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2出生
- 2 3报喜
- 3 4舅舅
- 4 5洗三
- 5 6恩怨
- 6 7满月
- 7 8走亲
- 8 9解决
- 9 10孙氏
- 10 11孙家
- 11 12长牙
- 12 13回家
- 13 14辅食
- 14 15教女
- 15 16鸡蛋
- 16 17过年
- 17 18拜年
- 18 19周岁
- 19 20打探
- 20 21定亲
- 21 22识字
- 22 23搬家
- 23 24混乱
- 24 25和离
- 25 26拜佛
- 26 27批命
- 27 28拜师
- 28 29读书
- 29 30做客
- 30 31私奔
- 31 32公道
- 32 33礼物
- 33 34后续
- 34 35过世
- 35 36远行
- 36 37相遇
- 37 38前情
- 38 39表弟
- 39 40决定
- 40 41留下
- 41 42相处
- 42 43逛街
- 43 44闹事
- 44 46成拙
- 45 47科举
- 46 48受伤
- 47 49考试
- 48 50考后
- 49 51庆祝
- 50 52过继
- 51 53回来
- 52 54嫁女
- 53 55时光
- 54 56宁安
- 55 57黄氏
- 56 58了解
- 57 59备考
- 58 60失落
- 59 61劝说
- 60 62和好
- 61 63中举
- 62 64宴请
- 63 65拉拢
- 64 66抉择
- 65 67答应
- 66 68上京
- 67 69入学
- 68 70交友
- 69 71同窗
- 70 72目标
- 71 73偶遇
- 72 74母女
- 73 75明了
- 74 76来犯
- 75 77
- 76 77、萌动
- 77 78、明白
- 78 79、坦白
- 79 80、挨打
- 80 81、劝慰
- 81 82、照顾
- 82 83、家书
- 83 84、暗示
- 84 85、诱导
- 85 86、闹腾
- 86 87、淑妃
- 87 88、诉情
- 88 89、拒绝
- 89 90、远行
- 90 91、会试
- 91 92、殿试
- 92 93、高中
- 93 94、赴会
- 94 95、赐官
- 95 96、家人
- 96 97、新居
- 97 98、三年
- 98 99、召见
- 99 100、班师
- 100 101、萧裔
- 101 102、叶思
- 102 103、赏赐
- 103 104、见面
- 104 105、婚事
- 105 106、谈话
- 106 107、喜欢
- 107 108、无语
- 108 109、歪心
- 109 110、恶果
- 110 111、定计
- 111 112、人选
- 112 第113章 试探
- 113 第114章 反应
- 114 115、来京
- 115 第116章 林家
- 116 第117章 实情
- 117 第118章 讲述
- 118 第119章 沈家
- 119 第120章 暗卫
- 120 第121章 病危
- 121 第122章 探病
- 122 第123章 钱
- 123 第124章 交代
- 124 第125章 决定
- 125 第126章 克妻
- 126 第127章 磕关
- 127 第128章 主将
- 128 第129章 定局
- 129 第130章 破局
- 130 第131章 螳螂
- 131 第132章 黄雀
- 132 第133章 出击
- 133 第134章 出游
- 134 第135章 出发
- 135 第136章 阴险
- 136 第137章 去世
- 137 第138章 各方
- 138 第139章 毒杀
- 139 第140章 赐死
- 140 第141章 对峙
- 141 第142章 报复
- 142 第143章 逼宫
- 143 第144章 结局
- 144 第145章 番外一
- 145 第146章 番外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4舅舅
4舅舅
钱老太太问了女儿:“听见女婿和别村的小寡妇有些不清不楚的,你可知道啊。”
钱氏不在乎的说道:“娘,你放心,本来,宝根哥是打算纳了那个女的做小,生儿子的,现在我生了儿子,宝根哥给我保证了,绝对不会再有别的女人了,我现在有了儿子,哥哥弟弟也争气,宝根哥不会糊涂的。”
钱老太太看着女儿说道:“你心里清楚就行了,要知道不要和男人一味的耍蛮,要知道难得糊涂,你现在有了儿子,女婿只有稀罕的份,你要抓住机会,这些年你没生儿子,和女婿也生分了不少,正好在加深一下女婿对你的情谊。对了,你婆婆也要敬着,以前你没生儿子,我怕你被欺负,对你婆婆凶些,也没什么。可现在你要好好表现,把你婆婆哄好了,她给你多做几年,我外孙的读书银子不就有了。”
钱氏知道她娘是为她好,乖乖的说道:“娘,我知道了。我婆婆虽然厉害,但是心不坏,现在有了孙子,也不好再挑我的刺了,大妞她们也能好过些。”
钱老太太就怕女儿生了儿子飘飘然了,在婆家要强拔尖,现在看女儿明白也不多说什么了,从荷包中摸出两锭银子,给女儿。
钱氏看了这银锭子有十两一个,这得有二十两,忙说:“娘,你这是干什么,你女婿有手有脚的,一个月也能挣上四五两银子,虽然说哥哥弟弟们孝顺,可你也不能不留钱养老啊。”
钱老太太对女儿对自己的孝心很开心,不过还是把银子放在了钱氏手里说道:“这本来就是给你留的,原先我看着罗家对你生不出儿子很挑剔,也防着他们一手,现在你生了儿子,用钱的地方多了,这钱我就不替你保管了,多给我外孙买些吃的用的穿的,这是我做姥姥的一片心,你以后也在罗家站住脚了,我也就放心了。”
钱氏这才明白不只是罗家防着她,她娘家也防着罗家呢,她心中感叹娘家人的一片心意,对着自己娘亲更不是滋味了,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操心她这个不孝女操心。
钱老太太哄着外孙,又把带来的好尺头拿出来,给女儿说道:“看我外孙长的多好,你给他多做几件衣裳,一定又是个小金童。”
钱氏看着儿子也笑了起来。
不到晌午的功夫,一辆牛车就载着钱氏的大哥和二哥来了罗家村,车上还有不少的好东西,村子里的人看了都在暗暗羡慕,老罗家有个这么得力的岳家,看看这看妹子带了多少好东西。
要说钱氏的大哥也是个人物,当年钱老太太一个人拉扯大了四个孩子,可家里却是过的紧巴巴的,给老大娶了媳妇之后,,老二就没了着落。钱家老大一想家中就几亩田地,弟弟妹妹又要聘礼嫁妆,哪样不要银子,光靠种田也不是个事,于是狠狠心搭上了自己媳妇孙氏那边的人去跑商了。
本来钱老太太是不愿意的,毕竟农户和商户可不是一个等级,这要经商了,以后家里三代就读不了书,做不了官了。
钱家老大也想到了,于是把家分了,自己一家落了商户,钱老太太看家中实在困难,老大又铁了心就随他去了。果然,钱家老大跑了几年商,家中日子过好了,弟弟也娶上了媳妇,也给妹妹挣了份嫁妆。钱老太太总觉得对不住老大,对家中众人时常说到要好好的对待他们大哥,虽然他们分家了,可还住在一起,老二一家也跟着老大家干活,很听大哥的话。
钱氏从小就怕他大哥,听说哥哥来了,心里高兴,因为做月子,钱家的两位哥哥也就没进来,而是钱老太太把孩子抱出去给他们看看。
钱家老大叫钱木。老二叫钱林,老三钱森,罗宝根还是很含糊自己的大舅子的,他人逢喜事精神爽,对着大舅子们更是客气,招呼两个大舅子看看自己的宝贝儿子。
钱木看着自己的大外甥,心中高兴,妹子嫁进罗家这么多年了才给罗家添了这么一条根,也算熬出来了,要是妹子再生不了儿子,他就是有本事,也不能看着人罗家绝户啊,免不了要委屈妹子了,现在好了,他在罗家说话都大声了许多。
钱家老二钱林是个老实性子,也很疼爱自己妹妹,这次和自家大哥来妹子婆家带了好些东西,都是他们铺子里的,东西又好又实惠。
钱林帮着把东西拿到了妹妹房间里,罗老太太原本看钱家把东西拿到钱氏屋子里有些不高兴,可一想这是给自己孙子的,又开心了,钱氏那个做娘的能亏待了她孙子,放她屋里就放她屋里吧,反正都是她孙子的。
这么一想,对拿东西来她家的钱氏两个兄弟更热情了,让大妞去买肉打酒,好好招待人家。
大妞带着二妞和三妞,早知道她娘给她生了个弟弟,心中高兴极了,加上舅舅来了,更是高兴,她每次到姥姥家,舅舅们都待她们很好,于是带着妹妹们也来看看自己的弟弟。
钱木看见大妞她们也很和蔼,都是自己妹妹的孩子,钱木从荷包里拿了五十文钱,给大妞说道:“大妞啊,舅舅急着来看你娘,带着东西也没你们喜欢吃的玩的,这钱你拿着,去带着妹妹们买些喜欢吃的零食。”
大妞因为是罗家的第一个孩子,也没受过多大的委屈,性子有些活泼,她也没推辞,拿了钱高高兴兴的说道:“舅舅,我就知道你最好,我最喜欢舅舅了。”
罗宝根觉得自己女儿拿大舅子的钱有些不好意思,刚刚想说几句大妞,大妞带着两个妹妹就溜了,只好对着自家大舅子笑笑。
大妞拿了她奶给的钱和大舅给的钱,带着妹妹去买肉,家里虽然能让她们吃饱,可罗老太太向来抠门,她们也是一两个月见不着荤腥也是有的,只有她爹爹回来给他们带些好吃的,有时候她们也磨磨自家爷爷,爷爷也能给她们些零花钱。
大妞带着妹妹们走在路上,就看到她家小舅驾着马车往她家赶,她们村都是牛车,只有她小舅家才有马车,因此大妞喊道:“小舅,小舅。你来我们家看弟弟吗?”
钱森今天早上听到消息自家姐姐终于生了个儿子,他要在衙门上班,不能马上赶来,这不刚刚下班,他就急急忙忙的赶来了。走路上看见了自己姐姐家的大妞,他和钱氏相差六岁,可以说是钱氏带大的,感情特别深厚,对着外甥女当然疼爱。
钱森停下马车,下了马车对着大妞问道:“大妞,你这是往那儿去啊,小舅要去看你弟弟,要不送你们一程。”
大妞和她小舅好,她大大方方的说道:“奶奶让我去买些肉和酒来招待舅舅们,所以我带着妹妹们去村口罗屠户家买些肉。”
钱森抱起最小的三妞说道:“小舅给带了酒菜,还给你们带了花生糖和沙果,走,上车,小舅带你们回去。”
三妞见了钱森也害羞的喊了句:“舅舅!”钱森拿出一大包的花生糖和沙果给三个孩子,她们开心极了,坐在马车上就吃了起来。
钱森带着大妞几个驾着马车就去了罗家,村里人看了又是一阵的羡慕。
这钱家三小子可是个官身,吃着皇粮,当着衙门的捕快,现在都做到了二把手了。
当年,钱森长的好,人机灵,钱家也有了些银钱就把他送去学堂学了字,可惜他不是读书的材料,可他为人不错,人缘却是极好的,认识了不少的同窗好友,在一个好友的介绍下去了衙门做起了小捕快,虽然读书人看不起,可在农村看来那也是很体面的了。
钱森的运道还在后头,他被衙门中的县丞相中了。
准确的说是被县丞家的小姐相中了,要嫁给他。这县丞也是个从八品的官,姓章,原先是个秀才,后来得了举人家的小姐嫁了给他,可惜一直也就是个秀才了。走了媳妇娘家的路子在衙门做事,战战兢兢加上媳妇娘家兄弟做了知县,他才爬到了县丞这个位置,虽然品级不高,可握有实权,商户各家的税收和各种事情他都能说的上话,一个秀才混成这样也算可以了,虽然元州境内秀才很受人尊敬,可除了举人也很少像他这样做了有品级的官。
不过,就是因为靠岳家帮忙在家有些惧内,家里也只生了一个闺女,因为章夫人厉害,也没纳妾娶小,所以就想招个上门女婿。
钱森人长的好,又识文断字,站在一群老捕快中更是鹤立鸡群,章家小姐一下就看中了。钱森会说话,小时候经常讨姐姐和母亲的欢喜,知道女子的心思,章小姐就更喜欢了。
可惜,千好万好,钱森也不想做人家的上门女婿。于是章家小姐就和父母哭诉,县丞是个读书人自然觉得这样子才不愧是个男子汗,想着女儿喜欢,自己也满意,于是和妻子商量,嫁就嫁吧。
不过,钱老太太多精的人啊,她知道章家的情况,和章夫人说好了,虽然章小姐是嫁进来的,可她已经有两个大孙子了,以后他们小夫妻第二个孩子就跟章家姓。这样不仅她孙子得了好处,她儿子也全了名声。
章家夫妻更是高兴,等到钱老太太让章小姐住在镇上照顾儿子,章家就买了房子让他们夫妻两住,也好就近照顾。这样现在钱森生了三个孩子了,都是儿子,两个姓章,把章家人高兴坏了,天天帮女儿带孙子,对着钱森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钱森也是个有能力的,现在也是捕快中的二把手,不过他倒是挺喜欢她妻子的,也没沾花惹草,章小姐感念钱氏对钱森的姐弟情谊,也经常的送些东西给钱氏,这也是钱氏虽然没生儿子,罗老太太不敢对她怎么样的最大依仗,毕竟在罗老太太看来,这个钱氏弟弟那是做了官宦人家的女婿,要是真的怎么了,以后老罗家也得不了好的。
因为钱森的这层关系,虽然在村上老罗家不算人丁兴旺,可也没人敢欺负,就连里正也对他家礼让三分,这些让罗老太太对钱氏又爱又恨,爱的肯定是钱氏有个得力的娘家,恨的就是钱氏不争气的肚皮。
现在,罗老太太是满心欢喜,巴不得钱家兄弟更有出息些,这样以后她孙子不是更能借力不是。
钱森把大妞她们带了下来,拿了酒菜给大妞让她交给罗老太太,他自己拎着个包袱进了正门,刚刚进门就看见他大哥和二哥正在逗着个婴儿,不用想肯定是他姐姐的儿子。
他走上去,笑着说道:“大哥,二哥,你们来的可比我快啊,来,给我看看我的大外甥。”
说着凑到钱老太太面前看看,然后随手拿出了一个锦盒,从盒子中拿出了一块玉观音,说道:“这块观音是个商户送我老丈人的,他给了我,我又用不着,看我大外甥这么乖,来,小舅舅给你戴上,以后大富大贵做大官。”
罗宝根对着钱森说道:“那个,阿森啊,你这也太贵重了,不行,不行,你赶紧拿回去。”
钱森却说道:“这是给我外甥的,可不是给你的,你看他对我笑呢。”
作者有话要说:</P></DIV>
<TR>
钱氏不在乎的说道:“娘,你放心,本来,宝根哥是打算纳了那个女的做小,生儿子的,现在我生了儿子,宝根哥给我保证了,绝对不会再有别的女人了,我现在有了儿子,哥哥弟弟也争气,宝根哥不会糊涂的。”
钱老太太看着女儿说道:“你心里清楚就行了,要知道不要和男人一味的耍蛮,要知道难得糊涂,你现在有了儿子,女婿只有稀罕的份,你要抓住机会,这些年你没生儿子,和女婿也生分了不少,正好在加深一下女婿对你的情谊。对了,你婆婆也要敬着,以前你没生儿子,我怕你被欺负,对你婆婆凶些,也没什么。可现在你要好好表现,把你婆婆哄好了,她给你多做几年,我外孙的读书银子不就有了。”
钱氏知道她娘是为她好,乖乖的说道:“娘,我知道了。我婆婆虽然厉害,但是心不坏,现在有了孙子,也不好再挑我的刺了,大妞她们也能好过些。”
钱老太太就怕女儿生了儿子飘飘然了,在婆家要强拔尖,现在看女儿明白也不多说什么了,从荷包中摸出两锭银子,给女儿。
钱氏看了这银锭子有十两一个,这得有二十两,忙说:“娘,你这是干什么,你女婿有手有脚的,一个月也能挣上四五两银子,虽然说哥哥弟弟们孝顺,可你也不能不留钱养老啊。”
钱老太太对女儿对自己的孝心很开心,不过还是把银子放在了钱氏手里说道:“这本来就是给你留的,原先我看着罗家对你生不出儿子很挑剔,也防着他们一手,现在你生了儿子,用钱的地方多了,这钱我就不替你保管了,多给我外孙买些吃的用的穿的,这是我做姥姥的一片心,你以后也在罗家站住脚了,我也就放心了。”
钱氏这才明白不只是罗家防着她,她娘家也防着罗家呢,她心中感叹娘家人的一片心意,对着自己娘亲更不是滋味了,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操心她这个不孝女操心。
钱老太太哄着外孙,又把带来的好尺头拿出来,给女儿说道:“看我外孙长的多好,你给他多做几件衣裳,一定又是个小金童。”
钱氏看着儿子也笑了起来。
不到晌午的功夫,一辆牛车就载着钱氏的大哥和二哥来了罗家村,车上还有不少的好东西,村子里的人看了都在暗暗羡慕,老罗家有个这么得力的岳家,看看这看妹子带了多少好东西。
要说钱氏的大哥也是个人物,当年钱老太太一个人拉扯大了四个孩子,可家里却是过的紧巴巴的,给老大娶了媳妇之后,,老二就没了着落。钱家老大一想家中就几亩田地,弟弟妹妹又要聘礼嫁妆,哪样不要银子,光靠种田也不是个事,于是狠狠心搭上了自己媳妇孙氏那边的人去跑商了。
本来钱老太太是不愿意的,毕竟农户和商户可不是一个等级,这要经商了,以后家里三代就读不了书,做不了官了。
钱家老大也想到了,于是把家分了,自己一家落了商户,钱老太太看家中实在困难,老大又铁了心就随他去了。果然,钱家老大跑了几年商,家中日子过好了,弟弟也娶上了媳妇,也给妹妹挣了份嫁妆。钱老太太总觉得对不住老大,对家中众人时常说到要好好的对待他们大哥,虽然他们分家了,可还住在一起,老二一家也跟着老大家干活,很听大哥的话。
钱氏从小就怕他大哥,听说哥哥来了,心里高兴,因为做月子,钱家的两位哥哥也就没进来,而是钱老太太把孩子抱出去给他们看看。
钱家老大叫钱木。老二叫钱林,老三钱森,罗宝根还是很含糊自己的大舅子的,他人逢喜事精神爽,对着大舅子们更是客气,招呼两个大舅子看看自己的宝贝儿子。
钱木看着自己的大外甥,心中高兴,妹子嫁进罗家这么多年了才给罗家添了这么一条根,也算熬出来了,要是妹子再生不了儿子,他就是有本事,也不能看着人罗家绝户啊,免不了要委屈妹子了,现在好了,他在罗家说话都大声了许多。
钱家老二钱林是个老实性子,也很疼爱自己妹妹,这次和自家大哥来妹子婆家带了好些东西,都是他们铺子里的,东西又好又实惠。
钱林帮着把东西拿到了妹妹房间里,罗老太太原本看钱家把东西拿到钱氏屋子里有些不高兴,可一想这是给自己孙子的,又开心了,钱氏那个做娘的能亏待了她孙子,放她屋里就放她屋里吧,反正都是她孙子的。
这么一想,对拿东西来她家的钱氏两个兄弟更热情了,让大妞去买肉打酒,好好招待人家。
大妞带着二妞和三妞,早知道她娘给她生了个弟弟,心中高兴极了,加上舅舅来了,更是高兴,她每次到姥姥家,舅舅们都待她们很好,于是带着妹妹们也来看看自己的弟弟。
钱木看见大妞她们也很和蔼,都是自己妹妹的孩子,钱木从荷包里拿了五十文钱,给大妞说道:“大妞啊,舅舅急着来看你娘,带着东西也没你们喜欢吃的玩的,这钱你拿着,去带着妹妹们买些喜欢吃的零食。”
大妞因为是罗家的第一个孩子,也没受过多大的委屈,性子有些活泼,她也没推辞,拿了钱高高兴兴的说道:“舅舅,我就知道你最好,我最喜欢舅舅了。”
罗宝根觉得自己女儿拿大舅子的钱有些不好意思,刚刚想说几句大妞,大妞带着两个妹妹就溜了,只好对着自家大舅子笑笑。
大妞拿了她奶给的钱和大舅给的钱,带着妹妹去买肉,家里虽然能让她们吃饱,可罗老太太向来抠门,她们也是一两个月见不着荤腥也是有的,只有她爹爹回来给他们带些好吃的,有时候她们也磨磨自家爷爷,爷爷也能给她们些零花钱。
大妞带着妹妹们走在路上,就看到她家小舅驾着马车往她家赶,她们村都是牛车,只有她小舅家才有马车,因此大妞喊道:“小舅,小舅。你来我们家看弟弟吗?”
钱森今天早上听到消息自家姐姐终于生了个儿子,他要在衙门上班,不能马上赶来,这不刚刚下班,他就急急忙忙的赶来了。走路上看见了自己姐姐家的大妞,他和钱氏相差六岁,可以说是钱氏带大的,感情特别深厚,对着外甥女当然疼爱。
钱森停下马车,下了马车对着大妞问道:“大妞,你这是往那儿去啊,小舅要去看你弟弟,要不送你们一程。”
大妞和她小舅好,她大大方方的说道:“奶奶让我去买些肉和酒来招待舅舅们,所以我带着妹妹们去村口罗屠户家买些肉。”
钱森抱起最小的三妞说道:“小舅给带了酒菜,还给你们带了花生糖和沙果,走,上车,小舅带你们回去。”
三妞见了钱森也害羞的喊了句:“舅舅!”钱森拿出一大包的花生糖和沙果给三个孩子,她们开心极了,坐在马车上就吃了起来。
钱森带着大妞几个驾着马车就去了罗家,村里人看了又是一阵的羡慕。
这钱家三小子可是个官身,吃着皇粮,当着衙门的捕快,现在都做到了二把手了。
当年,钱森长的好,人机灵,钱家也有了些银钱就把他送去学堂学了字,可惜他不是读书的材料,可他为人不错,人缘却是极好的,认识了不少的同窗好友,在一个好友的介绍下去了衙门做起了小捕快,虽然读书人看不起,可在农村看来那也是很体面的了。
钱森的运道还在后头,他被衙门中的县丞相中了。
准确的说是被县丞家的小姐相中了,要嫁给他。这县丞也是个从八品的官,姓章,原先是个秀才,后来得了举人家的小姐嫁了给他,可惜一直也就是个秀才了。走了媳妇娘家的路子在衙门做事,战战兢兢加上媳妇娘家兄弟做了知县,他才爬到了县丞这个位置,虽然品级不高,可握有实权,商户各家的税收和各种事情他都能说的上话,一个秀才混成这样也算可以了,虽然元州境内秀才很受人尊敬,可除了举人也很少像他这样做了有品级的官。
不过,就是因为靠岳家帮忙在家有些惧内,家里也只生了一个闺女,因为章夫人厉害,也没纳妾娶小,所以就想招个上门女婿。
钱森人长的好,又识文断字,站在一群老捕快中更是鹤立鸡群,章家小姐一下就看中了。钱森会说话,小时候经常讨姐姐和母亲的欢喜,知道女子的心思,章小姐就更喜欢了。
可惜,千好万好,钱森也不想做人家的上门女婿。于是章家小姐就和父母哭诉,县丞是个读书人自然觉得这样子才不愧是个男子汗,想着女儿喜欢,自己也满意,于是和妻子商量,嫁就嫁吧。
不过,钱老太太多精的人啊,她知道章家的情况,和章夫人说好了,虽然章小姐是嫁进来的,可她已经有两个大孙子了,以后他们小夫妻第二个孩子就跟章家姓。这样不仅她孙子得了好处,她儿子也全了名声。
章家夫妻更是高兴,等到钱老太太让章小姐住在镇上照顾儿子,章家就买了房子让他们夫妻两住,也好就近照顾。这样现在钱森生了三个孩子了,都是儿子,两个姓章,把章家人高兴坏了,天天帮女儿带孙子,对着钱森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钱森也是个有能力的,现在也是捕快中的二把手,不过他倒是挺喜欢她妻子的,也没沾花惹草,章小姐感念钱氏对钱森的姐弟情谊,也经常的送些东西给钱氏,这也是钱氏虽然没生儿子,罗老太太不敢对她怎么样的最大依仗,毕竟在罗老太太看来,这个钱氏弟弟那是做了官宦人家的女婿,要是真的怎么了,以后老罗家也得不了好的。
因为钱森的这层关系,虽然在村上老罗家不算人丁兴旺,可也没人敢欺负,就连里正也对他家礼让三分,这些让罗老太太对钱氏又爱又恨,爱的肯定是钱氏有个得力的娘家,恨的就是钱氏不争气的肚皮。
现在,罗老太太是满心欢喜,巴不得钱家兄弟更有出息些,这样以后她孙子不是更能借力不是。
钱森把大妞她们带了下来,拿了酒菜给大妞让她交给罗老太太,他自己拎着个包袱进了正门,刚刚进门就看见他大哥和二哥正在逗着个婴儿,不用想肯定是他姐姐的儿子。
他走上去,笑着说道:“大哥,二哥,你们来的可比我快啊,来,给我看看我的大外甥。”
说着凑到钱老太太面前看看,然后随手拿出了一个锦盒,从盒子中拿出了一块玉观音,说道:“这块观音是个商户送我老丈人的,他给了我,我又用不着,看我大外甥这么乖,来,小舅舅给你戴上,以后大富大贵做大官。”
罗宝根对着钱森说道:“那个,阿森啊,你这也太贵重了,不行,不行,你赶紧拿回去。”
钱森却说道:“这是给我外甥的,可不是给你的,你看他对我笑呢。”
作者有话要说:</P></DIV>
<TR>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