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天破敌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擒拿之术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斗智斗勇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形势严峻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混元乾坤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道受创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韦天掌法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六僧齐伤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之风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魔现身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番僧西至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钜子墨謧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杂家商脉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墨謧教子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墨门之乱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钜子令现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墨门之殇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七杀发狂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僧尽损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轻云淡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豹双杀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兄弟齐心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杂家之主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金银之手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钧一发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凝罡一击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七杀死节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家二老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杀鸡儆猴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声援来至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群情汹涌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血染长街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混战升级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我为兵蚁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吾名恨天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狗之辈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恨齐至
- 1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甲陌刀
- 1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陌刀之威
- 1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欲成魔
- 1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伴君入魔
- 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火器慑敌
- 1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口脱险
- 161 第一百六十章 孙家反应
- 1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少林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轩然大波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道高一尺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魔高一丈
- 166 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谢堂中
- 167 第一百六十六章 端倪初现
- 168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战外之战
- 169 第一百六十八章 又见圣旨
- 170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汉水之上
- 171 第一百七十章 卧虎有变
- 172 第一百七十一章 误入险地
- 173 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中激战
- 174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焱之死
- 175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临渡议事
- 176 第一百七十五章 落马渡口
- 177 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禄寿星
- 178 第一百七十七章 渡口鏖战
- 179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发千钧
- 180 第一百七十九章 神龙出世
- 181 第一百八十章 太皇太后
- 182 第一百八十一章 奸人授首
- 183 第一百八十二章 坐看云起
- 184 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雄赞歌(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二十七章 番僧西至
第一百二十七章 番僧西至
此刻,最先偷袭南少林大十八铜人的一群人,也各自收回兵器,立到与万石老魔一起偷袭南少林四僧之人的身后。【ㄨ】
只见这些人,个个作僧人打扮,却又与中原僧人,各有不同。
首先,这些作僧人打扮的人,并非如中原剃度的僧人一般,皆是光头,而是头上都有寸许短发。每个人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平顶的竹笠。
其次,这些人所着的服装,与中原僧人,也略有不同。这些人所着的僧服,皆是内黄外红。外面红色的那件,形似袈裟。而且,这些僧人打扮的人,两只胳膊,都露在袖外。
细细一数,可以发现,这一群僧人打扮的人,一共是一十三名。每人手中,皆持着两个金钹。金钹的形状,与孛孛儿所使的铜钹,颇为相似,只是边缘并无赤赤儿所使铜钹那样的锯齿状突起,却也极为锋利。许多金钹的边缘,兀自还在滴着血。
显然,此前就是这一十三名僧人打扮的人,飞出手中金钹,出手偷袭南少林大十八铜人。此刻,金钹之上的那些血滴和血迹,都来自南少林十八铜人。
这一十三名僧人打扮的人面前,与万石老魔并肩而立的,则是先前与万石老魔一起偷袭南少林四僧之人。
此人六十岁左右,亦是僧人打扮,全身穿戴,除了少了一顶竹笠,与其他一十三名僧人打扮的人,并无二样。微一的区别,便是此人穿在外面的那件红色的袈裟之上,镶着一些金丝银线。阳光之下,熠熠生辉。
另外一个区别便是,此人头上,如中原剃度的僧人一眼,毫发不存。
明道大师见了这些人的形状,咳嗽了一声,问道:“西域显宗?还是密宗?”
那名六十岁左右的光头听到明道大师问话,哈哈一笑,用颇为别扭的中原官话答道:“师兄好眼力!小僧嘎巴措,来自达仁寺,正是密宗传人。”
笑罢,嘎巴措对明道大师反问道:“师兄来自何处?”
明道大师又咳嗽了几下,说道:“老衲乃北少林药王院住持明道。”说罢,明道大师面沉如水,问道:“大师为何出手伤人?”
嘎巴措再度哈哈一笑,说道:“小僧嫉恶如仇,生平最见不得的,便是有人以多欺少。刚才,小僧见得这几位大和尚欺负两位师兄,又见到这一群不要脸的大和尚欺负两个小和尚,小僧一时义愤,方才出手。”
说罢,不待众人说话,更不理会柳云风等人面上的怒色,嘎巴措笑眯眯地对无因和无果说道:“两位小师傅,小僧见你二人身手了得,心中很是喜欢。若是你二人愿投入我密宗门下,小僧定将衣钵相传。”
嘎巴措话音一落,无果怒道:“放屁!”一句话骂出,无果立即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一面等着无因来教训自己两句。
果然,无因开口喝道:“师弟,休得口出嗔言!”喝罢,无因脆生生地说道:“师弟,出家之人,不可口出妄言。这位番僧口中所出,只不过是五谷轮回之气而已。”
明道大师、明空大师与柳云风等人听得无因此语,饶是场中形势实在是不容发笑,也禁不住给两个小沙弥给弄得哭笑不得。
无果听得这话,仿似不认识无因似的,大睁着眼睛,瞪着无因。
无果之所以如此,皆因为无因平日里极守寺规。莫说是嗔言了,便是半句略失礼节的话,无因也绝不会说。
倒是无果,性格活泼,常与寺中的俗家弟子来往,自这些俗家弟子那里,学到了不少粗口。偶尔急了,无果便会冒出一两句佛祖不喜的话。每次被无因听到,无因便以师兄自居,要教训无果几句。
其实无因与无果二人,同时入寺,同时剃度。若是较起真来,谁是师兄,谁是师弟,还真不好说。只是无因占了一个“因”字,便以师兄自居。无果虽然不服,奈何翻遍经文,“因”之一字,总在“果”前,只得让无因占了个先。
此刻,听到无因居然也变着说法讽刺这个番僧,无果知道,无因师兄心中,也是怒极。
嘎巴措吃无果一声骂,脸色立即一沉。再被无因讽刺了一句,嘎巴措虽然不明白无因所说的究竟是何意,也知道不是好话。【ㄨ】
嘎巴措脸色再度一沉,说道:“两位小和尚,佛爷一片好心,你们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嘎巴措话音一落,明空大师沉声喝道:“兀那番僧,入我中原,伤我师兄,究竟意欲何为?”
若是依着明空大师的性子,见到这番僧将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打成重伤,他早就冲上去了。只是,明空大师真气未凝,内力未聚,动不得手,只能与这番僧磨一磨嘴皮子,借机凝聚一些内力。
嘎巴措听到明空大师喝问,眼睛看着明空大师,问道:“师兄又是何人?小僧何曾伤得师兄的师兄?”
明空大师喝道:“老衲乃北少林般若堂住持明空。”说着,一指地上的明睿大师和明空大师,怒道:“这两位,便是我北少林藏经阁与证道院的住持师兄。”
嘎巴措闻言,啊呀一声,说道:“师兄,实属误会。小僧出手,正是为了相帮这两位师兄。小僧可不曾向两位师兄出手。”
说罢,不待明空大师说话,嘎巴措沉沉一笑,说道:“不过,小僧此次前来中原,正是要会一会你中原的武学。你北少林乃中原禅宗之首,小僧正有意前往讨教。既然今日遇见,师兄不如指点小僧一二,如何?”
听至此处,北少林众僧与柳云风等人已经明白,这嘎巴措今次前来,原来也是存心来找北少林四僧的麻烦来了。
不过,他们也只猜对了一半。
嘎巴措乃是西域大王子的师父。
西域之人,常有入寺拜师修佛学艺者。只是,与中原不同,西域之人入寺修佛学艺,无须剃度,亦无须如中原僧人一般,一日为僧,终身为僧。
西域之人入寺修佛学艺,几年之后,便可离寺还俗。更有如大王子这等身份特殊之人,只需拜得一名高僧为师,挂个名称即可,根本无需入寺潜修。
大王子拜嘎巴措为师,一是仰慕其身手了得,欲从嘎巴措之处学得一身武艺。
二者,大王子虽然实力强劲,但兄弟众多。番王虽有意传位于大王子,但王位一日不到手,大王子心中,总是不踏实。而西域之人,笃信佛教。密宗更是势力庞大。若能得嘎巴措支持,大王子将来登临大位,便多出了许多把握。所以,大王子便拜在了嘎巴措门下。
只是,大王子并不曾真正入寺修行一日,只偶尔到达仁寺中,参拜一下佛祖,拜谒一下嘎巴措,让他指点一下武艺。
不过,大王子对嘎巴措,确实异常尊敬。大王子还对嘎巴措许诺,一旦自己登临大位,便奉嘎巴措为西域的国师,并将达仁寺封为西域的护国之寺。
西域密宗,修佛之人,不似中原僧人,戒这戒那的。西域之人修佛,讲究的是一个随心所欲,百无禁忌。嘎巴措虽然佛法颇深,但其七情六欲,一样不少。对于能成为西域国师,嘎巴措也是心向往之。
北主兵锋至太原城外之后,久攻不下,北主也曾遣使者至西域,邀请番王出兵,共享中原繁华。
但番王已老,不愿再动干戈。再者,番王知道,西域之地,不似北地,兵多将广,一旦打起来,西域未必承受得起。番王更知道,北主狼子野心。即使真地打下中原,西域能从北主手中分得多少好处,尤未可知。所以,对北主的邀请,番王只是婉言谢绝。
番王未曾动心,几个王子却都动了心。大王子将来是要接掌王位的,对北主的邀请,更是心动。若是能夺下中原一城一池,大王子将来的疆土,也能更大一些。
不过,大王子也清楚,既然番王不愿出兵,谁也劝服不了他。但不出兵,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
大王子正欲前往达仁寺,与嘎巴措密议时,青云令出了。嘎巴措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
嘎巴措所习密宗手印,乃达摩自西至中原传道之时所留,一共七式。嘎巴措已将这七式练至巅峰之境,威力无比。
自密宗秘传典籍之中,嘎巴措得知,达摩当年途径西域之时,曾经言道,此密宗手印,共有十一式。达摩本欲将十一式尽皆留在西域,奈何当时的修习之人悟性有限,达摩又急着前往中原传道,便只是传下七式。
嘎巴措猜想,达摩若是真地还保留了四式,最大的可能,便是在南北少林这两处。
嘎巴措数次动了前来中原讨要的心思,但终究知道,西域之人,与中原摩擦也不少。西域番僧,在中原之地,不受待见。若是冒然前来,手印讨要不成,反而有可能折损在中原。
及至青云令出,嘎巴措知道,中原武林,必将大乱。大乱之中,便有机可乘。是以,嘎巴措打定主意,要趁此机会,到中原一试。
嘎巴措主意打定之时,大王子到了。大王子此来,也是想请嘎巴措前往中原,只是目的不同而已。
大王子的目的是,想让嘎巴措到中原一行,一来探一探中原的虚实,二来趁北人大兵压境之机,在中原搅动一些风雨。
中原这个庞然大物,紧邻西域。中原越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西域之人的压力便越大。若是能趁机让中原乱一乱,日后,大王子登临大位之后,应付起中原来,也可轻松许多。
这二人正密议之时,范先生使人传讯至嘎巴措处。
范先生名义上是秦木的师爷,是秦木一党的人。但秦木和范先生都知道,范先生实则另有所属。而其所属的势力,所谋极大,与中原内外,多种势力,皆有来往。嘎巴措也是他们的相交之人。
嘎巴措一看范先生的传讯,心中大喜。传讯之中,范先生代表秦木和他自己所属的那一方,对嘎巴措许下诸多好处,只要求他参与襄阳之战,确保将柳云风等人杀死。
这个传讯,对于本就有意前往中原的嘎巴措来说,真是瞌睡来了,碰着了枕头。
嘎巴措二话不说,带着自己最强的十三名弟子,便启程前往中原。到得中原之后,范先生立即秘密使人,将他们迎住,再安排送至襄阳。
到了襄阳,嘎巴措一行与万石老魔先行潜伏起来,一直等到方才,二人和嘎巴措所带的十三名弟子,齐齐出手,重创了南北少林六位老僧和南少林大十八铜人。
若是嘎巴措知道明睿大师脑袋里装着大半个北少林的藏经阁,或许他就不会出手如此之重,而是会设法将明睿大师擒住,问一问达摩保留的另外四式密宗手印的下落了。(未完待续。)
只见这些人,个个作僧人打扮,却又与中原僧人,各有不同。
首先,这些作僧人打扮的人,并非如中原剃度的僧人一般,皆是光头,而是头上都有寸许短发。每个人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平顶的竹笠。
其次,这些人所着的服装,与中原僧人,也略有不同。这些人所着的僧服,皆是内黄外红。外面红色的那件,形似袈裟。而且,这些僧人打扮的人,两只胳膊,都露在袖外。
细细一数,可以发现,这一群僧人打扮的人,一共是一十三名。每人手中,皆持着两个金钹。金钹的形状,与孛孛儿所使的铜钹,颇为相似,只是边缘并无赤赤儿所使铜钹那样的锯齿状突起,却也极为锋利。许多金钹的边缘,兀自还在滴着血。
显然,此前就是这一十三名僧人打扮的人,飞出手中金钹,出手偷袭南少林大十八铜人。此刻,金钹之上的那些血滴和血迹,都来自南少林十八铜人。
这一十三名僧人打扮的人面前,与万石老魔并肩而立的,则是先前与万石老魔一起偷袭南少林四僧之人。
此人六十岁左右,亦是僧人打扮,全身穿戴,除了少了一顶竹笠,与其他一十三名僧人打扮的人,并无二样。微一的区别,便是此人穿在外面的那件红色的袈裟之上,镶着一些金丝银线。阳光之下,熠熠生辉。
另外一个区别便是,此人头上,如中原剃度的僧人一眼,毫发不存。
明道大师见了这些人的形状,咳嗽了一声,问道:“西域显宗?还是密宗?”
那名六十岁左右的光头听到明道大师问话,哈哈一笑,用颇为别扭的中原官话答道:“师兄好眼力!小僧嘎巴措,来自达仁寺,正是密宗传人。”
笑罢,嘎巴措对明道大师反问道:“师兄来自何处?”
明道大师又咳嗽了几下,说道:“老衲乃北少林药王院住持明道。”说罢,明道大师面沉如水,问道:“大师为何出手伤人?”
嘎巴措再度哈哈一笑,说道:“小僧嫉恶如仇,生平最见不得的,便是有人以多欺少。刚才,小僧见得这几位大和尚欺负两位师兄,又见到这一群不要脸的大和尚欺负两个小和尚,小僧一时义愤,方才出手。”
说罢,不待众人说话,更不理会柳云风等人面上的怒色,嘎巴措笑眯眯地对无因和无果说道:“两位小师傅,小僧见你二人身手了得,心中很是喜欢。若是你二人愿投入我密宗门下,小僧定将衣钵相传。”
嘎巴措话音一落,无果怒道:“放屁!”一句话骂出,无果立即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一面等着无因来教训自己两句。
果然,无因开口喝道:“师弟,休得口出嗔言!”喝罢,无因脆生生地说道:“师弟,出家之人,不可口出妄言。这位番僧口中所出,只不过是五谷轮回之气而已。”
明道大师、明空大师与柳云风等人听得无因此语,饶是场中形势实在是不容发笑,也禁不住给两个小沙弥给弄得哭笑不得。
无果听得这话,仿似不认识无因似的,大睁着眼睛,瞪着无因。
无果之所以如此,皆因为无因平日里极守寺规。莫说是嗔言了,便是半句略失礼节的话,无因也绝不会说。
倒是无果,性格活泼,常与寺中的俗家弟子来往,自这些俗家弟子那里,学到了不少粗口。偶尔急了,无果便会冒出一两句佛祖不喜的话。每次被无因听到,无因便以师兄自居,要教训无果几句。
其实无因与无果二人,同时入寺,同时剃度。若是较起真来,谁是师兄,谁是师弟,还真不好说。只是无因占了一个“因”字,便以师兄自居。无果虽然不服,奈何翻遍经文,“因”之一字,总在“果”前,只得让无因占了个先。
此刻,听到无因居然也变着说法讽刺这个番僧,无果知道,无因师兄心中,也是怒极。
嘎巴措吃无果一声骂,脸色立即一沉。再被无因讽刺了一句,嘎巴措虽然不明白无因所说的究竟是何意,也知道不是好话。【ㄨ】
嘎巴措脸色再度一沉,说道:“两位小和尚,佛爷一片好心,你们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嘎巴措话音一落,明空大师沉声喝道:“兀那番僧,入我中原,伤我师兄,究竟意欲何为?”
若是依着明空大师的性子,见到这番僧将明睿大师和明解大师打成重伤,他早就冲上去了。只是,明空大师真气未凝,内力未聚,动不得手,只能与这番僧磨一磨嘴皮子,借机凝聚一些内力。
嘎巴措听到明空大师喝问,眼睛看着明空大师,问道:“师兄又是何人?小僧何曾伤得师兄的师兄?”
明空大师喝道:“老衲乃北少林般若堂住持明空。”说着,一指地上的明睿大师和明空大师,怒道:“这两位,便是我北少林藏经阁与证道院的住持师兄。”
嘎巴措闻言,啊呀一声,说道:“师兄,实属误会。小僧出手,正是为了相帮这两位师兄。小僧可不曾向两位师兄出手。”
说罢,不待明空大师说话,嘎巴措沉沉一笑,说道:“不过,小僧此次前来中原,正是要会一会你中原的武学。你北少林乃中原禅宗之首,小僧正有意前往讨教。既然今日遇见,师兄不如指点小僧一二,如何?”
听至此处,北少林众僧与柳云风等人已经明白,这嘎巴措今次前来,原来也是存心来找北少林四僧的麻烦来了。
不过,他们也只猜对了一半。
嘎巴措乃是西域大王子的师父。
西域之人,常有入寺拜师修佛学艺者。只是,与中原不同,西域之人入寺修佛学艺,无须剃度,亦无须如中原僧人一般,一日为僧,终身为僧。
西域之人入寺修佛学艺,几年之后,便可离寺还俗。更有如大王子这等身份特殊之人,只需拜得一名高僧为师,挂个名称即可,根本无需入寺潜修。
大王子拜嘎巴措为师,一是仰慕其身手了得,欲从嘎巴措之处学得一身武艺。
二者,大王子虽然实力强劲,但兄弟众多。番王虽有意传位于大王子,但王位一日不到手,大王子心中,总是不踏实。而西域之人,笃信佛教。密宗更是势力庞大。若能得嘎巴措支持,大王子将来登临大位,便多出了许多把握。所以,大王子便拜在了嘎巴措门下。
只是,大王子并不曾真正入寺修行一日,只偶尔到达仁寺中,参拜一下佛祖,拜谒一下嘎巴措,让他指点一下武艺。
不过,大王子对嘎巴措,确实异常尊敬。大王子还对嘎巴措许诺,一旦自己登临大位,便奉嘎巴措为西域的国师,并将达仁寺封为西域的护国之寺。
西域密宗,修佛之人,不似中原僧人,戒这戒那的。西域之人修佛,讲究的是一个随心所欲,百无禁忌。嘎巴措虽然佛法颇深,但其七情六欲,一样不少。对于能成为西域国师,嘎巴措也是心向往之。
北主兵锋至太原城外之后,久攻不下,北主也曾遣使者至西域,邀请番王出兵,共享中原繁华。
但番王已老,不愿再动干戈。再者,番王知道,西域之地,不似北地,兵多将广,一旦打起来,西域未必承受得起。番王更知道,北主狼子野心。即使真地打下中原,西域能从北主手中分得多少好处,尤未可知。所以,对北主的邀请,番王只是婉言谢绝。
番王未曾动心,几个王子却都动了心。大王子将来是要接掌王位的,对北主的邀请,更是心动。若是能夺下中原一城一池,大王子将来的疆土,也能更大一些。
不过,大王子也清楚,既然番王不愿出兵,谁也劝服不了他。但不出兵,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
大王子正欲前往达仁寺,与嘎巴措密议时,青云令出了。嘎巴措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
嘎巴措所习密宗手印,乃达摩自西至中原传道之时所留,一共七式。嘎巴措已将这七式练至巅峰之境,威力无比。
自密宗秘传典籍之中,嘎巴措得知,达摩当年途径西域之时,曾经言道,此密宗手印,共有十一式。达摩本欲将十一式尽皆留在西域,奈何当时的修习之人悟性有限,达摩又急着前往中原传道,便只是传下七式。
嘎巴措猜想,达摩若是真地还保留了四式,最大的可能,便是在南北少林这两处。
嘎巴措数次动了前来中原讨要的心思,但终究知道,西域之人,与中原摩擦也不少。西域番僧,在中原之地,不受待见。若是冒然前来,手印讨要不成,反而有可能折损在中原。
及至青云令出,嘎巴措知道,中原武林,必将大乱。大乱之中,便有机可乘。是以,嘎巴措打定主意,要趁此机会,到中原一试。
嘎巴措主意打定之时,大王子到了。大王子此来,也是想请嘎巴措前往中原,只是目的不同而已。
大王子的目的是,想让嘎巴措到中原一行,一来探一探中原的虚实,二来趁北人大兵压境之机,在中原搅动一些风雨。
中原这个庞然大物,紧邻西域。中原越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西域之人的压力便越大。若是能趁机让中原乱一乱,日后,大王子登临大位之后,应付起中原来,也可轻松许多。
这二人正密议之时,范先生使人传讯至嘎巴措处。
范先生名义上是秦木的师爷,是秦木一党的人。但秦木和范先生都知道,范先生实则另有所属。而其所属的势力,所谋极大,与中原内外,多种势力,皆有来往。嘎巴措也是他们的相交之人。
嘎巴措一看范先生的传讯,心中大喜。传讯之中,范先生代表秦木和他自己所属的那一方,对嘎巴措许下诸多好处,只要求他参与襄阳之战,确保将柳云风等人杀死。
这个传讯,对于本就有意前往中原的嘎巴措来说,真是瞌睡来了,碰着了枕头。
嘎巴措二话不说,带着自己最强的十三名弟子,便启程前往中原。到得中原之后,范先生立即秘密使人,将他们迎住,再安排送至襄阳。
到了襄阳,嘎巴措一行与万石老魔先行潜伏起来,一直等到方才,二人和嘎巴措所带的十三名弟子,齐齐出手,重创了南北少林六位老僧和南少林大十八铜人。
若是嘎巴措知道明睿大师脑袋里装着大半个北少林的藏经阁,或许他就不会出手如此之重,而是会设法将明睿大师擒住,问一问达摩保留的另外四式密宗手印的下落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