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6 第一零五章 洞天入口
- 107 第一零六章 入洞天
- 108 第一零七章 守护兽出现
- 109 第一零八章 密谋
- 110 第一零九章 阴谋失败
- 111 第一一零章 阴谋再现
- 112 第一一一章 何进之死
- 113 第一一二章 乱
- 114 第一一三章 回归
- 115 第一一四章 入宫
- 116 第一一五章 再见董卓
- 117 第一一六章 宝物
- 118 第一一七章 凌烟阁
- 119 第一一八章 文姬的请求
- 120 第一一九章 文姬归附
- 121 第一二零章 永盛要塞
- 122 第一二一章 袁绍起兵
- 123 第一二二章 议
- 124 第一二三章 刘辩之死
- 125 第一二四章 逃
- 126 第一二五章 成功逃离
- 127 第一二六章 两大惊喜
- 128 第一二七章 伏寿的求救
- 129 第一二八章 十八诸侯之名
- 130 一二九章 带走伏寿
- 131 第一三零章 起兵
- 132 第一三一章 意图谈判
- 133 第一三二章 战前
- 134 第一三三章 吕布之勇
- 135 第一三四章 贾诩夜访
- 136 第一三五章 和谈
- 137 第一三六章 虎牢关下
- 138 第一三七章 欲插手
- 139 第一三八章 祖茂死
- 140 第一三九章 无果的冲突
- 141 第一四零章 惊现黄忠
- 142 第一四一章 三英战吕布
- 143 第一四二章 迁都
- 144 第一四三章 朝会
- 145 第一四四章 郡侯
- 146 第一四五章 城毁
- 147 第一四六章 诸侯入城
- 148 第一四七章 孙坚得宝
- 149 第一四八章 各有算计
- 150 第一四九章 曹操遇伏,轩辕急援
- 151 第一五零章 未知的援兵
- 152 第一五一章 曹操脱险
- 153 第一五二章 战后
- 154 第一五三章 金雕主人
- 155 第一五四章 无缘金雕
- 156 第一五五章 回返轩辕城
- 157 第一五六章 蔡琰入仕
- 158 第一五七章 再见何太后
- 159 第一五八章 太阿
- 160 第一五九章 太阿 续
- 161 第一六零章 谋划功法
- 162 第一六一章 运兵
- 163 第一六二章 上岸
- 164 第一六三章 攻城
- 165 第一六四章 战前之夜
- 166 第一六五章 战争再起
- 167 一六六章 三面围战
- 168 第一六七章 突袭
- 169 第一六八章 危机
- 170 第一六九章 胁迫
- 171 第一七零章 得手
- 172 第一七一章 天凤诀
- 173 第一七二章 刘表的杀意
- 174 第一七三章 埋伏
- 175 第一七四章 孙坚之死
- 176 第一七五章 意外的援兵
- 177 第一七六章 交易传国玉玺
- 178 第一七七章 以军换玺
- 179 第一七八章 各方反应
- 180 第一七九章 再请益州之助
- 181 第一八零章 异人出动
- 182 第一八一章 蔡瑁的算计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一五章 再见董卓
第一一五章 再见董卓
“是啊,多年不见,没想到再次见面,会是在这里。”轩辕彻这么说道,语气中带着感慨。
“在这里见面不是更好,大丈夫,就该如此。”董卓看着轩辕彻,突然升起一股霸气,好不威风。
轩辕彻看着董卓,他知道,自己想要阻拦董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将自己所有军队带来,也最多与董卓拼个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别人,轩辕彻自然不会这么做,也不想这么做。
再说了,没有董卓,这个国家如何混乱起来,他轩辕彻又如何有机会浑水摸鱼,趁机崛起,称霸一方呢。
“我与皇后娘娘相识,又曾受恩于大将军,我不想见到皇后母子受难。”
沉默良久,轩辕彻终于开口了,一出口,就要保住皇后母子。
董卓一听,顿时眉头一皱,心中不悦起来,要知道,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以及新帝的位置,董卓已经和李儒商议好了,待过段时间,便找借口杀了何太后和废帝刘辩。
但轩辕彻突然的要求,却正好与此冲突,董卓就要发作,否了轩辕彻的要求。
这时,董卓正好看到下方,对着自己使眼色的李儒,心中一静,他知道,李儒是让他答应下来。
虽然有些迟疑,但董卓还是决定听从李儒的建议,毕竟,长年的相处,他很清楚,李儒的智慧才是自己能够成事的关键。
“太后乃是先帝的结发妻子,便是董某,也是极为尊崇,自然会保证太后母子周全。”董卓转变主意后,很肯定地说道。
轩辕彻听后,不置可否,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董卓见此,心中喜悦,他知道,轩辕彻已经默认了他废刘辩帝位的事情了,虽然自己不怕他,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董卓也不想与轩辕彻发生冲突,毕竟,当年黄巾一战中,他可是见识过轩辕彻麾下军队的实力的。
随后,一切按照董卓的剧本发展,刘协在董卓的支持下,算是坐稳了皇位,而何太后和废帝刘辩则是失去了往日的尊位,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只能在轩辕彻的保护下,度过余生。
崇德殿大门缓缓打开,轩辕彻第一个走了出来,让一直等在殿外的杨芸放心下来,随即上前,护着轩辕彻从皇宫内出来,回了在洛阳的府邸。
轩辕彻回到府邸时,董卓正和李儒在自己的相国府中相商。
“文优,刚刚朝堂之上,为何要答应轩辕彻的要求,虽然他轩辕彻兵强马壮,但我董卓也不是吃素的。”
说起之前的事,董卓就非常不满,这个事情,对他的形象可是有些损害的,若不是今日废帝成功,怕是那些朝臣对他的惧怕都会轻上不少。
“主公,我们只是一时答应而已,又不是说不能反悔,他轩辕彻的根基不在洛阳,等他离开后,我们自然可以制造个意外出来,送那位归天,到时他轩辕彻也不好多说什么了。”李儒微微躬身,对董卓说道。
“嗯,这个办法不错,到时候就来个宫中失火,正好烧死了太后和废帝,他轩辕彻也不能扯着这件事不放,到时候再让小皇帝赏他些官位钱财,这事就过去了。”
董卓听后,不用多想,就觉得这是个好办法,笑着拍拍李儒的肩膀,显然很满意。
“主公英明。”李儒忍着肩膀上的痛,扯着笑容奉承道,不过随即话头一转,说道,“到时就送废帝上路,至于太后,可以暂时先留着,毕竟他轩辕彻是何大将军一手提拔起来的,又与太后相识,连他师妹也还在太后身旁,若是连太后死了,到时若是有其他势力从中搅和,迫于自己的声望何名声,轩辕彻极有可能不得不与主公对抗,这样可就不美了。”
“更何况,有着太后在手,他轩辕彻想要翻脸,也得考虑太后的安危。”
“文优真乃我之子房也。”董卓哈哈大笑起来,认同了李儒的建议。
得到董卓的夸赞,李儒却是很平静,虽然对一个谋士而言,自己的计策能得到主公的认可,是最大的荣耀,但对于李儒而言,他的计策从未被董卓否决过,这种兴奋也早已趋向于平静了。
轩辕彻在洛阳城内,和曹操小聚一日后,有和师妹见了一面后,便以领地有事,和亲朋辞行,带着军队,离开了洛阳,他很清楚,这次离开,董卓很有可能就会对何太后和废帝刘辩下手,但这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不过,到时候,他也能有个借口,出兵对付董卓了,而相比袁绍而言,他的借口显然更有情谊。
而轩辕彻刚刚离开洛阳没几天,董卓自觉再无人能对自己产生威胁,野心极度膨胀,目空一切,看不上任何一个官员。
一旦某个官员敢反对自己,轻则罢官入狱,重则抄家灭门,可谓是淫威滔天。
再加上董卓率军入洛阳以来,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一时间,洛阳百姓只闻董卓凶名,不知皇帝之名。
洛阳城中发生的一切,轩辕彻都有通过天眼了解,知道董卓的作为后,他只是不屑一笑,天欲使其亡,必使其疯狂,此时的董卓,正是最贴切的写照。
这几天,回到领地的轩辕彻没做其他事,除了下令扩军百万,就是在清点这次从洛阳带回来的钱财和宝物。
要知道,这些钱财宝物可都是从十常侍府中抄来的,作为宫中掌权的宦官,很多宝物都是他们从皇家内库中偷偷取来的,质量不是一般的高。
得到这些宝物的轩辕彻,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连带的,把杨芸夸得不行,丝毫没有再介意她在何进之死上的失误。
这一日,就在轩辕彻清点宝物时,蔡琰在张宁的陪同下,来到了城主府。
“在这里见面不是更好,大丈夫,就该如此。”董卓看着轩辕彻,突然升起一股霸气,好不威风。
轩辕彻看着董卓,他知道,自己想要阻拦董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将自己所有军队带来,也最多与董卓拼个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别人,轩辕彻自然不会这么做,也不想这么做。
再说了,没有董卓,这个国家如何混乱起来,他轩辕彻又如何有机会浑水摸鱼,趁机崛起,称霸一方呢。
“我与皇后娘娘相识,又曾受恩于大将军,我不想见到皇后母子受难。”
沉默良久,轩辕彻终于开口了,一出口,就要保住皇后母子。
董卓一听,顿时眉头一皱,心中不悦起来,要知道,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以及新帝的位置,董卓已经和李儒商议好了,待过段时间,便找借口杀了何太后和废帝刘辩。
但轩辕彻突然的要求,却正好与此冲突,董卓就要发作,否了轩辕彻的要求。
这时,董卓正好看到下方,对着自己使眼色的李儒,心中一静,他知道,李儒是让他答应下来。
虽然有些迟疑,但董卓还是决定听从李儒的建议,毕竟,长年的相处,他很清楚,李儒的智慧才是自己能够成事的关键。
“太后乃是先帝的结发妻子,便是董某,也是极为尊崇,自然会保证太后母子周全。”董卓转变主意后,很肯定地说道。
轩辕彻听后,不置可否,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董卓见此,心中喜悦,他知道,轩辕彻已经默认了他废刘辩帝位的事情了,虽然自己不怕他,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董卓也不想与轩辕彻发生冲突,毕竟,当年黄巾一战中,他可是见识过轩辕彻麾下军队的实力的。
随后,一切按照董卓的剧本发展,刘协在董卓的支持下,算是坐稳了皇位,而何太后和废帝刘辩则是失去了往日的尊位,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只能在轩辕彻的保护下,度过余生。
崇德殿大门缓缓打开,轩辕彻第一个走了出来,让一直等在殿外的杨芸放心下来,随即上前,护着轩辕彻从皇宫内出来,回了在洛阳的府邸。
轩辕彻回到府邸时,董卓正和李儒在自己的相国府中相商。
“文优,刚刚朝堂之上,为何要答应轩辕彻的要求,虽然他轩辕彻兵强马壮,但我董卓也不是吃素的。”
说起之前的事,董卓就非常不满,这个事情,对他的形象可是有些损害的,若不是今日废帝成功,怕是那些朝臣对他的惧怕都会轻上不少。
“主公,我们只是一时答应而已,又不是说不能反悔,他轩辕彻的根基不在洛阳,等他离开后,我们自然可以制造个意外出来,送那位归天,到时他轩辕彻也不好多说什么了。”李儒微微躬身,对董卓说道。
“嗯,这个办法不错,到时候就来个宫中失火,正好烧死了太后和废帝,他轩辕彻也不能扯着这件事不放,到时候再让小皇帝赏他些官位钱财,这事就过去了。”
董卓听后,不用多想,就觉得这是个好办法,笑着拍拍李儒的肩膀,显然很满意。
“主公英明。”李儒忍着肩膀上的痛,扯着笑容奉承道,不过随即话头一转,说道,“到时就送废帝上路,至于太后,可以暂时先留着,毕竟他轩辕彻是何大将军一手提拔起来的,又与太后相识,连他师妹也还在太后身旁,若是连太后死了,到时若是有其他势力从中搅和,迫于自己的声望何名声,轩辕彻极有可能不得不与主公对抗,这样可就不美了。”
“更何况,有着太后在手,他轩辕彻想要翻脸,也得考虑太后的安危。”
“文优真乃我之子房也。”董卓哈哈大笑起来,认同了李儒的建议。
得到董卓的夸赞,李儒却是很平静,虽然对一个谋士而言,自己的计策能得到主公的认可,是最大的荣耀,但对于李儒而言,他的计策从未被董卓否决过,这种兴奋也早已趋向于平静了。
轩辕彻在洛阳城内,和曹操小聚一日后,有和师妹见了一面后,便以领地有事,和亲朋辞行,带着军队,离开了洛阳,他很清楚,这次离开,董卓很有可能就会对何太后和废帝刘辩下手,但这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不过,到时候,他也能有个借口,出兵对付董卓了,而相比袁绍而言,他的借口显然更有情谊。
而轩辕彻刚刚离开洛阳没几天,董卓自觉再无人能对自己产生威胁,野心极度膨胀,目空一切,看不上任何一个官员。
一旦某个官员敢反对自己,轻则罢官入狱,重则抄家灭门,可谓是淫威滔天。
再加上董卓率军入洛阳以来,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一时间,洛阳百姓只闻董卓凶名,不知皇帝之名。
洛阳城中发生的一切,轩辕彻都有通过天眼了解,知道董卓的作为后,他只是不屑一笑,天欲使其亡,必使其疯狂,此时的董卓,正是最贴切的写照。
这几天,回到领地的轩辕彻没做其他事,除了下令扩军百万,就是在清点这次从洛阳带回来的钱财和宝物。
要知道,这些钱财宝物可都是从十常侍府中抄来的,作为宫中掌权的宦官,很多宝物都是他们从皇家内库中偷偷取来的,质量不是一般的高。
得到这些宝物的轩辕彻,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连带的,把杨芸夸得不行,丝毫没有再介意她在何进之死上的失误。
这一日,就在轩辕彻清点宝物时,蔡琰在张宁的陪同下,来到了城主府。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