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11 一千零二十五章 侵入者
- 1012 一千零二十六章 侵入者(中)
- 1013 一千零二十七章 侵入者(下)
- 1014 一千零二十八章 挑战者
- 1015 一千零二十九章 挑战者(中)
- 1016 一千零三十章 挑战者(下)
- 1017 一千零三十一章 第三次挑战
- 1018 一千零三十二章 第三次挑战(中)
- 1019 一千零三十三章 第三次挑战(下)
- 1020 一千零三十四章 开始
- 1021 一千零三十五章 开始(中)
- 1022 一千零三十六章 开始(中)
- 1023 一千零三十七章 开始(下)
- 1024 一千零三十八章 开始(完)
- 1025 一千零三十九章 再一次打击
- 1026 一千零四十章 再一次打击(中)
- 1027 一千零四十一章 再一次打击(下)
- 1028 一千零四十二章 再一次打击(完)
- 1029 一千零四十三章 米国特工们
- 1030 一千零四十四章 米国特工们(中)
- 1031 一千零四十五章 米国的特工们(3)
- 1032 一千零四十六章 米国的特工们(4)
- 1033 一千零四十七章 米国的特工们(5)
- 1034 一千零四十八章 米国的特工们(6)
- 1035 一千零四十九章 米国特工们(7)
- 1036 一千零五十章 米国特工们(8)
- 1037 一千零五十一章 米国特工们(9)
- 1038 一千零五十二章 米国特工们(10)
- 1039 一千零五十三章 米国特工们(11)
- 1040 一千零五十四章 米国特工们(12)
- 1041 一千零五十五章 米国特工们(13)
- 1042 一千零五十六章 米国特工们(14)
- 1043 一千零五十六章 交手
- 1044 一千零五十七张 交手(中)
- 1045 一千零五十八章 交手(下)
- 1046 一千零五十九章 交手(完)
- 1047 一千零六十三章 特工,你好
- 1048 一千零六十四章 特工,你好(中)
- 1049 一千零六十五章 特工,你好(下)
- 1050 一千零六十六章 特工,你好(完)
- 1051 一千零六十七章 风云起
- 1052 一千零六十八章 风云起(2)
- 1053 一千零六十九章 风云起(3)
- 1054 一千零七十章 风云起(4)
- 1055 一千零七十一章 风云起(5)
- 1056 一千零七十二章 风云起(6)
- 1057 一千零七十三章 风云起(7)
- 1058 一千零七十四章 风云起(8)
- 1059 一千零七十五章 风云起(9)
- 1060 一千零七十六章 风云起(10)
- 1061 一千零七十七章 风云起(11)
- 1062 一千零七十八章 风云起(12)
- 1063 一千零七十九章 风云起(13)
- 1064 一千零八十章 真正的特训开始
- 1065 一千零八十一章 真正的特训开始(中)
- 1066 一千零八十二章 真正的特训开始(下)
- 1067 一千零八十三章 真正的特训开始(完)
- 1068 一千零八十四章 特战队的新生
- 1069 一千零八十五章 特战队的新生(2)
- 1070 一千零八十六章 特战队的新生(3)
- 1071 一千零八十七章 特战队的新生(4)
- 1072 一千零八十八章 特战队的新生(5)
- 1073 一千零八十九章 特战队的新生(6)
- 1074 一千零九十章 特战队的新生(7)
- 1075 一千零九十一章 特战队的新生(8)
- 1076 一千零九十二章 特战队的新生(9)
- 1077 一千零九十三章 特战队的新生(10)
- 1078 一千零九十四章 特战队的新生(11)
- 1079 一千零九十五章 特战队的新生(12)
- 1080 一千零九十六章 特战队的新生(13)
- 1081 一千零九十七章 特战队的新生(14)
- 1082 一千零九十八章 特战队的新生(15)
- 1083 一千零九十九章 特战队的新生(16)
- 1084 一千零一百章 特战队的新生(17)
- 1085 一千零一百一章 特战队的新生(18)
- 1086 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突袭‘基地’组织
- 1087 一千零一百零三章 突袭‘基地’组织(中)
- 1088 一千零一百零四章 突袭‘基地’组织(下)
- 1089 一千零一百零五章 基地的覆灭
- 1090 一千零一百零六章 基地的覆灭(中)
- 1091 一千零一百零八章 基地的覆灭(4)
- 1092 一千零一百零九章 基地的覆灭(5)
- 1093 一千零一百一十章 基地的覆灭(6)
- 1094 一千零一百一十一章 基地的覆灭(7)
- 1095 一千零一百一十二章 基地的覆灭(8)
- 1096 一千零一百一十三章 基地的覆灭(9)
- 1097 一千零一百一十四章 基地的覆灭(10)
- 1098 一千零一百一十五章 基地的覆灭(11)
- 1099 一千零一百一十六章 基地的覆灭(12)
- 1100 一千零一百一十七章 基地的覆灭(13)
- 1101 一千零一百一十八章 基地的覆灭(14)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一千零三十五章 开始(中)
一千零三十五章 开始(中)
这对于华国来说,其实也是一次的冲击,因为当时的华国内部也进行着一次最大规模的意识形态的较量,保守跟改革者要选择什么,对于当时的华国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华国是不会有太大精力注意那个大国的。
而且在一开始很长的时间之内,苏联解体之后,按照西方的说法,苏联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是巨大错误,计划经济不可行,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结论不同。苏联的解体,既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也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优越。它只是证明,这个制度在把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时比资本主义优越,比资本主义有更快的发展、更多的公正。这是被苏联的早期历史所证明了的。
苏联解体证明:由一些精英掌权是不持久、不稳定的。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握有实现转向资本主义的权力。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解释苏联解体,也适用于解释东欧的剧变。这并不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行。它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长久,必须使从社.会主义得到好处的人同时得到权力。人民必须有真正的主权。我这里并不是指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社.会主义必须掌握自下而上产生的原则,而不应该掌握在上层。这样,社.会主义才能维持下去。
社.会主义是通过革命产生的。在一个时期内,权力掌握在上层,以巩固革命。但这就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带来一个问题:习惯于行使权力的党转变成民主的党是困难的。但只要老一代革命者掌权,还不存在问题。当老一代过世,新一代上台时,这就成为问题了。新的领导集团,没有旧社.会受压迫和追求社.会进步的历程。因此。其本身就有转向资本主义的倾向。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研究者都忽略了三种情况:第一是宪法条文中给予了加盟共.和国自由脱离苏联的权利;第二是加盟共.和国之间的依赖性没能经受住沉重危机的考验;第三是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自治化过程。
如今关于强大的苏维埃帝国解体的原因的著述颇多,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三种情况:第一个是苏联宪法条文中给予了加盟共.和国自由脱离苏联的权利,它就像一颗延时爆炸的地雷休眠了几十年;第二个原因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充分发作的“依赖性”这一“信息病毒”,没能经受住沉重危机的考验,加盟共.和国开始后悔向邻居施舍面包而以求自保。在第比利斯和维尔纽斯,人们都在说“为莫斯科干够了”。在乌拉尔有人要求不再“养活”中亚共.和国。第三个原因是所谓的自治化过程。到90年代初“改革”已经走到了尽头。随着中.央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削弱,权力开始向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流失”。在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争夺政治领袖地位的角逐中,苏联第一任总统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他只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出,而非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因此,其地位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要低于任何一位加盟共.和国总统。
为了削弱俄罗斯和叶利钦的势力。戈尔巴乔夫方面提出了将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单位提升到加盟共.和国的地位。1990年4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相应的法律,启动了“自治化”机制。其结果是俄罗斯联邦的版图像块带着许多大窟窿的奶酪,俄罗斯也因此失去了51的领土及其全部战略资源和近2000万人口。
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为了维护共.和国的完整,于1990年6月12日以压倒多数、903票赞成,13票反对和9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国家主权的声明》。这份声明中没有任何一个字提到俄罗斯联邦要脱离苏联,相反。俄罗斯联邦明确宣布准备继续成为更新后联盟的组成部分。
也许很少人会记得,俄罗斯联邦与其他加盟共.和国不同,它没有共.和国的党组织。伊万.波洛兹科夫和盖纳济.久加诺夫在党遭到批判的时刻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政府,以此同联盟的领导层相对抗,从而对苏联政府的垮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进而导致苏联解体。
为了解除戈尔巴乔夫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职务,苏共反对派和党的机关筹备在1991年9月召开非常的苏共代表大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向加盟共.和国领袖寻求支持,许诺彻底地扩大他们的权限并加紧准备于1991年8月签订新的联盟条约。为了抢在戈尔巴乔夫采取行动之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著名的“8.19”事变。
由于1991年8月19日至21日事件。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辞去总书记职务,并呼吁苏共中.央“做出艰难的然而又是诚实的决定——自行解散”。从1991年8月22日至11月6日所有加盟共.和国的政府和作为全联盟组织的苏共都停止了活动。
统一的国家随着苏共组织的垮台而轰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年8月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达维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爱沙尼亚,9月,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也决定**。再早些时候,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已决定脱离苏联。这样,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苏联。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的全民公决为这一解体进程画上了句号。在这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乌克兰公民支持乌克兰宣布**。
米国前总统乔治.卡特总统的助理布热津斯基多次指出,在苏联解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米国战略家们对乌克兰的影响。“正是乌克兰的行动。包括1991年12月它宣布**,它在别洛韦日森林关于应该用更自由的**国家联合体代替苏联的重要谈判中表现坚决,尤其是出乎意料地类似政变式地指挥驻扎在乌克兰领土上的苏联军队,阻止了独联体成为比较联邦化的苏联新名称。乌克兰的政治**震惊了莫斯科。并且成为榜样,虽然起初其它苏维埃共.和国还没有把握,但后来纷纷效仿了。”
1991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脑聚集在一起,商讨建立独联体的事宜。他们要求专家按照联合体的模式准备文件,然后送到只有他们三人所在的房间。协议签署后,他们分别给老布什和戈尔巴乔夫打电话,告知了苏联的死亡和独联体的诞生。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脑签署协议,正式确认了苏联的已成现实的终结。
起先还有人希望能以某种形式保留联盟。众所周知,叶利钦当时甚至不但说过“联盟永存”,而且还于1991年8月17日草签了联盟条约草案并计划于8月19日正式签字,然而乌克兰总统甚至不愿听到“联盟”这个词,最后找到了“联合体”这一形式作为各国在同一个经济、政治和军事空间共存的方式。
关于签署协议,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莫斯科代表带着准备好的文本来到维斯库里,事实上,不但没有任何文本,甚至没有电脑和软盘。手稿是用电子打字机打出来的,并用电传机将它复制成三份。
总统们要求专家按联合体模式准备文件。总的思路是明确的,但重要的是要为它找到必要的法律形式。当1922年苏联建立时的四个创始国中的三个——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聚集在维斯库里时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第四个创始国是南高加索联邦,它只存在到1936年。而所有的前南高加索联邦的成员都已经退出了联盟。显然,四个缔造者中的三个有权讨论联盟的命运。
结果诞生了协定的文本。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创始国确认自己建立的苏联死亡的事实;第二部分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以创始国的身份)宣布建立新的联合体——**国家联合体。
当经过协商的文本初稿准备完毕时,有人用电传机将它复印了三份,并穿过走廊送到只有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三人呆着的房间。这时他们身边既没有任何专家也没有顾问。从总统们那里退回的文件上带着一些问题、批注和建议。文件又经过修改、复制,这样反复几次,还是没能得出结论。
而且在一开始很长的时间之内,苏联解体之后,按照西方的说法,苏联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是巨大错误,计划经济不可行,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结论不同。苏联的解体,既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也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优越。它只是证明,这个制度在把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时比资本主义优越,比资本主义有更快的发展、更多的公正。这是被苏联的早期历史所证明了的。
苏联解体证明:由一些精英掌权是不持久、不稳定的。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握有实现转向资本主义的权力。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解释苏联解体,也适用于解释东欧的剧变。这并不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行。它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长久,必须使从社.会主义得到好处的人同时得到权力。人民必须有真正的主权。我这里并不是指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社.会主义必须掌握自下而上产生的原则,而不应该掌握在上层。这样,社.会主义才能维持下去。
社.会主义是通过革命产生的。在一个时期内,权力掌握在上层,以巩固革命。但这就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带来一个问题:习惯于行使权力的党转变成民主的党是困难的。但只要老一代革命者掌权,还不存在问题。当老一代过世,新一代上台时,这就成为问题了。新的领导集团,没有旧社.会受压迫和追求社.会进步的历程。因此。其本身就有转向资本主义的倾向。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研究者都忽略了三种情况:第一是宪法条文中给予了加盟共.和国自由脱离苏联的权利;第二是加盟共.和国之间的依赖性没能经受住沉重危机的考验;第三是中.央委员会所提出的自治化过程。
如今关于强大的苏维埃帝国解体的原因的著述颇多,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三种情况:第一个是苏联宪法条文中给予了加盟共.和国自由脱离苏联的权利,它就像一颗延时爆炸的地雷休眠了几十年;第二个原因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充分发作的“依赖性”这一“信息病毒”,没能经受住沉重危机的考验,加盟共.和国开始后悔向邻居施舍面包而以求自保。在第比利斯和维尔纽斯,人们都在说“为莫斯科干够了”。在乌拉尔有人要求不再“养活”中亚共.和国。第三个原因是所谓的自治化过程。到90年代初“改革”已经走到了尽头。随着中.央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削弱,权力开始向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流失”。在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争夺政治领袖地位的角逐中,苏联第一任总统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他只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出,而非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因此,其地位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要低于任何一位加盟共.和国总统。
为了削弱俄罗斯和叶利钦的势力。戈尔巴乔夫方面提出了将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单位提升到加盟共.和国的地位。1990年4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相应的法律,启动了“自治化”机制。其结果是俄罗斯联邦的版图像块带着许多大窟窿的奶酪,俄罗斯也因此失去了51的领土及其全部战略资源和近2000万人口。
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为了维护共.和国的完整,于1990年6月12日以压倒多数、903票赞成,13票反对和9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国家主权的声明》。这份声明中没有任何一个字提到俄罗斯联邦要脱离苏联,相反。俄罗斯联邦明确宣布准备继续成为更新后联盟的组成部分。
也许很少人会记得,俄罗斯联邦与其他加盟共.和国不同,它没有共.和国的党组织。伊万.波洛兹科夫和盖纳济.久加诺夫在党遭到批判的时刻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政府,以此同联盟的领导层相对抗,从而对苏联政府的垮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进而导致苏联解体。
为了解除戈尔巴乔夫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职务,苏共反对派和党的机关筹备在1991年9月召开非常的苏共代表大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向加盟共.和国领袖寻求支持,许诺彻底地扩大他们的权限并加紧准备于1991年8月签订新的联盟条约。为了抢在戈尔巴乔夫采取行动之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著名的“8.19”事变。
由于1991年8月19日至21日事件。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辞去总书记职务,并呼吁苏共中.央“做出艰难的然而又是诚实的决定——自行解散”。从1991年8月22日至11月6日所有加盟共.和国的政府和作为全联盟组织的苏共都停止了活动。
统一的国家随着苏共组织的垮台而轰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年8月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达维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爱沙尼亚,9月,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也决定**。再早些时候,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已决定脱离苏联。这样,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苏联。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的全民公决为这一解体进程画上了句号。在这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乌克兰公民支持乌克兰宣布**。
米国前总统乔治.卡特总统的助理布热津斯基多次指出,在苏联解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米国战略家们对乌克兰的影响。“正是乌克兰的行动。包括1991年12月它宣布**,它在别洛韦日森林关于应该用更自由的**国家联合体代替苏联的重要谈判中表现坚决,尤其是出乎意料地类似政变式地指挥驻扎在乌克兰领土上的苏联军队,阻止了独联体成为比较联邦化的苏联新名称。乌克兰的政治**震惊了莫斯科。并且成为榜样,虽然起初其它苏维埃共.和国还没有把握,但后来纷纷效仿了。”
1991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脑聚集在一起,商讨建立独联体的事宜。他们要求专家按照联合体的模式准备文件,然后送到只有他们三人所在的房间。协议签署后,他们分别给老布什和戈尔巴乔夫打电话,告知了苏联的死亡和独联体的诞生。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脑签署协议,正式确认了苏联的已成现实的终结。
起先还有人希望能以某种形式保留联盟。众所周知,叶利钦当时甚至不但说过“联盟永存”,而且还于1991年8月17日草签了联盟条约草案并计划于8月19日正式签字,然而乌克兰总统甚至不愿听到“联盟”这个词,最后找到了“联合体”这一形式作为各国在同一个经济、政治和军事空间共存的方式。
关于签署协议,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莫斯科代表带着准备好的文本来到维斯库里,事实上,不但没有任何文本,甚至没有电脑和软盘。手稿是用电子打字机打出来的,并用电传机将它复制成三份。
总统们要求专家按联合体模式准备文件。总的思路是明确的,但重要的是要为它找到必要的法律形式。当1922年苏联建立时的四个创始国中的三个——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聚集在维斯库里时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第四个创始国是南高加索联邦,它只存在到1936年。而所有的前南高加索联邦的成员都已经退出了联盟。显然,四个缔造者中的三个有权讨论联盟的命运。
结果诞生了协定的文本。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创始国确认自己建立的苏联死亡的事实;第二部分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以创始国的身份)宣布建立新的联合体——**国家联合体。
当经过协商的文本初稿准备完毕时,有人用电传机将它复印了三份,并穿过走廊送到只有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三人呆着的房间。这时他们身边既没有任何专家也没有顾问。从总统们那里退回的文件上带着一些问题、批注和建议。文件又经过修改、复制,这样反复几次,还是没能得出结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