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 第二十七章 曼妙春光
- 29 第二十八章 刀伤
- 30 第二十九章 提点
- 31 第三十章 寒冬尽,秀春来
- 32 第三十一章 波澜再起
- 33 关于上架
- 34 第三十二章 人命何其轻!
- 35 第三十三章 世人皆戴着面具
- 36 第三十四章 当年明月在,今时不归人
- 37 第三十五章 于天明时悟剑
- 38 第三十六章 那里是长安(中秋节快乐)!
- 39 随便聊聊(本章免费)
- 40 第一章 休要以貌取人!
- 41 第二章 背不下经文的和尚
- 42 第三章 一种叫做固执的东西
- 43 第四章 于春光中长叹
- 44 第五章 宣澜院·青书坊·陈晋安
- 45 第六章 最好的他们
- 46 第七章 剑道教习陆寒空
- 47 第八章 岭南异闻
- 48 第九章 同行的人选
- 49 第十章 微雨长安
- 50 第十一章 知县的脸色
- 51 第十二章 方寸间的格局
- 52 第十三章 此剑名净昙!
- 53 第十四章 我的沧流,你的净昙
- 54 第十五章 甸凌传说
- 55 请假条
- 56 第十六章 他叫肖红衣
- 57 第十七章 有城曰往生
- 58 第十八章 山海镜
- 59 第十九章 有寒症的少女
- 60 第二十章 蜀中青家
- 61 第二十一章 沧流古闻
- 62 第二十二章 蜀道
- 63 第二十三章 欺人先需欺自己
- 64 第二十四章 后照
- 65 第二十五章 沧流的剑鞘
- 66 第二十六章 波澜终覆
- 67 第二十七章 予过往生何往
- 68 第二十八章 再入甸凌
- 69 第二十九章 固执的人
- 70 第三十章 幻境、鲲鹏
- 71 第三十一章 何谓修行
- 72 第三十二章 平等城
- 73 第三十三章 以天河浣洗污秽
- 74 第三十四章 秦广王
- 75 第三十五章 打碎的琉璃盏
- 76 第三十六章 寻到长安的人
- 77 第一章 相对执手,相对垂眸
- 78 第二章 西征的人选
- 79 第三章 我等你回来
- 80 第四章 这就是战争!
- 81 第五章 酒后闲话
- 82 第六章 故人
- 83 第七章 安身之处,即是故乡
- 84 第八章 四野荒凉
- 85 第九章 拔剑
- 86 第十章 女将
- 87 第十一章 一枚云纹(已修改)
- 88 第十二章 失忆的少年
- 89 第十三章 学剑的天赋
- 90 第十四章 江东的传闻
- 91 第十五章 一卷竹简
- 92 第十六章 怪人与怪人
- 93 第十七章 古神后裔
- 94 第十八章 祸端
- 95 第十九章 相逢不相识
- 96 恢复更新,上个章节已修改
- 97 第二十章 那……他呢?
- 98 第二十一章 何以谓信?
- 99 第二十二章 季家来人
- 100 第二十三章 暮色将尽
- 101 第二十四章 我,记起来了!
- 102 第二十五章 事结
- 103 第一章 动荡在即
- 104 第二章 你还走吗?
- 105 第三章 流言
- 106 第四章 兵临城下
- 107 第五章 禁忌之事
- 108 第六章 獠牙
- 109 第七章 长安到了绝境
- 110 第八章 重汤!
- 111 第九章 对垒
- 112 第十章 长生门的过往
- 113 防盗版章节(勿点)
- 114 第十二章 霍青寻
- 115 第十三章 铺红
- 116 第十四章 齐王的野心
- 117 第十五章 大劫将至
- 118 第十六章 李修元苏醒
- 119 第十七章 江南沦陷
- 120 第十八章 等价
- 121 第十九章 长生门
- 122 第二十章 夜谈
- 123 第二十一章 风波将起
- 124 第二十二章 神秘之人
- 125 第二十三章 崩溃
- 126 第二十四章 反目
- 127 防盗版
- 128 第三十二章 我记忆里的人
- 129 第三十三章 星如火
- 130 第三十四章 该斩
- 131 第三十五章 我不是他
- 132 第三十六章 搏命的时候
- 133 第三十七章 你我皆不该活于世
- 134 第三十八章 被风吹散的发
- 135 第三十九章 我还记得你
- 136 第四十章 强求不得
- 137 第四十一章 死,即是新生
- 138 第四十二章 我送你走
- 139 第四十三章 化晶
- 140 第四十四章 这样我就可以一直陪你了
- 141 第四十五章 愿你安好
- 142 第四十六章 长生门的未来
- 143 第四十七章 下山
- 144 第四十八章 江南已失
- 145 第四十九章
- 146 第五十章
- 147 第五十一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六章 那里是长安(中秋节快乐)!
第三十六章 那里是长安(中秋节快乐)!
二月廿六,午时。
府衙外贴出了一份告示,引来了无数往来路过的百姓。
只是当有识字的书生把这份告示念出来之后,人群里却传出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声。
“罗大人怎么就死了呢,他那么好的人,不该英年早逝啊!”
“都怪那该死的妖怪,在我们陵安城中肆虐了那么久,捉走了那么多人,最后还把坏心思打在了罗大人身上。”
“……哎……天不佑好人啊!”
“可怜罗夫人了,没了夫君,她一个弱女子该怎么过活……”
“是啊……”
告示前,议论声纷纷,李星辰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府衙的门口。
离那一晚的交锋已经过去了三日,这期间杨老爷子曾来过一趟,帮李星辰看了看伤势,还帮他敷了一点药。
好在李星辰是修士,自己体内的灵力本身就带着修复伤势的作用,再加上杨老爷子那有着奇效的刀伤药,这才仅仅过去三日,他胸前两道尺长的刀伤就已经结了痂。
只要他不乱动,凭他的体质最多半个月就能痊愈。
“这样做,也对得起罗大人曾经治理有方的功劳了吧!”
李星辰看着人群,听着人群中不断传出来的议论声,心中感叹。
那告示是他和秦青山杜檀儿一起拟的,那上面自然不会说罗秀臣修了邪法,捉了城中的百姓去放血祭刀。
反倒是写成了妖物到大牢中捉人,被罗秀臣发现后,拼死留住妖物。
至于斩妖的功劳,自然是落到了李星辰的头上。
其实这个告示原本是没打算这么写的,毕竟那一晚罗秀臣曾说过,谷窑山里有妖物,之前捉人的便是那妖物。
那一晚罗秀臣死后,他们并没有放轻松,一直在警惕那只妖物。
可是昨日,杜檀儿在整理罗秀臣遗物的时候,偶然在书房发现了几封信,却解开了一切的谜团。
这信是罗秀臣一个月前写下的,专门留给杜檀儿的。
信上说,他机缘巧合之下修炼了一种邪法,没办法停下来,而且最近他发现自己的意识越来越难以被控制,就好像自己体内存在另一个人似的,于是他担心自己失去理智,便开始写信。
每日一封,上面都注了日期,而最后一封信,大概是一个月前写下的。
一个月前,这个时间与城中出现妖物捉人的时间基本吻合。
于是,一切就都明了了。
那晚罗秀臣说之前的人不是他捉走的,不过是它为了骗人,说出来的谎话。
一个多月前,罗秀臣偶然得到一份功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照着功法上说的修炼起来,却不想这份功法有问题,但是等到他想要停下来时,却控制不了自己了。
他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被修炼功法产生的邪灵侵蚀,直到最后,他的身体被邪灵完全占据。
有趣儿的是,邪灵因为继承了罗秀臣的记忆,竟然也认为自己是罗秀臣,只是他每天虽然如往常一样生活,可自己却在邪法的驱使下,捉人喂刀。
一个读圣贤书的人,是断然不会这般做的。他们十年寒窗,自然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克制自己的行为。
这便是儒家所说的“克己”。
但是邪灵不是。
他们是欲望的化身,喂刀的食物不够了,他们便去捉人。李星辰的出现阻碍他养刀,他就设计害死李星辰。
至于秦青山和一众郡卫的死,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需要血食。
他是邪灵,自然能认出杜檀儿是一只妖,若是猜得不错,那杜檀的衣服也是他悄悄更换的。
林家的姑爷是他派恶魂拖走的,阿福阿海也是他杀得。
把这些嫁祸给一只妖,想来没人会再怀疑别人了吧,妖物做出这种事情,应当是理所应当才是。
只是他碰到了李星辰,虽然李星辰也被它欺骗了,不过结局总归是他输掉了,连命都一起输掉了。
想到这儿李星辰不禁摇了摇头。
来陵安这一趟,还真是让他看清了许多的东西。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一群围在告示前的百姓,既然给罗秀臣留了一个好名声,那他也该走了。
回到罗府,这里尽皆缟素,杜檀儿也穿了一袭素色的衣服。
“李公子回来了。”杜檀儿跟李星辰打了声招呼。
只是李星辰将目光投过去,见她两眼有些红肿,看样子似乎不久前刚刚哭过。
“夫人节哀!”李星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只能用这两个自己表示自己的情绪。
他这几日与杜檀儿聊了许多,比如过去罗秀臣是个怎样的人,也比如以后杜檀儿的打算。
杜檀儿曾与他说过,等到这里守灵期过了之后,她便回到谷窑山中继续修行。至于府里的丫鬟下人,拿一笔遣散费出来,都打发走就好。
李星辰可以想象,不久之后这里将会换一个主人,至于曾经在这里住着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忘掉。
“公子明日便离去吗?”杜檀儿看着李星辰,询问了一句。
李星辰点点头,他确实打算明日离开罗府。这里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了解了,他也该踏上南下的路了。
在这里,耽搁了太久了……
他想着仰起头,看着天空璋高挂的暖阳,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心中不由的想起了肖红衣,也响起了路上碰到的那个叫做李潺鸢的姑娘。
不知道,他们还好吗?
……
次日,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李星辰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好之后便收拾起了自己的东西。
他的东西不算多,几件衣服,几两碎银,当然还有那个肖红衣留下来的酒葫芦。
葫芦里被他打满了酒,酒是从陵安城里的酒楼里打的,味道比起常平镇上刘二家的酒,香醇了不少。
他不打算在罗府吃早饭,只是杜檀儿却不应,早早地就给李星辰送来了几个馍馍,还有一包干牛肉。
李星辰原本是不想带的,可是拗不过杜檀儿,最后只能任由杜檀儿把这些塞到自己的包袱里。
收拾好包袱,李星辰将包袱背好,又将沧流剑背在身后,便起身出发。
杜檀儿送他,一直出了罗府也没停下脚步。
“夫人留步吧,咱们后会有期。”李星辰劝了一句,只是杜檀儿并不听,脚下的步子也没停下来。
李星辰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只能任由她与自己并肩而行。
只是走着走着,杜檀儿却突然开了口:“李公子你知道吗,我曾经多想给夫君留下子嗣。可是我们拜过神求过佛,却都未能如愿。”
“或许这当真是人与妖不能相恋的缘由吧……”杜檀儿说着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意,”无论怎样都是没有结果的。“
李星辰一双眼睛望着前方,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忽然笑了。
他不懂爱是一种什么滋味儿,亦不懂杜檀儿心里的苦。可是他看得清,看得清杜檀儿心里的执念。
“可是至少你们在一起共度过二十几年的光阴……”半晌后,李星辰才开了口。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不远处一棵已经抽芽的老树,那枝头有两只头颈相交的鸟儿。
“你看它们,才能活多久,两只鸟一直呆在一起的光景就更少了。”
就在此时,两只鸟儿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李星辰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至于我父亲,几年前死在了北地的战场上。我曾经也执着于没有母亲,自己偷偷地哭,或者一个人发呆。”
“那滋味儿不好受,自己像是困在笼子里,怎么逃也逃不出去。”
“再后来,父亲殉国的消息传回来,我才感到后悔。父亲在世的时候没好好陪他,等人离世,便只能一辈子相望了。”
“其实你大可不必纠结,我想罗大人早就想到了这个……”
“相逢尤旦暮,愿卿早知情……大人这句话,我想夫人应该明白了吧。”
杜檀儿忽然愣住了,她也想起了罗秀臣留下的那几封书信里写下的这句话。
半晌,她才苦笑一声:“原来是我执念太深了……”
李星辰笑道:“他曾是翩翩的美少年,心怀天下,在当年的殿试上一骑绝尘,独占鳌头。”
“你当年也是风华正茂,年华正好。”
“你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他,这才是人生的幸事……”
“思念太甜,泪水太咸……如今还何苦自己折磨自己。”
这些其实很好懂,若是总是沉浸于自己的遗憾中,那便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你会遗憾自己荒废了光阴,也会遗憾自己某事未能如愿,甚至还会遗憾自己昨夜没有睡好,今早起床困顿不已。
但是总归得看一看希望不是?
你浪费了许久的光阴,但是生命还很长;你遗憾自己某事未能如愿,但是你还有其他的事可以去做;你遗憾……
李星辰走着,心里想着这些,不由得心境也开阔了许多,许多他之前没有想明白的事情也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多谢公子!”片刻后杜檀儿忽然一笑,一瞬间风情无限。
两个人并肩走着,不时聊上几句,而这一聊,便聊到了出城。
李星辰站在城外,杜檀儿站在城门口,两个人相视一眼,各自笑了笑。
随后李星辰摆摆手,一转身,便迈开了步子。
东方,朝阳刚刚从云霞里跳出来,明媚的金光从云雾后喷薄而出,照亮了天际。
阳光打在杜檀儿的脸上,也打在李星辰的脸上。
杜檀儿望着李星辰远去的背影,心里的愁绪似乎也被这朝阳尽数消解干净。
金霞漫天……天亮了。
……
李星辰走在南下的官道上,心中想着一些事情。
罗秀臣死了,陵安便没了郡守,长安那边应该用不了多久,会派来新的郡守。
只是新的郡守好坏如何,他并不知晓。
若是好,那边是陵安百姓的幸事,若是不好,那他也无能为力。
当然,这些还轮不到他来费心,他现在只管好自己便可。
南下的路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顺着官道南下,延陵郡各地的风土人情便全映在他眼中。
五日后,时间入了三月,终于走到了延陵郡南方的边界。
他在一个小县城里简单的吃了点午饭后,便再度启程。
只是出城没多久,他就听到身后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
他回头一看,却看到了一辆熟悉的马车。
那是李潺鸢的马车。
不过李星辰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走着。
半晌后,马车从后面追上来,在李星辰身边停了下来。
帷裳掀开,一张清丽的脸从车厢里探出来,熟悉的声音也飘进了。
“李家小哥,咱们又见面了!”
李潺鸢眼睛眯成月牙,一脸笑意的打了声招呼。
李星辰似乎又想起了当初在燕州城外别过时的玩笑话,当即回道:“李家小妹,有劳挂念。”
李潺鸢努努嘴,倒是没还口。她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跳下来,蹦蹦跳跳的来到李星辰身边。
“张伯,你赶着马车先走吧,我记得前方十里处有一处驿馆,你到那里等候便可。”
车夫点点头,也没多说,直接操着马鞭驾着马车离开,似乎一点也不担心李潺鸢一个小姑娘独自走这么远的路。
等到车夫走远了,李星辰忽然眉毛一挑,问道:“李家小妹难道不怕我是坏人吗?”
“你可以试试啊。”李潺鸢也毫不客气的挑衅了一句。
当然,这些都只是玩笑话,在陵安城里呆了半个月,经历了那么多,他成长了许多,性子也不再如之前那般。
两个人就这么一边走着,一边聊起了分开这段时间里,经历的趣事儿。
赶路的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十几日便过去了。
这十几日里,李星辰一直都跟李潺鸢呆在一起,当然,他更多的是图个方便,毕竟有马车坐,可以省去不少赶路的时间。
马车嘎吱嘎吱,走出延陵郡,行过云中郡,翻过穿云岭,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终是到了长安的地界上。
长安以北,南望坡上,马车缓缓爬上坡顶,最后在坡顶停了下来,李星辰掀开帷帐下了马车。
透过淡淡的云雾,从坡顶南望,一座悠悠雄城在十里之外巍然而立。
长风南起,
那里,是长安!
府衙外贴出了一份告示,引来了无数往来路过的百姓。
只是当有识字的书生把这份告示念出来之后,人群里却传出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声。
“罗大人怎么就死了呢,他那么好的人,不该英年早逝啊!”
“都怪那该死的妖怪,在我们陵安城中肆虐了那么久,捉走了那么多人,最后还把坏心思打在了罗大人身上。”
“……哎……天不佑好人啊!”
“可怜罗夫人了,没了夫君,她一个弱女子该怎么过活……”
“是啊……”
告示前,议论声纷纷,李星辰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府衙的门口。
离那一晚的交锋已经过去了三日,这期间杨老爷子曾来过一趟,帮李星辰看了看伤势,还帮他敷了一点药。
好在李星辰是修士,自己体内的灵力本身就带着修复伤势的作用,再加上杨老爷子那有着奇效的刀伤药,这才仅仅过去三日,他胸前两道尺长的刀伤就已经结了痂。
只要他不乱动,凭他的体质最多半个月就能痊愈。
“这样做,也对得起罗大人曾经治理有方的功劳了吧!”
李星辰看着人群,听着人群中不断传出来的议论声,心中感叹。
那告示是他和秦青山杜檀儿一起拟的,那上面自然不会说罗秀臣修了邪法,捉了城中的百姓去放血祭刀。
反倒是写成了妖物到大牢中捉人,被罗秀臣发现后,拼死留住妖物。
至于斩妖的功劳,自然是落到了李星辰的头上。
其实这个告示原本是没打算这么写的,毕竟那一晚罗秀臣曾说过,谷窑山里有妖物,之前捉人的便是那妖物。
那一晚罗秀臣死后,他们并没有放轻松,一直在警惕那只妖物。
可是昨日,杜檀儿在整理罗秀臣遗物的时候,偶然在书房发现了几封信,却解开了一切的谜团。
这信是罗秀臣一个月前写下的,专门留给杜檀儿的。
信上说,他机缘巧合之下修炼了一种邪法,没办法停下来,而且最近他发现自己的意识越来越难以被控制,就好像自己体内存在另一个人似的,于是他担心自己失去理智,便开始写信。
每日一封,上面都注了日期,而最后一封信,大概是一个月前写下的。
一个月前,这个时间与城中出现妖物捉人的时间基本吻合。
于是,一切就都明了了。
那晚罗秀臣说之前的人不是他捉走的,不过是它为了骗人,说出来的谎话。
一个多月前,罗秀臣偶然得到一份功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照着功法上说的修炼起来,却不想这份功法有问题,但是等到他想要停下来时,却控制不了自己了。
他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被修炼功法产生的邪灵侵蚀,直到最后,他的身体被邪灵完全占据。
有趣儿的是,邪灵因为继承了罗秀臣的记忆,竟然也认为自己是罗秀臣,只是他每天虽然如往常一样生活,可自己却在邪法的驱使下,捉人喂刀。
一个读圣贤书的人,是断然不会这般做的。他们十年寒窗,自然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克制自己的行为。
这便是儒家所说的“克己”。
但是邪灵不是。
他们是欲望的化身,喂刀的食物不够了,他们便去捉人。李星辰的出现阻碍他养刀,他就设计害死李星辰。
至于秦青山和一众郡卫的死,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需要血食。
他是邪灵,自然能认出杜檀儿是一只妖,若是猜得不错,那杜檀的衣服也是他悄悄更换的。
林家的姑爷是他派恶魂拖走的,阿福阿海也是他杀得。
把这些嫁祸给一只妖,想来没人会再怀疑别人了吧,妖物做出这种事情,应当是理所应当才是。
只是他碰到了李星辰,虽然李星辰也被它欺骗了,不过结局总归是他输掉了,连命都一起输掉了。
想到这儿李星辰不禁摇了摇头。
来陵安这一趟,还真是让他看清了许多的东西。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一群围在告示前的百姓,既然给罗秀臣留了一个好名声,那他也该走了。
回到罗府,这里尽皆缟素,杜檀儿也穿了一袭素色的衣服。
“李公子回来了。”杜檀儿跟李星辰打了声招呼。
只是李星辰将目光投过去,见她两眼有些红肿,看样子似乎不久前刚刚哭过。
“夫人节哀!”李星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只能用这两个自己表示自己的情绪。
他这几日与杜檀儿聊了许多,比如过去罗秀臣是个怎样的人,也比如以后杜檀儿的打算。
杜檀儿曾与他说过,等到这里守灵期过了之后,她便回到谷窑山中继续修行。至于府里的丫鬟下人,拿一笔遣散费出来,都打发走就好。
李星辰可以想象,不久之后这里将会换一个主人,至于曾经在这里住着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忘掉。
“公子明日便离去吗?”杜檀儿看着李星辰,询问了一句。
李星辰点点头,他确实打算明日离开罗府。这里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了解了,他也该踏上南下的路了。
在这里,耽搁了太久了……
他想着仰起头,看着天空璋高挂的暖阳,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心中不由的想起了肖红衣,也响起了路上碰到的那个叫做李潺鸢的姑娘。
不知道,他们还好吗?
……
次日,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李星辰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好之后便收拾起了自己的东西。
他的东西不算多,几件衣服,几两碎银,当然还有那个肖红衣留下来的酒葫芦。
葫芦里被他打满了酒,酒是从陵安城里的酒楼里打的,味道比起常平镇上刘二家的酒,香醇了不少。
他不打算在罗府吃早饭,只是杜檀儿却不应,早早地就给李星辰送来了几个馍馍,还有一包干牛肉。
李星辰原本是不想带的,可是拗不过杜檀儿,最后只能任由杜檀儿把这些塞到自己的包袱里。
收拾好包袱,李星辰将包袱背好,又将沧流剑背在身后,便起身出发。
杜檀儿送他,一直出了罗府也没停下脚步。
“夫人留步吧,咱们后会有期。”李星辰劝了一句,只是杜檀儿并不听,脚下的步子也没停下来。
李星辰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只能任由她与自己并肩而行。
只是走着走着,杜檀儿却突然开了口:“李公子你知道吗,我曾经多想给夫君留下子嗣。可是我们拜过神求过佛,却都未能如愿。”
“或许这当真是人与妖不能相恋的缘由吧……”杜檀儿说着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意,”无论怎样都是没有结果的。“
李星辰一双眼睛望着前方,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忽然笑了。
他不懂爱是一种什么滋味儿,亦不懂杜檀儿心里的苦。可是他看得清,看得清杜檀儿心里的执念。
“可是至少你们在一起共度过二十几年的光阴……”半晌后,李星辰才开了口。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不远处一棵已经抽芽的老树,那枝头有两只头颈相交的鸟儿。
“你看它们,才能活多久,两只鸟一直呆在一起的光景就更少了。”
就在此时,两只鸟儿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李星辰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至于我父亲,几年前死在了北地的战场上。我曾经也执着于没有母亲,自己偷偷地哭,或者一个人发呆。”
“那滋味儿不好受,自己像是困在笼子里,怎么逃也逃不出去。”
“再后来,父亲殉国的消息传回来,我才感到后悔。父亲在世的时候没好好陪他,等人离世,便只能一辈子相望了。”
“其实你大可不必纠结,我想罗大人早就想到了这个……”
“相逢尤旦暮,愿卿早知情……大人这句话,我想夫人应该明白了吧。”
杜檀儿忽然愣住了,她也想起了罗秀臣留下的那几封书信里写下的这句话。
半晌,她才苦笑一声:“原来是我执念太深了……”
李星辰笑道:“他曾是翩翩的美少年,心怀天下,在当年的殿试上一骑绝尘,独占鳌头。”
“你当年也是风华正茂,年华正好。”
“你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他,这才是人生的幸事……”
“思念太甜,泪水太咸……如今还何苦自己折磨自己。”
这些其实很好懂,若是总是沉浸于自己的遗憾中,那便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你会遗憾自己荒废了光阴,也会遗憾自己某事未能如愿,甚至还会遗憾自己昨夜没有睡好,今早起床困顿不已。
但是总归得看一看希望不是?
你浪费了许久的光阴,但是生命还很长;你遗憾自己某事未能如愿,但是你还有其他的事可以去做;你遗憾……
李星辰走着,心里想着这些,不由得心境也开阔了许多,许多他之前没有想明白的事情也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多谢公子!”片刻后杜檀儿忽然一笑,一瞬间风情无限。
两个人并肩走着,不时聊上几句,而这一聊,便聊到了出城。
李星辰站在城外,杜檀儿站在城门口,两个人相视一眼,各自笑了笑。
随后李星辰摆摆手,一转身,便迈开了步子。
东方,朝阳刚刚从云霞里跳出来,明媚的金光从云雾后喷薄而出,照亮了天际。
阳光打在杜檀儿的脸上,也打在李星辰的脸上。
杜檀儿望着李星辰远去的背影,心里的愁绪似乎也被这朝阳尽数消解干净。
金霞漫天……天亮了。
……
李星辰走在南下的官道上,心中想着一些事情。
罗秀臣死了,陵安便没了郡守,长安那边应该用不了多久,会派来新的郡守。
只是新的郡守好坏如何,他并不知晓。
若是好,那边是陵安百姓的幸事,若是不好,那他也无能为力。
当然,这些还轮不到他来费心,他现在只管好自己便可。
南下的路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顺着官道南下,延陵郡各地的风土人情便全映在他眼中。
五日后,时间入了三月,终于走到了延陵郡南方的边界。
他在一个小县城里简单的吃了点午饭后,便再度启程。
只是出城没多久,他就听到身后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
他回头一看,却看到了一辆熟悉的马车。
那是李潺鸢的马车。
不过李星辰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走着。
半晌后,马车从后面追上来,在李星辰身边停了下来。
帷裳掀开,一张清丽的脸从车厢里探出来,熟悉的声音也飘进了。
“李家小哥,咱们又见面了!”
李潺鸢眼睛眯成月牙,一脸笑意的打了声招呼。
李星辰似乎又想起了当初在燕州城外别过时的玩笑话,当即回道:“李家小妹,有劳挂念。”
李潺鸢努努嘴,倒是没还口。她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跳下来,蹦蹦跳跳的来到李星辰身边。
“张伯,你赶着马车先走吧,我记得前方十里处有一处驿馆,你到那里等候便可。”
车夫点点头,也没多说,直接操着马鞭驾着马车离开,似乎一点也不担心李潺鸢一个小姑娘独自走这么远的路。
等到车夫走远了,李星辰忽然眉毛一挑,问道:“李家小妹难道不怕我是坏人吗?”
“你可以试试啊。”李潺鸢也毫不客气的挑衅了一句。
当然,这些都只是玩笑话,在陵安城里呆了半个月,经历了那么多,他成长了许多,性子也不再如之前那般。
两个人就这么一边走着,一边聊起了分开这段时间里,经历的趣事儿。
赶路的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十几日便过去了。
这十几日里,李星辰一直都跟李潺鸢呆在一起,当然,他更多的是图个方便,毕竟有马车坐,可以省去不少赶路的时间。
马车嘎吱嘎吱,走出延陵郡,行过云中郡,翻过穿云岭,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终是到了长安的地界上。
长安以北,南望坡上,马车缓缓爬上坡顶,最后在坡顶停了下来,李星辰掀开帷帐下了马车。
透过淡淡的云雾,从坡顶南望,一座悠悠雄城在十里之外巍然而立。
长风南起,
那里,是长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