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8 第二百七十七章 妇人之勇四
- 279 第二百七十八章 贵妃省亲一
- 280 第二百七十九章 贵妃省亲二
- 281 第二百八十章 贵妃省亲三
- 282 第二百八十一章 贵妃省亲四
- 283 第二百八十一章 玉玺惊现一
- 284 第二百八十二章 玉玺惊现二
- 285 第二百八十三章 玉玺惊现三
- 286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玉玺惊现四
- 287 第二百八十五章 国无二君一
- 288 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无二君二
- 289 第二百八十七章 传国宝藏一
- 290 第二百八十七章 传国宝藏二
- 291 第二百八十八章 传国宝藏三
- 292 第二百八十九章 传国宝藏四
- 293 第二百九十章 当年真相
- 294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回皇宫
- 295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君王一诺
- 296 第二百九十三章 后宫风云一
- 297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后宫风云二
- 298 第二百九十五章 后宫风云三
- 299 $云第二百九十六章 后宫风云
- 300 第二百九十七章 后宫风云五
- 301 第二百九十八章 后宫风云六
- 302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都之乱一
- 303 第三百章 京都之乱二
- 304 第三百零一章 京都之乱三
- 305 第三百零二章 京都之乱四
- 306 第三百零三章 京都之乱五
- 307 第三百零四章 京都之乱六
- 308 第三百零五章 与你同行一
- 309 第三百零六章 与你同行二
- 310 第三百零七章 与你同行三
- 311 第三百零八章 与你同行四
- 312 第三百零九章 与你同行五
- 313 第三百一十章 与你同行六
- 314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与你同行七
- 315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与你同行八
- 316 第三百一十三章 要用心啊一
- 317 第三百一十三章 要用心啊二
- 318 第三百一十四章 要用心啊三
- 319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玉台选秀一
- 320 第三百一十七章 玉台选秀二
- 321 第三百一十八章 玉台选秀三
- 322 第三百一十八章 玉台选秀四
- 323 第三百一十九章 谁算计谁一
- 324 第三百二十章 谁算计谁二
- 325 第三百二十一章 谁算计谁三
- 326 第三百二十二章 谁算计谁四
- 327 第三百二十三章 谁算计谁五
- 328 第三百二十四章 谁算计谁六
- 329 第三百二十五章 谁算计谁七
- 330 第三百二十六章 谁算计谁八
- 331 第三百二十七章 谁算计谁九
- 332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谁算计谁十
- 333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石二鸟一
- 334 第三百三十章 一石二鸟二
- 335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石二鸟三
- 336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石二鸟四
- 337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石二鸟五
- 338 第三百三十四章 江山美人一
- 339 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山美人二
- 340 第三百三十六章 江山美人三
- 341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江山美人四
- 342 第三百三十八章 江山美人五
- 343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山美人六
- 344 第三百四十章 江山美人七
- 345 第三百四十一章 江山美人八
- 346 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美人九
- 347 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美人十
- 348 第三百四十三章 最后结局一
- 349 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后结局二
- 350 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后结局三
- 351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后结局四
- 352 第三百四十七章 最后结局五
- 353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后结局六
- 354 第三百四十九章 最后结局七
- 355 第三百五十章 最后结局八
- 356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后结局九
- 357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结局十
- 358 第三百五十三章 最后结局十一
- 359 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后结局十二
- 360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最后结局十三
- 361 第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结局十四
- 362 顾文萃番外
- 363 莫隐番外
- 364 周后番外 一
- 365 362. 周后番外 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无二君二
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无二君二
嫡女不为妾,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无二君二
朝堂之上,郑明睿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好几位公然推崇安乐王的大臣。舒悫鹉琻向群臣展露了自己的帝王权威之后,郑明睿终于是将这几日积于心口的浊气一吐而出。
看着自己安插在礼部中的心腹献出了连夜修订的《启蒙册》,郑明睿一直紧绷着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郑明睿由龙椅上站起了身,手中捧着那本不厚的《启蒙册》,口中朗朗,如炬的目光扫视着立于身下的臣子,脸上浅淡的笑容里透露着不容置疑的霸气。
“牧卿深得朕心,擢升为礼部尚书!”
“臣谢主隆恩!”
牧正就是刚刚献上《启蒙册》之人,他原本只是礼部铸印处的小小员外郎,而此时却一下子飞跃而上,实在是让人惊讶不已。
牧正的擢升让朝堂之上一片喧哗,平国公叶云海几次想要回头看过自己身后的牧正,却因高高在上的郑明睿而不敢轻举妄动。他似乎感觉到了郑明睿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整个人只如火灼一般站立难安。
“皇上,尚书一职,臣等从未听说过!”刑部侍郎顺义候杨敬拱手行礼,而后一脸蛮横的冲着郑明睿说道:“六部最高官为侍郎,侍郎之下为左右郎中、主事等,道是不知这尚书一职是为何意?”
顺义候府竟然公然为平国公打抱不平呢!
郑明睿扫过杨敬一眼,脸上露出高深的笑容,目光扫过立在平国公与顺义候身后的牧正,没有多说一句,而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宝座之上,好整以暇等待着牧正的露脸。
“本朝很多的官职都是延续前朝而来,可是这尚书一职却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当年天下大定,开国之初,先祖推崇简检,朝堂之上人员精少,兼司各职,而如今治国之道,当为君上用人之道,尚书一职古已有之……”
牧正一扫之前小小员外郎的恭敬退缩,大步上前,很快的站到了平国公的前面,他直面顺义候杨敬,先是将开国先祖猛赞了一通,而后清楚的指出尚书一职高于侍郎,最后又向皇帝进言“可选出余下五部的尚书之人选”。
“皇上!”
顺义候杨敬被牧正的一通话说的哑口无言,尤其是牧正最后的进言,更是让他心生不满,当下不管不顾的打断了牧正的“总结陈词”,冲着郑明睿大声说道:“先祖开国之功,治国之道当为天下人赞颂,而如今牧大人却要有心一改先祖之制,实为大逆,万望皇上治罪于牧逆,以慰先祖!”
郑明睿扫了一眼慷慨阵词的顺义候,嘴角露出一丝浅淡的笑容,对于顺义候的一番作态不置可否,目光扫过牧正的身上。
牧正接受到了郑明睿的指示,目光放到了跪在地上的顺义候杨敬身上,他清冷地声音里带着逼迫的质问,“顺义候,本官何罪之有?何为逆?”
何为逆?
牧正正气十足的一句问话,让顺义候杨敬的心猛然一跳,他抬头扫过高高在上的郑明睿,看到郑明睿望着自己似笑非笑的表情,只觉得眼角抽搐,心虚的低垂着头,不敢多看一眼坐在上头的郑明睿,又尽力的挺直了身躯,不让人发觉自己的异样。
“臣……”
顺义候杨敬还想要说些什么,却是被牧正的声音很快的掩了下去。
“忠孝仁义,本官不敢妄言面面俱到,但本官自认为是忠君爱国之人。”
“国无二君,臣只认圣上为君,只忠于圣上一人!”
牧正没有理会想要开口说些什么的顺义候,突然加大了声音,而后郑而重之的跪在了地上,三呼吾皇万岁,而后在郑明睿叫起了以后,他又厉声指责此时正身处于皇宫之中的安乐王。
皇上这是要对安乐王动手了吗?
牧正对于安乐王的指示就是源于宫中流传出来的所谓的“一宫二皇”的谣言,他借着启蒙册中的字字句句,指责安乐王持杖着传国玉玺,任由流言肆意。
自古以来皇权是威严不可侵犯的!
而当今皇上却是顾及手足之情,不曾对安乐王有半点的为难,可是安乐王却不知君颜不可冒犯,皇权不可侵犯之道理。
安乐王自拥传国玉玺,而不知上交皇上,其心可逆?其心可异?
牧正严词指责,最后更是皱眉冷目的盯着顺义候,再度问出了何为逆?安乐王可为逆?
顺义候面如死灰,嘴唇启合,却是一个字也没有说出口。
又听牧正厉声问道为人臣子,忠君爱国,能否与安乐王沟壑一气,背弃忠义?
“传朕旨意,送安乐王《启蒙册》送一本!”
牧正的话让郑明睿听着格外的舒服,他在临下朝之际,当着群臣的面,严厉的说了一句,而后丢下了不知所措的群臣扬长而去。
兄友而弟不恭!
朝堂之上的一番动作很快的传扬开来。
郑明睿的一番发作已然是公然的清除朝堂之上不忠于自己的臣下,而身处于皇宫之中的安乐王在收到消息后,眉头深皱,久久无言。
他自以为安然待在皇宫之中,可以让郑明睿有所顾忌,纵然想要对自己使出什么暗招,也要思量一下会不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这几日,他正在做着精心的计划,正准备在后日早朝之上,联合群臣,对郑明睿发动进行一次“劝退”。
他正准备要带着传国玉玺出现在朝堂之上,告诉天下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之子,却不想郑明睿竟然会在今日给予他一个重重的反击。
收到了小太监送来的《启蒙册》,郑明曦的脸色变的格外的难看。
挥手让那战战兢兢的小太监退下以后,郑明曦一把将手里的《启蒙册》扔了出去。
今日之后,恐怕天下人都要传扬着自己不忠不恭的名声了吧!
一向很少大怒的郑明曦在将殿中一应摆设扫落之后,再看到一片狼籍之中,那本《启蒙册》静静的躺在地上,心头的恼怒慢慢的平静下来。
朝堂之上,郑明睿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好几位公然推崇安乐王的大臣。舒悫鹉琻向群臣展露了自己的帝王权威之后,郑明睿终于是将这几日积于心口的浊气一吐而出。
看着自己安插在礼部中的心腹献出了连夜修订的《启蒙册》,郑明睿一直紧绷着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郑明睿由龙椅上站起了身,手中捧着那本不厚的《启蒙册》,口中朗朗,如炬的目光扫视着立于身下的臣子,脸上浅淡的笑容里透露着不容置疑的霸气。
“牧卿深得朕心,擢升为礼部尚书!”
“臣谢主隆恩!”
牧正就是刚刚献上《启蒙册》之人,他原本只是礼部铸印处的小小员外郎,而此时却一下子飞跃而上,实在是让人惊讶不已。
牧正的擢升让朝堂之上一片喧哗,平国公叶云海几次想要回头看过自己身后的牧正,却因高高在上的郑明睿而不敢轻举妄动。他似乎感觉到了郑明睿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整个人只如火灼一般站立难安。
“皇上,尚书一职,臣等从未听说过!”刑部侍郎顺义候杨敬拱手行礼,而后一脸蛮横的冲着郑明睿说道:“六部最高官为侍郎,侍郎之下为左右郎中、主事等,道是不知这尚书一职是为何意?”
顺义候府竟然公然为平国公打抱不平呢!
郑明睿扫过杨敬一眼,脸上露出高深的笑容,目光扫过立在平国公与顺义候身后的牧正,没有多说一句,而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宝座之上,好整以暇等待着牧正的露脸。
“本朝很多的官职都是延续前朝而来,可是这尚书一职却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当年天下大定,开国之初,先祖推崇简检,朝堂之上人员精少,兼司各职,而如今治国之道,当为君上用人之道,尚书一职古已有之……”
牧正一扫之前小小员外郎的恭敬退缩,大步上前,很快的站到了平国公的前面,他直面顺义候杨敬,先是将开国先祖猛赞了一通,而后清楚的指出尚书一职高于侍郎,最后又向皇帝进言“可选出余下五部的尚书之人选”。
“皇上!”
顺义候杨敬被牧正的一通话说的哑口无言,尤其是牧正最后的进言,更是让他心生不满,当下不管不顾的打断了牧正的“总结陈词”,冲着郑明睿大声说道:“先祖开国之功,治国之道当为天下人赞颂,而如今牧大人却要有心一改先祖之制,实为大逆,万望皇上治罪于牧逆,以慰先祖!”
郑明睿扫了一眼慷慨阵词的顺义候,嘴角露出一丝浅淡的笑容,对于顺义候的一番作态不置可否,目光扫过牧正的身上。
牧正接受到了郑明睿的指示,目光放到了跪在地上的顺义候杨敬身上,他清冷地声音里带着逼迫的质问,“顺义候,本官何罪之有?何为逆?”
何为逆?
牧正正气十足的一句问话,让顺义候杨敬的心猛然一跳,他抬头扫过高高在上的郑明睿,看到郑明睿望着自己似笑非笑的表情,只觉得眼角抽搐,心虚的低垂着头,不敢多看一眼坐在上头的郑明睿,又尽力的挺直了身躯,不让人发觉自己的异样。
“臣……”
顺义候杨敬还想要说些什么,却是被牧正的声音很快的掩了下去。
“忠孝仁义,本官不敢妄言面面俱到,但本官自认为是忠君爱国之人。”
“国无二君,臣只认圣上为君,只忠于圣上一人!”
牧正没有理会想要开口说些什么的顺义候,突然加大了声音,而后郑而重之的跪在了地上,三呼吾皇万岁,而后在郑明睿叫起了以后,他又厉声指责此时正身处于皇宫之中的安乐王。
皇上这是要对安乐王动手了吗?
牧正对于安乐王的指示就是源于宫中流传出来的所谓的“一宫二皇”的谣言,他借着启蒙册中的字字句句,指责安乐王持杖着传国玉玺,任由流言肆意。
自古以来皇权是威严不可侵犯的!
而当今皇上却是顾及手足之情,不曾对安乐王有半点的为难,可是安乐王却不知君颜不可冒犯,皇权不可侵犯之道理。
安乐王自拥传国玉玺,而不知上交皇上,其心可逆?其心可异?
牧正严词指责,最后更是皱眉冷目的盯着顺义候,再度问出了何为逆?安乐王可为逆?
顺义候面如死灰,嘴唇启合,却是一个字也没有说出口。
又听牧正厉声问道为人臣子,忠君爱国,能否与安乐王沟壑一气,背弃忠义?
“传朕旨意,送安乐王《启蒙册》送一本!”
牧正的话让郑明睿听着格外的舒服,他在临下朝之际,当着群臣的面,严厉的说了一句,而后丢下了不知所措的群臣扬长而去。
兄友而弟不恭!
朝堂之上的一番动作很快的传扬开来。
郑明睿的一番发作已然是公然的清除朝堂之上不忠于自己的臣下,而身处于皇宫之中的安乐王在收到消息后,眉头深皱,久久无言。
他自以为安然待在皇宫之中,可以让郑明睿有所顾忌,纵然想要对自己使出什么暗招,也要思量一下会不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这几日,他正在做着精心的计划,正准备在后日早朝之上,联合群臣,对郑明睿发动进行一次“劝退”。
他正准备要带着传国玉玺出现在朝堂之上,告诉天下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天之子,却不想郑明睿竟然会在今日给予他一个重重的反击。
收到了小太监送来的《启蒙册》,郑明曦的脸色变的格外的难看。
挥手让那战战兢兢的小太监退下以后,郑明曦一把将手里的《启蒙册》扔了出去。
今日之后,恐怕天下人都要传扬着自己不忠不恭的名声了吧!
一向很少大怒的郑明曦在将殿中一应摆设扫落之后,再看到一片狼籍之中,那本《启蒙册》静静的躺在地上,心头的恼怒慢慢的平静下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