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 第11章
- 12 第12章
- 13 第13章
- 14 第14章
- 15 第15章
- 16 第16章
- 17 第17章
- 18 第18章
- 19 第19章
- 20 第20章
- 21 第21章
- 22 第22章
- 23 第23章
- 24 第24章
- 25 第25章
- 26 第26章
- 27 第27章
- 28 第28章
- 29 第29章
- 30 第30章
- 31 第31章
- 32 第32章
- 33 第33章
- 34 第34章
- 35 第35章
- 36 第36章
- 37 第37章
- 38 第38章
- 39 第39章
- 40 第40章
- 41 第41章
- 42 第42章
- 43 第43章
- 44 第44章
- 45 第45章
- 46 第46章
- 47 第47章
- 48 第48章
- 49 第49章
- 50 第50章
- 51 第51章
- 52 第52章
- 53 第53章
- 54 第54章
- 55 第55章
- 56 第56章
- 57 第57章
- 58 第58章
- 59 第59章
- 60 第60章
- 61 第61章
- 62 第62章
- 63 第63章
- 64 第64章
- 65 第65章
- 66 第66章
- 67 第67章
- 68 第68章
- 69 第69章
- 70 第70章
- 71 第71章
- 72 第72章
- 73 第73章
- 74 第74章
- 75 第75章
- 76 第76章
- 77 第77章
- 78 第78章
- 79 第79第章
- 80 0第80章
- 81 1第81章
- 82 8第82章
- 83 8第83章
- 84 第84第章
- 85 第85第章
- 86 6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100章
- 101 第101章
- 102 第102章
- 103 第103章
- 104 第104章
- 105 第105章
- 106 第106章
- 107 第107章
- 108 第108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1章
第21章
田叶做的一手菜,已经普遍得到家里认同了。周氏也是放心交给她,所以才想跟着丈夫去开垦荒地,早早弄好了,也能早早的堆肥,第一年也没不指望大丰收,红薯种下去能有一点收获就好。
“叶丫头你在家里看着家,鸡鸭这些都按时喂,中午的米粒娘放在锅里了,你记得看着你弟弟妹妹。”
田叶没法,只得留在家里。
两人走之前,被田老汉叫住了,他知晓田老三想去开地,特意嘱咐了一声,让先挖开看看土质行不行,别盲目开垦,不然地不好,没收成还得缴税,划不来。
“爹,我已经看过几次了,那块地种红薯还成的。”田老三道。
田老汉今天身子不太舒服,所以留在家里,老三办事他还是放心的,于是点头道:“等我腿脚一点,赶明儿我帮你们去掌下眼。”
得了爹的嘱咐,田老三和周氏两个去干活了。
田筝一早起来带着弟弟去挖蚯蚓喂鸭子,这里人养鸭子基本是放养,很少想到挖蚯蚓作为鸭食,蚯蚓虽然样子不讨喜,但营养很丰富,如今三房只有几只鸭子,不像之前一大群,挖了蚯蚓也不够分,为了让鸭子多下蛋,田筝每日都要弄一兜蚯蚓回来投喂。
“姐,我那簸箕夏枯草去哪儿了?”原本摊开放在屋檐下,因为突然下了雨,田筝回来没见到,不免担忧会不会淋了雨。
她现在就靠采夏枯草赚点小钱了,若是淋湿了,就卖不了钱,此时也很是着急。
田叶在理中午的菜叶,她没停下手,道:“给你放在灶边了。宽心罢,昨晚娘起夜时,帮你收回来了。”
田筝赶紧去灶上瞧一眼,整簸箕的夏枯草已经烘干了,紫色的花朵变成了褐色,抓一把拿在手里搓了一下,她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幸好没有湿气。
估计是周氏看下雨了,怕她弄的这些草药回潮,这才特意拿到灶边上烘干水汽。这一簸箕应该有一斤多,至少也能卖十几文钱吧。
现在正是夏枯草开花的季节,连着枝一起摘了花朵,晒干后,拿到药铺也可以换钱,什么东西晒干了就不重称,像这一斤多,还是田筝积累了五六天的分量。而且夏枯草的价格没有金银花那么高,只得*文钱一斤。
蚊子再小,也是肉,田筝这阵子是漫山遍野的跑,前头攒下的草药,已经委托张胖婶拿去换钱了。
张胖婶的汉子跟泰和镇一户人家签了长契做帮工,所以她时不时会去镇上看望丈夫,她平时也靠着应季节的草药赚点零用。田筝拜托她帮忙时,张胖婶倒是十分乐意。
田筝第一批做出来的手工皂她已经脱模,放在通风的地方等过一个月成熟了就可以用了,后来她又将上次卖金银花的钱拿去买了几次肥猪肉,这下子等待熟化的肥皂就有三十几块。
看着这么多存货,田筝宛如看着银子,心里那种别提那种高兴劲儿了,她打算肥皂可以使用时,就上镇上去摆个摊子试着卖一卖。
等她能赚到钱了,看田老三和周氏还允许不允许她做皂,周氏虽然是个开明的母亲,但是她也见不得田筝每日捣腾一些奇怪的东西,花费那么些钱,这东西她没用过,也不见得好用呢。
不过,因是孩子自己想法子赚的钱,周氏暂时也不想过多干涉孩子的兴趣。
姐姐已经在整理中午的菜,田筝想先把火点燃,先是把灶台里面的灰扒拉掉,扯了松针叶引火,很快大火烧起来,她把锅架上去,打算烧一点热水等会装了拿去给田老三他们喝。
“叶丫头,你爹娘让你在家做饭呀?”
田叶抬头,发现是张胖婶,忙点头道:“是,张婶,你从镇上回来了?”
“可不得早回来,我不在,我家柱子哪个管他哟。”张胖婶扭着腰直接进了灶房,“筝筝,我来给你卖草药的钱。”
田筝赶紧起身,道:“麻烦张婶了。”
张胖婶摆摆手,随意说:“这没啥子,倒是你让我问山茶油这个事儿,你家这是打算买油吗?你要是不嫌弃,我家还存了几坛子茶油,我腾一点出来给你们。”
“那敢情好。还按镇上一个价给您吧。”田筝前几次做手工皂,用的都是猪油,隐约记得猪油的INS值大概是139,皂化成功率很高,不过猪油做的成品始终有一点点味道,她想试着用山茶油看看如何。
三房分家得的山茶油就一坛子,周氏是不允许随意败坏,田筝倒没想过动家里的东西。
张胖婶问:“你要打几斤油?我现在搬过来?”
刚才卖草药得的三十文钱,加上手上剩余的十几文,山茶油比猪油便宜,才十五文一斤,这里的人家大都吃这种油,不过茶油仔产量有限,农家吃完了,还得买猪油吃。
田筝道:“张婶,你就先给我打三斤来吧。”
张胖婶拍拍胸脯道:“行!婶一会给你提过来。”
田叶听见了对话,待张胖婶走了,她想想还是不放心,就走进来问:“筝筝,你又要买茶油做香胰子?”
田筝点头:“是啊,姐,换茶油看看效果怎么样。”
田叶的眉头拧住,面上十分不赞同,“你这段日子,攒的钱可都花在买油上了,你做的那香胰子,看着是好吃的样子,时间过了这么久,也没见变颜色,能换钱吗?姐劝你还是不要做了。怪费钱的。”
田叶对香胰子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黑褐色的一团,见田筝的手工皂乳白色,就十分没信心。
田筝也不好跟姐姐过多解释,只能安抚道:“姐,半个月后就可以用了,你放心,我有分寸的。”
田叶见田筝执意如此,嘴上没再劝,心里却想该是让娘亲说说妹妹了,她这段时间着了魔似的折腾这个,哪里有心思做其他的。
很快,张胖婶提着油罐子过来,分好油,数够了钱给张胖婶,田筝打算吃完午饭就开工做一批。
步骤做了多次,她已经很是娴熟,控制火候与油的温度,现在也能凭着经验,使得搅拌皂液时,不必花费那么多时间了。
不过植物油比之动物油,更需要搅拌的功夫。等所有的皂液倒入盒子里面时,田筝才松口气,她忍不住感叹,在现代根本不需要如此费神,只希望别白费了功夫罢。
田筝打算找张二郎做盒子时,改进一下方法,干脆别做一个个的小盒子了,小盒子脱模时经常会刮坏了皂形状,拿去卖还要手工修饰边边角,无端端浪费这么多皂,实在心疼。
新的模具出发点,必须得以不刮坏皂的形状为前提,脑子里面不断的想着什么样的可行,这里没有塑胶,用木材做的模具太硬了,拆卸很不方便,或者直接做一个大的模具,每个大模具中间间隔成几块?
一时也决定不了,田筝干脆决定找张二郎商量算了。往后有收益,就算钱给他。
一连几日,晚间都会下点雨,田老三和周氏专心的开垦那块荒地,杂草、碎石这些都理出来了,大概挖了有一亩地,现在只是一个雏形,这块地想要种上庄稼,还得一段时间的整理。
天放晴了,田老三也着实松了口气,这几天荒地上挖出来的杂草,摊开晒干就可以直接燃烧了做肥料。
家里粪坑、牲畜栏出的肥料田老三是不用肖想的,只能多割些茅草烧成草木灰肥地,还得有段时间才能种下红薯苗。
田老三一早就理出之前弄好的夹子、套子,想进山试试运气,幸运的话逮住一两头野物,就是卖不了钱,给家里人加餐都是不错的事。
田筝扒住自己爹,很是期待的问:“爹,能让我一块去吗?”
周氏在一旁叠衣服,听闻此话,白了一眼小女儿,道:“你去干啥,你爹是要往大山里去,里面路很难走,别玩闹。”
周氏每次这不准,那不行时,还是让人觉得挺烦的。田筝只是把目光放在爹身上,诚恳的说:“爹,你带我去嘛,我想进山看看有什么山货能卖钱。”
周氏忍不住噗嗤一笑,乐道:“这丫头是钻进钱眼子里去了。”
田老三倒不介意带闺女一块去,于是大手一挥道:“那就跟着爹一块进山,不过筝筝,爹可事先说好了,走不动可别哭鼻子哟……”
田筝一脸黑线道:“爹娘别瞧不起人。”
周氏在灶房里给贴了几张粗面饼子,灶下埋了几颗烤好的红薯,吃了早饭,带了粗面饼子和烤红薯做口粮,田老三和田筝父女一人背一个竹篓就往山上去了。
鸭头源村背后的这座山,海边应该有一千多米,村民砍柴火都在这个山上,不过由于来往人多,猎物已经比较少了,今日他们要翻过这座山,再往里去。
山上有一条人为走出来的路,田筝他们大概十一点钟才翻过山,一路上是沿着一条小溪流一直往里面进入。
“叶丫头你在家里看着家,鸡鸭这些都按时喂,中午的米粒娘放在锅里了,你记得看着你弟弟妹妹。”
田叶没法,只得留在家里。
两人走之前,被田老汉叫住了,他知晓田老三想去开地,特意嘱咐了一声,让先挖开看看土质行不行,别盲目开垦,不然地不好,没收成还得缴税,划不来。
“爹,我已经看过几次了,那块地种红薯还成的。”田老三道。
田老汉今天身子不太舒服,所以留在家里,老三办事他还是放心的,于是点头道:“等我腿脚一点,赶明儿我帮你们去掌下眼。”
得了爹的嘱咐,田老三和周氏两个去干活了。
田筝一早起来带着弟弟去挖蚯蚓喂鸭子,这里人养鸭子基本是放养,很少想到挖蚯蚓作为鸭食,蚯蚓虽然样子不讨喜,但营养很丰富,如今三房只有几只鸭子,不像之前一大群,挖了蚯蚓也不够分,为了让鸭子多下蛋,田筝每日都要弄一兜蚯蚓回来投喂。
“姐,我那簸箕夏枯草去哪儿了?”原本摊开放在屋檐下,因为突然下了雨,田筝回来没见到,不免担忧会不会淋了雨。
她现在就靠采夏枯草赚点小钱了,若是淋湿了,就卖不了钱,此时也很是着急。
田叶在理中午的菜叶,她没停下手,道:“给你放在灶边了。宽心罢,昨晚娘起夜时,帮你收回来了。”
田筝赶紧去灶上瞧一眼,整簸箕的夏枯草已经烘干了,紫色的花朵变成了褐色,抓一把拿在手里搓了一下,她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幸好没有湿气。
估计是周氏看下雨了,怕她弄的这些草药回潮,这才特意拿到灶边上烘干水汽。这一簸箕应该有一斤多,至少也能卖十几文钱吧。
现在正是夏枯草开花的季节,连着枝一起摘了花朵,晒干后,拿到药铺也可以换钱,什么东西晒干了就不重称,像这一斤多,还是田筝积累了五六天的分量。而且夏枯草的价格没有金银花那么高,只得*文钱一斤。
蚊子再小,也是肉,田筝这阵子是漫山遍野的跑,前头攒下的草药,已经委托张胖婶拿去换钱了。
张胖婶的汉子跟泰和镇一户人家签了长契做帮工,所以她时不时会去镇上看望丈夫,她平时也靠着应季节的草药赚点零用。田筝拜托她帮忙时,张胖婶倒是十分乐意。
田筝第一批做出来的手工皂她已经脱模,放在通风的地方等过一个月成熟了就可以用了,后来她又将上次卖金银花的钱拿去买了几次肥猪肉,这下子等待熟化的肥皂就有三十几块。
看着这么多存货,田筝宛如看着银子,心里那种别提那种高兴劲儿了,她打算肥皂可以使用时,就上镇上去摆个摊子试着卖一卖。
等她能赚到钱了,看田老三和周氏还允许不允许她做皂,周氏虽然是个开明的母亲,但是她也见不得田筝每日捣腾一些奇怪的东西,花费那么些钱,这东西她没用过,也不见得好用呢。
不过,因是孩子自己想法子赚的钱,周氏暂时也不想过多干涉孩子的兴趣。
姐姐已经在整理中午的菜,田筝想先把火点燃,先是把灶台里面的灰扒拉掉,扯了松针叶引火,很快大火烧起来,她把锅架上去,打算烧一点热水等会装了拿去给田老三他们喝。
“叶丫头,你爹娘让你在家做饭呀?”
田叶抬头,发现是张胖婶,忙点头道:“是,张婶,你从镇上回来了?”
“可不得早回来,我不在,我家柱子哪个管他哟。”张胖婶扭着腰直接进了灶房,“筝筝,我来给你卖草药的钱。”
田筝赶紧起身,道:“麻烦张婶了。”
张胖婶摆摆手,随意说:“这没啥子,倒是你让我问山茶油这个事儿,你家这是打算买油吗?你要是不嫌弃,我家还存了几坛子茶油,我腾一点出来给你们。”
“那敢情好。还按镇上一个价给您吧。”田筝前几次做手工皂,用的都是猪油,隐约记得猪油的INS值大概是139,皂化成功率很高,不过猪油做的成品始终有一点点味道,她想试着用山茶油看看如何。
三房分家得的山茶油就一坛子,周氏是不允许随意败坏,田筝倒没想过动家里的东西。
张胖婶问:“你要打几斤油?我现在搬过来?”
刚才卖草药得的三十文钱,加上手上剩余的十几文,山茶油比猪油便宜,才十五文一斤,这里的人家大都吃这种油,不过茶油仔产量有限,农家吃完了,还得买猪油吃。
田筝道:“张婶,你就先给我打三斤来吧。”
张胖婶拍拍胸脯道:“行!婶一会给你提过来。”
田叶听见了对话,待张胖婶走了,她想想还是不放心,就走进来问:“筝筝,你又要买茶油做香胰子?”
田筝点头:“是啊,姐,换茶油看看效果怎么样。”
田叶的眉头拧住,面上十分不赞同,“你这段日子,攒的钱可都花在买油上了,你做的那香胰子,看着是好吃的样子,时间过了这么久,也没见变颜色,能换钱吗?姐劝你还是不要做了。怪费钱的。”
田叶对香胰子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黑褐色的一团,见田筝的手工皂乳白色,就十分没信心。
田筝也不好跟姐姐过多解释,只能安抚道:“姐,半个月后就可以用了,你放心,我有分寸的。”
田叶见田筝执意如此,嘴上没再劝,心里却想该是让娘亲说说妹妹了,她这段时间着了魔似的折腾这个,哪里有心思做其他的。
很快,张胖婶提着油罐子过来,分好油,数够了钱给张胖婶,田筝打算吃完午饭就开工做一批。
步骤做了多次,她已经很是娴熟,控制火候与油的温度,现在也能凭着经验,使得搅拌皂液时,不必花费那么多时间了。
不过植物油比之动物油,更需要搅拌的功夫。等所有的皂液倒入盒子里面时,田筝才松口气,她忍不住感叹,在现代根本不需要如此费神,只希望别白费了功夫罢。
田筝打算找张二郎做盒子时,改进一下方法,干脆别做一个个的小盒子了,小盒子脱模时经常会刮坏了皂形状,拿去卖还要手工修饰边边角,无端端浪费这么多皂,实在心疼。
新的模具出发点,必须得以不刮坏皂的形状为前提,脑子里面不断的想着什么样的可行,这里没有塑胶,用木材做的模具太硬了,拆卸很不方便,或者直接做一个大的模具,每个大模具中间间隔成几块?
一时也决定不了,田筝干脆决定找张二郎商量算了。往后有收益,就算钱给他。
一连几日,晚间都会下点雨,田老三和周氏专心的开垦那块荒地,杂草、碎石这些都理出来了,大概挖了有一亩地,现在只是一个雏形,这块地想要种上庄稼,还得一段时间的整理。
天放晴了,田老三也着实松了口气,这几天荒地上挖出来的杂草,摊开晒干就可以直接燃烧了做肥料。
家里粪坑、牲畜栏出的肥料田老三是不用肖想的,只能多割些茅草烧成草木灰肥地,还得有段时间才能种下红薯苗。
田老三一早就理出之前弄好的夹子、套子,想进山试试运气,幸运的话逮住一两头野物,就是卖不了钱,给家里人加餐都是不错的事。
田筝扒住自己爹,很是期待的问:“爹,能让我一块去吗?”
周氏在一旁叠衣服,听闻此话,白了一眼小女儿,道:“你去干啥,你爹是要往大山里去,里面路很难走,别玩闹。”
周氏每次这不准,那不行时,还是让人觉得挺烦的。田筝只是把目光放在爹身上,诚恳的说:“爹,你带我去嘛,我想进山看看有什么山货能卖钱。”
周氏忍不住噗嗤一笑,乐道:“这丫头是钻进钱眼子里去了。”
田老三倒不介意带闺女一块去,于是大手一挥道:“那就跟着爹一块进山,不过筝筝,爹可事先说好了,走不动可别哭鼻子哟……”
田筝一脸黑线道:“爹娘别瞧不起人。”
周氏在灶房里给贴了几张粗面饼子,灶下埋了几颗烤好的红薯,吃了早饭,带了粗面饼子和烤红薯做口粮,田老三和田筝父女一人背一个竹篓就往山上去了。
鸭头源村背后的这座山,海边应该有一千多米,村民砍柴火都在这个山上,不过由于来往人多,猎物已经比较少了,今日他们要翻过这座山,再往里去。
山上有一条人为走出来的路,田筝他们大概十一点钟才翻过山,一路上是沿着一条小溪流一直往里面进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