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 第八章 媒婆那点事
- 9 第九章 打狗和感情
- 10 第十章 年关
- 11 第十一章 福兮祸所依
- 12 第十二章 一怒杀人
- 13 第十三章 单骑纵横
- 14 第十四章 国难
- 15 第十五章 亲人
- 16 第十六章 湘西
- 17 第十七章 盛宴
- 18 第十八章 山匪
- 19 第十九章 赎人
- 20 第二十章 交涉
- 21 第二十一章 剿杀
- 22 第二十二章 歌谣
- 23 第二十三章 龙船节
- 24 第二十四章 枪火
- 25 第二十五章 火苗
- 26 第二十六章 外科手术
- 27 第二十七章 手术进行中
- 28 第二十八章 从军
- 29 第二十九章 斗牛
- 30 第三十章 远行不由亲
- 31 第三十一章 晋察冀军区
- 32 第三十二章 行伍
- 33 第三十三章 烽火狼烟起
- 34 第三十四章 战术
- 35 第三十四章 短兵相接
- 36 第三十六章 战利品
- 37 第三十七章 尖刀连
- 38 第三十八章 练兵(1)
- 39 第三十八章练兵(2)
- 40 第四十张 局势
- 41 第四十一章 成果
- 42 第四十二章 转移
- 43 第四十三章 演习
- 44 第四十四章 全部俘虏
- 45 第四十五章 经验教训
- 46 第四十六章 突袭?
- 47 第四十七章 疯狂的村民
- 48 第四十八章 侵入土匪窝
- 49 四十九章 人不是人
- 50 第五十章 目的地
- 51 第五十一章 抵达
- 52 第五十二章 奇兵作战
- 53 第五十二章 兵败如山倒
- 54 第五十四章 会合
- 55 第五十五章 有本事对练
- 56 第五十六章 徒手演习,就跟玩似得
- 57 第五十七章 拿枪的人不吓人
- 58 第五十八章 心服口服的战果
- 59 第五十九章 不知疲倦的雄狮
- 60 第六十章 赤刃
- 61 第六十一章 班排连
- 62 第六十二章 以战养战
- 63 第六十三章 赤刃第一战
- 64 第六十四章 哑巴孩子的复仇
- 65 第六十五章 侵略者
- 66 第六十六章 赤刃预备员
- 67 第六十七章 据点
- 68 第六十八章 天下军民一家亲
- 69 第六十九章 旖旎之情
- 70 第七十章 小小神枪手被欺负了
- 71 第七十一章 自己人打自己人
- 72 第七十二章 我爸是团长
- 73 第七十三章 夜袭古青县城
- 74 第七十四章 年轻营长临阵脱逃
- 75 第七十五章 两个连的战争
- 76 第七十六章 看谁脸皮厚
- 77 第七十七章 杨营长拒绝团部入城
- 78 第七十八章 教训
- 79 第七十九章 日军联防
- 80 第八十章 就地正法
- 81 第八十一章 后来的灾祸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八章 山匪
第十八章 山匪
叶振兵老少三人来到风景秀丽苗寨已久,热闹气氛仿佛无法散去,那日入寨子补上的十二道拦路酒的震撼场面似乎依旧在热情好客的苗寨人民眼中历历在目,好些个相貌继承了湘西风景一般眉清目秀,丽质水灵的小姑娘都每天抽个空,丢下家中父母苦口婆心教授的苗绣,偷偷去苗家吊脚楼附近瞧瞧这个一口气便将十二道牛角酒壶尽数喝完的能人。
不过在她们眼里湘西整个苗寨能够一口气喝完十二道酒拦路酒的汉子并不少,只是瞧见了与当地豪爽憨实汉子截然不同,略显俊朗文气的男人时,实在无法将这瞧起来修长身形的男子与印象中五大三粗的壮汉联系在一起。
来到苗寨近半月时间,老少三人大致了解了湘西苗寨的生活方式,从最开始的拘谨与不安在苗寨居民无比热情的关照之中消散无踪,习惯了当地与陕西地区窝头大肉风格迥异截然不同的食物风格,陈大河在山里头干活出了一身汗之后同样对虫茶甘之若饴。
陈大河依旧在叶振兵的教训下,每天早晨在一些个好奇偷瞧的女孩眼中蹲起马步,只是一帮孩子大人都没见过这种怪异的动作,更惊讶于这年轻愣小子一站便是两三个小时的韧劲,一些好奇的女孩孩子也跟着一起学着站马步,即使马步站得歪七扭八也坚持不了几分钟。
大致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叶振兵换上符合苗寨风格的服饰,头戴一丈左右的青花布帕,在额头一边垂下尾巴,身穿花格七扣对襟布衣,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脚打青布绑腿,因为湘西地区气候相较湿润温暖,叶振兵并没有像陈大河被张淑华奶奶逼得仿佛苗寨后生连穿七件,从外至内,由下至上,每一件各扣一个扣子,换上苗寨服饰之后,那本来俊朗文气的模样略显出一丝另类的刚毅模样。
身处于战乱之外的湘西苗族俨然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世界,从种田放牧到制作银饰刺苗绣一应俱全,苗寨廖家的孙女廖静静除了跟着母亲去俯起之间并能瞧见秀丽风光的梯田种植之外就是窝在家里与几个玩的好的女孩儿一起刺苗绣,老爷子廖森与廖金石则是进山里打猎砍柴,若有意外收获,就能找到些古时候帝王餐桌上才有的菌菇小菜。
在苗寨生活了近半月的陈大河一般都在清晨天还未亮站完马步之后,跟着两人一同上山砍柴,捕猎,从小在山上长大练就的能耐,加上经过叶振兵雕琢之后的健硕体格,在两人惊讶的目光中轻易制服一只受了惊发疯似得狍子之后,对这个才刚成年的小子更加欣赏。
在陈大河眼中一拳打死日本军官,不啻于战神一般的叶振兵并没有跟着两位廖家主事人一同进山领略华夏一角的美妙风光,而是留在家里跟张淑华奶奶学习他前世旅游时就颇为向往的银饰打造工艺,这在后世被国家评定为非物质遗产的手艺没有叶振兵想得那么简单,过于用力便折断,太过小心又无法焊接,加上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比玄奥的吹火工艺,令得叶振兵头痛不已。
张淑华与张奶奶聊了一会儿苗寨当地或是陕西青阳县城的事儿,瞥见窗边埋头苦思,满脸郁闷的年轻小子,忍不住笑道:“这打银饰的手艺是家里老头子的娘教给我的,那时候我可比你还难过呢,你瞧静静头上的银饰就是在她十八岁的时候我给她打得,你的悟性可比那时候的我好多了。”
叶振兵转头瞧见一边几个刺苗绣的女孩头上银帽垂落若干细小银片,薄如蝉翼,饰以几个银铃银链,动作之间铃铃作响,还不算那苏山耳环,髻簪项链手镯工艺繁杂的饰品,光是那一身绣有花鸟虫鱼,“丹凤朝阳”之类的苗族女子服饰制作一套便要数十个日子,叶振兵苦笑一声,深以为然。
在一边与几个女孩一同刺苗绣的廖静静诧异抬头,对上那半月前还是陌生的男人,赶紧低下头,她不理解这个能在几百人之中一拳打死可恨的日本军官的男人此时似乎没有了那时的冷峻杀意,更看不到入寨时连喝十二壶拦路酒的豪迈情怀,只安安静静的坐在窗边打造那连她这个在苗寨土生土长的女孩都觉得有点烦的银饰。
张淑华转头对着专心刺苗绣的女孩说道:“小虎子呢?”
廖静静抬起头:“虎子跟月月和娘去县城玩了,这才刚过去呢!”
张淑华呵呵笑了一声:“那你怎么不去呢,你这小丫头不是最喜欢去县城里玩了么,奶奶嘱咐你买点点心回来都忘记了。”
被自家奶奶说起自己从前的糗事,女孩越过身前姐妹的目光下意识的落在满脸郁闷坐在窗边的男生,又立刻收回来,白皙的脸颊微微一红:“哪有的事,我今天只是想刺苗绣嘛,奶奶你不是一直跟我说要我好好学习的吗!”
作为过来人的张翠娟和张淑华相视一眼,同时忍不住一笑,也不忍心打趣自家孙女笑道:“好好,你有这份心就好,对了,前两天石三武这小子不是来找你出去玩?”
廖静静哼了一声:“我才没空呢,家里来客人了,我怎么能随便出去呢,再说还有月月呢!”
张淑华瞧着女孩微微发红的小脸,叹了口气,与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自家妹子聊了在陕西的事情,了解了大致情况的张淑华转头瞧了一眼心中颇有好感,对外界没有反应心无旁骛的年轻小子,摇了摇头道:“三武这小子不错,是个好孩子!”
廖静静低下头,纤细的小手摸着刺了一半的苗绣,没有说话。
正当空气变得有些安静的时候,只听见由苗寨附近树木制成的楼梯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皆是诧异的转过头望向楼梯口,只瞧见一个穿着苗族服饰的女孩慌慌张张的跑上楼,头上的银饰玲玲作响也不复先前的清脆,吴月月一脸慌张的说道:“张婆婆,静静姐,林阿姨跟小虎子给山贼抓走了!要我们付钱才放人。”
正在窗边亮堂地方专心拼接银饰的叶振兵手上的银片“啪”的一声,应声而断。张奶奶惊得赶紧跳下椅子,满是皱纹的和蔼脸上却是没有半点慌张,极为平静,对着廖静静说道:“静静,赶紧去叫你爹过来。”
然后又对着其他几个一同刺绣却惊慌不已的女孩说道:“你们去通知竿子营的人讲清楚事情。”
“月月,你去叫石三武这混在竿子营的小子一起过去。”张淑华虽然心里惊慌,但脸上还是无比平静,就好像那一天从山崖掉下去的张奶奶一样硬气,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不过半个小时,在山里砍柴的廖森陈大河三人火急火燎的赶回来,这时由年轻壮硕的年轻人石三武领着的七八个竿子营兄弟赶了过来。
湘西地区多匪徒历来有之,风景秀丽又兼以险峻地势的湘西不知潜藏着多少危险,不然也不会让势如破竹大肆叫嚣的日寇在这里仿佛受到了无形的阻隔寸步难行,不像驻守在县镇里维护一带治安的竿子营,也不同于盗亦有道,讲求仁义的排帮,分布在湘西地界中的散兵游勇并没有那么好说话,在他们眼里或许只有黄白之物才能够说得上话。
作为这苗寨里较为突出的廖家老爷子一句话便安抚住身旁跟着担忧的邻居惊慌表情,黝黑的老脸面色冷峻,说道:“好了,大家不要担心,这帮人只求财,林姑儿娘俩应该现在还没有生命危险。”
领着七八个年轻壮汉过来的石三武拉了拉满脸慌张担忧的廖静静,轻声道:“静静,你没有事吧!”
廖静静用力瞪了他一眼:“有事的是我娘和弟弟,我不是好好的吗!”
就像叶振兵入寨子是在吴月月那儿碰了钉子一般,尴尬的挠挠头,转头对着廖森老爷子和廖金石郑重道:“这帮土匪简直没把我们竿子营放在眼里,廖爷爷,廖叔,你们只要说一声,我石三武就算是拼了命也把林姨和小虎子给救出来。”身后的七八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同时呼喝一声。
廖金石对这个看似对自家闺女有点意思的年轻男人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三武,到时候就靠你们帮衬着了。”
廖森从寨子中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加上石三武带来的人总共十五六个,面色严肃的对众人说道:“这次我家儿媳妇娘家就靠大家帮忙了!”众人都郑重的点点头,老爷子转过头道:“老婆子,家里就由你看着了。”
还有点镇静的张淑华道:“放心去吧,家里没事!”
在一旁担忧自家娘和小弟的廖静静急忙说:“爹,我也要去。”
廖金石皱了皱眉头,呵斥道:“男人的事情,女儿家干什么去,又不是去玩。”小姑娘不依不饶,最后疼爱孙女的廖森老爷子嘱咐她到时候站得远一点,才放心让她跟着。
就当众人准备出发点的当儿,人群背后响起一声安静的声响:“我也去!”众人转过头,正是那站在一脸平静的张奶奶身旁,来了苗寨半个月还不一定到的俊朗年轻人。
那年轻人并没有看众人诧异的目光,转过头向后一招呼:“大河跟着”。
不过在她们眼里湘西整个苗寨能够一口气喝完十二道酒拦路酒的汉子并不少,只是瞧见了与当地豪爽憨实汉子截然不同,略显俊朗文气的男人时,实在无法将这瞧起来修长身形的男子与印象中五大三粗的壮汉联系在一起。
来到苗寨近半月时间,老少三人大致了解了湘西苗寨的生活方式,从最开始的拘谨与不安在苗寨居民无比热情的关照之中消散无踪,习惯了当地与陕西地区窝头大肉风格迥异截然不同的食物风格,陈大河在山里头干活出了一身汗之后同样对虫茶甘之若饴。
陈大河依旧在叶振兵的教训下,每天早晨在一些个好奇偷瞧的女孩眼中蹲起马步,只是一帮孩子大人都没见过这种怪异的动作,更惊讶于这年轻愣小子一站便是两三个小时的韧劲,一些好奇的女孩孩子也跟着一起学着站马步,即使马步站得歪七扭八也坚持不了几分钟。
大致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叶振兵换上符合苗寨风格的服饰,头戴一丈左右的青花布帕,在额头一边垂下尾巴,身穿花格七扣对襟布衣,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脚打青布绑腿,因为湘西地区气候相较湿润温暖,叶振兵并没有像陈大河被张淑华奶奶逼得仿佛苗寨后生连穿七件,从外至内,由下至上,每一件各扣一个扣子,换上苗寨服饰之后,那本来俊朗文气的模样略显出一丝另类的刚毅模样。
身处于战乱之外的湘西苗族俨然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世界,从种田放牧到制作银饰刺苗绣一应俱全,苗寨廖家的孙女廖静静除了跟着母亲去俯起之间并能瞧见秀丽风光的梯田种植之外就是窝在家里与几个玩的好的女孩儿一起刺苗绣,老爷子廖森与廖金石则是进山里打猎砍柴,若有意外收获,就能找到些古时候帝王餐桌上才有的菌菇小菜。
在苗寨生活了近半月的陈大河一般都在清晨天还未亮站完马步之后,跟着两人一同上山砍柴,捕猎,从小在山上长大练就的能耐,加上经过叶振兵雕琢之后的健硕体格,在两人惊讶的目光中轻易制服一只受了惊发疯似得狍子之后,对这个才刚成年的小子更加欣赏。
在陈大河眼中一拳打死日本军官,不啻于战神一般的叶振兵并没有跟着两位廖家主事人一同进山领略华夏一角的美妙风光,而是留在家里跟张淑华奶奶学习他前世旅游时就颇为向往的银饰打造工艺,这在后世被国家评定为非物质遗产的手艺没有叶振兵想得那么简单,过于用力便折断,太过小心又无法焊接,加上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比玄奥的吹火工艺,令得叶振兵头痛不已。
张淑华与张奶奶聊了一会儿苗寨当地或是陕西青阳县城的事儿,瞥见窗边埋头苦思,满脸郁闷的年轻小子,忍不住笑道:“这打银饰的手艺是家里老头子的娘教给我的,那时候我可比你还难过呢,你瞧静静头上的银饰就是在她十八岁的时候我给她打得,你的悟性可比那时候的我好多了。”
叶振兵转头瞧见一边几个刺苗绣的女孩头上银帽垂落若干细小银片,薄如蝉翼,饰以几个银铃银链,动作之间铃铃作响,还不算那苏山耳环,髻簪项链手镯工艺繁杂的饰品,光是那一身绣有花鸟虫鱼,“丹凤朝阳”之类的苗族女子服饰制作一套便要数十个日子,叶振兵苦笑一声,深以为然。
在一边与几个女孩一同刺苗绣的廖静静诧异抬头,对上那半月前还是陌生的男人,赶紧低下头,她不理解这个能在几百人之中一拳打死可恨的日本军官的男人此时似乎没有了那时的冷峻杀意,更看不到入寨时连喝十二壶拦路酒的豪迈情怀,只安安静静的坐在窗边打造那连她这个在苗寨土生土长的女孩都觉得有点烦的银饰。
张淑华转头对着专心刺苗绣的女孩说道:“小虎子呢?”
廖静静抬起头:“虎子跟月月和娘去县城玩了,这才刚过去呢!”
张淑华呵呵笑了一声:“那你怎么不去呢,你这小丫头不是最喜欢去县城里玩了么,奶奶嘱咐你买点点心回来都忘记了。”
被自家奶奶说起自己从前的糗事,女孩越过身前姐妹的目光下意识的落在满脸郁闷坐在窗边的男生,又立刻收回来,白皙的脸颊微微一红:“哪有的事,我今天只是想刺苗绣嘛,奶奶你不是一直跟我说要我好好学习的吗!”
作为过来人的张翠娟和张淑华相视一眼,同时忍不住一笑,也不忍心打趣自家孙女笑道:“好好,你有这份心就好,对了,前两天石三武这小子不是来找你出去玩?”
廖静静哼了一声:“我才没空呢,家里来客人了,我怎么能随便出去呢,再说还有月月呢!”
张淑华瞧着女孩微微发红的小脸,叹了口气,与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自家妹子聊了在陕西的事情,了解了大致情况的张淑华转头瞧了一眼心中颇有好感,对外界没有反应心无旁骛的年轻小子,摇了摇头道:“三武这小子不错,是个好孩子!”
廖静静低下头,纤细的小手摸着刺了一半的苗绣,没有说话。
正当空气变得有些安静的时候,只听见由苗寨附近树木制成的楼梯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皆是诧异的转过头望向楼梯口,只瞧见一个穿着苗族服饰的女孩慌慌张张的跑上楼,头上的银饰玲玲作响也不复先前的清脆,吴月月一脸慌张的说道:“张婆婆,静静姐,林阿姨跟小虎子给山贼抓走了!要我们付钱才放人。”
正在窗边亮堂地方专心拼接银饰的叶振兵手上的银片“啪”的一声,应声而断。张奶奶惊得赶紧跳下椅子,满是皱纹的和蔼脸上却是没有半点慌张,极为平静,对着廖静静说道:“静静,赶紧去叫你爹过来。”
然后又对着其他几个一同刺绣却惊慌不已的女孩说道:“你们去通知竿子营的人讲清楚事情。”
“月月,你去叫石三武这混在竿子营的小子一起过去。”张淑华虽然心里惊慌,但脸上还是无比平静,就好像那一天从山崖掉下去的张奶奶一样硬气,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不过半个小时,在山里砍柴的廖森陈大河三人火急火燎的赶回来,这时由年轻壮硕的年轻人石三武领着的七八个竿子营兄弟赶了过来。
湘西地区多匪徒历来有之,风景秀丽又兼以险峻地势的湘西不知潜藏着多少危险,不然也不会让势如破竹大肆叫嚣的日寇在这里仿佛受到了无形的阻隔寸步难行,不像驻守在县镇里维护一带治安的竿子营,也不同于盗亦有道,讲求仁义的排帮,分布在湘西地界中的散兵游勇并没有那么好说话,在他们眼里或许只有黄白之物才能够说得上话。
作为这苗寨里较为突出的廖家老爷子一句话便安抚住身旁跟着担忧的邻居惊慌表情,黝黑的老脸面色冷峻,说道:“好了,大家不要担心,这帮人只求财,林姑儿娘俩应该现在还没有生命危险。”
领着七八个年轻壮汉过来的石三武拉了拉满脸慌张担忧的廖静静,轻声道:“静静,你没有事吧!”
廖静静用力瞪了他一眼:“有事的是我娘和弟弟,我不是好好的吗!”
就像叶振兵入寨子是在吴月月那儿碰了钉子一般,尴尬的挠挠头,转头对着廖森老爷子和廖金石郑重道:“这帮土匪简直没把我们竿子营放在眼里,廖爷爷,廖叔,你们只要说一声,我石三武就算是拼了命也把林姨和小虎子给救出来。”身后的七八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同时呼喝一声。
廖金石对这个看似对自家闺女有点意思的年轻男人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三武,到时候就靠你们帮衬着了。”
廖森从寨子中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加上石三武带来的人总共十五六个,面色严肃的对众人说道:“这次我家儿媳妇娘家就靠大家帮忙了!”众人都郑重的点点头,老爷子转过头道:“老婆子,家里就由你看着了。”
还有点镇静的张淑华道:“放心去吧,家里没事!”
在一旁担忧自家娘和小弟的廖静静急忙说:“爹,我也要去。”
廖金石皱了皱眉头,呵斥道:“男人的事情,女儿家干什么去,又不是去玩。”小姑娘不依不饶,最后疼爱孙女的廖森老爷子嘱咐她到时候站得远一点,才放心让她跟着。
就当众人准备出发点的当儿,人群背后响起一声安静的声响:“我也去!”众人转过头,正是那站在一脸平静的张奶奶身旁,来了苗寨半个月还不一定到的俊朗年轻人。
那年轻人并没有看众人诧异的目光,转过头向后一招呼:“大河跟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