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冰原中的杀戮
- 788 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凤的威名
- 789 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为何来?
- 790 第七百九十章 镇界大阵
- 791 第七百九十一章 下棋,玩草
- 792 第七百九十二章 石上,春色无边
- 793 第七百九十三章 水帘洞,阴阳交泰
- 794 第七百九十四章 在那仙石旁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 圣人转生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 阵困‘通天’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老子化胡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1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2
- 800 第八百章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3
- 801 第八百零一章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4
- 802 第八百零二章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5
- 803 第八百零三章 百花楼
- 804 第八百零四章 方寸山,菩提
- 805 第八百零五章 佛子,观音
- 806 第八百零六章 西行取经
- 807 第八百零七章 灵吉菩萨
- 808 第八百零八章 镇元子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白骨精(上)
- 810 第八百一十章 白骨精(下)
- 811 第八百一十一章 红孩儿
- 812 第八百一十二章 龙、虎鹿羊、鱼
- 813 第八百一十三章 母女俩
- 814 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丘VS观音
- 815 第八百一十五章 青妍儿和青牛
- 816 第八百一十六章 老君!先祖?
- 817 第八百一十七章 女儿国的来历
- 818 第八百一十八章 女儿国终结篇
- 819 第八百一十九章 生死
- 820 第八百二十章 真假
- 821 第八百二十一章 无天佛祖
- 822 第八百二十二章 黑袍访铁扇
- 823 第八百二十三章 凤颜
- 824 第八百二十四章 火焰山大战
- 825 第八百二十五章 凤炎炉
- 826 第八百二十六章 孙悟空的郁闷
- 827 第八百二十七章 盗佛宝
- 828 第八百二十八章 黄眉老佛
- 829 第八百二十九章 弥勒佛祖
- 830 第八百三十章 七绝山,赤蟒
- 831 第八百三十一章 朱紫国
- 832 第八百三十二章 蜘蛛、蜈蚣
- 833 第八百三十三章 狮驼岭
- 834 第八百三十四章 寿星老
- 835 第八百三十五章 锦毛鼠
- 836 第八百三十六章 九灵元圣,神犀
- 837 第八百三十七章 玉兔,窦员外
- 838 第八百三十八章 说说八仙
- 839 第八百三十九章 女尼,张果
- 840 第八百四十章 骊山上(上)
- 841 第八百四十一章 骊山上(下)
- 842 第八百四十二章 赐宝
- 843 第八百四十三章 峨眉蜀山
- 844 第八百四十四章 互相磨砺
- 845 第八百四十五章 长眉战仙姑
- 846 第八百四十六章 莲花,老仙
- 847 第八百四十七章 云蒙山中
- 848 第八百四十八章 大战锁阳城
- 849 第八百四十九章 寒江关前(上)
- 850 第八百五十章 寒江关前(下)
- 851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生之缘
- 852 第八百五十二章 是缘是孽?
- 853 第八百五十三章 逆天难改命
- 854 第八百五十四章 人间醉一场
- 855 第八百五十五章 韩湘子(上)
- 856 第八百五十六章 韩湘子(下)
- 857 第八百五十七章 破阵,大战
- 858 第八百五十八章 通天教主出
- 859 第八百五十九章 药岛,四公主
- 860 第八百六十章 瞬移失效
- 861 第八百六十一章 妍儿的成长
- 862 第八百六十二章 八仙归位
- 863 第八百六十三章 八仙聚,通天归
- 864 第八百六十四章 隐藏,准备
- 865 第八百六十五章 阴阳子,血刀
- 866 第八百六十六章 四大弟子
- 867 第八百六十七章 接连成圣
- 868 第八百六十八章 明莲,沉香
- 869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三圣
- 870 第八百七十章 冥河战镇元
- 871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劫将临
- 872 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界神
- 873 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敌至
- 874 第八百七十四章 装备
- 875 第八百七十五章 决战开启
- 876 第八百七十六章 轰杀,强敌出
- 877 第八百七十七章 再杀一个
- 878 第八百七十八章 巅峰决战(上)
- 879 第八百七十九章 巅峰决战(下)
- 880 第八百八十章 终结与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九十七章 老子化胡
第七百九十七章 老子化胡
公元前571年,老子降生在人族,慢慢觉醒记忆,一边修行,一边追寻着冥冥之中的宿命因果大兴道家学说,教化世人,做着他人教教主当为该做之事。
自老子教化人族,人族心智大开,后又有元始天尊转生孔子,兴盛儒教,从而引来了百家争鸣,中华先辈创出了璀璨夺目的华夏古文明。
老子晚年,立志西行,一边游历世间,一边将自己所悟所感著成道家典籍。
骑着板角青牛,并未着急赶路,老子此次西行之路,身边还跟着个多宝道人。
且说老子一路西行,不觉到了函谷关外,西出函谷便要慢慢进入化外之境了。
那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名叫尹喜,是个好学而有慧根之辈,少时便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这日,尹喜正在家中抱着一本古籍竹简读着,突然有所感应的抬头见东方紫气聚集,其长三万里,行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尹喜心中一震,顿时明白是有圣人驾临,自动而来,于是忙命人扫道焚香相迎。
这天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亲自出关相迎的尹喜一眼便是看到关外稀稀拉拉的人群中有着一位老者,骑着青牛而来。只见那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
目光灼灼的尹喜不由激动感叹:“吾尹喜有幸,竟能得见圣人也!”
“尹喜叩见圣人!”说着,三步并作两步的尹喜,直接奔上前去,跪倒在了青牛之前,五体投地的恭敬跪伏叩拜喊道。
这一幕,着实是让关上兵将,尹喜的随从们以及过往之人惊诧意外不已。
老子见面前叩拜之人方脸、厚唇、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不媚态,早知与此人有些缘法,遂抚须眯眼含笑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如此大礼,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啊?”
“圣人驾临,务求能够留宿关舍一晚指点修行之途,”尹喜拜求期待道。
老子依旧是随意试探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实在是羞煞惭愧!”
尹喜忍不住连道:“尹喜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着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紫气之首白云萦绕,知圣人白发,乃是老翁;见紫气前有青牛星相牵,乃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哈哈..尔果是与我有缘,颇具慧根,你我相见,也是缘法,”老子抚须大笑。
尹喜大喜,忙叩首相请,引老子来到官舍住处,焚香执弟子之礼,恳请老子传下教化妙法、仙家之道,以流芳后世,造福万代。
老子欣然应允,遂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福祸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五千言,是为《道德经》。其言涵宇宙本根,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化之妙,且有处事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乃人教教义之根本。
“多谢师尊厚赐!”尹喜大喜,接过老子所著之道德经,恭敬跪下行礼。
老子满意看着尹喜道:“你既拜我为师,便赐尔道号长眉。你不适合修行我太清无为仙法,倒是适合学习刚猛杀伐之法门。我这儿有一门剑修之法,可传于你。”
老子随即将剑修法门传授给长眉,又将护教大阵‘两仪微尘阵’传授与他,并赐予人教至宝先天一气太清神符作为护身和镇压气运之灵宝。
出了函谷关,老子又不禁对前来送行的尹喜叮嘱道:“此处不是你修行之所,你将我所著之《道德经》传世之后,便去那蜀中峨眉山修行去吧!那儿乃是一处福地,与你缘法不浅,合该是你立派传道之所。不过,你去了那儿,需要小心,莫要恶了那峨眉山罗浮洞的赵公明。不过他乃大能修士,性情豪爽,却也好交往。”
“弟子谨记老师教诲,必去峨眉山立教,广大传承我人教,”尹喜连恭敬应道。
...
却说那燃灯道人游说了玉虚门下文殊、普贤和慈航一起改投西方佛门之后,凭借二十四颗定海神珠,演化佛教二十四诸天,修为更进一步斩去二尸,再加上修习西方妙法修出法身,凭借着佛门法身几乎有着堪比三尸准圣修为,成为了燃灯上古佛,在佛门的地位一时无两,成为西方佛门仅次于如来的存在,就连药师佛和弥勒佛与之相比都逊色一筹。
说来,老子此番西出函谷,化胡为佛,除了分佛教气运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却是要以此立教功德演化圣器。
一路西行,待得到了天竺国,老子一路传道教化。而多宝则是在老子的吩咐下分出一元神分身,投入天竺国王妃的腹中,王妃生下一子,名为释迦摩尼。
此子从小就精修佛法,怜世人生老病死、红尘多苦多难,长大后遂出家为僧,遍访大德高僧,苦修佛法,曾蒙一天竺佛教神秘高僧指点,一日于菩提古树之下入定,顿悟寂灭,明了前身,功德圆满,踏足彼岸。
只见释迦摩尼头顶三花化作佛光,无数灵宝光芒大方融合化作了一身高六丈的金身佛陀,佛陀有千手,盘在背后,万种宝光,绚烂无比,莫可名状。这金身正是千手多宝如来佛,只见佛陀宣了一声佛号言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南无阿弥陀佛!”
多宝如来佛话音刚落,便见西方佛光大盛,佛音阵阵中,一尊巨大的金身佛像从西方天际而降般眨眼间来到了近前,正是西方佛主大日如来佛。
“如来,想不到你亲自来了,”释迦摩尼双眸轻眯的看着如来略微惊讶道。
如来则是淡笑开口:“我这个大乘佛主,来见你这个小乘佛主,倒也有趣。你叫我如来,难道你就不是如来吗?”
“呃..呵呵,有理!”略微一愣的释迦摩尼,目光一闪便是笑着点了点头。
如来接着道:“其实我今日来此,不光是为了见你,还为了面见我佛。”
“我也正要去拜谢老法师指点之恩,不如一块儿吧!”释迦摩尼不置可否一笑。
轻点头的如来,便是和释迦摩尼一起离开,须臾间来到了位于僻静深山之中的一座古朴庄严寺院。寺院不大,其中更是没几个修行之人,然而如来与释迦摩尼慧眼观察之下,都能看到那笼罩整个寺院的澎湃佛光,一股比他们的气息还要强大不少的无形威能从寺院之内悄然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寺院深处,一株古老充满着浓郁生机气息的菩提树下,一身黄袍看似普通老僧般的一位微胖僧人浑身金光隐现,便好似一尊金身佛像般盘坐。
“接引道友,如来和释迦摩尼来了,我也该离开回东方去了,”在其面前,一位须发皆白的慈祥老者盘坐,正似有所觉般淡笑开口。
双手合十点头的老僧,抬头看着老子乘板角青牛在多宝道人的跟随下离去,片刻后才缓缓收回目光,轻闭上双眸,整个人和身后的古老菩提古树融为了一体一般,气息隐约交相呼应。
这一株菩提古树,与释迦摩尼参破寂灭顿悟的那颗菩提古树好似同出一源般,只不过老僧身后的这一株却是明显更加巨大古老。它们都不似准提道人的本尊那般是庚金灵根,反而是充满着生机活力,好似生机造化的化身。在天竺国,这样的古树稀少无比,被称为智慧轮回树,它们有着浓郁的生命力,可以存活漫长岁月,甚至于诞生灵性,蕴含无穷智慧奥妙,能够引人进入无上玄妙之境,助人修行。
两团佛光从天而降,化作了一尊金身佛像般的如来和显现千手多宝如来法身的释迦摩尼,二者都是略显恭敬的对那菩提古树下静坐的老僧略微躬身施礼,恭声喊道:“阿弥陀佛!”
“弟子恭请阿弥陀佛回返西天,坐镇西方,光我佛法,”如来接着恭敬道。
自老子教化人族,人族心智大开,后又有元始天尊转生孔子,兴盛儒教,从而引来了百家争鸣,中华先辈创出了璀璨夺目的华夏古文明。
老子晚年,立志西行,一边游历世间,一边将自己所悟所感著成道家典籍。
骑着板角青牛,并未着急赶路,老子此次西行之路,身边还跟着个多宝道人。
且说老子一路西行,不觉到了函谷关外,西出函谷便要慢慢进入化外之境了。
那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名叫尹喜,是个好学而有慧根之辈,少时便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这日,尹喜正在家中抱着一本古籍竹简读着,突然有所感应的抬头见东方紫气聚集,其长三万里,行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尹喜心中一震,顿时明白是有圣人驾临,自动而来,于是忙命人扫道焚香相迎。
这天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亲自出关相迎的尹喜一眼便是看到关外稀稀拉拉的人群中有着一位老者,骑着青牛而来。只见那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
目光灼灼的尹喜不由激动感叹:“吾尹喜有幸,竟能得见圣人也!”
“尹喜叩见圣人!”说着,三步并作两步的尹喜,直接奔上前去,跪倒在了青牛之前,五体投地的恭敬跪伏叩拜喊道。
这一幕,着实是让关上兵将,尹喜的随从们以及过往之人惊诧意外不已。
老子见面前叩拜之人方脸、厚唇、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不媚态,早知与此人有些缘法,遂抚须眯眼含笑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如此大礼,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啊?”
“圣人驾临,务求能够留宿关舍一晚指点修行之途,”尹喜拜求期待道。
老子依旧是随意试探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实在是羞煞惭愧!”
尹喜忍不住连道:“尹喜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着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紫气之首白云萦绕,知圣人白发,乃是老翁;见紫气前有青牛星相牵,乃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哈哈..尔果是与我有缘,颇具慧根,你我相见,也是缘法,”老子抚须大笑。
尹喜大喜,忙叩首相请,引老子来到官舍住处,焚香执弟子之礼,恳请老子传下教化妙法、仙家之道,以流芳后世,造福万代。
老子欣然应允,遂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福祸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五千言,是为《道德经》。其言涵宇宙本根,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化之妙,且有处事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乃人教教义之根本。
“多谢师尊厚赐!”尹喜大喜,接过老子所著之道德经,恭敬跪下行礼。
老子满意看着尹喜道:“你既拜我为师,便赐尔道号长眉。你不适合修行我太清无为仙法,倒是适合学习刚猛杀伐之法门。我这儿有一门剑修之法,可传于你。”
老子随即将剑修法门传授给长眉,又将护教大阵‘两仪微尘阵’传授与他,并赐予人教至宝先天一气太清神符作为护身和镇压气运之灵宝。
出了函谷关,老子又不禁对前来送行的尹喜叮嘱道:“此处不是你修行之所,你将我所著之《道德经》传世之后,便去那蜀中峨眉山修行去吧!那儿乃是一处福地,与你缘法不浅,合该是你立派传道之所。不过,你去了那儿,需要小心,莫要恶了那峨眉山罗浮洞的赵公明。不过他乃大能修士,性情豪爽,却也好交往。”
“弟子谨记老师教诲,必去峨眉山立教,广大传承我人教,”尹喜连恭敬应道。
...
却说那燃灯道人游说了玉虚门下文殊、普贤和慈航一起改投西方佛门之后,凭借二十四颗定海神珠,演化佛教二十四诸天,修为更进一步斩去二尸,再加上修习西方妙法修出法身,凭借着佛门法身几乎有着堪比三尸准圣修为,成为了燃灯上古佛,在佛门的地位一时无两,成为西方佛门仅次于如来的存在,就连药师佛和弥勒佛与之相比都逊色一筹。
说来,老子此番西出函谷,化胡为佛,除了分佛教气运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却是要以此立教功德演化圣器。
一路西行,待得到了天竺国,老子一路传道教化。而多宝则是在老子的吩咐下分出一元神分身,投入天竺国王妃的腹中,王妃生下一子,名为释迦摩尼。
此子从小就精修佛法,怜世人生老病死、红尘多苦多难,长大后遂出家为僧,遍访大德高僧,苦修佛法,曾蒙一天竺佛教神秘高僧指点,一日于菩提古树之下入定,顿悟寂灭,明了前身,功德圆满,踏足彼岸。
只见释迦摩尼头顶三花化作佛光,无数灵宝光芒大方融合化作了一身高六丈的金身佛陀,佛陀有千手,盘在背后,万种宝光,绚烂无比,莫可名状。这金身正是千手多宝如来佛,只见佛陀宣了一声佛号言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南无阿弥陀佛!”
多宝如来佛话音刚落,便见西方佛光大盛,佛音阵阵中,一尊巨大的金身佛像从西方天际而降般眨眼间来到了近前,正是西方佛主大日如来佛。
“如来,想不到你亲自来了,”释迦摩尼双眸轻眯的看着如来略微惊讶道。
如来则是淡笑开口:“我这个大乘佛主,来见你这个小乘佛主,倒也有趣。你叫我如来,难道你就不是如来吗?”
“呃..呵呵,有理!”略微一愣的释迦摩尼,目光一闪便是笑着点了点头。
如来接着道:“其实我今日来此,不光是为了见你,还为了面见我佛。”
“我也正要去拜谢老法师指点之恩,不如一块儿吧!”释迦摩尼不置可否一笑。
轻点头的如来,便是和释迦摩尼一起离开,须臾间来到了位于僻静深山之中的一座古朴庄严寺院。寺院不大,其中更是没几个修行之人,然而如来与释迦摩尼慧眼观察之下,都能看到那笼罩整个寺院的澎湃佛光,一股比他们的气息还要强大不少的无形威能从寺院之内悄然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寺院深处,一株古老充满着浓郁生机气息的菩提树下,一身黄袍看似普通老僧般的一位微胖僧人浑身金光隐现,便好似一尊金身佛像般盘坐。
“接引道友,如来和释迦摩尼来了,我也该离开回东方去了,”在其面前,一位须发皆白的慈祥老者盘坐,正似有所觉般淡笑开口。
双手合十点头的老僧,抬头看着老子乘板角青牛在多宝道人的跟随下离去,片刻后才缓缓收回目光,轻闭上双眸,整个人和身后的古老菩提古树融为了一体一般,气息隐约交相呼应。
这一株菩提古树,与释迦摩尼参破寂灭顿悟的那颗菩提古树好似同出一源般,只不过老僧身后的这一株却是明显更加巨大古老。它们都不似准提道人的本尊那般是庚金灵根,反而是充满着生机活力,好似生机造化的化身。在天竺国,这样的古树稀少无比,被称为智慧轮回树,它们有着浓郁的生命力,可以存活漫长岁月,甚至于诞生灵性,蕴含无穷智慧奥妙,能够引人进入无上玄妙之境,助人修行。
两团佛光从天而降,化作了一尊金身佛像般的如来和显现千手多宝如来法身的释迦摩尼,二者都是略显恭敬的对那菩提古树下静坐的老僧略微躬身施礼,恭声喊道:“阿弥陀佛!”
“弟子恭请阿弥陀佛回返西天,坐镇西方,光我佛法,”如来接着恭敬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