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72 第九章 人体结构
- 973 第十章 匪夷所思的天外来客
- 974 第十一章 我叫程养
- 975 第十二章 增加的灵气
- 976 第十三章 岭南有粮
- 977 第十四章 让人尊敬的魔头
- 978 第十五章 和谐天体
- 979 第十六章 让人沉迷的公式
- 980 第十七章 现象背后的本质
- 981 第十八章 牛家村
- 982 第十九章 何处觅寒者
- 983 第二十章 依然是魔头
- 984 第二十一章 暴殄天物
- 985 第二十二章 汽笛一声
- 986 第一章 仙玉婷的决定
- 987 第二章 这是巧合
- 988 第三章 大课题
- 989 第四章 欣喜与失落
- 990 第五章 答案与体系
- 991 第六章 给你一生幸福
- 992 第七章 使命
- 993 第八章 初升的曙光
- 994 第九章 大道之行
- 995 第十章 灵弦体系
- 996 第十一章 天上有人飞
- 997 第十二章 灵气的提示
- 998 第十三章 飞行北上
- 999 第十四章 雁门关外
- 1000 第十五章 帝踏峰上
- 1001 第十六章 谁在用热气球
- 1002 第十七章 带你们上天走一遭
- 1003 第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天外来客
- 1004 第十九章 吾乃天神下凡
- 1005 第二十章 仙斋主的恐怖实力
- 1006 第二十一章 空中追逐
- 1007 第二十二章 冲天而去
- 1008 第一章 难摘的果
- 1009 第二章 三十三天,十七万分
- 1010 第三章 气运通天?
- 1011 第四章 六年光阴
- 1012 第五章 请秦先生论道
- 1013 第六章 祖圣才的怨气
- 1014 第七章 我相公是给大家留面子
- 1015 第八章 第七道题
- 1016 第九章 苹果落地之力
- 1017 第十章 跨时代
- 1018 第十一章 云中人影
- 1019 第十二章 秦仙傲即朝儿
- 1020 第十三章 反推法
- 1021 第十四章 登月
- 1022 第十五章 破碎虚空之后
- 1023 第十六章 猩猩星球
- 1024 第十七章 好货色,我要了!
- 1025 第十八章 上万
- 1026 第十九章 立威之战
- 1027 第二十章 要战便战
- 1028 第二十一章 他就是秦仙傲
- 1029 第二十二章 猖狂的资格
- 1030 第二十三章 灭尊王
- 1031 第二十四章 那就是飞机
- 1032 第二十五章 仙玉婷的忽悠
- 1033 第二十六章 归去
- 1034 第一章 魔相宗的消息
- 1035 第二章 若是能归来……
- 1036 第三章 导弹
- 1037 第四章 安然归来
- 1038 第五章 竟无一个是男儿
- 1039 第六章 愤怒的李易安
- 1040 第七章 约定三生
- 1041 第八章 江山美人
- 1042 第九章 陛下可记得当年海口
- 1043 第十章 元素有规律
- 1044 第十一章 三个指头
- 1045 第十二章 元素的周期律
- 1046 第十三章 该轮到秦仙傲了吧
- 1047 第十四章 一辈子都不放
- 1048 第十五章 新的任务
- 1049 第十六章 风筝实验的成功
- 1050 第十七章 三年
- 1051 第十八章 迫不及待
- 1052 第十九章 量子和相对论
- 1053 第二十章 光速不变
- 1054 第二十一章 实验
- 1055 第二十二章 实验结果
- 1056 第二十三章 八百万
- 1057 第二十四章 花间派的决定
- 1058 第二十五章 对策
- 1059 第二十六章 来议事厅
- 1060 第二十七章 花间派完了
- 1061 第二十八章 齐聚惊雁宫
- 1062 第二十九章 殿中星图
- 1063 第三十章 战神殿
- 1064 第三十一章 星图开启
- 1065 第三十二章 死地
- 1066 第三十三章 逃出生天
- 1067 第三十四章 她们的真实关系
- 1068 第三十五章 原则与妥协
- 1069 第三十六章 舆论力量
- 1070 第三十七章 化开心结
- 1071 第三十八章 护驾
- 1072 第三十九章 上古战争
- 1073 第四十章 降临
- 1074 第四十一章 大开杀戒
- 1075 第四十二章 去找秦仙傲
- 1076 第四十三章 十绝关
- 1077 第四十四章 他们的希望
- 1078 第四十五章 杀手锏
- 1079 第四十六章 一个月,够了!
- 1080 第四十七章 遵秦公子为师
- 1081 第四十八章 数据树,人像图
- 1082 第四十九章 仙音阵阵
- 1083 第五十章 极限的坚持
- 1084 第五十一章 强悍至极
- 1085 第五十二章 任务榜单
- 1086 第五十三章 交作业
- 1087 第五十四章 天地悲鸣
- 1088 第五十五章 试金石
- 1089 第五十六章 新的功法
- 1090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若死,如苍生何?
- 1091 第二十三章出大事了!
- 1092 第二十四章新时代到来
- 1093 第二十九章 殿中星
- 1094 第四十八章 数据树,人像
- 1095 第五十七章 秦先生,让我们来
- 1096 第五十八章 强大的后宫团
- 1097 第五十九章 挑战战天
- 1098 第六十章 报仇的事我来
- 1099 第六十一章 旗鼓相当
- 1100 第六十二章 一定有办法
- 1101 第六十三章 危险之地
- 1102 第六十四章 希望
- 1103 第六十五章 全面突破
- 1104 第六十六章 起死回生
- 1105 第六十七章 统统还原
- 1106 第六十八章 你要战,我便战
- 1107 第六十九章 我们赢了!
- 1108 第七十章 武道大会
- 1109 第七十一章 女媞的世界(下一章,大结局)
- 1110 第七十二章 道至尽头(上)
- 1111 第七十三章 道至尽头(中)
- 1112 第七十四章 道至尽头(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九章 何处觅寒者
第十九章 何处觅寒者
炊烟袅袅,正值饭时,大江边的村庄内司马光一行走在靠山的路上,转过一山坳,一栋农家屋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厉三家。”老者见众人饶有兴致打量这农舍,连笑着介绍,“厉三他堂客生了三个娃,被政府警告,罚了不少款。”
“被罚了款?”司马光、程颐、吕公著眉一挑,历朝历代治国最烦的就是官扰民,上面的官吏以各种名义理由对百姓收缴苛捐杂税,这事最让统治者劳心,也最无法治理得干净。
“这岭南治下,看起来一片歌舞升平,好像繁华得不得了,没想到也逃不了大势,也有龌龊之处。”司马光等人对视一眼。韩忠彦连笑着询问:“老人家,这罚款是怎么回事?为何要罚?”
“还能怎么回事,厉三家想生个男娃。”老者低低一叹,“偏生他厉家不知是不是祖坟没葬得好还是怎么回事,连生了三个都是姑娘,这不厉三堂客嚷着还要生第四个,不生出一个为厉家传宗接代的就不罢手。”
韩忠彦眉一挑:“老人家你的意思是厉家生小孩也要被罚款?”
“是啊,厉三家现在罚得还算少的,若是‘刘大嫂’再怀第四个,那罚得才叫多。”老者满脸感慨,“这厉家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厉三为人不错,好帮忙,厉老爷子也是个忠善人家,怎么就……”
韩忠彦、文彦博、司马光、程颐等对视一眼,岭南生小孩要罚款的消息,他们也曾听闻,只是不怎么信,可如今。
“连生小孩,当官的都要管。看来这岭南治下……”韩忠彦双眼一眯,又微笑着询问老者:“老人家,连生娃这上面都要罚款,看来还是当年大宋治下好呀!”
“哼!大宋好什么好?”老者怪异的瞪了韩忠彦一眼,“你这人,看起来像是个知书达礼的人。怎的这么不晓事?”
韩忠彦一愣,司马光、程颐等也懵了。
“老夫一生,在大宋治下数十年,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再到了这秦主席治下,前面四个皇帝治下,那百姓们只有地主、土豪、绅士、大官们睡觉是笑着睡的,其他人都是哭着睡的,如今。秦主席下,哪一家哪一户不是笑着醒的?”老者说道。
韩忠彦眉头皱起:“可老人家你不是说他们连你们生娃都要罚款,这难道你们就不怨恨?”
“说到生娃要管这事,就算朱村长在,老夫也敢直言。”老者声音朗朗,“大伙儿对这事,有些还是理解政府的,可有些也确实有意见。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是为了大伙儿好,可像厉三家这样的情况。这么罚就有些不近人情……”老者滔滔不绝。
一旁朱村长额头冒汗,不时瞥一眼苏轼,苏轼面无表情,好像一切不在意一样。
这时众人来到那厉三家农舍前,这是一栋用土泥砖垒起的占地约七分地的屋子,屋前一条黄狗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众人来了也不吠叫。
就在这时屋内一农妇端着一陶碗走了出来。
“王叔,朱村长……”农妇笑着打了声招呼。“刘嫂,喂狗呀!”老者笑呵呵的。农妇点了点头,将陶碗放在门前左边屋檐下,转身进了屋。立时那条黄狗便摇着尾巴吃起陶碗中的食物来。
“嗯?”
司马光、程颐、王安石等一个个连看向那狗食,就如同《神仙国游记》一样,从普通人家的狗食就能看出这户人家的生活状态。
“满碗的白米饭,不是糠头?而且这饭内……”
和众人以往在大宋境内见到的普通百姓家的狗吃的黑黄忽忽的狗食不同,这是一碗真正白花花的大米饭,饭内绿油油的有些菜叶子,还有一块块黄色的看模样应该是煮熟的红薯。
司马光、程颐、吕公著、甚至王安石,一个个眼睛微微胀大,毕竟一个个都是高手,虽然隔得远,可一个个都看得很清楚,这一碗饭浇了菜汤,因此油光泛发。
“油水很足,这在大宋境内,是家境很不错的人家才有的,可这一户……”
司马光眼睛一眯,笑问老者:“老人家,你不是说他家生娃被上面罚了款,可我看他家生活还不错,这菜油量很足,给狗吃的都是杂粮。”
“大官人,这你就不懂了。”老者笑呵呵的说道,“厉三和他婆娘都很能干,又勤快,今年他们罚款也就是警告性质的惩罚,罚得不多,虽然对他们有影响,可这影响不算很大,他们家穷主要是嘴多了些,生了个三个姑娘,这都要吃饭穿衣呀!这几年还好,若是将来三个姑娘再大几岁,那才是……作孽呀!”
司马光眨了眨眼,与王安石对视一眼,脸色都很凝重。
刚才出来喂狗的刘嫂子,虽然有些瘦,可是这种瘦是一种健康的瘦,虽然黑,可是气色绝对很好,身上穿着算不上好,可在农户家来说,还算是可以的,这样的家境放在大宋,应该算是不错的,可在老者嘴里便成了‘作孽’的穷人,好像多么可怜似的。
“老人家,你们这村里谁家最穷?”王安石微笑着询问。
老者瞟了王安石一眼,微笑道:“这个可不好说。”
“不好说?是上面不允许么?”韩忠彦瞟了一眼一旁的朱村长。
“那倒不是,就是老汉我也很难说出谁家最穷。”老者说道。
“很难说出?”众人一愣,王安石笑问道:“老人家,那谁家吃不上饭,吃了上顿愁下顿?”
“大官人,看来你们是真的不懂。”老者眼神怪异,甚至有些鄙视,“你们莫非不是我们这岭南人?怎么连这些都不懂?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是老皇历了。”
“老皇历?”
“那是好些年前大宋皇帝老儿治下才有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老者感慨说道,“别说,老汉我那时就是成天东奔西走,山上掏鸟窝,水里摸鱼,田里抓蛤蟆,一切能吃的都弄来吃,我记得仁宗时期……”唠唠叨叨说了半天,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文彦博等个个脸色尴尬,这老者所说的困难时间大宋治下时的情景。
“老人家……”王安石趁着老者说话停息时,连插嘴道,“能不能带我们去你们这里大体较穷的人家走一走,随便哪一家都行。”
“大体较穷?那就是李四家,他家三个男娃都长大了,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时期,他家的生活比厉三家要寒碜多了。”
“哦,那比李四家还寒碜的又有几家?”司马光连询问。
“这……”老者微一迟疑,“这事不好说。”
“怎么不好说?”韩忠彦连询问,“莫非这朱村长在,你不敢对我们说实话?”
“你这人,好没道理,朱村长在又怎样?老汉我想说什么,他朱治还管不着,朱治你说是不是?”老者瞪向一旁朱村长,朱村长苦笑:“王叔,您老人家随便说,我们秦主席治下,事无不可对人言。”又看向韩忠彦,“这位大人,王叔说不好说是因为大伙儿都差不多。”
“都差不多?”一个个连看向朱村长。
“我们早期是完全的集体所有,计划经济,现在是过渡时期,实行半集体,半私有,半计划,半承包的制度。”朱村长连说道,“村里有些困难户,像没有子女的失寡老人,失独老人,都是由村里集体供养。”
“集体供养?”
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眉头一跳。
“他们吃的穿的,也和大家差不多,所以你们非要找最穷的,是有一些,可这些人主要是因为懒,可要说有多穷,也未必,总之大家差距不是很大,顶多有些吃得好一点,有些吃穿得差一些,要说多么饿肚子,暂时是没有的,以后会如何,难说,因为秦主席说,以后允许适当贫富差距,所以这事不好说,你们现在要找最穷的,王叔自然头疼。”
“至于你们所说的生娃罚款,王叔没讲清楚,我们这里对于生育是实行‘一个太少,二个正好,三个多了’的政策,厉三家连生了三个,所以才警告罚款,若是只生两个,政府是不会罚的,至于生四个,五个,越往后生,罚得就越重……”
朱村长介绍着,一个个脸色凝重。
众人谁不是见多识广,阅历过人的智者,这一次南下岭南,随便选了一个地点停船上岸考察,就是怕秦仙傲在他们面前做形象工程,毕竟他们大都是当官的,以往去大宋各地考察,一些地方官员用各种手段制造虚假繁荣蒙骗上级。
可这一次。
众人岂能看不出,这个村庄表面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岭南普通农村生活。
可就这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已经看到的冰山一角,其中的富足安康比起以往他们‘考察’时,那些造假制作的虚假繁荣还要更甚一筹。
程颐、司马光、王安石在苏轼的带领下,在牛家村住了一晚,而后为了了解更多更真实的情况,防止这牛家村只是个别,或者秦仙傲专为他们制造出来的假象,众人一路穿村过寨,甚至有时不往南边走,反而打一个回马枪,回到已经考察过的村庄,重新观察。
半个月过去,这一天,大江边上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等重新登上大船。(未完待续。)
“这是厉三家。”老者见众人饶有兴致打量这农舍,连笑着介绍,“厉三他堂客生了三个娃,被政府警告,罚了不少款。”
“被罚了款?”司马光、程颐、吕公著眉一挑,历朝历代治国最烦的就是官扰民,上面的官吏以各种名义理由对百姓收缴苛捐杂税,这事最让统治者劳心,也最无法治理得干净。
“这岭南治下,看起来一片歌舞升平,好像繁华得不得了,没想到也逃不了大势,也有龌龊之处。”司马光等人对视一眼。韩忠彦连笑着询问:“老人家,这罚款是怎么回事?为何要罚?”
“还能怎么回事,厉三家想生个男娃。”老者低低一叹,“偏生他厉家不知是不是祖坟没葬得好还是怎么回事,连生了三个都是姑娘,这不厉三堂客嚷着还要生第四个,不生出一个为厉家传宗接代的就不罢手。”
韩忠彦眉一挑:“老人家你的意思是厉家生小孩也要被罚款?”
“是啊,厉三家现在罚得还算少的,若是‘刘大嫂’再怀第四个,那罚得才叫多。”老者满脸感慨,“这厉家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厉三为人不错,好帮忙,厉老爷子也是个忠善人家,怎么就……”
韩忠彦、文彦博、司马光、程颐等对视一眼,岭南生小孩要罚款的消息,他们也曾听闻,只是不怎么信,可如今。
“连生小孩,当官的都要管。看来这岭南治下……”韩忠彦双眼一眯,又微笑着询问老者:“老人家,连生娃这上面都要罚款,看来还是当年大宋治下好呀!”
“哼!大宋好什么好?”老者怪异的瞪了韩忠彦一眼,“你这人,看起来像是个知书达礼的人。怎的这么不晓事?”
韩忠彦一愣,司马光、程颐等也懵了。
“老夫一生,在大宋治下数十年,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再到了这秦主席治下,前面四个皇帝治下,那百姓们只有地主、土豪、绅士、大官们睡觉是笑着睡的,其他人都是哭着睡的,如今。秦主席下,哪一家哪一户不是笑着醒的?”老者说道。
韩忠彦眉头皱起:“可老人家你不是说他们连你们生娃都要罚款,这难道你们就不怨恨?”
“说到生娃要管这事,就算朱村长在,老夫也敢直言。”老者声音朗朗,“大伙儿对这事,有些还是理解政府的,可有些也确实有意见。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是为了大伙儿好,可像厉三家这样的情况。这么罚就有些不近人情……”老者滔滔不绝。
一旁朱村长额头冒汗,不时瞥一眼苏轼,苏轼面无表情,好像一切不在意一样。
这时众人来到那厉三家农舍前,这是一栋用土泥砖垒起的占地约七分地的屋子,屋前一条黄狗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众人来了也不吠叫。
就在这时屋内一农妇端着一陶碗走了出来。
“王叔,朱村长……”农妇笑着打了声招呼。“刘嫂,喂狗呀!”老者笑呵呵的。农妇点了点头,将陶碗放在门前左边屋檐下,转身进了屋。立时那条黄狗便摇着尾巴吃起陶碗中的食物来。
“嗯?”
司马光、程颐、王安石等一个个连看向那狗食,就如同《神仙国游记》一样,从普通人家的狗食就能看出这户人家的生活状态。
“满碗的白米饭,不是糠头?而且这饭内……”
和众人以往在大宋境内见到的普通百姓家的狗吃的黑黄忽忽的狗食不同,这是一碗真正白花花的大米饭,饭内绿油油的有些菜叶子,还有一块块黄色的看模样应该是煮熟的红薯。
司马光、程颐、吕公著、甚至王安石,一个个眼睛微微胀大,毕竟一个个都是高手,虽然隔得远,可一个个都看得很清楚,这一碗饭浇了菜汤,因此油光泛发。
“油水很足,这在大宋境内,是家境很不错的人家才有的,可这一户……”
司马光眼睛一眯,笑问老者:“老人家,你不是说他家生娃被上面罚了款,可我看他家生活还不错,这菜油量很足,给狗吃的都是杂粮。”
“大官人,这你就不懂了。”老者笑呵呵的说道,“厉三和他婆娘都很能干,又勤快,今年他们罚款也就是警告性质的惩罚,罚得不多,虽然对他们有影响,可这影响不算很大,他们家穷主要是嘴多了些,生了个三个姑娘,这都要吃饭穿衣呀!这几年还好,若是将来三个姑娘再大几岁,那才是……作孽呀!”
司马光眨了眨眼,与王安石对视一眼,脸色都很凝重。
刚才出来喂狗的刘嫂子,虽然有些瘦,可是这种瘦是一种健康的瘦,虽然黑,可是气色绝对很好,身上穿着算不上好,可在农户家来说,还算是可以的,这样的家境放在大宋,应该算是不错的,可在老者嘴里便成了‘作孽’的穷人,好像多么可怜似的。
“老人家,你们这村里谁家最穷?”王安石微笑着询问。
老者瞟了王安石一眼,微笑道:“这个可不好说。”
“不好说?是上面不允许么?”韩忠彦瞟了一眼一旁的朱村长。
“那倒不是,就是老汉我也很难说出谁家最穷。”老者说道。
“很难说出?”众人一愣,王安石笑问道:“老人家,那谁家吃不上饭,吃了上顿愁下顿?”
“大官人,看来你们是真的不懂。”老者眼神怪异,甚至有些鄙视,“你们莫非不是我们这岭南人?怎么连这些都不懂?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是老皇历了。”
“老皇历?”
“那是好些年前大宋皇帝老儿治下才有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老者感慨说道,“别说,老汉我那时就是成天东奔西走,山上掏鸟窝,水里摸鱼,田里抓蛤蟆,一切能吃的都弄来吃,我记得仁宗时期……”唠唠叨叨说了半天,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文彦博等个个脸色尴尬,这老者所说的困难时间大宋治下时的情景。
“老人家……”王安石趁着老者说话停息时,连插嘴道,“能不能带我们去你们这里大体较穷的人家走一走,随便哪一家都行。”
“大体较穷?那就是李四家,他家三个男娃都长大了,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时期,他家的生活比厉三家要寒碜多了。”
“哦,那比李四家还寒碜的又有几家?”司马光连询问。
“这……”老者微一迟疑,“这事不好说。”
“怎么不好说?”韩忠彦连询问,“莫非这朱村长在,你不敢对我们说实话?”
“你这人,好没道理,朱村长在又怎样?老汉我想说什么,他朱治还管不着,朱治你说是不是?”老者瞪向一旁朱村长,朱村长苦笑:“王叔,您老人家随便说,我们秦主席治下,事无不可对人言。”又看向韩忠彦,“这位大人,王叔说不好说是因为大伙儿都差不多。”
“都差不多?”一个个连看向朱村长。
“我们早期是完全的集体所有,计划经济,现在是过渡时期,实行半集体,半私有,半计划,半承包的制度。”朱村长连说道,“村里有些困难户,像没有子女的失寡老人,失独老人,都是由村里集体供养。”
“集体供养?”
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眉头一跳。
“他们吃的穿的,也和大家差不多,所以你们非要找最穷的,是有一些,可这些人主要是因为懒,可要说有多穷,也未必,总之大家差距不是很大,顶多有些吃得好一点,有些吃穿得差一些,要说多么饿肚子,暂时是没有的,以后会如何,难说,因为秦主席说,以后允许适当贫富差距,所以这事不好说,你们现在要找最穷的,王叔自然头疼。”
“至于你们所说的生娃罚款,王叔没讲清楚,我们这里对于生育是实行‘一个太少,二个正好,三个多了’的政策,厉三家连生了三个,所以才警告罚款,若是只生两个,政府是不会罚的,至于生四个,五个,越往后生,罚得就越重……”
朱村长介绍着,一个个脸色凝重。
众人谁不是见多识广,阅历过人的智者,这一次南下岭南,随便选了一个地点停船上岸考察,就是怕秦仙傲在他们面前做形象工程,毕竟他们大都是当官的,以往去大宋各地考察,一些地方官员用各种手段制造虚假繁荣蒙骗上级。
可这一次。
众人岂能看不出,这个村庄表面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岭南普通农村生活。
可就这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已经看到的冰山一角,其中的富足安康比起以往他们‘考察’时,那些造假制作的虚假繁荣还要更甚一筹。
程颐、司马光、王安石在苏轼的带领下,在牛家村住了一晚,而后为了了解更多更真实的情况,防止这牛家村只是个别,或者秦仙傲专为他们制造出来的假象,众人一路穿村过寨,甚至有时不往南边走,反而打一个回马枪,回到已经考察过的村庄,重新观察。
半个月过去,这一天,大江边上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等重新登上大船。(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