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1 第一百二十一回 地牢相见 相识不知
- 152 第一百二十二回 戒备心起 一纸调令
- 153 第一百二十三回 寻获师妹 瓦解阴谋
- 154 第一百二十四回 再见国主 索要官位
- 155 第一百二十五回 强人所难 师徒反目
- 156 第一百二十六回 比艺斗技 将军上任
- 157 第一百二十七回 昔日主仆 今朝还恩
- 158 第一百二十八回 夜探无功 三女计成
- 159 第一百二十九回 二女争夫 一筹莫展
- 160 第一百三十回 赤子之心 劝舒心结
- 161 第一百三十一回 战事将起 招兵买马
- 162 第一百三十二回 沙场怀思 劝导君王
- 163 第一百三十三回 故人被囚 再受要挟
- 164 第一百三十四回 忠义两难 终入战场
- 165 第一百三十五回 夜探三屏 兄弟重逢
- 166 第一百三十六回 情深义重 以命相托
- 167 第一百三十八回 真相不明 身份迷离
- 168 第一百三十九回 重创之下 一心求死
- 169 第一百四十回 脱离困境 兄弟情断
- 170 第一百四十一回 苦劝无果 分道扬镳
- 171 第一百四十二回 不惧尊卑 以诚待之
- 172 第一百四十三回 府内密探 野心渐露
- 173 第一百四十四回 虚虚实实 真假难辨
- 174 第一百四十五回 亲手处决 流言四起
- 175 第一百四十六回 巧计拿凶 攻心为上
- 176 第一百四十七回 恶人有报 手刃仇人
- 177 第一百四十八回 断情决义 终成陌路
- 178 第一百四十九回 天山剑派 波澜再起
- 179 第一百五十回 火石现身 再受要挟
- 180 第一百五十一回 百口莫辩 再入迷局
- 181 第一百五十二回 为堵众口 假意应承
- 182 第一百五十三回 恶意栽赃 再遭误解
- 183 第一百五十四回 流言纷争 欲查身份
- 184 第一百五十五回 为求真相 亲上少室
- 185 第一百五十六回 嵩山少林 细数过往
- 186 第一百五十七回 父子无情 狠下毒计
- 187 第一百五十八回 剑棍对决 终惜落败
- 188 第一百五十九回 火烧少林 挞雪来犯
- 189 第一百六十回 风波再起 下令招安
- 190 第一百六十一回 挞雪故友 接踵来访
- 191 第一百六十二回 少林面谈 师徒重聚
- 192 第一百六十三回 屋中三人 各有心思
- 193 第一百六十四回 脱困而出 急赴平阳
- 194 第一百六十五回 武林苑中 终是归来
- 195 第一百六十六回 情义犹在 倾力解释
- 196 第一百六十七回 武林大会 兄弟对决
- 197 第一百六十八回 重归故地 情义渐薄
- 198 第一百六十九回 夜半公审 酷刑加身
- 199 第一百七十回 调虎离山 悔之晚矣
- 200 第一百七十一回 举止怪异 竟中蛊毒
- 201 第一百七十二回 师妹诉情 暗线现身
- 202 第一百七十三回 无微不至 倾诉情怀
- 203 第一百七十四回 将死之人 其言也善
- 204 第一百七十五回 逃离江湖 传言再起
- 205 第一百七十六回 边陲小镇 深究过往
- 206 第一百七十七回 婆孙相聚 转眼成空
- 207 第一百七十八回 抽丝剥茧 细查究竟
- 208 第一百七十九回 巧施小计 再谋脱身
- 209 第一百八十回 逃离胁迫 奔赴朝廷
- 210 第一百八十一回 告知身份 同门交锋
- 211 第一百八十二回 一国之主 终是无奈
- 212 第一百八十三回 只身入宫 再面君王
- 213 第一百八十四回 旧人相会 难续旧情
- 214 第一百八十五回 父子相见 平医现身
- 215 第一百八十六回 为求真相 甘受胁迫
- 216 第一百八十七回 情到深处 一切皆舍
- 217 第一百八十八回 请旨赐婚 太后拿人
- 218 第一百八十九回 触及皇权 杀伐狠辣
- 219 第一百九十回 御前力争 得偿所愿
- 220 第一百九十一回 医者之心 恳切相谈
- 221 第一百九十三回 冷漠相对 真情相扶
- 222 第一百九十四回 边关告急 御前献计
- 223 第一百九十五回 甘冒风险 以身试毒
- 224 第一百九十六回 县衙之行 物是人非
- 225 第一百九十七回 武林苑外 兄弟齐心
- 226 第一百九十八回 声东击西 巧送解药
- 227 第一百九十九回 攻心之计 暗线现身
- 228 第二百回 螳螂捕蝉 身份曝露
- 229 第二百零一回 琉璃火凤 细数过往
- 230 第二百零二回 气急败坏 兴师问罪
- 231 第二百零三回 当年大祸 不堪回首
- 232 第二百零四回 坦诚相对 误会尽消
- 233 第二百零五回 客栈冲突 终是出手
- 234 第二百零六回 尽早下手 御前轼君
- 235 第二百零七回 身世揭晓 力解宫变
- 236 第二百零八回 多番规劝 执意求死
- 237 第二百零九回 法场设计 刀下救人
- 238 第二百一十回 再判极刑 夜去印迹
- 239 第二百一十一回 大狱毒杀 独闯宫廷
- 240 第二百一十二回 势如破竹 平阳告急
- 241 第二百一十三回 援军受困 主动出击
- 242 第二百一十四回 黑衣入营 主帅无踪
- 243 第二百一十五回 以己为质 阵前交易
- 244 第二百一十六回 城前酣战 难分高下
- 245 第二百一十七回 结局
- 246 完本了
- 247 感谢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三十一回 战事将起 招兵买马
第一百三十一回 战事将起 招兵买马
这边厢,前来寻找陈剑的上官云瑞和万琳却在路上碰到了麻烦。 ≧
到了边界之时,上官云瑞看到一群挞雪的武士在围攻一个男子,上官云瑞出手将那个男子救下,却惊奇地现这个男子是三屏守军之主---沈正。
“将军因何会出现在此地?”
上官云瑞对沈正不在军营,却在这偏僻的边界之地遭人围攻感到很不解。
沈正看看上官云瑞,又看了看他身边的万琳,没好气道,“与你无关!“
上官云瑞对沈正的这种反应颇为不满,他拉起万琳道,“万师妹,对于此等忘恩负义之徒,我们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是赶路要紧。“
万琳虽然不知道上官云瑞和沈正的过节,只是眼下的重要事是寻找陈剑,所以她很自然地就跟上官云瑞准备上路。
沈正瞥了瞥他们,“如果你们是去寻找陈剑的话,希望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
上官云瑞见沈正如此态度,不禁怒火陡升,他回转身,冷冷道,“姓沈的,你当初如何对陈剑的,我都记在心里,你最好还是不要再来惹我!”
沈正见上官云瑞生气,也不畏惧,“如果你想要为陈剑报仇,要打要杀,我沈正绝不皱一下眉头。不过眼下两国交战在即,希望你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
“交战?”上官云瑞停下脚步,“战事结束没多久,为何这么快又开战?”
沈正此行,是来边界小镇招募兵力的,不料在路上,遭遇挞雪武士的伏击,随来的士兵全都被害。幸得上官云瑞搭救,否则自己性命休矣。
相救之恩,本当好生感谢,只是沈正看到上官云瑞便想起了陈剑。
陈剑是否细作,其实在沈正的心里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因为陈剑,自己的威信在百姓和兵士心中瓦解却是事实。
往常以沈正在三屏镇的威信,一旦战事将起,沈正只要一声号令,周边的城镇都会组织招募兵士加入沈正的部署,而这次,事情却有了变化。
当初自己牺牲几人保全大局的做法虽然在战略上无可厚非,但是在寻常百姓心中却并非如此,他们不会考虑到什么大局,他们所看到的是沈正见死不救,即使陈剑舍己为人,豁出性命去救人,沈正却还在一力阻止,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沈正只是一个为了战功不惜牺牲无辜性命的唯利小人。
有这样的传言,周边的城镇自然开始对沈正的招募令有所动摇,而朝廷那边,自己早就上书,却久久未见援军前来,眼看战事将起,沈正便再也坐不住,亲自带兵前来找周边驻军。
如今得了上官云瑞相救,虽然因着陈剑与他的关系,自己对他还是没有好感,只是大局为重,见上官云瑞主动相询,自己便也暂时按下了心中的隔阂。
“上次一战,虽然挞雪败走,但是我们的兵士也损伤严重,加上陈剑-----”话到这里,沈正停了一下,看着上官云瑞微微蹙起的眉头,便转移了话题,“挞雪知道我们人心不稳,他们的火龙车又威力巨大,我们暂时还未想到方法应对,是以他们打算攻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未等我们休整完毕便再次进攻。”
听着沈正的话,上官云瑞皱皱眉,“这群蛮夷,总想着来进犯他国。”
“沈某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阁下是否应允。”沈正见上官云瑞陷入沉思,迟疑很久终于开了口。
“说来听听。”上官云瑞见沈正语气缓和,便也收敛了自己的脾气,毕竟沈正的战功赫赫,除去当初陈剑的事情,上官云瑞对他这个人还是有些微好感的。
“上次一战,我们损失严重,加上---加上我在军中威信大减,很多士兵和百姓弃我而去,所以我现在急需招募人才,不知道阁下是否----”
“你是想让我参军?”上官云瑞不解。
“只是希望阁下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沈正拱手道。
面对沈正的请求,上官云瑞犹豫了。
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但是,边关告急,身为武林苑的盟主,自己义不容辞。只是----
猛然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沈将军方才是说你的士兵离开你,那岂不是逃兵?将军为何不去把他们抓回来?”
沈正一怔,神色突然间黯淡下来。
“上次与挞雪一役,士兵和百姓对我的处事手法颇有微词,尤其是死囚营的人,知道陈剑已死,都心灰意冷,在陈忠良的带领下集体离我而去。他们在军营之时,我就因为他们的身份对他们不管不顾,如今他们离弃我,也无可厚非,我又何必再强留他们?况且,离开的士兵只是少数,如今的问题在于朝廷的援军迟迟不到。”
“朝廷的援军?”上官云瑞很纳闷。
按理说,边关战事将起,应该是个重要的消息,为什么这一路行来,自己似乎却并未听闻。
“我已经派人上书朝廷,要求兵力增援,只是不知为何,京城那边迟迟未有消息。”沈正愁闷。
边关战事是何等重要之事,朝廷怎会如此马虎?上官云瑞心中暗忖。
也许,这中间有什么问题。
只是如今的情势,去细究缘由已经于事无补,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当下的问题。
“万师妹----”上官云瑞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但是他还想听听万琳的意见。
万琳见上官云瑞的神情,早已知道他的打算。
“战事将起,我们前去挞雪估计也会有所阻滞,上官盟主既然决定留下,琳儿自当陪同。再说,陈剑当初是为了三屏镇的百姓才---”
眼眶顷刻泛红,万琳抑制着自己的悲伤,喃喃道,“我们在此抗敌,相信也是陈剑所愿。”
上官云瑞看着万琳虽然伤心,却还是决定跟着自己留下来,心下宽慰。
都说儿女情长,在大局之前,万琳却似乎也颇有些果敢气量。
“沈将军先行回营,云瑞稍后便到。”
既然答应留下,自然要有所作为,一己之力毕竟有限,上官云瑞决定去召集此地的江湖人士。
沈正见上官云瑞答应了,不禁大喜,他点点头,赶忙向自己的军营赶去。
黄昏时分,沈正站在城墙上,望着对面的山头。
横亘在三屏镇前的这座山峰,曾经也是华辰的领土,而三屏镇的镇域,也远在这座山峰之外。
只是那一年的一场大战,前任守将**因为与挞雪之战时,得了先机,小胜之后带兵追击,却不料堕入陷阱。
敌军将**引入一个山谷中,利用地势将大军围困。
**自进入山谷之时,心中便感异样,但是当时他的心头只有一个念想,穷追猛打,让挞雪无喘息的机会,彻底断绝他们屡屡挑衅华辰的念头。
然而,他终究还是错了,等见到谷顶突然出现的挞雪兵士之时,**马上觉察自己还是上当了。
好在进谷内不深,敌军虽然凭借地势小挫了**的数万兵士,但他还是几番冲杀之下便退出了谷外。
原以为终得脱险的**赶回三屏镇之时,却现自己错的离谱。
挞雪的伏兵见**带兵出城,集聚了数千兵士血洗了三屏镇。
等**赶到之时,三屏镇内硝烟弥漫,百姓呼天抢地。
虽然还未来得及撤离的挞雪兵士都命丧**大军刀下,但是面对着满目的疮痍,**还是自责不已。
一纸责己书递到了皇帝的面前,**向皇帝请罪却被皇帝拒绝。
可自此之后,多少夜半时分,守卫们都听闻**的大喊之声。
于是,城内便开始流传一种声音,那些当初命丧敌军大刀下的百姓不肯原谅**,夜半化作厉鬼前来索命。
**对这些传言没有回应,整个人却都变了。
当初的勇猛果敢早已一去不返,如今的**办事小心,且经常魂游天外。
消息很快传到朝廷,皇帝觉着此事需要小心料理,便将**召回,将他安排在了闫松鹤手下。
而沈正,就是那时被指派到三屏镇的。
到了三屏镇没多久,沈正就上奏朝廷,将三屏镇的镇域退到了如今的属地。
虽然皇帝当初并不乐意,这平白无故的少了疆域,放在谁身上都是不肯的。
但是沈正当初力谏,向皇帝阐明两点。
一是当初挞雪血洗三屏镇,城中百姓已经人心惶惶,如果继续驻扎原处,只会影响军心。
二是就算三屏镇域有所缩减,但是这座山峰可做天然屏障,对战事有利无害。
涉及到军心的事情,皇帝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答应了。
况且,只不过区区一个渺无人烟的山头,丢了就丢了。
而后来,也正印证了沈正的话,那个山头,成了挞雪进军的一个天敌。
如今,沈正看着对面山头摇曳的大树,心中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想法。
三屏镇虽说是两国边境,但是相对于华辰来说,三屏镇离挞雪都市的路程又遥远了些。
对于一个军队来说,粮草补给至关重要,既然挞雪的都城离三屏镇较远,那么挞雪也不会为了侵占一个无梁无田的山头而断了补给后续。
所以,当初放弃的这个山头,不但没有丢,反而给自己的战事带来了裨益。
正思绪联翩,士兵来报,说上官云瑞到了。
沈正急急下了城楼,现上官云瑞带来了数百江湖人士,更为意外的是,与他们同来的,还有陈忠良带领的死囚营士兵。
到了边界之时,上官云瑞看到一群挞雪的武士在围攻一个男子,上官云瑞出手将那个男子救下,却惊奇地现这个男子是三屏守军之主---沈正。
“将军因何会出现在此地?”
上官云瑞对沈正不在军营,却在这偏僻的边界之地遭人围攻感到很不解。
沈正看看上官云瑞,又看了看他身边的万琳,没好气道,“与你无关!“
上官云瑞对沈正的这种反应颇为不满,他拉起万琳道,“万师妹,对于此等忘恩负义之徒,我们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是赶路要紧。“
万琳虽然不知道上官云瑞和沈正的过节,只是眼下的重要事是寻找陈剑,所以她很自然地就跟上官云瑞准备上路。
沈正瞥了瞥他们,“如果你们是去寻找陈剑的话,希望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
上官云瑞见沈正如此态度,不禁怒火陡升,他回转身,冷冷道,“姓沈的,你当初如何对陈剑的,我都记在心里,你最好还是不要再来惹我!”
沈正见上官云瑞生气,也不畏惧,“如果你想要为陈剑报仇,要打要杀,我沈正绝不皱一下眉头。不过眼下两国交战在即,希望你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
“交战?”上官云瑞停下脚步,“战事结束没多久,为何这么快又开战?”
沈正此行,是来边界小镇招募兵力的,不料在路上,遭遇挞雪武士的伏击,随来的士兵全都被害。幸得上官云瑞搭救,否则自己性命休矣。
相救之恩,本当好生感谢,只是沈正看到上官云瑞便想起了陈剑。
陈剑是否细作,其实在沈正的心里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因为陈剑,自己的威信在百姓和兵士心中瓦解却是事实。
往常以沈正在三屏镇的威信,一旦战事将起,沈正只要一声号令,周边的城镇都会组织招募兵士加入沈正的部署,而这次,事情却有了变化。
当初自己牺牲几人保全大局的做法虽然在战略上无可厚非,但是在寻常百姓心中却并非如此,他们不会考虑到什么大局,他们所看到的是沈正见死不救,即使陈剑舍己为人,豁出性命去救人,沈正却还在一力阻止,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沈正只是一个为了战功不惜牺牲无辜性命的唯利小人。
有这样的传言,周边的城镇自然开始对沈正的招募令有所动摇,而朝廷那边,自己早就上书,却久久未见援军前来,眼看战事将起,沈正便再也坐不住,亲自带兵前来找周边驻军。
如今得了上官云瑞相救,虽然因着陈剑与他的关系,自己对他还是没有好感,只是大局为重,见上官云瑞主动相询,自己便也暂时按下了心中的隔阂。
“上次一战,虽然挞雪败走,但是我们的兵士也损伤严重,加上陈剑-----”话到这里,沈正停了一下,看着上官云瑞微微蹙起的眉头,便转移了话题,“挞雪知道我们人心不稳,他们的火龙车又威力巨大,我们暂时还未想到方法应对,是以他们打算攻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未等我们休整完毕便再次进攻。”
听着沈正的话,上官云瑞皱皱眉,“这群蛮夷,总想着来进犯他国。”
“沈某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阁下是否应允。”沈正见上官云瑞陷入沉思,迟疑很久终于开了口。
“说来听听。”上官云瑞见沈正语气缓和,便也收敛了自己的脾气,毕竟沈正的战功赫赫,除去当初陈剑的事情,上官云瑞对他这个人还是有些微好感的。
“上次一战,我们损失严重,加上---加上我在军中威信大减,很多士兵和百姓弃我而去,所以我现在急需招募人才,不知道阁下是否----”
“你是想让我参军?”上官云瑞不解。
“只是希望阁下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沈正拱手道。
面对沈正的请求,上官云瑞犹豫了。
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但是,边关告急,身为武林苑的盟主,自己义不容辞。只是----
猛然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沈将军方才是说你的士兵离开你,那岂不是逃兵?将军为何不去把他们抓回来?”
沈正一怔,神色突然间黯淡下来。
“上次与挞雪一役,士兵和百姓对我的处事手法颇有微词,尤其是死囚营的人,知道陈剑已死,都心灰意冷,在陈忠良的带领下集体离我而去。他们在军营之时,我就因为他们的身份对他们不管不顾,如今他们离弃我,也无可厚非,我又何必再强留他们?况且,离开的士兵只是少数,如今的问题在于朝廷的援军迟迟不到。”
“朝廷的援军?”上官云瑞很纳闷。
按理说,边关战事将起,应该是个重要的消息,为什么这一路行来,自己似乎却并未听闻。
“我已经派人上书朝廷,要求兵力增援,只是不知为何,京城那边迟迟未有消息。”沈正愁闷。
边关战事是何等重要之事,朝廷怎会如此马虎?上官云瑞心中暗忖。
也许,这中间有什么问题。
只是如今的情势,去细究缘由已经于事无补,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当下的问题。
“万师妹----”上官云瑞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但是他还想听听万琳的意见。
万琳见上官云瑞的神情,早已知道他的打算。
“战事将起,我们前去挞雪估计也会有所阻滞,上官盟主既然决定留下,琳儿自当陪同。再说,陈剑当初是为了三屏镇的百姓才---”
眼眶顷刻泛红,万琳抑制着自己的悲伤,喃喃道,“我们在此抗敌,相信也是陈剑所愿。”
上官云瑞看着万琳虽然伤心,却还是决定跟着自己留下来,心下宽慰。
都说儿女情长,在大局之前,万琳却似乎也颇有些果敢气量。
“沈将军先行回营,云瑞稍后便到。”
既然答应留下,自然要有所作为,一己之力毕竟有限,上官云瑞决定去召集此地的江湖人士。
沈正见上官云瑞答应了,不禁大喜,他点点头,赶忙向自己的军营赶去。
黄昏时分,沈正站在城墙上,望着对面的山头。
横亘在三屏镇前的这座山峰,曾经也是华辰的领土,而三屏镇的镇域,也远在这座山峰之外。
只是那一年的一场大战,前任守将**因为与挞雪之战时,得了先机,小胜之后带兵追击,却不料堕入陷阱。
敌军将**引入一个山谷中,利用地势将大军围困。
**自进入山谷之时,心中便感异样,但是当时他的心头只有一个念想,穷追猛打,让挞雪无喘息的机会,彻底断绝他们屡屡挑衅华辰的念头。
然而,他终究还是错了,等见到谷顶突然出现的挞雪兵士之时,**马上觉察自己还是上当了。
好在进谷内不深,敌军虽然凭借地势小挫了**的数万兵士,但他还是几番冲杀之下便退出了谷外。
原以为终得脱险的**赶回三屏镇之时,却现自己错的离谱。
挞雪的伏兵见**带兵出城,集聚了数千兵士血洗了三屏镇。
等**赶到之时,三屏镇内硝烟弥漫,百姓呼天抢地。
虽然还未来得及撤离的挞雪兵士都命丧**大军刀下,但是面对着满目的疮痍,**还是自责不已。
一纸责己书递到了皇帝的面前,**向皇帝请罪却被皇帝拒绝。
可自此之后,多少夜半时分,守卫们都听闻**的大喊之声。
于是,城内便开始流传一种声音,那些当初命丧敌军大刀下的百姓不肯原谅**,夜半化作厉鬼前来索命。
**对这些传言没有回应,整个人却都变了。
当初的勇猛果敢早已一去不返,如今的**办事小心,且经常魂游天外。
消息很快传到朝廷,皇帝觉着此事需要小心料理,便将**召回,将他安排在了闫松鹤手下。
而沈正,就是那时被指派到三屏镇的。
到了三屏镇没多久,沈正就上奏朝廷,将三屏镇的镇域退到了如今的属地。
虽然皇帝当初并不乐意,这平白无故的少了疆域,放在谁身上都是不肯的。
但是沈正当初力谏,向皇帝阐明两点。
一是当初挞雪血洗三屏镇,城中百姓已经人心惶惶,如果继续驻扎原处,只会影响军心。
二是就算三屏镇域有所缩减,但是这座山峰可做天然屏障,对战事有利无害。
涉及到军心的事情,皇帝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答应了。
况且,只不过区区一个渺无人烟的山头,丢了就丢了。
而后来,也正印证了沈正的话,那个山头,成了挞雪进军的一个天敌。
如今,沈正看着对面山头摇曳的大树,心中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想法。
三屏镇虽说是两国边境,但是相对于华辰来说,三屏镇离挞雪都市的路程又遥远了些。
对于一个军队来说,粮草补给至关重要,既然挞雪的都城离三屏镇较远,那么挞雪也不会为了侵占一个无梁无田的山头而断了补给后续。
所以,当初放弃的这个山头,不但没有丢,反而给自己的战事带来了裨益。
正思绪联翩,士兵来报,说上官云瑞到了。
沈正急急下了城楼,现上官云瑞带来了数百江湖人士,更为意外的是,与他们同来的,还有陈忠良带领的死囚营士兵。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