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71 061
- 472 062
- 473 063
- 474 064
- 475 065
- 476 066
- 477 067
- 478 068
- 479 069
- 480 070
- 481 071
- 482 072
- 483 073
- 484 074
- 485 075
- 486 076
- 487 077
- 488 078
- 489 079
- 490 080
- 491 081
- 492 082
- 493 083
- 494 084
- 495 085
- 496 086
- 497 087
- 498 088
- 499 089
- 500 090
- 501 091
- 502 092
- 503 093
- 504 094
- 505 095
- 506 096
- 507 097
- 508 098
- 509 099
- 510 100
- 511 101
- 512 102
- 513 103.
- 514 104
- 515 105
- 516 106
- 517 107
- 518 108
- 519 109
- 520 110
- 521 111
- 522 112
- 523 113
- 524 114
- 525 115
- 526 116
- 527 117
- 528 118
- 529 119
- 530 120
- 531 121
- 532 122
- 533 123
- 534 124
- 535 125
- 536 126
- 537 127
- 538 128
- 539 129
- 540 130
- 541 131
- 542 132
- 543 133
- 544 134
- 545 135
- 546 136
- 547 137
- 548 138
- 549 139
- 550 140
- 551 141
- 552 142
- 553 143
- 554 144
- 555 145
- 556 146
- 557 147
- 558 148
- 559 149
- 560 150
- 561 151
- 562 154
- 563 155
- 564 156
- 565 157
- 566 158
- 567 159
- 568 160
- 569 161
- 570 162
- 571 163
- 572 164
- 573 165
- 574 166
- 575 167
- 576 168
- 577 169
- 578 170
- 579 171
- 580 172
- 581 173
- 582 174
- 583 174章
- 584 175
- 585 176
- 586 177
- 587 178
- 588 179
- 589 180
- 590 181
- 591 182
- 592 183
- 593 184
- 594 185
- 595 186
- 596 187
- 597 188
- 598 189
- 599 190
- 600 191
- 601 192
- 602 193
- 603 194
- 604 195
- 605 196
- 606 197
- 607 198
- 608 199
- 609 200
- 610 201
- 611 001
- 612 002
- 613 003
- 614 004
- 615 005
- 616 006
- 617 007
- 618 008
- 619 009
- 620 010
- 621 011
- 622 012
- 623 013
- 624 014
- 625 015
- 626 019
- 627 016
- 628 017
- 629 018
- 630 020
- 631 021
- 632 022
- 633 023
- 634 024
- 635 025
- 636 026
- 637 027
- 638 028
- 639 029
- 640 030
- 641 031
- 642 030
- 643 031
- 644 030
- 645 031
- 646 030
- 647 031
- 648 030
- 649 031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71
071
“基于古代矮人城市外墙搭建的岩石屏障,高78.74英尺,最上部厚17.1英尺,筑于本纪元751年--皇家建筑师·亚提曼爵士对于格罗尼亚外墙的研究记录。”
第二天黎明,天空仍是阴沉沉的,大雾弥漫的运河之上,最后一艘外出担任疏散任务的海军战舰归来了,从高耸的南部城墙顶端远远望去,浓雾的深处逐渐显出了大量帆船的影子,同时两岸马蹄声大作,伴随着震天的战鼓声逐渐逼近了格罗尼亚。
岩石筑起的城墙在质量上毫无问题,为了方便登上高墙,人们在城墙边搭起了多处金属平台,类似海军船坞的建筑结构,各个平台间以钢铁阶梯连接,为士兵登城守备提供了多条路线,而上方的五百名守军也早已整齐列队,每十名全副武装的海军士兵为一组,再由两名骑士率领将高墙的各处要点都看守的严严实实。隧道旁的几架起重机不断从城下的水域打捞起古建筑的残垣,为高墙各处平台的投石器提供了充足的石块。傍着西南城墙搭建的一处钢铁高台处,奉命守备南城的尤里乌斯设立了指挥所,此地视野极佳,即使在大雾之中,也可将来自西面的动静一览无余。
地平线的尽头,有无数的村庄正燃烧着,入侵者的阵势在守军的视野中已经十分明显,指挥官下令封锁海军避风港水门及城墙各处可供出入的通道,同时派出传令调集居民区所有的志愿兵赶来城墙增援,他将南门主港口净空作为运输船中介点,隧道顶部的平台当做临时军械库,来自守军驻地的士兵在登上城墙时即可挑选合适的武器,方便以最快的速度融入防线。
到了清晨,城内的雾气渐渐散去,自由之翼的成员们在夜间完成了防御工事的作业后便返回了居民区的临时住处武装自己,再次接到通知之后,一行人准时在居民区码头碰面,为了应付这场战事,席格早就换上了与骑士们相同的链甲装束,黑纹长衣的下摆仍随风飘动着,肖伊也在战斗夹克上增加了硬皮革的护肩和护胸,而那巴尔将他的老式镶皮甲拿去裁缝铺加工了一番,不忘在底下穿了一件轻便的锁子背心,只有波尔查身上的锁片甲在此次旅途中一直未曾脱下,今日也只是用砂纸稍稍刮去了些铁锈,就再次穿着它出阵。
不久后,接应的船只到来,一行人除了执意独自行动的席格以外,都在肖伊的带领下乘船前往南门,沿途除了同行的城市守卫巡逻艇,他们并没有遇上多少民船,昨天还是船只纵横的主河道,到了战时就只剩下了少数志愿为正规军提供帮助的公民仍撑着船在各条水道中忙碌。
“喂,团长,亚特罗斯那家伙怎么把瑟沃勒的人调到北城去了?我们找他来就是为了合兵作战啊,结果老朋友丢了不说,还和一大堆完全不熟悉的城管分到一组了。”
“我有什么办法啊!调兵遣将的事归亚特罗斯说了算,而且席格还耍性子自己单干去了。还有你不停地敲那只手套,到底要干嘛……很烦哎。”
亚特罗斯将自由之翼和城市守卫编成了一组执行最基本的防卫任务,此举令那巴尔有些不爽,于是不停地用手中的飞斧敲着左腕的钢手铠,如同在向附近几艘巡逻艇上的城市卫兵宣泄似的。逐渐,波尔查也受不了了,出手抢下了他的短斧甩到了船尾。
“怎么着,蠢马贼。我只是看那些卫兵不爽,你有什么意见?”(注:前作中苍鹰号被强制要求缴过泊船费)
“你这家伙就打住吧,看这高墙,投石台和火器的射程覆盖了城外环形水域几乎所有的区域,敌人做好充分准备前不可能进入守军的射程主动找死。虽然他们包围了城市,可在这座难以逾越的高墙后,我们撑得定然比他们久,所以你啊,别再抱怨什么了,团结一致才最重要。”
“就是,茶哥说的真棒!”
肖伊迎合着拍了拍手掌,又微笑着朝那巴尔做了个鬼脸,在她的仲裁下,那巴尔也不再抱怨了,只是示意船夫划得快些,队友们也都各自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不经意间,雷米尔突然想到了肖伊曾经提过的绝密计划。
“团长,上次你已经为这种情况准备了计策,是什么?”
她蛮不在乎的挠着头发,将围巾系在了领上,说:“是个秘密啦。还需要友军掩护,但我和亚特罗斯商量过,他并不打算在战前就派骑士出城突袭,更何况现在我们被围得水泄不通,要将大量骑士连同军马载到城外的岸上几乎不可能办到。”
听到这个答复,队员们不免有些失望,但她仍微笑着安慰说:“别叹气啊,我会带着大家一起打垮德鲁亚人的,就这么约定好了~”
她对战争的态度,完全不像是刚成年的少女应有的那样,但一同出生入死经过无数死亡考验聚集到她麾下的勇士们无一质疑她的领导能力,也对她不世出的计划充满信心,在过去曾作为苍鹰号船员与她共同航行的雷米尔,也逐渐体会到这一点,便不再追问了。
增援于十分钟后抵达皇家港时,他们才发现同行的八艘巡逻艇上总共只有不到一百名卫兵,都是受到保护家园的使命召集而来的临时战力,比起城墙上的海军精锐,他们参差不齐的装备明显要粗糙许多,不仅有带大锤战戟一类的重武器的,也有配备精度较低的劣质燧发手铳的,但相较统一穿着轻刀革甲的海军,这些身穿格罗尼亚纹章甲的重装守卫有着更强的战斗能力也说不定。
登岸后,肖伊将身上多余的匕首分发给两位队友,突然又想起了些什么,在背包里摸索了一番,翻出一把生锈的小刀交到了雷米尔手中。
“在这最后的时间里,让我们用手中的刀刃来定约。~无论在城墙外边有什么样的敌人在等着我们,一定不能放弃,等战争结束了,我希望你们能亲手将信物还给我。”
当那巴尔收起匕首一笑带过的时候,波尔查望着高处的城墙,再次擦拭了锈迹斑斑的锁片甲,抽出长刀和马刀逐一挥舞了一番,看上去对守城战并没有多少把握,但还是收下了匕首挂在了腰带上,朝她竖起拇指致谢。
“谢啦,会搞定的。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等撑过这场战争,再一起到酒馆喝个痛快。”
“真是搞不懂你在担心什么,战略什么的,老子懒得去费脑子,既然指挥官让我们去保护城墙,那就这么着吧……雷米尔,我们先走一步。”
波尔查忧心忡忡的表现令那巴尔感到不快,雷米尔应了一声,跟他先走开了,其实雷米尔明白那巴尔心中的顾虑,经历过多次痛失挚友的惨祸,他同样也不希望队友中的任何一人在战争中丧命。
跟随城市守卫的队列,二人沿着连接数个钢铁平台的阶梯逐渐接近了城墙最上部,各种材料的靴子踩踏在钢铁台阶上的清响声都十分刺耳,尤其是在这令人胆寒的高度,视野内的城市区域都被缩小了不少,雷米尔和那巴尔靠在一处高台的围栏边俯瞰隧道顶部的临时军械库,并向人群中比较显眼的两个人影挥了挥手,仍在整理远程武器弹药的肖伊和波尔查也终于动身了。
距离城墙顶部还有最后一级落差,那巴尔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跑了上去,雷米尔对身处的高度已经有些发虚,缓慢的挪动颤抖的双腿在各阶楼梯之间走动,好不容易登上了较其高度而言并不算宽的顶部城墙,便挤进了一个哨兵队列伸长脖子俯瞰城外的水域,遍布运河两岸的敌军瞬间将他吓退了两步。
重新站稳的雷米尔已经顾不上在城墙上的线列中寻找那巴尔的身影,迅速将城下的敌阵挨个扫视一遍,虽是在高处俯瞰,但敌人为了躲避格罗尼亚人的守城兵器射程而刻意在距城墙较远的沿岸布阵,辎重和军械都贮进了两岸的从林里,最近的敌阵也隔了四百码以上,加之高度落差极大,无从分辨敌阵的人数和人员配置。但从士兵的差异不难看出,南岸由德鲁亚人占据,从衣到甲皆是漆黑的步兵方阵傍水密密麻麻的列了近二十个,更有大量骑兵在后方压阵,分别保护着十几台投石车和其他攻城兵器的样子。北岸则是来自西方的波兹乱军,大量持矛的链甲铁骑在最前方列成了线阵来保护固定位置的投石台及攻城弩车,剩下的重步兵都在运河边摆出多道列阵,借助绳索和水的浮力拉动运河上的两台雷米尔未曾见过的巨大器械,随时准备顺着水流直逼城墙,从他的第一印象来看,那简直就是以粗重的铁链和坚固的金属框架和木材搭建而成的移动桥梁。
“这就是冥世之矛远征军和西方乱军的正体啊……在我有生之年所见过的军势里,这算是仅次于禅达之围的了……”
晚一步上来的波尔查提着刀从雷米尔身旁经过,城下的敌阵虽对他造成些许压迫,但不足以超过他在禅达遭遇的最强暗黑骑士团,随后赶来的肖伊更是不把这些敌人放在眼里,只顾着在众多军列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雷米尔已经蔫在原地眺望敌阵许久了。
这时候,那巴尔不知从哪边走了过来,从后方拍了拍雷米尔的双肩,一脸责备的表情催促道:“雷米尔,别发愣了,正愁在弩炮附近找不到你,还以为你因为惧高先撤了呢。赶快跟上,他们都需要你这个操作巨弩的高手来指挥啊。”
失意的时候,确实只有最重要的同伴才能让自己重拾干劲,雷米尔微笑着应了一句:“这地方高可是事实啊,但雷米尔大爷我可做不出抛下伙伴逃走的事,我们出发吧!”
“快趴下!!”
在城下飞来的阵阵箭雨中,一个巨大的金属球高速接近,瞬间击毁了雷米尔所指挥的投石机并发生爆炸喷射出大量燃油将此地化作一片火海……
被爆炸的冲击掀飞之后,入骨的烧灼感涌进了雷米尔的神经,在一股参杂着燃油和焦肉的气味中睁开了眼睛,眼前的景象天旋地转,只能分辨出自己躺在不算太旺的火海中,而手中的十字弓沾上了燃油而报废,脚上的皮靴也烧了起来,眼下的情况真是糟糕到极点了。
“我操!”
他大骂一声,把烧焦的鞋子脱了下来,连同手里的废弩一起甩到一边,连滚带爬逃离了被引燃的区域。此时视觉也差不多回复了,雷米尔赶紧站了起来,周围除了被砸碎的投石台的无数碎木片仍在燃烧外,大部分士兵都被这波攻击震下了城墙,少数不走运的被火焰活活烧死,幸运的则像他一样被炸得远远的,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这个投石机阵地已经无法运作了。
眼看着火焰随着燃油向两旁延烧开来,天色突然变得阴暗无比,在这片天空飘了近一周的雨云终于有反应了,电闪雷鸣中倾盆大雨飞泻而下,浇灭了逐渐延烧的火苗,守军所在的平台及其他几处被燃油弹袭击的位置的火焰都已经熄灭,冒着雨势,另一波格罗尼亚士兵抵达了城墙西南角,继续用长弓和硬弩朝城下的敌军阵地射击,而敌人的攻城火力也没有因为雨势而停下进攻,又一轮霹雳弹被抛了上来,转眼间就摧毁了城墙的多处防守点……
“老天啊……接下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根据受伤后模糊的印象,雷米尔只记得战斗始于大约两小时前,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夹杂着高昂的号角声,德鲁亚人将阵后的十几台投石车推到了最前方,在没有事先警告和谈判的情况下率先打破了僵持的局面,在距离城墙约二百码的位置,他们的旧式人力抛石车根本不可能将石弹抛射至二十来米的高空,可这并不能阻止德鲁亚人发起疯狂的攻势,一轮又一轮的投石攻击接连命中了城墙,可惜这种在卡拉迪亚通用的投石车完全没有办法克服其缺陷,最多是给岩壁般的外墙体造成轻微擦伤,完全没有对城墙上的守军造成威胁,操纵兵器的几十名德鲁亚士兵反而进入了守军的射程,格罗尼亚人以一阵箭雨回赠了敌人,处在最远射程的德鲁亚人就像是被潮水冲击一般避无可避,全数中箭身亡,一排攻城车也被弃置在了原地。
比起不具威胁的德鲁亚攻城队,格罗尼亚人拥有的防御工事非常先进,城墙上的各处要点都架设有可旋转底盘的配重投石机及强力弩炮,雷米尔当前所处的南门投石台在此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囤积了大量箭矢、石块供射手和投石机使用,只因此地正对着运河南岸的德鲁亚阵地,投石的有效射程正好覆盖了敌人留下的投石车队列,指挥官的传令在不久后便赶到了现场交代了攻击命令,瞭望员几番确认后终于给出了坐标,雷米尔尽快调整了投石机的方向,小队的副手朝着活钩猛地挥下了铁锤,悬挂在城墙外侧的巨重石块朝下坠去,牵动吊杆将一截巨大的岩石立柱抛射出去,石柱在空中飞了一段距离后不偏不倚的砸毁了一台投石车,附近的火力点也同时发动攻势,以投石反击轻松捣毁了敌人的攻城武器,城墙上的格罗尼亚士兵立时发出一阵欢呼。
“干得漂亮!他们想必也知道我们的城墙有多坚固了,投石车恐怕只是用来为接下来的攻击试水!赶紧找掩体吧。”
那巴尔简单的称赞了一句,德鲁亚人的行动也证实了他的担心,望远镜提供的视野中,一列精锐弓弩手抵达了阵前,快速分散列起了线阵,向城头倾泻出一连串的箭雨袭击,由于大多数人没有盾牌,可供躲避箭雨的城垛也分得较开,大部分守军退到了城墙内侧躲避箭矢,敌人也趁着城头的守军被压制的机会,将几台新建造的大型弩车推了出来,再度以攻城器械向城墙发难。
“现在不是观察的时候!趴下!”
第二天黎明,天空仍是阴沉沉的,大雾弥漫的运河之上,最后一艘外出担任疏散任务的海军战舰归来了,从高耸的南部城墙顶端远远望去,浓雾的深处逐渐显出了大量帆船的影子,同时两岸马蹄声大作,伴随着震天的战鼓声逐渐逼近了格罗尼亚。
岩石筑起的城墙在质量上毫无问题,为了方便登上高墙,人们在城墙边搭起了多处金属平台,类似海军船坞的建筑结构,各个平台间以钢铁阶梯连接,为士兵登城守备提供了多条路线,而上方的五百名守军也早已整齐列队,每十名全副武装的海军士兵为一组,再由两名骑士率领将高墙的各处要点都看守的严严实实。隧道旁的几架起重机不断从城下的水域打捞起古建筑的残垣,为高墙各处平台的投石器提供了充足的石块。傍着西南城墙搭建的一处钢铁高台处,奉命守备南城的尤里乌斯设立了指挥所,此地视野极佳,即使在大雾之中,也可将来自西面的动静一览无余。
地平线的尽头,有无数的村庄正燃烧着,入侵者的阵势在守军的视野中已经十分明显,指挥官下令封锁海军避风港水门及城墙各处可供出入的通道,同时派出传令调集居民区所有的志愿兵赶来城墙增援,他将南门主港口净空作为运输船中介点,隧道顶部的平台当做临时军械库,来自守军驻地的士兵在登上城墙时即可挑选合适的武器,方便以最快的速度融入防线。
到了清晨,城内的雾气渐渐散去,自由之翼的成员们在夜间完成了防御工事的作业后便返回了居民区的临时住处武装自己,再次接到通知之后,一行人准时在居民区码头碰面,为了应付这场战事,席格早就换上了与骑士们相同的链甲装束,黑纹长衣的下摆仍随风飘动着,肖伊也在战斗夹克上增加了硬皮革的护肩和护胸,而那巴尔将他的老式镶皮甲拿去裁缝铺加工了一番,不忘在底下穿了一件轻便的锁子背心,只有波尔查身上的锁片甲在此次旅途中一直未曾脱下,今日也只是用砂纸稍稍刮去了些铁锈,就再次穿着它出阵。
不久后,接应的船只到来,一行人除了执意独自行动的席格以外,都在肖伊的带领下乘船前往南门,沿途除了同行的城市守卫巡逻艇,他们并没有遇上多少民船,昨天还是船只纵横的主河道,到了战时就只剩下了少数志愿为正规军提供帮助的公民仍撑着船在各条水道中忙碌。
“喂,团长,亚特罗斯那家伙怎么把瑟沃勒的人调到北城去了?我们找他来就是为了合兵作战啊,结果老朋友丢了不说,还和一大堆完全不熟悉的城管分到一组了。”
“我有什么办法啊!调兵遣将的事归亚特罗斯说了算,而且席格还耍性子自己单干去了。还有你不停地敲那只手套,到底要干嘛……很烦哎。”
亚特罗斯将自由之翼和城市守卫编成了一组执行最基本的防卫任务,此举令那巴尔有些不爽,于是不停地用手中的飞斧敲着左腕的钢手铠,如同在向附近几艘巡逻艇上的城市卫兵宣泄似的。逐渐,波尔查也受不了了,出手抢下了他的短斧甩到了船尾。
“怎么着,蠢马贼。我只是看那些卫兵不爽,你有什么意见?”(注:前作中苍鹰号被强制要求缴过泊船费)
“你这家伙就打住吧,看这高墙,投石台和火器的射程覆盖了城外环形水域几乎所有的区域,敌人做好充分准备前不可能进入守军的射程主动找死。虽然他们包围了城市,可在这座难以逾越的高墙后,我们撑得定然比他们久,所以你啊,别再抱怨什么了,团结一致才最重要。”
“就是,茶哥说的真棒!”
肖伊迎合着拍了拍手掌,又微笑着朝那巴尔做了个鬼脸,在她的仲裁下,那巴尔也不再抱怨了,只是示意船夫划得快些,队友们也都各自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不经意间,雷米尔突然想到了肖伊曾经提过的绝密计划。
“团长,上次你已经为这种情况准备了计策,是什么?”
她蛮不在乎的挠着头发,将围巾系在了领上,说:“是个秘密啦。还需要友军掩护,但我和亚特罗斯商量过,他并不打算在战前就派骑士出城突袭,更何况现在我们被围得水泄不通,要将大量骑士连同军马载到城外的岸上几乎不可能办到。”
听到这个答复,队员们不免有些失望,但她仍微笑着安慰说:“别叹气啊,我会带着大家一起打垮德鲁亚人的,就这么约定好了~”
她对战争的态度,完全不像是刚成年的少女应有的那样,但一同出生入死经过无数死亡考验聚集到她麾下的勇士们无一质疑她的领导能力,也对她不世出的计划充满信心,在过去曾作为苍鹰号船员与她共同航行的雷米尔,也逐渐体会到这一点,便不再追问了。
增援于十分钟后抵达皇家港时,他们才发现同行的八艘巡逻艇上总共只有不到一百名卫兵,都是受到保护家园的使命召集而来的临时战力,比起城墙上的海军精锐,他们参差不齐的装备明显要粗糙许多,不仅有带大锤战戟一类的重武器的,也有配备精度较低的劣质燧发手铳的,但相较统一穿着轻刀革甲的海军,这些身穿格罗尼亚纹章甲的重装守卫有着更强的战斗能力也说不定。
登岸后,肖伊将身上多余的匕首分发给两位队友,突然又想起了些什么,在背包里摸索了一番,翻出一把生锈的小刀交到了雷米尔手中。
“在这最后的时间里,让我们用手中的刀刃来定约。~无论在城墙外边有什么样的敌人在等着我们,一定不能放弃,等战争结束了,我希望你们能亲手将信物还给我。”
当那巴尔收起匕首一笑带过的时候,波尔查望着高处的城墙,再次擦拭了锈迹斑斑的锁片甲,抽出长刀和马刀逐一挥舞了一番,看上去对守城战并没有多少把握,但还是收下了匕首挂在了腰带上,朝她竖起拇指致谢。
“谢啦,会搞定的。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等撑过这场战争,再一起到酒馆喝个痛快。”
“真是搞不懂你在担心什么,战略什么的,老子懒得去费脑子,既然指挥官让我们去保护城墙,那就这么着吧……雷米尔,我们先走一步。”
波尔查忧心忡忡的表现令那巴尔感到不快,雷米尔应了一声,跟他先走开了,其实雷米尔明白那巴尔心中的顾虑,经历过多次痛失挚友的惨祸,他同样也不希望队友中的任何一人在战争中丧命。
跟随城市守卫的队列,二人沿着连接数个钢铁平台的阶梯逐渐接近了城墙最上部,各种材料的靴子踩踏在钢铁台阶上的清响声都十分刺耳,尤其是在这令人胆寒的高度,视野内的城市区域都被缩小了不少,雷米尔和那巴尔靠在一处高台的围栏边俯瞰隧道顶部的临时军械库,并向人群中比较显眼的两个人影挥了挥手,仍在整理远程武器弹药的肖伊和波尔查也终于动身了。
距离城墙顶部还有最后一级落差,那巴尔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跑了上去,雷米尔对身处的高度已经有些发虚,缓慢的挪动颤抖的双腿在各阶楼梯之间走动,好不容易登上了较其高度而言并不算宽的顶部城墙,便挤进了一个哨兵队列伸长脖子俯瞰城外的水域,遍布运河两岸的敌军瞬间将他吓退了两步。
重新站稳的雷米尔已经顾不上在城墙上的线列中寻找那巴尔的身影,迅速将城下的敌阵挨个扫视一遍,虽是在高处俯瞰,但敌人为了躲避格罗尼亚人的守城兵器射程而刻意在距城墙较远的沿岸布阵,辎重和军械都贮进了两岸的从林里,最近的敌阵也隔了四百码以上,加之高度落差极大,无从分辨敌阵的人数和人员配置。但从士兵的差异不难看出,南岸由德鲁亚人占据,从衣到甲皆是漆黑的步兵方阵傍水密密麻麻的列了近二十个,更有大量骑兵在后方压阵,分别保护着十几台投石车和其他攻城兵器的样子。北岸则是来自西方的波兹乱军,大量持矛的链甲铁骑在最前方列成了线阵来保护固定位置的投石台及攻城弩车,剩下的重步兵都在运河边摆出多道列阵,借助绳索和水的浮力拉动运河上的两台雷米尔未曾见过的巨大器械,随时准备顺着水流直逼城墙,从他的第一印象来看,那简直就是以粗重的铁链和坚固的金属框架和木材搭建而成的移动桥梁。
“这就是冥世之矛远征军和西方乱军的正体啊……在我有生之年所见过的军势里,这算是仅次于禅达之围的了……”
晚一步上来的波尔查提着刀从雷米尔身旁经过,城下的敌阵虽对他造成些许压迫,但不足以超过他在禅达遭遇的最强暗黑骑士团,随后赶来的肖伊更是不把这些敌人放在眼里,只顾着在众多军列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雷米尔已经蔫在原地眺望敌阵许久了。
这时候,那巴尔不知从哪边走了过来,从后方拍了拍雷米尔的双肩,一脸责备的表情催促道:“雷米尔,别发愣了,正愁在弩炮附近找不到你,还以为你因为惧高先撤了呢。赶快跟上,他们都需要你这个操作巨弩的高手来指挥啊。”
失意的时候,确实只有最重要的同伴才能让自己重拾干劲,雷米尔微笑着应了一句:“这地方高可是事实啊,但雷米尔大爷我可做不出抛下伙伴逃走的事,我们出发吧!”
“快趴下!!”
在城下飞来的阵阵箭雨中,一个巨大的金属球高速接近,瞬间击毁了雷米尔所指挥的投石机并发生爆炸喷射出大量燃油将此地化作一片火海……
被爆炸的冲击掀飞之后,入骨的烧灼感涌进了雷米尔的神经,在一股参杂着燃油和焦肉的气味中睁开了眼睛,眼前的景象天旋地转,只能分辨出自己躺在不算太旺的火海中,而手中的十字弓沾上了燃油而报废,脚上的皮靴也烧了起来,眼下的情况真是糟糕到极点了。
“我操!”
他大骂一声,把烧焦的鞋子脱了下来,连同手里的废弩一起甩到一边,连滚带爬逃离了被引燃的区域。此时视觉也差不多回复了,雷米尔赶紧站了起来,周围除了被砸碎的投石台的无数碎木片仍在燃烧外,大部分士兵都被这波攻击震下了城墙,少数不走运的被火焰活活烧死,幸运的则像他一样被炸得远远的,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这个投石机阵地已经无法运作了。
眼看着火焰随着燃油向两旁延烧开来,天色突然变得阴暗无比,在这片天空飘了近一周的雨云终于有反应了,电闪雷鸣中倾盆大雨飞泻而下,浇灭了逐渐延烧的火苗,守军所在的平台及其他几处被燃油弹袭击的位置的火焰都已经熄灭,冒着雨势,另一波格罗尼亚士兵抵达了城墙西南角,继续用长弓和硬弩朝城下的敌军阵地射击,而敌人的攻城火力也没有因为雨势而停下进攻,又一轮霹雳弹被抛了上来,转眼间就摧毁了城墙的多处防守点……
“老天啊……接下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根据受伤后模糊的印象,雷米尔只记得战斗始于大约两小时前,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夹杂着高昂的号角声,德鲁亚人将阵后的十几台投石车推到了最前方,在没有事先警告和谈判的情况下率先打破了僵持的局面,在距离城墙约二百码的位置,他们的旧式人力抛石车根本不可能将石弹抛射至二十来米的高空,可这并不能阻止德鲁亚人发起疯狂的攻势,一轮又一轮的投石攻击接连命中了城墙,可惜这种在卡拉迪亚通用的投石车完全没有办法克服其缺陷,最多是给岩壁般的外墙体造成轻微擦伤,完全没有对城墙上的守军造成威胁,操纵兵器的几十名德鲁亚士兵反而进入了守军的射程,格罗尼亚人以一阵箭雨回赠了敌人,处在最远射程的德鲁亚人就像是被潮水冲击一般避无可避,全数中箭身亡,一排攻城车也被弃置在了原地。
比起不具威胁的德鲁亚攻城队,格罗尼亚人拥有的防御工事非常先进,城墙上的各处要点都架设有可旋转底盘的配重投石机及强力弩炮,雷米尔当前所处的南门投石台在此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囤积了大量箭矢、石块供射手和投石机使用,只因此地正对着运河南岸的德鲁亚阵地,投石的有效射程正好覆盖了敌人留下的投石车队列,指挥官的传令在不久后便赶到了现场交代了攻击命令,瞭望员几番确认后终于给出了坐标,雷米尔尽快调整了投石机的方向,小队的副手朝着活钩猛地挥下了铁锤,悬挂在城墙外侧的巨重石块朝下坠去,牵动吊杆将一截巨大的岩石立柱抛射出去,石柱在空中飞了一段距离后不偏不倚的砸毁了一台投石车,附近的火力点也同时发动攻势,以投石反击轻松捣毁了敌人的攻城武器,城墙上的格罗尼亚士兵立时发出一阵欢呼。
“干得漂亮!他们想必也知道我们的城墙有多坚固了,投石车恐怕只是用来为接下来的攻击试水!赶紧找掩体吧。”
那巴尔简单的称赞了一句,德鲁亚人的行动也证实了他的担心,望远镜提供的视野中,一列精锐弓弩手抵达了阵前,快速分散列起了线阵,向城头倾泻出一连串的箭雨袭击,由于大多数人没有盾牌,可供躲避箭雨的城垛也分得较开,大部分守军退到了城墙内侧躲避箭矢,敌人也趁着城头的守军被压制的机会,将几台新建造的大型弩车推了出来,再度以攻城器械向城墙发难。
“现在不是观察的时候!趴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