在焦尾琴现世的时候,东西就已经在台湾安排过展览,听说当时参观的人群如流,好评如潮,却是让京城故宫的王馆长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话又说回来,台湾方面有这种意向,一点也不奇怪。哪怕双方的关系,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一直有几分微妙,但是在文化上的合作,却是由来已久。
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开始慢慢地沟通了。然后在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地的文物都合作展览许多次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明末时期,富春山居图被烧成了一大一小两段,然后被人分别装裱,形成了无用师卷,以及剩山图两部分。前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后者却在浙省博物馆。但是在两年前,无用师卷与剩山图首次合璧,形成了完整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展出,立即引起了轰动。
就是有了许多基础,那么给希夷博物馆邀发请函,希望珍宝能够在台北展览珍宝,说起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无论是从文化交流的层次,还是政治的高度,都不允许希夷博物馆拒绝。而且这也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借口,一个光明正大前往台湾的借口。
“这些日子以来,都是你在负责巡展的事情。”
此时,钱老笑着说道:“现在你作为代表人物,赴台磋商展览事宜,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人会觉得奇怪。至于现在的巡展,暂时交给阿德帮忙代劳吧。”
“明白了。”王观立即点头道:“行,我去……”
当然,这只是一个意向,不可能现在就匆匆忙忙出发,还要先返回京城准备一下,所以两人聊了几句就结束通讯了。具体的情况,等到王观返回京城再细说也不迟。
“王兄弟,你要去台湾?”
这个时候,高庄颇有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感觉,一脸的喜色。
“没错。”
王观微笑点头,随即若有所思道:“等等……这事,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复杂……这样吧,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安排一下,然后跟我去台湾一趟……”
说话之间,王观看向陶丽,略微迟疑之后,也示意道:“你要是有空,也可以和我们一起过去。不用管其他事情,去了以后,应该有人会帮我们出海寻宝。”
“真的?”陶丽有几分惊喜,自然也有一些怀疑。
“不用怀疑,肯定没错。”与此同时,高庄却十分高兴:“王兄弟敢这样说,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我们跟着去就行了,到时候帮忙扛东西就好。”
“顺利的话,应该是这样没错……”王观笑了笑,让两人收拾行李,处理一些琐碎事情之后,就直接返回京城了。
其实从福州直接前往台湾更近,可是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筹备,只得两边飞了。两三个小时之后,王观等人顺利抵达首都机场,然后搭车回到大宅门。进门之后,驾轻就熟走到客厅,钱老就坐在其中,王观问候一声,立即发现厅中还有另外的客人。
“王观,回来了正好。”
适时,钱老微笑介绍道:“过来认识一下,来自台北的崔馆长。”
“崔馆长你好。”
王观招呼之余,也好奇的观望起来,只见崔馆长四十来岁左右,身穿传统中山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又带了一副无框的眼镜,浑然上下充满了儒雅的气息。
“王先生,你也好。”
与此同时,崔馆长也热情回应。他可谓是有备而来,自然清楚王观的身份,是钱老的得意门生,现任希夷博物馆的副馆长,主要负责巡展的事情。不出意料的话,再过那么十几二十年,希夷博物馆馆长的位置,非他莫属了。
有人提携就是不同……
崔馆长暗暗感叹,表面上自然是露出如沐春风般的笑容,称赞王观一表人才、年轻有为,是天下青年的表率。
对此,王观笑容依旧,连连谦虚。心里却不起波澜,没有任何得意的情绪。毕竟这些日子以来,类似这样的赞美,他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耳朵都快要起茧了,自然十分乏味。
寒暄了片刻,王观也顺势介绍高庄和陶丽,就说是自己的朋友。由于不是同行,随意问候之后,大家才重新坐了下来。
这个时候,钱老直接切入正题:“王观,崔馆长的来意,想必你也知道了。具体有什么想法,趁崔馆长在这里,不妨说说看。”
“这是好事啊。”
王观一句话就表明了态度,毕竟这是大前提,他不可能唱反调,自然是大力支持起来:“多交流,多往来,促进两岸文化的融合,这是我们的荣幸。”
崔馆长连连点头,一脸深以为然的笑容。实际上他也知道,提出这个请求绝对不会无功而返。当然,展览的事情肯定是板上钉钉,不过其中的一些利益分配细节,这才是关键。
毕竟希夷博物馆可是私人经营的性质,不是任人宰割的冤大头。崔馆长却是十分清楚,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想要得到什么好处,多少也要付出一些代价。
“不过,国内的巡展已经敲定了。”
说话之间,王观皱起眉头,一脸为难之色:“已经公布出去,恐怕不好更改。”
“不不不,不用更改。”
适时,崔馆长笑道:“我们也了解到这个情况,不要求近期内安排展出,而是等到国内的城市展览完了,海外巡展的第一站,可以安排在我们台北。据我所知,海外展览的行程,应该还没有敲定吧。”
“确实还没有决定。”王观微微点头,解释道:“主要是太多人发来邀请函了,香港、澳门就不多说了,另外还有韩国、日本、英国、法国、美国……”
列举之后,王观摇头叹气道:“我在沪城和福州的时候,天天参加宴会,都能够遇见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经理人,不断地游说我把海外巡展的第一站放在他们那里。”
崔馆长知道,王观并没有撒谎。因为那些人之中,就有台北故宫的主管,就是发现竞争十分激烈,他才决定绕过王观,直接托人找到钱老,想要来个釜底抽薪。
由于两岸的特殊关系,加上在京城故宫认识有关系不错的朋友,经过一番曲折之后,崔馆长也顺利见到了钱老,并且说服他作出决定。
听了崔馆长的请求之后,钱老也很爽快答应了,然而只是答应,海外的巡展行程,肯定有台北一站。但是到底是第几站,态度就比较含糊了。
要论关系的亲疏无近,什么韩日英美法,崔馆长肯定没放在眼里,但是却比较顾虑香港和澳门。特别是香港,由于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加上某些人居心叵测的挑动,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不好的声音冒出来了。
高层为了缓和双方关系,示意特别照顾一下香港,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反正在崔馆长看来,最大的竞争对手,肯定是香港无疑。虽然说,由于行政体制的不同,崔馆长不在乎什么政绩,但是在乎业绩啊。
如果能够把香港挤掉,成为珍宝海外巡展的第一站,那么对于崔馆长来说,大大小小也是能力的表现,肯定可以得到各界人士的赞许。
或是名,或是利,自然让崔馆长使出了盘外招,直接找到了钱老。磨了几天之后,钱老的态度好像松动了,直接把王观召唤回来与他磋商。
其实在看到王观之际,崔馆长心里就有数,就事十有八九要成了。当然,前提是商量出一个能让双方都满意的合同。
“王先生放心,我们很有诚意。”
明白了这点,崔馆长也不打算绕圈子,直言不讳道:“你刚才说得很对,既然是交流,肯定不是单方面的,有往才有来。今天,希夷博物馆拿珍宝到台北展览,到了明天,台北也可以拿另外的东西到希夷博物馆展出啊。比如说毛公鼎、散氏盘、快雪时晴帖……”
崔馆长每说一件东西,王观眼中的喜色就浓郁一分。要知道崔馆长提到的东西,那可是十分珍稀的国宝文物,更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一般情况下是不离台展览的。没有想到,为了促成这件事情,崔馆长居然这样舍得。
不过也对,有舍才有得嘛。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总是抱着占便宜的心态,最终事情肯定很难办得好。唯有相互妥协、退让,大家双赢,事情才能够圆满成功。
现在就是这样,崔馆长诚意十足,王观和钱老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尽管没有立即拍板决定,但是嘴角的笑意,已经说明他们的意向了。
当然,出于谨慎的心理,钱老还是决定派遣王观到台北考察一趟,顺便签订正式的合同,而且也算是作个预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