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 第30章 蜀中青门(十五)
- 31 第31章 若水小筑(一)
- 32 第32章 若水小筑(二)
- 33 第33章 若水小筑(三)
- 34 第34章 若水小筑(四)
- 35 第35章 若水小筑(五)
- 36 第36章 若水小筑(六)
- 37 第37章 若水小筑(七)
- 38 第38章 若水小筑(八)
- 39 第39章 若水小筑(九)
- 40 第40章 夏侯山庄(一)
- 41 第41章 夏侯山庄(二)
- 42 第42章 夏侯山庄(三)
- 43 第43章 夏侯山庄(四)
- 44 第44章 夏侯山庄(五)
- 45 第45章 夏侯山庄(六)
- 46 第46章 夏侯山庄(七)
- 47 第47章 夏侯山庄(八)
- 48 第48章 夏侯山庄(九)
- 49 第49章 夏侯山庄(十)
- 50 第50章 夏侯山庄(十一)
- 51 第51章 夏侯山庄(十二)
- 52 第52章 夏侯山庄(十三)
- 53 第53章 夏侯山庄(十四)
- 54 第54章 夏侯山庄(十五)
- 55 第55章 夏侯山庄(十六)
- 56 第56章 夏侯山庄(十七)
- 57 第57章 夏侯山庄(十八)
- 58 第58章 夏侯山庄(十九)
- 59 第59章 夏侯山庄(二十)
- 60 第60章 夏侯山庄(二十一)
- 61 第61章 夏侯山庄(二十二)
- 62 第62章 雾栖大泽(一)
- 63 第63章 雾栖大泽(二)
- 64 第64章 雾栖大泽(三)
- 65 第65章 雾栖大泽(四)
- 66 第66章 雾栖大泽(五)
- 67 第67章 雾栖大泽(六)
- 68 第68章 雾栖大泽(七)
- 69 第69章 雾栖大泽(八)
- 70 第70章 雾栖大泽(九)
- 71 第71章 雾栖大泽(十)
- 72 第72章 雾栖大泽(十一)
- 73 第73章 雾栖大泽(十二)
- 74 第74章 雾栖大泽(十三)
- 75 第75章 雾栖大泽(十四)
- 76 第76章 雾栖大泽(十五)
- 77 第77章 雾栖大泽(十六)
- 78 第78章 雾栖大泽(十七)
- 79 第79章 桃花春府(一)
- 80 第80章 桃花春府(二)
- 81 第81章 桃花春府(三)
- 82 第82章 桃花春府(四)
- 83 第83章 血色天然(一)
- 84 第84章 血色天然(二)
- 85 第85章 血色天然(三)
- 86 第86章 血色天然(四)
- 87 第87章 血色天然(五)
- 88 第88章 血色天然(六)
- 89 第89章 血色天然(七)
- 90 第90章 血色天然(八)
- 91 第91章 血色天然(九)
- 92 第92章 血色天然(十)
- 93 第93章 云中杭家(一)
- 94 第94章 云中杭家(二)
- 95 第95章 云中杭家(三)
- 96 第96章 云中杭家(四)
- 97 第97章 云中杭家(五)
- 98 第98章 云中杭家(六)
- 99 第99章 云中杭家(七)
- 100 第100章 云中杭家(八)
- 101 第101章 云中杭家(九)
- 102 第102章 新的湖(一)
- 103 第103章 新的湖(二)
- 104 第104章 【番外】戈十七(一)
- 105 第105章 【番外】戈十七(二)
- 106 第106章 【番外】戈十七(三)
- 107 第107章 【番外】戈十七(四)
- 108 第108章 【番外】戈十七(五)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0章 夏侯山庄(一)
第40章 夏侯山庄(一)
送走祈万贯的春谨然,也并没有在若水小筑久留。夏侯赋成亲,夏侯正南必定大宴宾朋,但再大宴,也不可能招待他一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所以他必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想到混进去的办法——搞张请帖不是没可能,但用请帖混进去了,其他宾客问起,他仍难自圆其说,所以最好是能找到一个有请帖的熟人,然后带他这个“朋友的朋友”进去。
“你真的不去?”春谨然和丁若水之间没有什么离愁别绪,只要他们想,随时随地可以去对方家登堂入室,所以这临行的告别之词也就被闲话家常所取代。
日光正好,映着春谨然朝气蓬勃的脸,丁若水最羡慕友人的这一点,永远活力满满,永远无比好奇,仿佛每一天都会截然不同,都有着等待被挖掘的瑰丽宝藏:“你先想想怎么把自己弄进山庄吧,我才不去凑热闹。”
“好吧,”春谨然有点小失落,但还是理解地拍拍友人肩膀,“你就在这里安安稳稳地悬壶济世,普度众生。”
丁若水没好气地踢他一脚:“赶紧走。”
春谨然灵巧躲开,在得意的嘿嘿笑声中,转身离去。
丁若水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至走进树林,再也不见。
离开若水小筑的春谨然没有返回春府,而是直接南下,数日后,抵达云中地界。
说起云中,江湖上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云中杭家,毕竟杭家实在太有声望,这让其他同在云中的大小门派,黯然失色。沧浪帮,便是其中一个。
云中多水路,什么大江小河深湖浅泊,纵横交错,也由此延伸出水上生意,沧浪帮便是靠此起家,传到现任帮主裘天海这里,已是第三代,而沧浪帮在他手里,也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云中江面上往来的大小船只,明面上,各有所属,或官,或民,或货,或渔,但私底下,总要同沧浪帮打好关系,因为它可以保你在云中水域里风平浪静畅通无阻,也可以让你惊涛骇浪寸步难行。
或许沧浪帮的江湖威望无法与云中杭家比肩,但它的江湖关系网却是千丝万缕,谁也不敢小觑,所以夏侯山庄大婚,这沧浪帮必然在被邀请之列。
春谨然此番前来,便是想向一位“聊友”寻个方便。
“果然财大气粗啊。”春谨然不是第一次来裘府,却是第一次走正门,只见高耸的漆红大门上两个鎏金狮头,做工精湛,栩栩如生,狮头口中衔着的门环,同样通体鎏金,而且没有一处磨损,整个环身都像崭新的一样。按理说,门环这种东西,每日被摸被叩不下数次,鎏金不可能还如此完整,若真一如崭新,那只有一种解释——人家就是新的。而且很可能,常换常新。
叩叩!
礼貌性地叩了两下门环,春谨然耐心等待。
很快,一个衣着干净的中年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不着痕迹地打量了春谨然一番,客气询问:“请问您是……”
春谨然连忙自报家门:“在下春谨然,前来府上拜访白浪,白少侠。”
对方在听见白浪名字时有微微的皱眉,虽然一闪而过,但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没有逃过春谨然的眼睛。春谨然心中一沉,有些后悔这般唐突,但面上仍不露声色,客气微笑。
“原来是白公子的朋友,老奴施礼,快请进。”中年人口中说得亲切,手上动作也快,转眼间大门已经打开,一副有朋自远方来的热络模样。
既来之,则安之,春谨然顺水推舟,跨进了裘府大门。
中年人安排春谨然在正厅稍坐,说是下去通报,可春谨然等了快一炷香的时间,也没再看见人影。白浪未来,老奴未归,连个上茶的丫鬟也没有,他就像被人遗忘了似的,坐在这空空荡荡的正厅里,风尘仆仆,嗓子冒烟,周身疲惫,怨气丛生。
终于在春谨然想不顾白浪面子拂袖而去的时候,中年人回来了,但带回的不是白浪,而是另外一个锦衣华服的年轻人,二十岁出头,圆脸,乍一看还有些孩子气,但若看进他的眼睛里,又是另一番光景。
“不好意思,刚刚有些琐事缠身,让您久等了。”年轻人的话很客气,可人却径直越过春谨然,坐到了正厅主座上。
春谨然起身,仍微微抱拳,以礼相待:“在下春谨然。”
年轻人没有起身,只点了一下头,表示知道了,同时省略“繁文缛节”,直接抛出了自己名字:“裘洋。”
春谨然心中不爽,但他这个“在下”,确实“人在屋檐下”,只能忍:“原来是裘帮主的儿子,失敬失敬。”
裘洋没接茬儿,而是开门见山:“听说你来找白浪?”
春谨然也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了,慢悠悠坐回椅子,才道:“正是。”
打量他片刻,挑眉:“春谨然……没在江湖上听过这个名字呢。”
春谨然见招拆招:“小人物,裘大少爷没听过很正常。”
裘洋一脸天真无邪:“白浪好像也不曾提过你的名字呢。”
春谨然保持微笑:“总挂在嘴边多不值钱,放在心里的才是真朋友。”
“这话说得真好。”裘洋一个劲儿点头,很受教的样子,“那敢问您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春谨然实话实说:“有事相求。”
裘洋歪头:“能说与我听吗?”
春谨然笑得真诚而无害:“不能。”
裘洋眯起眼睛,似没想到会被拒绝得这么直接:“哦?”
春谨然不紧不慢道:“既然是求,当然只能找朋友,我与裘大少交情尚浅,怎好意思开口。”
裘洋笑了:“也对。那您再稍等片刻,白浪那边也有琐事缠身,怕是一时半会完不了呢。”
“即使如此,”春谨然说着起身,施礼,“那我改日再来。”
裘洋坐在椅子里,半点未动:“不送。”
春谨然懒得再看他那副死样子,干净利落转身而去。
是夜,云中江边。
春谨然靠坐在一棵垂柳之下。远处的江面一片漆黑,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近处却不同,点点渔火把江岸装扮得娇俏可爱,颗颗繁星又让夜空显得悠远迷人,一红,一白,一温暖,一冷清,交织成一幅绝美的夜景图。
“年轻人,夜深了不回家,在这里做什么?”宿在船上的渔夫们原本三三两两地聊着闲话,后来聊无可聊,便注意到了岸边的春少侠。
春少侠遥望着夜空,思绪万千:“你们聊你们的,不用管我,我就是在这里吹吹风。”
渔夫恍然大悟:“江边风大,吹风来这里就对了。”
春少侠黑线,未免误解,只得解释:“有时候吹风,却吹的不是风,是风里的诗,风里的酒,风里的情,风里的人。”
渔夫们面面相觑,最终默契地躺回各自船篷,身体力行地终结谈话。
夜,更深了。
船篷里的渔夫们已经酣然入睡,顺着江水的轻柔起伏,做这不知第几个甜美的梦……
呜——
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然后,便在诡异的声音里,惊醒了。
“什么声音?”
“不知道啊。”
“谁在哭?”
“谁能哭这么难听啊!”
“鬼呗,鬼哭狼嚎啊。”
“滚,你别吓唬人……”
众渔夫纷纷爬起,循声望去,只见月色下,柳影中,原本坐着的人也已经站起,正遥望江面,拿着个棍状物吭哧吭哧吹。
有胆大的,颤着声音问:“年轻人,你在干啥?”
人影放下棍状物,呜呜戛然而止:“吹笛子。”
胆大的渔夫很天真:“你不是说只吹风么……”
另外一个胆不大但好奇心强的渔夫拦住同行,问了个更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你吹的……是笛子?”
人影昂首挺胸:“当然。”
好奇渔夫:“怎么跟我以前听到过的不一样……”
人影傲然而立:“这叫怅然之笛。”
好奇渔夫:“怅然……是啥意思?”
人影耐心解释:“难受,悲伤。”
好奇渔夫领悟:“果然很怅然,太怅然了……”
呜——
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渔夫们都是老实人,话已至此,人家少年才俊锲而不舍,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重新躺回渔船,用破衣裳蒙住耳朵,同时在心里默默向不远处山上的寺院道歉,往日里总骂寒山寺的钟声扰人清梦,现在有了“怅然笛声”作对比,真希望那寺院钟声响彻千年。
一曲终了。
春谨然放下破笛,目不转睛地看着岸边那唯一没有渔船停靠的水面。
仿佛有感应一般,原本平如镜的水面忽然冒出几个水泡,水泡破裂带出一波涟漪,然后没等那涟漪散尽,就听哗啦啦,一颗头便从水里冒了出来,头发湿漉漉地沾在脸上,别说表情,连脸都看不清楚,可咧开的大嘴白牙倒借着月色闪闪发光——
“春谨然,人家吹笛子怡情,你吹笛子致命!”
“你真的不去?”春谨然和丁若水之间没有什么离愁别绪,只要他们想,随时随地可以去对方家登堂入室,所以这临行的告别之词也就被闲话家常所取代。
日光正好,映着春谨然朝气蓬勃的脸,丁若水最羡慕友人的这一点,永远活力满满,永远无比好奇,仿佛每一天都会截然不同,都有着等待被挖掘的瑰丽宝藏:“你先想想怎么把自己弄进山庄吧,我才不去凑热闹。”
“好吧,”春谨然有点小失落,但还是理解地拍拍友人肩膀,“你就在这里安安稳稳地悬壶济世,普度众生。”
丁若水没好气地踢他一脚:“赶紧走。”
春谨然灵巧躲开,在得意的嘿嘿笑声中,转身离去。
丁若水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至走进树林,再也不见。
离开若水小筑的春谨然没有返回春府,而是直接南下,数日后,抵达云中地界。
说起云中,江湖上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云中杭家,毕竟杭家实在太有声望,这让其他同在云中的大小门派,黯然失色。沧浪帮,便是其中一个。
云中多水路,什么大江小河深湖浅泊,纵横交错,也由此延伸出水上生意,沧浪帮便是靠此起家,传到现任帮主裘天海这里,已是第三代,而沧浪帮在他手里,也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云中江面上往来的大小船只,明面上,各有所属,或官,或民,或货,或渔,但私底下,总要同沧浪帮打好关系,因为它可以保你在云中水域里风平浪静畅通无阻,也可以让你惊涛骇浪寸步难行。
或许沧浪帮的江湖威望无法与云中杭家比肩,但它的江湖关系网却是千丝万缕,谁也不敢小觑,所以夏侯山庄大婚,这沧浪帮必然在被邀请之列。
春谨然此番前来,便是想向一位“聊友”寻个方便。
“果然财大气粗啊。”春谨然不是第一次来裘府,却是第一次走正门,只见高耸的漆红大门上两个鎏金狮头,做工精湛,栩栩如生,狮头口中衔着的门环,同样通体鎏金,而且没有一处磨损,整个环身都像崭新的一样。按理说,门环这种东西,每日被摸被叩不下数次,鎏金不可能还如此完整,若真一如崭新,那只有一种解释——人家就是新的。而且很可能,常换常新。
叩叩!
礼貌性地叩了两下门环,春谨然耐心等待。
很快,一个衣着干净的中年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不着痕迹地打量了春谨然一番,客气询问:“请问您是……”
春谨然连忙自报家门:“在下春谨然,前来府上拜访白浪,白少侠。”
对方在听见白浪名字时有微微的皱眉,虽然一闪而过,但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没有逃过春谨然的眼睛。春谨然心中一沉,有些后悔这般唐突,但面上仍不露声色,客气微笑。
“原来是白公子的朋友,老奴施礼,快请进。”中年人口中说得亲切,手上动作也快,转眼间大门已经打开,一副有朋自远方来的热络模样。
既来之,则安之,春谨然顺水推舟,跨进了裘府大门。
中年人安排春谨然在正厅稍坐,说是下去通报,可春谨然等了快一炷香的时间,也没再看见人影。白浪未来,老奴未归,连个上茶的丫鬟也没有,他就像被人遗忘了似的,坐在这空空荡荡的正厅里,风尘仆仆,嗓子冒烟,周身疲惫,怨气丛生。
终于在春谨然想不顾白浪面子拂袖而去的时候,中年人回来了,但带回的不是白浪,而是另外一个锦衣华服的年轻人,二十岁出头,圆脸,乍一看还有些孩子气,但若看进他的眼睛里,又是另一番光景。
“不好意思,刚刚有些琐事缠身,让您久等了。”年轻人的话很客气,可人却径直越过春谨然,坐到了正厅主座上。
春谨然起身,仍微微抱拳,以礼相待:“在下春谨然。”
年轻人没有起身,只点了一下头,表示知道了,同时省略“繁文缛节”,直接抛出了自己名字:“裘洋。”
春谨然心中不爽,但他这个“在下”,确实“人在屋檐下”,只能忍:“原来是裘帮主的儿子,失敬失敬。”
裘洋没接茬儿,而是开门见山:“听说你来找白浪?”
春谨然也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了,慢悠悠坐回椅子,才道:“正是。”
打量他片刻,挑眉:“春谨然……没在江湖上听过这个名字呢。”
春谨然见招拆招:“小人物,裘大少爷没听过很正常。”
裘洋一脸天真无邪:“白浪好像也不曾提过你的名字呢。”
春谨然保持微笑:“总挂在嘴边多不值钱,放在心里的才是真朋友。”
“这话说得真好。”裘洋一个劲儿点头,很受教的样子,“那敢问您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春谨然实话实说:“有事相求。”
裘洋歪头:“能说与我听吗?”
春谨然笑得真诚而无害:“不能。”
裘洋眯起眼睛,似没想到会被拒绝得这么直接:“哦?”
春谨然不紧不慢道:“既然是求,当然只能找朋友,我与裘大少交情尚浅,怎好意思开口。”
裘洋笑了:“也对。那您再稍等片刻,白浪那边也有琐事缠身,怕是一时半会完不了呢。”
“即使如此,”春谨然说着起身,施礼,“那我改日再来。”
裘洋坐在椅子里,半点未动:“不送。”
春谨然懒得再看他那副死样子,干净利落转身而去。
是夜,云中江边。
春谨然靠坐在一棵垂柳之下。远处的江面一片漆黑,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近处却不同,点点渔火把江岸装扮得娇俏可爱,颗颗繁星又让夜空显得悠远迷人,一红,一白,一温暖,一冷清,交织成一幅绝美的夜景图。
“年轻人,夜深了不回家,在这里做什么?”宿在船上的渔夫们原本三三两两地聊着闲话,后来聊无可聊,便注意到了岸边的春少侠。
春少侠遥望着夜空,思绪万千:“你们聊你们的,不用管我,我就是在这里吹吹风。”
渔夫恍然大悟:“江边风大,吹风来这里就对了。”
春少侠黑线,未免误解,只得解释:“有时候吹风,却吹的不是风,是风里的诗,风里的酒,风里的情,风里的人。”
渔夫们面面相觑,最终默契地躺回各自船篷,身体力行地终结谈话。
夜,更深了。
船篷里的渔夫们已经酣然入睡,顺着江水的轻柔起伏,做这不知第几个甜美的梦……
呜——
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然后,便在诡异的声音里,惊醒了。
“什么声音?”
“不知道啊。”
“谁在哭?”
“谁能哭这么难听啊!”
“鬼呗,鬼哭狼嚎啊。”
“滚,你别吓唬人……”
众渔夫纷纷爬起,循声望去,只见月色下,柳影中,原本坐着的人也已经站起,正遥望江面,拿着个棍状物吭哧吭哧吹。
有胆大的,颤着声音问:“年轻人,你在干啥?”
人影放下棍状物,呜呜戛然而止:“吹笛子。”
胆大的渔夫很天真:“你不是说只吹风么……”
另外一个胆不大但好奇心强的渔夫拦住同行,问了个更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你吹的……是笛子?”
人影昂首挺胸:“当然。”
好奇渔夫:“怎么跟我以前听到过的不一样……”
人影傲然而立:“这叫怅然之笛。”
好奇渔夫:“怅然……是啥意思?”
人影耐心解释:“难受,悲伤。”
好奇渔夫领悟:“果然很怅然,太怅然了……”
呜——
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渔夫们都是老实人,话已至此,人家少年才俊锲而不舍,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重新躺回渔船,用破衣裳蒙住耳朵,同时在心里默默向不远处山上的寺院道歉,往日里总骂寒山寺的钟声扰人清梦,现在有了“怅然笛声”作对比,真希望那寺院钟声响彻千年。
一曲终了。
春谨然放下破笛,目不转睛地看着岸边那唯一没有渔船停靠的水面。
仿佛有感应一般,原本平如镜的水面忽然冒出几个水泡,水泡破裂带出一波涟漪,然后没等那涟漪散尽,就听哗啦啦,一颗头便从水里冒了出来,头发湿漉漉地沾在脸上,别说表情,连脸都看不清楚,可咧开的大嘴白牙倒借着月色闪闪发光——
“春谨然,人家吹笛子怡情,你吹笛子致命!”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