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7 第三百一十六回 一言之失
- 318 第三百一十七回 大势已定
- 319 第三百一十八回 昆仑解围
- 320 第三百一十九回 墙倒众推
- 321 第三百二十回 功亏一篑
- 322 第三百二十一回 转移视线
- 323 第三百二十二回 黄雀在后
- 324 第三百二十三回 悬而未决
- 325 第三百二十四回 围魏救赵
- 326 第三百二十五回 觊觎之心
- 327 第三百二十六回 另有隐情
- 328 第三百二十七回 抵死不认
- 329 第三百二十八回 急转直下
- 330 第三百二十九回 峰回路转
- 331 第三百三十回 离奇来者
- 332 第三百三十一回 援军到来
- 333 第三百三十二回 同仇敌忾
- 334 第三百三十三回 杀之不得
- 335 第三百三十四回 突出重围
- 336 第三百三十五回 被人利用
- 337 第三百三十六回 渡口话别
- 338 第三百三十七回 意外发现
- 339 第三百三十八回 御灵九章
- 340 第三百三十九回 一探究竟
- 341 第三百四十回 重返山寨
- 342 第三百四十一回 渡船交谈
- 343 第三百四十二回 渡船交谈
- 344 第三百四十三回 证据确凿
- 345 第三百四十四回 还原现场
- 346 第三百四十五回 落魄之人
- 347 第三百四十六回 夜行之人
- 348 第三百四十七回 用心深远
- 349 第三百四十八回 收得高徒
- 350 第三百四十九回 新人继位
- 351 第三百五十回 算盘落空
- 352 第三百五十一回 揭露真相
- 353 第三百五十二回 冤家路窄
- 354 第三百五十三回 殊途同归
- 355 第三百五十四回 华丽转身
- 356 第三百五十五回 千里寻兄
- 357 第三百五十六回 伺机潜逃
- 358 第三百五十七回 复有来者
- 359 第三百五十八回 穷途末路
- 360 第三百五十九回 四面埋伏
- 361 第三百六十回 暗生意外
- 362 第三百六十一回 形势无常
- 363 第三百六十二回 意见相左
- 364 第三百六十三回 道出真凶
- 365 第三百六十四回 自证清白
- 366 第三百六十五回 护花使者
- 367 第三百六十六回 护花使者(下)
- 368 第三百六十七回 大战开启
- 369 第三百六十八回 高僧出手
- 370 第三百六十九回 误伤豪杰
- 371 第三百七十回 穷追猛打
- 372 第三百七十一回 借机解困
- 373 第三百七十二回 独战群雄
- 374 第三百七十三回 玉人消逝
- 375 第三百七十四回 我亦成魔
- 376 第三百七十五回 剑圣降临
- 377 第三百七十六回 穷途末路
- 378 第三百七十七回 智退强敌
- 379 第三百七十八回 迟来真相
- 380 第三百七十九回 若有所失
- 381 第三百八十回 锦囊妙计
- 382 第三百八十一回 改弦易辙
- 383 第三百八十二回 狠下杀手
- 384 第三百八十三回 高徒对决
- 385 第三百八十四回 不同凡响
- 386 第三百八十五回 含恨雪山
- 387 第三百八十六回 情深不寿
- 388 第三百八十七回 起死回生
- 389 第三百八十八回 父女情深
- 390 第三百八十九回 一马平川
- 391 第三百九十回 万劫不复
- 392 第三百九十一回 空亡之谋
- 393 第三百九十二回 寻郎千里
- 394 第三百九十三回 齐聚岭南
- 395 第三百九十四回 别样心思
- 396 第三百九十五回 金石之策
- 397 第三百九十六回 主意已定
- 398 第三百九十七回 瓮中捉鳖
- 399 第三百九十八回 威逼利诱
- 400 第三百九十九回 煽风点火
- 401 第四百回 牵出内幕
- 402 第四百零一回 山呼海啸
- 403 第四百零二回 此起彼伏
- 404 第四百零三回 各个击破
- 405 第四百零四回 互换对手
- 406 第四百零五回 此消彼长
- 407 第四百零六回 反败为胜
- 408 第四百零七回 变化莫测
- 409 第四百零八回 借力打力
- 410 第四百零九回 缘聚缘散
- 411 第四百一十回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二十六回 另有隐情
第三百二十六回 另有隐情
莫逆所讲的情形皆一一印证了赵承宗所知的内幕,如此他心里怎能不紧张错愕?而群雄在得知魔宗为迫使始皇圣剑现身而故意制造了剑门遇劫事件后,便也有人惊醒过来。
“照此说来,魔宗短时间内血洗剑门并夺取宝剑,就是为了制造混乱逼迫始皇圣剑现身。却与赵盟主当日在临安商讨剑门遇害之时所分析的一样。”郭元刚激动道。
群雄于是回想起去岁在临安的聚会,当时赵承宗确实有过这般分析,如今旧事重提,却是个个对赵承宗这份远见佩服不已。
“赵盟主远见非凡,一早就洞悉玄机,真让贫道惊为天人。”孙伯然急急上前赞道。
场上数千人马中少不了像孙伯然一般想要奉承赵承宗的人,便在孙伯然说出之后,悉数跟风夸赞起来。面对眼前这群雄拜服之景,赵承宗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郭元刚等人重提临安之议,等于是坐实了莫逆所言,实在让他难以继续指责杨湛。但赵承宗又不能将自己的心声表露出来,便故作平淡的向群雄招了招手,示意大家勿要再说这样的话。
“贼人祸害剑门,确实是妄图制造混乱以便浑水摸鱼。但正如太虚观三清所说那样,凡是都需要讲求证据,莫掌门虽说的精彩纷呈,可这些毕竟是你一家之言,却不知有没有其他依据来佐证?”赵承宗谨慎的说道。
莫逆便冷冷的打量起赵承宗来,稍许才沉闷说道:“赵庄主似乎总不愿意相信是魔宗血洗了诸派剑门?”
赵承宗亦望着莫逆沉重答道:“非我不愿意相信是魔宗做了这些事情,实在是照你所说,整件事情有太多讲不通的地方。何况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莫逆却不以为然的质问道:“何以见得?”
赵承宗见莫逆似一根筋的要和自己杠上了,便阴着脸色说道:“如你所言,那巨剑门被血洗,巨阙剑丢失又该如何解释?如果是魔宗所为,那为何苍山派指认的凶手却是用刀的年轻男子,难道他连老幼都分不清吗?再者,清虚真人也说魔宗乃独来独往的不世高人,既是一人,又如何做得到在短时间内横跨东西南北的分别对嵩阳观、苍山派和昆仑派下手?”
赵承宗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其中疑惑也深重难决,群雄只需稍稍思量便立刻赞同了起来。
“哼!若照莫掌门所说,那我巨剑门又是谁下的毒手?”戴赤诚不屑道。
柳残照亦上前质问道:“不错,师叔临终之时确实指认来袭者乃操刀的年轻男子,莫掌门非要说成是一个垂垂老者,实在牛头不对马嘴。更何况莫掌门之前说魔宗一招便杀死昆仑派半数弟子,武功如此高深者,何须行偷袭之事?又如何会偷袭不成留下把柄?”
二人这番发问随即引来更多人的附和,如此一来,群雄便又觉得莫逆所下论断站不住脚了。
面对戴赤诚、柳残照咄咄逼人的追问,再听罢群雄连声的质疑,莫逆却索性不说话了。
赵承宗见莫逆答不上来,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安稳落地,便轻松说道:“昆仑派的遭遇我们都非常同情,但莫掌门切不可因一己之恨而罔顾事实。这样只会让真凶逍遥法外,让其他受害剑门继续蒙受不白冤屈。”
赵承宗如此一说,众人皆对莫逆鄙夷起来,人群中甚至有人直呼“骗子”。
莫逆却不管这些,只淡淡一笑说道:“赵庄主且慢下定论。我刚才提到魔宗与师尊的对话时候,魔宗分明是说那苍山派和嵩阳观乃他授意为之,也就是说,魔宗背后还有人供他差遣。这样就能解释你后面两个疑问。”
场上众人细细回忆一番,也觉得莫逆当时确实是如此描述的,便纷纷迟疑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么许多事情似乎又说得通了。
群雄于是纷纷不安起来,毕竟这魔宗可要比杨湛厉害多了,如果证实剑门遇难是他所为,那么这事情该如何了结?
赵承宗见莫逆将事情逐步理顺,便心中暗觉不妙。如果事情定在了魔宗身上,杨湛就能开脱血洗剑门的嫌疑。而一旦众人认定杨湛无辜,那么了障禅师的死因便要重新调查,甚至后面的种种都要推倒重来,万一其中真相败露,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赵承宗必须要想一个办法来扭转场上局势,但他又该怎么做呢?赵承宗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对策,便索性率先发难,看有没有破绽可寻。赵承宗遂一脸困惑的问道:“可这还是不能解释我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
戴赤诚知道赵承宗所指乃是巨剑门血案,便怒目盯住莫逆,直看他能讲出什么名堂来。
“我曾听人说巨剑门遇害弟子伤口细长深匀,皆是一招毙命,却不知是否如此?”莫逆对着戴赤诚问道。
戴赤诚稍稍回想,然后便点了点头,示意情况确实如此。
莫逆于是又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巨剑门弟子就是被用剑之人所杀,且其情形他门派大有不同,只怕不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赵承宗也好奇巨剑门的遭遇,毕竟魔宗还未来得及下手,他们就已经被人血洗了。而且从时间上看,这个人分明预知了魔宗要对诸多剑派下手,才捷足先登的办了此事。但这样的内幕却鲜有人知,群雄对此也只得继续沉思不解。
“如何不同?又如何不能相提并论?”戴赤诚又急又恨的问道。
莫逆于是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就是贼人去昆仑派和苍山派,都是直奔主题的夺剑,死伤者无一不是现身阻拦之人。如此看来,那贼人一开始并无灭门打算。嵩阳观虽也被杀戮殆尽,但毕竟他们只有八人而已,且悉数死在大殿后堂。而反观巨剑门遇害的数十众弟子,尸首从正门到大堂再到后院一路遍布,却十足是灭门惨案。
莫逆如此一说,便有人醒悟过来,而戴赤诚亦若有所悟,遂仗剑四望的怒喊道:“谁人与我巨剑门有如此深仇大恨,要这出这等惨事来?”
戴赤诚喊着喊着便思绪全无,不多久又无助的悲泣起来。群雄见状无不心中悲凉,遂有三五侠士上前安抚与他,如此他才稍稍平复过来。
莫逆觉得戴赤诚殊为可怜,也料得群雄会继续追问凶手身份,便率先开口说道:“既是灭门之案,那么贼人必定以杀人为目的,夺走巨阙剑不过顺手牵羊之举。你要追寻真凶,大可回忆巨剑门与什么人有重大冤仇或过节。”
但戴赤诚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自己门派与谁有过不快,更遑论是深仇大恨了。众人也觉得巨剑门门风敦厚淳朴,远近皆未与人结仇,虽集思广益却也想不出什么名堂来。
赵承宗见莫逆分析严谨细密,忍不住猜想这幕后真凶是谁?或许是直觉之故,赵承宗总觉得这个出手之人似曾相识。待细细一想,赵承宗便又豁然开朗起来。
“原来是他。”赵承宗凝神默念道。
“莫非盟主知道是谁了?”身旁的谭慎好奇问道。
前番众人议论纷纷,自然未听见赵承宗的低语,但后面谭慎的话却被周遭群雄一一耳闻,大家于是齐刷刷的望住赵承宗,直盼他能给出怎样精辟的答复来。
莫逆亦隐隐猜得下手之人,但他始终无甚凭据,却也不敢轻下定论,如今见群雄追问赵承宗,却也十分希望听听他的见解。当然,场下最想知道真凶身份的当属戴赤诚了,便见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赵承宗脚下,却是声泪俱下的哀求道:“请盟主明示,请盟主为我巨剑门伸冤。”
赵承宗连忙扶起戴赤诚,又睨了一眼谭慎后,这才无奈说道:“赵某并不知道真凶是谁。不过我答应你,只要赵某还在,就一定帮你追查真凶,就一定为巨剑门讨回公道。”
谭慎自知刚才一喊让赵承宗心存不悦,便连忙拉住戴赤诚劝道:“谭某也希望盟主早日查出真凶,好为你巨剑门伸张正义。但事出蹊跷,我们也得给盟主时间去调查取证。”
众人皆感慨赵承宗这份落拓担当,便纷纷点头赞许起来。但莫逆却觉得谭慎与赵承宗刚才不合拍的一幕别有意思,在他看来这二人必定有一个是说了真话的。赵承宗心思周密,一言一行皆深思熟虑,要听他的真话却不那么容易;反观谭慎,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要他说假话同样也不那么容易。
只是既然赵承宗猜出真凶是谁,为何还不肯公之于众呢?
剧情的变化实在太过突然,之前大家一直认定巨剑门惨案是杨湛所为,如今听完莫逆的分析后,都自觉的将杨湛从此案中剔除出去。赵承宗知道此事赖不到杨湛头上,便也不再继续纠结巨剑门血案。
对于赵承宗来说,他不纠结一件事情,绝不代表他就要放弃另一件事情。
“照此说来,魔宗短时间内血洗剑门并夺取宝剑,就是为了制造混乱逼迫始皇圣剑现身。却与赵盟主当日在临安商讨剑门遇害之时所分析的一样。”郭元刚激动道。
群雄于是回想起去岁在临安的聚会,当时赵承宗确实有过这般分析,如今旧事重提,却是个个对赵承宗这份远见佩服不已。
“赵盟主远见非凡,一早就洞悉玄机,真让贫道惊为天人。”孙伯然急急上前赞道。
场上数千人马中少不了像孙伯然一般想要奉承赵承宗的人,便在孙伯然说出之后,悉数跟风夸赞起来。面对眼前这群雄拜服之景,赵承宗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郭元刚等人重提临安之议,等于是坐实了莫逆所言,实在让他难以继续指责杨湛。但赵承宗又不能将自己的心声表露出来,便故作平淡的向群雄招了招手,示意大家勿要再说这样的话。
“贼人祸害剑门,确实是妄图制造混乱以便浑水摸鱼。但正如太虚观三清所说那样,凡是都需要讲求证据,莫掌门虽说的精彩纷呈,可这些毕竟是你一家之言,却不知有没有其他依据来佐证?”赵承宗谨慎的说道。
莫逆便冷冷的打量起赵承宗来,稍许才沉闷说道:“赵庄主似乎总不愿意相信是魔宗血洗了诸派剑门?”
赵承宗亦望着莫逆沉重答道:“非我不愿意相信是魔宗做了这些事情,实在是照你所说,整件事情有太多讲不通的地方。何况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莫逆却不以为然的质问道:“何以见得?”
赵承宗见莫逆似一根筋的要和自己杠上了,便阴着脸色说道:“如你所言,那巨剑门被血洗,巨阙剑丢失又该如何解释?如果是魔宗所为,那为何苍山派指认的凶手却是用刀的年轻男子,难道他连老幼都分不清吗?再者,清虚真人也说魔宗乃独来独往的不世高人,既是一人,又如何做得到在短时间内横跨东西南北的分别对嵩阳观、苍山派和昆仑派下手?”
赵承宗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其中疑惑也深重难决,群雄只需稍稍思量便立刻赞同了起来。
“哼!若照莫掌门所说,那我巨剑门又是谁下的毒手?”戴赤诚不屑道。
柳残照亦上前质问道:“不错,师叔临终之时确实指认来袭者乃操刀的年轻男子,莫掌门非要说成是一个垂垂老者,实在牛头不对马嘴。更何况莫掌门之前说魔宗一招便杀死昆仑派半数弟子,武功如此高深者,何须行偷袭之事?又如何会偷袭不成留下把柄?”
二人这番发问随即引来更多人的附和,如此一来,群雄便又觉得莫逆所下论断站不住脚了。
面对戴赤诚、柳残照咄咄逼人的追问,再听罢群雄连声的质疑,莫逆却索性不说话了。
赵承宗见莫逆答不上来,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安稳落地,便轻松说道:“昆仑派的遭遇我们都非常同情,但莫掌门切不可因一己之恨而罔顾事实。这样只会让真凶逍遥法外,让其他受害剑门继续蒙受不白冤屈。”
赵承宗如此一说,众人皆对莫逆鄙夷起来,人群中甚至有人直呼“骗子”。
莫逆却不管这些,只淡淡一笑说道:“赵庄主且慢下定论。我刚才提到魔宗与师尊的对话时候,魔宗分明是说那苍山派和嵩阳观乃他授意为之,也就是说,魔宗背后还有人供他差遣。这样就能解释你后面两个疑问。”
场上众人细细回忆一番,也觉得莫逆当时确实是如此描述的,便纷纷迟疑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么许多事情似乎又说得通了。
群雄于是纷纷不安起来,毕竟这魔宗可要比杨湛厉害多了,如果证实剑门遇难是他所为,那么这事情该如何了结?
赵承宗见莫逆将事情逐步理顺,便心中暗觉不妙。如果事情定在了魔宗身上,杨湛就能开脱血洗剑门的嫌疑。而一旦众人认定杨湛无辜,那么了障禅师的死因便要重新调查,甚至后面的种种都要推倒重来,万一其中真相败露,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赵承宗必须要想一个办法来扭转场上局势,但他又该怎么做呢?赵承宗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对策,便索性率先发难,看有没有破绽可寻。赵承宗遂一脸困惑的问道:“可这还是不能解释我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
戴赤诚知道赵承宗所指乃是巨剑门血案,便怒目盯住莫逆,直看他能讲出什么名堂来。
“我曾听人说巨剑门遇害弟子伤口细长深匀,皆是一招毙命,却不知是否如此?”莫逆对着戴赤诚问道。
戴赤诚稍稍回想,然后便点了点头,示意情况确实如此。
莫逆于是又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巨剑门弟子就是被用剑之人所杀,且其情形他门派大有不同,只怕不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赵承宗也好奇巨剑门的遭遇,毕竟魔宗还未来得及下手,他们就已经被人血洗了。而且从时间上看,这个人分明预知了魔宗要对诸多剑派下手,才捷足先登的办了此事。但这样的内幕却鲜有人知,群雄对此也只得继续沉思不解。
“如何不同?又如何不能相提并论?”戴赤诚又急又恨的问道。
莫逆于是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就是贼人去昆仑派和苍山派,都是直奔主题的夺剑,死伤者无一不是现身阻拦之人。如此看来,那贼人一开始并无灭门打算。嵩阳观虽也被杀戮殆尽,但毕竟他们只有八人而已,且悉数死在大殿后堂。而反观巨剑门遇害的数十众弟子,尸首从正门到大堂再到后院一路遍布,却十足是灭门惨案。
莫逆如此一说,便有人醒悟过来,而戴赤诚亦若有所悟,遂仗剑四望的怒喊道:“谁人与我巨剑门有如此深仇大恨,要这出这等惨事来?”
戴赤诚喊着喊着便思绪全无,不多久又无助的悲泣起来。群雄见状无不心中悲凉,遂有三五侠士上前安抚与他,如此他才稍稍平复过来。
莫逆觉得戴赤诚殊为可怜,也料得群雄会继续追问凶手身份,便率先开口说道:“既是灭门之案,那么贼人必定以杀人为目的,夺走巨阙剑不过顺手牵羊之举。你要追寻真凶,大可回忆巨剑门与什么人有重大冤仇或过节。”
但戴赤诚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自己门派与谁有过不快,更遑论是深仇大恨了。众人也觉得巨剑门门风敦厚淳朴,远近皆未与人结仇,虽集思广益却也想不出什么名堂来。
赵承宗见莫逆分析严谨细密,忍不住猜想这幕后真凶是谁?或许是直觉之故,赵承宗总觉得这个出手之人似曾相识。待细细一想,赵承宗便又豁然开朗起来。
“原来是他。”赵承宗凝神默念道。
“莫非盟主知道是谁了?”身旁的谭慎好奇问道。
前番众人议论纷纷,自然未听见赵承宗的低语,但后面谭慎的话却被周遭群雄一一耳闻,大家于是齐刷刷的望住赵承宗,直盼他能给出怎样精辟的答复来。
莫逆亦隐隐猜得下手之人,但他始终无甚凭据,却也不敢轻下定论,如今见群雄追问赵承宗,却也十分希望听听他的见解。当然,场下最想知道真凶身份的当属戴赤诚了,便见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赵承宗脚下,却是声泪俱下的哀求道:“请盟主明示,请盟主为我巨剑门伸冤。”
赵承宗连忙扶起戴赤诚,又睨了一眼谭慎后,这才无奈说道:“赵某并不知道真凶是谁。不过我答应你,只要赵某还在,就一定帮你追查真凶,就一定为巨剑门讨回公道。”
谭慎自知刚才一喊让赵承宗心存不悦,便连忙拉住戴赤诚劝道:“谭某也希望盟主早日查出真凶,好为你巨剑门伸张正义。但事出蹊跷,我们也得给盟主时间去调查取证。”
众人皆感慨赵承宗这份落拓担当,便纷纷点头赞许起来。但莫逆却觉得谭慎与赵承宗刚才不合拍的一幕别有意思,在他看来这二人必定有一个是说了真话的。赵承宗心思周密,一言一行皆深思熟虑,要听他的真话却不那么容易;反观谭慎,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要他说假话同样也不那么容易。
只是既然赵承宗猜出真凶是谁,为何还不肯公之于众呢?
剧情的变化实在太过突然,之前大家一直认定巨剑门惨案是杨湛所为,如今听完莫逆的分析后,都自觉的将杨湛从此案中剔除出去。赵承宗知道此事赖不到杨湛头上,便也不再继续纠结巨剑门血案。
对于赵承宗来说,他不纠结一件事情,绝不代表他就要放弃另一件事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