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6 第46章 归来挑选
- 47 第47章 救命良药
- 48 第48章 总算进府
- 49 第49章 新婚之夜
- 50 第50章 再次做梦
- 51 第51章 错过请安
- 52 第52章 挑明来说
- 53 第53章 半信半疑
- 54 第54章 请安见面
- 55 第55章 为谁撑腰
- 56 第56章 进宫请安
- 57 第57章 恢复记忆
- 58 第58章 小小惩罚
- 59 第59章 洽谈交接
- 60 第60章 渐入正轨
- 61 第61章 有人着急
- 62 第62章 有了身子
- 63 第63章 求见一面
- 64 第64章 挪到外院
- 65 第65章 各方反应
- 66 第66章 不同心思
- 67 第67章 借桥过河
- 68 第68章 太子造反
- 69 第69章 都躲起来
- 70 第70章 福晋受伤
- 71 第71章 趁势而为
- 72 第72章 猎鹰事件
- 73 第73章 父子情断
- 74 第74章 年氏产子
- 75 第75章 合谋共谋
- 76 第76章 运气不好
- 77 第77章 妻妾和谐
- 78 第78章 人生道路
- 79 第79章 忽悠游说
- 80 第80章 愿意合作
- 81 第81章 最终决定
- 82 第82章 选定铺子
- 83 第83章 女人之间
- 84 第84章 开赴塞外
- 85 第85章 十七福晋
- 86 第86章 聪明蠢笨
- 87 第87章 些许改变
- 88 第88章 大大草原
- 89 第89章 篝第火晚会
- 90 第90章 0蒙古格格
- 91 章第91章 一见钟情
- 92 第92章 老而不衰
- 93 第93章 那爱情呀
- 94 第94章 借刀杀人
- 95 第95章 一起作死
- 96 第96章 一箭双雕
- 97 第97章 康熙失望
- 98 第98章 启程回京
- 99 第99章 额娘和娘
- 100 第100章 送庄子上
- 101 第101章 好事连连
- 102 第102章 出了差错
- 103 第103章 神秘玉佩
- 104 第104章 送上门的
- 105 第105章 午后茶会
- 106 第106章 宋氏提醒
- 107 第107章 突发状况
- 108 第108章 分派任务
- 109 第109章 内有奸细
- 110 第110章 西藏喇嘛
- 111 第111章 出征回府
- 112 第112章 太后病逝
- 113 第113章 册封太子
- 114 第114章 再次上门
- 115 第115章 曹家之事
- 116 第116章 投诚请教
- 117 第117章 宾客盈门
- 118 第118章 夫妻交心
- 119 第119章你我兄弟
- 120 第120章放出门了
- 121 第121章父子之间
- 122 第122章还是父子
- 123 第123章乔迁之喜
- 124 第124章圣体违和
- 125 第125章两个选择
- 126 第126章新旧交替
- 127 第127章牛刀小试
- 128 第128章挑拨撺掇
- 129 第129章坠马摔跤
- 130 第130章龙凤呈祥
- 131 第131章产后叙话
- 132 第132章宫闱闲话
- 133 第133章拼死一搏
- 134 第134章李氏禁足
- 135 第135章父子谈话
- 136 第136章八旗改制
- 137 第137章雍正元年
- 138 第138章弘时请命
- 139 第139章各自忙碌
- 140 第140章正文完结
- 141 第141章番一
- 142 第142章番二
- 143 第143章番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6章 进宫请安
第56章 进宫请安
“怎么回事儿?”沉默了好一会儿,眼看李氏都快哭不下去了,胤禛才冷声问道。李氏那眼泪又开闸了,悲悲切切的就打算先告状:“爷……”
胤禛啪的一声将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那声音,差点儿没将屋子里的人都吓一跳,胤禛转头看四福晋:“你来说。”
四福晋用很是客观的,没有半点儿掺假的,不添加任何其他情绪的语气,将整个事情讲述了一遍,最后加上了自己的评论:“李妹妹的气性也太大了点儿,不过是一杯茶,你若是当真不愿意那就算了,我瞧着年妹妹也不是个喜欢和人计较的。只是,我还没说什么呢,你就先哭天号地的说自己生养了雍亲王府唯二的儿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然后就冲了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了些。”
其实,胤禛是有点儿不太喜欢弘时的。
只上辈子弘时做出的那些事情,胤禛都不太愿意承认弘时是自己的儿子,可是,这辈子的弘时什么也还没做,只不过是个娃娃,胤禛也就没做出什么事情来,当然,想要胤禛和弘时十分亲近,那也是太不可能的。
只是弘时现在到底是胤禛唯一的儿子,自打胤禛在宫里爆出他生病了的事情,不光是德妃,就是康熙,也将弘时看的有些重。尤其是德妃,生怕福晋亏待了弘时,三不五时的就赏赐李氏一些东西。
硬是将李氏给生生的捧上了天,让她觉得自己就是雍亲王府第一人,连福晋都得看她脸色过日子。殊不知,四福晋前两年就只是因为胤禛不在京城,所以不太愿意和李氏计较而已。
这次,胤禛回京并没有多久,再加上差事要交接,要熟悉这两年来京城发生的各种事情,一个月的时间倒是有二十八天从来没进过后院,李氏也就没了解情况的机会了。
所以现在,李氏还是觉得,胤禛肯定会看在弘时和大格格的面子上,给她一些面子的。
四福晋垂下眼帘,遮住眼里的嘲讽,就算是分别两年,她也是很了解身边的这个男人的。若是真心疼爱弘时,真愿意给李氏面子,那之前,怎么会透漏出要将大格格塞到那拉家的意思呢?
“爷,不是这样的。”看不清形势的李氏当即就要驳了四福晋的话,胤禛却没心情听,只沉着脸问道:“你只说,福晋说的可有半句不是真话?”
李氏摇摇头,胤禛又问道:“那你给年氏端茶了吗?”
李氏一脸错愕:“爷,奴婢和年妹妹都是侧福晋,奴婢又比年妹妹早进府这么些年,怎么说奴婢也是要有些体面的……”
“你只说是与不是!”胤禛斥道,李氏心下有些慌张,强撑着点了点头,胤禛也不多说:“年氏是汗阿玛钦赐的,是以侧福晋的身份进门的,地位自是在你之上,赶紧给年氏端了茶,一会儿福晋和年氏还要进宫,别耽误了时间。”
说完,也不等人反应,转头对福晋说道:“今儿十三和十四要过来,等你从宫里回来,午膳让厨房准备一些十三十四喜欢吃的东西。”
四福晋赶忙应了,胤禛起身走人。
四福晋笑着看李氏:“李妹妹,你还是快点儿吧,我们一会儿还得进宫呢。”
李氏低着头,好半天才应了一声,起身从旁边丫鬟手里接过了茶杯,递到年秀月面前:“年妹妹,请吧。”
年秀月刚伸手摸到茶杯边缘,李氏手上一用力,就将整杯茶泼到了年秀月身上,幸好这么久了,这茶水也早就凉了。年秀月趁着大家都没反应过来,赶忙先喊了一句:“不怪李姐姐,是我没端好。”
她这么一说,正想说话的李氏就说不下去了,这种事情,一旦被抢了先机,第二个开口的,不管说什么,都是要落了下乘的。哪怕,所有的事情,大家都瞧见了,心里也有数了,这说和不说,都是有差别的。
“福晋,真是奴婢没端稳,不怪李姐姐的。”年秀月又重复了一边,一脸歉意:“还请福晋容奴婢回去更衣。”
四福晋看了一眼李氏,笑着点了点头:“去吧,一会儿你直接过来,咱们马上进宫。”
年秀月应了一声,起身出门。四福晋倚在榻上对李氏说道:“李妹妹也不用愧疚了,年妹妹是个大度的,并不与你计较,我瞧着你脸色也不是很好,就先回去歇着吧。”
李氏已经麻木了,什么情绪都维持不下去了,绷着一张脸,连礼都没有行,就直接转身走人了。宋氏掩唇笑道:“李姐姐今儿怕是有些心神不宁,这才有些失态的。”
其余人都没说话,四福晋摆摆手:“行了,今儿有事儿,我就不留你们说话了,都先回去吧,等什么时候用空了,咱们也在后院摆上两桌,就当是庆祝年妹妹进府。”
众人应了一声,起身告辞。
蒋嬷嬷过来,给她换了一杯红枣茶:“福晋,李氏总算是踢到铁板了,看来,爷还挺喜欢年氏的。”
四福晋嗤笑了一声,并未说话,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哪怕蒋嬷嬷是她的奶嬷嬷。
“可是,福晋,爷是不是太宠着年氏了?万一日后,年氏比李氏还嚣张,咱们万一捧了个白眼狼呢?”蒋嬷嬷不无担心的问道,那拉氏摆摆手:“放心吧,年氏年纪还小,就是将来能和李氏一样,我也能先一步给她掐断了。”
李氏得宠那会儿,她才刚嫁给胤禛,自己都站不稳,怎么去打压李氏?能不被李氏打压下去,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而年氏则不同,自己这会儿是彻底在雍亲王府站稳了脚跟,就是年氏受宠,将来照样得看自己这个嫡福晋的脸色过日子。
而且,这会儿,自己得拉拢着年氏才行。好不容易四爷的病情因着年氏有了缓解,再过个一两年,四爷指不定就厌烦了年氏,到时候,自己还不是想扶持谁就扶持谁?
就算是过个一两年四爷照样宠着年氏,小姑娘好忽悠,自己只说后院要平衡,就能哄着年秀月将四爷往别人那里赶,自己再找个合适的人生个孩子,将来还会怕年秀月?不过,前提是年秀月得听话,想让年秀月听话,就得从一开始她一个好印象。
有李氏在,还怕年秀月会不依赖自己吗?
只是这些,谁都不能告诉,只好自己憋在心里。
等年秀月换了衣服回来,四福晋上下打量了一番,点头赞了一句:“这身好,显得你脸色好,又沉稳大方,不错。不过,就是太素了点儿,到底是新媳妇,总得带点儿喜色才好。”
转头吩咐蒋嬷嬷:“去将我那个喜鹊登枝的金簪拿过来。”
年秀月赶紧推辞:“福晋之前已经赏赐过奴婢了。”
“之前那个是见面礼,这个是咱们姐妹间平日里的来往,不是一回事儿,快带上我瞧瞧。”四福晋不容她反驳,拉了她到自己身边,亲手将簪子给她插上,左右瞧了瞧,蒋嬷嬷在一边儿凑趣:“年侧福晋带着个簪子可真好看,又喜庆又精致。”
四福晋满意的点点头,起身说道:“确实不错,咱们快走吧,早些给额娘请了安,也好早些回来。”
年秀月这辈子,就选秀的时候进宫两次,这回算第三次。前两次是马车到了神武门外就停下了,她得走着进去,这次是马车一直驾到景运门才停下。
景运门算是外宫和内宫的交界处,年秀月还真没走过这道门。
德妃早在年秀月进雍亲王府的时候,就派了人打听消息。这几日,因为消息太好了,所以心情也一直很好,听闻宫女来报,赶紧让人将四福晋和年秀月领了进来。
“快不用多礼了。”德妃笑着抬了抬手,先和四福晋说话:“你可是有段时间没进宫了,前些日子,我让人给你送了些藏红花,你用着如何?”
“额娘,儿媳就是没有进宫,心里也是天天惦记着您的,这不,儿媳这段时间,特意抄了佛经带给您。”四福晋一边奉上了佛经,一边笑着说道:“多谢额娘惦记着儿媳了,额娘您瞧瞧,儿媳这脸色是不是好多了?这段时间,儿媳可是天天用着那藏红花呢。”
说着,还叹了一句:“到底是额娘这里的东西好,我之前也用了那个,可没这么好的效果,额娘以后要是还有,可要多想想儿媳啊。”
德妃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就是个顺杆子爬的!”
和四福晋聊了一会儿,才转头看年秀月:“之前选秀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是个好的,现在看来,果然是不错。”
年秀月赶紧起身:“娘娘过奖了,奴婢自当尽了本分。之前在家的时候,奴婢为娘娘做了一身衣服,也不知道合不合身,还请娘娘别嫌弃。”
德妃随意翻看了一下那衣服:“还不错,选秀的时候人太多,我也没仔细问,你平日里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可曾读过书?都度过什么书?”
“回娘娘的话……”年秀月颇为紧张,只是没说完,就见德妃摆摆手:“你也叫我额娘吧。”
年秀月有些傻,继四福晋之后,德妃又是个对她态度比较诡异的。侧福晋什么的,真的有资格喊额娘?那她见了康熙能不能叫汗阿玛?康熙不会让人将她拖出去重新学规矩吧?
“奴婢不敢,娘娘身份高贵,奴婢不敢冒犯。”年秀月赶忙行礼,德妃脸上又有了几分满意,笑着说道:“那好吧,我也不勉强你,你坐着回话吧,我这里也没那么多规矩。”
这个要求年秀月不敢再次拒绝了,战战兢兢的坐了小半个屁~股,悬空着大半个身子,年秀月又害羞又腼腆又诚惶诚恐的开始回话:“奴婢在家的时候,就是喜欢看看书,做些女红,因着额娘年纪有些大了,大嫂二嫂不在家,也偶尔帮额娘看看账本什么的。小时候,奴婢的额娘亲自教导奴婢读书,读的都是女四书之类的,不过,奴婢的阿玛和大哥偶尔会给奴婢一些游记杂谈之类的书,奴婢自己调皮,也曾翻过二哥的四书之类的。”
自己弄了那么个书房在那儿,胤禛昨天还特意送了一箱子的书,说自己只识得几个字会念女戒什么的,那完全是撒谎,被拆穿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所以,这种事情,不能作假,不过也不用全部说真话。
胤禛啪的一声将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那声音,差点儿没将屋子里的人都吓一跳,胤禛转头看四福晋:“你来说。”
四福晋用很是客观的,没有半点儿掺假的,不添加任何其他情绪的语气,将整个事情讲述了一遍,最后加上了自己的评论:“李妹妹的气性也太大了点儿,不过是一杯茶,你若是当真不愿意那就算了,我瞧着年妹妹也不是个喜欢和人计较的。只是,我还没说什么呢,你就先哭天号地的说自己生养了雍亲王府唯二的儿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然后就冲了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了些。”
其实,胤禛是有点儿不太喜欢弘时的。
只上辈子弘时做出的那些事情,胤禛都不太愿意承认弘时是自己的儿子,可是,这辈子的弘时什么也还没做,只不过是个娃娃,胤禛也就没做出什么事情来,当然,想要胤禛和弘时十分亲近,那也是太不可能的。
只是弘时现在到底是胤禛唯一的儿子,自打胤禛在宫里爆出他生病了的事情,不光是德妃,就是康熙,也将弘时看的有些重。尤其是德妃,生怕福晋亏待了弘时,三不五时的就赏赐李氏一些东西。
硬是将李氏给生生的捧上了天,让她觉得自己就是雍亲王府第一人,连福晋都得看她脸色过日子。殊不知,四福晋前两年就只是因为胤禛不在京城,所以不太愿意和李氏计较而已。
这次,胤禛回京并没有多久,再加上差事要交接,要熟悉这两年来京城发生的各种事情,一个月的时间倒是有二十八天从来没进过后院,李氏也就没了解情况的机会了。
所以现在,李氏还是觉得,胤禛肯定会看在弘时和大格格的面子上,给她一些面子的。
四福晋垂下眼帘,遮住眼里的嘲讽,就算是分别两年,她也是很了解身边的这个男人的。若是真心疼爱弘时,真愿意给李氏面子,那之前,怎么会透漏出要将大格格塞到那拉家的意思呢?
“爷,不是这样的。”看不清形势的李氏当即就要驳了四福晋的话,胤禛却没心情听,只沉着脸问道:“你只说,福晋说的可有半句不是真话?”
李氏摇摇头,胤禛又问道:“那你给年氏端茶了吗?”
李氏一脸错愕:“爷,奴婢和年妹妹都是侧福晋,奴婢又比年妹妹早进府这么些年,怎么说奴婢也是要有些体面的……”
“你只说是与不是!”胤禛斥道,李氏心下有些慌张,强撑着点了点头,胤禛也不多说:“年氏是汗阿玛钦赐的,是以侧福晋的身份进门的,地位自是在你之上,赶紧给年氏端了茶,一会儿福晋和年氏还要进宫,别耽误了时间。”
说完,也不等人反应,转头对福晋说道:“今儿十三和十四要过来,等你从宫里回来,午膳让厨房准备一些十三十四喜欢吃的东西。”
四福晋赶忙应了,胤禛起身走人。
四福晋笑着看李氏:“李妹妹,你还是快点儿吧,我们一会儿还得进宫呢。”
李氏低着头,好半天才应了一声,起身从旁边丫鬟手里接过了茶杯,递到年秀月面前:“年妹妹,请吧。”
年秀月刚伸手摸到茶杯边缘,李氏手上一用力,就将整杯茶泼到了年秀月身上,幸好这么久了,这茶水也早就凉了。年秀月趁着大家都没反应过来,赶忙先喊了一句:“不怪李姐姐,是我没端好。”
她这么一说,正想说话的李氏就说不下去了,这种事情,一旦被抢了先机,第二个开口的,不管说什么,都是要落了下乘的。哪怕,所有的事情,大家都瞧见了,心里也有数了,这说和不说,都是有差别的。
“福晋,真是奴婢没端稳,不怪李姐姐的。”年秀月又重复了一边,一脸歉意:“还请福晋容奴婢回去更衣。”
四福晋看了一眼李氏,笑着点了点头:“去吧,一会儿你直接过来,咱们马上进宫。”
年秀月应了一声,起身出门。四福晋倚在榻上对李氏说道:“李妹妹也不用愧疚了,年妹妹是个大度的,并不与你计较,我瞧着你脸色也不是很好,就先回去歇着吧。”
李氏已经麻木了,什么情绪都维持不下去了,绷着一张脸,连礼都没有行,就直接转身走人了。宋氏掩唇笑道:“李姐姐今儿怕是有些心神不宁,这才有些失态的。”
其余人都没说话,四福晋摆摆手:“行了,今儿有事儿,我就不留你们说话了,都先回去吧,等什么时候用空了,咱们也在后院摆上两桌,就当是庆祝年妹妹进府。”
众人应了一声,起身告辞。
蒋嬷嬷过来,给她换了一杯红枣茶:“福晋,李氏总算是踢到铁板了,看来,爷还挺喜欢年氏的。”
四福晋嗤笑了一声,并未说话,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哪怕蒋嬷嬷是她的奶嬷嬷。
“可是,福晋,爷是不是太宠着年氏了?万一日后,年氏比李氏还嚣张,咱们万一捧了个白眼狼呢?”蒋嬷嬷不无担心的问道,那拉氏摆摆手:“放心吧,年氏年纪还小,就是将来能和李氏一样,我也能先一步给她掐断了。”
李氏得宠那会儿,她才刚嫁给胤禛,自己都站不稳,怎么去打压李氏?能不被李氏打压下去,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了。而年氏则不同,自己这会儿是彻底在雍亲王府站稳了脚跟,就是年氏受宠,将来照样得看自己这个嫡福晋的脸色过日子。
而且,这会儿,自己得拉拢着年氏才行。好不容易四爷的病情因着年氏有了缓解,再过个一两年,四爷指不定就厌烦了年氏,到时候,自己还不是想扶持谁就扶持谁?
就算是过个一两年四爷照样宠着年氏,小姑娘好忽悠,自己只说后院要平衡,就能哄着年秀月将四爷往别人那里赶,自己再找个合适的人生个孩子,将来还会怕年秀月?不过,前提是年秀月得听话,想让年秀月听话,就得从一开始她一个好印象。
有李氏在,还怕年秀月会不依赖自己吗?
只是这些,谁都不能告诉,只好自己憋在心里。
等年秀月换了衣服回来,四福晋上下打量了一番,点头赞了一句:“这身好,显得你脸色好,又沉稳大方,不错。不过,就是太素了点儿,到底是新媳妇,总得带点儿喜色才好。”
转头吩咐蒋嬷嬷:“去将我那个喜鹊登枝的金簪拿过来。”
年秀月赶紧推辞:“福晋之前已经赏赐过奴婢了。”
“之前那个是见面礼,这个是咱们姐妹间平日里的来往,不是一回事儿,快带上我瞧瞧。”四福晋不容她反驳,拉了她到自己身边,亲手将簪子给她插上,左右瞧了瞧,蒋嬷嬷在一边儿凑趣:“年侧福晋带着个簪子可真好看,又喜庆又精致。”
四福晋满意的点点头,起身说道:“确实不错,咱们快走吧,早些给额娘请了安,也好早些回来。”
年秀月这辈子,就选秀的时候进宫两次,这回算第三次。前两次是马车到了神武门外就停下了,她得走着进去,这次是马车一直驾到景运门才停下。
景运门算是外宫和内宫的交界处,年秀月还真没走过这道门。
德妃早在年秀月进雍亲王府的时候,就派了人打听消息。这几日,因为消息太好了,所以心情也一直很好,听闻宫女来报,赶紧让人将四福晋和年秀月领了进来。
“快不用多礼了。”德妃笑着抬了抬手,先和四福晋说话:“你可是有段时间没进宫了,前些日子,我让人给你送了些藏红花,你用着如何?”
“额娘,儿媳就是没有进宫,心里也是天天惦记着您的,这不,儿媳这段时间,特意抄了佛经带给您。”四福晋一边奉上了佛经,一边笑着说道:“多谢额娘惦记着儿媳了,额娘您瞧瞧,儿媳这脸色是不是好多了?这段时间,儿媳可是天天用着那藏红花呢。”
说着,还叹了一句:“到底是额娘这里的东西好,我之前也用了那个,可没这么好的效果,额娘以后要是还有,可要多想想儿媳啊。”
德妃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就是个顺杆子爬的!”
和四福晋聊了一会儿,才转头看年秀月:“之前选秀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是个好的,现在看来,果然是不错。”
年秀月赶紧起身:“娘娘过奖了,奴婢自当尽了本分。之前在家的时候,奴婢为娘娘做了一身衣服,也不知道合不合身,还请娘娘别嫌弃。”
德妃随意翻看了一下那衣服:“还不错,选秀的时候人太多,我也没仔细问,你平日里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可曾读过书?都度过什么书?”
“回娘娘的话……”年秀月颇为紧张,只是没说完,就见德妃摆摆手:“你也叫我额娘吧。”
年秀月有些傻,继四福晋之后,德妃又是个对她态度比较诡异的。侧福晋什么的,真的有资格喊额娘?那她见了康熙能不能叫汗阿玛?康熙不会让人将她拖出去重新学规矩吧?
“奴婢不敢,娘娘身份高贵,奴婢不敢冒犯。”年秀月赶忙行礼,德妃脸上又有了几分满意,笑着说道:“那好吧,我也不勉强你,你坐着回话吧,我这里也没那么多规矩。”
这个要求年秀月不敢再次拒绝了,战战兢兢的坐了小半个屁~股,悬空着大半个身子,年秀月又害羞又腼腆又诚惶诚恐的开始回话:“奴婢在家的时候,就是喜欢看看书,做些女红,因着额娘年纪有些大了,大嫂二嫂不在家,也偶尔帮额娘看看账本什么的。小时候,奴婢的额娘亲自教导奴婢读书,读的都是女四书之类的,不过,奴婢的阿玛和大哥偶尔会给奴婢一些游记杂谈之类的书,奴婢自己调皮,也曾翻过二哥的四书之类的。”
自己弄了那么个书房在那儿,胤禛昨天还特意送了一箱子的书,说自己只识得几个字会念女戒什么的,那完全是撒谎,被拆穿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所以,这种事情,不能作假,不过也不用全部说真话。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