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 第二章明神宗错解镇妖索 弱少年误救域外魔
- 6 第二章 (二)
- 7 第二章 〔三)
- 8 第二章(四)
- 9 第三章刘公公激战关帝庙梅武艺莫名着魔道
- 10 第三章 (二)
- 11 第三章 (三)
- 12 第三章 (四)
- 13 第四章关帝庙门前舞疯魔 锦衣卫周庄血染河
- 14 第四章 (二)
- 15 第五章明神宗醉饮紫禁城 梅武艺惊遇铁骑兵
- 16 第五章 (二)
- 17 第五章 (三)
- 18 第六章冯公公苦熬张公公 假军爷遭遇真土匪
- 19 第六章 (二)
- 20 第六章 (三)
- 21 第六章 (四)
- 22 第七章苦命女偏逢薄命郎 飞来祸棒打俏鸳鸯
- 23 第七章(二)
- 24 第七章 (三)
- 25 第七章 (四)
- 26 第八章大运河天外迎神仙 万历帝大闹司礼监
- 27 第八章 (二)
- 28 第八章 (三)
- 29 第九章受株连于谨失大姐 得偏爱武艺领赏钱
- 30 第九章 (二)
- 31 第九章 (三)
- 32 第十章张居正谋刺吉王府 没面目打擂长沙城
- 33 第十章(二)
- 34 第十章 (三)
- 35 第十一章铁猴子斗狠演武场蒯护卫逞凶暴雨弓
- 36 第十一章 (二)
- 37 第十一章 (三)
- 38 第十二章张首铺金屋藏玉娇半壁斋巧设连环套
- 39 第十二章 (二)
- 40 第十二章 (三)
- 41 第十三章吉王府重金留张保副总管夜遇采花盗
- 42 第十三章(二)
- 43 第十三章(三)
- 44 第十四章万历帝拒不认亲子梅武艺受命招贤士
- 45 第十四章 (二)
- 46 第十四章 (三)
- 47 第十五章梅武艺计擒钻地鼠莫四海魂飞白额虎
- 48 第十五章 (二)
- 49 第十五章 (三)
- 50 第十五章 (四)
- 51 第十六章李时宝深山见武艺两公婆妙手退泼皮
- 52 第十六章 (二)
- 53 第十六章 (三)
- 54 第十七章鹿王庙失窃佛舍利梅武艺孤胆闯镖局
- 55 第十七章 (二)
- 56 第十七章 (三)
- 57 第十八章梅武艺施计夺宝塔黄三朗贪财惹祸端
- 58 第十八章 (二)
- 59 第十八章 (三)
- 60 第十九章冯公公无心哭叔大万历帝有意灭张门
- 61 第十九章 (二)
- 62 第十九章 (三)
- 63 第十九章 (四)
- 64 第二十章天柱峰李士比轻功破星宿武艺斗武宗
- 65 第二十章(二)
- 66 第二十章(三)
- 67 第二十章 (四)
- 68 第二十章 (五)
- 69 二十一章净乐宫真人叙旧事下南京冯保遇危情
- 70 第二十一章 (二)
- 71 第二十一章 (三)
- 72 第二十一章 (四)
- 73 二十二章荒郊野岭金风破土三峰道观幽影悬疑
- 74 第二十二章 (二)
- 75 第二十二章 (三)
- 76 第二十二章 (四)
- 77 二十三章遭暗算有嘴说不清风雷掌催命摩天顶
- 78 第二十三章 (二)
- 79 第二十三章 (三)
- 80 第二十三章 (四)
- 81 二十四章真真假假迷雾难辨虚虚实实别有洞天
- 82 第二十四章 (二)
- 83 第二十四章 (三)
- 84 第二十四章 (四)
- 85 第二十四章 (五)
- 86 二十五章呆武艺豁然见神功痴郡主意外窥真容
- 87 第二十五章 (二)
- 88 第二十五章 (三)
- 89 第二十五章 (四)
- 90 第二十五章 (五)
- 91 二十六章群魔乱战吉王寝宫龙阳郡主杳然无踪
- 92 第二十六章 (二)
- 93 第二十六章 (三)
- 94 第二十六章 (四)
- 95 二十七赴南京刘瑜频碰壁 栖云雀古刹闻梵音
- 96 第二十七章 (二)
- 97 第二十七章 (三)
- 98 第二十七章 (四)
- 99 二十八深山古刹老衲收徒 高墙内院新锐逞威
- 100 第二十八章 (二)
- 101 第二十八章 (三)
- 102 第二十八章 (四)
- 103 二十九宫闱室内主仆猜谜 乱坟岗中师徒密语
- 104 第二十九章 (二)
- 105 第二十九章 (三)
- 106 第二十九章 (四)
- 107 三十章解谜团惊闻三元令 觅归途中伏鹿角岭
- 108 第三十章 (二)
- 109 第三十章 (三)
- 110 三十一牛大帅失手荒草坡 戚家军重起鹿王寨
- 111 第三十一章 (二)
- 112 第三十一章 (三)
- 113 三十二马千总误烧荒草坡 牛大帅扬威鹿角岭
- 114 第三十二章 (二)
- 115 第三十二章 (三)
- 116 第三十二章 (四)
- 117 三十三梅武艺助阵鹿王寨 地头蛇砸场偃师城
- 118 三十三章 (二)
- 119 第三十三章 (三)
- 120 三十四把式汉当街战恶少 梅武艺闹市戏凶僧
- 121 第三十四章 (二)
- 122 第三十四章 (三)
- 123 第三十四章 (四)
- 124 三十五梅武艺只身闯北邙 刘望舒受命赴疆场
- 125 第三十五章 (二)
- 126 第三十五章 (三)
- 127 第三十五章 (四)
- 128 三十五为止武徒手化长缨 争秘谱同门起刀兵
- 129 三十六 (二)
- 130 第三十六章 (三)
- 131 第三十六章 (四)
- 132 第三十六章 (五)
- 133 三十七老方丈魂断云雀寺 旧总管辨玉古桥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明神宗醉饮紫禁城 梅武艺惊遇铁骑兵
第五章明神宗醉饮紫禁城 梅武艺惊遇铁骑兵
刘瑜从小河塘村逃走以后,并没有急于回到北京城里去向冯保报告。而是在去京城的必经之路上静静的埋伏了一天,因为他怕有漏网的锦衣卫铁骑侍卫逃回京去,他要在这里杀人灭口。
刘瑜知道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留下来,他才能在冯保面前信口雌黄。他已经准备好了要给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泼一桶脏水,把责任推到锦衣卫身上,这样就能减轻自己邀功冒进指挥失当的罪责。
刘瑜还没等等来脱逃的锦衣卫铁骑侍卫,就先等来了郎海利和古生豪,郎古二人又一次大难不死成功脱逃。
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这跟他们俩人常年干的追踪侦缉有关,二人早就养成了常年警觉敏感的职业习惯,别说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了,就是稍有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不会逃脱二人的眼睛,无论追踪还是脱逃二人都能做到动如脱兔快如闪电,所以昨晚当刘瑜刚一动逃跑的念头的时候,郎海利就随后作出了逃跑的准备。现在俩人逃出来后碰到一块正要结伴回京。
当刘瑜看到郎海利和古生豪二人同时出现的时候,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知道这两个人的逃跑本领那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虽然他二人都受了伤,但刘瑜自己也有两处受伤,所以想同时杀掉他们两个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硬做,一旦其中有一个人逃脱,就会给他刘瑜带来杀身之祸。权衡再三,刘瑜最后决定还是先争取拉拢二人和自己站在一个战线之上,两个人毕竟还都是东厂的老人,料想还会给他个老面子的。如若不行再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迟。
郎海利古生豪那是多机灵多聪明的人呀,要不然这么多年的大风大浪俩人也不会活到现在。刘瑜一说,两个人就都同意了。于是三个人联手在这里伏击了先后从关帝庙那面逃回来的仅存的两个锦衣卫铁骑侍卫后,共同订立了攻守同盟。要回到大内以后,一起把这兵败的脏水泼给锦衣卫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瑜三人自以为做的是天衣无缝,死无对证。可他们漏掉了一个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被这个人完完全全的给看到了眼里。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随刘瑜一起出征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左护法千总冷云。冷云逃回来的路上意外的发现了暗中埋伏的刘瑜,冷云搞不懂刘瑜不赶快回宫报告而是躲在这半道是为了什么。所以就躲藏起来没敢现身。直到后来郎古二人出现,三人合谋嫁祸锦衣卫,而后又杀死了两个逃回来的铁骑侍卫。冷云躲在暗处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早早的现身,否则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看来京城暂时是回不去了,宫闱内部的派系林立、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早就使冷云心灰意冷。与其每日在大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受罪,还不如快快乐乐的重返江湖做个豪放客。想到这,冷云打定主意不再回到京城大内,转身携剑南下去寻找旧日江湖同好去了。
冷云不用再回大内了,可刘瑜三人还得回京述职。刘瑜领着郎海利和古生豪又守了三天三夜以后,确定再也没有逃出来的锦衣卫铁骑侍卫了。三人这才返回京城,向大内总管司礼监大太监冯保报告去了。
刘瑜回京以后,谎报冯保说派出去的锦衣卫铁骑侍卫内部有人私通大魔头阿尔斯楞,致使阿尔斯楞一直能够得到消息,从而先于东厂的追踪而逃,并和锦衣卫内奸一起里应外合在他们的窝点沧州周庄伏击了厂卫的队伍,而临战之时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不听调遣,各自为政,致使前去追捕的人马几近全军覆没。
刘瑜把周庄说成了是阿尔斯楞的窝点,把周庄的庄客和沧州府的捕快们都说成了是阿尔斯楞的同党,而锦衣卫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也都背上了黑锅。
冯保听后是非常的震惊,本来应该是比较单纯的偶发事件,可现在却突然变得复杂的令人不可捉摸了。
这锦衣卫是他皇宫大内最得力的巡查缉捕机构,平日里监管严格且训练有素,怎么会有内鬼呢?若是有,这内鬼又会是谁呢?现如今这派出去的锦衣卫从镇抚司四大护法千总到铁骑侍卫们一个都没回来,他该问谁去呢?
更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这与世隔绝了二百多年的大魔头怎么突然平地间就冒出了那么多的同党了呢?难道说这蒙古的鞑靼部落或是瓦刺部落已经渗透到了大内,并且他们的爪牙已经伸展到了这京畿的背后沧州去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这大明可真是岌岌可危了。再联想起前一段司礼监院里那突然出水的灵石,冯保这心里就越发乱了起来。
听完了刘瑜的汇报,冯保带着脑袋里的一大堆疑问紧接着就去了文渊阁,他要到张居正那里去寻找答案,因为张居正向来做事严谨思维缜密,而且这个时候也只能找他去商量对策。
在文渊阁冯保和张居正共同分析和商议了如何处理沧州的事宜,张居正觉得这大魔头阿尔斯楞绝不应该在大内和沧州有诸多同党,此事蹊跷,当另有隐情。所以不可鲁莽草率,还需从长计议。而冯保也觉得刘瑜的说辞漏洞百出。
两人商议后,由内阁拟文下旨,令西北边关各路督抚总兵严密监视边境动静,严查一切过关的可疑人员。同时着沧州城知府革职下狱,等候朝廷审查发落。另从朝中新派知府到沧州上任,上任后即刻调集人马准备剿匪事宜,同时另派人手秘密赶赴周庄调查事实真相。与此同时,冯保命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镇抚使白文俊重新选带了二百名锦衣卫铁骑护卫即刻前往沧州,同时从大内选派二十名内府高手和?a拓寺的六名高修法师一起划归白文俊指挥。
冯保前脚刚刚把白文俊派走,后脚小太监就急匆匆来报,说慈圣皇太后李娘娘大发雷霆,正在慈宁宫训斥皇上。
冯保听了一惊,忙问小太监:“何事导致皇太后发了这么大的火?”
小太监说:“小的具体也不知情,只听说是皇上昨天喝酒喝多了,差点拿剑砍了人。现在太后让小人传话,责成公公查明事由并驱逐主使。”
冯保一听就知道这一准又是皇上身边的那个混账太监张诚领着干的。冯保立马让小太监马上把张诚带到司礼监来,把张诚带来后再把那晚一起喝酒的另外两个小太监直接带到东厂大狱里去。
求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刘瑜知道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留下来,他才能在冯保面前信口雌黄。他已经准备好了要给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泼一桶脏水,把责任推到锦衣卫身上,这样就能减轻自己邀功冒进指挥失当的罪责。
刘瑜还没等等来脱逃的锦衣卫铁骑侍卫,就先等来了郎海利和古生豪,郎古二人又一次大难不死成功脱逃。
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这跟他们俩人常年干的追踪侦缉有关,二人早就养成了常年警觉敏感的职业习惯,别说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了,就是稍有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不会逃脱二人的眼睛,无论追踪还是脱逃二人都能做到动如脱兔快如闪电,所以昨晚当刘瑜刚一动逃跑的念头的时候,郎海利就随后作出了逃跑的准备。现在俩人逃出来后碰到一块正要结伴回京。
当刘瑜看到郎海利和古生豪二人同时出现的时候,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知道这两个人的逃跑本领那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虽然他二人都受了伤,但刘瑜自己也有两处受伤,所以想同时杀掉他们两个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硬做,一旦其中有一个人逃脱,就会给他刘瑜带来杀身之祸。权衡再三,刘瑜最后决定还是先争取拉拢二人和自己站在一个战线之上,两个人毕竟还都是东厂的老人,料想还会给他个老面子的。如若不行再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迟。
郎海利古生豪那是多机灵多聪明的人呀,要不然这么多年的大风大浪俩人也不会活到现在。刘瑜一说,两个人就都同意了。于是三个人联手在这里伏击了先后从关帝庙那面逃回来的仅存的两个锦衣卫铁骑侍卫后,共同订立了攻守同盟。要回到大内以后,一起把这兵败的脏水泼给锦衣卫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瑜三人自以为做的是天衣无缝,死无对证。可他们漏掉了一个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被这个人完完全全的给看到了眼里。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随刘瑜一起出征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左护法千总冷云。冷云逃回来的路上意外的发现了暗中埋伏的刘瑜,冷云搞不懂刘瑜不赶快回宫报告而是躲在这半道是为了什么。所以就躲藏起来没敢现身。直到后来郎古二人出现,三人合谋嫁祸锦衣卫,而后又杀死了两个逃回来的铁骑侍卫。冷云躲在暗处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早早的现身,否则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看来京城暂时是回不去了,宫闱内部的派系林立、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早就使冷云心灰意冷。与其每日在大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受罪,还不如快快乐乐的重返江湖做个豪放客。想到这,冷云打定主意不再回到京城大内,转身携剑南下去寻找旧日江湖同好去了。
冷云不用再回大内了,可刘瑜三人还得回京述职。刘瑜领着郎海利和古生豪又守了三天三夜以后,确定再也没有逃出来的锦衣卫铁骑侍卫了。三人这才返回京城,向大内总管司礼监大太监冯保报告去了。
刘瑜回京以后,谎报冯保说派出去的锦衣卫铁骑侍卫内部有人私通大魔头阿尔斯楞,致使阿尔斯楞一直能够得到消息,从而先于东厂的追踪而逃,并和锦衣卫内奸一起里应外合在他们的窝点沧州周庄伏击了厂卫的队伍,而临战之时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不听调遣,各自为政,致使前去追捕的人马几近全军覆没。
刘瑜把周庄说成了是阿尔斯楞的窝点,把周庄的庄客和沧州府的捕快们都说成了是阿尔斯楞的同党,而锦衣卫镇抚司的四大护法千总也都背上了黑锅。
冯保听后是非常的震惊,本来应该是比较单纯的偶发事件,可现在却突然变得复杂的令人不可捉摸了。
这锦衣卫是他皇宫大内最得力的巡查缉捕机构,平日里监管严格且训练有素,怎么会有内鬼呢?若是有,这内鬼又会是谁呢?现如今这派出去的锦衣卫从镇抚司四大护法千总到铁骑侍卫们一个都没回来,他该问谁去呢?
更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这与世隔绝了二百多年的大魔头怎么突然平地间就冒出了那么多的同党了呢?难道说这蒙古的鞑靼部落或是瓦刺部落已经渗透到了大内,并且他们的爪牙已经伸展到了这京畿的背后沧州去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这大明可真是岌岌可危了。再联想起前一段司礼监院里那突然出水的灵石,冯保这心里就越发乱了起来。
听完了刘瑜的汇报,冯保带着脑袋里的一大堆疑问紧接着就去了文渊阁,他要到张居正那里去寻找答案,因为张居正向来做事严谨思维缜密,而且这个时候也只能找他去商量对策。
在文渊阁冯保和张居正共同分析和商议了如何处理沧州的事宜,张居正觉得这大魔头阿尔斯楞绝不应该在大内和沧州有诸多同党,此事蹊跷,当另有隐情。所以不可鲁莽草率,还需从长计议。而冯保也觉得刘瑜的说辞漏洞百出。
两人商议后,由内阁拟文下旨,令西北边关各路督抚总兵严密监视边境动静,严查一切过关的可疑人员。同时着沧州城知府革职下狱,等候朝廷审查发落。另从朝中新派知府到沧州上任,上任后即刻调集人马准备剿匪事宜,同时另派人手秘密赶赴周庄调查事实真相。与此同时,冯保命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镇抚使白文俊重新选带了二百名锦衣卫铁骑护卫即刻前往沧州,同时从大内选派二十名内府高手和?a拓寺的六名高修法师一起划归白文俊指挥。
冯保前脚刚刚把白文俊派走,后脚小太监就急匆匆来报,说慈圣皇太后李娘娘大发雷霆,正在慈宁宫训斥皇上。
冯保听了一惊,忙问小太监:“何事导致皇太后发了这么大的火?”
小太监说:“小的具体也不知情,只听说是皇上昨天喝酒喝多了,差点拿剑砍了人。现在太后让小人传话,责成公公查明事由并驱逐主使。”
冯保一听就知道这一准又是皇上身边的那个混账太监张诚领着干的。冯保立马让小太监马上把张诚带到司礼监来,把张诚带来后再把那晚一起喝酒的另外两个小太监直接带到东厂大狱里去。
求点击收藏推荐打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