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棋高一筹(求收藏、收藏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题诗留恋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封神榜状元——商纣王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下棋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山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偷天换地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气运有毒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祸害精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惩罚太乙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算计伯邑考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得有价值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两教矛盾出现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打坏天庭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导火线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堵门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通天战原始(上)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通天战原始(下)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玩就玩大点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昊立至尊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打杀原始的坐骑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争夺封神之人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诸圣齐聚碧游宫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认可后土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太昊发怒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下决战之日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战斗开始了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兄妹相认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太素上场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魔刀,凶刀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八部浮屠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色已晚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夜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夺塔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在山脚下转圈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前联络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诸圣大战(上)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诸圣大战 (中)
- 1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诸圣大战(下)
- 1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破阵
- 1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抽离极乐世界
- 1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粉碎金莲
- 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祭
- 1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鸿钧相招
- 161 第一百六十章 大事、小事
- 1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尊符诏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吃灵果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大势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戬很猛
- 166 第一百六十五章 封神
- 167 第一百六十六章 悲剧要开始了
- 168 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对待昊天
- 169 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入轮回
- 170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与鸿钧做邻居
- 171 第一百七十章 与鸿钧谈理想
- 172 第一百七十一章 父女皆入局
- 173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入凡尘
- 174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段奇妙的对话
- 175 第一百七十四章 本故事纯属虚构
- 176 第一百七十五章 炉鼎
- 177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乘佛教
- 178 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羲,老聃
- 179 第一百七十八章 诡异
- 180 第一百七十九章 搬家
- 181 第一百八十章 大劫来临
- 182 第一百八十一章 量劫
- 183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死不休
- 184 第一百八十三章 瞬息万变
- 185 第一百八十四章 玉牒之灾
- 186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围攻造化玉牒
- 187 第一百八十六章 带话给鸿钧
- 188 第一百八十七章 看中了,就要弄到手
- 189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个人的奋斗
- 190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在等你
- 191 第一百九十章 以一压二
- 192 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逼
-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 斩断西岳神山
- 194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地烘炉,铸造威剑
- 195 第一百九十四章 摆脱,摆脱得了吗
- 196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进入星空
- 197 第一百九十六章 星空作战
- 198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东皇,西皇
- 199 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个丫鬟,取名玉溪
- 200 第一百九十九章 抢混元一气
- 201 第二百章 送宝
- 202 第二百零一章 迁移
- 203 第二百零二章 食物链
- 204 第二百零三章 天地一盘棋
- 205 第二百零四章 和平相处
- 206 第二百零五章 传功,寻宝
- 207 第二百零六章 北冥有鱼
- 208 第二百零七章 谁能与我道友相称
- 209 第二百零八章 北师宫
- 210 第二百零九章 圣莲莲盘
- 211 第二百一十章 该出手就出手
- 212 第二百一十一章 龙族会变成恐龙吗
- 213 第二百一十二章 规矩由谁定
- 214 第二百一十三章 吸纳浊气
- 215 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下蛋了吗
- 216 第二百一十五章 交换
- 217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五方圣兽
- 218 第二百一十七章 通天贯地
- 219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入星空
- 220 第二百一十九章 抢图,杀人
- 221 第二百二十章 到底谁算计谁
- 222 第二百二十一章 等待
- 223 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关
- 224 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沌秘事
- 225 第二百二十四章 顺逆一心间
- 226 第二百二十五章 开天辟地
- 227 第二百二十六章 欠债还债
- 2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闲谈
- 229 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开始了
- 230 第二百二十九章 解密
- 231 第二百三十章 动手
- 232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终大战(上)
- 233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最终大战(下)
- 234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得之盘古,还给盘古
- 235 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混元之上看着你们
- 23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得有价值
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得有价值
太皇天内,太昊坐在宝座上,看着紫薇大帝,笑着说道:“紫薇,你也太给天庭丢脸了,就这么憋屈的死了,在人间什么也没干就回来了?”
“天帝,原始掌教给出的条件太丰厚了,臣实在是拒绝不了。”紫薇坐在下手的大帝宝座上,一脸无奈的笑道。
“说说,朕那二师兄如何打动你的?”太昊也想知道原始到底如何说服紫薇。
“至尊之道,帝王心术,外加天尊法旨。”紫薇一副不得不接受的表情。
原始真是舍得,至尊之道,帝王心术,这两门心法肯定不齐全,紫薇也肯定知道,他也仅仅想借助一下,完善自身的帝王命星之道。但就是那天尊法旨令紫薇不得不接受原始的要求,有了天尊法旨,将来连昊天都要看他脸色行事,真正的与天帝并驾齐驱。紫薇之所以到人间走上一道,就是为了至尊之道、帝王心术,堂堂天庭大帝,又如何会对人间大王之位感兴趣,原始拿出天尊法旨,紫薇当然接受原始的要求。
“紫薇,封神之战结束前,就不要露面了,随便其余的人猜测。”太昊点点头。
“尊天帝号令。”紫薇回帝宫闭关,就是那些留在帝宫的太乙金仙也看不出紫薇有何异样,他们见到紫薇的那丝元灵上榜了,也想快点完成封神。
话说,姬昌与姜子牙赶到案发现场,姬昌听了姬发讲叙事情的经过,又逼问商朝使者,得知伯邑考被强大的修士埋伏,虽有近卫拼死抵抗,但还是没有逃脱厄运,拼死救下姬发,伯邑考却死在敌人手上,连尸体都没有留下来。
姬昌一口心血喷出,一下子苍老十多岁,头上更是掉落丝丝白发,原本还能活上十多年的姬昌,犹如风中残烛,随时会一命呜呼,仰天长叹道:“我儿,为父原本想百年之后传为于你,到时你没有名声拖累,可以定鼎天下,荣登大宝之位,永保姬氏家族昌盛,为何你走在为父前面?”
姬昌再次喷出一口心血,脸色发黑,眼看命不久矣,姬发连忙扶住姬发,不停的安慰姬昌,可姬发心中越发想要姬昌死,姬昌从来没有考虑让姬发继承西伯侯之位,一直看中的就是伯邑考。
姬昌是为好领主,爱民如子,到处体察民情,减免税收,西岐百姓爱戴他,致使西岐官员不敢徇私枉法,但他绝不是商朝的忠臣,他根本就不忠于商朝,他只忠于姬氏家族,不然西岐百姓为何只知道有西伯侯,而不知道有商朝大王,西岐百姓只服从西伯侯,商朝的律法在西岐行不通。
姬昌如果忠于商朝,那他就应该打着商朝的名义治理西岐,可他没有怎么做,他无限弱化商朝对西岐的影响,一直提升姬氏家族在西岐的威名,更是压过了商汤,就是把西岐变成姬氏家族的大本营。
没有那位诸侯不想做大王,商朝始祖汤照样以诸侯之身打下天下,荣登大王之位,姬昌也想登上大王之位,或者让子孙成为大王,他一直在等待机会,自己没有机会,就为子孙创造机会,他就把西岐变成姬氏家族的西岐,为子孙留下一个坚固的大本营。
长子伯邑考出世,乃紫薇大帝转世,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姬昌终于觉得上天也在照顾姬氏家族,只要伯邑考能成为大王,那姬氏家族就得到上天紫薇大帝庇护,就算不能一直坐在大王之位上,也可以永世占据一片大地,成为诸侯,家族也不会没落。
原本纣王在位时,只等纣王将商朝败坏,弄得民不聊生,就可以打着为民情愿,诛杀暴君的口号,攻打朝歌,可纣王非常蹊跷的死了,殷郊继位后,一改纣王的昏庸,成为一位明主,姬昌就不能攻打朝歌,不然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他要为伯邑考创造机会,就是身死也情愿,也要找个令西岐百姓义愤填膺的借口,可以发兵攻打朝歌,可一切还没进行,伯邑考就死在他前面了,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姬昌只觉得整片天空塌下来,人生也没有意义了,一切努力犹如流水逝去,他看着一片废墟的战场,又看着身边的姬发,仰天长叹,要姬发扶着他离开。
回到岐山,姬昌办理了伯邑考的后事,发表祭文,让整个西岐的百姓异常愤怒,都叫着要攻打朝歌,还长公子一个公道,要幕后黑手殷郊为伯邑考陪葬,西部两百路诸侯请命攻打朝歌,姬昌压下所有请命,说事情没有调查清楚前,不容许任何人胡乱猜测,乾州整个西部处在一个爆发的边缘。
姬昌躺在病床上,随时都会咽气,看着在身边伺候的姬发,挥手让所有人退下,单独留下姬发,姬昌双眼冒着血光,盯着姬昌,一股庞大的煞气从老弱的身上冒出来,吓得姬发连忙跪着地上,对着姬昌不停磕头。
“你做的很好,连兄长都敢杀,不愧是想做帝王之人。”姬昌的声音犹如惊雷,震得姬发脸色发白,浑身冒虚汗。
“父亲大人,是姜子牙逼迫儿臣,儿臣没有反抗之力。”姬发额头都磕出血了,流满整张脸。
“他控制不了伯邑考,就想着控制你。”姬昌见到儿子这个样子,很失望,远远比不上伯邑考,姬发就算成为大王,又如何能保住姬氏家族永世不衰,姬氏家族只有流淌紫薇大帝的血脉才能永远屹立在人界,可惜伯邑考没有留下后代。
“事已至此,为父也不多说了,我要为姬氏家族做最后一件事,你好自为之。”姬发一连吐出数口黑血,将整张床染红,鼓起所有力量,一声传遍侯府的厉吼:“殷郊!”
姬昌最后的吼声响遍侯府,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姬昌的愤怒与不甘,他们也同仇敌忾,要攻入朝歌,斩杀殷郊。
姬发确认姬昌死后,才长长松口气,姬昌在百姓面前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在家里绝不是这样,不然他九十九个儿子还不把西岐闹翻天,姬昌所有儿子都老老实实的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就知道姬昌在家里有多大的威严,只剩下一口气,也吓得姬发不停磕头。
西岐百姓经历了两次丧事,先是寄予厚望的长公子伯邑考被谋害,再是非常爱戴的西伯侯姬昌生生气死,最后一声厉吼发泄满心的不甘,西岐百姓纷纷请命要姬发自立称王,攻打朝歌,杀掉虚伪的君主殷郊,为伯邑考、姬昌报仇。
殷郊知道此事后,立下誓言,绝没有派人谋害伯邑考,但西岐只相信他们见到的,任何誓言也不能掩盖伯邑考身死的事实,也不能抵过姬昌最后大吼出殷郊的名字。朝歌百姓坚定的相信殷郊,殷郊登基十多年,事事亲为,爱国爱民,朝歌大臣请命攻打叛逆,要将姬发压回朝歌处死。
在商朝北部,截教数千外门弟子在赵公明的带领下,一拥而上,把北部叛乱诸侯请来的修士诛杀,不问有何来历,不问受谁指使,也不给对手说话的机会,就算对手自报家门,也不给予理会,就算对手投降也不放过,把所有修士全部斩杀。
截教外门弟子一直憋着口气,一是被赵公明压制得死死的,什么也不敢做,不能大肆打杀生灵,不能生吃活食,要规规矩矩的待在军队中,二是截教掌教发下话,表现优异的外门弟子可以进入内门,进入内门后,听道机会多了,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请教掌教,修炼资源也由门派供应,还可以占据灵气充沛的洞府做山门,这些外门弟子有机会出手,还不一个劲的把对手往死里打,往往是十多位截教弟子围攻一位对手,打得对手连进入轮回的机会也没有。
因为太昊还没退位,任何修炼成仙者都不敢直接对凡人将士出手,只能修士与修士作战,凡人军队与军队作战,修士的存在就是一颗定心丸,可以为己方的将士施展一些增益类法术,也可以大规模为将士疗伤,而且修士强大的实力也是一种威慑,如果一方修士死亡,对于士气的打击非常大。
闻仲趁着对方军心动摇,发动攻击,与早就布置好的暗子里应外合,迅速镇压北部叛乱,活捉一百多位诸侯,有十多位诸侯跑入西岐,闻仲之所以在北部镇压叛乱十多年,一是练兵,要为练出一只铁血之师,二是等待阐教冒出水面,如今阐教支持西岐造反,那北部叛乱的诸侯就没必要留下来了。
闻仲留下治理北部的人员,再押着各路诸侯还回朝歌,朝歌举城欢庆,朝歌百姓一直留心北部战役,纣王是被袁福通派妖孽害死的,如今西岐也造反,闻仲把北部各路诸侯镇压,安抚了朝歌百姓躁动的心,也表明商朝有实力镇压西岐。
阐截两教弟子的交锋就要开始了,不管真假,各自都站在道义的一面,精彩的封神之战重新回到平衡。
(未完待续)
“天帝,原始掌教给出的条件太丰厚了,臣实在是拒绝不了。”紫薇坐在下手的大帝宝座上,一脸无奈的笑道。
“说说,朕那二师兄如何打动你的?”太昊也想知道原始到底如何说服紫薇。
“至尊之道,帝王心术,外加天尊法旨。”紫薇一副不得不接受的表情。
原始真是舍得,至尊之道,帝王心术,这两门心法肯定不齐全,紫薇也肯定知道,他也仅仅想借助一下,完善自身的帝王命星之道。但就是那天尊法旨令紫薇不得不接受原始的要求,有了天尊法旨,将来连昊天都要看他脸色行事,真正的与天帝并驾齐驱。紫薇之所以到人间走上一道,就是为了至尊之道、帝王心术,堂堂天庭大帝,又如何会对人间大王之位感兴趣,原始拿出天尊法旨,紫薇当然接受原始的要求。
“紫薇,封神之战结束前,就不要露面了,随便其余的人猜测。”太昊点点头。
“尊天帝号令。”紫薇回帝宫闭关,就是那些留在帝宫的太乙金仙也看不出紫薇有何异样,他们见到紫薇的那丝元灵上榜了,也想快点完成封神。
话说,姬昌与姜子牙赶到案发现场,姬昌听了姬发讲叙事情的经过,又逼问商朝使者,得知伯邑考被强大的修士埋伏,虽有近卫拼死抵抗,但还是没有逃脱厄运,拼死救下姬发,伯邑考却死在敌人手上,连尸体都没有留下来。
姬昌一口心血喷出,一下子苍老十多岁,头上更是掉落丝丝白发,原本还能活上十多年的姬昌,犹如风中残烛,随时会一命呜呼,仰天长叹道:“我儿,为父原本想百年之后传为于你,到时你没有名声拖累,可以定鼎天下,荣登大宝之位,永保姬氏家族昌盛,为何你走在为父前面?”
姬昌再次喷出一口心血,脸色发黑,眼看命不久矣,姬发连忙扶住姬发,不停的安慰姬昌,可姬发心中越发想要姬昌死,姬昌从来没有考虑让姬发继承西伯侯之位,一直看中的就是伯邑考。
姬昌是为好领主,爱民如子,到处体察民情,减免税收,西岐百姓爱戴他,致使西岐官员不敢徇私枉法,但他绝不是商朝的忠臣,他根本就不忠于商朝,他只忠于姬氏家族,不然西岐百姓为何只知道有西伯侯,而不知道有商朝大王,西岐百姓只服从西伯侯,商朝的律法在西岐行不通。
姬昌如果忠于商朝,那他就应该打着商朝的名义治理西岐,可他没有怎么做,他无限弱化商朝对西岐的影响,一直提升姬氏家族在西岐的威名,更是压过了商汤,就是把西岐变成姬氏家族的大本营。
没有那位诸侯不想做大王,商朝始祖汤照样以诸侯之身打下天下,荣登大王之位,姬昌也想登上大王之位,或者让子孙成为大王,他一直在等待机会,自己没有机会,就为子孙创造机会,他就把西岐变成姬氏家族的西岐,为子孙留下一个坚固的大本营。
长子伯邑考出世,乃紫薇大帝转世,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姬昌终于觉得上天也在照顾姬氏家族,只要伯邑考能成为大王,那姬氏家族就得到上天紫薇大帝庇护,就算不能一直坐在大王之位上,也可以永世占据一片大地,成为诸侯,家族也不会没落。
原本纣王在位时,只等纣王将商朝败坏,弄得民不聊生,就可以打着为民情愿,诛杀暴君的口号,攻打朝歌,可纣王非常蹊跷的死了,殷郊继位后,一改纣王的昏庸,成为一位明主,姬昌就不能攻打朝歌,不然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他要为伯邑考创造机会,就是身死也情愿,也要找个令西岐百姓义愤填膺的借口,可以发兵攻打朝歌,可一切还没进行,伯邑考就死在他前面了,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姬昌只觉得整片天空塌下来,人生也没有意义了,一切努力犹如流水逝去,他看着一片废墟的战场,又看着身边的姬发,仰天长叹,要姬发扶着他离开。
回到岐山,姬昌办理了伯邑考的后事,发表祭文,让整个西岐的百姓异常愤怒,都叫着要攻打朝歌,还长公子一个公道,要幕后黑手殷郊为伯邑考陪葬,西部两百路诸侯请命攻打朝歌,姬昌压下所有请命,说事情没有调查清楚前,不容许任何人胡乱猜测,乾州整个西部处在一个爆发的边缘。
姬昌躺在病床上,随时都会咽气,看着在身边伺候的姬发,挥手让所有人退下,单独留下姬发,姬昌双眼冒着血光,盯着姬昌,一股庞大的煞气从老弱的身上冒出来,吓得姬发连忙跪着地上,对着姬昌不停磕头。
“你做的很好,连兄长都敢杀,不愧是想做帝王之人。”姬昌的声音犹如惊雷,震得姬发脸色发白,浑身冒虚汗。
“父亲大人,是姜子牙逼迫儿臣,儿臣没有反抗之力。”姬发额头都磕出血了,流满整张脸。
“他控制不了伯邑考,就想着控制你。”姬昌见到儿子这个样子,很失望,远远比不上伯邑考,姬发就算成为大王,又如何能保住姬氏家族永世不衰,姬氏家族只有流淌紫薇大帝的血脉才能永远屹立在人界,可惜伯邑考没有留下后代。
“事已至此,为父也不多说了,我要为姬氏家族做最后一件事,你好自为之。”姬发一连吐出数口黑血,将整张床染红,鼓起所有力量,一声传遍侯府的厉吼:“殷郊!”
姬昌最后的吼声响遍侯府,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姬昌的愤怒与不甘,他们也同仇敌忾,要攻入朝歌,斩杀殷郊。
姬发确认姬昌死后,才长长松口气,姬昌在百姓面前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在家里绝不是这样,不然他九十九个儿子还不把西岐闹翻天,姬昌所有儿子都老老实实的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就知道姬昌在家里有多大的威严,只剩下一口气,也吓得姬发不停磕头。
西岐百姓经历了两次丧事,先是寄予厚望的长公子伯邑考被谋害,再是非常爱戴的西伯侯姬昌生生气死,最后一声厉吼发泄满心的不甘,西岐百姓纷纷请命要姬发自立称王,攻打朝歌,杀掉虚伪的君主殷郊,为伯邑考、姬昌报仇。
殷郊知道此事后,立下誓言,绝没有派人谋害伯邑考,但西岐只相信他们见到的,任何誓言也不能掩盖伯邑考身死的事实,也不能抵过姬昌最后大吼出殷郊的名字。朝歌百姓坚定的相信殷郊,殷郊登基十多年,事事亲为,爱国爱民,朝歌大臣请命攻打叛逆,要将姬发压回朝歌处死。
在商朝北部,截教数千外门弟子在赵公明的带领下,一拥而上,把北部叛乱诸侯请来的修士诛杀,不问有何来历,不问受谁指使,也不给对手说话的机会,就算对手自报家门,也不给予理会,就算对手投降也不放过,把所有修士全部斩杀。
截教外门弟子一直憋着口气,一是被赵公明压制得死死的,什么也不敢做,不能大肆打杀生灵,不能生吃活食,要规规矩矩的待在军队中,二是截教掌教发下话,表现优异的外门弟子可以进入内门,进入内门后,听道机会多了,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请教掌教,修炼资源也由门派供应,还可以占据灵气充沛的洞府做山门,这些外门弟子有机会出手,还不一个劲的把对手往死里打,往往是十多位截教弟子围攻一位对手,打得对手连进入轮回的机会也没有。
因为太昊还没退位,任何修炼成仙者都不敢直接对凡人将士出手,只能修士与修士作战,凡人军队与军队作战,修士的存在就是一颗定心丸,可以为己方的将士施展一些增益类法术,也可以大规模为将士疗伤,而且修士强大的实力也是一种威慑,如果一方修士死亡,对于士气的打击非常大。
闻仲趁着对方军心动摇,发动攻击,与早就布置好的暗子里应外合,迅速镇压北部叛乱,活捉一百多位诸侯,有十多位诸侯跑入西岐,闻仲之所以在北部镇压叛乱十多年,一是练兵,要为练出一只铁血之师,二是等待阐教冒出水面,如今阐教支持西岐造反,那北部叛乱的诸侯就没必要留下来了。
闻仲留下治理北部的人员,再押着各路诸侯还回朝歌,朝歌举城欢庆,朝歌百姓一直留心北部战役,纣王是被袁福通派妖孽害死的,如今西岐也造反,闻仲把北部各路诸侯镇压,安抚了朝歌百姓躁动的心,也表明商朝有实力镇压西岐。
阐截两教弟子的交锋就要开始了,不管真假,各自都站在道义的一面,精彩的封神之战重新回到平衡。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