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1 第61章 你们真该死
- 62 第62章 赶来的证人
- 63 第63章 我会对你好
- 64 第64章 最后逛都城
- 65 第65章 好厉一张嘴
- 66 第66章 少女的要求
- 67 第67章 公道在哪里
- 68 第68章 选择哪边呢
- 69 第69章 离开都城了
- 70 第70章 荣耀回都城
- 71 第71章 实力说服人
- 72 第72章 潘郎车欲满
- 73 第73章 别人的工具
- 74 第74章 熟悉的方式
- 75 第75章 大女的烦恼
- 76 第76章 毒公主来了
- 77 第77章 好笑的蛰伏
- 78 第78章 凉薄的亲情
- 79 第79章 危机和机遇
- 80 第80章 你还好吗?
- 81 第81章 所谓的对头
- 82 第82章 晴姨娘打算
- 83 第83章 利用的价值
- 84 第84章 最后的担心
- 85 第85章 因果报应爽
- 86 第86章 打断的回答
- 87 第87章 未来我做主
- 88 第88章 得罪那边?
- 89 第89章 试探的结果
- 90 第90章 让人小看了
- 91 第91章 最正确的事
- 92 第92章 最残忍的刀
- 93 第93章 如你们所愿
- 94 第94章 多管闲事人
- 95 第95章 就是要找茬
- 96 第96章 人生的赢家
- 97 第97章 来得这么快
- 98 第98章 爽快的告状
- 99 第99章 觉得你恶心
- 100 第100章 郡主的损招
- 101 第101章 愤怒到极致
- 102 第102章 心想事成吗
- 103 第103章 都城的渣子
- 104 第104章 凭什么饶你
- 105 第105章 可怜又可气
- 106 第106章 谁是受害者
- 107 第107章 我怕了你吗
- 108 第108章 自作聪明的
- 109 第109章 我很伤心呢
- 110 第110章 谁是猎物?
- 111 第111章 你想怎么样
- 112 第112章 事实胜雄辩
- 113 第113章 刺杀或私心
- 114 第114章 因祸得福吗
- 115 第115章 我会保护你
- 116 第116章 乐安公主到
- 117 第117章 李家的秘闻
- 118 第一个访客
- 119 第119章 挑明的谢昭
- 120 第120章 偏偏不让见
- 121 第121章 去英王府吧
- 122 第122章 效犬马之劳
- 123 第123章 我们一起吧
- 124 第124章 我们出城吧
- 125 第125章 交织的缘分
- 126 第126章 谢昭的身世
- 127 第127章 进入济州郡
- 128 第128章 懒得应付她
- 129 第129章 你欺人太甚
- 130 第130章 来得真快啊
- 131 第131章 不重要的事
- 132 第132章 皇帝的礼物
- 133 第133章 谢媚的到来
- 134 第134章 抱够了吗?
- 135 第135章 不如靠自己
- 136 第136章 挑拨这件事
- 137 第137章 这样不公平
- 138 第138章 愿意到燕州
- 139 第139章 时光啊时光
- 140 第140章 锦衣玉颜人
- 141 第141章 都很合心意
- 142 第142章 燕州的秘密
- 143 第143章 绝对不会做
- 144 第144章 以山为聘
- 145 第145章 慕依然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1章 实力说服人
第71章 实力说服人
萧嬷嬷和陆嬷嬷年纪差不多,慈眉善目的,谁知以前竟然是走镖的,一对上敌人气势就上来的。
她笑着对李昕乐说:“姑娘,好多呢,您边吃奴婢说给您听。”她不光是打听,还端上来一笼小笼包并其他的早餐点上来。
李昕乐坐下来,看着冒着热气的美食,笑着说:“嗯,济州的小笼包可是一绝。唔,嬷嬷也坐下暖和暖和吧。”
“是,奴婢谢姑娘恩典。”萧嬷嬷小心的坐在李昕乐下手的小凳子上。
陆嬷嬷见李昕乐开始和萧嬷嬷说话,就示意若荷等几个侍婢出来。等出门之后,陆嬷嬷小声的说:“你们几个先去吃,我在这里守着,吃完了来替我。”
若荷抱拳调笑道:“嬷嬷果真比我们几个心宽。”
陆嬷嬷瞥了她们几个一眼,知道她们的意思。自从这个萧嬷嬷过来之后,看着姑娘一步步的重用她,她心中不是没有酸过,可是一来萧嬷嬷家中遭遇大难,一家也就剩下姑侄俩了,二来在外事上她的确比她强多了,还能保护姑娘。只要姑娘好,她就毫无怨言。
她作势要打她们,道:“你们几个小蹄子就知道挑拨,我可不上当,去吃吧,好好伺候姑娘才是正事。”
屋里萧嬷嬷正在给李昕乐讲她早上打听的事情:“姑娘,刚上任的济州知府姓谢,乃是宫中宸贵妃的堂叔,燕侯谢弗霆的堂弟,刚到了十天据说就做了很多利民的事情,百姓和朝廷风评还算比较好。”
因为济州王的谋反,济州成了天兴帝重点关注对象,但因此济州知府是一个难做的活,前几任知府不是被砍头就是吃了牢房,以致于济州知府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有过硬的后台谁敢来以致于都空缺了一年才终于出现了一个谢知府。
李昕乐点点头,自大齐战乱之后,边境上也就燕州没有丢城池,反而打得敌人不敢再来。然后还会师堵住了要南上的其他的叛军,让都城没有了压力,也给了天兴帝剿灭叛军的时间和空间。事后还主动上缴兵权。
但燕州在大齐最北边,与彪悍的月氏族相邻,自大齐建国伊始就没有完全平静过。但燕州地处险峻,一年中有小半年都是积雪,贫瘠荒凉,大齐勋贵谁愿意到此受苦呢?所以燕州的兵丁大多数也是燕州本地人。
谢家祖先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上百年的奋斗,谢家终于坐上了燕州刺史,成为燕州实际上的掌权者,然后抓住了战乱的机会成功封侯,只要大齐还要燕州,谁都能看出谢家绝对会成为大家族的。更加不要说燕侯送上了其亲生嫡女及世子入都城,原本又为质的意味,但燕侯嫡女据说长得倾国倾城,无意中被天兴帝看到,很快入了宫,并迅速得到了天兴帝的宠爱,从其封号为宸就可以看出来了。
燕侯世子则是开始考科举,以十四岁稚龄成为大齐最年轻的状元郎。皇上对他很是看重,如今是入了户部行走,和一般状元郎先要进翰林院磨练大不一样。可以说这位世子如今可是都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了。
想到这里,李昕乐点点头,有了这么强的后盾,谢知府还会怕什么呢?她想想说:“可打听到燕王世子的确是谢昭吗?”
当年谢昭去了燕州之后,在和明心大师回合之后还来过一封信,后来战乱,连人都没有办法保全,更加不要说信了。都城和外面都被切断了半年之久,瑞县更是和北边那边不通了。好不容易稳定之后,李昕乐才收到了一封信道已经找到家里人,也是姓谢,但名字他不会改,详细情况他会回都城细说。
后来瑞县周边也开始出了乱子,她也懒得追问了,她自己的事情自然是主要的,以致于很久她都忘记了谢昭。直到刚刚听到燕侯府,她才想起来。燕侯世子名谢昭,要是他真的不改名字的话那就有可能是他了。仔细想了想他的样貌,只记得那双星辰一样的眸子,其余的,额,真的忘记了。
萧嬷嬷道:“奴婢特地打听了一下世子的身世,因为当年世子和贵妃娘娘如都城来,很多人是知道的。世子的确是五年前被燕侯府找到的,也是三岁被拐卖,辗转到了燕州才被侯府的人认出来,据说世子和侯夫人的相貌有七分相似。名字和谢少爷的名字夜氏一样的,只是样貌他们并没有见过。”
“好,不管是不是,日后到都城总能见到的。”
“是,姑娘,济州这边应该很快能稳住,姑娘可有什么打算吗?”萧嬷嬷问。
李昕乐转动着手上的戒指,道:“暂时先不要动,做正经生意。”谁能想到谢琪留下的戒指竟然是谢家死士的信物呢?
当年拿回来嫁妆之后,陆嬷嬷特地从嫁妆的底部拿出了这样一枚不起眼的戒指,说是谢家的传承,谢夫人临死之前要求传给谢琪,但谢琪也没有活几年,并且对这些黄白之物很不在意,就搁在了压箱底却便宜了她。
戒指是普通的黄金所铸,但是却内里有乾坤,轻轻转动一下指环,里面镶嵌着肉眼可见的一杯刻着谢丞相名字的印章,它才是真正巧夺天工的宝贝,乐安公主是知道如此小却五脏俱全的印章有且只有一枚,造型加上字迹想仿制也是困难得很,且这些宝贝只怕当初谢丞相也加了某种机会让只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打得开,也是煞费了苦心了。
她当时是为了让丞相大人心软,才故意带着它们,不过却是无意中发现了,不动声色的看了一下,晚上就有人来找了。
谢丞相不放心女儿,在丞相府中安插了人,却没有想到是萧明,借着萧明,她很快就和谢家留下的势力搭上了。她这才知道难怪皇帝不放心谢家呢,这暗地里谢丞相可是留了好大一个后招,有钱有人,谢家当初且不惹得皇帝忌惮呢?只是当初谢丞相和谢琪大哥一死,皇帝直接收回了。按照萧嬷嬷的说法,他们这些人很快就转入了暗地,也不再活动,并布了疑阵,这才让皇帝停止了追查。
但他们是终于谢家后人的,虽说是戒指为信物,但也要观察人品。一听这话,李昕乐直接幸灾乐祸了:“李涵清果真人品不好吗?”
萧嬷嬷毫不客气的说:“大少爷优柔寡断,耳根子软,且对谢家并无感情,所以我们几位年长的老家伙共同决定就不必打扰大少爷了。姑娘就不一样,姑娘的性子一看就是谢家的人。”
这位姑娘和丞相大人一样果决、善谋略,而且还有着为谢家找嗣子的心,对他们这些无主早就有些心散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所以在只有谢家后嗣才能打开的戒指一杯打开,她们就主动上门了。当初造这个戒指的时候,他们几个可是亲眼见到只有谢家的人才能打开,这是绝对错不了的。
她话中的潜台词李昕乐也懒得追究,只要她确定她们没有问题且好用,她并不介意多这么一个厉害的帮手。经过一年的查询确定他们的身份之后,她才开始启用他们,用起来之后她感觉和乐一他们一样使起来很是顺手。于是渐渐也提起来,并把她信任的人慢慢的插入到其中。这些年下来,她心中也有了底气,乐安公主一向是喜欢用实力来说服人,呵呵。
萧嬷嬷又说了一会伺候李昕乐用完早餐之后才出去,若荷几个就进来,给李昕乐收拾好就离开客栈赶往都城。
天空灰蒙蒙的,不一会竟然开始飘雪了,萧嬷嬷出去探视了一番回来道:“姑娘,我看这天气只怕要下大雪了,要不要找个庄子歇歇,明日再走?”
李昕乐摇摇头道:“离大觉寺也没有多少路程了,快点赶路吧。”大雪要是真封了山封路,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都城呢,外面哪里有乐苑舒服呢?
“是,那奴婢就在外面看着吧。”
果真如萧嬷嬷所说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地上已经是白白的一层了,再下车轮就要陷进去,到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有得她们哭了,所以萧嬷嬷催促这车夫快点再快点,只要翻过眼前这座山就成功了一半。
车夫是丞相大人精挑细选配给李昕乐专门赶车的,他自是知道轻重,于是在保证马车安稳的同时加快了速度。终于在大雪封路之前赶到了大觉寺山下。
李昕乐下了马车,看着天色已经黑定了,雪花还在飘舞,远处的大觉寺大门口处红色的灯笼摇摇晃晃,昏黄的烛火让这个冰冷的雪夜看起来温暖了不少。咦,烛火后面的影子是什么?!
她笑着对李昕乐说:“姑娘,好多呢,您边吃奴婢说给您听。”她不光是打听,还端上来一笼小笼包并其他的早餐点上来。
李昕乐坐下来,看着冒着热气的美食,笑着说:“嗯,济州的小笼包可是一绝。唔,嬷嬷也坐下暖和暖和吧。”
“是,奴婢谢姑娘恩典。”萧嬷嬷小心的坐在李昕乐下手的小凳子上。
陆嬷嬷见李昕乐开始和萧嬷嬷说话,就示意若荷等几个侍婢出来。等出门之后,陆嬷嬷小声的说:“你们几个先去吃,我在这里守着,吃完了来替我。”
若荷抱拳调笑道:“嬷嬷果真比我们几个心宽。”
陆嬷嬷瞥了她们几个一眼,知道她们的意思。自从这个萧嬷嬷过来之后,看着姑娘一步步的重用她,她心中不是没有酸过,可是一来萧嬷嬷家中遭遇大难,一家也就剩下姑侄俩了,二来在外事上她的确比她强多了,还能保护姑娘。只要姑娘好,她就毫无怨言。
她作势要打她们,道:“你们几个小蹄子就知道挑拨,我可不上当,去吃吧,好好伺候姑娘才是正事。”
屋里萧嬷嬷正在给李昕乐讲她早上打听的事情:“姑娘,刚上任的济州知府姓谢,乃是宫中宸贵妃的堂叔,燕侯谢弗霆的堂弟,刚到了十天据说就做了很多利民的事情,百姓和朝廷风评还算比较好。”
因为济州王的谋反,济州成了天兴帝重点关注对象,但因此济州知府是一个难做的活,前几任知府不是被砍头就是吃了牢房,以致于济州知府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有过硬的后台谁敢来以致于都空缺了一年才终于出现了一个谢知府。
李昕乐点点头,自大齐战乱之后,边境上也就燕州没有丢城池,反而打得敌人不敢再来。然后还会师堵住了要南上的其他的叛军,让都城没有了压力,也给了天兴帝剿灭叛军的时间和空间。事后还主动上缴兵权。
但燕州在大齐最北边,与彪悍的月氏族相邻,自大齐建国伊始就没有完全平静过。但燕州地处险峻,一年中有小半年都是积雪,贫瘠荒凉,大齐勋贵谁愿意到此受苦呢?所以燕州的兵丁大多数也是燕州本地人。
谢家祖先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上百年的奋斗,谢家终于坐上了燕州刺史,成为燕州实际上的掌权者,然后抓住了战乱的机会成功封侯,只要大齐还要燕州,谁都能看出谢家绝对会成为大家族的。更加不要说燕侯送上了其亲生嫡女及世子入都城,原本又为质的意味,但燕侯嫡女据说长得倾国倾城,无意中被天兴帝看到,很快入了宫,并迅速得到了天兴帝的宠爱,从其封号为宸就可以看出来了。
燕侯世子则是开始考科举,以十四岁稚龄成为大齐最年轻的状元郎。皇上对他很是看重,如今是入了户部行走,和一般状元郎先要进翰林院磨练大不一样。可以说这位世子如今可是都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了。
想到这里,李昕乐点点头,有了这么强的后盾,谢知府还会怕什么呢?她想想说:“可打听到燕王世子的确是谢昭吗?”
当年谢昭去了燕州之后,在和明心大师回合之后还来过一封信,后来战乱,连人都没有办法保全,更加不要说信了。都城和外面都被切断了半年之久,瑞县更是和北边那边不通了。好不容易稳定之后,李昕乐才收到了一封信道已经找到家里人,也是姓谢,但名字他不会改,详细情况他会回都城细说。
后来瑞县周边也开始出了乱子,她也懒得追问了,她自己的事情自然是主要的,以致于很久她都忘记了谢昭。直到刚刚听到燕侯府,她才想起来。燕侯世子名谢昭,要是他真的不改名字的话那就有可能是他了。仔细想了想他的样貌,只记得那双星辰一样的眸子,其余的,额,真的忘记了。
萧嬷嬷道:“奴婢特地打听了一下世子的身世,因为当年世子和贵妃娘娘如都城来,很多人是知道的。世子的确是五年前被燕侯府找到的,也是三岁被拐卖,辗转到了燕州才被侯府的人认出来,据说世子和侯夫人的相貌有七分相似。名字和谢少爷的名字夜氏一样的,只是样貌他们并没有见过。”
“好,不管是不是,日后到都城总能见到的。”
“是,姑娘,济州这边应该很快能稳住,姑娘可有什么打算吗?”萧嬷嬷问。
李昕乐转动着手上的戒指,道:“暂时先不要动,做正经生意。”谁能想到谢琪留下的戒指竟然是谢家死士的信物呢?
当年拿回来嫁妆之后,陆嬷嬷特地从嫁妆的底部拿出了这样一枚不起眼的戒指,说是谢家的传承,谢夫人临死之前要求传给谢琪,但谢琪也没有活几年,并且对这些黄白之物很不在意,就搁在了压箱底却便宜了她。
戒指是普通的黄金所铸,但是却内里有乾坤,轻轻转动一下指环,里面镶嵌着肉眼可见的一杯刻着谢丞相名字的印章,它才是真正巧夺天工的宝贝,乐安公主是知道如此小却五脏俱全的印章有且只有一枚,造型加上字迹想仿制也是困难得很,且这些宝贝只怕当初谢丞相也加了某种机会让只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打得开,也是煞费了苦心了。
她当时是为了让丞相大人心软,才故意带着它们,不过却是无意中发现了,不动声色的看了一下,晚上就有人来找了。
谢丞相不放心女儿,在丞相府中安插了人,却没有想到是萧明,借着萧明,她很快就和谢家留下的势力搭上了。她这才知道难怪皇帝不放心谢家呢,这暗地里谢丞相可是留了好大一个后招,有钱有人,谢家当初且不惹得皇帝忌惮呢?只是当初谢丞相和谢琪大哥一死,皇帝直接收回了。按照萧嬷嬷的说法,他们这些人很快就转入了暗地,也不再活动,并布了疑阵,这才让皇帝停止了追查。
但他们是终于谢家后人的,虽说是戒指为信物,但也要观察人品。一听这话,李昕乐直接幸灾乐祸了:“李涵清果真人品不好吗?”
萧嬷嬷毫不客气的说:“大少爷优柔寡断,耳根子软,且对谢家并无感情,所以我们几位年长的老家伙共同决定就不必打扰大少爷了。姑娘就不一样,姑娘的性子一看就是谢家的人。”
这位姑娘和丞相大人一样果决、善谋略,而且还有着为谢家找嗣子的心,对他们这些无主早就有些心散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所以在只有谢家后嗣才能打开的戒指一杯打开,她们就主动上门了。当初造这个戒指的时候,他们几个可是亲眼见到只有谢家的人才能打开,这是绝对错不了的。
她话中的潜台词李昕乐也懒得追究,只要她确定她们没有问题且好用,她并不介意多这么一个厉害的帮手。经过一年的查询确定他们的身份之后,她才开始启用他们,用起来之后她感觉和乐一他们一样使起来很是顺手。于是渐渐也提起来,并把她信任的人慢慢的插入到其中。这些年下来,她心中也有了底气,乐安公主一向是喜欢用实力来说服人,呵呵。
萧嬷嬷又说了一会伺候李昕乐用完早餐之后才出去,若荷几个就进来,给李昕乐收拾好就离开客栈赶往都城。
天空灰蒙蒙的,不一会竟然开始飘雪了,萧嬷嬷出去探视了一番回来道:“姑娘,我看这天气只怕要下大雪了,要不要找个庄子歇歇,明日再走?”
李昕乐摇摇头道:“离大觉寺也没有多少路程了,快点赶路吧。”大雪要是真封了山封路,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都城呢,外面哪里有乐苑舒服呢?
“是,那奴婢就在外面看着吧。”
果真如萧嬷嬷所说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地上已经是白白的一层了,再下车轮就要陷进去,到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有得她们哭了,所以萧嬷嬷催促这车夫快点再快点,只要翻过眼前这座山就成功了一半。
车夫是丞相大人精挑细选配给李昕乐专门赶车的,他自是知道轻重,于是在保证马车安稳的同时加快了速度。终于在大雪封路之前赶到了大觉寺山下。
李昕乐下了马车,看着天色已经黑定了,雪花还在飘舞,远处的大觉寺大门口处红色的灯笼摇摇晃晃,昏黄的烛火让这个冰冷的雪夜看起来温暖了不少。咦,烛火后面的影子是什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