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5 (一百一十八)阔别一年再相逢,三万明军平
- 116 (一百一十九)福建铁网戚军卫,黑云压城城
- 117 (一百二十)两万倭寇连夜攻,童子明王如龙
- 118 (一百二十一)童子明为国捐躯,陈大尹羞愧
- 119 (一百二十二)戚将军水淹倭寇,陈县令重装
- 120 (一百二十三)千钧一发仙游城,势不可挡火
- 121 (一百二十四)万人大战仙游城,紫衣少女眼
- 122 (一百二十五)长虹贯日血泪溅,皓月当空哀
- 123 (一百二十六)勾心斗角陈大成,仙游安然宫
- 124 (一百二十七)十大天干首聚首,天涯沦落人
- 125 (一百二十八)穷途末路广东寇,漂洋过海羁
- 126 (一百二十九)陆游唐婉钗头凤,中土大陆桃
- 127 (一百三十)东瀛岛国樱花盛,风林火山军师
- 128 (一百三十一)武田信玄初现世,浩然正气再
- 129 (一百三十二)信玄论东瀛局势,谦信家康与
- 130 (一百三十三)智谋攻伐取远江,英雄末路梦
- 131 (一百三十四)所向披靡武田军,霸业未成信
- 132 (一百三十五)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
- 133 (一百三十六)大杀四方冷烈勇,突破重围雄
- 134 (一百三十七)信步京都有金阁,剑拨弩张见
- 135 (一百三十八)浩然飘香破重围,信长秀吉和
- 136 (一百三十九)狭路相逢黑忍者,开疆扩土唐
- 137 (一百四十)转战江湖三十载,故土情怀终难
- 138 (一百四十一)守护大名退土著,玄甲骑兵逞
- 139 (一百四十二)虬髯客张大将军,女天皇守护
- 140 (一百四十三)苦心孤诣筑家园,战火纷飞枭
- 141 (一百四十四)螳螂黄雀与神龟,冷烈有女号
- 142 (一百四十五)辰逸有子现古都,十万大军围
- 143 (一百四十六)德川幕府沿后世,上泉信纲留
- 144 (一百四十七)冯保太监传圣旨,黑白二子重
- 145 (一百四十八)洞庭气蒸云梦泽,岳阳波澜风
- 146 (一百四十九)炭黑青年欺老者,黑白二子教
- 147 (一百五十)三十年后闻洞庭,走遍天下见商
- 148 (一百五十一)七鬼小子发请帖,君青赤山与
- 149 (一百五十二)大砍刀廉颇不老,金洞庭百舸
- 150 (一百五十三)八百里洞庭结盟,承宣布政司
- 151 (一百五十四)隆庆平冤假错案,万历抄张居
- 152 (一百五十五)御书房中识故人,紫荆城里见
- 153 (一百五十六)兔死狗烹将军伤,独断乾坤万
- 154 (一百五十七)天南地北再重逢,国本之争万
- 155 (一百五十八)落雪仙姬御前殇,黑袍老者天
- 156 (一百五十九)长白山天池黑魔,慈庆宫蓟州
- 157 (一百六十)长白山二十八宿,泰昌帝魂归西
- 158 (一百六十一)大明朝天数已尽,王恭厂推波
- 159 (一百六十二)天降灾难预言中,长白天池黑
- 160 (一百六十三)天山派物是人非,天魔宗狼牙
- 161 (一百六十四)崇祯六月飞落雪,罗宵美景降
- 162 (一百六十五)笛声飘扬思绪起,施粥赈饥宫
- 163 (一百六十六)西域三山夹两盆,天山佳人见
- 164 (一百六十七)苍龙七宿出天山,西域七子镇
- 165 (一百六十八)紫云子色厉内荏,箕水豹决杀
- 166 (一百六十九)昆仑老者隐西域,盘古大神开
- 167 (一百七十)海归主仆入江南,七鬼睥睨战罗
- 168 (一百七十一)黑云罗霄山脉摧,南方朱雀星
- 169 (一百七十二)黑暗再袭罗霄山,硕果仅存少
- 170 (一百七十三)历劫难夫妇相见,传檄文会猎
- 171 (一百七十四)秋风萧瑟寒风摄,黑衣侍从黑
- 172 (一百七十五)良莠不齐少林寺,茶种有毒方
- 173 (一百七十六)惊魂失措膻中穴,慢性毒药彼
- 174 (一百七十七)守株待兔阴谋现,古井无波涟
- 175 (一百七十八)二十八星宿大阵,十年生死两
- 176 (一百七十九)皇太极与多尔衮,天魔宗和少
- 177 (一百八十)黑袍老者露真容,吴法吴天高石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一百二十八)穷途末路广东寇,漂洋过海羁
(一百二十八)穷途末路广东寇,漂洋过海羁
广东,倭寇的声势依然很大。跟福建一样,主要的原因是沿海人民生活困苦。“海滨之民,疲弊甚矣!官司之所困,征役之所穷,富豪之所侵,债负之所折,怨入骨髓。”嘉靖四十年的广东巡抚潘季驯说:“岭表去京师绝远,比年牧民者视为利薮,屠剥万状,而小民仰九重如在云霄之上,愁苦之声无路上达,故相聚为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厉害,反抗就越激烈。因此广东的战争规模在东南四司中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战况也最惨烈。
广东倭寇的首领,和福建一样,多出自穷人。老牌的饶平黄冈人许栋是从从小开始就做了海盗,极具海盗“经验”;他的养子许朝光也同样从小就做了海盗;曾一本是盗墓人出身;澄海的林道乾曾是吏员,算是他们中比较有文化的人。
不过广东的倭寇当中最厉害的当属吴平。吴平,年少时当过富贵人家的佣人奴才,因为不堪忍受雇主婆的虐待,逃出来后转行做了盗贼。后来加入倭寇队伍为别哨。等到倭寇被消灭的时候,吴平统帅那些流亡的倭寇,劫掠广东地区。吴平吸纳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势力越来越大,拥有军事力量约两万人,加之其人短小精悍,甚有智谋,所以当时许朝光、林道乾、曾一本等海寇集团都很推崇吴平,“平亦偃然居群贼上”,成为当时闽广海寇集团的总首领。
不过这广东的抗倭局势,一开始和我们的戚继光同志那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除了最后打击广东的寇首吴平的那一战,其它的抗击倭寇的战争都是俞大猷发起的。
要说这戚大将军入广东抗倭的背景啊,就不得不说当时广东的抗倭局势。
俞大猷改任广东总兵时,潮州倭寇号称二万,与大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俞大猷认为急攻没有胜利的把握,于是招降吴平。吴平假意投降,向俞大猷下跪哭泣,装作很诚恳的样子。这大猷将军一高兴了,就将他安置在梅岭。
尽管后来吴平又造反了,但他的行为给起义军带来很大损失。当时蓝松三、伍端、温七、叶丹楼等在惠州、潮州间活动。福建的程绍录在延平,梁道辉在汀州与他们彼此接应。
俞大猷已经有了常胜的威名,而且吴平又已经投降,他便自信的单骑入绍禄营劝降,并命令道辉一同返回故乡,这两人出于恐惧接受了命令,但很快被埋伏好了的官军杀死。
广东方面,伍端、温七的义军击败了惠州参将谢敕。但他们听说“俞家军”来了,十分害怕,伍端竟自己逃跑了。不久,俞军来到,击败温七并抓住了他。伍端估计无法逃脱,自缚乞降,提出愿意杀倭自效。
这俞大猷一想啊,有白送的苦力啊,不用白不用,于是乎,这大猷同志便驱使伍端同志的战士为前驱,官军在后督战,围攻其他倭寇于邹塘,一日一夜就攻破了三个营盘,杀死四百多人。后来他们又在惠州海丰打胜了一仗。
倭寇都逃往崎沙、甲子等峡湾,抢夺渔船出海,不幸遇到大风,小船大量沉没,只剩下二千余人,回来在海丰金锡都驻守。大猷包围他们两个月,造成粮食枯竭,倭寇只能撤退。途中遭到早已埋伏好的副将汤克宽截击,大败。克宽亲手阵斩他们的三名头目。很快参将王诏等的军队也相继赶到,倭寇大溃败,死亡一千二百多人,逃到潮州去了。就这样,他们的恐惧帮助俞大猷获得了战斗中得不到的东西。
后来,大埔的兰松山、余大春等聚众数千人,在福建漳州、延平、兴化、泉州一带活动,被官军击败。转进到永春,与山民苏阿普、范继祖等部联合,转战漳平、龙岩等地。南赣巡抚吴百鹏停止军事行动,假装要招安他们。乘义军懈怠,率兵急袭,使他们遭到了歼灭性的失败,余大春、兰松山、范继祖等都被俘虏,只有苏阿普逃脱。
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可以说倭寇已经陷入绝境,他们在战略上已不可能打开局面,而战术上的优势又丧失殆尽,几乎每战必败。除了有经验的海盗还能借大海活动以外,陆上战争的结束,已成定局。因为胡宗宪已经被撤职,因此俞大猷、戚继光都想在自己的手里,以光荣的胜利结束战争。
于是乎,在最后的这一时刻,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嘉靖皇帝大手一挥,这两个大刽子手进入广东,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
抗倭的最后时刻,一五六四年,因为没有粮食的供给,徐永泰率领柘林水兵四百人发动兵变。他们与义军联合,进逼广州。前来镇压的冠军被击败。提督两广侍郎吴桂芳以招抚为幌子,暗中调集舰队,带着副将汤克宽、参将门崇文在惠阳击败了他们,但变兵余部仍凭借大船继续抵抗。
这时澳门的葡萄牙人一见到有便宜可以占,连忙提出可以参与明军的镇压,俞大猷同意了——尽管他一开始就没打算代葡萄牙人转达进行朝贡贸易的请求。于是官军与在迪奥戈?佩雷拉率领下的三百名葡萄牙人及其两艘船舰,在三门海消灭了变兵。事后明朝赠送了一些礼物,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居留权也得到了默认。
十二月,南韶山民马五起义,在乳源、江湾等地击败官军,俘虏并杀死了守备贺铎、指挥蔡允元等明官吏,这是战争后期罕见的胜利。就这样结束了一五六四年的战局。
第二年年初,也就是抗击倭寇的倒数第二年,一五六五年,倭寇在浙江温州、台州一带活动,被官军击败。从海上去往福建。四月,攻击福宁。戚继光率参将李超等率水陆军反击。杀死二百余人,追击到永宁,又杀死三百多。
同月,吴平重新造反。他修建和夺取了数百艘战船,聚众万余,筑成三座要塞,在广东潮州、惠州;福建诏安、漳浦一带活动。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戚继光带兵前往镇压。因为听说吴平用兵厉害,没有迅速进攻,而是修建工事等待战机,夏季,他找到机会,发起突击。击溃了吴平的陆军。吴平作了有计划的撤退,将辎重转移到船上,率余部撤往海保、安澳两处峡湾。把总朱讥率舰队前往进攻。被击败身亡。本年的战争就这样过去了。
一五六六年一月,俞大猷率水师、戚继光率陆军联合大举进攻。
“俞兄,我们又能并肩作战了!”一见到俞大猷,戚继光舒怀的说道。
“好啊好啊!有戚将军在,这群倭寇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了,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有倭寇能够从你戚大将军的手中逃脱的。”俞大猷也很乐意跟戚继光合作。
“现在吴平已经退守南澳港口了,我命我手下的水师满载石块,将船沉在了南澳港,现在倭寇的大型船只是出不去了,他们只能坐以待毙,就是我们碗里的肉,我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戚大将军果然不同凡响啊!老俞我佩服,佩服啊!”俞大猷冲戚继光竖起了大拇指。
一番商量之后,两人决定由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从陆路进攻,而俞大猷则是率领水师水上拦截。
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戚继光命令胡守仁、陈大成等人率领精兵三千率先从龙眼沙一带登上了南澳岛。这南澳岛还是比较大的,吴平根本就不能全岛防守,等到他知道戚家军已经登上了南澳岛,并派兵前来挑战时,已经迟了,戚家军早已经在龙眼沙附近修筑了防御工事,并打败了前来挑衅的倭寇。
“今天,我们将对南澳岛上的倭寇进行攻击,只要我们打败了南澳岛中心的倭寇,东南沿海就差不多平定了,十几年的抗倭战争也就结束了。为了这最后的战争,将士们,勇敢的战斗吧!”
接下来,戚继光开始分配战斗任务,陆战部队分为三支,左中右各一支,分别由胡守仁、戚继光、陈大成三人率领。三路大军一齐围攻吴平营地,炮火和炸弹都用上了。
吴平率领部下退到木城堡垒,指挥部下竭力拼杀,但是怎么也禁不住戚家军的三路猛攻。熟悉地形的吴平,带领几百人乘四五十艘小船从海上逃窜。
听闻消息后,俞大猷立马带人上去劫杀,一阵拼杀之后,还是让少数的倭寇逃脱了。
正在这时,一艘大型的福船突然出现在了大海之上,船上空荡荡的,只站立着两个人。一个断臂的男子和一个红衣的女子。
只听见这断臂的男子对着前方倭寇的船只一声怒吼,刹那间,如同海啸一般,大海之中刮起了一阵龙卷风,瞬间就将前方倭寇的十几艘小船全部掀翻,船上的倭寇全部掉落到海中。
“我的妈啊!这两人是谁啊,怎么这么厉害!”俞大猷骇然地自言自语。
“狼军!没错,大人,他们就是狼军,他们两人是狼军当中的十位将军中的两位,十大天干之中排名第七和第八,天地书生冷水易,明教教主烈火蓉。”
广东巨寇吴平的好运到此结束,之后再没有人得到他确切的消息。有人传说在南直隶与浙江一带见过他,已经成了大商人,后来又回到广东,在旧时朋友处偷偷掘取了先前为盗时埋下的珠宝;有人说他在海岛中困饿而死。比较起来,后一种说法比较可靠些。
至此,惨烈的倭寇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尽管之后广东仍有大战,一直持续到万历初年,但无非是海盗入侵,间杂着越来越少的贫民起义,他们的结局,无一例外的是失败。这样的战争与其说是为了胜利,不如说是倭寇余部和活不下去的人民愤怒的进行自杀式攻击。他们没有希望,仅仅是为了博取有尊严的死亡而战斗到最后一刻。东南战争已经不再是明朝关注的重点了。
而十大天干,也开始了他们崭新的生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厉害,反抗就越激烈。因此广东的战争规模在东南四司中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战况也最惨烈。
广东倭寇的首领,和福建一样,多出自穷人。老牌的饶平黄冈人许栋是从从小开始就做了海盗,极具海盗“经验”;他的养子许朝光也同样从小就做了海盗;曾一本是盗墓人出身;澄海的林道乾曾是吏员,算是他们中比较有文化的人。
不过广东的倭寇当中最厉害的当属吴平。吴平,年少时当过富贵人家的佣人奴才,因为不堪忍受雇主婆的虐待,逃出来后转行做了盗贼。后来加入倭寇队伍为别哨。等到倭寇被消灭的时候,吴平统帅那些流亡的倭寇,劫掠广东地区。吴平吸纳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势力越来越大,拥有军事力量约两万人,加之其人短小精悍,甚有智谋,所以当时许朝光、林道乾、曾一本等海寇集团都很推崇吴平,“平亦偃然居群贼上”,成为当时闽广海寇集团的总首领。
不过这广东的抗倭局势,一开始和我们的戚继光同志那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除了最后打击广东的寇首吴平的那一战,其它的抗击倭寇的战争都是俞大猷发起的。
要说这戚大将军入广东抗倭的背景啊,就不得不说当时广东的抗倭局势。
俞大猷改任广东总兵时,潮州倭寇号称二万,与大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俞大猷认为急攻没有胜利的把握,于是招降吴平。吴平假意投降,向俞大猷下跪哭泣,装作很诚恳的样子。这大猷将军一高兴了,就将他安置在梅岭。
尽管后来吴平又造反了,但他的行为给起义军带来很大损失。当时蓝松三、伍端、温七、叶丹楼等在惠州、潮州间活动。福建的程绍录在延平,梁道辉在汀州与他们彼此接应。
俞大猷已经有了常胜的威名,而且吴平又已经投降,他便自信的单骑入绍禄营劝降,并命令道辉一同返回故乡,这两人出于恐惧接受了命令,但很快被埋伏好了的官军杀死。
广东方面,伍端、温七的义军击败了惠州参将谢敕。但他们听说“俞家军”来了,十分害怕,伍端竟自己逃跑了。不久,俞军来到,击败温七并抓住了他。伍端估计无法逃脱,自缚乞降,提出愿意杀倭自效。
这俞大猷一想啊,有白送的苦力啊,不用白不用,于是乎,这大猷同志便驱使伍端同志的战士为前驱,官军在后督战,围攻其他倭寇于邹塘,一日一夜就攻破了三个营盘,杀死四百多人。后来他们又在惠州海丰打胜了一仗。
倭寇都逃往崎沙、甲子等峡湾,抢夺渔船出海,不幸遇到大风,小船大量沉没,只剩下二千余人,回来在海丰金锡都驻守。大猷包围他们两个月,造成粮食枯竭,倭寇只能撤退。途中遭到早已埋伏好的副将汤克宽截击,大败。克宽亲手阵斩他们的三名头目。很快参将王诏等的军队也相继赶到,倭寇大溃败,死亡一千二百多人,逃到潮州去了。就这样,他们的恐惧帮助俞大猷获得了战斗中得不到的东西。
后来,大埔的兰松山、余大春等聚众数千人,在福建漳州、延平、兴化、泉州一带活动,被官军击败。转进到永春,与山民苏阿普、范继祖等部联合,转战漳平、龙岩等地。南赣巡抚吴百鹏停止军事行动,假装要招安他们。乘义军懈怠,率兵急袭,使他们遭到了歼灭性的失败,余大春、兰松山、范继祖等都被俘虏,只有苏阿普逃脱。
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可以说倭寇已经陷入绝境,他们在战略上已不可能打开局面,而战术上的优势又丧失殆尽,几乎每战必败。除了有经验的海盗还能借大海活动以外,陆上战争的结束,已成定局。因为胡宗宪已经被撤职,因此俞大猷、戚继光都想在自己的手里,以光荣的胜利结束战争。
于是乎,在最后的这一时刻,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嘉靖皇帝大手一挥,这两个大刽子手进入广东,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
抗倭的最后时刻,一五六四年,因为没有粮食的供给,徐永泰率领柘林水兵四百人发动兵变。他们与义军联合,进逼广州。前来镇压的冠军被击败。提督两广侍郎吴桂芳以招抚为幌子,暗中调集舰队,带着副将汤克宽、参将门崇文在惠阳击败了他们,但变兵余部仍凭借大船继续抵抗。
这时澳门的葡萄牙人一见到有便宜可以占,连忙提出可以参与明军的镇压,俞大猷同意了——尽管他一开始就没打算代葡萄牙人转达进行朝贡贸易的请求。于是官军与在迪奥戈?佩雷拉率领下的三百名葡萄牙人及其两艘船舰,在三门海消灭了变兵。事后明朝赠送了一些礼物,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居留权也得到了默认。
十二月,南韶山民马五起义,在乳源、江湾等地击败官军,俘虏并杀死了守备贺铎、指挥蔡允元等明官吏,这是战争后期罕见的胜利。就这样结束了一五六四年的战局。
第二年年初,也就是抗击倭寇的倒数第二年,一五六五年,倭寇在浙江温州、台州一带活动,被官军击败。从海上去往福建。四月,攻击福宁。戚继光率参将李超等率水陆军反击。杀死二百余人,追击到永宁,又杀死三百多。
同月,吴平重新造反。他修建和夺取了数百艘战船,聚众万余,筑成三座要塞,在广东潮州、惠州;福建诏安、漳浦一带活动。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戚继光带兵前往镇压。因为听说吴平用兵厉害,没有迅速进攻,而是修建工事等待战机,夏季,他找到机会,发起突击。击溃了吴平的陆军。吴平作了有计划的撤退,将辎重转移到船上,率余部撤往海保、安澳两处峡湾。把总朱讥率舰队前往进攻。被击败身亡。本年的战争就这样过去了。
一五六六年一月,俞大猷率水师、戚继光率陆军联合大举进攻。
“俞兄,我们又能并肩作战了!”一见到俞大猷,戚继光舒怀的说道。
“好啊好啊!有戚将军在,这群倭寇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了,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有倭寇能够从你戚大将军的手中逃脱的。”俞大猷也很乐意跟戚继光合作。
“现在吴平已经退守南澳港口了,我命我手下的水师满载石块,将船沉在了南澳港,现在倭寇的大型船只是出不去了,他们只能坐以待毙,就是我们碗里的肉,我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戚大将军果然不同凡响啊!老俞我佩服,佩服啊!”俞大猷冲戚继光竖起了大拇指。
一番商量之后,两人决定由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从陆路进攻,而俞大猷则是率领水师水上拦截。
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戚继光命令胡守仁、陈大成等人率领精兵三千率先从龙眼沙一带登上了南澳岛。这南澳岛还是比较大的,吴平根本就不能全岛防守,等到他知道戚家军已经登上了南澳岛,并派兵前来挑战时,已经迟了,戚家军早已经在龙眼沙附近修筑了防御工事,并打败了前来挑衅的倭寇。
“今天,我们将对南澳岛上的倭寇进行攻击,只要我们打败了南澳岛中心的倭寇,东南沿海就差不多平定了,十几年的抗倭战争也就结束了。为了这最后的战争,将士们,勇敢的战斗吧!”
接下来,戚继光开始分配战斗任务,陆战部队分为三支,左中右各一支,分别由胡守仁、戚继光、陈大成三人率领。三路大军一齐围攻吴平营地,炮火和炸弹都用上了。
吴平率领部下退到木城堡垒,指挥部下竭力拼杀,但是怎么也禁不住戚家军的三路猛攻。熟悉地形的吴平,带领几百人乘四五十艘小船从海上逃窜。
听闻消息后,俞大猷立马带人上去劫杀,一阵拼杀之后,还是让少数的倭寇逃脱了。
正在这时,一艘大型的福船突然出现在了大海之上,船上空荡荡的,只站立着两个人。一个断臂的男子和一个红衣的女子。
只听见这断臂的男子对着前方倭寇的船只一声怒吼,刹那间,如同海啸一般,大海之中刮起了一阵龙卷风,瞬间就将前方倭寇的十几艘小船全部掀翻,船上的倭寇全部掉落到海中。
“我的妈啊!这两人是谁啊,怎么这么厉害!”俞大猷骇然地自言自语。
“狼军!没错,大人,他们就是狼军,他们两人是狼军当中的十位将军中的两位,十大天干之中排名第七和第八,天地书生冷水易,明教教主烈火蓉。”
广东巨寇吴平的好运到此结束,之后再没有人得到他确切的消息。有人传说在南直隶与浙江一带见过他,已经成了大商人,后来又回到广东,在旧时朋友处偷偷掘取了先前为盗时埋下的珠宝;有人说他在海岛中困饿而死。比较起来,后一种说法比较可靠些。
至此,惨烈的倭寇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尽管之后广东仍有大战,一直持续到万历初年,但无非是海盗入侵,间杂着越来越少的贫民起义,他们的结局,无一例外的是失败。这样的战争与其说是为了胜利,不如说是倭寇余部和活不下去的人民愤怒的进行自杀式攻击。他们没有希望,仅仅是为了博取有尊严的死亡而战斗到最后一刻。东南战争已经不再是明朝关注的重点了。
而十大天干,也开始了他们崭新的生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