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22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上映
- 523 第五百二十二章 全新《刀马旦》
- 524 第五百二十三章 口碑不错
- 525 第五百二十四章 神秘拼图
- 526 第五百二十五章 超然
- 527 第五百二十六章 有些想法
- 528 第五百二十七章 也很有成就感啊
- 529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方
- 530 第五百二十九章 偿还的方式
- 531 第五百三十章 前往
- 532 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佳攻略
- 533 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了这个也没别的了
- 534 第五百三十三章 很好的开头
- 535 第五百三十四章 双喜
- 536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事件
- 537 第五百三十六章 强硬要求
- 538 第五百三十七章 提前回去
- 539 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 540 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是个开始
- 541 第五百四十章 齐活了
- 542 第五百四十一章 交易
- 543 第五百四十二章 颁奖典礼
- 544 第五百四十三章 奥斯卡之夜
- 545 第五百四十四章 刷存在感
- 546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会
- 547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多亲近
- 548 第五百四十七章 转向幕后?
- 549 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元结账
- 550 第五百四十九章 警告
- 551 第五百五十章 现在的顽主,以后的老炮
- 552 第五百五十一章 圈儿
- 553 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团
- 554 第五百五十三章 回报来了
- 555 第五百五十四章 给你个孩子怎么样?
- 556 第五百五十五章 值得
- 557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为明年做准备
- 558 第五百五十七章 命运的相遇……相遇个鬼啦!
- 559 第五百五十八章 要名副其实
- 560 第五百五十九章 毫无触动
- 561 第五百六十章 相性问题
- 562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部电影
- 563 第五百六十二章 原来的路线
- 564 第五百六十三章 嫉妒你
- 565 第五百六十四章 还要等待呢
- 566 第五百六十五章 如果
- 567 第五百六十六章 讨个恩典
- 568 第五百六十七章 指望一下
- 569 第五百六十八章 放手去做
- 570 第五百六十九章 很合适
- 571 第五百七十章 就她了
- 572 第五百七十一章 有个难题
- 573 五百七十二章 神仙发做对手
- 574 第五百七十三章 小团体
- 575 第五百七十四章 资本主义的铁拳
- 576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想演电影了
- 577 第五百七十六章 预告片
- 578 第五百七十七章 就等上映了
- 579 第五百七十八章 对比安排
- 580 第五百七十九章 顺便刷脸
- 581 第五百八十章 正式进入轨道
- 582 第五百八十一章 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
- 583 第五百八十二章 还没完?
- 584 第五百八十三章 交给你妹啊!
- 585 第五百八十四章 首映式
- 586 第五百八十五章 观看
- 587 第五百八十六章 难以评论
- 588 第五百八十七章 逆跌
- 589 第五百八十八章 追捧
- 590 第五百八十九章 另一件事
- 591 第五百九十章 大赌一把
- 592 第五百九十一章 慢慢向前
- 593 第五百九十二章 爱德华·皮尔庞特·李三世
- 594 第五百九十三章 教父教母
- 595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用太过操心
- 596 第五百九十五章 还要等等
- 597 五百九十六章 进入状态的御用编剧
- 598 第五百九十七章 就这样吧
- 599 第五百九十八章 又一个剧本
- 600 第五百九十九章 还有更好的靶子吗?
- 601 第六百章 是不是很好听?
- 602 第六百零一章 反响还行
- 603 第六百零二章 有这么安排剧情的?
- 604 第六百零三章 女司机
- 605 第六百零四章 女主角的选择
- 606 第六百零五章 身份摆在那里的
- 607 第六百零六章 应该能
- 608 第六百零七章 还有这种操作?!
- 609 第六百零八章 捡漏
- 610 第六百零九章 怎么可能!
- 611 第六百一十章 震撼
- 612 第六百一十一章 才刚开始呢
- 613 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直接的比拼
- 614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套衣服
- 615 第六百一十四章 重磅炸弹
- 616 第六百一十五章 目标是?
- 617 第六百一十六章 只是做交易
- 618 第六百一十七章 流水线演技
- 619 第六百一十八章 艺术家与匠人
- 620 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外收获
- 621 第六百二十章 等二十年后
- 622 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政秘书
- 623 第六百二十二章 还是没逃过
- 624 第六百二十三章 至少要有小昭
- 625 第六百三十四章 侍女
- 626 第六百二十五章 安排
- 627 第六百二十六章 我会让港督支持的
- 628 第六百二十七章 角色安排
- 629 第六百二十八章 开创纪元
- 630 第六百二十九章 不可能的
- 631 第六百三十章 无可替代
- 632 第六百三十一章 创造阶层
- 633 第六百三十二章 真是自寻死路
- 634 第六百三十三章 对手
- 635 第六百三十四章 排练情况
- 636 六百三十五章 买座园林
- 637 第六百三十六章 第一秘书
- 638 第六百三十七章 真是不冤
- 639 第六百三十八章 找到了
- 640 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的代价和取舍呢?
- 641 第六百四十章 至少有一样
- 642 第六百四十一章 该吃我了!
- 643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成问题
- 644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各人的打算
- 645 第六百四十四章 跑不了的
- 646 第六百四十五章 她们以后就是你们的了
- 647 六百四十六章 将来的鄙视链
- 648 第六百四十七章 人选
- 649 第六百四十八章 终于来了
- 650 第六百四十九章 爸爸的洗白之路
- 651 第六百五十章 全神贯注
- 652 第六百五十一章 引人入胜
- 653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声抽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佳攻略
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佳攻略
2月份的柏林依然很冷,这就是李旭为什么让人给巩丽设计那么一套服装,而不是另一个时空她在戛纳的那款经典的短发白衬衣加黑长裤的造型。
虽然如此,她的造型还是惊艳了许多人,毕竟本身的素质就在那里,所以《红高粱》上映的时候,红地毯上的巩丽谋杀了不少记者的胶卷。
嗯,电影上映时也会有红地毯,不过逼格就没有开幕式或者闭幕式的红地毯那么高,甚至有时候还不能铺红地毯,但这不妨碍30年后某些人利用这点来蹭红地毯。
“很显然,欧洲人还是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的。”没有走红地毯的李旭看着外面的盛况,对身边四十多岁的白人男子低声说道。
“但愿吧,李先生,”对方耸耸肩,并不是特别在意,“希望他们能够保持下去,这样我操作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好吧,外面那些记者大半都是李旭通过自己的渠道找来的,部分已经入场的影评人也是。
毕竟大陆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名头还不够响亮,虽然这几年陆续有大陆电影在国际上拿奖,但是逼格都不够,最好的成绩也就是《阿Q正传》入围戛纳电影节。
所以,如果不用点其他手段,很难吸引到足够影评人给电影造势。
“放心,霍勃先生,我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李旭微笑着说道。
“但愿你是对的,李先生。”后者礼貌的点了点头。
这位是美国驻西德的文化官员之一,负责指导西德对东德乃至整个华约的文化输出。
之前说过的,70年那部影射越战的电影《O.K》会被拿下,担任主席的美国导演乔治·斯蒂文敢态度强硬,甚至指责为其说话的南斯拉夫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是昂纳克的间谍,就是因为背后有美国驻西德文化官员撑腰。
同样,就算这件事闹出偌大风波,倒是评委集体退出,以至于那一届柏林电影节没有任何奖项,可依然每年都在举办,声势也越来越大,以后也没几个导演去撩虎须,都是因为有他们。
所以,李旭早早就通过关系联系了几位有实权的文化官员,希望他们帮忙说项,毕竟,中国大陆现在是盟友。
不仅如此,德国导演莱因哈特·霍夫曼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因为车祸断了一条腿,所以原本那部在86年柏林电影节上引起偌大争议的,最终拿下金熊奖的《施坦海姆》,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了。
当然,为了感谢他的慷慨,李旭愿意在电影节结束后小小的资助他一番。
“感觉怎么样?”在姜闻、巩丽一起走进放映大厅后,已经和霍勃分开的李旭走了上去。
“说实话,这阵仗在国内真没见过。”姜闻松了一口大气,看上去有点心虚。
巩丽没说话,但是脸蛋红扑扑的,显得很兴奋,之前在红地毯上,第一次出息这种场合的她,非常自然,果然是天生吃这碗饭。
而且,西方人果然也中意她这一款的,李旭之前看到几个本来是应付了事的记者,在拍了几张后,开始追着拍了起来。可惜啊,现在她的气质还没有培养出来,否则肯定会吸引更多眼球。
“所以要走出国门看看啊。”李旭这时笑眯眯的说道,并且隐蔽的给巩丽竖了个大拇指,让这兴奋的性感姑娘笑容更盛了。
很快,张怡谋也走了进来,虽然外面还是冬天,但脑门上还有些汗,不如姜闻和巩丽镇静。
“居然有这么多人,”他苦笑了下,“手心里全是汗呐,李先生,您不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太多人观看一部中国电影吗?”
“是啊,所以我叫了一些人来。”李旭耸耸肩,“我投资的电影,我也觉得制作得很好,当然要多叫一些人来捧场,壮壮声势嘛。”
姜闻、张怡谋都很无语,这特么算什么?辛辛苦苦拍出了电影,却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不得不靠制作人去拉人来观看和评论,真是有够憋屈的。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稍微看出一点,李先生所拥有的权势,即使在西德这种地方,依然能轻松找来这么多记者和评论家给电影造势。
所以巩丽紧盯李旭的眼睛分外明亮。
又聊了几句,他们才一起进了放映厅,跟同剧组的人打了声招呼,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一会儿,大厅的灯熄,随着说话声低下去,大银幕亮了起来,在字幕之后,随着旁白的响起,《红高粱》开始了在柏林电影节的首秀。
李旭虽然坐在座位上,注意力却不在这上面,成片他之前已经看过了,尽管一些地方跟记忆中不太符合,但总的来说还不错。
尽管这只是从他的角度来看的,但既然和原版没有太大差别,而原版又在88年拿了金熊奖,今年的争议电影《施坦海姆》又被搞下去了,还有美国驻西德的文化官员帮忙,应该没问题了。
然后,有了柏林电影节这块跳板,就可以考虑用《大红灯笼高高挂》去冲击威尼斯电影节了。
尽管柏林电影节在欧洲三大中间处境尴尬,五十年代的时候还被戛纳和威尼斯联合打压,而且举办的时间也很糟糕,很多电影宁愿再等一等,等到五月去戛纳博上一把。
但是,有美国撑腰,柏林电影节始终是三大电影节之一,
尽管在苏联解体之后,柏林电影节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美国的支持力度也减少了许多,连奥斯卡都将颁奖时间挪到了2月。但是合并的德国经济一片大好,加上欧共体进化成欧盟,欧洲电影人又开始支持起柏林电影节,依然还是吊在戛纳、威尼斯的后面。
总而言之,金熊奖还是有价值的,有了这么一座奖杯,也就算进入了欧洲电影圈,可以去攻略威尼斯和戛纳了。
当然,要先拿到戛纳或者威尼斯,同样也可以刷其他两大电影节。尽管条件有些操蛋,可至少比北美好,就算拿了奥斯卡,也不见得就是好莱坞的玩家。
另一个时空里,老谋子的柏林、威尼斯、戛纳路线虽然是误打误撞出来的,但正好符合大陆电影的欧洲最佳攻略。
之前说了嘛,李旭没心思给大陆建立一个电影工业体系,除非他在阎王殿手握大权,而且有人给他背书,还是老老实实就这么走下去,做些有趣的改变——比如接下来的奥斯卡。
然后,等到了20多年后……
虽然如此,她的造型还是惊艳了许多人,毕竟本身的素质就在那里,所以《红高粱》上映的时候,红地毯上的巩丽谋杀了不少记者的胶卷。
嗯,电影上映时也会有红地毯,不过逼格就没有开幕式或者闭幕式的红地毯那么高,甚至有时候还不能铺红地毯,但这不妨碍30年后某些人利用这点来蹭红地毯。
“很显然,欧洲人还是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的。”没有走红地毯的李旭看着外面的盛况,对身边四十多岁的白人男子低声说道。
“但愿吧,李先生,”对方耸耸肩,并不是特别在意,“希望他们能够保持下去,这样我操作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好吧,外面那些记者大半都是李旭通过自己的渠道找来的,部分已经入场的影评人也是。
毕竟大陆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名头还不够响亮,虽然这几年陆续有大陆电影在国际上拿奖,但是逼格都不够,最好的成绩也就是《阿Q正传》入围戛纳电影节。
所以,如果不用点其他手段,很难吸引到足够影评人给电影造势。
“放心,霍勃先生,我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李旭微笑着说道。
“但愿你是对的,李先生。”后者礼貌的点了点头。
这位是美国驻西德的文化官员之一,负责指导西德对东德乃至整个华约的文化输出。
之前说过的,70年那部影射越战的电影《O.K》会被拿下,担任主席的美国导演乔治·斯蒂文敢态度强硬,甚至指责为其说话的南斯拉夫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是昂纳克的间谍,就是因为背后有美国驻西德文化官员撑腰。
同样,就算这件事闹出偌大风波,倒是评委集体退出,以至于那一届柏林电影节没有任何奖项,可依然每年都在举办,声势也越来越大,以后也没几个导演去撩虎须,都是因为有他们。
所以,李旭早早就通过关系联系了几位有实权的文化官员,希望他们帮忙说项,毕竟,中国大陆现在是盟友。
不仅如此,德国导演莱因哈特·霍夫曼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因为车祸断了一条腿,所以原本那部在86年柏林电影节上引起偌大争议的,最终拿下金熊奖的《施坦海姆》,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了。
当然,为了感谢他的慷慨,李旭愿意在电影节结束后小小的资助他一番。
“感觉怎么样?”在姜闻、巩丽一起走进放映大厅后,已经和霍勃分开的李旭走了上去。
“说实话,这阵仗在国内真没见过。”姜闻松了一口大气,看上去有点心虚。
巩丽没说话,但是脸蛋红扑扑的,显得很兴奋,之前在红地毯上,第一次出息这种场合的她,非常自然,果然是天生吃这碗饭。
而且,西方人果然也中意她这一款的,李旭之前看到几个本来是应付了事的记者,在拍了几张后,开始追着拍了起来。可惜啊,现在她的气质还没有培养出来,否则肯定会吸引更多眼球。
“所以要走出国门看看啊。”李旭这时笑眯眯的说道,并且隐蔽的给巩丽竖了个大拇指,让这兴奋的性感姑娘笑容更盛了。
很快,张怡谋也走了进来,虽然外面还是冬天,但脑门上还有些汗,不如姜闻和巩丽镇静。
“居然有这么多人,”他苦笑了下,“手心里全是汗呐,李先生,您不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太多人观看一部中国电影吗?”
“是啊,所以我叫了一些人来。”李旭耸耸肩,“我投资的电影,我也觉得制作得很好,当然要多叫一些人来捧场,壮壮声势嘛。”
姜闻、张怡谋都很无语,这特么算什么?辛辛苦苦拍出了电影,却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不得不靠制作人去拉人来观看和评论,真是有够憋屈的。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稍微看出一点,李先生所拥有的权势,即使在西德这种地方,依然能轻松找来这么多记者和评论家给电影造势。
所以巩丽紧盯李旭的眼睛分外明亮。
又聊了几句,他们才一起进了放映厅,跟同剧组的人打了声招呼,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一会儿,大厅的灯熄,随着说话声低下去,大银幕亮了起来,在字幕之后,随着旁白的响起,《红高粱》开始了在柏林电影节的首秀。
李旭虽然坐在座位上,注意力却不在这上面,成片他之前已经看过了,尽管一些地方跟记忆中不太符合,但总的来说还不错。
尽管这只是从他的角度来看的,但既然和原版没有太大差别,而原版又在88年拿了金熊奖,今年的争议电影《施坦海姆》又被搞下去了,还有美国驻西德的文化官员帮忙,应该没问题了。
然后,有了柏林电影节这块跳板,就可以考虑用《大红灯笼高高挂》去冲击威尼斯电影节了。
尽管柏林电影节在欧洲三大中间处境尴尬,五十年代的时候还被戛纳和威尼斯联合打压,而且举办的时间也很糟糕,很多电影宁愿再等一等,等到五月去戛纳博上一把。
但是,有美国撑腰,柏林电影节始终是三大电影节之一,
尽管在苏联解体之后,柏林电影节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美国的支持力度也减少了许多,连奥斯卡都将颁奖时间挪到了2月。但是合并的德国经济一片大好,加上欧共体进化成欧盟,欧洲电影人又开始支持起柏林电影节,依然还是吊在戛纳、威尼斯的后面。
总而言之,金熊奖还是有价值的,有了这么一座奖杯,也就算进入了欧洲电影圈,可以去攻略威尼斯和戛纳了。
当然,要先拿到戛纳或者威尼斯,同样也可以刷其他两大电影节。尽管条件有些操蛋,可至少比北美好,就算拿了奥斯卡,也不见得就是好莱坞的玩家。
另一个时空里,老谋子的柏林、威尼斯、戛纳路线虽然是误打误撞出来的,但正好符合大陆电影的欧洲最佳攻略。
之前说了嘛,李旭没心思给大陆建立一个电影工业体系,除非他在阎王殿手握大权,而且有人给他背书,还是老老实实就这么走下去,做些有趣的改变——比如接下来的奥斯卡。
然后,等到了20多年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