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引子
- 2 第一回:河上劈木
- 3 第二回:难忘之仇
- 4 第三回:坝珥寨之危
- 5 第四回:一刀毙虎
- 6 第五回:苦战杀敌
- 7 第六回:春雷刀
- 8 第七回:拒婚
- 9 第八回:张素素
- 10 第九回:林府遗卫,仇家之子
- 11 第十回:心有决断
- 12 第十一回:教训陈车
- 13 第十二回:街上有拦人
- 14 第十三回:老者出手
- 15 第十四回:鹰山四杰
- 16 第十五回:春雷饮血
- 17 第十六回:钦差
- 18 第十七回:收押大牢
- 19 第十八回:生出心结
- 20 第十九回:面临难题
- 21 第二十回:告你造反
- 22 第二十一回:素素不见了
- 23 第二十二回:落入他手
- 24 第二十三回:雪峰侠女
- 25 第二十四回:围陈府
- 26 第二十五回:救人和杀人
- 27 第二十六回:天降美女
- 28 第二十七回:姬如胭,玲珑玉,艳如火
- 29 第二十八回:俊郎受难,美人出剑
- 30 第二十九回:凤凌身份
- 31 第三十回:魔教踪迹
- 32 第三十一回:退缩?
- 33 第三十二回:蜀人金伯通,盗贼见财必盗《一》
- 34 第三十三回:蜀人金伯通,盗贼必盗《二》
- 35 第三十四章:肠子江畔芒砀山
- 36 第三十五回:随贫僧出家当和尚
- 37 第三十六回:交手
- 38 第三十七回:可恶的和尚
- 39 第三十八回:风波将起
- 40 第三十九回:赵雪蝉
- 41 第四十回:蝼蚁与强者
- 42 第四十一回:打算
- 43 第四十二回:纸团
- 44 第四十三回:哪个少儿不思春
- 45 第四十四回:桂花糕
- 46 第四十五回:情敌?
- 47 第四十六回:情敌见面分外眼红
- 48 第四十七回:凤凌的为难
- 49 第四十八回:阴谋
- 50 第四十九回:最毒妇人心?
- 51 第五十回:授武
- 52 第五十一回:佛门之争
- 53 第五十二回:灯下撩美人,城中有杀意
- 54 第五十三回:两断刀决
- 55 第五十四回:人可以死,但刀不可不拿
- 56 第五十五回:一笑沉醉
- 57 第五十六回:暴风雨的前奏
- 58 第五十七回:罪证确凿
- 59 第五十八回:出卖
- 60 第五十九回:绝情
- 61 第六十回:喝问
- 62 第六十一回:黑鸠身死
- 63 第六十二回:如山
- 64 第六十三回:对峙
- 65 第六十四回:准备
- 66 第六十五回:又见
- 67 第六十六回:唇枪舌战
- 68 第六十七回:我不认识
- 69 第六十八回:有客到
- 70 第六十九回:名门正派
- 71 第七十回:离去兮
- 72 第七十一回:名起天下
- 73 第七十二回:暗流涌动(一)
- 74 第七十三回:暗流涌动(二)
- 75 第七十四回:冲突
- 76 第七十五回:冲突2
- 77 第七十六回:冲突3
- 78 第七十七回:要人
- 79 第七十八回:要人2
- 80 第七十九回:天下皆为名或利1
- 81 第八十回:天下皆为名或利2
- 82 第八十一回:天下皆为名或利3
- 83 第八十二回:天下皆为名或利4
- 84 第八十三回:天下皆为名或利5
- 85 第八十四回:天下皆为名和利6
- 86 第八十五回:天下皆为名和利7
- 87 第八十六回:天下皆为名或利8
- 88 第八十七回:魔佛
- 89 第八十八回:魔佛2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回:河上劈木
第一回:河上劈木
坝珥寨是十万大山这里,附近方圆有名的山寨。 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坝珥寨里出了一个奇人,这个人常年习武,自他七岁起,一直到现在,已经习武有十年了。
按理说习武十年,放眼在江湖武林内,也没有什么奇怪之处,毕竟武学一道,本就是件永无止境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亦有许多。可这个人与其他习武之人不同,他一不练站桩,二不练吐纳,整日见他练武,就仅是拿着大刀,在水面上劈木材,其练武之法,可谓奇妙,其练武之人,亦是奇人。
况且,这十年来,这人整日习武劈材,所作出的一番成就,更是让他声名鹊起,亦是坝珥寨在十里八乡出名的原因。
这个让他有相当成就的事情,就是给十万大山的百姓劈了一百多万根木头。
一百万根木头,数字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放在一个人的一辈子里,恐怕也没有人劈过这么多的木头,但实实在在的,这个人他用了十年时间做到了。
不过十年习武,朝夕之间,只在河面劈材,没有见他有一剑杀人的凌厉,没有见他有半招妙手点穴的本领,没有见他有飞檐走壁座壁观的轻功,实在与人们想象中的那些武林高人,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人们常常笑话他说,若学李凤凌习武,不如上山打老虎……
沧澜河是十万大山里的一条陡河,高低起伏的山脉,造就了这条河的河床,同样的是高低不平,往往河内水势,会忽然有一落数丈的地差,且是四周都是山岭,河道也是弯弯曲曲,仿佛九曲回肠,更加令得水势,无比湍急,况且水面下又有礁石林立,使得在河内行船极是凶险。
身处于十万大山里的百姓,对这条哺育了他们的沧澜河又敬又畏,一般都很少有人敢在河内行船捕鱼之类,生怕落得不慎,葬身于沧澜河中。
清晨的沧澜河,在晨阳里闪粼粼的火红一片,仿佛江花如火。如今,这条汹涌的沧澜河河面上,却有一条竹筏正在水面上,随着水势自行快划动。而竹筏的上面站着一个穿着麻衣,握着一把砍柴刀的少年。这少年有着强壮的体魄,皮肤沐浴在阳晨阳里稍显得黝黑,可双眸却是明亮,正如阳光下的水波,闪闪光。
此时,他的一双眸子,正紧紧盯着对面一个坐在另一艘木船上的一位少年,炯炯有神。对面那少年身材略显的肥胖,两个眼睛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线,张口对那处少年笑起来的时候,嘿嘿一声,落人耳中,感觉有些那么一丝‘不怀好意’。
“毛大志,你别婆婆妈妈的,快把木头扔过来。”即便是竹筏在湍急的水流中,左右摇晃,可这少年还是稳稳的站着,甚至身体一动不动,仿佛他的脚跟,是贴在竹筏上似的。
那被喊做毛大志的胖子,那边噜噜的大笑起来,听到话后伸手往身后的一大堆木头里,捉了一根:“凤凌,这下我看你大爷怎么接的下来。”说着,他用力一抛,木头如同一颗石头在他手中飞了出去,劲力看起来非常迅足。
不过这木头飞出的方向,却不是少年所在的竹筏一边,还要稍微偏离了竹筏数丈远的距离。
湍急的水势本来就让竹筏摇晃的厉害,而且还是在水中流动,如今,这根木头偏离竹筏几丈远,要让人捕捉到那根木头,没有几分功力是没法做的到的。
现在站在竹筏上的少年,这时脚跟忽的一踏竹筏,整条竹筏在水中一沉,往上托起的时候,那少年的身子同时跃了起来,样子就像是蜻蜓点水又飞起来一样,不知他是如何办到,身体轻盈盈的飘出了几丈,在半空中喝道:“刀裂斩。”
他却是随意的抬手一刀,那根木头在他刀下,就已劈成两半了。
而紧接着,让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木船上的毛大志却是有意的再次抛出一根木头,直直的向另一边丢去。
得意道:“凤凌,看你怎么劈开。”
此时在少年跃起来瞬间,几丈外的竹筏早就随着水势往后流走了,脚底下唯有一根刚刚劈落的木块,浮着在水面上。他现在借势一完的时刻,他就会掉落水中,淹没在滚滚的沧澜河里。
眼见无可借力,就差一瞬掉落水中的时候,这少年相反是不慌不忙,瞅着劈开两块木块中的一块,其中右脚一点,身体蓦然又飞跃了起来,又是飘出几丈距离,抬手一刀,一记‘破云式,’又是劈开一根木头。
这般身法,简直是妙不可言,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当赏!
几乎与此同时,木船上的毛大志,又是一根木头抛出,那少年再次如刚才那样,用脚踩中水面上的一根木块,立时身子飞跃起来。
此时的他在河流中不停飞跃,却不掉入水中,身法仿佛蜻蜓点水,妙不可言了。
随着一根又一根的木头飞来,少年的落刀的方向,也在随着变化,仔细观察下,有横劈,侧劈,斜劈,直劈,倒劈。在水中复杂的落刀动作,自他手中出来,简直是信手拈来,轻描淡写,木船上的毛大志,眼见着拍手欢叫不已。
如今这在河面上劈材的少年,就是失踪了十年之久的李凤凌。十年岁月匆匆,他已经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孩童,长大成了一个强壮英俊,足智聪颖的少年。身高七尺的他,完全继承了李铁心和东方婉的优点,若把他放在人群当中,绝对是一眼醒目的存在。
李凤凌不断的在水面上跳跃,直到他把毛大志扔来的木头劈完之时,河面上已经是漂着不下六百多的木头,仿佛是一条浮着的木桥,足有一百丈远。而那条竹筏,也是飘在远处。
李凤凌瞅着一丈外的一根木头,在身体下落的时候,脚尖一低下的木头,又是飞跃了出去,踩在一丈外的木头上,随即又一跃起,落在另一处。
漂浮在河水上的木头,这时成了他最好的借力点,一连踏在那些浮着的木头上,李凤凌却没有掉落水中,看样子‘蜻蜓点水’的这式轻功,已有了大成之势了。
像是蜻蜓一般轻轻落在荷叶尖上,李凤凌踩在竹筏上微吐口气,稳如泰山,双眸望着坝珥寨的方向,露出了个灿烂的笑容。
按理说习武十年,放眼在江湖武林内,也没有什么奇怪之处,毕竟武学一道,本就是件永无止境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亦有许多。可这个人与其他习武之人不同,他一不练站桩,二不练吐纳,整日见他练武,就仅是拿着大刀,在水面上劈木材,其练武之法,可谓奇妙,其练武之人,亦是奇人。
况且,这十年来,这人整日习武劈材,所作出的一番成就,更是让他声名鹊起,亦是坝珥寨在十里八乡出名的原因。
这个让他有相当成就的事情,就是给十万大山的百姓劈了一百多万根木头。
一百万根木头,数字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放在一个人的一辈子里,恐怕也没有人劈过这么多的木头,但实实在在的,这个人他用了十年时间做到了。
不过十年习武,朝夕之间,只在河面劈材,没有见他有一剑杀人的凌厉,没有见他有半招妙手点穴的本领,没有见他有飞檐走壁座壁观的轻功,实在与人们想象中的那些武林高人,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人们常常笑话他说,若学李凤凌习武,不如上山打老虎……
沧澜河是十万大山里的一条陡河,高低起伏的山脉,造就了这条河的河床,同样的是高低不平,往往河内水势,会忽然有一落数丈的地差,且是四周都是山岭,河道也是弯弯曲曲,仿佛九曲回肠,更加令得水势,无比湍急,况且水面下又有礁石林立,使得在河内行船极是凶险。
身处于十万大山里的百姓,对这条哺育了他们的沧澜河又敬又畏,一般都很少有人敢在河内行船捕鱼之类,生怕落得不慎,葬身于沧澜河中。
清晨的沧澜河,在晨阳里闪粼粼的火红一片,仿佛江花如火。如今,这条汹涌的沧澜河河面上,却有一条竹筏正在水面上,随着水势自行快划动。而竹筏的上面站着一个穿着麻衣,握着一把砍柴刀的少年。这少年有着强壮的体魄,皮肤沐浴在阳晨阳里稍显得黝黑,可双眸却是明亮,正如阳光下的水波,闪闪光。
此时,他的一双眸子,正紧紧盯着对面一个坐在另一艘木船上的一位少年,炯炯有神。对面那少年身材略显的肥胖,两个眼睛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线,张口对那处少年笑起来的时候,嘿嘿一声,落人耳中,感觉有些那么一丝‘不怀好意’。
“毛大志,你别婆婆妈妈的,快把木头扔过来。”即便是竹筏在湍急的水流中,左右摇晃,可这少年还是稳稳的站着,甚至身体一动不动,仿佛他的脚跟,是贴在竹筏上似的。
那被喊做毛大志的胖子,那边噜噜的大笑起来,听到话后伸手往身后的一大堆木头里,捉了一根:“凤凌,这下我看你大爷怎么接的下来。”说着,他用力一抛,木头如同一颗石头在他手中飞了出去,劲力看起来非常迅足。
不过这木头飞出的方向,却不是少年所在的竹筏一边,还要稍微偏离了竹筏数丈远的距离。
湍急的水势本来就让竹筏摇晃的厉害,而且还是在水中流动,如今,这根木头偏离竹筏几丈远,要让人捕捉到那根木头,没有几分功力是没法做的到的。
现在站在竹筏上的少年,这时脚跟忽的一踏竹筏,整条竹筏在水中一沉,往上托起的时候,那少年的身子同时跃了起来,样子就像是蜻蜓点水又飞起来一样,不知他是如何办到,身体轻盈盈的飘出了几丈,在半空中喝道:“刀裂斩。”
他却是随意的抬手一刀,那根木头在他刀下,就已劈成两半了。
而紧接着,让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木船上的毛大志却是有意的再次抛出一根木头,直直的向另一边丢去。
得意道:“凤凌,看你怎么劈开。”
此时在少年跃起来瞬间,几丈外的竹筏早就随着水势往后流走了,脚底下唯有一根刚刚劈落的木块,浮着在水面上。他现在借势一完的时刻,他就会掉落水中,淹没在滚滚的沧澜河里。
眼见无可借力,就差一瞬掉落水中的时候,这少年相反是不慌不忙,瞅着劈开两块木块中的一块,其中右脚一点,身体蓦然又飞跃了起来,又是飘出几丈距离,抬手一刀,一记‘破云式,’又是劈开一根木头。
这般身法,简直是妙不可言,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当赏!
几乎与此同时,木船上的毛大志,又是一根木头抛出,那少年再次如刚才那样,用脚踩中水面上的一根木块,立时身子飞跃起来。
此时的他在河流中不停飞跃,却不掉入水中,身法仿佛蜻蜓点水,妙不可言了。
随着一根又一根的木头飞来,少年的落刀的方向,也在随着变化,仔细观察下,有横劈,侧劈,斜劈,直劈,倒劈。在水中复杂的落刀动作,自他手中出来,简直是信手拈来,轻描淡写,木船上的毛大志,眼见着拍手欢叫不已。
如今这在河面上劈材的少年,就是失踪了十年之久的李凤凌。十年岁月匆匆,他已经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孩童,长大成了一个强壮英俊,足智聪颖的少年。身高七尺的他,完全继承了李铁心和东方婉的优点,若把他放在人群当中,绝对是一眼醒目的存在。
李凤凌不断的在水面上跳跃,直到他把毛大志扔来的木头劈完之时,河面上已经是漂着不下六百多的木头,仿佛是一条浮着的木桥,足有一百丈远。而那条竹筏,也是飘在远处。
李凤凌瞅着一丈外的一根木头,在身体下落的时候,脚尖一低下的木头,又是飞跃了出去,踩在一丈外的木头上,随即又一跃起,落在另一处。
漂浮在河水上的木头,这时成了他最好的借力点,一连踏在那些浮着的木头上,李凤凌却没有掉落水中,看样子‘蜻蜓点水’的这式轻功,已有了大成之势了。
像是蜻蜓一般轻轻落在荷叶尖上,李凤凌踩在竹筏上微吐口气,稳如泰山,双眸望着坝珥寨的方向,露出了个灿烂的笑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