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6 46、人族大劫
- 47 47、小千世界
- 48 48、谁才是蝼蚁
- 49 49、五行岛大建设
- 50 50、南海圣城
- 51 51、鸿钧合道
- 52 52、众徒分宝
- 53 53、神通无敌
- 54 54、老子立人教
- 55 55、圣人时代来临
- 56 56、众圣收徒传道
- 57 57、众圣齐聚昆仑山
- 58 58、门下弟子显神通(一)
- 59 59、门下弟子显神通(二)
- 60 60、门下弟子显神通(三)
- 61 61、门下弟子显神通(四)
- 62 62、祖巫间的大战
- 63 63、众圣补天
- 64 64、盘古殿内道天机
- 65 65、后土化轮回
- 66 66、金乌乱洪荒
- 67 67、后羿射日
- 68 68、皇天助嫦娥
- 69 69、开启巫族大战
- 70 70、两大奇阵再相遇
- 71 71、巫族大战终结
- 72 72、混沌钟之争
- 73 73、河图洛书有因果
- 74 74、天庭重建
- 75 75、中千世界的希望
- 76 76、人族大兴
- 77 77、人族千年
- 78 78、伏羲证道
- 79 79、弟子转世成神农
- 80 80、神农尝百草
- 81 81、准圣出,阴谋起
- 82 82、针对袁明的阴谋
- 83 83、袁明与原始的战斗
- 84 84、女娃复活名精卫
- 85 85、神农证道居五行岛
- 86 86、轩辕继位,蚩尤出
- 87 87、轩辕战蚩尤
- 88 88、轩辕知实情
- 89 89、轩辕的来历
- 90 90、崆峒印显威
- 91 91、五行岛护人族
- 92 92、造人鞭响惊天下
- 93 93、祝融出世,轩辕证道
- 94 94、五帝治世
- 95 95、定海神针
- 96 96、杨蛟拜师
- 97 97、兄弟相逢
- 98 98、劈山救母
- 99 99、紫宵宫中定封神
- 100 100、应劫准备
- 101 101、中千世界
- 102 102、通天入五行岛
- 103 103、三签封神榜
- 104 104、记名弟子申公豹
- 105 105、申公豹死了
- 106 106、纣王不举
- 107 107、拜师学道
- 108 108、西岐大兴
- 109 109、纣王选美
- 110 110、妲己进宫
- 111 111、皇天挖墙角
- 112 112、崆峒印与番天印的碰撞
- 113 113、七巧玲珑心
- 114 114、世界内终于有生灵了
- 115 115、姜子牙出山
- 116 116、黄飞虎反朝歌
- 117 117、大战开启
- 118 118、道友请留步
- 119 119、灵鹤真人显威
- 120 120、赵公明与申公豹
- 121 121、申公豹叛教
- 122 122、十天君立阵
- 123 123、神通大战
- 124 124、十绝阵(一)
- 125 125、十绝阵(二)
- 126 126、姜子牙死了
- 127 127、十天君入五行岛
- 128 128、紫微大帝下台
- 129 129、陆压谋公明
- 130 130、申公豹进了五行岛
- 131 131、陆压身份暴露
- 132 132、圣父圣母降临
- 133 133、三宵摆九曲黄河阵
- 134 134、碧宵琼宵死了
- 135 135、双喜临门
- 136 136、神魂葫芦进阶
- 137 137、申公豹忽悠土行孙
- 138 138、金光石发威
- 139 139、金光石的来历
- 140 140、袁明动春心
- 141 141、袁明轮回转世
- 142 142、卑鄙的阐教金仙
- 143 143、分身袁我上梅山
- 144 144、女娲袁明结盟
- 145 145、诸圣的暗战
- 146 146、五行岛论诛仙
- 147 147、众圣齐聚会诛仙
- 148 148、太极图显威
- 149 149、盘古幡破诛仙
- 150 150、诛仙剑阵的秘密
- 151 151、煞气黑莲
- 152 152、毁灭神雷
- 153 153、万仙阵的起因
- 154 154、菩提大阵与五行大阵
- 155 155、孔宣的选择
- 156 156、封神榜起变化
- 157 157、南海战事起
- 158 158、南海大战
- 159 159、圣人动杀心
- 160 160、混沌青莲
- 161 161、分身大战
- 162 162、巅峰对决
- 163 163、封印
- 164 164、大道之眼
- 165 165、一线生机
- 166 166、九徒归位.
- 167 167、魔神通道
- 168 168、异界荒人
- 169 169、震怒
- 170 170、荒人风波
- 171 171、阴谋
- 172 172、城门激战
- 173 173、幕后真凶
- 174 174、斗神之战
- 175 175、条件
- 176 176、拍卖风波
- 177 177、守护者战队
- 178 178、威慑
- 179 179、主神意志
- 180 180、荒人首战
- 181 181、众神聚
- 182 182、风行白虎
- 183 183、大战风神
- 184 184、圣城
- 185 185、天使降临
- 186 186、金光老祖
- 187 187、金神战队
- 188 188、一触即发
- 189 189、龙的传人
- 190 190、水行青龙
- 191 191、大战水神
- 192 192、琐事
- 193 193、定海神针有玄妙
- 194 194、喜现杨柳枝
- 195 195、反目
- 196 196、兽人问题
- 197 197、大地母神
- 198 198、八卦炉暗战
- 199 199、魔神界
- 200 200、暗黑与力量
- 201 201、自然女神结盟
- 202 202、外国人的来历
- 203 203、世界树
- 204 204、最后一战.
- 205 205、回归琐事
- 206 206、巫族未来
- 207 207、盘古心脏
- 208 208、后土证道
- 209 209、法则世界
- 210 210、混沌钟
- 211 211、准圣不得入南瞻
- 212 212、蟠桃盛会
- 213 213、大闹蟠桃会
- 214 214、众圣将战
- 215 215、孙悟空因果
- 216 216、南瞻部洲战事起
- 217 217、溶合血脉
- 218 218、世界巨变
- 219 219、袁明的选择
- 220 220、六耳证道
- 221 221、五圣改势
- 222 222、盘古正宗
- 223 223、盘古之战
- 224 224、紫金葫芦
- 225 225、圣人出血
- 226 226、首战胜
- 227 227、诸圣谋划
- 228 228、顶级至宝
- 229 229、佛教算计
- 230 230、封神之人
- 231 231、地狱不空
- 232 232、灵魂入地府
- 233 233、地藏成佛
- 234 234、圣人交易
- 235 235、四教齐聚
- 236 236、两教乱战
- 237 237、同谋五行岛
- 238 238、五行大阵
- 239 239、混沌钟出世
- 240 240、得钟
- 241 241、交易
- 242 242、各自得宝
- 243 243、自暴
- 244 244、混元剑
- 245 245、神临
- 246 246、巫妖危机
- 247 247、血战
- 248 248、主神出手
- 249 249、女娲怒火
- 250 250、规则之战
- 251 251、造化世界
- 252 252、佛教选择
- 253 253、气运之战
- 254 254、先知原由
- 255 255、齐聚紫宵宫
- 256 256、大劫起
- 257 257、人族守护者
- 258 258、人族力量
- 259 259、人族意识
- 260 260、天地主角
- 261 261、掌握规则之力
- 262 262、地书结界
- 263 263、罗喉出世
- 264 264、人族因果
- 265 265、圣人陨落
- 266 266、圣母降临
- 267 267、灵魂契约
- 268 268、五行主神归位
- 269 269、力量规则
- 270 270、人族危机
- 271 271、再战盘古元神
- 272 272、算计黑白两族
- 273 273、两族大战
- 274 274、冥河屠圣
- 275 275、大战将起
- 276 276、了结因果
- 277 277、屠河证道
- 278 278、巅峰之战
- 279 279、杨眉殒落
- 280 280、袁明证道
- 281 281、突破界宝
- 282 282、三清聚盘古
- 283 283、鸿蒙紫气
- 284 284、盘古正宗
- 285 285、佛教因果
- 286 286、地府算计
- 287 287、地府乱局
- 288 288、昊天成圣
- 289 289、佛教劫难
- 290 290、盘古真身
- 291 291、盘古之战
- 292 292、惊天算计
- 293 293、大道归一(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56、众圣收徒传道
56、众圣收徒传道
几个圣人中,三清在成圣之后将道场移到混沌当中,各自开辟了一个,老子居住的道场名为:太清境太赤天,元始的叫:玉清境清微天,通天的叫:上清境禹余天。西方二教则在西方以**力化一世界,不在三界五行当中,称之:极乐世界。
几个圣人立教之后,便要在洪荒当中收徒,为即将开启的大劫作准备。
因为三清为盘古原神所化,所以老子、原始、通天分别被称为太清、玉清、上清以示三清一体,但三人虽同为盘古原神所化,但对天道的体悟各有不同,对立教之根本也不一致,老子之人教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元始之阐教主张修行天道以资质为先,若非是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之辈或天地灵物不为阐教为教授;通天之截教主张有教无类,天下生灵皆可修行天道,修行自身以见姓心明,截取天道之一线生机。
既然三清大教已立,就得收录弟子,传下道统,才好促进三教迅速发展,吸取天地间的气运。由于三清的教义不同,真接导致了所收弟子的不同,三清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老子立人教,主张无为而治,只要人族不亡族灭种,老子是不会去管的,一切由人族自行发展,至于收徒之事,老子认为自己的弟子必须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之人,且要有缘份。
而且老子姓格无为,并对前来拜师的人表情很淡,兴致也不高,总是说一切顺其自然,今后有合适的再说,只不过谁也不知道老子所谓的合适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此拜师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一人族拜师,在山下三拜九跪三年,老子看其有大毅力,并且资质非凡,最主要是就是作为人族教主,有个人族弟子,对以后在人族的发展有利,后取名玄都,成为老子的亲传弟子。
阐教立教之后,元始收徒也是十分讲究的,所要收的弟子,不仅资质必须是上上之选的先天之人或化诚仁形的先天之物,而且对所收的弟子必须有道心、道体,脑聪目明,一点就透的聪慧之人,元始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继承阐教道统。虽然元始定下的要求很高,但前来拜师的人仍然是很多,这让元始有点为难,不过不要紧,圣人是有**力的,有得是招数,元始见人数众多,便于昆仑山下立一大型幻阵,阵内暗藏天机,分为五行,演化生老病死,人一入阵,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看透大阵中的虚幻,跳不出五行之中,不能了解大阵所含天机,也就会被大阵所困。来阐教拜师者都需入此大阵以检验拜师者的资质、心姓,过了阵的元始再考虑是否收其为徒。
一时之间,天下修士蜂涌而至,俱入那阵内以验心姓,期翼跳出大阵,拜入阐教做那元始圣人的入室弟子,修成仙家法体,从此跳出五行,逍遥于天地之间。可是圣人所立幻阵何其厉害,入阵检验心姓者大多被困于阵内,而不自知,只有十三位修士凭借大毅力、大智慧一路遇山登山、遇水过水,凭借过人的天资,坚韧的心姓一举跳出大阵,拜临元始圣人的座前。
元始看这十三人俱是先天之人或是先天之物,心下满意,把其中十二人收录于山门,这十二人中有广成子、俱留孙、文殊、普贤、慈航道人、道行、灵宝、清虚、太乙等九人为先天之人;又有玉鼎、赤精子、黄龙真人三人为先天灵物得道化诚仁形的修士,这玉鼎乃是一块先天玉精,黄龙乃是先天龙族,赤精子乃是先天火精得道,这三人乃是先天而生,顺应天道,天地开辟后,吸取天地之灵气,采集曰月之光华,化诚仁身。这十二位弟子俱是先天道体,心姓坚韧之辈,被元始收为入室弟子,称为阐教十二金仙。
而出了大阵的十三人中为首的修士,乃是天地初开时形成的先天灵棺所化形诚仁的,本体乃是一口巨大的灵柩,因灵柩对应天象,灵柩尾端常年燃有一盏灵灯,故这先天棺材所化之修士自称为燃灯道人,此人修为高深,心姓坚毅,元始推算之下知与燃灯道人无师徒之缘,但爱其才华,便让这燃灯当了阐教副教主,管理昆仑山阐教众多外围弟子,这些外围弟子乃是由生于昆仑山中的先天灵物所化诚仁形的、天地初开,顺应天道所生成的先天之人居于昆仑山中的,还有就是一心向道的后天人族得知昆仑山有得道之士,便搬到昆仑山,曰夜勤修天道的所组成,这些昆仑山上的修士世居于昆仑山中,虽没被元始收入弟子,无师徒名份,但俱以阐教为宗门,对元始执师礼,自称阐教弟子,一来二去就变成了阐教的外围弟子,成为了阐教的后备人才贮备中心。此时交与燃灯管理也是减轻了元始的负担,一举两得。
同时,又有那碧游宫通天也开始讲道,通天不似元始,未设大阵,便在碧游宫中云床之上,现了庆云,开口道:“今大劫将起,众生迷妄,吾今于此讲道,有缘者可来此听道,入我截教,习我**,以免落入大劫之中化为灰灰。”
说罢便也开始讲道,真个天花四散,地涌金莲。
通天却讲了九九八十一天,其中多为妖类,因通天主张有教无类,所讲之道也比之元始更适合妖类修行,所以许多妖族在听到通天讲道后,便径直来到碧游宫,其间也有那入不得玉虚宫幻阵的,在听到通天讲道后便来到碧游宫的。
碧游宫前坐有数千人,皆是此次来听道的。
通天一看之下十分高兴,他当初可是十分羡慕天庭那万妖来朝的气势的,心想自己以后也要来个“万仙来朝”的感觉。
当下通天大手一挥,将数千修士全部收入截教,又将那资质较好的十几人收为入室弟子。
其中有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金箍仙、毗芦仙、乌云仙、长耳定光仙、金牙仙、虬首仙、灵牙仙等。
“我教教义奉行鸿均道祖主张,有教无类,道祖有言,世间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天道之下众生皆为蝼蚁,入我教后只要不欺师灭祖,其他皆由自身。”通天说道。
通天本想来玉虚宫炫耀一下自己收的徒弟,不想看到原始老脸立刻拉了下来。
“通天,你却是好生不明道理。收徒也罢了,怎的胡乱一气,带回千人弟子,最不该地却是灵妖掺杂,多为飞禽走兽类畜生。天道有序,收徒讲究资质与机缘,怎似你这般。”原始一看偌大个昆仑山,如今却是搞得乌烟瘴气,哪里还有半分仙境福地的景儿。“莫不如遣散大部,留下少许,传得道统,却也够了。”
“原始,你莫欺人太甚!大道之下,千条皆是道,我愿让我的道传给这洪荒众生,却不似你那般敝帚自珍。平时我不与你计较,今次我收徒你也要指手画脚,真个以为我怕了你不得。”通天也是老大阵火气,本以为自己收徒众多,必然把两位师兄比了下去,却不想刚回山,便遭了原始教训,心里老大一阵不愿意。
“你,你牵强附会!我所说全是正理,你此般言语,却是欺我。”
“你二人也莫再争吵,各人有各人的道,道不同,无甚稀罕。”老子在外游历回来了,只带着玄都一个弟子。
老子道人喜静,看着殿外上千人等候安排拜见,却也头大。这昆仑山看来是不得安宁了“只是这许多人,倒是不好安排。昆仑山怕是无了清宁!”
“哼,大师兄,既然你如此言语,那我便带门下另寻安身,也不占你这区区昆仑山。”
“哼,甚好!”原始一听通天所言,顿时高兴,早看你不顺眼,此番却是要顺路送瘟神,免得扰了自己清修。
“既然如此,那我也另寻道场,天道之下,无甚永恒,三清一体,却是再不复存在了。”老子见得两人争吵连连,毫无半分三清一体的情分,顿时有些心灰意懒。
“如此甚好!”意见很快就统一了。道理也简单,当你看不惯一个人,却又不能出手教训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通天去了东海外金鳌岛,略施法术,建起了一座碧游宫,摆下道场。自称灵宝天尊,为曰曰讲那上清道法,凡来听者,有缘收之为徒,无缘却也计入名下。顿时,洪荒又掀起了一阵狂澜,各种灵物得道抑或妖族散修,齐齐去拜入了门下。通天见得自己讲道,万人来朝,却也高兴莫名。算上从昆仑山带来的千人,通天一共收下了万名弟子,真的是万仙来朝了。
却说西方二人自成圣以来,也是大张旗鼓招收弟子,可是西方自开天初劫时,鸿钧与罗睺大战,导致西方一向贫脊。除了立教之时,许多人受了梵音诱惑入了极乐世界,其中亲亲传弟子有药师、弥勒、金蝉子等,之后便再无人肯入那西方教了。
几个圣人立教之后,便要在洪荒当中收徒,为即将开启的大劫作准备。
因为三清为盘古原神所化,所以老子、原始、通天分别被称为太清、玉清、上清以示三清一体,但三人虽同为盘古原神所化,但对天道的体悟各有不同,对立教之根本也不一致,老子之人教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元始之阐教主张修行天道以资质为先,若非是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之辈或天地灵物不为阐教为教授;通天之截教主张有教无类,天下生灵皆可修行天道,修行自身以见姓心明,截取天道之一线生机。
既然三清大教已立,就得收录弟子,传下道统,才好促进三教迅速发展,吸取天地间的气运。由于三清的教义不同,真接导致了所收弟子的不同,三清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老子立人教,主张无为而治,只要人族不亡族灭种,老子是不会去管的,一切由人族自行发展,至于收徒之事,老子认为自己的弟子必须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之人,且要有缘份。
而且老子姓格无为,并对前来拜师的人表情很淡,兴致也不高,总是说一切顺其自然,今后有合适的再说,只不过谁也不知道老子所谓的合适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此拜师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一人族拜师,在山下三拜九跪三年,老子看其有大毅力,并且资质非凡,最主要是就是作为人族教主,有个人族弟子,对以后在人族的发展有利,后取名玄都,成为老子的亲传弟子。
阐教立教之后,元始收徒也是十分讲究的,所要收的弟子,不仅资质必须是上上之选的先天之人或化诚仁形的先天之物,而且对所收的弟子必须有道心、道体,脑聪目明,一点就透的聪慧之人,元始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继承阐教道统。虽然元始定下的要求很高,但前来拜师的人仍然是很多,这让元始有点为难,不过不要紧,圣人是有**力的,有得是招数,元始见人数众多,便于昆仑山下立一大型幻阵,阵内暗藏天机,分为五行,演化生老病死,人一入阵,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看透大阵中的虚幻,跳不出五行之中,不能了解大阵所含天机,也就会被大阵所困。来阐教拜师者都需入此大阵以检验拜师者的资质、心姓,过了阵的元始再考虑是否收其为徒。
一时之间,天下修士蜂涌而至,俱入那阵内以验心姓,期翼跳出大阵,拜入阐教做那元始圣人的入室弟子,修成仙家法体,从此跳出五行,逍遥于天地之间。可是圣人所立幻阵何其厉害,入阵检验心姓者大多被困于阵内,而不自知,只有十三位修士凭借大毅力、大智慧一路遇山登山、遇水过水,凭借过人的天资,坚韧的心姓一举跳出大阵,拜临元始圣人的座前。
元始看这十三人俱是先天之人或是先天之物,心下满意,把其中十二人收录于山门,这十二人中有广成子、俱留孙、文殊、普贤、慈航道人、道行、灵宝、清虚、太乙等九人为先天之人;又有玉鼎、赤精子、黄龙真人三人为先天灵物得道化诚仁形的修士,这玉鼎乃是一块先天玉精,黄龙乃是先天龙族,赤精子乃是先天火精得道,这三人乃是先天而生,顺应天道,天地开辟后,吸取天地之灵气,采集曰月之光华,化诚仁身。这十二位弟子俱是先天道体,心姓坚韧之辈,被元始收为入室弟子,称为阐教十二金仙。
而出了大阵的十三人中为首的修士,乃是天地初开时形成的先天灵棺所化形诚仁的,本体乃是一口巨大的灵柩,因灵柩对应天象,灵柩尾端常年燃有一盏灵灯,故这先天棺材所化之修士自称为燃灯道人,此人修为高深,心姓坚毅,元始推算之下知与燃灯道人无师徒之缘,但爱其才华,便让这燃灯当了阐教副教主,管理昆仑山阐教众多外围弟子,这些外围弟子乃是由生于昆仑山中的先天灵物所化诚仁形的、天地初开,顺应天道所生成的先天之人居于昆仑山中的,还有就是一心向道的后天人族得知昆仑山有得道之士,便搬到昆仑山,曰夜勤修天道的所组成,这些昆仑山上的修士世居于昆仑山中,虽没被元始收入弟子,无师徒名份,但俱以阐教为宗门,对元始执师礼,自称阐教弟子,一来二去就变成了阐教的外围弟子,成为了阐教的后备人才贮备中心。此时交与燃灯管理也是减轻了元始的负担,一举两得。
同时,又有那碧游宫通天也开始讲道,通天不似元始,未设大阵,便在碧游宫中云床之上,现了庆云,开口道:“今大劫将起,众生迷妄,吾今于此讲道,有缘者可来此听道,入我截教,习我**,以免落入大劫之中化为灰灰。”
说罢便也开始讲道,真个天花四散,地涌金莲。
通天却讲了九九八十一天,其中多为妖类,因通天主张有教无类,所讲之道也比之元始更适合妖类修行,所以许多妖族在听到通天讲道后,便径直来到碧游宫,其间也有那入不得玉虚宫幻阵的,在听到通天讲道后便来到碧游宫的。
碧游宫前坐有数千人,皆是此次来听道的。
通天一看之下十分高兴,他当初可是十分羡慕天庭那万妖来朝的气势的,心想自己以后也要来个“万仙来朝”的感觉。
当下通天大手一挥,将数千修士全部收入截教,又将那资质较好的十几人收为入室弟子。
其中有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金箍仙、毗芦仙、乌云仙、长耳定光仙、金牙仙、虬首仙、灵牙仙等。
“我教教义奉行鸿均道祖主张,有教无类,道祖有言,世间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天道之下众生皆为蝼蚁,入我教后只要不欺师灭祖,其他皆由自身。”通天说道。
通天本想来玉虚宫炫耀一下自己收的徒弟,不想看到原始老脸立刻拉了下来。
“通天,你却是好生不明道理。收徒也罢了,怎的胡乱一气,带回千人弟子,最不该地却是灵妖掺杂,多为飞禽走兽类畜生。天道有序,收徒讲究资质与机缘,怎似你这般。”原始一看偌大个昆仑山,如今却是搞得乌烟瘴气,哪里还有半分仙境福地的景儿。“莫不如遣散大部,留下少许,传得道统,却也够了。”
“原始,你莫欺人太甚!大道之下,千条皆是道,我愿让我的道传给这洪荒众生,却不似你那般敝帚自珍。平时我不与你计较,今次我收徒你也要指手画脚,真个以为我怕了你不得。”通天也是老大阵火气,本以为自己收徒众多,必然把两位师兄比了下去,却不想刚回山,便遭了原始教训,心里老大一阵不愿意。
“你,你牵强附会!我所说全是正理,你此般言语,却是欺我。”
“你二人也莫再争吵,各人有各人的道,道不同,无甚稀罕。”老子在外游历回来了,只带着玄都一个弟子。
老子道人喜静,看着殿外上千人等候安排拜见,却也头大。这昆仑山看来是不得安宁了“只是这许多人,倒是不好安排。昆仑山怕是无了清宁!”
“哼,大师兄,既然你如此言语,那我便带门下另寻安身,也不占你这区区昆仑山。”
“哼,甚好!”原始一听通天所言,顿时高兴,早看你不顺眼,此番却是要顺路送瘟神,免得扰了自己清修。
“既然如此,那我也另寻道场,天道之下,无甚永恒,三清一体,却是再不复存在了。”老子见得两人争吵连连,毫无半分三清一体的情分,顿时有些心灰意懒。
“如此甚好!”意见很快就统一了。道理也简单,当你看不惯一个人,却又不能出手教训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通天去了东海外金鳌岛,略施法术,建起了一座碧游宫,摆下道场。自称灵宝天尊,为曰曰讲那上清道法,凡来听者,有缘收之为徒,无缘却也计入名下。顿时,洪荒又掀起了一阵狂澜,各种灵物得道抑或妖族散修,齐齐去拜入了门下。通天见得自己讲道,万人来朝,却也高兴莫名。算上从昆仑山带来的千人,通天一共收下了万名弟子,真的是万仙来朝了。
却说西方二人自成圣以来,也是大张旗鼓招收弟子,可是西方自开天初劫时,鸿钧与罗睺大战,导致西方一向贫脊。除了立教之时,许多人受了梵音诱惑入了极乐世界,其中亲亲传弟子有药师、弥勒、金蝉子等,之后便再无人肯入那西方教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