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86 190章 各怀鬼胎
- 787 191章 火药桶炸了
- 788 192章 要滚蛋了
- 789 001章 乱
- 790 002章 皇帝的烦恼
- 791 003章 伤离别
- 792 004章 中途岛
- 793 005章 瞒天过海计
- 794 006章 弄潮儿
- 795 007章 中秋节
- 796 008章 歌舞升平
- 797 009章 准备玩命
- 798 010章 潮神来了
- 799 011章 败家仔
- 800 012章 破门而入
- 801 013章 登高远眺
- 802 014章 入宫
- 803 015章 熟人
- 804 016章 皇帝对皇帝
- 805 017章 让人屈服很容易
- 806 018章 奸臣
- 807 019章 聪明人
- 808 020章 大清洗
- 809 021章 底牌
- 810 022章 毒计
- 811 023章 人心
- 812 024章 人性
- 813 025章 新制度
- 814 026章 征服者的嘴脸
- 815 027章 帝国的獠牙
- 816 028章 洪金河的烦恼
- 817 029章 爹来了!
- 818 030章 背后算计爹
- 819 031章 物流业
- 820 032章 去会会儿子
- 821 033章 你儿子学坏了
- 822 034章 一身是胆雄赳赳
- 823 035章 开门见山
- 824 036章 吃好喝好
- 825 037章 给的多
- 826 038章 要的也不少
- 827 039章 父子赌局
- 828 040章 连儿子一起忽悠
- 829 041章 杨朱和道教
- 830 042章 教坏儿子
- 831 043章 国事家事一勺烩
- 832 044章 倒霉蛋
- 833 045章 背后捅刀子
- 834 046章 用才不用徳
- 835 047章 任务不轻(加更)
- 836 048章 知识越多越反动
- 837 049章 教育是把双刃剑
- 838 050章 制度决定人品
- 839 051章 孤胆英雄
- 840 052章 两板斧
- 841 053章 北上
- 842 054章 偷闲
- 843 055章 敢抢我!
- 844 056章 流民
- 845 057章 北方豪族
- 846 058章 文武双全
- 847 059章 美女是我的
- 848 060章 敞开怀抱
- 849 061章 她来了
- 850 062章 见面就干!
- 851 063章 打仗忽悠两不误
- 852 064章 找后账
- 853 065章 泊屠夫
- 854 066章 直沽寨
- 855 067章 中都城
- 856 068章 不一样的城
- 857 069章 找到家了
- 858 070章 黑白双煞
- 859 071章 开滦矿区
- 860 072章 内资和外资
- 861 073章 孙子来了
- 862 074章 钢铁孙子
- 863 075章 女王的野望
- 864 076章 最后的疯狂
- 865 077章 一只耳(全书完)
- 866 《大宋有毒》新书上传
- 867 新书《末世鼠辈》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8章 歌舞升平
008章 歌舞升平
今年的中秋节相比往年显得更隆重一些。因为朝廷收复了北方失地,这个功绩太大了,当年庆祝、次年庆祝、今年还得庆祝。虽然说现在南方出现了叛乱,但朝廷正在调兵剿灭,进展也还算顺利。为了鼓舞国民也顺便鼓励鼓励自己,官家和朝廷大臣都把这次中秋节当做了一次政治任务,必须大办特办!
江边的观礼台从一层变成了两层,是往年的两倍多大。皇家的河灯原来是木质的莲花台,现在干脆改成一条描金凃银的木船,上面光是手臂粗的鲸蜡就插了上百根,就停在水门之外,由御林军看守。
另外理宗皇帝还在凤凰山腰的冲天观里设下了十多桌酒宴,准备大宴群臣,大家一边喝酒作词,一边登高赏月。今年还有一个好景色可以欣赏,为了准备这次中秋佳节,大宋朝廷特意从金河帝国采购了五万贯的大型烟花,只等祭拜完潮神之后,就会在城墙上燃放。
就在临安百姓、朝廷官员、皇室都在高高兴兴的过节时,谁也不会想到,正有一支舰队从万里之外驶来,此时它们正借着夜色绕过溗泗列岛,贼头贼脑的钻进了杭州湾。
明州港外的金塘岛,是大宋水师在钱塘江口最大的锚地。由于今天会有大江潮袭来,所有水师战舰都已经靠岸进港,只待天一亮就披红挂彩出航,去江面上给官家和百姓好好表演一番,这也是个惯例,为了不让百姓们自己驾舟弄潮讨彩,又能让大家欣赏到弄潮儿的风采,每年大潮来临时,水师的战舰就成了钱塘江上的表演船。如果能让官家高兴,说不定会有很多赏赐。
“刘军头,今天是你当值,为何没有按时出航巡逻?”此时在金塘岛的水师营寨里,两名年轻军官正在大声询问手下人。
“禀都头,今天是潮神来,小的们正在准备祭品,略微迟疑了一些,都头勿怪,马上就去巡航!”被喝问的几名水师水手看见这名军官都是满脸堆笑,一边作揖一边向码头上走去,上了一艘双桅快船。
“怀仁兄,此等风纪,如何能成?现在朝廷正在南方用兵,水师却在这里准备过节杂耍。我已经上书了多次,可惜如石沉大海,指挥使大人一次也没找我过问过此事,他只关心他家的海船去日本回来了没有。”面对这样一群兵油子,年轻军官也无可奈何。这也不怪士兵们,水师的高层也都跑回临安城过节去了,还能指望底层军官和大头兵认认真真?
“归北老弟,你我虽然同出自水师学校,也被朝廷重用,可这种事儿还是不要过多干预为好。朝廷不是不想出动水师,而是不敢,谁都知道哪些造反的海商与金河帝国的关系不清不楚。如果只是在陆地上征战,金河帝国还找不到借口干预,一旦把战争扩大到了海面上,尤其是南洋那边,保不齐他们就会亲自下场了。我大宋水师这些年虽然也在不停的更换船只,但是和金河帝国的皇家海军比起来,高下立判。上半年咱们护送商队去卡兰巴港时,在半路不是碰上过他们嘛,你觉得真要打起来,大宋水师能敌否?”
另一位年轻军官拍了拍同伴的肩头,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大宋表面上看形式一片大好,其实越是接触到高层,就越清楚危险正在逼近。谁都不是傻子,海峡公司国和金河帝国的关系能瞒住普通人,瞒不住朝廷官员和这些水师军官。对于大宋的未来,他们也是很担忧,可是又无能为力。
“我倒是希望金河帝国能打过来,只要他们能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对待宋人,也未尝不是好事儿。官家和朝廷太让我失望了,前两年把蒙古人打跑收复了北方,那是何等鼓舞!原本我以为朝廷会励精图治一番,没想到前线将士的血还没干呢,他们就想着迁都盖宫殿。要是能把这些钱物放到水师里来,未尝不可与皇家海军一战!”年轻军官看着那艘双桅快船慢慢腾腾、不情不愿的离开了码头,消失在漆黑的海面上,转头向同伴说出了肺腑之言。
他和他的同伴都是前年从水师学校里毕业的水师军官,这座学校就是仿照金河帝国的航海学校建立的,专门为大宋水师培养中层指挥官,并且还聘请了几位金河帝国的海军将领来当老师。当初大宋朝廷也确实认识到了海军是个比较特殊的军种,没有专业人才就发挥不出来应有的战斗力。
可是随着北方战事的平定,大宋朝廷里那股改革新风也逐渐消失不见了。朝堂里各路神仙又开始争权夺利、互相攻讦,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个不休,光是迁都一件事儿,就让朝廷里分成了南北两派。大家都去忙活自己的事儿了,什么未来大计也就没人搭理了。
可怜的是这些怀着一腔报国心的年轻人,在学校里时豪情万丈,一走出校门,兜头就是一盆冰水。不光浇了一个透心凉,还让他们真切的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多么格格不入。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老师是金河帝国的将领,他们在教授自己知识的同时,也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无意中传染给了学生。
“嘘……你疯了!现在两国的关系正在微妙时刻,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就算你自己不怕,也得为家中娇妻和老娘着想啊。我听说连学校里的金河帝国老师也撤走了,咱们出征的日子估计也不远了。归北老弟,不光是你在水师混日子不舒服,我也不好受,要不我去和家里说说,咱俩干脆回学校去当老师去吧,眼不见心不烦。”另一位年轻军官显然更圆滑一些,他心中也有不满,但一般不会露于言表。听他的意思,他的家里还不是普通百姓,很有手段。也难怪,这样家庭里出来的孩子,都会城府深一些。
“催命鬼!催催催,早晚我们兄弟会被你催到鬼门关去,好好地日子不过,整天想着南下去和皇家海军打仗,败兴!”岸上的两名军官在聊天,双桅快船上的几名水手也没闲着,看到船只离岸远了,姓刘的军头扶着桅杆啐了一口,恨恨的骂着。
中秋节别人都在合家欢聚,他们这些当兵的如果不当值也能去明州城里逛逛,至于说巡逻什么的,开船出去在附近转一圈,做做样子也就成了。可是今年倒霉,碰上这么几个生瓜蛋子来水师里任职,不仅不让去明州城里过节,还盯着当值的船和人,少去一趟都不成。
“军头,谁要去南边打仗?”他在这里骂,旁边的水手听见了,问了一声。
“还有谁,咱们的赵都头呗!我听别的营里相熟的都头讲,他已经连着给指挥使大人上了几次条陈了,说是要请战去南边和海峡公司国打仗。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他以为上过几天学堂就真的是水师将领啦?我呸!等他见到那些海商的船队才知道什么叫海战,就咱们水师里这些船,个头没人家大、舰炮没人家粗、数量还没人家多,凭什么打?要是光打海商也没什么,兄弟们豁出命去没准还能搏杀一番,可谁不知道海商们和皇家海军穿的是一条裤子,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就咱们这些船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能有好儿?”刘军头一肚子闷气,牢骚也就随之多了起来。他不是科班出身,对海战理解的也没那么透彻,但这并不妨碍他准确评估双方的实力。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大宋水师里很多待够了年头、见过大规模海战的老水手基本都是这种看法。
(未完待续。)
江边的观礼台从一层变成了两层,是往年的两倍多大。皇家的河灯原来是木质的莲花台,现在干脆改成一条描金凃银的木船,上面光是手臂粗的鲸蜡就插了上百根,就停在水门之外,由御林军看守。
另外理宗皇帝还在凤凰山腰的冲天观里设下了十多桌酒宴,准备大宴群臣,大家一边喝酒作词,一边登高赏月。今年还有一个好景色可以欣赏,为了准备这次中秋佳节,大宋朝廷特意从金河帝国采购了五万贯的大型烟花,只等祭拜完潮神之后,就会在城墙上燃放。
就在临安百姓、朝廷官员、皇室都在高高兴兴的过节时,谁也不会想到,正有一支舰队从万里之外驶来,此时它们正借着夜色绕过溗泗列岛,贼头贼脑的钻进了杭州湾。
明州港外的金塘岛,是大宋水师在钱塘江口最大的锚地。由于今天会有大江潮袭来,所有水师战舰都已经靠岸进港,只待天一亮就披红挂彩出航,去江面上给官家和百姓好好表演一番,这也是个惯例,为了不让百姓们自己驾舟弄潮讨彩,又能让大家欣赏到弄潮儿的风采,每年大潮来临时,水师的战舰就成了钱塘江上的表演船。如果能让官家高兴,说不定会有很多赏赐。
“刘军头,今天是你当值,为何没有按时出航巡逻?”此时在金塘岛的水师营寨里,两名年轻军官正在大声询问手下人。
“禀都头,今天是潮神来,小的们正在准备祭品,略微迟疑了一些,都头勿怪,马上就去巡航!”被喝问的几名水师水手看见这名军官都是满脸堆笑,一边作揖一边向码头上走去,上了一艘双桅快船。
“怀仁兄,此等风纪,如何能成?现在朝廷正在南方用兵,水师却在这里准备过节杂耍。我已经上书了多次,可惜如石沉大海,指挥使大人一次也没找我过问过此事,他只关心他家的海船去日本回来了没有。”面对这样一群兵油子,年轻军官也无可奈何。这也不怪士兵们,水师的高层也都跑回临安城过节去了,还能指望底层军官和大头兵认认真真?
“归北老弟,你我虽然同出自水师学校,也被朝廷重用,可这种事儿还是不要过多干预为好。朝廷不是不想出动水师,而是不敢,谁都知道哪些造反的海商与金河帝国的关系不清不楚。如果只是在陆地上征战,金河帝国还找不到借口干预,一旦把战争扩大到了海面上,尤其是南洋那边,保不齐他们就会亲自下场了。我大宋水师这些年虽然也在不停的更换船只,但是和金河帝国的皇家海军比起来,高下立判。上半年咱们护送商队去卡兰巴港时,在半路不是碰上过他们嘛,你觉得真要打起来,大宋水师能敌否?”
另一位年轻军官拍了拍同伴的肩头,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大宋表面上看形式一片大好,其实越是接触到高层,就越清楚危险正在逼近。谁都不是傻子,海峡公司国和金河帝国的关系能瞒住普通人,瞒不住朝廷官员和这些水师军官。对于大宋的未来,他们也是很担忧,可是又无能为力。
“我倒是希望金河帝国能打过来,只要他们能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对待宋人,也未尝不是好事儿。官家和朝廷太让我失望了,前两年把蒙古人打跑收复了北方,那是何等鼓舞!原本我以为朝廷会励精图治一番,没想到前线将士的血还没干呢,他们就想着迁都盖宫殿。要是能把这些钱物放到水师里来,未尝不可与皇家海军一战!”年轻军官看着那艘双桅快船慢慢腾腾、不情不愿的离开了码头,消失在漆黑的海面上,转头向同伴说出了肺腑之言。
他和他的同伴都是前年从水师学校里毕业的水师军官,这座学校就是仿照金河帝国的航海学校建立的,专门为大宋水师培养中层指挥官,并且还聘请了几位金河帝国的海军将领来当老师。当初大宋朝廷也确实认识到了海军是个比较特殊的军种,没有专业人才就发挥不出来应有的战斗力。
可是随着北方战事的平定,大宋朝廷里那股改革新风也逐渐消失不见了。朝堂里各路神仙又开始争权夺利、互相攻讦,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个不休,光是迁都一件事儿,就让朝廷里分成了南北两派。大家都去忙活自己的事儿了,什么未来大计也就没人搭理了。
可怜的是这些怀着一腔报国心的年轻人,在学校里时豪情万丈,一走出校门,兜头就是一盆冰水。不光浇了一个透心凉,还让他们真切的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多么格格不入。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老师是金河帝国的将领,他们在教授自己知识的同时,也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无意中传染给了学生。
“嘘……你疯了!现在两国的关系正在微妙时刻,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就算你自己不怕,也得为家中娇妻和老娘着想啊。我听说连学校里的金河帝国老师也撤走了,咱们出征的日子估计也不远了。归北老弟,不光是你在水师混日子不舒服,我也不好受,要不我去和家里说说,咱俩干脆回学校去当老师去吧,眼不见心不烦。”另一位年轻军官显然更圆滑一些,他心中也有不满,但一般不会露于言表。听他的意思,他的家里还不是普通百姓,很有手段。也难怪,这样家庭里出来的孩子,都会城府深一些。
“催命鬼!催催催,早晚我们兄弟会被你催到鬼门关去,好好地日子不过,整天想着南下去和皇家海军打仗,败兴!”岸上的两名军官在聊天,双桅快船上的几名水手也没闲着,看到船只离岸远了,姓刘的军头扶着桅杆啐了一口,恨恨的骂着。
中秋节别人都在合家欢聚,他们这些当兵的如果不当值也能去明州城里逛逛,至于说巡逻什么的,开船出去在附近转一圈,做做样子也就成了。可是今年倒霉,碰上这么几个生瓜蛋子来水师里任职,不仅不让去明州城里过节,还盯着当值的船和人,少去一趟都不成。
“军头,谁要去南边打仗?”他在这里骂,旁边的水手听见了,问了一声。
“还有谁,咱们的赵都头呗!我听别的营里相熟的都头讲,他已经连着给指挥使大人上了几次条陈了,说是要请战去南边和海峡公司国打仗。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他以为上过几天学堂就真的是水师将领啦?我呸!等他见到那些海商的船队才知道什么叫海战,就咱们水师里这些船,个头没人家大、舰炮没人家粗、数量还没人家多,凭什么打?要是光打海商也没什么,兄弟们豁出命去没准还能搏杀一番,可谁不知道海商们和皇家海军穿的是一条裤子,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就咱们这些船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能有好儿?”刘军头一肚子闷气,牢骚也就随之多了起来。他不是科班出身,对海战理解的也没那么透彻,但这并不妨碍他准确评估双方的实力。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大宋水师里很多待够了年头、见过大规模海战的老水手基本都是这种看法。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