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 第16章 开启玲珑塔
- 17 第17章 瓜尔佳府的丑闻
- 18 第18章 两家人的八卦
- 19 第19章 这下发达了
- 20 第20章 四阿哥不行了
- 21 第21章 德妃乌雅氏
- 22 第22章 选秀上
- 23 第23章 选秀中
- 24 第24章 四阿哥再次晕了
- 25 第25章 选秀下
- 26 第26章 前往宁府
- 27 第27章 母女
- 28 第28章 布尔和的婚事
- 29 第29章 嫁妆
- 30 第30章 戴玉儿
- 31 第31章 小产
- 32 第32章 偶遇大阿哥
- 33 第33章 大婚上
- 34 第34章 大婚下
- 35 第35章 敬茶
- 36 第36章 冷战
- 37 第37章 回门上
- 38 第38章 回门下
- 39 第39章 临行前上
- 40 第40章 临行前下
- 41 第41章 军营夜话
- 42 第42章 南三所的八卦
- 43 第43章 刁难
- 44 第44章 所谓外室
- 45 第45章 异症
- 46 第46章 消失的戴玉儿
- 47 第47章 胤禛遇险
- 48 第48章 狼狈的传送
- 49 第49章 玲珑塔内
- 50 第50章 坦白
- 51 第51章 大阿哥
- 52 第52章 再次消失的戴玉儿
- 53 第53章 刘氏之死
- 54 第54章 胤禛回京
- 55 第55章 悲催的大阿哥
- 56 第56章 争吵
- 57 第57章 无题
- 58 第58章 端午上
- 59 第59章
- 60 第60章
- 61 第61章
- 62 第62章
- 63 第63章
- 64 第64章
- 65 第65章
- 66 第66章
- 67 第67章
- 68 第68章
- 69 第69章
- 70 第70章
- 71 第71章
- 72 第72章
- 73 第73章
- 74 第74章
- 75 第75章
- 76 第76章
- 77 第77章
- 78 第78章
- 79 第79章
- 80 第80章
- 81 第81章
- 82 第82章
- 83 第83章
- 84 第84章
- 85 第85章
- 86 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100章
- 101 第102章
- 102 第103章
- 103 第104章
- 104 第105章
- 105 第106章
- 106 第107章
- 107 第108章
- 108 第109章
- 109 第110章
- 110 第111章
- 111 第112章
- 112 第113章
- 113 第114章
- 114 第115章
- 115 第116章
- 116 第117章
- 117 第118章
- 118 第119章
- 119 第120章
- 120 第121章
- 121 第122章
- 122 第123章
- 123 第124章
- 124 第125章
- 125 第126章
- 126 第127章
- 127 第128章
- 128 第129章
- 129 第130章
- 130 第131章
- 131 第132章
- 132 第133章
- 133 第134章
- 134 第135章
- 135 第136章
- 136 第137章
- 137 第138章
- 138 第139章
- 139 第140章
- 140 第141章
- 141 第142章
- 142 第143章
- 143 第144章
- 144 第145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6章 前往宁府
第26章 前往宁府
晚间回到储秀宫,伊尔哈一进屋就看见布尔和站起来迎向自己,急急说道:“姐姐,流言的事情,我真的不是故意说出去的。”看着自己面前有些怯怯的布尔和,伊尔哈真是烦透了,老是摆出个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明明这次受害的人是自己好吗。伊尔哈冷笑道:“我到不知,这宫里还有谁能对我的事如此清楚,我的好妹妹既然你说不是你,那你告诉我是谁呢。”
布尔和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攥着手里的帕子,吱吱呜呜的说道:“我也不是故意的,是那董鄂·云馨,她老是在套我的话,这不怪我,而且我也没把姐姐说的那么不好……”
伊尔哈撇了眼布尔和说道:“那我是不是应该感谢你嘴下留情,真不知道你是真蠢还是假蠢,你以为我不好了你能好得了。”
没等布尔和说话,伊尔哈又接着说道:“宫里的主子们眼睛都亮着呢,今天皇上宣你问话,怕是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你们这点花花心思当谁看不出来,如今我也懒得和你计较,你自是出宫后回家和阿玛说去吧。”伊尔哈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屋子去找慧儿去了。
布尔和听伊尔哈说完,心里也有些害怕,她还记得当初进宫时阿玛的嘱咐,如今自己与董鄂·云馨发生了口角还在御花园被皇上看到,想想皇上那句意味不明的话,她现在心里哪里还敢想什么入宫为妃的事情,只希望自己能安安稳稳呆到出宫就好。
果然过了几天,慈宁宫的苏姑姑就奉太后口谕训斥了几个秀女,流言这事才作罢。
四阿哥最近正跟着太子学习政务,前几天因永定河有涝情,所以跟着太子去巡查去了,回来才知道流言的事情,一下大怒,在南三所发了好大的火,苏培盛不明所以也不敢上前劝解,这时候刚好宋氏得知胤禛回了阿哥所,于是端着熬好的汤正想求苏培盛,替自己通传一声。
苏培盛想着主子心情不好,说不定这宋格格还能安抚主子一二,便硬着头皮进了书房通禀。过了会儿只听的屋内传来了胤禛的咆哮声:“让她滚,告诉她不想在南三所里好好呆着,这宫里有的是让她呆着的地方。”
宋氏听闻胤禛的声音,脸上顿时一片惨白,旁边的玉珠看宋氏像是要晕过去,立马上前扶住了她。
“主子,你可千万保重身体,您还怀着小阿哥呢。”也怪这宋氏来的不是时候,正赶上胤禛在气头上。
不过胤禛确实生气,他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自己的额娘有这九曲玲珑心,一招借刀杀人,一下子就坏了三个秀女的名声。秀女若是名声坏了还如何能进得皇家的门,董鄂家的手握兵权,伊尔哈的父阿玛也是天子近臣,最得皇上信任,自己额娘这是要废了这两个秀女,还要折了自己的羽翼啊。
胤禛发了一通火才冷静下来,自己的额娘在宫闱倾轧中位列四妃之一,手段自然了得。可也就是在后宫,作为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阿玛看的不单单是品性那么简单,前朝的制衡才是最重要的,大哥如今有军功在身,与太子不和朝野上下早已心知肚明,自己这几年来都跟着太子当差,皇阿玛若给自己指婚怕是会有别的思量。
永和宫里,德妃正在专注的调着香,听董嬷嬷说了储秀宫的发生的事后,放下手中的香笑着说道:“果然是个争气的,也不枉我宣她来永和宫一趟。”
董嬷嬷听德妃说完像是明白了什么,面上神色不变,心中却有些唏嘘,主子这借刀杀人的招实在是阴狠了些,这秀女最看重的除了家世就是品性了,如今不管是说伊尔哈品性不佳也好,姐妹不和也罢,对一个秀女都绝对算不上好事,甚至会毁了一生。董嬷嬷想不明白的是自家的主子怎么就像魔怔了一般,想着法儿的给自己的儿子添堵。
而德妃想的是,这届秀女中出挑的就那么几个,董鄂氏因着先帝的静妃肯定讨不了太后的好,他他拉氏的家世又牵强了些,只有这乌兰那拉·伊尔哈无论家世、容貌、品性都是出挑的,只是如今传出了这样的传言就不知道皇上会怎么想了。
想到布尔和在宫里闹了这么一出,德妃便有些得意,大到皇帝的后宫小到一般人家的后院,有时候你就是什么都不做,说上那么几句话总会有那么几个蠢人上钩。
就在秀女们都在备选的同时,离京城千里之遥的江宁府则比平时热闹很多,乡试刚过,书生却大多没有回家,城里的酒肆、歌楼、茶坊全都是逗留在江宁府等待着发榜的读书人,羽扇纶巾,风流倜傥。三五成群,要么与同窗好曲水流觞,要么寻僧访道,饮酒作乐,端是快活。
贡院附近有家云来客栈,戴三金就住在这里,戴三金是扬州人氏,今年刚好二十,此生虽其貌不扬,到是做的一手好文章,然而戴三金不会想到,他的一世英明乃至身家性命,都差点因为这次科举而葬送,一切,都源于放榜那日的一场骚乱。
戴三金的随从叫喜顺,年纪还小玩性也大,每日主人开始读书时,他便往城里热闹的地方凑,看看斗鸡,听听说书,瞧瞧市井百姓吵架。
这天放榜,喜顺跟着戴三金去了贡院看榜,贡院的外墙上正是贴榜的地方,围了好些人,闹哄哄的。榜下站着带刀的护卫,面无表情,很是威严。喜顺挤到人群前面,找遍了整个榜单却没发现自己主子的名字,戴三金在一旁问道:“可寻到了。”
喜顺又垫着脚,伸长了脖子看了看终于确定了没有,于是有些讪讪的说道“字太小了,没看清。”说完就像自己做错了事,不敢多说在一边垂首站着。
戴三金看着喜顺的样子,心下便明白了。他十岁四就中了秀才,可如今两次秋闱他都未中,不免有些灰心。正当他哀叹自己时运不济之时便听到了几个落榜的士子正在发牢骚,说考官收了银子,酒囊饭袋都能中举,这孔庙怕是变成了财神庙。
这话被周围的几个书生听了去,都在为自己没能中举而沮丧的书生们,心中的闷气像是找了出口,纷纷撸袖挥拳,嚷嚷着要见考官。戴三金看着怕是要出事,正打算回客栈,却听得那边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顺着众人目光看去,只见一富家公子打马而来,正得意洋洋的看着皇榜。
“这就是今年的解元,听说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呢。”旁边有人在小说的说着,听得有人这么说,那几个带头闹事的书生立马阴阳怪气的说道“陈家大公子居然是秋闱的解元,咱们江宁人好光彩啊。”
只见陈大公子冷笑道:“尔等都是名落孙山之人,还敢在本解元面前大放厥词。”几个闹事的书生见他态度傲慢便想上前,被陈大公子的家丁给拦住了。一旁不知是谁说了句:“陈贵,如若连你也成了举人,这天下就都是读书人了。”
陈贵听完面色突然凶狠起来:“尔等狂徒竟然敢侮辱解元,今日便要教教你们规矩。”说完便扬起马鞭要打人。有人趁乱一把将他从马上拉了下来,陈贵立马摔了个狗吃、屎。众人趁乱解气,都涌向陈贵。他的家丁见人多势众,急得在一旁围着人群转圈。
戴三金本想上前劝解,却被喜顺拉着跑出了人群。这时那边正打的热闹,只听啪的一声,不知是谁把一个鸡蛋砸到了皇榜上,接着石头、菜叶雨点般的砸向皇榜,没多久这明黄色的皇榜就面目全非了。
喜顺见事情要闹大,便对戴三金说道;“少爷,咱们回去得了,回头再伤着您。”戴三金却越想越憋气,六载的寒窗苦读,如今却还不如这使银子的酒囊饭袋,便想回客栈收拾行李,明儿顾上马车就回家。
戴三金愤恨异常,脑子里想的都是那天考官坐着敞盖大轿游街的样子。众多士子夹道参拜,这是古制,有人上前投贴还被考官喝退,当时百姓都感叹考官铁面,哪晓得到头来却是这番光景。
这边正准备回客栈的戴三金,听到那边人声鼎沸,便让喜顺去看看,不曾想是一些读书人抬着孔圣人的像游街,而那圣像竟然穿着财神爷的戏服。
“往后我们不拜孔圣人,只拜财神爷啦,读书还没有撒银子好用。”书生们高声喊着。街道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一位老者叹了口气说道:“作孽啊,这亵渎了圣人是要遭报应的啊。”
戴三金在人群中看见自己的好友,觉得此事非同儿戏便想上前劝解:“贤兄,这可使不得啊,闹大了事怕是要杀头的。”
“读书人功名就是性命,没了功名我们如同身死,那管得了掉不掉脑袋,你不也没中吗,何不跟我们一道也算得了个痛快。”说完不等他回答便跟着众人继续前行。
戴三金跟在后面还想劝解,突然,后面传来凶狠的呵斥声,转头一看,几十个兵丁们不分青红皂白,见是书生打扮的人就劈头一闷棍,打倒在地。都是文弱的读书人平时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好些人早就吓的面如土色。手脚快都开溜了,戴三金因为在队伍最后,便成了被抓的那几个,被绑了去。
布尔和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攥着手里的帕子,吱吱呜呜的说道:“我也不是故意的,是那董鄂·云馨,她老是在套我的话,这不怪我,而且我也没把姐姐说的那么不好……”
伊尔哈撇了眼布尔和说道:“那我是不是应该感谢你嘴下留情,真不知道你是真蠢还是假蠢,你以为我不好了你能好得了。”
没等布尔和说话,伊尔哈又接着说道:“宫里的主子们眼睛都亮着呢,今天皇上宣你问话,怕是早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你们这点花花心思当谁看不出来,如今我也懒得和你计较,你自是出宫后回家和阿玛说去吧。”伊尔哈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屋子去找慧儿去了。
布尔和听伊尔哈说完,心里也有些害怕,她还记得当初进宫时阿玛的嘱咐,如今自己与董鄂·云馨发生了口角还在御花园被皇上看到,想想皇上那句意味不明的话,她现在心里哪里还敢想什么入宫为妃的事情,只希望自己能安安稳稳呆到出宫就好。
果然过了几天,慈宁宫的苏姑姑就奉太后口谕训斥了几个秀女,流言这事才作罢。
四阿哥最近正跟着太子学习政务,前几天因永定河有涝情,所以跟着太子去巡查去了,回来才知道流言的事情,一下大怒,在南三所发了好大的火,苏培盛不明所以也不敢上前劝解,这时候刚好宋氏得知胤禛回了阿哥所,于是端着熬好的汤正想求苏培盛,替自己通传一声。
苏培盛想着主子心情不好,说不定这宋格格还能安抚主子一二,便硬着头皮进了书房通禀。过了会儿只听的屋内传来了胤禛的咆哮声:“让她滚,告诉她不想在南三所里好好呆着,这宫里有的是让她呆着的地方。”
宋氏听闻胤禛的声音,脸上顿时一片惨白,旁边的玉珠看宋氏像是要晕过去,立马上前扶住了她。
“主子,你可千万保重身体,您还怀着小阿哥呢。”也怪这宋氏来的不是时候,正赶上胤禛在气头上。
不过胤禛确实生气,他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自己的额娘有这九曲玲珑心,一招借刀杀人,一下子就坏了三个秀女的名声。秀女若是名声坏了还如何能进得皇家的门,董鄂家的手握兵权,伊尔哈的父阿玛也是天子近臣,最得皇上信任,自己额娘这是要废了这两个秀女,还要折了自己的羽翼啊。
胤禛发了一通火才冷静下来,自己的额娘在宫闱倾轧中位列四妃之一,手段自然了得。可也就是在后宫,作为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阿玛看的不单单是品性那么简单,前朝的制衡才是最重要的,大哥如今有军功在身,与太子不和朝野上下早已心知肚明,自己这几年来都跟着太子当差,皇阿玛若给自己指婚怕是会有别的思量。
永和宫里,德妃正在专注的调着香,听董嬷嬷说了储秀宫的发生的事后,放下手中的香笑着说道:“果然是个争气的,也不枉我宣她来永和宫一趟。”
董嬷嬷听德妃说完像是明白了什么,面上神色不变,心中却有些唏嘘,主子这借刀杀人的招实在是阴狠了些,这秀女最看重的除了家世就是品性了,如今不管是说伊尔哈品性不佳也好,姐妹不和也罢,对一个秀女都绝对算不上好事,甚至会毁了一生。董嬷嬷想不明白的是自家的主子怎么就像魔怔了一般,想着法儿的给自己的儿子添堵。
而德妃想的是,这届秀女中出挑的就那么几个,董鄂氏因着先帝的静妃肯定讨不了太后的好,他他拉氏的家世又牵强了些,只有这乌兰那拉·伊尔哈无论家世、容貌、品性都是出挑的,只是如今传出了这样的传言就不知道皇上会怎么想了。
想到布尔和在宫里闹了这么一出,德妃便有些得意,大到皇帝的后宫小到一般人家的后院,有时候你就是什么都不做,说上那么几句话总会有那么几个蠢人上钩。
就在秀女们都在备选的同时,离京城千里之遥的江宁府则比平时热闹很多,乡试刚过,书生却大多没有回家,城里的酒肆、歌楼、茶坊全都是逗留在江宁府等待着发榜的读书人,羽扇纶巾,风流倜傥。三五成群,要么与同窗好曲水流觞,要么寻僧访道,饮酒作乐,端是快活。
贡院附近有家云来客栈,戴三金就住在这里,戴三金是扬州人氏,今年刚好二十,此生虽其貌不扬,到是做的一手好文章,然而戴三金不会想到,他的一世英明乃至身家性命,都差点因为这次科举而葬送,一切,都源于放榜那日的一场骚乱。
戴三金的随从叫喜顺,年纪还小玩性也大,每日主人开始读书时,他便往城里热闹的地方凑,看看斗鸡,听听说书,瞧瞧市井百姓吵架。
这天放榜,喜顺跟着戴三金去了贡院看榜,贡院的外墙上正是贴榜的地方,围了好些人,闹哄哄的。榜下站着带刀的护卫,面无表情,很是威严。喜顺挤到人群前面,找遍了整个榜单却没发现自己主子的名字,戴三金在一旁问道:“可寻到了。”
喜顺又垫着脚,伸长了脖子看了看终于确定了没有,于是有些讪讪的说道“字太小了,没看清。”说完就像自己做错了事,不敢多说在一边垂首站着。
戴三金看着喜顺的样子,心下便明白了。他十岁四就中了秀才,可如今两次秋闱他都未中,不免有些灰心。正当他哀叹自己时运不济之时便听到了几个落榜的士子正在发牢骚,说考官收了银子,酒囊饭袋都能中举,这孔庙怕是变成了财神庙。
这话被周围的几个书生听了去,都在为自己没能中举而沮丧的书生们,心中的闷气像是找了出口,纷纷撸袖挥拳,嚷嚷着要见考官。戴三金看着怕是要出事,正打算回客栈,却听得那边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顺着众人目光看去,只见一富家公子打马而来,正得意洋洋的看着皇榜。
“这就是今年的解元,听说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呢。”旁边有人在小说的说着,听得有人这么说,那几个带头闹事的书生立马阴阳怪气的说道“陈家大公子居然是秋闱的解元,咱们江宁人好光彩啊。”
只见陈大公子冷笑道:“尔等都是名落孙山之人,还敢在本解元面前大放厥词。”几个闹事的书生见他态度傲慢便想上前,被陈大公子的家丁给拦住了。一旁不知是谁说了句:“陈贵,如若连你也成了举人,这天下就都是读书人了。”
陈贵听完面色突然凶狠起来:“尔等狂徒竟然敢侮辱解元,今日便要教教你们规矩。”说完便扬起马鞭要打人。有人趁乱一把将他从马上拉了下来,陈贵立马摔了个狗吃、屎。众人趁乱解气,都涌向陈贵。他的家丁见人多势众,急得在一旁围着人群转圈。
戴三金本想上前劝解,却被喜顺拉着跑出了人群。这时那边正打的热闹,只听啪的一声,不知是谁把一个鸡蛋砸到了皇榜上,接着石头、菜叶雨点般的砸向皇榜,没多久这明黄色的皇榜就面目全非了。
喜顺见事情要闹大,便对戴三金说道;“少爷,咱们回去得了,回头再伤着您。”戴三金却越想越憋气,六载的寒窗苦读,如今却还不如这使银子的酒囊饭袋,便想回客栈收拾行李,明儿顾上马车就回家。
戴三金愤恨异常,脑子里想的都是那天考官坐着敞盖大轿游街的样子。众多士子夹道参拜,这是古制,有人上前投贴还被考官喝退,当时百姓都感叹考官铁面,哪晓得到头来却是这番光景。
这边正准备回客栈的戴三金,听到那边人声鼎沸,便让喜顺去看看,不曾想是一些读书人抬着孔圣人的像游街,而那圣像竟然穿着财神爷的戏服。
“往后我们不拜孔圣人,只拜财神爷啦,读书还没有撒银子好用。”书生们高声喊着。街道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一位老者叹了口气说道:“作孽啊,这亵渎了圣人是要遭报应的啊。”
戴三金在人群中看见自己的好友,觉得此事非同儿戏便想上前劝解:“贤兄,这可使不得啊,闹大了事怕是要杀头的。”
“读书人功名就是性命,没了功名我们如同身死,那管得了掉不掉脑袋,你不也没中吗,何不跟我们一道也算得了个痛快。”说完不等他回答便跟着众人继续前行。
戴三金跟在后面还想劝解,突然,后面传来凶狠的呵斥声,转头一看,几十个兵丁们不分青红皂白,见是书生打扮的人就劈头一闷棍,打倒在地。都是文弱的读书人平时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好些人早就吓的面如土色。手脚快都开溜了,戴三金因为在队伍最后,便成了被抓的那几个,被绑了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