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3 第五十三章岳母刺字
- 54 第五十四章制作泡菜
- 55 第五十五章连吃带拿
- 56 第五十六章不给就抢
- 57 第五十七章分菜不均
- 58 第五十八章全都送你
- 59 第五十九章求写春联
- 60 第六十章收留外人
- 61 第六十一章想要买房
- 62 第六十二章散财之地
- 63 第六十三章有了新家
- 64 第六十四章找上门来
- 65 第六十五章把人揍了
- 66 第六十六章巧妙应对
- 67 第六十七章又起风波
- 68 第六十八章再次相逢
- 69 第六十九章编绳结卖
- 70 第七十章雇人买人
- 71 第七十一章绳结大卖
- 72 第七十二章家里来人
- 73 第七十三章面对流言
- 74 第七十四章圣旨来了
- 75 第七十五章又添新客
- 76 第七十六章大赚一笔
- 77 第七十七章以善之名
- 78 第七十八章多事之秋
- 79 第七十九章名酒面世
- 80 第八十章冬日暖情
- 81 第八十一章恶意竞争
- 82 第八十二章热闹过年
- 83 第八十三章前往京都
- 84 第八十四章结识新友
- 85 第八十五章初次交锋
- 86 第八十六章妙解难题
- 87 第八十七章吃是大事
- 88 第八十八章亲人找来
- 89 第八十九章要开客栈
- 90 第九十章衣锦绣阁
- 91 第九十一章成衣铺子
- 92 第九十二章租户找来
- 93 第九十三章十字绣法
- 94 第九十四章进山救民
- 95 第九十五章年前诸事
- 96 第九十六章再到京都
- 97 第九十七章被迫封妃
- 98 第九十八章进宫探病
- 99 第九十九章送给你们
- 100 第百章进入王府
- 101 第百一章完胜三局
- 102 第百二章诸葛连弩
- 103 第百三章京都置业
- 104 第百四章儿行千里
- 105 第百五章想新点子
- 106 第百六章聘礼风波
- 107 第百七章江口决堤
- 108 第百八章只为积德
- 109 第百九章花样月饼
- 110 第百十章节前福礼
- 111 第百十一章惩治董家
- 112 第百十二章狗急跳墙
- 113 第百十三章县主及笄
- 114 第百十四章开办商会
- 115 第百十五章帮御膳房
- 116 第百十六章针锋相对
- 117 第百十七章找到舅舅
- 118 第百十八章绳绣百花
- 119 第百十九章回馈乡里
- 120 第百二十章组团逼婚
- 121 第百二十一章江湖来客
- 122 第百二十二章弱冠礼物
- 123 第百二十三章大闹荷宴
- 124 第百二十四章制作冰粥
- 125 第百二十五章 水家村人
- 126 第百二十六章再获种子
- 127 第百二十七章敌人敌人
- 128 第百二十八章谁最重要
- 129 第百二十九章讨论嫁妆
- 130 第百三十章特别的年
- 131 第百三十一章热闹添妆
- 132 第百三十二章喜闹洞房
- 133 第百三十三章新婚小事
- 134 第百三十四章让我掌家
- 135 第百三十五章重改店铺
- 136 第百三十六章新店开业
- 137 第百三十七章百味酒楼
- 138 第百三十八章试菜大会
- 139 第百三十九章化敌为友
- 140 第百四十章痛揍封邦
- 141 第百四十一章遮盖真相
- 142 第百四十二章婚,赐不赐
- 143 第百四十三章祭月供品
- 144 第百四十四章要办宴会
- 145 第百四十五章情诗,谁的
- 146 第百四十六章棉花之用
- 147 第百四十七章宗亲进京
- 148 第百四十八章泽霞之死
- 149 第百四十九章封西北王
- 150 第百五十章年前分家
- 151 第百五十一章离别在即
- 152 第百五十二章初到西北
- 153 第百五十三章卖不出去
- 154 第百五十四章甜粉热销
- 155 第百五十五章如何修路
- 156 第百五十六章糯米砂浆
- 157 第百五十七章亲朋相助
- 158 第百五十八章水窖问题
- 159 第百五十九章要有喜事
- 160 第百六十章身世秘密
- 161 第百六十一章缝制棉衣
- 162 第百六十二章天赐麟儿
- 163 第百六十三章家人来了
- 164 第百六十四章婴儿衣物
- 165 第百六十五章苎麻针织
- 166 第百六十六章吴越来人
- 167 第百六十七章西北招人
- 168 第百六十八章边疆来人
- 169 第百六十九章宝宝出生
- 170 第百七十章满月宴请
- 171 第百七十一章故友相聚
- 172 第百七十二章康王造反
- 173 第百七十三章药浴分歧
- 174 第百七十四章公开秘方
- 175 第百七十五章西沙儿媳
- 176 第百七十六章三女争夫
- 177 第百七十七章峰回路转
- 178 第百七十八章请辞封主
- 179 第百七十九章离开西北
- 180 第百八十章欢聚一堂
- 181 第百八十一章皇甫姐妹
- 182 第百八十二章刑部查案
- 183 第百八十三章罪有应得
- 184 第百八十四章平怡郡主
- 185 第百八十五章与外通商
- 186 第百八十六章做做红娘
- 187 第百八十七章心结解开
- 188 第百八十八章前线捷报
- 189 第百八十九章钟逸归来
- 190 第百九十章殷家出事
- 191 第百九十一章仇人见面
- 192 第百九十二章小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三章有了新家
第六十三章有了新家
次日吃过早饭,秦澜心和秦向争就去内渔巷找掮客林德,而林德一见到秦家父女就知道这单生意八九不离十了。
林德带着两人进了自家专门用来谈生意的小隔间,而且一进门就笑呵呵地问道:“秦掌柜,秦姑娘,你们可是商量好要买哪一处院子了?”
秦向争也笑着点点头,说道:“商量好了,林大叔,我家就买昨天最后看的那个小庄子,还有庄子后头的两座山和庄子旁边那几百亩地,不知道这些总共要多少银子?”
林德一听就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秦家父女问道:“秦掌柜,秦姑娘,你们可是真想好了?昨天我绝非说瞎话,那个地方可是散财之地,你们百味食肆的生意如今这样红火,完全可以在内渔巷买一座不错的宅院。”
面对林德好心的规劝,秦向争坚定地摇摇头说:“林大叔,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家不信那些,只要好好过日子,勤勤恳恳做活儿,总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林德又劝了几句,见秦向争和秦澜心还是坚持要买那个地方,也只有苦笑一声说道:“唉,既然你们一定要买,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呵呵!不过,这处地方的房契、地契、山契现在都由县衙保管着,真要买的话还需要去找县衙的梁主簿。”
于是,林德带着秦向争和秦澜心就去了县衙后堂找梁主簿,而梁主簿见到秦家父女之后听他们说要买那处荒废了十多年的散财之地也是一惊。
再三确认秦家父女是真的有意要买之后,梁主簿也只得苦笑应承下来,这秦澜心可是县太爷公子的先生,又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唐师爷最推崇的人,他一个小小主簿心意已尽,该说劝的也都说劝了,其他的也就怪不上他了。
“秦掌柜,秦姑娘,这房契、地契和山契在县衙卷宗之中都是有明确标价的,就算是知县大人现在也无权更改,所以你们要是庄子、山和田地一起买,可要不少银子。”梁主簿就是有心在这件事情上讨好、帮助秦家也是不可能的。
大魏朝律法严明,各级官员到任后,必须要将衙内所有卷宗在下属官员的协助下尽快处理完毕,其中关于契约文书这一项,孙铭淳新任知县第一个月内就处理好了,并且上报给了知州衙门,然后知州又上报给了知府,再由知府上报给京都户部。
秦澜心虽不太了解大魏朝律法,但买房置地这件事情她也清楚官府都有明码标价的,比如上等的肥沃良田是三两银子一亩,中等良田是二两银子一亩,而下等较为贫瘠的良田是一两银子一亩,至于荒地必须要有官府开具的证明才可以开垦,否则无权动用。
“梁主簿,不知道总共需要多少银子?”秦澜心来之前就粗略算过一笔账,不知道实际情况会和她算的有多少出入。
这时,梁主簿拿出了一幅羊皮简易地图展开在几人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还拿出一本记载各种契约价码的书册,翻到其中一页指给秦澜心说道:“秦姑娘,你看,这书册上记得清清楚楚,那处小庄子房契、地契加一起是三百两银子,外边五百六十八亩地属于中等良田,银子是一千一百三十六两,庄子背靠的两座高山连同中间这一大片腹地总共是一千两银子,两山附近的这六七座小山一共是五百两银子。”
“需要二千九百三十六两银子,的确是不少!”秦澜心没想到几座山的价格会那么高。
不过转念一想,这几座山皆是峰峦叠嶂、苍翠葱郁而且占地极为宽广,两座高山中间的腹地虽有一个碧绿深幽的束口袋形状的自然湖泊,但湖泊周边的地较为平整,以后在那里盖房子、种地都是极好的选择。
“大丫头,要不咱们先别买地了,就先把庄子和那两座山买了吧?”秦向争一听要近三千两的银子,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说家中挣的银子都在秦澜心手里,具体有多少他也不清楚,但这四个月光靠卖酱骨头百味食肆就赚了一千多两银子呢,再加上前段日子明良留下的那六百两,买庄子和两座山足够了。
“爹,我手里的银子还够,就全买下吧。梁主簿,我这就回去给你取银子,包括那几座小山也要,所有契约文书上都写我爹的名字,爹,等我回来看过文书您再摁手印。”这下子可是把自家的老底都掏空了,秦澜心必须要谨慎。
秦向争、梁主簿和林德等秦澜心转身离开之后还都处在震惊之中,她哪里来得那么多的银子?
不过,只要有心人细算一下就不难发现秦澜心手中银子的来处,这八九个月来,百味食肆卖面、卖包子和酱骨头,虽然都是小本经营,但架不住食肆里的生意火爆。
就说两文一碗的秦家面,搬到一巷重新开张之后,一天都要卖上一两银子。再加上之后往酒楼送的白面包子,一天纯利就赚十几两的酱骨头,零零总总算下来,年底算账的时候,百味食肆可是赚了一千五百两的银子。
另外,秦澜心送给李家的那两样点心也有二成的分成,近五个月下来,可是有两千两到了她手里,算上明良买秘制调料的六百两,光是整银子,秦澜心就有四千一百两。
这说出去都吓人,一个来外渔巷不到一年的贫家女,竟然赚了别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银子。
不过,很多人也都知道,秦家所有的银子都是辛苦钱,都是起早贪黑累得腰酸背痛换来的。旁人的嫉妒酸意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更多的人是对小小年纪就撑起家门的秦澜心的佩服。
很快,秦澜兵护送着怀揣“巨款”的秦澜心就回到了县衙后堂,查看过房契、地契、山契的文书都没有问题之后,三方接下来非常爽快地完成了这单生意。
而林德的掮客银子则是由县衙和秦家各承担一半,近三千两的交易林德可是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后来回到家,秦澜心又让秦澜兵分别给林德、梁主簿各送了两包酱骨头,算是聊表谢意。
“大姐,咱们有新家了吗?”当天晚上,秦家一家人聚坐在主屋内室,看着床上整整齐齐放好的几张纸,秦澜瑞又是好奇又是激动地问秦澜心。
“没错,咱们有新家了!”秦澜心深呼吸一口气,嫣然一笑答道。
有了新家,就是另一个新的开始,秦澜心期待着,憧憬着,更坚信着!
------题外话------
从新重发,加油吧!O(∩_∩)O~
林德带着两人进了自家专门用来谈生意的小隔间,而且一进门就笑呵呵地问道:“秦掌柜,秦姑娘,你们可是商量好要买哪一处院子了?”
秦向争也笑着点点头,说道:“商量好了,林大叔,我家就买昨天最后看的那个小庄子,还有庄子后头的两座山和庄子旁边那几百亩地,不知道这些总共要多少银子?”
林德一听就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秦家父女问道:“秦掌柜,秦姑娘,你们可是真想好了?昨天我绝非说瞎话,那个地方可是散财之地,你们百味食肆的生意如今这样红火,完全可以在内渔巷买一座不错的宅院。”
面对林德好心的规劝,秦向争坚定地摇摇头说:“林大叔,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家不信那些,只要好好过日子,勤勤恳恳做活儿,总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林德又劝了几句,见秦向争和秦澜心还是坚持要买那个地方,也只有苦笑一声说道:“唉,既然你们一定要买,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呵呵!不过,这处地方的房契、地契、山契现在都由县衙保管着,真要买的话还需要去找县衙的梁主簿。”
于是,林德带着秦向争和秦澜心就去了县衙后堂找梁主簿,而梁主簿见到秦家父女之后听他们说要买那处荒废了十多年的散财之地也是一惊。
再三确认秦家父女是真的有意要买之后,梁主簿也只得苦笑应承下来,这秦澜心可是县太爷公子的先生,又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唐师爷最推崇的人,他一个小小主簿心意已尽,该说劝的也都说劝了,其他的也就怪不上他了。
“秦掌柜,秦姑娘,这房契、地契和山契在县衙卷宗之中都是有明确标价的,就算是知县大人现在也无权更改,所以你们要是庄子、山和田地一起买,可要不少银子。”梁主簿就是有心在这件事情上讨好、帮助秦家也是不可能的。
大魏朝律法严明,各级官员到任后,必须要将衙内所有卷宗在下属官员的协助下尽快处理完毕,其中关于契约文书这一项,孙铭淳新任知县第一个月内就处理好了,并且上报给了知州衙门,然后知州又上报给了知府,再由知府上报给京都户部。
秦澜心虽不太了解大魏朝律法,但买房置地这件事情她也清楚官府都有明码标价的,比如上等的肥沃良田是三两银子一亩,中等良田是二两银子一亩,而下等较为贫瘠的良田是一两银子一亩,至于荒地必须要有官府开具的证明才可以开垦,否则无权动用。
“梁主簿,不知道总共需要多少银子?”秦澜心来之前就粗略算过一笔账,不知道实际情况会和她算的有多少出入。
这时,梁主簿拿出了一幅羊皮简易地图展开在几人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还拿出一本记载各种契约价码的书册,翻到其中一页指给秦澜心说道:“秦姑娘,你看,这书册上记得清清楚楚,那处小庄子房契、地契加一起是三百两银子,外边五百六十八亩地属于中等良田,银子是一千一百三十六两,庄子背靠的两座高山连同中间这一大片腹地总共是一千两银子,两山附近的这六七座小山一共是五百两银子。”
“需要二千九百三十六两银子,的确是不少!”秦澜心没想到几座山的价格会那么高。
不过转念一想,这几座山皆是峰峦叠嶂、苍翠葱郁而且占地极为宽广,两座高山中间的腹地虽有一个碧绿深幽的束口袋形状的自然湖泊,但湖泊周边的地较为平整,以后在那里盖房子、种地都是极好的选择。
“大丫头,要不咱们先别买地了,就先把庄子和那两座山买了吧?”秦向争一听要近三千两的银子,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说家中挣的银子都在秦澜心手里,具体有多少他也不清楚,但这四个月光靠卖酱骨头百味食肆就赚了一千多两银子呢,再加上前段日子明良留下的那六百两,买庄子和两座山足够了。
“爹,我手里的银子还够,就全买下吧。梁主簿,我这就回去给你取银子,包括那几座小山也要,所有契约文书上都写我爹的名字,爹,等我回来看过文书您再摁手印。”这下子可是把自家的老底都掏空了,秦澜心必须要谨慎。
秦向争、梁主簿和林德等秦澜心转身离开之后还都处在震惊之中,她哪里来得那么多的银子?
不过,只要有心人细算一下就不难发现秦澜心手中银子的来处,这八九个月来,百味食肆卖面、卖包子和酱骨头,虽然都是小本经营,但架不住食肆里的生意火爆。
就说两文一碗的秦家面,搬到一巷重新开张之后,一天都要卖上一两银子。再加上之后往酒楼送的白面包子,一天纯利就赚十几两的酱骨头,零零总总算下来,年底算账的时候,百味食肆可是赚了一千五百两的银子。
另外,秦澜心送给李家的那两样点心也有二成的分成,近五个月下来,可是有两千两到了她手里,算上明良买秘制调料的六百两,光是整银子,秦澜心就有四千一百两。
这说出去都吓人,一个来外渔巷不到一年的贫家女,竟然赚了别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银子。
不过,很多人也都知道,秦家所有的银子都是辛苦钱,都是起早贪黑累得腰酸背痛换来的。旁人的嫉妒酸意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更多的人是对小小年纪就撑起家门的秦澜心的佩服。
很快,秦澜兵护送着怀揣“巨款”的秦澜心就回到了县衙后堂,查看过房契、地契、山契的文书都没有问题之后,三方接下来非常爽快地完成了这单生意。
而林德的掮客银子则是由县衙和秦家各承担一半,近三千两的交易林德可是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后来回到家,秦澜心又让秦澜兵分别给林德、梁主簿各送了两包酱骨头,算是聊表谢意。
“大姐,咱们有新家了吗?”当天晚上,秦家一家人聚坐在主屋内室,看着床上整整齐齐放好的几张纸,秦澜瑞又是好奇又是激动地问秦澜心。
“没错,咱们有新家了!”秦澜心深呼吸一口气,嫣然一笑答道。
有了新家,就是另一个新的开始,秦澜心期待着,憧憬着,更坚信着!
------题外话------
从新重发,加油吧!O(∩_∩)O~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