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02 第902章 :兄弟不和1
- 903 第903章 :兄弟不和2
- 904 第904章 :谋划荆州1
- 905 第905章 :谋划荆州2
- 906 第906章 :高顺出击1
- 907 第907章 :高顺出击2
- 908 第908章 :迷惑敌军1
- 909 第909章 :迷惑敌军2
- 910 第910章 :出手强攻1
- 911 第911章 :出手强攻2
- 912 第912章 :算计江夏1
- 913 第913章 :算计江夏2
- 914 第914章 :抵达襄阳1
- 915 第915章 :抵达襄阳2
- 916 第916章 :安抚荆楚1
- 917 第917章 :安抚荆楚2
- 918 第918章 :长江两岸1
- 919 第919章 :长江两岸2
- 920 第920章 :商议阅兵1
- 921 第921章 :商议阅兵2
- 922 第922章 :阅兵大典1
- 923 第923章 :阅兵大典2
- 924 第924章 :各军上场1
- 925 第925章 :各军上场2
- 926 第926章 :实战演习1
- 927 第927章 :实战演习2
- 928 第928章 :大雾弥漫1
- 929 第929章 :大雾弥漫2
- 930 第930章 :权谋手段1
- 931 第931章 :权谋手段2
- 932 第932章 :阅兵结束1
- 933 第933章 :阅兵结束2
- 934 第934章 :渡江之争1
- 935 第935章 :渡江之争2
- 936 第936章 :裁军之策1
- 937 第937章 :裁军之策2
- 938 第938章 :休整之中1
- 939 第939章 :休整之中2
- 940 第940章 :被囚之人1
- 941 第941章 :被囚之人2
- 942 第942章 :寻访故人1
- 943 第943章 :寻访故人2
- 944 第944章 :用人不疑1
- 945 第945章 :用人不疑2
- 946 第946章 :掌控西域1
- 947 第947章 :掌控西域2
- 948 第948章 :西域各国1
- 949 第949章 :西域各国2
- 950 第950章 :西域联军1
- 951 第951章 :西域联军2
- 952 第952章 :谋划安息1
- 953 第953章 :谋划安息2
- 954 第954章 :渡江计划1
- 955 第955章 :渡江计划
- 956 第956章 :齐头并进1
- 957 第957章 :齐头并进2
- 958 第958章 :孙策断后1
- 959 第959章 :孙策断后2
- 960 第960章 :拼死挣扎1
- 961 第961章 :拼死挣扎2
- 962 第962章 :有惊无险1
- 963 第963章 :有惊无险2
- 964 第964章 :攻取新都1
- 965 第965章 :攻取新都2
- 966 第966章 :围捕孙策1
- 967 第967章 :围捕孙策2
- 968 第968章 :情义难舍1
- 969 第969章 :情义难舍2
- 970 第970章 :进驻新都1
- 971 第971章 :进驻新都2
- 972 第972章 :孔明之计1
- 973 第973章 :孔明之计2
- 974 第974章 :救治灾民1
- 975 第975章 :救治灾民2
- 976 第976章 :谋划汉中1
- 977 第977章 :谋划汉中2
- 978 第978章 :大军进攻1
- 979 第979章 :大军进攻2
- 980 第980章 :徐荣用计1
- 981 第981章 :徐荣用计2
- 982 第982章 :拿下汉中1
- 983 第983章 :拿下汉中2
- 984 第984章 :施展密谋1
- 985 第985章 :施展密谋2
- 986 第986章 :汉中危局1
- 987 第987章 :汉中危局2
- 988 第988章 :出兵伐蜀1
- 989 第989章 :出兵伐蜀2
- 990 第990章 :兵临城下1
- 991 第991章 :兵临城下2
- 992 第992章 :劝君归降1
- 993 第993章 :劝君归降2
- 994 第994章 :福泽后人1
- 995 第995章 :福泽后人2
- 996 第996章 :海外寻人1
- 997 第997章 :海外寻人2
- 998 第998章 :剑指西域1
- 999 第999章 :剑指西域2
- 1000 第1000章 :诱敌深入1
- 1001 第1001章 :诱敌深入2
- 1002 第1002章 :迎战安息1
- 1003 第1003章 :迎战安息2
- 1004 第1004章 :灭国之计1
- 1005 第1005章 :灭国之计2
- 1006 第1006章 :大结局1
- 1007 第1007章 :大结局2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12章 :算计江夏1
第912章 :算计江夏1
大厅内,刘表的臣僚们全部来齐,他们已经知晓南乡的战事,也知道自己这边的情况,两天之内被北疆军接连攻下将近一半的城寨,这个结果,换做谁也难以接受。
“你们都说说,现在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刘表拍着桌子吼道:“我想知道你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进攻南乡的北疆军,究竟是不是高顺大军的主力部队。”
众人都保持了沉默,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谁能说得清楚南乡那边的北疆军是不是主力部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南乡那边的北疆军,很是恐怖。
“蔡瑁,你来说。”刘表指着蔡瑁问道:“上次你断定进攻南乡的北疆军是高顺大军的主力,现在看来,你当初的观点极有可能是对的,你能说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怎么就确定高顺转道进攻南乡,而不是先击破南阳南边防线呢?”
“这,属下也只是猜测。”蔡瑁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哪里直到南乡的战事会变成这个样子,如果南乡那边真的是高顺军的主力部队的话,那他就更不能乱说了。
“我叫你说、、、、、、”
“据属下看,高顺此人不仅擅用兵,而且极擅揣测对手的心思。”蔡瑁硬着头皮说道:“他派出两路大军,与其说是在迷惑我军,倒不如说是想让我们陷入他的圈套,跟着他的思路走,如此一来,我们走的每一步棋,都是他事先精心设计好的。
我们从表面现象肯定会猜测高顺不会愚蠢到暴露兵力给我们看,所以我们一直怀疑南乡那边的北疆军是偏师,而高顺的主力部队,极有可能是在南阳那边等着,那三千前锋部队,看似人数少,但很有可能是高顺故意为之。
因为我们都认为高顺是沙场老将,是兵法行家,所以我们自然而然的认为高顺的布置必定精妙,至少不会让我们一眼就看穿。只是,有时候,末将倒是觉得最容易让对手上当的计谋并不会多奇妙,关键是让对手揣测不到。
就比如这一次,我们都想错了,高顺就是将主力部队调到南乡去了,他的布置就跟表面上一模一样,他确实是想通过南乡绕道到新城,避开我军北部防线,而后对我襄阳发动袭击,到时候北部防线的部队极有可能要南下布防,如此一来,我军就会被对手牵着鼻子走,而战事的主动权,将会永远落入到高顺手中。“
蔡瑁一口气说了很多,要他打仗或许他还不是很行,但是,要他说道理,那他绝对是个行家。毕竟从小就受到了家族的重点培养,这么多年,看了那么多藏书,懂的道理也很多,要他去践行书上的道理那肯定难,但要他说,那绝对是小菜一碟啊。
“你说道很有道理。”刘表点点头说道:“最好的计谋并非有多精妙,关键就是在于让对手难以预料,让对手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德珪,我将二十万水军交给你,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你对战事的见解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
这一次,高顺就是这样算计了我们一次,最难揣测的是人心。我们在揣测高顺的同时,高顺也在揣测我们,可惜的是,我们被高顺给揣测到了。“
“主公,南乡战事对我军不利,若是让高顺大军转道新城突袭襄阳西侧的话,那我们可就麻烦了。”蒯良上前说道:“现今最主要的乃是要遏制住敌军的攻势,绝不能让我军被敌军牵着鼻子走啊。”
“襄阳城内的兵马是绝不可能调动的。”刘表想了想后说道:“只能从北部防线抽调大军去新城一带布防,遏制住敌军的攻势才是最主要的。”
“报、、、、、、”大厅外,一名传令兵跑进来汇报道:“启禀主公,探子来报,北疆军从南阳出动五万大军朝南乡前进,预计四天内就会抵达南乡、、、、、、、”
“不行,我们的动作绝对不能比敌军慢。”刘表站起来下令道:“传我命令,从南阳南部一带调八万大军进入新城布防,务必要将北疆军抵挡住,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襄阳,其余兵马就地布防,以防御南阳北边的北疆军、、、、、、”
南阳境内,高顺依旧在营内整顿兵马,为了支持他这边的战事,公孙续又增派了五万精锐,得到援军之后,高顺想到了正在南乡攻城略地的公孙源,于是,他就调派一万大军,另外再发动了两万多民夫,佯装成五万大军朝南乡行进,荆州军斥候也只是用过土灶数量和北疆军行进时候的旗帜来判断人数,毕竟北疆军的斥候太厉害,荆州军斥候要是靠的太近的话,必定会再到剿杀。
豫州,汝阴以南,弋阳东北一带,将近五万大军正在加速前进,这支军队在行进的时候保持着沉默。不是绝对的精锐部队肯定做不到这一点,五万大军中,骑兵就有两万人,其余三万步兵也都是以马匹和牛、骡马等代步,简单说,这支军队的机动化能力很强,每天行进的速度也很快。
五万大军分作三部,五千骑兵为先锋清扫障碍,顺带打探情报,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精锐为中军,随时可以给予前锋以支援,其余兵马为后军押运物资粮草,三部人马之间相距一般都不会超过五十里,唯有这样才能相互保持通讯,以应对随时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
“将军,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弋阳境内。”纪灵策马来到黄忠面前说道:“过了弋阳就会靠近江夏,江夏乃是荆州军重兵屯集之地,末将当年也曾试过攻打,但江夏黄祖也算是老将,又熟知当地地形,水军步兵相互配合,再加上城墙的掩护,末将一直未能攻下。”
“江夏的荆州军我们不必去攻。”黄忠点头笑道:“真说起来,这黄祖与我还算同族,哼,他不是可以依仗长江天险和城墙嘛,我们偏偏就不攻,进入江夏之后我军直扑襄阳,届时再布置兵马在荆州军援军的必经之路上伏击,我就不信不能击败黄祖。”
“我们才五万人,能攻下襄阳吗?”纪灵不确定的问道:“襄阳乃荆州最坚固的城墙,我们人数怕是太少了。”
“呵呵,这个你就不需要担忧了,主公调遣多路兵马围攻襄阳,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你们都说说,现在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刘表拍着桌子吼道:“我想知道你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进攻南乡的北疆军,究竟是不是高顺大军的主力部队。”
众人都保持了沉默,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谁能说得清楚南乡那边的北疆军是不是主力部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南乡那边的北疆军,很是恐怖。
“蔡瑁,你来说。”刘表指着蔡瑁问道:“上次你断定进攻南乡的北疆军是高顺大军的主力,现在看来,你当初的观点极有可能是对的,你能说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怎么就确定高顺转道进攻南乡,而不是先击破南阳南边防线呢?”
“这,属下也只是猜测。”蔡瑁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哪里直到南乡的战事会变成这个样子,如果南乡那边真的是高顺军的主力部队的话,那他就更不能乱说了。
“我叫你说、、、、、、”
“据属下看,高顺此人不仅擅用兵,而且极擅揣测对手的心思。”蔡瑁硬着头皮说道:“他派出两路大军,与其说是在迷惑我军,倒不如说是想让我们陷入他的圈套,跟着他的思路走,如此一来,我们走的每一步棋,都是他事先精心设计好的。
我们从表面现象肯定会猜测高顺不会愚蠢到暴露兵力给我们看,所以我们一直怀疑南乡那边的北疆军是偏师,而高顺的主力部队,极有可能是在南阳那边等着,那三千前锋部队,看似人数少,但很有可能是高顺故意为之。
因为我们都认为高顺是沙场老将,是兵法行家,所以我们自然而然的认为高顺的布置必定精妙,至少不会让我们一眼就看穿。只是,有时候,末将倒是觉得最容易让对手上当的计谋并不会多奇妙,关键是让对手揣测不到。
就比如这一次,我们都想错了,高顺就是将主力部队调到南乡去了,他的布置就跟表面上一模一样,他确实是想通过南乡绕道到新城,避开我军北部防线,而后对我襄阳发动袭击,到时候北部防线的部队极有可能要南下布防,如此一来,我军就会被对手牵着鼻子走,而战事的主动权,将会永远落入到高顺手中。“
蔡瑁一口气说了很多,要他打仗或许他还不是很行,但是,要他说道理,那他绝对是个行家。毕竟从小就受到了家族的重点培养,这么多年,看了那么多藏书,懂的道理也很多,要他去践行书上的道理那肯定难,但要他说,那绝对是小菜一碟啊。
“你说道很有道理。”刘表点点头说道:“最好的计谋并非有多精妙,关键就是在于让对手难以预料,让对手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德珪,我将二十万水军交给你,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你对战事的见解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
这一次,高顺就是这样算计了我们一次,最难揣测的是人心。我们在揣测高顺的同时,高顺也在揣测我们,可惜的是,我们被高顺给揣测到了。“
“主公,南乡战事对我军不利,若是让高顺大军转道新城突袭襄阳西侧的话,那我们可就麻烦了。”蒯良上前说道:“现今最主要的乃是要遏制住敌军的攻势,绝不能让我军被敌军牵着鼻子走啊。”
“襄阳城内的兵马是绝不可能调动的。”刘表想了想后说道:“只能从北部防线抽调大军去新城一带布防,遏制住敌军的攻势才是最主要的。”
“报、、、、、、”大厅外,一名传令兵跑进来汇报道:“启禀主公,探子来报,北疆军从南阳出动五万大军朝南乡前进,预计四天内就会抵达南乡、、、、、、、”
“不行,我们的动作绝对不能比敌军慢。”刘表站起来下令道:“传我命令,从南阳南部一带调八万大军进入新城布防,务必要将北疆军抵挡住,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襄阳,其余兵马就地布防,以防御南阳北边的北疆军、、、、、、”
南阳境内,高顺依旧在营内整顿兵马,为了支持他这边的战事,公孙续又增派了五万精锐,得到援军之后,高顺想到了正在南乡攻城略地的公孙源,于是,他就调派一万大军,另外再发动了两万多民夫,佯装成五万大军朝南乡行进,荆州军斥候也只是用过土灶数量和北疆军行进时候的旗帜来判断人数,毕竟北疆军的斥候太厉害,荆州军斥候要是靠的太近的话,必定会再到剿杀。
豫州,汝阴以南,弋阳东北一带,将近五万大军正在加速前进,这支军队在行进的时候保持着沉默。不是绝对的精锐部队肯定做不到这一点,五万大军中,骑兵就有两万人,其余三万步兵也都是以马匹和牛、骡马等代步,简单说,这支军队的机动化能力很强,每天行进的速度也很快。
五万大军分作三部,五千骑兵为先锋清扫障碍,顺带打探情报,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精锐为中军,随时可以给予前锋以支援,其余兵马为后军押运物资粮草,三部人马之间相距一般都不会超过五十里,唯有这样才能相互保持通讯,以应对随时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
“将军,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弋阳境内。”纪灵策马来到黄忠面前说道:“过了弋阳就会靠近江夏,江夏乃是荆州军重兵屯集之地,末将当年也曾试过攻打,但江夏黄祖也算是老将,又熟知当地地形,水军步兵相互配合,再加上城墙的掩护,末将一直未能攻下。”
“江夏的荆州军我们不必去攻。”黄忠点头笑道:“真说起来,这黄祖与我还算同族,哼,他不是可以依仗长江天险和城墙嘛,我们偏偏就不攻,进入江夏之后我军直扑襄阳,届时再布置兵马在荆州军援军的必经之路上伏击,我就不信不能击败黄祖。”
“我们才五万人,能攻下襄阳吗?”纪灵不确定的问道:“襄阳乃荆州最坚固的城墙,我们人数怕是太少了。”
“呵呵,这个你就不需要担忧了,主公调遣多路兵马围攻襄阳,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