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 第11章 六曲连环接翠帷(三)
- 12 第12章 六曲连环接翠帷(四)
- 13 第13章 满袖猩猩血又垂(一)
- 14 第14章 满袖猩猩血又垂(二)
- 15 第15章 满袖猩猩血又垂(三)
- 16 第16章 满袖猩猩血又垂(四)
- 17 第17章 寡鹄孤巢妇德贤(一)
- 18 第18章 寡鹄孤巢妇德贤(二)
- 19 第19章 寡鹄孤巢妇德贤(三)
- 20 第20章 寡鹄孤巢妇德贤(四)
- 21 第21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一)
- 22 第22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二)
- 23 第23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三)
- 24 第24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四)
- 25 第25章 疏香辛苦颤朝寒(一)
- 26 第26章 疏香辛苦颤朝寒(二)
- 27 第27章 疏香辛苦颤朝寒(三)
- 28 第01章
- 29 第28章 .01
- 30 30|28.01
- 31 31|28.01
- 32 32|28.01
- 33 33|28.01
- 34 34|28.01
- 35 35|28.01
- 36 36|35|28.01
- 37 37|36.35|28.01
- 38 38|01
- 39 39|38.01
- 40 40|38.01
- 41 41|38.01
- 42 42|38.01
- 43 43|38.01
- 44 44|38.01
- 45 45|38.01
- 46 46|38.01
- 47 47|38.01
- 48 48|01
- 49 49|48.01
- 50 50|48.01
- 51 51|48.01
- 52 52|48.01
- 53 53|48.01
- 54 54|48.01
- 55 55|48.01
- 56 56|48.01
- 57 57|48.01
- 58 58|01
- 59 59|58.01
- 60 60|58.01
- 61 61|58.01
- 62 62|58.01
- 63 63|58.01
- 64 64|58.01
- 65 65|58.01
- 66 66|58.01
- 67 67|66.58.01
- 68 68|66.58.01
- 69 69|68.66.58.01
- 70 70|68.66.58.01
- 71 71|70.68.66.58.01
- 72 72|71.70.68.66.58.01
- 73 73|72.71.70.68.66.58.01
- 74 74| 72.71.70.68.66.58.01
- 75 75|72.71.70.68.66.58.01
- 76 76|72.71.70.68.66.58.01
- 77 77|72.71.70.68.66.58.01
- 78 78|77.72.71.70.68.66.58.01
- 79 79| 77.72.71.70.68.66.58.01
- 80 80|01
- 81 81|80.01
- 82 82|81.80.01
- 83 83| 81.80.01
- 84 84|81.80.01
- 85 85|84.81.80.01
- 86 86| 84.81.80.01
- 87 87|86.84.81.80.01
- 88 88|86.84.81.80.01
- 89 89|88.86.84.81.80.01
- 90 90|88.86.84.81.80.01
- 91 91|01
- 92 92|91.01
- 93 93|91.01
- 94 94|93.91.01
- 95 95|95.93.91.01
- 96 96|95.95.93.91.01
- 97 97|96.95.95.93.91.01
- 98 98|96.95.95.93.91.01
- 99 99|96.95.95.93.91.01
- 100 100|96.95.95.93.91.01
- 101 101|96.95.95.93.91.01
- 102 102|96.95.95.93.91.01
- 103 103|96.95.95.93.91.01
- 104 104|96.95.95.93.91.01
- 105 105|96.95.95.93.91.01
- 106 106|96.95.95.93.91.01
- 107 107|96.95.95.93.91.01
- 108 108|96.95.95.93.91.01
- 109 109|96.95.95.93.91.01
- 110 110|109.96.95.95.93.91.01
- 111 111| 109.96.95.95.93.91.01
- 112 112|109.96.95.95.93.91.01
- 113 113|109.96.95.95.93.91.01
- 114 114|109.96.95.95.93.91.01
- 115 115|109.96.95.95.93.91.01
- 116 116|109.96.95.95.93.91.01
- 117 117|01
- 118 120|01
- 119 121|120.01
- 120 122|120.01
- 121 123|120.01
- 122 124|120.01
- 123 125|120.01
- 124 126|120.01
- 125 127|120.01
- 126 128|127.120.01
- 127 129|127.120.01
- 128 130|127.120.01
- 129 131|130.127.120.01
- 130 132|130.127.120.01
- 131 133|130.127.120.01
- 132 134|130.127.120.01
- 133 135|130.127.120.01
- 134 136|130.127.120.01
- 135 137|130.127.120.01
- 136 138|第 138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1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一)
第21章 锦遭伤后从新制(一)
锦遭伤后从新制(一)
流珠这贞节碑,到底是没能请下来。她告知徐大徐二后,徐大眼睛一亮,搓了搓手,正要说话,流珠微微一笑,说了徐子期在东北立功,不日便将凯旋归来的事。徐道协听了,那眼睛立刻暗了下去,啧啧两声,蹭了顿饭后,不情不愿,但还是不得不抱着那只咬鸡悻悻然地走了。
没过多久,已至秋末,寒云衰草,帘帏飒飒,天气愈发凉了,然而在这汴京城中,人们的热情却分外高涨。不为别的,只因京试即将来临,而汴京这群富贵闲人们,一爱博戏,人人都有颗好赌的心,只不过有的赌得雅致,有的赌得粗俗,这二来么,拢袖之民们还喜欢附庸文雅,填个词儿,找歌女编成曲儿,再享受不过。而这京试,正好能同时满足汴京百姓的两大爱好。
说起这个,便要讲一讲这小说里的架空宋朝的科举制度。
便如同历史上的唐朝一般,这“宋”朝的科考考的主要是诗文,即所谓文官考试。让流珠这样现代的人听了,当然会笑话,这考谁的文章写得好,谁的诗词编的妙,真的能选出为民做主的官儿?不过流珠在这儿待了十年后,总算是看穿了这里面的门道。
诗词歌赋,最是主观不过。有的人就觉得婉约风好,有的人偏认为豪放派妙。所以在阅卷的时候,有猫腻的地方就多了。先帝朝时,三鼎甲,即所谓前三名,基本都是世家子,便是排出二三十名,也少有真正的贫家子。这里的科举,不过就是给官门子弟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怜无数寒门学子,仍要为了这一点渺茫的希望耗上几十年光阴。
好在傅辛这位一国之主,对于这样的科举制度,也心存不满。
他早就想改革科举,令考试内容关乎实际,只可惜登基才不过几年,基业不稳,朝中阻力颇强,这改革一事,不能冒冒然的提起。如今敬国公等人因为造反被砍了头,至于勋国公阮镰一派呢,傅辛对东北剿匪一事隐而不发,只暗示他们东北出了事儿,具体什么事儿也不说明白,拿这当把柄吊着他们,这群人心里发虚,也不得不服了软。剩下的几个世家,知道如今官家手段愈发厉害了,也不敢当这出头鸟儿,多说些什么。
傅辛思来想去,便决定先拿今年这京试开刀,改一改科目设置,看看效果如何,之后再行决断。
汴京百姓们正在设赌局压状元呢,听得官家下了旨,将诗词改为考策论,策论不但包括治世之道、经史之学、吏治刑罚,甚至还囊盖了天文地理,甚至数理之术。世家满肚子苦水,百姓们却大多是叫好的,只是先前押的人,这下也不知道还做不做得准,纷纷跑到博戏摊子改押注的对象,场面倒是热闹得很。
傅辛这几日忙于政事,无暇叫流珠进宫,流珠却也没能得闲,操心起了好几件事儿。
头一件,便是这钱的事儿。
坐吃山空,立地吃陷,那是万万行不通的。徐道甫一死,流珠便琢磨起了生财之道。她倒也想赖着傅辛,像那些小说里一样,让皇帝信手给她个几万两黄金,但是这几年的仗打下来,国库吃紧,傅辛那些官造之物也不能变卖,绝不可能给流珠太多钱,这位官家都是天天儿变着法儿从官员手里面捞钱呢。
别的穿越女穿越之后,个个都好似天生的经商奇才,空手套白狼也能套着成百上千两银子。流珠思来想去,也决定冒一次险。阮宜爱待她倒是厚道,将从前画的衣裳样子都给了她,把做衣裳的婢子也给了她,什么都叫她着手去办,甚至还给了她不少银两。流珠心中有愧,只说是借,日后赚了钱,必会相还。
这第二件,便是柳莺的事儿。
柳莺杀夫纵火,罪大恶极,但因着肚子里有个孩子,便暂时不能行刑。她也不能住进监牢里,便被囚禁在了流珠这宅院里,还是住从前的院落,只不过院门口有捕快轮班把守。
这实在是个哑巴亏。连柳莺自己都知道,这孩子的爹,指定不是徐道甫,可她口中不承认,那流珠就得养着她。这么个人放在院子里,晦气倒是其次,心里不安才是真,生怕她又生事。
四岁多的徐瑞安因为有金十郎一时发善心,给了湿帕子,掩住了口鼻,再有亲父火中相护,伤得虽然不重,只腹背处有不少烫伤,但是这场大火,在这小孩子的心上却留下了深重的阴影。瑞安夜里头睡不着觉,却也不哭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噤声不言,又是吓人,又是叫人心疼。他妹妹如意去找他玩儿,他也不说话。
流珠知道,这孩子是受了心理创伤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要成个废人。她便将做生意、找买家的事儿暂搁了两日,每日里只和徐瑞安一起玩儿,悉心引导,可惜却没什么起色。
这一日,流珠带着瑞安如意,在院子里头做游戏。穿越十年之久,流珠的童年记忆也模糊了,只记得跳皮筋儿,跳方格之类的,思量一番,便让怜怜去拿了细绳,和两个孩子一起玩翻手绳。
“来,娘教你们翻手绳。”流珠笑意温柔,一根再普通不过的线绳子在她纤纤十指间千变万化,一会儿变作张着大钳子的螃蟹,一会儿又成了一吹就散的蒲公英,惹得如意兴奋不已。而瑞安虽看了几眼,却仍是低着头,并不靠近。
怜怜孩子气得很,比小如意还兴奋,也凑到旁边,有模有样地跟着学,道:“奴也会翻绳,但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花样儿。娘子知道的真多。”
流珠身为穿越女的虚荣心,难得得到了满足。她也为自己这种心理感到可笑,仿佛既然穿越了,总要做成什么事儿似的。她摇摇头,将这念头抛掷一旁,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瑞安,温声道:“瑞安,你看如意这绳总是翻不对,你作为哥哥,不若来教教她罢。”
如意是个极其机灵聪明的小丫头,见状偎在怜怜身边,奶声奶气地说道:“二哥来教教儿。儿手笨,总是学不会。”
瑞安看了眼如意,手微微动了下,却又瑟缩了回去。
流珠眼睛一亮,正要说话,却忽地听得身旁一男子沉声笑道:“阮二娘在这里带孩子玩儿什么呢?哎哟,如意丫头近来愈发水灵了。来,瑞安,怎么又不吭声?来萧四叔这里。”那人穿着捕头制服,腰间佩刀,脚蹬黑靴,模样虽是坚毅俊朗,剑眉英挺,目若星子,肤色却稍黑了些,说话时带着匪气与痞气,不说话时,则是满满的肃杀之感,令人望而生畏。
这人正是操刀鬼萧奈,汴京府的捕头,帮着许多家族做些上不得台面的脏活儿。他手底下的捕快在宅院里看守柳莺,他每隔几日,便必须来这里查一查值班,每次来了,若是手底下没要紧的案子,便会拐过来,没皮没脸的讨杯水喝。
他从前听过冯氏吩咐,来流珠这里搜查过是否少了御赐之物。流珠最是讨厌他,一见他,便拧着帕子,低声埋怨道:“手里又不知道沾了哪家可怜人的血,丧气得很,且离得远些。”
如意却并不怕这操刀鬼,他虽身材健硕结实,还带着刀,满身煞气,但如意听哥哥说了,他是好人。瑞安则因为在火里时是被萧奈救出来的,对他很是亲近,一见着他,便张开了双手,萧奈一笑,也将他顺势抱起。
也是奇了怪了。萧奈一问话,瑞安还就真乖巧地答了起来。
“四叔之前怎么和你说的?你这几天,怎么还是老样子?”萧奈刮了刮他的小鼻子,问道。
瑞安张了张小嘴,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这是他自大火之后头一次哭出来。他犹豫了下,看了眼阮流珠,这才怯怯地低声说道:“我害怕。我总觉得他们都会害我,像姨娘一样,放火,拿榔头砍我,害我爹爹。”
萧奈挑眉,摸摸他的脑袋,笑了笑,温声说道:“四叔每日都要抓坏人,一天要抓百十来号人,听起来多不多?”
瑞安抽泣着点头:“多。”
萧奈却又道:“可是汴京城里有上百万人,那瑞安说,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瑞安沉默片刻,乖乖说道:“好人多。”
萧奈呵呵一笑,端起茶杯,语气严厉了些,边喝水边沉声道:“瑞安的父兄,都是当兵的,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瑞安你要是被那零星几个坏人给吓成这样,可不能说是徐家的孩子了。既然好人比坏人多,你何必害怕?老天爷给你留这条命,可不是让你害怕的。”
瑞安听着,若有所思,渐渐地也不再哭了,只定定地看了萧奈一会儿,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如意也仰头看着萧奈,眼睛发亮。
流珠见了瑞安这变化,不由有些惊讶,暗想道:这教育小孩儿,果然是门学问。自己平日未免太小心翼翼了些,不敢拿话刺激他,这萧奈的只言片语,却反倒令他有所领悟。
萧奈揉了揉他的小脸儿,说完之后,也不再多话,按着腰间佩刀,起身便要告辞。流珠对他略微有所改观,正要说话,萧奈却好似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下,自怀中掏出一个帕子,递给了瑞安,随即深深地看了眼流珠,抱拳告辞,跨步离去。
流珠拿眼一瞥,见了那帕子上绣着的柳间黄莺,瞳孔一缩,心上一凛,面上却仍然带笑,柔声道:“瑞安,他为何要给你这帕子?”
流珠这贞节碑,到底是没能请下来。她告知徐大徐二后,徐大眼睛一亮,搓了搓手,正要说话,流珠微微一笑,说了徐子期在东北立功,不日便将凯旋归来的事。徐道协听了,那眼睛立刻暗了下去,啧啧两声,蹭了顿饭后,不情不愿,但还是不得不抱着那只咬鸡悻悻然地走了。
没过多久,已至秋末,寒云衰草,帘帏飒飒,天气愈发凉了,然而在这汴京城中,人们的热情却分外高涨。不为别的,只因京试即将来临,而汴京这群富贵闲人们,一爱博戏,人人都有颗好赌的心,只不过有的赌得雅致,有的赌得粗俗,这二来么,拢袖之民们还喜欢附庸文雅,填个词儿,找歌女编成曲儿,再享受不过。而这京试,正好能同时满足汴京百姓的两大爱好。
说起这个,便要讲一讲这小说里的架空宋朝的科举制度。
便如同历史上的唐朝一般,这“宋”朝的科考考的主要是诗文,即所谓文官考试。让流珠这样现代的人听了,当然会笑话,这考谁的文章写得好,谁的诗词编的妙,真的能选出为民做主的官儿?不过流珠在这儿待了十年后,总算是看穿了这里面的门道。
诗词歌赋,最是主观不过。有的人就觉得婉约风好,有的人偏认为豪放派妙。所以在阅卷的时候,有猫腻的地方就多了。先帝朝时,三鼎甲,即所谓前三名,基本都是世家子,便是排出二三十名,也少有真正的贫家子。这里的科举,不过就是给官门子弟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怜无数寒门学子,仍要为了这一点渺茫的希望耗上几十年光阴。
好在傅辛这位一国之主,对于这样的科举制度,也心存不满。
他早就想改革科举,令考试内容关乎实际,只可惜登基才不过几年,基业不稳,朝中阻力颇强,这改革一事,不能冒冒然的提起。如今敬国公等人因为造反被砍了头,至于勋国公阮镰一派呢,傅辛对东北剿匪一事隐而不发,只暗示他们东北出了事儿,具体什么事儿也不说明白,拿这当把柄吊着他们,这群人心里发虚,也不得不服了软。剩下的几个世家,知道如今官家手段愈发厉害了,也不敢当这出头鸟儿,多说些什么。
傅辛思来想去,便决定先拿今年这京试开刀,改一改科目设置,看看效果如何,之后再行决断。
汴京百姓们正在设赌局压状元呢,听得官家下了旨,将诗词改为考策论,策论不但包括治世之道、经史之学、吏治刑罚,甚至还囊盖了天文地理,甚至数理之术。世家满肚子苦水,百姓们却大多是叫好的,只是先前押的人,这下也不知道还做不做得准,纷纷跑到博戏摊子改押注的对象,场面倒是热闹得很。
傅辛这几日忙于政事,无暇叫流珠进宫,流珠却也没能得闲,操心起了好几件事儿。
头一件,便是这钱的事儿。
坐吃山空,立地吃陷,那是万万行不通的。徐道甫一死,流珠便琢磨起了生财之道。她倒也想赖着傅辛,像那些小说里一样,让皇帝信手给她个几万两黄金,但是这几年的仗打下来,国库吃紧,傅辛那些官造之物也不能变卖,绝不可能给流珠太多钱,这位官家都是天天儿变着法儿从官员手里面捞钱呢。
别的穿越女穿越之后,个个都好似天生的经商奇才,空手套白狼也能套着成百上千两银子。流珠思来想去,也决定冒一次险。阮宜爱待她倒是厚道,将从前画的衣裳样子都给了她,把做衣裳的婢子也给了她,什么都叫她着手去办,甚至还给了她不少银两。流珠心中有愧,只说是借,日后赚了钱,必会相还。
这第二件,便是柳莺的事儿。
柳莺杀夫纵火,罪大恶极,但因着肚子里有个孩子,便暂时不能行刑。她也不能住进监牢里,便被囚禁在了流珠这宅院里,还是住从前的院落,只不过院门口有捕快轮班把守。
这实在是个哑巴亏。连柳莺自己都知道,这孩子的爹,指定不是徐道甫,可她口中不承认,那流珠就得养着她。这么个人放在院子里,晦气倒是其次,心里不安才是真,生怕她又生事。
四岁多的徐瑞安因为有金十郎一时发善心,给了湿帕子,掩住了口鼻,再有亲父火中相护,伤得虽然不重,只腹背处有不少烫伤,但是这场大火,在这小孩子的心上却留下了深重的阴影。瑞安夜里头睡不着觉,却也不哭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噤声不言,又是吓人,又是叫人心疼。他妹妹如意去找他玩儿,他也不说话。
流珠知道,这孩子是受了心理创伤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要成个废人。她便将做生意、找买家的事儿暂搁了两日,每日里只和徐瑞安一起玩儿,悉心引导,可惜却没什么起色。
这一日,流珠带着瑞安如意,在院子里头做游戏。穿越十年之久,流珠的童年记忆也模糊了,只记得跳皮筋儿,跳方格之类的,思量一番,便让怜怜去拿了细绳,和两个孩子一起玩翻手绳。
“来,娘教你们翻手绳。”流珠笑意温柔,一根再普通不过的线绳子在她纤纤十指间千变万化,一会儿变作张着大钳子的螃蟹,一会儿又成了一吹就散的蒲公英,惹得如意兴奋不已。而瑞安虽看了几眼,却仍是低着头,并不靠近。
怜怜孩子气得很,比小如意还兴奋,也凑到旁边,有模有样地跟着学,道:“奴也会翻绳,但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花样儿。娘子知道的真多。”
流珠身为穿越女的虚荣心,难得得到了满足。她也为自己这种心理感到可笑,仿佛既然穿越了,总要做成什么事儿似的。她摇摇头,将这念头抛掷一旁,又看了看不远处的瑞安,温声道:“瑞安,你看如意这绳总是翻不对,你作为哥哥,不若来教教她罢。”
如意是个极其机灵聪明的小丫头,见状偎在怜怜身边,奶声奶气地说道:“二哥来教教儿。儿手笨,总是学不会。”
瑞安看了眼如意,手微微动了下,却又瑟缩了回去。
流珠眼睛一亮,正要说话,却忽地听得身旁一男子沉声笑道:“阮二娘在这里带孩子玩儿什么呢?哎哟,如意丫头近来愈发水灵了。来,瑞安,怎么又不吭声?来萧四叔这里。”那人穿着捕头制服,腰间佩刀,脚蹬黑靴,模样虽是坚毅俊朗,剑眉英挺,目若星子,肤色却稍黑了些,说话时带着匪气与痞气,不说话时,则是满满的肃杀之感,令人望而生畏。
这人正是操刀鬼萧奈,汴京府的捕头,帮着许多家族做些上不得台面的脏活儿。他手底下的捕快在宅院里看守柳莺,他每隔几日,便必须来这里查一查值班,每次来了,若是手底下没要紧的案子,便会拐过来,没皮没脸的讨杯水喝。
他从前听过冯氏吩咐,来流珠这里搜查过是否少了御赐之物。流珠最是讨厌他,一见他,便拧着帕子,低声埋怨道:“手里又不知道沾了哪家可怜人的血,丧气得很,且离得远些。”
如意却并不怕这操刀鬼,他虽身材健硕结实,还带着刀,满身煞气,但如意听哥哥说了,他是好人。瑞安则因为在火里时是被萧奈救出来的,对他很是亲近,一见着他,便张开了双手,萧奈一笑,也将他顺势抱起。
也是奇了怪了。萧奈一问话,瑞安还就真乖巧地答了起来。
“四叔之前怎么和你说的?你这几天,怎么还是老样子?”萧奈刮了刮他的小鼻子,问道。
瑞安张了张小嘴,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这是他自大火之后头一次哭出来。他犹豫了下,看了眼阮流珠,这才怯怯地低声说道:“我害怕。我总觉得他们都会害我,像姨娘一样,放火,拿榔头砍我,害我爹爹。”
萧奈挑眉,摸摸他的脑袋,笑了笑,温声说道:“四叔每日都要抓坏人,一天要抓百十来号人,听起来多不多?”
瑞安抽泣着点头:“多。”
萧奈却又道:“可是汴京城里有上百万人,那瑞安说,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瑞安沉默片刻,乖乖说道:“好人多。”
萧奈呵呵一笑,端起茶杯,语气严厉了些,边喝水边沉声道:“瑞安的父兄,都是当兵的,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瑞安你要是被那零星几个坏人给吓成这样,可不能说是徐家的孩子了。既然好人比坏人多,你何必害怕?老天爷给你留这条命,可不是让你害怕的。”
瑞安听着,若有所思,渐渐地也不再哭了,只定定地看了萧奈一会儿,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如意也仰头看着萧奈,眼睛发亮。
流珠见了瑞安这变化,不由有些惊讶,暗想道:这教育小孩儿,果然是门学问。自己平日未免太小心翼翼了些,不敢拿话刺激他,这萧奈的只言片语,却反倒令他有所领悟。
萧奈揉了揉他的小脸儿,说完之后,也不再多话,按着腰间佩刀,起身便要告辞。流珠对他略微有所改观,正要说话,萧奈却好似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下,自怀中掏出一个帕子,递给了瑞安,随即深深地看了眼流珠,抱拳告辞,跨步离去。
流珠拿眼一瞥,见了那帕子上绣着的柳间黄莺,瞳孔一缩,心上一凛,面上却仍然带笑,柔声道:“瑞安,他为何要给你这帕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