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6 第四十六章 仙子来援
- 47 第四十七章 再上古墓
- 48 第四十八章 龙女与仙子
- 49 第四十九章 蜀道趣事
- 50 第五十章 国宝座驾
- 51 第五十一章 魅惑洗脑
- 52 第五十二章 论功行赏
- 53 第五十三章 师徒大战
- 54 第五十四章 能者居之
- 55 第五十五章 被俘的名将
- 56 第五十六章 知识改变命运
- 57 第五十七章 魔教作风
- 58 第五十八章 拓跋英子
- 59 第五十九章 处处凶险
- 60 第六十章 苗疆毒虫
- 61 第六十一章 五毒战士
- 62 第六十二章 老毒物欧阳锋
- 63 第六十三章 正逆《九阴真经》
- 64 第六十四章 决战大佛之巅
- 65 第六十五章 拉拢西毒
- 66 第六十六章 指点江山
- 67 第六十七章 强者恒强
- 68 第六十八章 羌族叛徒
- 69 第六十九章 江湖往事
- 70 第七十章 东瀛忍者
- 71 第七十一章 鱼饵与鱼
- 72 第七十二章 蛊毒军团
- 73 第七十三章 科技碾压
- 74 第七十四章 杀人诛心
- 75 第七十五章 何足道哉
- 76 第七十六章 天地大同
- 77 第七十七章 人才难得
- 78 第七十八章 南游临安
- 79 第七十九章 谎言是相互的
- 80 第八十章 血光之灾
- 81 第八十一章 飞天御剑流
- 82 第八十二章 南少林武僧
- 83 第八十三章 骇人摔技
- 84 第八十四章 奸相贾似道
- 85 第八十五章 东邪黄药师
- 86 第八十六章 满载而归
- 87 第八十七章 封王拜爵
- 88 第八十八章 琉球群岛
- 89 第八十九章 寻找高山族
- 90 第九十章 两族冲突
- 91 第九十一章 初步交涉
- 92 第九十二章 明教局势
- 93 第九十三章 风云再起
- 94 第九十四章 针锋相对
- 95 九十五章 同床异梦
- 96 第九十六章 全真鹿清笃
- 97 第九十七章 《蛤蟆神功》
- 98 第九十八章 蛤蟆吸盘手
- 99 第九十九章 猛虎入林
- 100 第一百章 静御前请战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血洗擂台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黄蓉的算计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废人霍都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相惜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疯狂碰撞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神龙VS金刚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两虎相争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上门拜访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双绝齐聚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往事如烟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开封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汴梁神医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鱼上钩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恶臭冲天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价交易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帝忽必烈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教训潇湘子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医治华筝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精密仪器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新的境界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忽必烈招揽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武穆遗书》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血整顿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整合力量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星星之火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明教拜帖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猛龙过江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服怒海帮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剑山庄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真.猪队友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蒙阴子孙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间凶器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剑魔传人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强抢破军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合之敌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百米穿心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浴血厮杀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倾世王妃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逢喜事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舆论战争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总教来人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强组合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遇法王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简单粗暴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两手准备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拍卖断流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险恶用心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邪气凛然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法王崩溃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霸刀第一式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疯狂实验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忽必烈的怒火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里追踪(求首订)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绝地反击(求月票)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混乱之战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击必杀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远影响
- 159 关注《巫妖王在异界》
- 1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独孤剑冢
- 161 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求援
- 1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蒙哥亲征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先丢一城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射杀蒙哥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六章 知识改变命运
第五十六章 知识改变命运
(今天感谢yhdxzx1书友的打赏,新书《七世魔尊》已经上传,正在审核中!现在股票将家底亏完了,全职在家码字写书,双开应该不是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赵葵、吕文德和张世杰都是宋末名将,尤其是赵葵,从抗金到抗蒙,都是立下赫赫战功,身为将军甚至后来官拜丞相,都是说明其实力,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三人都是可以撑起一片天的人物。
钟天正见猎心喜,他可不会将如此人才留给其他人,或者放回南宋,尤其是吕文德正是年轻力壮之时,比其弟吕文焕在军事上要强得多。吕文德完全是靠着自己一双手打天下,而吕文焕则是靠着一张嘴拍马屁,最后更是做了汉奸走狗,两相对比,自然是傻子都会选了。
“赵大人!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深感荣幸啊!”钟天正见到阶下囚的赵葵,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堂堂一位民族英雄,竟然被他给抓了,笑道:“本教主因为事务繁忙,不在教中,多日来,委屈你了。”
“哼!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没什么好说的。”赵葵还是一个暴脾气,只是说起话来,有些有气无力,很显然几个月来,并不好过,冷冷地道:“你就是明教教主?少假惺惺的在此装好人,老夫死也不降!”
“先别着急死嘛!这大好的河山,死前总要好好领略一番。”钟天正笑了笑,一挥手,吩咐道:“来人啊!给赵大人松了镣铐,沐浴更衣,你们怎么做事的?怎么对贵客如此无礼呢?”
“哼!”赵葵看来,钟天正完全就是惺惺作态,不免冷哼一声,道:“不劳教主费心,老夫觉得很好!”
“赵大人!既然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本教主对你有什么其他企图呢?”钟天正望了一眼监狱之外,不由面露惆怅的道:“只是这中华大地,不知多少穷苦之人,等待大人这样正直的人去拯救呢!”
赵葵一听钟天正的话,也觉得是这么一个理,于是在人照顾之下,洗了个热水澡,让他觉得全身舒适,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赵葵走出房门时,发现钟天正已经在外面等候,让他不由皱了皱眉头,只是正像钟天正所说,现在他连死都不怕了,还在乎其他的事情吗?反正他是宁死不屈。
“赵大人!今天本教主闲来无事,就带着你四处转转吧!”钟天正命人牵来两只大熊猫,随后骑在其中一只的背上道:“赵大人,你看看在明教的治理之下和在你们南宋的治理之下,百姓们到底有何变化。”
赵葵不置可否的冷笑了一下,想以这样的怀柔政策,让他就范,也着实有些小瞧了他的心性。赵葵率军征战数十年,早已经将心炼的坚如磐石,他倒是对于接下来钟天正要做什么,非常的感兴趣。
赵葵看来,钟天正实在是太年轻了,一个偌大的明教,找一个二十不到的人做教主,可想而知明教将来会如何。赵葵根本就不看好明教的发展,何况他的家人都在南宋,只要他一叛变,必然牵连家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自己的生死,而让家人受死,也是他坚信钟天正无法动摇他决心的原因。
钟天正与赵葵在路上有说有笑,一点也不像是魔教教主与阶下囚的对话,向天笑则是在后面陪同,他身为禁军统领,就是为了保护钟天正的安全,职责所在。
“那是在做什么?”赵葵看着在大兴土木的人群,嘴角露出嘲讽的一笑,才刚刚开始取得一点胜利,就开始贪图享乐,是那些农民起义的弊病,明知故问的道:“该不会是在建造什么宫殿吧?”
“这倒不是!”钟天正直接否定道:“这是在建造学校,在蜀川这样的情况,还有数十处,百姓们只要交一些书本学杂费,就可以入校读书,至于教师的薪资,全部由我明教支付。”
“还有这种事?”赵葵双眼瞪大,不敢置信的道:“这件事若是成了,倒是利国利民!”
“谁说不是呢?”钟天正一笑道:“本来只是明教的教徒在做工,蜀川百姓知道后,都是无偿的帮忙,才几天的时间,就已经初具规模,相信不到半个月就能建造完成,人多就是好办事。”
赵葵默然,他能看得出,那些百姓,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却干的非常有劲,一个个脸上还挂着笑容,甚至其他民族的人,也主动帮忙,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赵葵的心,瞬间颤抖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正常,想要用如此一面,就想打动他,简直是做梦。
“轰隆!”
一声巨响,紧接着是漫天尘埃,不由将钟天正与赵葵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紧接着两人也催动大熊猫,向着那个方向而去。发现此时正有五行旗的教徒,正在使用火药炸山,赵葵瞬间好奇不已。
“那是烈火旗的教徒,使用火药轰山,炸碎的石块,可以修桥补路,而开通的山涧,则是可以通行。”钟天正看着不明所以的赵葵,不由解释道:“而且,那些碎石,可以煅烧成为石灰,或者与粘土一起烧成水泥。”
石灰的煅烧方法在中国东汉时期,就已经拥有,知识一直以来,对其使用知识用来驱虫等作用,尚未用作建筑材料,而水泥自然也没有被发现。钟天正利用自己前世的知识,在明教能工巧匠的努力下,早已经研制了出来,只是一直没有使用,如今占据蜀川之地,自然是物尽其用了。
古代建筑,大多数使用木头做房子,对于树木要求很高,可惜无法长久保存,因此钟天正为了能让一些文化遗产尽量流传下去,兴建了石灰厂、水泥厂,顺便在煅烧石灰与水泥的同时,烧制砖头。
要想富,先修路,蜀川之地一直以来靠山吃山,几乎与外界断绝,即便是有外敌入侵,也是很难及时支援,再加上各族交流甚少,自然排外情绪很重。钟天正除了兴建学校之外,就是修路,如今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何况惠及百姓的事情,大家都是合力发展蜀川,再加上有五行旗的指点协助,一切发展非常顺利。
钟天正相信,要不了几年时间,蜀川之地就会被打通,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贯穿蜀地,到时候绝对是四通八达,蜀川百姓完全可以四处的交流贸易。不过,这只是对于内部而言,在外面看来,蜀川依然是如同天然的堡垒,让人望而生畏,不敢轻易靠近,却不知道此时蜀地正在万众一心的搞发展。
赵葵、吕文德和张世杰都是宋末名将,尤其是赵葵,从抗金到抗蒙,都是立下赫赫战功,身为将军甚至后来官拜丞相,都是说明其实力,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三人都是可以撑起一片天的人物。
钟天正见猎心喜,他可不会将如此人才留给其他人,或者放回南宋,尤其是吕文德正是年轻力壮之时,比其弟吕文焕在军事上要强得多。吕文德完全是靠着自己一双手打天下,而吕文焕则是靠着一张嘴拍马屁,最后更是做了汉奸走狗,两相对比,自然是傻子都会选了。
“赵大人!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深感荣幸啊!”钟天正见到阶下囚的赵葵,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堂堂一位民族英雄,竟然被他给抓了,笑道:“本教主因为事务繁忙,不在教中,多日来,委屈你了。”
“哼!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没什么好说的。”赵葵还是一个暴脾气,只是说起话来,有些有气无力,很显然几个月来,并不好过,冷冷地道:“你就是明教教主?少假惺惺的在此装好人,老夫死也不降!”
“先别着急死嘛!这大好的河山,死前总要好好领略一番。”钟天正笑了笑,一挥手,吩咐道:“来人啊!给赵大人松了镣铐,沐浴更衣,你们怎么做事的?怎么对贵客如此无礼呢?”
“哼!”赵葵看来,钟天正完全就是惺惺作态,不免冷哼一声,道:“不劳教主费心,老夫觉得很好!”
“赵大人!既然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本教主对你有什么其他企图呢?”钟天正望了一眼监狱之外,不由面露惆怅的道:“只是这中华大地,不知多少穷苦之人,等待大人这样正直的人去拯救呢!”
赵葵一听钟天正的话,也觉得是这么一个理,于是在人照顾之下,洗了个热水澡,让他觉得全身舒适,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赵葵走出房门时,发现钟天正已经在外面等候,让他不由皱了皱眉头,只是正像钟天正所说,现在他连死都不怕了,还在乎其他的事情吗?反正他是宁死不屈。
“赵大人!今天本教主闲来无事,就带着你四处转转吧!”钟天正命人牵来两只大熊猫,随后骑在其中一只的背上道:“赵大人,你看看在明教的治理之下和在你们南宋的治理之下,百姓们到底有何变化。”
赵葵不置可否的冷笑了一下,想以这样的怀柔政策,让他就范,也着实有些小瞧了他的心性。赵葵率军征战数十年,早已经将心炼的坚如磐石,他倒是对于接下来钟天正要做什么,非常的感兴趣。
赵葵看来,钟天正实在是太年轻了,一个偌大的明教,找一个二十不到的人做教主,可想而知明教将来会如何。赵葵根本就不看好明教的发展,何况他的家人都在南宋,只要他一叛变,必然牵连家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自己的生死,而让家人受死,也是他坚信钟天正无法动摇他决心的原因。
钟天正与赵葵在路上有说有笑,一点也不像是魔教教主与阶下囚的对话,向天笑则是在后面陪同,他身为禁军统领,就是为了保护钟天正的安全,职责所在。
“那是在做什么?”赵葵看着在大兴土木的人群,嘴角露出嘲讽的一笑,才刚刚开始取得一点胜利,就开始贪图享乐,是那些农民起义的弊病,明知故问的道:“该不会是在建造什么宫殿吧?”
“这倒不是!”钟天正直接否定道:“这是在建造学校,在蜀川这样的情况,还有数十处,百姓们只要交一些书本学杂费,就可以入校读书,至于教师的薪资,全部由我明教支付。”
“还有这种事?”赵葵双眼瞪大,不敢置信的道:“这件事若是成了,倒是利国利民!”
“谁说不是呢?”钟天正一笑道:“本来只是明教的教徒在做工,蜀川百姓知道后,都是无偿的帮忙,才几天的时间,就已经初具规模,相信不到半个月就能建造完成,人多就是好办事。”
赵葵默然,他能看得出,那些百姓,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却干的非常有劲,一个个脸上还挂着笑容,甚至其他民族的人,也主动帮忙,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赵葵的心,瞬间颤抖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正常,想要用如此一面,就想打动他,简直是做梦。
“轰隆!”
一声巨响,紧接着是漫天尘埃,不由将钟天正与赵葵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紧接着两人也催动大熊猫,向着那个方向而去。发现此时正有五行旗的教徒,正在使用火药炸山,赵葵瞬间好奇不已。
“那是烈火旗的教徒,使用火药轰山,炸碎的石块,可以修桥补路,而开通的山涧,则是可以通行。”钟天正看着不明所以的赵葵,不由解释道:“而且,那些碎石,可以煅烧成为石灰,或者与粘土一起烧成水泥。”
石灰的煅烧方法在中国东汉时期,就已经拥有,知识一直以来,对其使用知识用来驱虫等作用,尚未用作建筑材料,而水泥自然也没有被发现。钟天正利用自己前世的知识,在明教能工巧匠的努力下,早已经研制了出来,只是一直没有使用,如今占据蜀川之地,自然是物尽其用了。
古代建筑,大多数使用木头做房子,对于树木要求很高,可惜无法长久保存,因此钟天正为了能让一些文化遗产尽量流传下去,兴建了石灰厂、水泥厂,顺便在煅烧石灰与水泥的同时,烧制砖头。
要想富,先修路,蜀川之地一直以来靠山吃山,几乎与外界断绝,即便是有外敌入侵,也是很难及时支援,再加上各族交流甚少,自然排外情绪很重。钟天正除了兴建学校之外,就是修路,如今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何况惠及百姓的事情,大家都是合力发展蜀川,再加上有五行旗的指点协助,一切发展非常顺利。
钟天正相信,要不了几年时间,蜀川之地就会被打通,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贯穿蜀地,到时候绝对是四通八达,蜀川百姓完全可以四处的交流贸易。不过,这只是对于内部而言,在外面看来,蜀川依然是如同天然的堡垒,让人望而生畏,不敢轻易靠近,却不知道此时蜀地正在万众一心的搞发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