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3 第113章 无圣初到中州 故人擦肩而过
- 114 第114章 大水漫耕田 冲突即爆发
- 115 第115章 国无法无威 法无威无望
- 116 第116章 绿水禅心 千重楼赏心悦目
- 117 第117章 未生我时我是谁 生我之时谁是我
- 118 第118章 狮子大开口 一折百万金
- 119 第119章 何当击飞鸟 毛血洒平芜
- 120 第120章 拒人于千里之外 藏鹰于宝框之中
- 121 第121章 中州第一居 天下第一车
- 122 第122章 草、你、马也是马 吐口水也是技
- 123 第123章 姬天子不问朝政 天下群雄动荡
- 124 第124章 神车遭跪拜 车痴疯无极
- 125 第125章 怀璧其罪 公子昂栽赃欲夺车
- 126 第126章 “吃货”对抗 吞噬力同源
- 127 第127章 公子缨窥得玄机 公子昂不知死期
- 128 第128章 画草充饥 草、尼、马展神威
- 129 第129章 血仍未冷 战意未消
- 130 第130章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 131 第131章 新弟子杀威 阳天界乍现
- 132 第132章 龙韬下落 百年疾苦无处言
- 133 第133章 裂长空 武圣黯然陨落
- 134 第134章 龙韬入人尘 战圣长廊开启
- 135 第135章 鼠在居所 人固则地
- 136 第136章 冰释前嫌 虎兄龙弟
- 137 第137章 仇和光顾千重楼 白圭投资开国帝王
- 138 第138章 化险为夷 天弈阁考验投资对象
- 139 第139章 棋势乃国势 棋局如战局
- 140 第140章 博彩 大手笔也
- 141 第141章 手谈大获全胜 中州四公子聚首
- 142 第142章 公子虔情事 仙儿还车
- 143 第143章 双女伴君逛青楼 冷嘲热讽醋意生
- 144 第144章 有情芍药含情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 145 第145章 公子虔痛心疾首 云六道墨云助阵
- 146 第146章 力挫云聪 三丈盾破墨劫云
- 147 第147章 画傀有形无意 画形意形合一
- 148 第148章 无圣画心 上善若水
- 149 第149章 一世情半生缘 君不弃永相随
- 150 第150章 云六道不耻下问 二宗初次会晤
- 151 第151章 孔荣的夙愿 无圣一肩担起
- 152 第152章 防患于未然 兵贵神速
- 153 第153章 两大世族全灭 杨桀奉上投名状
- 154 第154章 人面蛇蝎心 巾帼胜须眉
- 155 第155章 新法立威于朗州 双虢寨内言发展
- 156 第156章 融合画心之法 神秘人监狱探孔荣
- 157 第157章 何堪书剑 帝王将相侯
- 158 第158章 车为造 劲敌先起
- 159 第159章 权力场如战场 胜者王侯败者寇
- 160 第160章 虚虚实实 难分对与错
- 161 第161章 天公垂泪 活祭上卿
- 162 第162章 孔齐偿命 爷孙赴死下碧霄
- 163 第163章 公子虔求助 霍造大师出长戈
- 164 第164章 宗无圣归心似箭 郑和源丹州施威
- 165 第165章 廷尉的矛头 公子们的友谊
- 166 第166章 萤火园中爱意浓 穿越异世非孑身
- 167 第167章 天仙湖畔有佳人 阳天仙王爱凡女
- 168 第168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 天雷子忠人之托
- 169 第169章 附灵草消失一空 花涧阁黑蛟之争
- 170 第170章 般若密多 此无圣非彼无圣
- 171 第171章 歪打正着 无圣入云墓
- 172 第172章 天琴欲诛杀暴政者 朗州境况好事连连
- 173 第173章 天雷同根一山隔 流落千年终得还
- 174 第174章 人死灯灭 好事成双
- 175 第175章 意外之礼 凶险环生
- 176 第176章 灭白虎 喜获天雷珠
- 177 第177章 一世一生 天雷锤电光戟珠帘合璧
- 178 第178章 千年分别终一统 男婚女嫁好兆头
- 179 第179章 不死不灭 天雷族宏伟远景
- 180 第180章 柳家矿山出售 郑和源目的达成
- 181 第181章 移魂草成患 郑无缺摇身变农夫
- 182 第182章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绝地反击
- 183 第183章 狼群全军覆没 勇者初窥兵家门径
- 184 第184章 熊族妖门开 朗州欲建天下市
- 185 第185章 秦汉唐宋元 创意第一人
- 186 第186章 明心见性花开见佛 神行太保赍报噩耗
- 187 第187章 货物不翼而飞 公孙家聚众反抗
- 188 第188章 神一样的对手 猪一样的队友
- 189 第189章 危机展开一角 淳褒拜师学商道
- 190 第186章 戈威王之忧 长戈乱世之秋
- 191 第187章 天缘赠矢本美意 却泥荒梦害淳褒
- 192 第188章 童叟韩伯通现世 寻找私煤贩卖者
- 193 第189章 五毒宝典 守株待兔
- 194 第190章 东风未起 西窗事发
- 195 第191章 拙能生巧 白圭的命运
- 196 第192章 请君入瓮 司马遇诸葛
- 197 第193章 抄家公孙氏族 过目不忘之能
- 198 第194章 意外的礼物 公孙锦鸿暴毙
- 199 第196章 惆怅新婚夜 欣喜故人来
- 200 第197章 不夺兄弟所爱 马家的危机
- 201 第198章 马家沉沦 乌真觐见
- 202 第199章 乌真上任 煤炭销售新条例颁布
- 203 第200章 郑和源的订货会 意外救白圭
- 204 第201章 马力有苦难言 喜获千名矿工
- 205 第202章 你让我妻独守空房 我让你家哭断肠
- 206 第203章 无圣合纵连横 无缺西出挂甲
- 207 第204章 有枣没枣打三竿 云惠子一战成名
- 208 第205章 圣战盟倾巢而出 乌金轺车欲喧宾
- 209 第206章 四面楚歌 疾风营的挽歌
- 210 第207章 历史的史册 绽放夺目光彩
- 211 第208章 所向睥睨 开启建设模式
- 212 第209章 投其所好 中山王爱江山更爱美人
- 213 第210章 四个时辰的使命 恶霸冷山兄弟
- 214 第211章 屡试不爽美人计 无圣觐见中山王
- 215 第212章 英雄相惜 王者不为人知的辛酸
- 216 第213章 一身容双魂 水落渐石出
- 217 第214章 天琴的阴谋 无圣的佳人
- 218 第215章 阿鹏冲冠一怒 无圣有心收编
- 219 第216章 三招显奇威 冷山变圣战
- 220 第217章 宗无圣之野心 携冷锋之勇士
- 221 第218章 无缺赴长戈献计 弦西地区暗潮涌动
- 222 第219章 甲士乔装入界山 冰川邂逅蒙珈人
- 223 第220章 沧海桑田化冰川 饕餮勇士现光明
- 224 第221章 极寒冰原之物 饕餮对冷锋(一)
- 225 第220章 极寒冰原之物 饕餮对冷锋(二)
- 226 第221章 极寒冰原之物 饕餮对冷锋(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3章 姬天子不问朝政 天下群雄动荡
第123章 姬天子不问朝政 天下群雄动荡
带着忐忑之心来到王上寝宫前,卫士遥遥便发现国师前来,立马迎上来道:“国师深夜造访有急事吗?王上日夜操劳江山社稷刚刚睡去,您看——”
国师知道卫士意思,若是没有重要事情还是不要打搅王上休憩了。国师把早就想好的台词说出,道:“我深夜造访也是迫不得已,这次来我是打算与王上辞行的。”
“啊?!”卫士惊讶出口,“国师这是为何,您要去哪?”
“我已是耄耋之年,辅佐王上年岁已久,现在体力渐渐跟不上了,正想与王上禀报,辞官而去,隐居山野不再出世。”
国师此时没有一点身为国师的威严,倒是像一个年长老者正在与后生讲话一般,卫士何曾经历过国师今夜反常姿态,不过心中很是受用这种感觉,觉得国师很是平易近人,不把他们当下人看待。
卫士遂带着惋惜口吻道:“在下能理解国师心中向往,您在此稍后,我这就为您禀报。”
国师面带感激之色,微微点点头,目视卫士飘然而去。
卫士来到王上寝宫门前,对守在门前的宦官道:“你禀报王上,就说国师半夜前来辞行,欲要觐见。”
宦官难为有加,但还是拖着长长且尖尖音色朝着寝宫大门小声道:“王——上——国师造访——请求觐见——”
声音刚刚落下,里面传来浑厚带着急切的声音,“快请国师入内。”
宦官闻言,提高音量道:“王上有旨——国师——觐见——”
国师迈着苍老步伐,佝偻着腰来到寝宫门前,轻轻推开门便抬脚迈进齐膝高的铜包、皮门槛,低着头甩甩大袖朝着王上床榻跪拜下去,“臣深夜造访,实不得已,望王上体恤!”
“国师快请起,你闭关多日,孤很是想念国师,正盼着国师前来呢。”说话间,宗太极从纱帘之后走出,来到国师年老体衰的身前,伸手将其扶起,“国师快请坐。”
国师摇摇晃晃起身,坐在身后太师椅上,一直默不作声,等候王上先开口。
宗太极却是迟迟不问他为何辞官,只是与他问候寒暄,问问这次闭关收获,又问问闭关之时可想到什么好的治国良策,言语中并没有要批准国师告老隐退之意。
国师最终沉不住气了,再次欲要跪下说话,却被眼疾手快的宗太极一把扶住,“国师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吾等君臣之间不需此繁琐礼节。”
“臣深夜造访是想向王上辞官的,请看在老臣辅政多年情分上,批准老臣隐居山野吧。”
宗太极闻言并没有表现出不快,也没有带出不舍,而是挂着精明微笑,“国师,你可还记得孤的为君之道可是拜谁所授?”
“是老臣早年所教,现今王上早已青出于蓝,胜过老臣千万里之遥,让老臣望之莫及!”
宗太极满意的捋了一把胡须,微笑道:“国师既然有事但说无妨,孤何曾不听过,何必要以告老还乡要挟孤?”
被宗太极一语道破乾坤,国师老脸上有些挂不住,羞愧道:“王上真乃火眼金睛,老臣这点小聪明被王上一眼洞穿,羞愧煞也!”
宗太极并没有责怪之意,反倒出乎意料的亲切,如同与长辈聊天一般谦逊问道:“国师可是为上卿孔荣之事而来吧?”
“正是。”国师不再惺惺作态。
“请国师阐述一下您的意见。”
闻言,国师双眼顿时明亮起来,娓娓道来:“老臣今日出关才得知此事,觉得甚是不妥。孔荣乃是皇国老臣,又是昭昭忠臣,主张变法强国,心系江山社稷黎民疾苦,王上听廷尉一袭谗言便要处死忠臣,可是寒了老臣们的心呐。老臣……”
话到此处,国师微微一顿,起身跪倒,“老臣冒死替上卿求情,念他年岁已高,对皇国忠心无二的情分上,饶他不死,任他告老退隐。”
国师重重叩拜下去,额头在地面磕的“砰砰”作响。
宗太极并没有拦着国师,待他接连叩完十几响头后才柔声道:“国师不必如此,这件事情孤早就想与国师商议,碍于国师正闭关,故此自作主张命廷尉郑和盛自行处置。既然国师半夜来为上卿请命,孤便借此良机与你商讨一下。”
随即将国师搀扶起来,让其再坐回椅上,这才开口,“国师可曾知道前些时日六国欲要组成联盟之事?”
“老臣今日出关,略有耳闻,却不知六国联盟是怎么回事。”
“弦笔大陆目前形势看似六国称雄,国师似乎忘却还有一位姬天子?”
闻言,国师身躯一震,顿时想起弦笔大陆之形势。百年前,是姬天子带领弦笔大陆大军打退阳天界掠夺者,才成立姬氏皇朝,而他们六国只不过是诸侯国,实则还是姬天子统领天下。
随着时间推移,六国渐渐强大起来,看似各自为政,实则有什么大小战役都要通报姬氏皇朝。近些年,传闻姬天子身体年老,已是早就不过问皇朝之事,所以六国瞅准这个时机,都想将姬氏皇朝取而代之,一统天下。
念及此处,国师不禁问道:“王上之意六国联盟与姬氏皇朝有关?”
“非也。姬天子现在一心修炼,皇国之事早就不再过问。只不过是永戟国君仗着自己目前兵强马壮,为六国最强,想借着这次机会灭掉其他五国,实现一统天下大业罢了。”
宗太极讲到此处,国师已然理通一切,心中暗道:永戟国组成六国联盟,以永戟国为盟主国,实则是想利用其他几国先灭掉毗卢国,调兵遣将驻扎毗卢国后,再对其他几国实行夹击打压,这样一来,永戟国取代姬氏皇朝指日可待。
国师将自己这些想法说出后,王上满意点点头,“国师哪里有一点老,依旧老谋深算,马上就能洞悉永戟国野心。”
“可老臣有一事不明白,六国组成联盟这件事没有什么奇怪,老臣早些年就料到永戟国会如此这般,王上讲这些事与杀上卿有关联吗?”
宗太极笑了,国师终于问到点上,于是重重点头,“有关联!六国联盟而没有给我们毗卢国通知,岂是六国联盟?那还不是五国联盟将我们毗卢国隔离出来?”
“啊?!”国师面色大变,“还有这等事?老臣真的不知情。”
“国师不知道的多着,孤就给你说说为何杀孔荣。”宗太极来回踱步几圈,娓娓道来:“前些时日,五国国君在永戟国国都会盟,研究商议以后,派出特使来我毗卢国,你猜他们意欲何为?”
宗太极卖了个关子,让国师猜测。国师恍恍摇头,“老臣猜不出。”
“他们竟然找出一个可笑至极理由,诽谤我们毗卢国私自变法,意欲推翻姬氏皇朝而谋朝篡位,你说可笑不?”
国师现在终于明白为何王上要杀孔荣,其他五国的理由定然是由孔荣而起,他们怕毗卢国变法强国,一旦毗卢变法成功变得强大起来,将会对他们计划造成破坏,故此他们派人来斡旋。一是挑刺;二则灭掉主张变法源头孔荣,以解他们心头之患。
由此可见,孔荣欲要变法强国确实是一件明智之举,否则其他五国不必大费干戈来毗卢施展这些幺蛾子。
国师还想到,若是王上不杀孔荣,五国特使会认定毗卢国决意推翻姬氏皇朝老政,而建立毗卢国新政,从而借姬天子之名对其展开歼灭;倘若王上杀掉孔荣,他们则可安心毗卢会强大,从而实施他们下一步的吞灭计划。
念及此处,国师才了解王上用心良苦,一方面装作昏君,利用廷尉跟上卿的夙仇来杀掉孔荣;另一方面也找到日后出兵其他国家的借口。
“王上,老臣昏庸,不曾早先料到王上决策,还望王上给老臣解惑。”
“此事不难。”宗太极坐下来,脸上浮现出一抹沉痛道:“孤心知上卿是忠臣,但放在国家危机来看,不得不牺牲上卿来挽救危难。不过天意使然,现在毗卢国正好蹦出一个变法派,牺牲孔荣,岂不是还有那位?”
“王上是说宗无圣?”
“正是他!尽管郑和盛与上大夫几人欺上瞒下,孤却耳闻宗无圣在朗州变法初见成效,而且还歼灭郑和盛在灵州两万兵力,而此等新法正是孤日后长远之打算,何不如让宗无圣即当叛贼,再做救世主呢?”
“王上是想将赌注压在宗无圣身上?不怕他日后强大后对王上有威胁?”
“孤有廷尉、太傅、上大夫这一帮‘忠臣’与他斡旋,宗无圣既是本事通天,难道还能强大过皇国大军?待他有所大业时,孤降下诏安口谕便是。”
国师深知,宗无圣面对的皇国这些奸佞,哪一个都手握重权,而且均有自己的强大军力,若是让王上来一一灭之,恐怕造成强力反弹,若导致他们联合起来,王上兵力未必能比他们强大多少。
鉴于这些,王上不得不暂时斡旋其中,让他们先自相残杀,也好削弱他们各自力量,到时王国军队面对起来,也能轻松一些。
“王上有没有想过,若是宗无圣斗不过他们而半路夭折了呢?”
宗太极微微一笑,“我不会让他早夭的,况且我还知道他已来到中州,企图救走孔荣,这几天我正在打算找机会见他一下。”
“啊?!”国师面色骤变,“王上是说宗无圣准备劫法场?这不是去送死吗?”
“所以孤才要去见他。”
国师知道卫士意思,若是没有重要事情还是不要打搅王上休憩了。国师把早就想好的台词说出,道:“我深夜造访也是迫不得已,这次来我是打算与王上辞行的。”
“啊?!”卫士惊讶出口,“国师这是为何,您要去哪?”
“我已是耄耋之年,辅佐王上年岁已久,现在体力渐渐跟不上了,正想与王上禀报,辞官而去,隐居山野不再出世。”
国师此时没有一点身为国师的威严,倒是像一个年长老者正在与后生讲话一般,卫士何曾经历过国师今夜反常姿态,不过心中很是受用这种感觉,觉得国师很是平易近人,不把他们当下人看待。
卫士遂带着惋惜口吻道:“在下能理解国师心中向往,您在此稍后,我这就为您禀报。”
国师面带感激之色,微微点点头,目视卫士飘然而去。
卫士来到王上寝宫门前,对守在门前的宦官道:“你禀报王上,就说国师半夜前来辞行,欲要觐见。”
宦官难为有加,但还是拖着长长且尖尖音色朝着寝宫大门小声道:“王——上——国师造访——请求觐见——”
声音刚刚落下,里面传来浑厚带着急切的声音,“快请国师入内。”
宦官闻言,提高音量道:“王上有旨——国师——觐见——”
国师迈着苍老步伐,佝偻着腰来到寝宫门前,轻轻推开门便抬脚迈进齐膝高的铜包、皮门槛,低着头甩甩大袖朝着王上床榻跪拜下去,“臣深夜造访,实不得已,望王上体恤!”
“国师快请起,你闭关多日,孤很是想念国师,正盼着国师前来呢。”说话间,宗太极从纱帘之后走出,来到国师年老体衰的身前,伸手将其扶起,“国师快请坐。”
国师摇摇晃晃起身,坐在身后太师椅上,一直默不作声,等候王上先开口。
宗太极却是迟迟不问他为何辞官,只是与他问候寒暄,问问这次闭关收获,又问问闭关之时可想到什么好的治国良策,言语中并没有要批准国师告老隐退之意。
国师最终沉不住气了,再次欲要跪下说话,却被眼疾手快的宗太极一把扶住,“国师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吾等君臣之间不需此繁琐礼节。”
“臣深夜造访是想向王上辞官的,请看在老臣辅政多年情分上,批准老臣隐居山野吧。”
宗太极闻言并没有表现出不快,也没有带出不舍,而是挂着精明微笑,“国师,你可还记得孤的为君之道可是拜谁所授?”
“是老臣早年所教,现今王上早已青出于蓝,胜过老臣千万里之遥,让老臣望之莫及!”
宗太极满意的捋了一把胡须,微笑道:“国师既然有事但说无妨,孤何曾不听过,何必要以告老还乡要挟孤?”
被宗太极一语道破乾坤,国师老脸上有些挂不住,羞愧道:“王上真乃火眼金睛,老臣这点小聪明被王上一眼洞穿,羞愧煞也!”
宗太极并没有责怪之意,反倒出乎意料的亲切,如同与长辈聊天一般谦逊问道:“国师可是为上卿孔荣之事而来吧?”
“正是。”国师不再惺惺作态。
“请国师阐述一下您的意见。”
闻言,国师双眼顿时明亮起来,娓娓道来:“老臣今日出关才得知此事,觉得甚是不妥。孔荣乃是皇国老臣,又是昭昭忠臣,主张变法强国,心系江山社稷黎民疾苦,王上听廷尉一袭谗言便要处死忠臣,可是寒了老臣们的心呐。老臣……”
话到此处,国师微微一顿,起身跪倒,“老臣冒死替上卿求情,念他年岁已高,对皇国忠心无二的情分上,饶他不死,任他告老退隐。”
国师重重叩拜下去,额头在地面磕的“砰砰”作响。
宗太极并没有拦着国师,待他接连叩完十几响头后才柔声道:“国师不必如此,这件事情孤早就想与国师商议,碍于国师正闭关,故此自作主张命廷尉郑和盛自行处置。既然国师半夜来为上卿请命,孤便借此良机与你商讨一下。”
随即将国师搀扶起来,让其再坐回椅上,这才开口,“国师可曾知道前些时日六国欲要组成联盟之事?”
“老臣今日出关,略有耳闻,却不知六国联盟是怎么回事。”
“弦笔大陆目前形势看似六国称雄,国师似乎忘却还有一位姬天子?”
闻言,国师身躯一震,顿时想起弦笔大陆之形势。百年前,是姬天子带领弦笔大陆大军打退阳天界掠夺者,才成立姬氏皇朝,而他们六国只不过是诸侯国,实则还是姬天子统领天下。
随着时间推移,六国渐渐强大起来,看似各自为政,实则有什么大小战役都要通报姬氏皇朝。近些年,传闻姬天子身体年老,已是早就不过问皇朝之事,所以六国瞅准这个时机,都想将姬氏皇朝取而代之,一统天下。
念及此处,国师不禁问道:“王上之意六国联盟与姬氏皇朝有关?”
“非也。姬天子现在一心修炼,皇国之事早就不再过问。只不过是永戟国君仗着自己目前兵强马壮,为六国最强,想借着这次机会灭掉其他五国,实现一统天下大业罢了。”
宗太极讲到此处,国师已然理通一切,心中暗道:永戟国组成六国联盟,以永戟国为盟主国,实则是想利用其他几国先灭掉毗卢国,调兵遣将驻扎毗卢国后,再对其他几国实行夹击打压,这样一来,永戟国取代姬氏皇朝指日可待。
国师将自己这些想法说出后,王上满意点点头,“国师哪里有一点老,依旧老谋深算,马上就能洞悉永戟国野心。”
“可老臣有一事不明白,六国组成联盟这件事没有什么奇怪,老臣早些年就料到永戟国会如此这般,王上讲这些事与杀上卿有关联吗?”
宗太极笑了,国师终于问到点上,于是重重点头,“有关联!六国联盟而没有给我们毗卢国通知,岂是六国联盟?那还不是五国联盟将我们毗卢国隔离出来?”
“啊?!”国师面色大变,“还有这等事?老臣真的不知情。”
“国师不知道的多着,孤就给你说说为何杀孔荣。”宗太极来回踱步几圈,娓娓道来:“前些时日,五国国君在永戟国国都会盟,研究商议以后,派出特使来我毗卢国,你猜他们意欲何为?”
宗太极卖了个关子,让国师猜测。国师恍恍摇头,“老臣猜不出。”
“他们竟然找出一个可笑至极理由,诽谤我们毗卢国私自变法,意欲推翻姬氏皇朝而谋朝篡位,你说可笑不?”
国师现在终于明白为何王上要杀孔荣,其他五国的理由定然是由孔荣而起,他们怕毗卢国变法强国,一旦毗卢变法成功变得强大起来,将会对他们计划造成破坏,故此他们派人来斡旋。一是挑刺;二则灭掉主张变法源头孔荣,以解他们心头之患。
由此可见,孔荣欲要变法强国确实是一件明智之举,否则其他五国不必大费干戈来毗卢施展这些幺蛾子。
国师还想到,若是王上不杀孔荣,五国特使会认定毗卢国决意推翻姬氏皇朝老政,而建立毗卢国新政,从而借姬天子之名对其展开歼灭;倘若王上杀掉孔荣,他们则可安心毗卢会强大,从而实施他们下一步的吞灭计划。
念及此处,国师才了解王上用心良苦,一方面装作昏君,利用廷尉跟上卿的夙仇来杀掉孔荣;另一方面也找到日后出兵其他国家的借口。
“王上,老臣昏庸,不曾早先料到王上决策,还望王上给老臣解惑。”
“此事不难。”宗太极坐下来,脸上浮现出一抹沉痛道:“孤心知上卿是忠臣,但放在国家危机来看,不得不牺牲上卿来挽救危难。不过天意使然,现在毗卢国正好蹦出一个变法派,牺牲孔荣,岂不是还有那位?”
“王上是说宗无圣?”
“正是他!尽管郑和盛与上大夫几人欺上瞒下,孤却耳闻宗无圣在朗州变法初见成效,而且还歼灭郑和盛在灵州两万兵力,而此等新法正是孤日后长远之打算,何不如让宗无圣即当叛贼,再做救世主呢?”
“王上是想将赌注压在宗无圣身上?不怕他日后强大后对王上有威胁?”
“孤有廷尉、太傅、上大夫这一帮‘忠臣’与他斡旋,宗无圣既是本事通天,难道还能强大过皇国大军?待他有所大业时,孤降下诏安口谕便是。”
国师深知,宗无圣面对的皇国这些奸佞,哪一个都手握重权,而且均有自己的强大军力,若是让王上来一一灭之,恐怕造成强力反弹,若导致他们联合起来,王上兵力未必能比他们强大多少。
鉴于这些,王上不得不暂时斡旋其中,让他们先自相残杀,也好削弱他们各自力量,到时王国军队面对起来,也能轻松一些。
“王上有没有想过,若是宗无圣斗不过他们而半路夭折了呢?”
宗太极微微一笑,“我不会让他早夭的,况且我还知道他已来到中州,企图救走孔荣,这几天我正在打算找机会见他一下。”
“啊?!”国师面色骤变,“王上是说宗无圣准备劫法场?这不是去送死吗?”
“所以孤才要去见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