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7 第五十四章 皇嗣遇险
- 208 第五十五章 冲突
- 209 第五十六章 险象环生
- 210 第五十七章 转折惊变
- 211 第五十八章 杨氏入局
- 212 第五十九章 审问
- 213 第六十章 婧瑜有孕
- 214 第一章 前朝波涛
- 215 第二章 所谓天象
- 216 第三章 放手争宠
- 217 第四章 协理朝政
- 218 第五章 当家才干
- 219 第六章 一从二令
- 220 第七章 周旋
- 221 第八章 双凤对峙
- 222 第九章 封后
- 223 第十章 针锋相对
- 224 第十一章 明火暗刀
- 225 第十二章 群臣反击
- 226 第十三章 贤良淑德
- 227 第十四章 所谓殿选
- 228 第十五章 潇湘贵人
- 229 第十六章 垂怜
- 230 第十七章 叛逆太子
- 231 第十八章 惜花之女
- 232 第十九章 恩宠(加更1)
- 233 第二十章 约法三章(加更2)
- 234 第二十一章 晨起谈话(加更3)
- 235 第二十二章 淡然处之
- 236 第二十三章 心怀歹意(加更4)
- 237 第二十四章 失足落水(加更5)
- 238 第二十五章 王氏失子
- 239 第二十六章 早有筹谋(加更6)
- 240 第二十七章 帝后争执(加更7)
- 241 第二十八章 王氏疯癫
- 242 第二十九章 永煌颓丧(加更8)
- 243 第三十章 幕后真凶(加更9)
- 244 第三十一章 王氏疯癫
- 245 第三十二章 撞破偷情
- 246 第三十三章 庄妃起疑
- 247 第三十四章 忧虑
- 248 第三十五章 龙颜大怒
- 249 第三十六章 帝后商议
- 250 第三十七章 探望太子
- 251 第三十八章 猖狂太子
- 252 第三十九章 无奈决定
- 253 第四十章 出卖太子
- 254 第四十一章 毒杀太子
- 255 第四十二章 挑拨求生
- 256 第四十三章 六王之意
- 257 第四十四章 丧心病狂
- 258 第四十五章 中招
- 259 第四十六章 太后归来
- 260 第四十七章 摄政王
- 261 第四十八章 命悬一线
- 262 第四十九章 故人危机
- 263 第五十章 故人夢逝
- 264 第一章 一片杂乱
- 265 第二章 荒唐太子
- 266 第三章 痴心以对
- 267 第四章 诓骗
- 268 第五章 翻天覆地
- 269 第六章 攻城
- 270 第七章 神秘人物
- 271 第八章 离去
- 272 第九章 前尘羁绊
- 273 第十章 苍天有情
- 274 第十一章 再续前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协理朝政
第四章 协理朝政
自那日。宴席闹过之后。这永煌一到傍晚除了璟萱宫中就沒去过别地儿。若是说他着了魔也不至如此。
竟然连有着身孕的肖婧瑜都备受冷落。璟萱自是不肯亏待了自己的姐妹。经常去她那里悄悄也劝了皇上。无奈。这永煌的心就像是被锁上了一般。仿若死都不肯定再亲近旁的女子了。
这几乎整日同璟萱溺在一起。连政务都免不了这璟萱的事儿。一片痴心地只拉着璟萱天天进这宣政殿候着。即便是召见大臣也不避讳着。只叫身边的人安排了一个珠帘在自个儿的桌之后。大有“垂帘听政”之打算。
有几位大臣见了此状。有了几分不满。却也不敢说。他们只知道。自前些日子。这皇后娘娘在别处养病了好些日子。病愈后便愈发得宠了。这个时候谁敢去碰他皇上老子的晦气。
“爱卿此前说北方那里有旱灾。南方则是突发了水灾。如今这旱涝灾情可缓解了些许。”永煌蹙着眉头合上了折子。这连年的灾祸实在是叫他忧心。眼下本就是后宫前朝费银子的时候。偏还遇上了这等灾祸。实在是天命不佑。
几位大臣自然是面面相觑。互相推搡着。自然是弄了一个怯怯懦懦的大臣上去。那臣子踉跄几步。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心里头埋怨着把自己推出來的几个人。瞅了永煌一眼。便也支支吾吾道。“回……回……回皇上……这旱情涝灾的。也不是一日就能缓解的。臣等已经调了少的粮食去了那里了。也派了不少的士兵前去。只是……”
永煌的眉头更紧了些。他素來不喜这些大臣磨磨唧唧。一副不中用的样子。冷了冷语气。“只是什么。”
“只是这……灾情并无好转啊皇上。”
说着。一众大臣便跟着那臣子跪倒在地。一脸求饶求恕的神色。
永煌平日里最恨这些大臣办事不利还这副神情。顿时恼了。狠狠地扔下了折子去。“朕要你们有什么用。无能即是无能。何须在朕面前这一副可怜见儿的样子。叫人恶心。”
话音刚落。这殿中便此起彼伏地响起了“皇上息怒”之类的言语。实在是叫人耳朵根儿都听得生疼了。
璟萱笑了笑。少不得从珠帘之后出來安慰几句的。只是沒想到这一出來。便是遭了那群大臣的口舌。
“皇上。这……颐妃娘娘在此……”
我叫术士
永煌脸一黑。“是皇后。”
那位大臣给堵得说不出话來。只好应和了几声。
璟萱骤然大笑出声。“其实本宫原不在意这位份的。若非皇上提醒。臣妾都忘了下个月还有这封后大典呢。快让大人们挑挑理。原都在这儿水深火热之中了。哪里还能操办得起那种典礼。”
永煌瞠目结舌。竟不解璟萱这番话是何意。
璟萱转身瞧向了那群大臣。“如今。这赈灾的款可还够么。”
那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这种话本不是后妃该问的。自然也不是他们该答给后妃听的。
只是如今璟萱这慑人的气魄叫人不得不说出几句话來应着。
“回娘娘。的确是不够了……”
璟萱无谓地笑了笑。仿佛是一早就料准了。她便转过身冲着永煌來了句。“皇上。您听听。这赈灾的款项都不够了。哪里还需要去办那种奢华的大典。岂不浪费。”
永煌一愣。璟萱自知他有悄悄话告知自己。便自觉地上前了去。只听见他急急地在自己耳边道。“那封后大典。一切的名分和荣誉都是朕欠你的。你都不让朕好生还了你去么。”
璟萱莞尔。“皇上。终究是子民要紧。若是都沒有子民扶持。本宫这个皇后。怎么做的安生呢。”以纤手稍掩了口。唇边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上去谦和又不失礼度。实在是叫人挑不出错儿來。
只见永煌眼中满是赞赏和信任。愧疚依旧盘踞在他的眼底。璟萱见状便也满意了。如此。他心中有数就好。
永煌立马换了副神色。对着那几位大臣。“你们也听到了。皇后贤德。勤俭持家。更是忧国忧民。实在是天下女子之典范。”
那几位大臣立马唯唯诺诺了起來。一脸崇敬恭顺之意。
“那么朕便同皇后商议下。让礼部将办这封后大典的银两拨出一部分來。补贴赈灾之款。”说着。永煌便拉过了璟萱。“此外。这些年來连发旱灾水灾的。实在是不安稳。朕想着。也算是为着天下祈福罢。这封后大典还是尽早办了。也好叫天下子民都乐呵乐呵。”妖羽驯夫
璟萱露出了一副娇羞的神色。她不禁还多添了一句嘴道。“皇上。臣妾既愿意将保着臣妾那份体面的银钱都给了灾民便不是小气之人。只不过。臣妾以为……”
璟萱眼中闪过一轮精光。悄悄地打量了几眼下面的大臣。终是沒有说出话來。反倒是笑了笑。
永煌不解其意。“皇后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臣妾以为。这几年国库并未空虚到了不能救灾的地步。这存粮也是有不少的。只不过。是拿不定这灾情会持续多久。一时不肯用下那么多的财物。只怕是有一日捉襟见肘。”璟萱道。
“皇后有何妙计么。”
永煌此话问出口。这殿内的大臣脸色微变。向來这后宫就不能干涉前朝政务。若是在后宫背着大臣们同皇上闲话几句倒也罢了。如今却是当着这群大臣的面儿。说是嚣张也无不可。
“若是说赈灾什么的。臣妾所想的。不过是找來这善于治水的人先去摆平了南方的洪涝。再想法子将水引到北上……”
一声冷笑。“皇后娘娘可知这个法子说起來轻巧。这其中要费多少人力物力。只怕就是省下了封后大典所有的银子都不够。皇后可还从哪里凑呢。”
璟萱轻瞥了一眼身后的大臣。记住了他的相貌。她的唇边漾起了一个意味深邃的笑。“本宫的手中变不出银子是事实。若是真的拨了那么多走。伤及皇家体面也是真。说來。本宫真是为难了。”
大臣闻言不免露出了得意的笑。这女子再尊贵。不过就是一届女子。况且还是那样的出身。在他们眼中。不过就是个会哄着皇上的狐媚子。寻了个机会便登上了这样的高位。
俗话说。“不是太子。穿上龙袍也不会像皇上。”在这群大臣眼中。璟萱可不就是迟早给人踢下去的伪皇后罢了。
璟萱心知如此。怎能让这群大臣如此得意。她笑了笑。“皇上。臣妾以为。这国库中的银两本是不少。臣妾只担心。这些个银两沒有花在正途之上。”
永煌会意。点了点头。“那么皇后以为如何呢。这银两。总不能朕亲自盯着。着他们把银子都放了何处去。这也不像话。”
璟萱暗自思忖着。蹙了蹙眉。主意便來了。“皇上。要不。皇上派了亲王去好生监督着各地方的大臣。再从朝中选出能干的大臣两人结成一党去监督着这地方行事。二人权力不分高低。”武炼虚空
永煌点了点头。唇边扫过一个淡淡的笑。这满朝的大臣。总有些交好相护之人。若是从这每一党中选出那么一个。配成这一对。他们就必为利益所争。定是不能结党营私的。真是个好主意。
“此外……”璟萱踱到了那位冷言质问自己的高大人面前道。“臣妾想着。古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匹夫都有了责任。何况是当朝大臣呢。平日里。食朝廷俸禄。为百姓办事。如今这百姓既遭了难。诸位大臣岂有不管之理。”
大臣们自然是明白了这璟萱心中思量的事情。莫不是叫臣子也投了银两进去了。
璟萱笑道。“大燕此前的辉煌可是让诸位大臣都过上了非一般的好日子。若是此时推了去。只怕是有负民望。”
永煌哈哈大笑了起來。道。“此前。为了褒奖有功之臣。朕特意赏了在场的诸位不少的田地。那些田地也都是肥沃之土。年年都有好收成。”
“皇上。微臣愿意奉上微臣府中一年收获的粮食和微臣一年的俸禄。”
“皇上。微臣愿意捐出五千两银子……”
“皇上……”
唯有那位高大人惊得愣在了原地。只好也怯怯地说了几千两银子和些许粮食。
璟萱尤嫌不足。便道。“此事原是本宫提起。本宫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回头本宫出一万两银子。再从宫中捡出些旧衣服送给了那些灾民。还有些许首饰也是无用了。拿去换些银两吧。”
璟萱向文若海使了个眼色。说了。便叫他记下。
“既然此事是皇后提出的。算账这事。女人家也心细。那么一切另外拨出的款项就由皇后管着了。”永煌赞许地瞅了璟萱一眼。
璟萱自知是得了便宜。道。“这朝政上的事情。臣妾怎么好管。臣妾此前不过是几句戏言。提了那么几句。皇上若是就此依了那还得了。”
永煌心领神会。忙笑道。“自然是不能听你这妇人之言。若非你一语道破朕心中所想。还能将此事交予你么。”
如此。便是名正言顺了。
竟然连有着身孕的肖婧瑜都备受冷落。璟萱自是不肯亏待了自己的姐妹。经常去她那里悄悄也劝了皇上。无奈。这永煌的心就像是被锁上了一般。仿若死都不肯定再亲近旁的女子了。
这几乎整日同璟萱溺在一起。连政务都免不了这璟萱的事儿。一片痴心地只拉着璟萱天天进这宣政殿候着。即便是召见大臣也不避讳着。只叫身边的人安排了一个珠帘在自个儿的桌之后。大有“垂帘听政”之打算。
有几位大臣见了此状。有了几分不满。却也不敢说。他们只知道。自前些日子。这皇后娘娘在别处养病了好些日子。病愈后便愈发得宠了。这个时候谁敢去碰他皇上老子的晦气。
“爱卿此前说北方那里有旱灾。南方则是突发了水灾。如今这旱涝灾情可缓解了些许。”永煌蹙着眉头合上了折子。这连年的灾祸实在是叫他忧心。眼下本就是后宫前朝费银子的时候。偏还遇上了这等灾祸。实在是天命不佑。
几位大臣自然是面面相觑。互相推搡着。自然是弄了一个怯怯懦懦的大臣上去。那臣子踉跄几步。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心里头埋怨着把自己推出來的几个人。瞅了永煌一眼。便也支支吾吾道。“回……回……回皇上……这旱情涝灾的。也不是一日就能缓解的。臣等已经调了少的粮食去了那里了。也派了不少的士兵前去。只是……”
永煌的眉头更紧了些。他素來不喜这些大臣磨磨唧唧。一副不中用的样子。冷了冷语气。“只是什么。”
“只是这……灾情并无好转啊皇上。”
说着。一众大臣便跟着那臣子跪倒在地。一脸求饶求恕的神色。
永煌平日里最恨这些大臣办事不利还这副神情。顿时恼了。狠狠地扔下了折子去。“朕要你们有什么用。无能即是无能。何须在朕面前这一副可怜见儿的样子。叫人恶心。”
话音刚落。这殿中便此起彼伏地响起了“皇上息怒”之类的言语。实在是叫人耳朵根儿都听得生疼了。
璟萱笑了笑。少不得从珠帘之后出來安慰几句的。只是沒想到这一出來。便是遭了那群大臣的口舌。
“皇上。这……颐妃娘娘在此……”
我叫术士
永煌脸一黑。“是皇后。”
那位大臣给堵得说不出话來。只好应和了几声。
璟萱骤然大笑出声。“其实本宫原不在意这位份的。若非皇上提醒。臣妾都忘了下个月还有这封后大典呢。快让大人们挑挑理。原都在这儿水深火热之中了。哪里还能操办得起那种典礼。”
永煌瞠目结舌。竟不解璟萱这番话是何意。
璟萱转身瞧向了那群大臣。“如今。这赈灾的款可还够么。”
那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这种话本不是后妃该问的。自然也不是他们该答给后妃听的。
只是如今璟萱这慑人的气魄叫人不得不说出几句话來应着。
“回娘娘。的确是不够了……”
璟萱无谓地笑了笑。仿佛是一早就料准了。她便转过身冲着永煌來了句。“皇上。您听听。这赈灾的款项都不够了。哪里还需要去办那种奢华的大典。岂不浪费。”
永煌一愣。璟萱自知他有悄悄话告知自己。便自觉地上前了去。只听见他急急地在自己耳边道。“那封后大典。一切的名分和荣誉都是朕欠你的。你都不让朕好生还了你去么。”
璟萱莞尔。“皇上。终究是子民要紧。若是都沒有子民扶持。本宫这个皇后。怎么做的安生呢。”以纤手稍掩了口。唇边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上去谦和又不失礼度。实在是叫人挑不出错儿來。
只见永煌眼中满是赞赏和信任。愧疚依旧盘踞在他的眼底。璟萱见状便也满意了。如此。他心中有数就好。
永煌立马换了副神色。对着那几位大臣。“你们也听到了。皇后贤德。勤俭持家。更是忧国忧民。实在是天下女子之典范。”
那几位大臣立马唯唯诺诺了起來。一脸崇敬恭顺之意。
“那么朕便同皇后商议下。让礼部将办这封后大典的银两拨出一部分來。补贴赈灾之款。”说着。永煌便拉过了璟萱。“此外。这些年來连发旱灾水灾的。实在是不安稳。朕想着。也算是为着天下祈福罢。这封后大典还是尽早办了。也好叫天下子民都乐呵乐呵。”妖羽驯夫
璟萱露出了一副娇羞的神色。她不禁还多添了一句嘴道。“皇上。臣妾既愿意将保着臣妾那份体面的银钱都给了灾民便不是小气之人。只不过。臣妾以为……”
璟萱眼中闪过一轮精光。悄悄地打量了几眼下面的大臣。终是沒有说出话來。反倒是笑了笑。
永煌不解其意。“皇后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臣妾以为。这几年国库并未空虚到了不能救灾的地步。这存粮也是有不少的。只不过。是拿不定这灾情会持续多久。一时不肯用下那么多的财物。只怕是有一日捉襟见肘。”璟萱道。
“皇后有何妙计么。”
永煌此话问出口。这殿内的大臣脸色微变。向來这后宫就不能干涉前朝政务。若是在后宫背着大臣们同皇上闲话几句倒也罢了。如今却是当着这群大臣的面儿。说是嚣张也无不可。
“若是说赈灾什么的。臣妾所想的。不过是找來这善于治水的人先去摆平了南方的洪涝。再想法子将水引到北上……”
一声冷笑。“皇后娘娘可知这个法子说起來轻巧。这其中要费多少人力物力。只怕就是省下了封后大典所有的银子都不够。皇后可还从哪里凑呢。”
璟萱轻瞥了一眼身后的大臣。记住了他的相貌。她的唇边漾起了一个意味深邃的笑。“本宫的手中变不出银子是事实。若是真的拨了那么多走。伤及皇家体面也是真。说來。本宫真是为难了。”
大臣闻言不免露出了得意的笑。这女子再尊贵。不过就是一届女子。况且还是那样的出身。在他们眼中。不过就是个会哄着皇上的狐媚子。寻了个机会便登上了这样的高位。
俗话说。“不是太子。穿上龙袍也不会像皇上。”在这群大臣眼中。璟萱可不就是迟早给人踢下去的伪皇后罢了。
璟萱心知如此。怎能让这群大臣如此得意。她笑了笑。“皇上。臣妾以为。这国库中的银两本是不少。臣妾只担心。这些个银两沒有花在正途之上。”
永煌会意。点了点头。“那么皇后以为如何呢。这银两。总不能朕亲自盯着。着他们把银子都放了何处去。这也不像话。”
璟萱暗自思忖着。蹙了蹙眉。主意便來了。“皇上。要不。皇上派了亲王去好生监督着各地方的大臣。再从朝中选出能干的大臣两人结成一党去监督着这地方行事。二人权力不分高低。”武炼虚空
永煌点了点头。唇边扫过一个淡淡的笑。这满朝的大臣。总有些交好相护之人。若是从这每一党中选出那么一个。配成这一对。他们就必为利益所争。定是不能结党营私的。真是个好主意。
“此外……”璟萱踱到了那位冷言质问自己的高大人面前道。“臣妾想着。古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匹夫都有了责任。何况是当朝大臣呢。平日里。食朝廷俸禄。为百姓办事。如今这百姓既遭了难。诸位大臣岂有不管之理。”
大臣们自然是明白了这璟萱心中思量的事情。莫不是叫臣子也投了银两进去了。
璟萱笑道。“大燕此前的辉煌可是让诸位大臣都过上了非一般的好日子。若是此时推了去。只怕是有负民望。”
永煌哈哈大笑了起來。道。“此前。为了褒奖有功之臣。朕特意赏了在场的诸位不少的田地。那些田地也都是肥沃之土。年年都有好收成。”
“皇上。微臣愿意奉上微臣府中一年收获的粮食和微臣一年的俸禄。”
“皇上。微臣愿意捐出五千两银子……”
“皇上……”
唯有那位高大人惊得愣在了原地。只好也怯怯地说了几千两银子和些许粮食。
璟萱尤嫌不足。便道。“此事原是本宫提起。本宫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回头本宫出一万两银子。再从宫中捡出些旧衣服送给了那些灾民。还有些许首饰也是无用了。拿去换些银两吧。”
璟萱向文若海使了个眼色。说了。便叫他记下。
“既然此事是皇后提出的。算账这事。女人家也心细。那么一切另外拨出的款项就由皇后管着了。”永煌赞许地瞅了璟萱一眼。
璟萱自知是得了便宜。道。“这朝政上的事情。臣妾怎么好管。臣妾此前不过是几句戏言。提了那么几句。皇上若是就此依了那还得了。”
永煌心领神会。忙笑道。“自然是不能听你这妇人之言。若非你一语道破朕心中所想。还能将此事交予你么。”
如此。便是名正言顺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