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78 第七百七十五章 萧禹召见
- 779 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最适合
- 780 第七百七十七章 几成定局
- 781 第七百七十八章 尚书令
- 782 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神龄顿悟
- 783 第七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刘季温
- 784 第七百八十一章 找个接班人
- 785 第七百八十二章 诸葛家事
- 786 第七百八十三章 悔不当初
- 787 第七百八十四章 微服私寻
- 788 第七百八十五章 县中有大才
- 789 第七百八十六章 常水白县丞
- 790 第七百八十七章 常水白县丞(续)
- 791 第七百八十八章 子衿论政
- 792 第七百八十九章 震动湖州
- 793 第七百九十章 调白入京
- 794 第七百九十一章 官员制度
- 795 第七百九十二章 先动首辅阁
- 796 第七百九十三章 压根儿没提官员改制
- 797 第七百九十四章 毫无还手之力
- 798 第七百九十五章 杨家泰斗杨泰升
- 799 第七百九十六章 楚弦的问题
- 800 第七百九十七章 杨家宴席
- 801 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杨联姻?
- 802 第七百九十九章 白子衿的主意
- 803 第八百章 杨婉晴
- 804 第八百零一章 女儿
- 805 第八百零二章 地动之灾
- 806 第八百零三章 地底巨人
- 807 第八百零四章 混沌血海
- 808 第八百零五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 809 第八百零六章 截流养分
- 810 第八百零七章 只差毫厘
- 811 第八百零八章 京州毁灭(一)
- 812 第八百零九章 京州毁灭(二)
- 813 第八百一十章 法天象地
- 814 第八百一十一章 诛神剑阵
- 815 第八百一十二章 吕岩降临
- 816 第八百一十三章 谁能救楚弦?
- 817 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青子衿
- 818 第八百一十五章 六荒道元
- 819 第八百一十六章 彼岸之界
- 820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一线希望
- 821 第八百一十八章 楚为道元各方惊
- 822 第八百一十九章 杨家寿宴
- 823 第八百二十章 摊牌?
- 824 第八百二十一章 私下斗法
- 825 第八百二十二章 天阳仙主
- 826 第八百二十三章 讨个公道
- 827 第八百二十四章 追悔莫及
- 828 第八百二十五章 斗法棋
- 829 第八百二十六章 认输
- 830 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品首座
- 831 第八百二十八章 手下用人
- 832 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司徒大司马
- 833 第八百三十章 找点事做
- 834 第八百三十一章 圣域大陆
- 835 第八百三十二章 海怪
- 836 第八百三十三章 赎罪僧
- 837 第八百三十四章 圣血骑士
- 838 第八百三十五章 圣域使者
- 839 第八百三十六章 出使圣域
- 840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夏氏求援
- 841 第八百三十八章 捣毁窝点
- 842 第八百三十九章 法罗洛主教
- 843 第八百四十章 夏氏王城
- 844 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朝援军
- 845 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面开战?
- 846 第八百四十三章 反攻开始
- 847 第八百四十四章 宁愿死战
- 848 第八百四十五章 首座来援
- 849 第八百四十六章 罪恶之镰
- 850 第八百四十七章 汉森主教
- 851 第八百四十八章 都不是楚弦的对手
- 852 第八百四十九章 碾压主教
- 853 第八百五十章 圣者洛督
- 854 第八百五十一章 如何应对?
- 855 第八百五十二章 釜底抽薪
- 856 第八百五十三章 拉人入伙
- 857 第八百五十四章 土灵珠
- 858 第八百五十五章 圣域遍地是宝物
- 859 第八百五十六章 果断出手
- 860 第八百五十七章 神器碎片
- 861 第八百五十八章 黑风教
- 862 第八百五十九章 罗顿十一世
- 863 第八百六十章 国王敬畏
- 864 第八百六十一章 教会考核
- 865 第八百六十二章 从未出现过的神迹
- 866 第八百六十三章 天父祝福
- 867 第八百六十四章 疯狂掠夺
- 868 第八百六十五章 那一道雷光
- 869 第八百六十六章 洛督是真的慌了
- 870 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杀分身
- 871 第八百六十八章 来自彼岸
- 872 第八百六十九章 二十年后
- 873 第八百七十章 归来
- 874 完本感言和新书预告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八十五章 县中有大才
第七百八十五章 县中有大才
遇到这几个送瓷器的伙计是机缘巧合,楚弦也是想要看看,这数百件瓷器,是不是真的如同这几个伙计说的一样,不够用。
“几位,我懂一些数算之法,而且闲着无聊,就帮你们算算账好了,放心,不收钱,免费帮你们。”楚弦这个时候与那几个伙计说道。
那几个伙计都是粗人,虽然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但能有一个懂得数算之法的高人相助,他们也乐得如此,所以点头同意。
如此楚弦看他们卸货,帮忙清点,这个过程,雇那几个伙计的本地商人也来了,乃是此处最大的一个商户,因为涉及的行当很多,也是颇有财力,而自古官商之间,都是要打好关系的,所以平日里走动一些,也是常事。
那商人个子不高,却是很胖,衣衫华贵,光是手指头上,两只手一共算,就有六个大戒指,有的是纯金,有的是镶着宝石和玉石,可以说每一个都是价值不菲,彰显贵气。
他也带着一个账房先生,用来统计,见到楚弦,问清楚情况之后,那商人倒也没阻止,这么一来还能省下一个人,多划算。
接下来,便是分配。
商人手里有一份本地县府官吏的名单,从上面看过去,得有上百人,当然不是什么人都需要送过去,有的那种不入流的官吏是不送的,但就算是经过这种删减,也得有五十多个。
接下来就是挨家挨户送。
这个过程里,出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例如某一户官吏家眷夫人,非要多要几个瓷器,那几个伙计也不敢得罪,只能是多取几个,一家如此倒还好,但多几个,这些瓷器就不够分了。
几个伙计倒还好,那商人是发愁了,不够分,到时候肯定有人不高兴,那他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没达到,没法子,最后是另外掏钱,临时采购了本地的一些瓷器,这才勉强够用。
楚弦是全程跟下来的,可以说是深有感触。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子带着几个下人打扮的人过来索要瓷器,说是没有给他们家送,可眼下也没有多余的,结果那女子就闹了起来。
“这人也是官眷?”楚弦问旁边一个伙计,后者小声道:“也是,不过这就是一个吃干饭的,不办事的官。”
楚弦一愣,问:“还有这种官?”
“有,这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这种人一般都是县府里大官的亲戚,被安排一个官吏的位子,就说这个,也是一个税史,不过却也只是占着一个位子,实际上一个月都去不了县府一次,听说外面还开着一家米铺,两家油铺,据说其名下的买卖,那都是不交税的。”伙计小声说道,生怕被人听去。
楚弦这次是真的有些生气。
不过他知道,这种占位子不办事儿的官吏,在各州地据说还不少,有的州地管理严格,情况要稍好一些,但有的时候也无法真正杜绝。
那边伙计道:“他们官家的事情不就是这样,明明一个人就能做了的事情,非要安排三四个人,还各自有官位,吃得好,俸银又多,说实话,若不是家里穷没有读书,我也想考个榜生,然后再花一些银子,就可以安排一个位子,至少每个月都能领到俸银,那日子过的不叫个太滋润。”
显然,一个州地和一个州地的情况又不一样,楚弦当年主政的地方,官员虽多,倒还没有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事情,而且看样子,这种事情非常普遍。
这些都是楚弦亲眼所见,也算是对官员制度加深的印象,先不说当地官府,就说吏部在处置官吏数量的时候,就不够严谨,一个县地,应该配备多少官员,难道吏部各级都搞不清楚吗?
楚弦这一次之所以选择来这湖州常水县,是因为文报上那一篇文章就是出自这里的一位官员,那文章上并没有署名,所以楚弦只能是找推举这一篇文章的御史台,之前打听过之后,是这常水县的监察御史提上来的,所以楚弦接下来,打算去拜访一下这位常水县的监察御史。
要打听到对方所在并不困难,监察御史并不属于当地官府管辖,只是听从城府御史那边的命令,而城府御史遵从州府御史,再向上,就是京州的御史台,属于是监管各级官府的机构。
楚弦找到地方,面前是一个颇为清幽的宅子,扣门,里面有一个老仆开门而出,询问楚弦来历和意图,楚弦说是京州来人,来找李御史,那老仆见楚弦虽然衣衫朴素,但却是气势不凡,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让楚弦稍候,他是回去通报。
片刻之后,老仆去而复返,请楚弦进去,说是御史请。
进入之后,穿过一道内院门,便到了一个不大的会客厅,看得出来,这宅院并不大,除了这老仆之外,没见到其他下人,不过这么小的宅院,有一个下人倒也足够了。
楚弦走进去之后,就见到一个中年人站在那边,看对方的样子和腰间的官符,便知道这就是常水县监察御史李化。
县府级监察御史,只是正九品而已,虽然官级不高,但因为负责检查县府官员,所以基本上当地官员都是不敢招惹的。
而且大部分御史都十分清廉,看这位李化的家中,院子小,但却清幽安静,屋中也没有什么名贵之物,字画书籍倒有不少,但看得出来,都不是名家之作。
李化这个时候见到楚弦过来,面露疑惑,显然,他以为是熟人来访,但显然,进来的人他并不认识,所以想了想,拱手道:“不知客从何来?”
“京州!”楚弦倒也没瞒着。
“哦,京州!”李化一下子摸不清楚弦的来路,而且他看楚弦,居然是平白感觉到一丝畏惧,这种感觉可是很少发生的,他思谋一下又道:“京州,我并无熟人,客人可是找错人了?”
楚弦摇头:“就是找你,李御史,客人来了,也不请人家坐下?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李化反应过来,急忙是让座,但心中疑惑更胜。
要知道,他大大小小也是一个官,而且还是御史,就算是本县县令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可此刻,他在这个突然来拜访的陌生客人面前,居然是感觉到极为拘谨。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气势,还是虚张声势,有的时候真的很容易分辨出来,李化思索了一下,觉得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面前这个客人。
上位者。
而且是真正的上位者。
人家也说了,是来自京州,所以李化心中已经是有了猜测,怕是京州的官员来巡查了。
京州有不少高官都有下来巡查的习惯,尤其是作为监察御史,这种事情实际上也已经习惯了,有的时候,一年总会接待几次下来寻访的京州高官,当下,李化有了猜测,也是笑道:“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楚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变戏法一般取出一份文圣院的文报,递给李化:“这方面有一篇文章,据说是李御史你推荐上来的?”
李化一愣,接过来看了看,当下明白楚弦说的是哪一篇文章了,于是点头:“不错,这一篇文章的确是我推荐上去的,只是没想到,真的被纳入到文报当中,一开始的确是没有想到。”
楚弦这个时候毫不吝啬道:“这篇文章,我很喜欢,不知道是不是出自李御史你的手笔,若是,那咱们之间,倒是可以探讨一二。”
这话,楚弦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一篇文章的确是和他这段时间所想的事情高度契合,而且他能看得出来,写出这篇文章的人,拥有极高的见识和卓越的远见,而不管是不是眼前这位李化御史,窝在这小小的常水县,那都是屈才了。
所以说,楚弦这一次来,并非只是来微服巡查那么简单,他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是找到写这一篇文章的人,面对面的探讨一下,看看对方写出这一篇文章,究竟是撞了大运,还是有真才实学。
若是有真才实学,楚弦会直接将对方提拔起来,或者召入京州做官,加以培养,或者直接收为自己尚书令的佐官幕僚,总之,都是要加以重用的。
这就是楚弦来的目的。
招贤纳士。
此刻,楚弦倒是挺希望这李化就是写那一篇文章的人,说实话,楚弦观察这李化,是一个清廉刚正,而且有学识和能力的官员,若是可以确定那文章是对方所写,再探讨一二,楚弦便打算表明身份,然后拉着对方去京州加以重用。
不过接下来李化的回答,却是让楚弦有些失望。
就见李化连忙摇头:“不是,不是,这文章不是出自李某之手,说实话,李某也是因为见这文章相当了得,这才极为爱惜,所以才会忍不住推荐上去,也只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官员看到。”
楚弦点头:“既然是另有其人,那李御史可否告知,究竟是哪一位文采卓越之人,写了这一篇文章?”
“几位,我懂一些数算之法,而且闲着无聊,就帮你们算算账好了,放心,不收钱,免费帮你们。”楚弦这个时候与那几个伙计说道。
那几个伙计都是粗人,虽然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但能有一个懂得数算之法的高人相助,他们也乐得如此,所以点头同意。
如此楚弦看他们卸货,帮忙清点,这个过程,雇那几个伙计的本地商人也来了,乃是此处最大的一个商户,因为涉及的行当很多,也是颇有财力,而自古官商之间,都是要打好关系的,所以平日里走动一些,也是常事。
那商人个子不高,却是很胖,衣衫华贵,光是手指头上,两只手一共算,就有六个大戒指,有的是纯金,有的是镶着宝石和玉石,可以说每一个都是价值不菲,彰显贵气。
他也带着一个账房先生,用来统计,见到楚弦,问清楚情况之后,那商人倒也没阻止,这么一来还能省下一个人,多划算。
接下来,便是分配。
商人手里有一份本地县府官吏的名单,从上面看过去,得有上百人,当然不是什么人都需要送过去,有的那种不入流的官吏是不送的,但就算是经过这种删减,也得有五十多个。
接下来就是挨家挨户送。
这个过程里,出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例如某一户官吏家眷夫人,非要多要几个瓷器,那几个伙计也不敢得罪,只能是多取几个,一家如此倒还好,但多几个,这些瓷器就不够分了。
几个伙计倒还好,那商人是发愁了,不够分,到时候肯定有人不高兴,那他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没达到,没法子,最后是另外掏钱,临时采购了本地的一些瓷器,这才勉强够用。
楚弦是全程跟下来的,可以说是深有感触。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子带着几个下人打扮的人过来索要瓷器,说是没有给他们家送,可眼下也没有多余的,结果那女子就闹了起来。
“这人也是官眷?”楚弦问旁边一个伙计,后者小声道:“也是,不过这就是一个吃干饭的,不办事的官。”
楚弦一愣,问:“还有这种官?”
“有,这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这种人一般都是县府里大官的亲戚,被安排一个官吏的位子,就说这个,也是一个税史,不过却也只是占着一个位子,实际上一个月都去不了县府一次,听说外面还开着一家米铺,两家油铺,据说其名下的买卖,那都是不交税的。”伙计小声说道,生怕被人听去。
楚弦这次是真的有些生气。
不过他知道,这种占位子不办事儿的官吏,在各州地据说还不少,有的州地管理严格,情况要稍好一些,但有的时候也无法真正杜绝。
那边伙计道:“他们官家的事情不就是这样,明明一个人就能做了的事情,非要安排三四个人,还各自有官位,吃得好,俸银又多,说实话,若不是家里穷没有读书,我也想考个榜生,然后再花一些银子,就可以安排一个位子,至少每个月都能领到俸银,那日子过的不叫个太滋润。”
显然,一个州地和一个州地的情况又不一样,楚弦当年主政的地方,官员虽多,倒还没有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事情,而且看样子,这种事情非常普遍。
这些都是楚弦亲眼所见,也算是对官员制度加深的印象,先不说当地官府,就说吏部在处置官吏数量的时候,就不够严谨,一个县地,应该配备多少官员,难道吏部各级都搞不清楚吗?
楚弦这一次之所以选择来这湖州常水县,是因为文报上那一篇文章就是出自这里的一位官员,那文章上并没有署名,所以楚弦只能是找推举这一篇文章的御史台,之前打听过之后,是这常水县的监察御史提上来的,所以楚弦接下来,打算去拜访一下这位常水县的监察御史。
要打听到对方所在并不困难,监察御史并不属于当地官府管辖,只是听从城府御史那边的命令,而城府御史遵从州府御史,再向上,就是京州的御史台,属于是监管各级官府的机构。
楚弦找到地方,面前是一个颇为清幽的宅子,扣门,里面有一个老仆开门而出,询问楚弦来历和意图,楚弦说是京州来人,来找李御史,那老仆见楚弦虽然衣衫朴素,但却是气势不凡,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让楚弦稍候,他是回去通报。
片刻之后,老仆去而复返,请楚弦进去,说是御史请。
进入之后,穿过一道内院门,便到了一个不大的会客厅,看得出来,这宅院并不大,除了这老仆之外,没见到其他下人,不过这么小的宅院,有一个下人倒也足够了。
楚弦走进去之后,就见到一个中年人站在那边,看对方的样子和腰间的官符,便知道这就是常水县监察御史李化。
县府级监察御史,只是正九品而已,虽然官级不高,但因为负责检查县府官员,所以基本上当地官员都是不敢招惹的。
而且大部分御史都十分清廉,看这位李化的家中,院子小,但却清幽安静,屋中也没有什么名贵之物,字画书籍倒有不少,但看得出来,都不是名家之作。
李化这个时候见到楚弦过来,面露疑惑,显然,他以为是熟人来访,但显然,进来的人他并不认识,所以想了想,拱手道:“不知客从何来?”
“京州!”楚弦倒也没瞒着。
“哦,京州!”李化一下子摸不清楚弦的来路,而且他看楚弦,居然是平白感觉到一丝畏惧,这种感觉可是很少发生的,他思谋一下又道:“京州,我并无熟人,客人可是找错人了?”
楚弦摇头:“就是找你,李御史,客人来了,也不请人家坐下?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李化反应过来,急忙是让座,但心中疑惑更胜。
要知道,他大大小小也是一个官,而且还是御史,就算是本县县令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可此刻,他在这个突然来拜访的陌生客人面前,居然是感觉到极为拘谨。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气势,还是虚张声势,有的时候真的很容易分辨出来,李化思索了一下,觉得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面前这个客人。
上位者。
而且是真正的上位者。
人家也说了,是来自京州,所以李化心中已经是有了猜测,怕是京州的官员来巡查了。
京州有不少高官都有下来巡查的习惯,尤其是作为监察御史,这种事情实际上也已经习惯了,有的时候,一年总会接待几次下来寻访的京州高官,当下,李化有了猜测,也是笑道:“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楚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变戏法一般取出一份文圣院的文报,递给李化:“这方面有一篇文章,据说是李御史你推荐上来的?”
李化一愣,接过来看了看,当下明白楚弦说的是哪一篇文章了,于是点头:“不错,这一篇文章的确是我推荐上去的,只是没想到,真的被纳入到文报当中,一开始的确是没有想到。”
楚弦这个时候毫不吝啬道:“这篇文章,我很喜欢,不知道是不是出自李御史你的手笔,若是,那咱们之间,倒是可以探讨一二。”
这话,楚弦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一篇文章的确是和他这段时间所想的事情高度契合,而且他能看得出来,写出这篇文章的人,拥有极高的见识和卓越的远见,而不管是不是眼前这位李化御史,窝在这小小的常水县,那都是屈才了。
所以说,楚弦这一次来,并非只是来微服巡查那么简单,他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是找到写这一篇文章的人,面对面的探讨一下,看看对方写出这一篇文章,究竟是撞了大运,还是有真才实学。
若是有真才实学,楚弦会直接将对方提拔起来,或者召入京州做官,加以培养,或者直接收为自己尚书令的佐官幕僚,总之,都是要加以重用的。
这就是楚弦来的目的。
招贤纳士。
此刻,楚弦倒是挺希望这李化就是写那一篇文章的人,说实话,楚弦观察这李化,是一个清廉刚正,而且有学识和能力的官员,若是可以确定那文章是对方所写,再探讨一二,楚弦便打算表明身份,然后拉着对方去京州加以重用。
不过接下来李化的回答,却是让楚弦有些失望。
就见李化连忙摇头:“不是,不是,这文章不是出自李某之手,说实话,李某也是因为见这文章相当了得,这才极为爱惜,所以才会忍不住推荐上去,也只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官员看到。”
楚弦点头:“既然是另有其人,那李御史可否告知,究竟是哪一位文采卓越之人,写了这一篇文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