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6 【191】钦点状元(2)(5月4号更新)
- 187 【192】钦点状元(3)
- 188 【193】遇袭击,骑马游街(已修)
- 189 【194】岁月如梭
- 190 【195】帖子,商量对策
- 191 【196】生辰,及笄
- 192 【197】及笄(续),赏花
- 193 【198】下毒,教训
- 194 【199】自作自受
- 195 【200】
- 196 【201】天机门的起源,佛、道两教的发展
- 197 【202】尼姑水月,空间新变化
- 198 【203】棕榈,吴家丑事(补2号,4号)
- 199 【204】丑事曝光,景王府动作
- 200 【205】回白府
- 201 【206】踏青游玩,大爷爷病了
- 202 【207】庵中丑事曝光,紫菱亲事订(1)
- 203 【208】庵中丑事曝光(2)
- 204 【209】庵中丑事曝光
- 205 【210】流言四起,后山见面
- 206 【211】恶女再起毒计
- 207 【212】再遇刺杀
- 208 【213】夙烨再受伤,解决
- 209 【214】救治战神
- 210 【215】凶手,神医
- 211 【216】景王出手,掉包
- 212 【217】处决凶手(假)
- 213 【218】恢复,商议
- 214 【219】应承去提亲
- 215 【220】不愿意进宫的原因
- 216 【221】拜访
- 217 【222】提亲,边境动乱
- 218 【223】提亲(2),
- 219 【224】定亲,事变
- 220 【225】吴雪盈出现,袭击
- 221 【226】疗伤,下场
- 222 【227】空间新升级,出事了
- 223 【228】惊变
- 224 【229】裴家堡?裴奕芸?夙景起事
- 225 【230】检查,夙菱感情升温
- 226 【231】天机子现,治疗
- 227 【232】夙景再出手,事起
- 228 【233】师兄说亲,景王造反
- 229 【234】师兄定亲
- 230 【235】文林娶亲,边境异动
- 231 【236】路遇劫富济贫,准备行动
- 232 【237】俊鸿知边境事,采买年礼
- 233 【238】】大年宴,皇上道歉
- 234 【239】布置
- 235 【240】大年宴
- 236 【241】逼宫造反(上)
- 237 【242】逼宫造反(中)
- 238 【243】逼宫早反(下)
- 239 【244】结束(万更求订)
- 240 【245】夙景的下场
- 241 【246】后遗症,搬家
- 242 【247】搬家续,再现虎朋友
- 243 【248】婚期订
- 244 【249】采买,逛灯会
- 245 【250】灯会猜灯谜,师兄大婚
- 246 【251】无题
- 247 【252】洞房花烛
- 248 【253】洞房花烛夜(2)
- 249 【254】归宁,烽火起
- 250 【255】城门叫阵,应战
- 251 【256】首战告捷
- 252 【257】押嫁妆,婚期至
- 253 重点必戳!重点必戳!重点必戳!
- 254 推荐好友紫狐血文
- 255 推荐好姐妹妖娆小桃新文
- 256 【258】】边境阴谋起,大婚
- 257 【259】迎亲遭刁难,嫁妆震京都
- 258 【260】南丰城八百里急报
- 259 【261】拜堂取消,请旨出征
- 260 【262】无题
- 261 【263】讨论军情
- 262 【264】赠送兵法书籍
- 263 【265】入伍
- 264 【266】南疆危机,出征
- 265 【267】出征仪式,队伍启程
- 266 【268】回乡,援军至
- 267 【269】进城放粮,发战帖
- 268 【270】宣战
- 269 【271】战,南晋败走,
- 270 【272】城中危机
- 271 【273】空间灵兽现,调查凶手
- 272 【274】绞杀,准备南下
- 273 【275】安排,准备,挥兵南下
- 274 【276】城前叫阵,占领永城
- 275 【277】安抚百姓,继续前进之中计
- 276 【278】信鹰传信,泽康任使者
- 277 【279】前往永城,带伤送信
- 278 【280】请旨营救
- 279 【281】终于赶到
- 280 【282】反击
- 281 【283】营救
- 282 【284】大结局(上)
- 283 【285】大结局(下)(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01】天机门的起源,佛、道两教的发展
【201】天机门的起源,佛、道两教的发展
(PS:凤凌国京城地理类似于现代的天津)
离京城北郊别院二十里处有座天湖山,山上长满了绿树,山下有是无尽的竹林翻卷着起伏着绿色的波浪,绿色波浪的脚下又是碧水,碧水中是盛载着欢笑的尾尾游船,船上盘旋着各色各样的鸟儿和鱼鹰(一种吃鱼的鸟儿),在低矮的云中时隐时现的翱翔,时高时低,时缓时急。
天湖山有座香火鼎盛的天湖寺,天湖山是地处京城北郊二十里处,寺前2株古银杏,寺旁3株古沙朴,苍老而富生气。菜地边立3块历代住持和尚墓碑,表明云门寺属佛教禅宗支脉曹洞正宗一派。
天湖寺位于天湖山以南二十里的南山南麓,占地400亩。天湖山高500多米,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天湖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左右有山丘环抱,背朝大海,面向天湖万顷碧波。
天湖寺是一座仿前世盛唐风格、居山,背朝海,面向湖的大型寺院。此天湖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转轮藏、法堂、禅堂、斋堂、诵经堂、观音院、方丈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清净幽雅。寺院建的古色古香,气势庄严,类似于明清江南宫廷建筑风格,融合了凤凌国,甚至是整片大陆上的各国的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
凤凌国自古以来,还是很相信这佛教和道教的说法的,也很相信因果循环的;所以在这凤凌国内,不管是大大小小寺庙亦或者是道观也在渐渐的遍布全国去了。而道教却略占上风,成为了国教,天机门隐世,俗世中有道教和佛教共同伫立在凤凌国的各个城府,各传各的香火。
而天机子,他原本也是道教的总住持,后来因为年纪渐渐大了,便将那主持职位传了下去后,便自行离开了道观,游历天下去了。
可随年时间过去,当初与天机子一同修习的几个师兄弟中,有几个人也离开了道观,后来与天机子相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天机子便带着几个交好的师兄弟们远离了集市上的喧嚣,直接的退隐到了如今的玄月山中。
后来遇到了独自游历的一个老人,老人见天机子有学习星相卜卦,五行八卦……的天赋,而随后见与天机子一起的几个师兄弟各有各的天赋后。
老人灵机一动,向天机子等人询问来历和今后的打算,当他听天机子说是他们从道观中离开了,准备找个山林隐世,便开口向他们询问,是否愿意与他一起修习真正的道术,天机子等人在老人向他们询问时,便已经猜到了老人可能是一位世外高人,在老人询问后,也没考虑多久便答应了。
之后老人带着他们一行人前往深山中修习道术,想着希望能从中选址,安居修习,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带着天机子等人一起寻找,最终将地址定与玄月山上,正好,这座山不知道有着许多不知道多少年前形成的一些天然石(山)洞,看着很是适合他们修习,而为了能让天机子等人在修习的时候,更能体会人间疾苦,便决定安居与此,就在这些山洞中修习。
于是,老人便在这里建立起了天机门,随着天机门的建立,老人想着,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有客人,便决定建些房屋;随后,老人便让天机子去安排修建房屋。
之后的几年里,除了天机子几人,老人也曾收过一名徒弟,可最终还是因为最初的识人不清,导致被那虐徒暗害,虽然老人及时反应了过来,将那虐徒打死,可之后老人也已经油尽灯枯了,在弥留之际,老人将那块传承下来的玉佩和天机门交到了天机子的手里,并向天机子坦诚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老人家是原来也只是一名普通的看风水的玄学道士,因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修仙大能的传承,之后获得了这玉佩,可是即便他得到了那修仙大能的传承,却还是打不开那块玉佩中的真正传承,所以他才一直游历天下,想着要找一个可以将玉佩打开的让人。
不曾想到,他确实是找到了几个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将玉佩打开的,如果不是紫菱的出现,恐怕至今为止,整个天机门的传承就要断送于此了,为此,老人有些遗憾的将玉佩郑重的交给天机子,让他一定要好好的寻找,千万不能让玉佩中的传承断送在他的手中。交代完天机子之后,老人便带着遗憾去世了。
好在天机子等人在老人去世后,虽然很悲伤,但是自那以后,天机子便更加用过心的学习这老人交给他们的东西,一直到二十二年前,天机子一次下山游历,遇到了那个时候才五岁的白文林,那个时候正在街头上讨饭。
情景回顾:
遇到文林的时候,经过一番交谈,天机子总算是弄清楚了文林的身世,知道他已父母双亡,他原本是家中的独子,如今却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看着挺可怜的,毕竟这孩子才五岁就要自己讨饭养活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天机子便向五岁的文林询问着打听才知道,原来,文林一家本不是京城人,而是凤凌国东边江陵州,江陵城府的首富。在两年前,江陵首富带着文林母子前来京城,原本是打算游玩一番然后再回江陵的,在一次外出游玩的时候,父母均被人杀死,不只是父母,就连随身保护的侍卫和暗中的暗卫,一个也躲不过,全部丧生于匪徒的剑下,而他自己则是被母亲藏在马车的内阁中才躲过了这一劫。
可是由于他年纪尚小,只能在那种情况下,凭借着耐力,将父母拖着放在一起,将之火化了,然后拿了一个母亲以前给他修好的荷包,将父母的骨灰装好,带在身边,而其他的侍卫和暗卫,也被文林一一火化了,然后将骨灰随着风散发在天地之间。
寓意:让他们可以天南地北的看看凤凌国的大好河山,做完这一切后,小男孩明显的感觉到了自己已经力竭了,好在这个时候,事情也处理完了,为了避开那些匪徒突然返回,小小的文林并没有耽搁,而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形装,便往京城的方向而去。
原本是想要回到自家留在京城的产业下召唤些人返回江陵重整家业的,可是当他回到京城,自家在京城的产业全部遭遇打砸,整个产业链都断了,这还不止,在从那个只剩一口气的伙计嘴里得知自家产业,不论是各处的分店还是老家的总店全部被人打砸过,所有值钱的东西已经全部被抢走,房契地契之类全都不翼而飞后,小小的文林顿时瘫软在地,脸上算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而那个伙计也在将该说的话全部都说完后也断了气。
自此,江陵首富白府从江陵洲府富贵家族榜上除名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文林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了,一直靠着自己乞讨为活。
天机子在遇到他的时候,见他挺可怜的,便打算带着这个孩子一起,到时候带他回山修习,因为天机子怜爱他,见他根骨奇佳,而且还很合适学习他们从那个老人的手里穴道的送东西的,便向小文林询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跟着我,我可以让你吃饱穿暖,教你读书习武,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担心了,你!愿意吗?”。
闻言,文林震惊的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老人家,结果却发现自己怎么也看不出来眼前的老人家究竟是真心的,还是逗他玩的,所以文林并不打算搭理天机子,于是推开天机子伸过来的手,便自行起身,一步一步的往外走,可是没等他走出去,便已经晕倒在地上了。
天机子见状,只好认命的将文林抱了起来,向城内的客栈去投宿,之后,天机子成功的说服了文林,让他随着之回天机子,拜他为师,
到时候,若是他想要报仇,到时候也能有一技之长防身,文林见天机子是真心的想要收徒,而自己确实也是需要武艺和知识来报仇,毕竟这是灭族之仇,不能不报,所以文林从那以后就随着天机子回天机子拜师。
之后的几年,随着文林学艺后,武功和才华都满慢慢的曾家了,而他也在拜师后的第五年,文林也终于报了灭族之仇,可是却因为杀戳太重,从而被天机子发配到俗世间建立功德。从此以后,文林成为了凤凌国的国师,而天机子天机子就变成了如今的天机子。
之后,在天机门的带领下,凤凌国的佛教和道教已经渐渐的发展了起来,在全国各地都建有庙宇和道观了,而且两教之中,各处的香客,都在各自信徒的支持声中日渐壮大,一步步的成长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一片大陆中的老百姓们,不管是凤凌国,南晋国,还是龙腾国,亦或者是周边的小部落小国家,都是有相信着佛道教的信徒的。信徒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只要是听说到与佛教,或者是道教有些什么比较神奇,玄幻的事情,只要是扯上佛教(道教),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因为这些百姓都会秉承佛教和道教说的都是对的,在平民老百姓家里,哪里会有人管他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怎么做到的?这余下的对他们有没有什么影响之类的,而且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家里有什么喜事的话,老百姓都是祭拜完自己的祖宗,之后就是到庙里的菩萨和道观里的三清天尊。当然了,各处道观和寺庙里供奉的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最终还是以菩萨和三清为主,其他的都在之下,所以,有些小道观和小寺庙中,供奉的是菩萨,有的是佛主,所以这个并不足为怪。
离京城北郊别院二十里处有座天湖山,山上长满了绿树,山下有是无尽的竹林翻卷着起伏着绿色的波浪,绿色波浪的脚下又是碧水,碧水中是盛载着欢笑的尾尾游船,船上盘旋着各色各样的鸟儿和鱼鹰(一种吃鱼的鸟儿),在低矮的云中时隐时现的翱翔,时高时低,时缓时急。
天湖山有座香火鼎盛的天湖寺,天湖山是地处京城北郊二十里处,寺前2株古银杏,寺旁3株古沙朴,苍老而富生气。菜地边立3块历代住持和尚墓碑,表明云门寺属佛教禅宗支脉曹洞正宗一派。
天湖寺位于天湖山以南二十里的南山南麓,占地400亩。天湖山高500多米,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天湖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左右有山丘环抱,背朝大海,面向天湖万顷碧波。
天湖寺是一座仿前世盛唐风格、居山,背朝海,面向湖的大型寺院。此天湖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转轮藏、法堂、禅堂、斋堂、诵经堂、观音院、方丈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清净幽雅。寺院建的古色古香,气势庄严,类似于明清江南宫廷建筑风格,融合了凤凌国,甚至是整片大陆上的各国的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
凤凌国自古以来,还是很相信这佛教和道教的说法的,也很相信因果循环的;所以在这凤凌国内,不管是大大小小寺庙亦或者是道观也在渐渐的遍布全国去了。而道教却略占上风,成为了国教,天机门隐世,俗世中有道教和佛教共同伫立在凤凌国的各个城府,各传各的香火。
而天机子,他原本也是道教的总住持,后来因为年纪渐渐大了,便将那主持职位传了下去后,便自行离开了道观,游历天下去了。
可随年时间过去,当初与天机子一同修习的几个师兄弟中,有几个人也离开了道观,后来与天机子相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天机子便带着几个交好的师兄弟们远离了集市上的喧嚣,直接的退隐到了如今的玄月山中。
后来遇到了独自游历的一个老人,老人见天机子有学习星相卜卦,五行八卦……的天赋,而随后见与天机子一起的几个师兄弟各有各的天赋后。
老人灵机一动,向天机子等人询问来历和今后的打算,当他听天机子说是他们从道观中离开了,准备找个山林隐世,便开口向他们询问,是否愿意与他一起修习真正的道术,天机子等人在老人向他们询问时,便已经猜到了老人可能是一位世外高人,在老人询问后,也没考虑多久便答应了。
之后老人带着他们一行人前往深山中修习道术,想着希望能从中选址,安居修习,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带着天机子等人一起寻找,最终将地址定与玄月山上,正好,这座山不知道有着许多不知道多少年前形成的一些天然石(山)洞,看着很是适合他们修习,而为了能让天机子等人在修习的时候,更能体会人间疾苦,便决定安居与此,就在这些山洞中修习。
于是,老人便在这里建立起了天机门,随着天机门的建立,老人想着,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有客人,便决定建些房屋;随后,老人便让天机子去安排修建房屋。
之后的几年里,除了天机子几人,老人也曾收过一名徒弟,可最终还是因为最初的识人不清,导致被那虐徒暗害,虽然老人及时反应了过来,将那虐徒打死,可之后老人也已经油尽灯枯了,在弥留之际,老人将那块传承下来的玉佩和天机门交到了天机子的手里,并向天机子坦诚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老人家是原来也只是一名普通的看风水的玄学道士,因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修仙大能的传承,之后获得了这玉佩,可是即便他得到了那修仙大能的传承,却还是打不开那块玉佩中的真正传承,所以他才一直游历天下,想着要找一个可以将玉佩打开的让人。
不曾想到,他确实是找到了几个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将玉佩打开的,如果不是紫菱的出现,恐怕至今为止,整个天机门的传承就要断送于此了,为此,老人有些遗憾的将玉佩郑重的交给天机子,让他一定要好好的寻找,千万不能让玉佩中的传承断送在他的手中。交代完天机子之后,老人便带着遗憾去世了。
好在天机子等人在老人去世后,虽然很悲伤,但是自那以后,天机子便更加用过心的学习这老人交给他们的东西,一直到二十二年前,天机子一次下山游历,遇到了那个时候才五岁的白文林,那个时候正在街头上讨饭。
情景回顾:
遇到文林的时候,经过一番交谈,天机子总算是弄清楚了文林的身世,知道他已父母双亡,他原本是家中的独子,如今却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看着挺可怜的,毕竟这孩子才五岁就要自己讨饭养活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天机子便向五岁的文林询问着打听才知道,原来,文林一家本不是京城人,而是凤凌国东边江陵州,江陵城府的首富。在两年前,江陵首富带着文林母子前来京城,原本是打算游玩一番然后再回江陵的,在一次外出游玩的时候,父母均被人杀死,不只是父母,就连随身保护的侍卫和暗中的暗卫,一个也躲不过,全部丧生于匪徒的剑下,而他自己则是被母亲藏在马车的内阁中才躲过了这一劫。
可是由于他年纪尚小,只能在那种情况下,凭借着耐力,将父母拖着放在一起,将之火化了,然后拿了一个母亲以前给他修好的荷包,将父母的骨灰装好,带在身边,而其他的侍卫和暗卫,也被文林一一火化了,然后将骨灰随着风散发在天地之间。
寓意:让他们可以天南地北的看看凤凌国的大好河山,做完这一切后,小男孩明显的感觉到了自己已经力竭了,好在这个时候,事情也处理完了,为了避开那些匪徒突然返回,小小的文林并没有耽搁,而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形装,便往京城的方向而去。
原本是想要回到自家留在京城的产业下召唤些人返回江陵重整家业的,可是当他回到京城,自家在京城的产业全部遭遇打砸,整个产业链都断了,这还不止,在从那个只剩一口气的伙计嘴里得知自家产业,不论是各处的分店还是老家的总店全部被人打砸过,所有值钱的东西已经全部被抢走,房契地契之类全都不翼而飞后,小小的文林顿时瘫软在地,脸上算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而那个伙计也在将该说的话全部都说完后也断了气。
自此,江陵首富白府从江陵洲府富贵家族榜上除名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文林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了,一直靠着自己乞讨为活。
天机子在遇到他的时候,见他挺可怜的,便打算带着这个孩子一起,到时候带他回山修习,因为天机子怜爱他,见他根骨奇佳,而且还很合适学习他们从那个老人的手里穴道的送东西的,便向小文林询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跟着我,我可以让你吃饱穿暖,教你读书习武,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担心了,你!愿意吗?”。
闻言,文林震惊的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老人家,结果却发现自己怎么也看不出来眼前的老人家究竟是真心的,还是逗他玩的,所以文林并不打算搭理天机子,于是推开天机子伸过来的手,便自行起身,一步一步的往外走,可是没等他走出去,便已经晕倒在地上了。
天机子见状,只好认命的将文林抱了起来,向城内的客栈去投宿,之后,天机子成功的说服了文林,让他随着之回天机子,拜他为师,
到时候,若是他想要报仇,到时候也能有一技之长防身,文林见天机子是真心的想要收徒,而自己确实也是需要武艺和知识来报仇,毕竟这是灭族之仇,不能不报,所以文林从那以后就随着天机子回天机子拜师。
之后的几年,随着文林学艺后,武功和才华都满慢慢的曾家了,而他也在拜师后的第五年,文林也终于报了灭族之仇,可是却因为杀戳太重,从而被天机子发配到俗世间建立功德。从此以后,文林成为了凤凌国的国师,而天机子天机子就变成了如今的天机子。
之后,在天机门的带领下,凤凌国的佛教和道教已经渐渐的发展了起来,在全国各地都建有庙宇和道观了,而且两教之中,各处的香客,都在各自信徒的支持声中日渐壮大,一步步的成长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一片大陆中的老百姓们,不管是凤凌国,南晋国,还是龙腾国,亦或者是周边的小部落小国家,都是有相信着佛道教的信徒的。信徒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只要是听说到与佛教,或者是道教有些什么比较神奇,玄幻的事情,只要是扯上佛教(道教),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因为这些百姓都会秉承佛教和道教说的都是对的,在平民老百姓家里,哪里会有人管他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怎么做到的?这余下的对他们有没有什么影响之类的,而且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家里有什么喜事的话,老百姓都是祭拜完自己的祖宗,之后就是到庙里的菩萨和道观里的三清天尊。当然了,各处道观和寺庙里供奉的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最终还是以菩萨和三清为主,其他的都在之下,所以,有些小道观和小寺庙中,供奉的是菩萨,有的是佛主,所以这个并不足为怪。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