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91 第八章 玉树临风剑(求保底月票)
- 2192 第九章 使人秋思如乱絮(求月票)
- 2193 第十章 怕得谁来
- 2194 第十一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 2195 第十二章 黄金白壁何足道
- 2196 第十三章 一醉累月轻王侯
- 2197 第十四章 他决定去死
- 2198 第十五章 为欢何辞
- 2199 第十六章 桃花源
- 2200 第十七章 江湖路远,后会有期
- 2201 第十八章 私怨也
- 2202 第十九章 天下大同,人人同义
- 2203 第二十章 假性冥顽
- 2204 第二十一章 神亦罪之
- 2205 第二十二章 星巫
- 2206 第二十三章 古老兵墟,十二星神
- 2207 第二十四章 先削帝号,再削长生
- 2208 第二十五章 心跳
- 2209 第二十六章 朱雀燕文
- 2210 第二十七章 苦海无涯天作岸
- 2211 第二十八章 度厄
- 2212 第二十九章 南国秋草生,北国朔风烈
- 2213 第三十章 长生久视
- 2214 第三十一章 人间陈迹
- 2215 第三十二章 放他一世,忘却故人
- 2216 第三十三章 空握万里风霜
- 2217 第三十四章 青虹贯野
- 2218 第三十五章 奉香而死,为有莲生
- 2219 第三十六章 人生至此如悬笔
- 2220 第三十七章 渭水秋色
- 2221 番外预告
- 2222 第三十八章 万古虞渊,五真逐世(最后两天求月票)
- 2223 第三十九章 真人按剑剖天海(最后一天求月票)
- 2224 第四十章 鬼狱秋声(月初求保底月票)
- 2225 第四十一章 长枪空握,何日朝鸣(月初求保底月票)
- 2226 第四十二章 诚为天下贺
- 2227 第四十三章 天下李一
- 2228 第四十四章 气吞万里
- 2229 第四十五章 孤之志也
- 2230 第四十六章 我不能辞
- 2231 第四十七章 尸龙鬼虎
- 2232 第四十八章 不许风雪过人间
- 2233 第四十九章 百无禁忌,生来无涯
- 2234 第五十章 万岁成空
- 2235 第五十一章 同赴燕山
- 2236 第五十二章 昊天高上末劫之盟
- 2237 第五十三章 诸空妙有因缘混仙阵
- 2238 第五十四章 山河倒悬
- 2239 第五十五章 正是春时
- 2240 第五十六章 春寒抱松
- 2241 第五十七章 梅见月
- 2242 第五十八章 愿君无忧
- 2243 第五十九章 人生遂意能几何
- 2244 第六十章 虎披人皮
- 2245 第六十一章 山上的人,在此下山
- 2246 第六十二章 青史待书
- 2247 第六十三章 烛火熄,日月晦,我心光明
- 2248 第六十四章 寿星嘉贺, 阖家健康
- 2249 第六十五章 长寿为福,短夭为殃
- 2250 第六十六章 吹冬呼夏, 鹰视狼顾
- 2251 第六十七章 心向往之
- 2252 第六十八章 遗计(月底求月票)
- 2253 第六十九章 炎夏六月九
- 2254 第七十章 何似故时
- 2255 第七十一章 旧时百姓檐下燕(最后一天求月票)
- 2256 第七十二章 风雨骤(求2024年的第一张月票)
- 2257 第七十三章 言传身教,何日梦真(月初求保底月票)
- 2258 第七十四章 公义为谁执
- 2259 第七十五章 白玉之瑕
- 2260 第七十六章 神龙潜渊
- 2261 第七十七章 镜湖司南
- 2262 第七十八章 敌国
- 2263 第七十九章 譬如蟪蛄死
- 2264 第八十章 弱者搏生谓求死,愚者陷死不自知
- 2265 第八十一章 不朽之真越古今
- 2266 第八十二章 时空天堑不可隔
- 2267 第八十三章 古迹今陈难为真
- 2268 第八十四章 道历二五三一年
- 2269 第八十五章 柳条抽枝成新绿,长堤旧枕复何年
- 2270 第八十六章 画凤
- 2271 第八十七章 知闻九类
- 2272 第八十八章 凤栖梧,南斗生
- 2273 第八十九章 北斗杀南斗
- 2274 第九十章 阴阳隔世,三途之桥
- 2275 第九十一章 九凤齐天
- 2276 第九十二章 高于生命
- 2277 第九十三章 渔夫
- 2278 第九十四章 行水则竭,行草则死
- 2279 没写完,晚上十点更
- 2280 第九十五章 天公
- 2281 穷工未美,华章天求——第十二卷卷末总结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三章 一醉累月轻王侯
第十三章 一醉累月轻王侯
上官是南斗殿司命真人符昭范的亲传,一等一的宗门天骄,神临境中数得着的高手,注定要接过宗门大权的人,他能遇到什么危险?
换句话说,他若遇到危险,可以找他的师父,找南斗六真里的任何一个,甚至可以找长生君,又怎么会找到太虚幻境里的朋友,找一个远在万里外的赵铁柱?
除非他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算尽所有的可能。
除非……出事的是南斗殿。
放眼天下,环顾南斗之地缘,能让上官发出如此潦倒之求救,信都只来得及写出两个字的……除了泱泱大楚,更有何方?
赵铁柱,不,中山渭孙是个聪明人。
赵铁柱见信的第一眼,为朋友揪心不已。
中山渭孙却不得不在第二眼想清楚了一切。
南斗殿做了什么,该不该被清算,为什么被针对……全都不重要。这件事跟楚国有关,是唯一重要的事。
那么,中山渭孙能不能做鹰扬府的主?
鹰扬府是否能够代表荆国?
荆国有什么理由在楚国手里救人?
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更严肃。一个比一个更需要思考。
而中山渭孙,在第一个问题就卡住。
黄舍利是黄弗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任性自由,无法无天。就算她要把黄龙府卖了,让黄龙卫全部去种地,她那个百依百顺的老爹,也只会拍手叫好。
他中山渭孙不同。
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爷爷希望他成为的人。是中山氏继承人应有的样子。
他要优秀,要懂事,要允文允武,还要讨人喜欢。
他修得一身杀法,读得诸子百家,学得长袖善舞,文韬武略,无不精通。
长辈欣赏,同辈仰望,下属拜服……当他是个孩子,谁不说中山家的孩子懂事?当他长成,谁不说中山家后继有人?
在人生中所有的重大决定里,他从未违背过中山燕文的意愿!
所以他理所当然地需要知道——中山燕文绝对、绝对、绝对不会同意他插手楚国事务,去救一个太虚幻境里的“行者朋友”。
他坐在太虚空间里沉默。
不时还有飞鹤飞来,不断有人热情提醒,反复提醒他,他在太虚幻境里撞到了怎样的铁板。
他只是坐着。
翩翩飞舞的纸鹤,像一个个并不清晰的字符,作恍惚的文章。
它们有时像一篇《菩提坐道经》,有时像一篇《五刑通论》,有时像上官、贾富贵的名字。
最后都是“救我”。
不知过了多久,眼前飞舞的纸鹤又累积了许多,停在太虚空间之外,等待他取阅。他没有再看一眼,起身离开了太虚幻境。
赵铁柱有时候会想,幻境和现实的区别在哪里?
人类在哪里不是戴着面具生活?
褥子很薄,行军床很硬,甚至木板的毛刺都还在。
到了中山渭孙这样的层次,还需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吗?中山渭孙当然也疑问过,但中山燕文亦是如此生活。
中山燕文是出了名的优待士卒,在他手下的将军,个个都锦衣玉食,在军营之外,极尽奢侈。
他唯独是苛待自己,也如此要求他的嫡孙。
衣食住行,都似“苦行”。
比起那尊“黄面佛”,他倒更像是修禅的那一个。是荆国高层里,苦行僧般的人物。
中山渭孙在外的奢侈享受,通常都是以交游的名义进行。只有“招待朋友,广结良才”,才不被规束。
所以中山渭孙是有很多朋友的。他是荆国这一代世家子里,人缘最好的那一个。
但赵铁柱的朋友,只有两个。
一个已经很久没有音讯,一个刚刚给他写了一封信。
慢慢在行军床上坐起来,中山渭孙的表情很平静。他像往常一样,整理了自己的仪容,再慢慢穿上了甲。召出一面水镜,仔细检查穿戴,确认没有失礼之处,才收起水镜、掀开帘幕,走出帐外。
天已经黑了下来,但天空还有偶然的亮色,是稀疏的星子。
大地已经暗了,但地上有热烈的炬火,是战争巨兽危险的眼睛。
绵延数十里的军营,随处可见刀枪的寒光和摇曳的焰光,像一座铁与火的冷峻城市。
中山渭孙在这样的军营中行走,他走在鹰扬卫大将军的阴影中。
他仍然对路过的每一个人微笑,还礼,关切,直到走到大将军的军帐之外。
“请禀于大将军,中山渭孙有要事请见。”他规规矩矩地向守卫报告。
守卫也规规矩矩地回了礼,一板一眼地进帐传禀,而后走出来,请中山渭孙入帐。
先将卒,后爷孙,无矩不成军。
中山渭孙五岁的时候,就被藤条教会了这个道理。
帐中有一张巨大的山河盘,黄沙弥漫,魔气游移,完整地复刻了无尽流沙中魔族力量的分布——鉴于无尽流沙的复杂变化,以及绝大部分魔物的混乱智识,经常无目的、无规律地乱窜,就连魔族自己,也很难厘清魔族的兵力分布。所以这张巨大山河盘,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测绘更新。
鹰扬卫换驻生死线之后,庞大的军费支出里,有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这张纤毫毕现的山河盘上。
中山燕文就席地而坐,坐在山河盘前。
他的眼神是这样专注,仿佛在观察什么稀世奇珍。
通常中山渭孙都会老老实实地候在一旁,等中山燕文提问再开口,今天却是不能等待,走近了道:“大将军。”
中山燕文没有理会。
中山渭孙又道:“大将军。卑职奏事。”
中山燕文静静地看了一阵山河盘,开口道:“绝巅的风景我已然眺望许久,这一步跨上去,一定要站得稳当才行。再多的准备,也觉得不够。黄弗、楼约、呼延敬玄,无一不是勇猛精进、自信自我之辈,也无一不在等待、磋磨。”
“治军又何尝不是如此?要得前所未有之大胜,就要做超越所有之准备。练兵万日,整军千年,革新百代,用于一时!”
他缓声问:“何以得胜?”
中山渭孙回答:“备军备战,是千日万日,一言一行。”
这是兵书上的标准答案,出自中山燕文所著之《工策书》。
荆国是兵家盛世,而《工策书》具有一定的革新意义,是当代兵书里声名甚彰的著作。
这部兵书完全贯彻中山燕文的军事理念,他认为战争是工整的艺术。要严格要求,要细节完备,要尽善尽美,战争的过程可以拆解成无数的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它的意义,但绝非不可替代。就像大名鼎鼎的鹰扬弩,每一个部件都是严整且方便替换的——战争巨兽一旦发动起来,一切严丝合缝,势如狂澜,只有胜利能将它中止。
“所以我这一步踏出来,要么就取得足够的功勋,要么就等到足够的积累。”中山燕文仍然看着山河盘:“中山渭孙,我不敢怠慢,你呢?”
中山渭孙道:“末将也不曾怠慢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用勤用苦,何止春秋!”
中山燕文仍然没有抬头看他:“说吧,深夜来找我,竟为何事?”
“我在南域有个朋友……”中山渭孙顿了顿,精简了一下措辞,继续道:“在太虚幻境里认识的朋友,他是南斗殿司命真人符昭范的亲传弟子,名为龙伯机。他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危险,写了封信向我求救。”
中山燕文淡淡地道:“他如果真的当你是朋友,为你着想,这封信就不该写给你。当今之时,霸国不伐,一切都为神霄让步。东面牧国大革,西面黎国新起,尤其是需要我国慎重对待外交的时候,你的身份何等敏感,你竟不知?”
“大将军。”中山渭孙道:“一个人在束手无策的生死关头,向自己最信任的人求救,我觉得我无法苛责他思虑不周。”
中山燕文道:“你是说我冷酷?”
“末将不敢。”中山渭孙低头道:“只是我的朋友向我求救,我不愿想太多无关的借口。我只知道,我想救他。”
“你比龙伯机如何?”
“强得有限。”
“他自己不能解决的危险,你能解决吗?”
中山渭孙道:“不能。”
坐在巨大山河盘前的小老头,摇了摇头,语气轻蔑:“所以你根本没有本事救他,你是来求我。”
中山渭孙跪下来,双手扶着膝盖,头颅低垂:“我……是来求您!”
“国家不可能出面,这件事情都不必放上朝议,实在太可笑。一个万里之外的神临境的龙伯机,算得什么?配得上一封国书吗?”中山燕文冷道:“那就只有鹰扬府出面了——”
中山渭孙膝行而前:“大将军——”
中山燕文没有什么表情:“你既然知道我是鹰扬府大将军,那么请你现在告诉我。鹰扬府出面救一个龙伯机,需要付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这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这选择是否值得?”
中山渭孙张口欲言,中山燕文转头回来看他:“用鹰扬府少府都尉的身份,认真回答我这个问题。”
少府都尉上面还有少府骑都、上府参将、上府中郎将,中山渭孙的军职实在不算高。但身为鹰扬府少府都尉,他的权责都很明晰。
中山渭孙沉默片刻,终是开口:“爷爷!”
中山燕文收回视线,看回山河盘:“这里是荆国的前线,这里是鹰扬卫的军营。少府都尉,你让本将军很失望。”
“龙伯机是我的朋友。”中山渭孙说。
他只能说出这一句。
然而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这句话太苍白。
相较于整个鹰扬府的利益,一个少府都尉的远方的朋友,是多么微不足道!
中山燕文的声音愈发冷漠:“同为上一届的黄河天骄,姜望与黄舍利此刻在边荒诛魔,殊死而斗,你在做什么?”
中山渭孙沉默。
中山燕文继续道:“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实力和战斗意志,很可能引动天魔出手。我坐在山河盘之前,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机会——拿下一尊天魔的机会。你呢,少府都尉,你在关心什么?”
中山渭孙沉默。
与这个偌大军营的夜晚,一起沉默了。
……
……
杀进生命禁区后,是百里一个坎。魔气越来越浓郁,危险性成倍地拔升。
人身需要以越来越多的力量对抗边荒世界、对抗那无所不在的“干涸”,且在边荒几乎得不到有效补充,而面对的魔族越来越强大。
当初姜望立神临极限六千里碑,就已经遭遇真魔,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当场洞真,斩真魔而归。
这一次他与黄舍利联袂而行,轻松就突破了之前的极限,一路深入边荒七千里。但竟没有再遇到一个真魔。
一路都是阴魔将魔,阴魔将魔……这种魔物聚集再多,也无法迟滞姜黄两阁员的身形。
它们根本没有聚集成大军团的能力,更没有这样的机会。
但同样的,这样的魔物杀得再多,对姜望和黄舍利来说,都谈不上意义。
在魔族的世界观里,阴魔只是一种资源,将魔是奴仆,真魔才算是真正的魔族。也直到真魔层次,才拥有完整的智慧。
只有真魔层次的损失,才能够真正让魔族肉痛。
但现在都杀到生死线后七千里了,在这本该极度危险的地方……真魔何在?
姜望看着旁边顶着雷音塔在将魔群里闲庭胜步的黄舍利,恍然有了答案。这次旁边带的人……太强了!
都是黄舍利的问题。
让她不来,非要来。人家真魔又不傻,怎会冲着绝巅神通来送死?
“怎么回事啊?”黄舍利身绕佛光,理直气壮地先姜望一步开口:“你跟苍瞑在那边杀得太狠了吧?吓得对面真魔都不敢出来,叫我白跟你跑一趟!”
姜望想了想,明智地并不争辩,只问道:“还往前走吗?以目前这个状况来看,咱们恐怕能轻松突破中山大将军的边荒记录。”
“哇。”黄舍利很浮夸地道:“那可真了不起!”
两人各自一笑,都没有说别的话,同时折身横飞。
对于这种投机取巧的记录,他们同样的并不在意。
因为对他们这样的绝世天骄来说——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修行记录,是必然的事情。也只是修行路上,顺便的事情。
若真个在这特殊的形势之下,因为魔族的战略收缩,而掠取所谓的边荒记录,于他们并非荣耀。
在这种人们所珍视的荣名上,投机取巧的盘外招,是弱者的兜尿布,强者的耻辱。
“今日澄清七千里线!”黄舍利放肆地舒展身姿,梵音环野,横飞于空,所过之处,魔物成群跌落:“比比看谁杀的多?”
姜望弹剑一笑:“为所有染血于生死线的英灵——今为此戏!”
倾成剑潮,滚滚东去。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
……
突然想起来还有五千字的年终番外没有动笔,要疯了。
(本章完)
换句话说,他若遇到危险,可以找他的师父,找南斗六真里的任何一个,甚至可以找长生君,又怎么会找到太虚幻境里的朋友,找一个远在万里外的赵铁柱?
除非他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算尽所有的可能。
除非……出事的是南斗殿。
放眼天下,环顾南斗之地缘,能让上官发出如此潦倒之求救,信都只来得及写出两个字的……除了泱泱大楚,更有何方?
赵铁柱,不,中山渭孙是个聪明人。
赵铁柱见信的第一眼,为朋友揪心不已。
中山渭孙却不得不在第二眼想清楚了一切。
南斗殿做了什么,该不该被清算,为什么被针对……全都不重要。这件事跟楚国有关,是唯一重要的事。
那么,中山渭孙能不能做鹰扬府的主?
鹰扬府是否能够代表荆国?
荆国有什么理由在楚国手里救人?
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更严肃。一个比一个更需要思考。
而中山渭孙,在第一个问题就卡住。
黄舍利是黄弗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任性自由,无法无天。就算她要把黄龙府卖了,让黄龙卫全部去种地,她那个百依百顺的老爹,也只会拍手叫好。
他中山渭孙不同。
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爷爷希望他成为的人。是中山氏继承人应有的样子。
他要优秀,要懂事,要允文允武,还要讨人喜欢。
他修得一身杀法,读得诸子百家,学得长袖善舞,文韬武略,无不精通。
长辈欣赏,同辈仰望,下属拜服……当他是个孩子,谁不说中山家的孩子懂事?当他长成,谁不说中山家后继有人?
在人生中所有的重大决定里,他从未违背过中山燕文的意愿!
所以他理所当然地需要知道——中山燕文绝对、绝对、绝对不会同意他插手楚国事务,去救一个太虚幻境里的“行者朋友”。
他坐在太虚空间里沉默。
不时还有飞鹤飞来,不断有人热情提醒,反复提醒他,他在太虚幻境里撞到了怎样的铁板。
他只是坐着。
翩翩飞舞的纸鹤,像一个个并不清晰的字符,作恍惚的文章。
它们有时像一篇《菩提坐道经》,有时像一篇《五刑通论》,有时像上官、贾富贵的名字。
最后都是“救我”。
不知过了多久,眼前飞舞的纸鹤又累积了许多,停在太虚空间之外,等待他取阅。他没有再看一眼,起身离开了太虚幻境。
赵铁柱有时候会想,幻境和现实的区别在哪里?
人类在哪里不是戴着面具生活?
褥子很薄,行军床很硬,甚至木板的毛刺都还在。
到了中山渭孙这样的层次,还需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吗?中山渭孙当然也疑问过,但中山燕文亦是如此生活。
中山燕文是出了名的优待士卒,在他手下的将军,个个都锦衣玉食,在军营之外,极尽奢侈。
他唯独是苛待自己,也如此要求他的嫡孙。
衣食住行,都似“苦行”。
比起那尊“黄面佛”,他倒更像是修禅的那一个。是荆国高层里,苦行僧般的人物。
中山渭孙在外的奢侈享受,通常都是以交游的名义进行。只有“招待朋友,广结良才”,才不被规束。
所以中山渭孙是有很多朋友的。他是荆国这一代世家子里,人缘最好的那一个。
但赵铁柱的朋友,只有两个。
一个已经很久没有音讯,一个刚刚给他写了一封信。
慢慢在行军床上坐起来,中山渭孙的表情很平静。他像往常一样,整理了自己的仪容,再慢慢穿上了甲。召出一面水镜,仔细检查穿戴,确认没有失礼之处,才收起水镜、掀开帘幕,走出帐外。
天已经黑了下来,但天空还有偶然的亮色,是稀疏的星子。
大地已经暗了,但地上有热烈的炬火,是战争巨兽危险的眼睛。
绵延数十里的军营,随处可见刀枪的寒光和摇曳的焰光,像一座铁与火的冷峻城市。
中山渭孙在这样的军营中行走,他走在鹰扬卫大将军的阴影中。
他仍然对路过的每一个人微笑,还礼,关切,直到走到大将军的军帐之外。
“请禀于大将军,中山渭孙有要事请见。”他规规矩矩地向守卫报告。
守卫也规规矩矩地回了礼,一板一眼地进帐传禀,而后走出来,请中山渭孙入帐。
先将卒,后爷孙,无矩不成军。
中山渭孙五岁的时候,就被藤条教会了这个道理。
帐中有一张巨大的山河盘,黄沙弥漫,魔气游移,完整地复刻了无尽流沙中魔族力量的分布——鉴于无尽流沙的复杂变化,以及绝大部分魔物的混乱智识,经常无目的、无规律地乱窜,就连魔族自己,也很难厘清魔族的兵力分布。所以这张巨大山河盘,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测绘更新。
鹰扬卫换驻生死线之后,庞大的军费支出里,有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这张纤毫毕现的山河盘上。
中山燕文就席地而坐,坐在山河盘前。
他的眼神是这样专注,仿佛在观察什么稀世奇珍。
通常中山渭孙都会老老实实地候在一旁,等中山燕文提问再开口,今天却是不能等待,走近了道:“大将军。”
中山燕文没有理会。
中山渭孙又道:“大将军。卑职奏事。”
中山燕文静静地看了一阵山河盘,开口道:“绝巅的风景我已然眺望许久,这一步跨上去,一定要站得稳当才行。再多的准备,也觉得不够。黄弗、楼约、呼延敬玄,无一不是勇猛精进、自信自我之辈,也无一不在等待、磋磨。”
“治军又何尝不是如此?要得前所未有之大胜,就要做超越所有之准备。练兵万日,整军千年,革新百代,用于一时!”
他缓声问:“何以得胜?”
中山渭孙回答:“备军备战,是千日万日,一言一行。”
这是兵书上的标准答案,出自中山燕文所著之《工策书》。
荆国是兵家盛世,而《工策书》具有一定的革新意义,是当代兵书里声名甚彰的著作。
这部兵书完全贯彻中山燕文的军事理念,他认为战争是工整的艺术。要严格要求,要细节完备,要尽善尽美,战争的过程可以拆解成无数的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它的意义,但绝非不可替代。就像大名鼎鼎的鹰扬弩,每一个部件都是严整且方便替换的——战争巨兽一旦发动起来,一切严丝合缝,势如狂澜,只有胜利能将它中止。
“所以我这一步踏出来,要么就取得足够的功勋,要么就等到足够的积累。”中山燕文仍然看着山河盘:“中山渭孙,我不敢怠慢,你呢?”
中山渭孙道:“末将也不曾怠慢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用勤用苦,何止春秋!”
中山燕文仍然没有抬头看他:“说吧,深夜来找我,竟为何事?”
“我在南域有个朋友……”中山渭孙顿了顿,精简了一下措辞,继续道:“在太虚幻境里认识的朋友,他是南斗殿司命真人符昭范的亲传弟子,名为龙伯机。他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危险,写了封信向我求救。”
中山燕文淡淡地道:“他如果真的当你是朋友,为你着想,这封信就不该写给你。当今之时,霸国不伐,一切都为神霄让步。东面牧国大革,西面黎国新起,尤其是需要我国慎重对待外交的时候,你的身份何等敏感,你竟不知?”
“大将军。”中山渭孙道:“一个人在束手无策的生死关头,向自己最信任的人求救,我觉得我无法苛责他思虑不周。”
中山燕文道:“你是说我冷酷?”
“末将不敢。”中山渭孙低头道:“只是我的朋友向我求救,我不愿想太多无关的借口。我只知道,我想救他。”
“你比龙伯机如何?”
“强得有限。”
“他自己不能解决的危险,你能解决吗?”
中山渭孙道:“不能。”
坐在巨大山河盘前的小老头,摇了摇头,语气轻蔑:“所以你根本没有本事救他,你是来求我。”
中山渭孙跪下来,双手扶着膝盖,头颅低垂:“我……是来求您!”
“国家不可能出面,这件事情都不必放上朝议,实在太可笑。一个万里之外的神临境的龙伯机,算得什么?配得上一封国书吗?”中山燕文冷道:“那就只有鹰扬府出面了——”
中山渭孙膝行而前:“大将军——”
中山燕文没有什么表情:“你既然知道我是鹰扬府大将军,那么请你现在告诉我。鹰扬府出面救一个龙伯机,需要付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这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这选择是否值得?”
中山渭孙张口欲言,中山燕文转头回来看他:“用鹰扬府少府都尉的身份,认真回答我这个问题。”
少府都尉上面还有少府骑都、上府参将、上府中郎将,中山渭孙的军职实在不算高。但身为鹰扬府少府都尉,他的权责都很明晰。
中山渭孙沉默片刻,终是开口:“爷爷!”
中山燕文收回视线,看回山河盘:“这里是荆国的前线,这里是鹰扬卫的军营。少府都尉,你让本将军很失望。”
“龙伯机是我的朋友。”中山渭孙说。
他只能说出这一句。
然而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这句话太苍白。
相较于整个鹰扬府的利益,一个少府都尉的远方的朋友,是多么微不足道!
中山燕文的声音愈发冷漠:“同为上一届的黄河天骄,姜望与黄舍利此刻在边荒诛魔,殊死而斗,你在做什么?”
中山渭孙沉默。
中山燕文继续道:“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实力和战斗意志,很可能引动天魔出手。我坐在山河盘之前,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机会——拿下一尊天魔的机会。你呢,少府都尉,你在关心什么?”
中山渭孙沉默。
与这个偌大军营的夜晚,一起沉默了。
……
……
杀进生命禁区后,是百里一个坎。魔气越来越浓郁,危险性成倍地拔升。
人身需要以越来越多的力量对抗边荒世界、对抗那无所不在的“干涸”,且在边荒几乎得不到有效补充,而面对的魔族越来越强大。
当初姜望立神临极限六千里碑,就已经遭遇真魔,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当场洞真,斩真魔而归。
这一次他与黄舍利联袂而行,轻松就突破了之前的极限,一路深入边荒七千里。但竟没有再遇到一个真魔。
一路都是阴魔将魔,阴魔将魔……这种魔物聚集再多,也无法迟滞姜黄两阁员的身形。
它们根本没有聚集成大军团的能力,更没有这样的机会。
但同样的,这样的魔物杀得再多,对姜望和黄舍利来说,都谈不上意义。
在魔族的世界观里,阴魔只是一种资源,将魔是奴仆,真魔才算是真正的魔族。也直到真魔层次,才拥有完整的智慧。
只有真魔层次的损失,才能够真正让魔族肉痛。
但现在都杀到生死线后七千里了,在这本该极度危险的地方……真魔何在?
姜望看着旁边顶着雷音塔在将魔群里闲庭胜步的黄舍利,恍然有了答案。这次旁边带的人……太强了!
都是黄舍利的问题。
让她不来,非要来。人家真魔又不傻,怎会冲着绝巅神通来送死?
“怎么回事啊?”黄舍利身绕佛光,理直气壮地先姜望一步开口:“你跟苍瞑在那边杀得太狠了吧?吓得对面真魔都不敢出来,叫我白跟你跑一趟!”
姜望想了想,明智地并不争辩,只问道:“还往前走吗?以目前这个状况来看,咱们恐怕能轻松突破中山大将军的边荒记录。”
“哇。”黄舍利很浮夸地道:“那可真了不起!”
两人各自一笑,都没有说别的话,同时折身横飞。
对于这种投机取巧的记录,他们同样的并不在意。
因为对他们这样的绝世天骄来说——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修行记录,是必然的事情。也只是修行路上,顺便的事情。
若真个在这特殊的形势之下,因为魔族的战略收缩,而掠取所谓的边荒记录,于他们并非荣耀。
在这种人们所珍视的荣名上,投机取巧的盘外招,是弱者的兜尿布,强者的耻辱。
“今日澄清七千里线!”黄舍利放肆地舒展身姿,梵音环野,横飞于空,所过之处,魔物成群跌落:“比比看谁杀的多?”
姜望弹剑一笑:“为所有染血于生死线的英灵——今为此戏!”
倾成剑潮,滚滚东去。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
……
突然想起来还有五千字的年终番外没有动笔,要疯了。
(本章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