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4 第144章 黄金搭档
- 145 第145章 不说话
- 146 第146章 湖总要有人来打扫
- 147 第147章 两只鹰
- 148 第148章 除夕前的夜与血
- 149 第149章 送礼
- 150 第150章 一人之威
- 151 第151章 以强对强
- 152 第152章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153 第153章 那是一把神剑
- 154 第154章 小皇帝和大太监
- 155 第155章 小爷我只认钱
- 156 第156章 酒馆里吃烤鸭
- 157 第157章 我动你啊
- 158 第158章 杯酒化群攻
- 159 第159章 请叫我超人风
- 160 第160章 记忆如刀刻
- 161 第161章 皇书院一日游
- 162 第162章 有座亭台,叫雅人风月。
- 163 第163章 鬼手和暗剑
- 164 第164章 进阶,人剑决
- 165 第165章 火锅店里说旧事
- 166 第166章 总该为他做些什么
- 167 第167章 京都里的猛人多
- 168 第168章 御书房前,刀光剑影。
- 169 第169章 与朕说风景
- 170 第170章 赤冰山的极寒真意
- 171 第171章 箭离弦出,生死无常
- 172 第172章 风云动
- 173 第173章 南宫掌门
- 174 第174章 她在修罗
- 175 第175章 见不平
- 176 第176章 谁不认识你?
- 177 第177章 你后面有个厉害的尾巴
- 178 第178章 更猛的箭,更美的人。
- 179 第179章 你的箭,越不过我的剑
- 180 第180章 剑与箭,他与她,双生之子。
- 181 第181章 同境之中谁无敌?
- 182 第182章 无名VS七巧玲珑
- 183 第183章 世间第一弓
- 184 第184章 请僧入魔
- 185 第185章 庭雨眼中的小弟弟
- 186 第186章 一盘美食
- 187 第187章 用餐
- 188 第188章 还是用餐
- 189 第189章 你能找件衣服穿吗?
- 190 第190章 旧人借衣,新人绑架。
- 191 第191章 告别的日子
- 192 第192章 登徒当年的那个人
- 193 第193章 归时已是客
- 194 第194章 愿望,身份与侠义
- 195 第195章 剩者为王
- 196 第196章 酒中有毒
- 197 第197章 卫生间里起风波
- 198 第198章 论剑论事论恶
- 199 第199章 一座剑池
- 200 第200章 两个堂主
- 201 第201章 三位高手
- 202 第202章 四相神功
- 203 第203章 五项条件
- 204 第204章 整个湖都看走了眼
- 205 第205章 我不惧,我就是清风。
- 206 第206章 多大的高山,我也要攀一攀。
- 207 第207章 剑满九阳VS火寒剑潮
- 208 第208章 小千剑界,剑阵大师
- 209 第209章 违法的你造吗?
- 210 第210章 剑碎
- 211 第211章 闻名就此不见
- 212 第212章 东方二字
- 213 第213章 她
- 214 第214章 某人和某人
- 215 第215章 屠无可屠,妇亦可夫。
- 216 第216章 便知人人万花筒
- 217 第217章 父子“闲”话
- 218 第218章 女屠夫身后的废人
- 219 第219章 活着走下去
- 220 第220章 关于胸的问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54章 小皇帝和大太监
第154章 小皇帝和大太监
一年后,荣盛十五年春。
京都刚下完一场小雨,街面上很潮湿,屋檐上还有水滴缓缓的滴落下来,整座城市有一股清新的湿意。
江湖再大,较天子却很远。这两年新教在江湖上折腾的再厉害,京都也显得极为平静。虽说一些隐世强者都是藏在江湖之中,但在这个皇权第一的天下,京都其实才是高手和强者最集中的地方。
没有人敢随意在这里兴风作浪,哪怕是迅速崛起的新教也不行。
而那座皇城,更是让无数好事者望而生畏之地。
大明国以武立国,明太祖是当世绝顶强者,建国后更是以武治国,当年不知有多少企图刺杀朱家人的刺客葬身于皇城之中。后来国力稳固,太祖成祖之后皇族也没有出现过如他们那般厉害的强者,大明的治国方针便由武治改为文治。可饶是如此,皇权也依然高高在上,天下趋于一片稳定的局面。除了小皇帝朱胤禛即位后,各省出现些小内乱,西北的苍鹰国蠢蠢欲动外,天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人们都知道,小皇帝也是要长大的,王公公的权力会越来越小的,朝政的疲软只是一时。而想要在这一时的疲软期击垮由太祖和成祖两位雄主建立的江山,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于是哪怕江湖上已是血雨腥风,京都所呈现出来的景象依然是天下太平。
皇城中,御书房内。
一幅‘花开彼岸天’的书法挂在正面的墙壁当中,五个大字刚柔并济,端庄却不失潇洒。这幅书法没有落款,但宫中皆知,这是皇书院院长亲笔所写赠予先帝的。
朱胤禛被人们称为小皇帝,是因为他十岁登基,现在已是他做皇帝的第十五个年头,他的年纪却已是二十有五了,真算不得一个小字。外面的那种叫法,只是大家暗地里都已叫成了习惯。因为哪怕朱胤禛年纪再大,只要那位王公公在他身边,人们依然只会把他当成一个听话的傀儡小孩。
人们对他的印象太单薄,其实并不了解他。
此时朱胤禛正在批阅奏折,他长得很清秀,模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得更年轻。五官与朱胤钰极为神似,只是和朱胤钰比起来,少了一些英气。
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厂公王吉祥站在朱胤禛身边,为他揉捏肩膀,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就像是伺候关爱后辈的老人。
王吉祥的脸很白净,手上的皮肤也很白皙光滑,不像是一个老人,倒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中年贵妇。
“陛下,累了就歇歇。”
朱胤禛的语气很温和:“朕不累,刀公公你去歇息吧。”
王吉祥微笑道:“陛下不歇,老奴岂敢先歇。”
朱胤禛摆摆手:“这是哪里话。”
王吉祥呵呵笑了两声,尖声道:“老奴倒也不是不敢,只是陛下忙碌之时,老奴根本就睡不着。”
朱胤禛侧过脸,望着王吉祥笑了起来,指着他说道:“你这张嘴,比朕那几个皇妹还要甜,真是越老越矫情。”
“呵呵呵……”
闻言,王吉祥捂嘴笑了起来。
王吉祥本名王刀,当年进宫没几年就被派去照顾年幼的朱胤禛。后来先帝册封朱胤禛为太子,王吉祥为了图吉利,就把名字改成了吉祥。只是朱胤禛从小就唤王吉祥为刀公公,也便没有改口。如今王吉祥权倾天下,成为大明朝有史以来权柄最重的大太监,这普天之下也只有朱胤禛敢当面叫他刀公公。
对外,王刀的确是一把刀,谁都知道,他看似温和的外表下,其实藏着冷酷无情杀伐果决的心。
对内,王吉祥确实很吉祥,朱胤禛在他的照顾与辅佐下,登基之路顺畅无阻,皇帝的生活也过的非常舒心,一路来甚至没有出现过什么乱子,对朱胤禛而言他确确实实是个吉祥之人。
民间传闻,王公公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强权遏制小皇帝,把小皇帝当成傀儡。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朱胤禛其实与王吉祥感情深厚,并且对他非常信任。
因为从小到大,朱胤禛除了和母亲与弟弟朱胤钰亲近外,与王吉祥相处的时间最长。
先帝早逝,年幼的皇帝登基,不知要面临多少风雨,但在朱胤禛的眼里,总有一个背影站在他面前为他挡风遮雨。
而王吉祥对朱胤禛也非常爱护,就像一个老奶奶爱护自己最疼的孙子一样,怕他伤怕他痛,给予了朱胤禛无限的疼爱。
在小皇帝的眼里,这位公公充当的其实是父亲的角色。
一个小太监从外面走进来,端着一碗热乎乎的事物。
王吉祥清理书案上的事物,说道:“陛下,来吃点宵夜。”
“嗯,是有些饿了。”
朱胤禛轻轻点头,拿起勺子在碗中搅了搅,然后往嘴里送去。
“啊!”朱胤禛忽然唤了一声。
勺中的汤汁太烫,竟将朱胤禛的嘴唇烫的发红,勺子从手中脱落跌入碗中,将汤汁溅满书案。
“哎呀,你这个贱东西!”王吉祥着急的看着朱胤禛的嘴唇,然后反手给了那小太监几耳光,大怒道:“来人,将他拖出去乱棍打死!”
小太监吓得连忙跪倒磕头,浑身颤抖着求饶。
朱胤禛吹着凉气,摆手道:“刀公公,不必如此重责。”
王吉祥厉声道:“做事情如此不小心,有什么资格在这宫里活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重打五十杖!”
一队卫兵冲进来,将小太监拖了出去。
“陛下,厂公,饶命啊!”
见朱胤禛面露忧色,王吉祥问道:“陛下,你还好吧?”
朱胤禛说道:“朕没事,只是烫了一下,他……”
王吉祥连忙说道:“这些事就由老奴处理吧。宫里的下人没管教好,是老奴的失责。陛下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一个能够传递吃食给陛下的太监,必须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警觉。万一今晚的宵夜里被人下了毒药,那太监却无所察觉。他死了倒也死了,可陛下呢?”
朱胤禛微皱秀眉,似乎认为王吉祥说的也有理,便没再多说。
这时一个中年太监走了进来,向朱胤禛行礼,然后对王吉祥说道:“他到了。”
王吉祥点点头,示意他退下,然后对朱胤禛说道:“陛下,老奴去处理一些事情,宵夜我会吩咐马上给你送来。”
朱胤禛回到书案后,点头道:“去吧。”
等王吉祥离开后,朱胤禛又站了起来,走出了御书房。
一踏出御书房,惨叫声就传来了出来。
朱胤禛朝那被打的小太监走去,说道:“都住手。”
京都刚下完一场小雨,街面上很潮湿,屋檐上还有水滴缓缓的滴落下来,整座城市有一股清新的湿意。
江湖再大,较天子却很远。这两年新教在江湖上折腾的再厉害,京都也显得极为平静。虽说一些隐世强者都是藏在江湖之中,但在这个皇权第一的天下,京都其实才是高手和强者最集中的地方。
没有人敢随意在这里兴风作浪,哪怕是迅速崛起的新教也不行。
而那座皇城,更是让无数好事者望而生畏之地。
大明国以武立国,明太祖是当世绝顶强者,建国后更是以武治国,当年不知有多少企图刺杀朱家人的刺客葬身于皇城之中。后来国力稳固,太祖成祖之后皇族也没有出现过如他们那般厉害的强者,大明的治国方针便由武治改为文治。可饶是如此,皇权也依然高高在上,天下趋于一片稳定的局面。除了小皇帝朱胤禛即位后,各省出现些小内乱,西北的苍鹰国蠢蠢欲动外,天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人们都知道,小皇帝也是要长大的,王公公的权力会越来越小的,朝政的疲软只是一时。而想要在这一时的疲软期击垮由太祖和成祖两位雄主建立的江山,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于是哪怕江湖上已是血雨腥风,京都所呈现出来的景象依然是天下太平。
皇城中,御书房内。
一幅‘花开彼岸天’的书法挂在正面的墙壁当中,五个大字刚柔并济,端庄却不失潇洒。这幅书法没有落款,但宫中皆知,这是皇书院院长亲笔所写赠予先帝的。
朱胤禛被人们称为小皇帝,是因为他十岁登基,现在已是他做皇帝的第十五个年头,他的年纪却已是二十有五了,真算不得一个小字。外面的那种叫法,只是大家暗地里都已叫成了习惯。因为哪怕朱胤禛年纪再大,只要那位王公公在他身边,人们依然只会把他当成一个听话的傀儡小孩。
人们对他的印象太单薄,其实并不了解他。
此时朱胤禛正在批阅奏折,他长得很清秀,模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得更年轻。五官与朱胤钰极为神似,只是和朱胤钰比起来,少了一些英气。
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厂公王吉祥站在朱胤禛身边,为他揉捏肩膀,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就像是伺候关爱后辈的老人。
王吉祥的脸很白净,手上的皮肤也很白皙光滑,不像是一个老人,倒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中年贵妇。
“陛下,累了就歇歇。”
朱胤禛的语气很温和:“朕不累,刀公公你去歇息吧。”
王吉祥微笑道:“陛下不歇,老奴岂敢先歇。”
朱胤禛摆摆手:“这是哪里话。”
王吉祥呵呵笑了两声,尖声道:“老奴倒也不是不敢,只是陛下忙碌之时,老奴根本就睡不着。”
朱胤禛侧过脸,望着王吉祥笑了起来,指着他说道:“你这张嘴,比朕那几个皇妹还要甜,真是越老越矫情。”
“呵呵呵……”
闻言,王吉祥捂嘴笑了起来。
王吉祥本名王刀,当年进宫没几年就被派去照顾年幼的朱胤禛。后来先帝册封朱胤禛为太子,王吉祥为了图吉利,就把名字改成了吉祥。只是朱胤禛从小就唤王吉祥为刀公公,也便没有改口。如今王吉祥权倾天下,成为大明朝有史以来权柄最重的大太监,这普天之下也只有朱胤禛敢当面叫他刀公公。
对外,王刀的确是一把刀,谁都知道,他看似温和的外表下,其实藏着冷酷无情杀伐果决的心。
对内,王吉祥确实很吉祥,朱胤禛在他的照顾与辅佐下,登基之路顺畅无阻,皇帝的生活也过的非常舒心,一路来甚至没有出现过什么乱子,对朱胤禛而言他确确实实是个吉祥之人。
民间传闻,王公公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强权遏制小皇帝,把小皇帝当成傀儡。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朱胤禛其实与王吉祥感情深厚,并且对他非常信任。
因为从小到大,朱胤禛除了和母亲与弟弟朱胤钰亲近外,与王吉祥相处的时间最长。
先帝早逝,年幼的皇帝登基,不知要面临多少风雨,但在朱胤禛的眼里,总有一个背影站在他面前为他挡风遮雨。
而王吉祥对朱胤禛也非常爱护,就像一个老奶奶爱护自己最疼的孙子一样,怕他伤怕他痛,给予了朱胤禛无限的疼爱。
在小皇帝的眼里,这位公公充当的其实是父亲的角色。
一个小太监从外面走进来,端着一碗热乎乎的事物。
王吉祥清理书案上的事物,说道:“陛下,来吃点宵夜。”
“嗯,是有些饿了。”
朱胤禛轻轻点头,拿起勺子在碗中搅了搅,然后往嘴里送去。
“啊!”朱胤禛忽然唤了一声。
勺中的汤汁太烫,竟将朱胤禛的嘴唇烫的发红,勺子从手中脱落跌入碗中,将汤汁溅满书案。
“哎呀,你这个贱东西!”王吉祥着急的看着朱胤禛的嘴唇,然后反手给了那小太监几耳光,大怒道:“来人,将他拖出去乱棍打死!”
小太监吓得连忙跪倒磕头,浑身颤抖着求饶。
朱胤禛吹着凉气,摆手道:“刀公公,不必如此重责。”
王吉祥厉声道:“做事情如此不小心,有什么资格在这宫里活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重打五十杖!”
一队卫兵冲进来,将小太监拖了出去。
“陛下,厂公,饶命啊!”
见朱胤禛面露忧色,王吉祥问道:“陛下,你还好吧?”
朱胤禛说道:“朕没事,只是烫了一下,他……”
王吉祥连忙说道:“这些事就由老奴处理吧。宫里的下人没管教好,是老奴的失责。陛下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一个能够传递吃食给陛下的太监,必须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警觉。万一今晚的宵夜里被人下了毒药,那太监却无所察觉。他死了倒也死了,可陛下呢?”
朱胤禛微皱秀眉,似乎认为王吉祥说的也有理,便没再多说。
这时一个中年太监走了进来,向朱胤禛行礼,然后对王吉祥说道:“他到了。”
王吉祥点点头,示意他退下,然后对朱胤禛说道:“陛下,老奴去处理一些事情,宵夜我会吩咐马上给你送来。”
朱胤禛回到书案后,点头道:“去吧。”
等王吉祥离开后,朱胤禛又站了起来,走出了御书房。
一踏出御书房,惨叫声就传来了出来。
朱胤禛朝那被打的小太监走去,说道:“都住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