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 第二十六章 当班长
- 35 第二十七章 坚定信念
- 36 第二十八章 辞行
- 37 第二十九章 内视
- 38 第三十章 形意宗师 上
- 39 第三十一章 形意宗师 下
- 40 第三十二章 来龙去脉
- 41 第三十三章 动静
- 42 第三十四章 雷厉风行
- 43 第三十五章 赠功
- 44 第三十六章 行遍中国
- 45 第三十七章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 46 第三十八章 英雄迟暮
- 47 第三十九章 宗师未成
- 48 第四十章 俄国格斗家?
- 49 第四十一章 武当拳法与醍醐灌顶
- 50 第四十二章 龙争虎斗
- 51 第四十三章 败
- 52 第四十四章 疗伤
- 53 第四十五章 声名远扬 上
- 54 第四十六章 声名远扬 中
- 55 第四十七章 声名远扬 下
- 56 第四十八章 抱丹的道路
- 57 第四十九章 道人
- 58 第五十章 点悟
- 59 第五十一章 河洛
- 60 第五十二章 抱丹 上
- 61 第五十三章 抱丹 下
- 62 第五十四章 师徒交流
- 63 第五十五章 千叶枫一
- 64 第五十六章 原来是你
- 65 第五十七章 斩天
- 66 第五十八章 龟蛇盘
- 67 第五十九章 落幕
- 68 第六十章 陈真
- 69 第六十一章 再见张学良
- 70 第六十二章 各方皆动
- 71 第六十三章 反击
- 72 第六十四章 刺杀
- 73 第六十五章 束衣成枪,卷布如棍
- 74 第六十六章 离开和道路传承
- 75 第一章 煌煌武道,可通天人
- 76 第二章 飞天大盗
- 77 第三章 武当弃徒
- 78 第四章 暗中行动
- 79 第五章 前尘往事
- 80 第六章 被注意了
- 81 第七章 国安
- 82 第八章 有剑龙泉
- 83 第九章 道法神通
- 84 第十章 末法?末路?
- 85 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
- 86 第十二章 警告
- 87 第十三章 秘密会议
- 88 第十四章 李家和致公堂的反应
- 89 第十五章 我想见见他
- 90 第十六章 不死不休
- 91 第十七章 太祖长拳里的秘法
- 92 第十八章 五雷拳
- 93 第十九章 大动作
- 94 第二十章 一代奇人的陨落
- 95 第一章 初临贵地
- 96 第二章 惊鸿子
- 97 第三章 南荒道人的选择
- 98 第四章 此方道途
- 99 第五章 黑甲骑兵
- 100 第六章 一枪在手任纵横
- 101 第七章 血手屠夫
- 102 第八章 棋差半招
- 103 第九章 青莲一脉
- 104 第十章 生命元力入己身
- 105 第十一章 人形灵丹
- 106 第十二章 变戏法的老头
- 107 第十三章 内乱
- 108 第十四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109 第十五章 兵家神将
- 110 第十六章 尘埃落定
- 111 第十七章 刀气入体追杀来
- 112 第十八章 生死路
- 113 第十九章 道路终明了
- 114 第二十章 洗髓换血返先天
- 115 第二十一章 先天真气生
- 116 第二十二章 祸从天上来
- 117 第二十三章 恩将仇报
- 118 第二十四章 遗迹宫殿
- 119 第二十五章 七凶七杀阵
- 120 第二十六章 玄武异象,七雄并立
- 121 第二十七章 以一敌四
- 122 第二十八章 一再突破
- 123 第二十九章 诸天星辰
- 124 第三十章 星力淬己身
- 125 第三十一章 东都事起
- 126 第三十二章 示警
- 127 第三十三章 变化 上
- 128 第三十四章 变化 下
- 129 第三十五章 和氏玉璧
- 130 第三十六章 元神出手
- 131 第三十七章 玉璧择主
- 132 第三十八章 炼髓如霜,炼血汞浆
- 133 第三十九章 蜀中
- 134 第四十章 出手相助
- 135 第四十一章 凝气成罡,神意化形
- 136 第四十二章 对抗元神神通
- 137 请假
- 138 第四十三章 废去修为
- 139 第四十四章 盘氏之秘
- 140 第四十五章 蚩尤的刀 元神上门
- 141 第四十六章 大战元神
- 142 第四十七章 元神退去 五行宗
- 143 第四十八章 各方到来 上
- 144 第四十九章 各方到来 下
- 145 第五十章 故人相见
- 146 第五十一章 大杀四方 上
- 147 第五十二章 大杀四方 下
- 148 第五十三章 元神来袭
- 150 第五十四章 指掌之间无人敌
- 151 第五十五章 人劫终过
- 152 第五十六章 长安,我来了
- 153 第五十七章 太子动 农家现
- 154 第五十八章 仙种出 天机乱
- 155 第五十九章 约定
- 156 第六十章 墨家手段 稻麦成熟
- 157 第六十一章 天子驾崩
- 158 第六十二章 圣皇气息
- 159 第六十三章 登基异象
- 160 第六十四章 儒 法 兵
- 161 第六十五章 火中取栗,先乱后治
- 162 第六十六章 坐而论道
- 163 第六十七章 无上天魔大自在法
- 164 第六十八章 炼魂大阵
- 165 第六十九章 相互印证
- 166 第七十章 避而不见
- 167 第七十一章 金刚宗
- 168 第七十二章 四方无敌手
- 169 第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
- 170 第七十四章 最后一战(一)
- 171 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二)
- 172 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战(三)
- 173 第七十七章 最后一战(四)
- 174 第七十八章 最后一战(五)
- 175 第七十九章 最终一战(终)
- 176 第一章 宗教大会的背后
- 177 第二章 禅宗少林和龙门武当
- 178 第三章 诸多传承齐出手
- 179 第四章 一网打尽
- 180 第五章 诀别
- 181 第一章 降临!变形金刚的世界
- 182 第二章 山姆的奇异之处
- 183 第三章 横炮出击
- 184 请进来一观,不是TJ感言~~
- 185 第三章 横炮出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六章 行遍中国
第三十六章 行遍中国
一般的拳师教徒弟,先要考研徒弟的资质、悟性和入神程度,能不能在拳法一道静心琢磨。就算入了门,被师父收入门下,也要一招一式慢慢来,就像苏明当初在罗疃一样。
布学轩现在演练的这么详细,是因为苏明的拳法,接近通神入化,和他打起来都不相上下。于是演练之中,尽量详细,他拳法所有的内蕴、神意、气势,都完美的呈现出来。
十二形、五行拳演练完毕,布学轩脸不红心不跳,呼吸均匀,表现出强悍的身体素质。伸手取过一杆大枪,对苏明道:“我知道八极门的六合大枪,天下一绝。李老先生的枪法,更是举世无双。不过我形意门的枪法,也有独到之处,我今便一并赠与你。”
当下把大枪一提,枪杆子震荡,发出嗡嗡的好似群峰密集的声音。人和枪好似合一,仿佛一条大龙。枪头连轧,好似梨花朵朵,寒光闪烁。空气被枪杆接连猛烈拍击,瞬间就涌起一道道气浪,四面奔涌。
苏明看着布学轩施展的形意门大枪,心中也是连连赞叹。当初天津城中华武士会成立时,三李聚会,李派太极始祖李瑞东,八极门李书文,形意门李存义。郝恩光曾在李书文面前施展形意门大枪术,得到过李书文的赞叹,可见形意门的枪术,也有其精微奥妙之处。
苏明本就得了李书文的六合大枪,如今又得布学轩传授形意门大枪术,更是如虎添翼。
布学轩一趟大枪术施展完毕,扶枪而立,道:“当年李存义师兄,建立中华武士会,便是想要将种种拳法,汇合为一,传遍中华,使中华大地,人人尚武,强国强民,屹立于世界之巅。苏师傅日后游历天下,有机会将我形意门一脉传出,也不枉我此次赠攻。”
苏明深深施了一礼,道:“敢不从命。”
离开了太原,苏明心中,仍然对布学轩、对形意门抱有深深的敬意。这门拳法,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与之凝聚成了一体。即使是后世,山西地区内,形意拳仍然是流传最广的拳法,无可比拟。
形意拳的打法,以五行拳配合十二形为主,风格是硬打硬进,抢中宫,踏中线,一举击敌。和八极拳的打法风格,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
至此,苏明得李书文传授八极拳,得霍殿阁传授八卦掌和太极拳,得布学轩传授形意拳。一身拳法,可以称得上博大二字,待拳法通神入化,甚至踏入丹劲,便可以称得上精深二字。
一个人走在路上,脑海里四种拳法不断变化,八极拳在主,其它三门拳法为主,配合苏明自身的经历,慢慢的发生着变化。
在打法上,形意拳像是阵地战,硬打硬上;太极拳像是伏击战,引进落空;八卦掌像是运动战,走圆转掌。
但是拳法到了高深的境界,形意也可以灵活,寻机制敌;太极也可以刚猛,炮捶轰击;八卦掌也可以走中线,一举击敌。
刚柔并济,轻灵沉稳一体,阴阳相融,真正的拳术到了高深之处,都是相同的。
苏明出了太原,一路向西南,翻过了吕梁山,就到了临汾。在临汾修整几天之后,苏明又直接向西行去。几天之后,便到了记忆中那个传奇的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陕西两省的交界处,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苏明前世曾经在各个地方见过黄河,对炎黄子孙而言,它具有母亲般的骄傲与宽容。它冲荡高原,挟裹泥沙,它漫天铺地而来,平缓地湍急,安详地吞蚀。但苏明从来未曾,见过这样的黄河。
一团团冲天的云雾中传出雷鸣般的狂吼,雾后是一排排翻卷着土黄色巨浪的急流,而咆哮的浪涛后,黄河水铺天盖地地拥荡着整个山谷。
语言在此时苍白无力的,苏明无法描绘出黄河在这里吞天吐地的刹那情怀。
立于岸边,苏明被深深的震撼。那是源自天地的怒吼,源自不甘的咆哮,源自血脉与灵魂的骄傲。
默默的从源流而上,不知走了多远,水势渐渐平缓,河面一片开阔。水流也不是那么浑浊,而是略微清澈的河水下,沉淀着厚厚的黄色细粒。黄昏的阳光下,竟然显得如此的静谧。
苏明好似着了魔一般,不管白天黑夜,在这一带黄河的上下游来回行走。每当走到上游,他的心情也像黄鹤一样,平静开阔,悠然缓流。而每当走到下游,心情也像黄鹤一样,咆哮震怒,旋流激荡。
不停的来回穿行,心情也在不停的变幻。也不知反复多久,苏明终于醒来,好似觉得这一条黄河,就融入了他的血脉、他的心神、他的灵魂。
默默告别了黄河,苏明一路西去,步入了后世另一个传奇的地区,延安。
延安,位于陕北南部,是后世的革命圣地。那是一种令人敬仰的精神,那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红旗漫卷的精神,那是一种蓬勃、无敌的精神。
不论后世有些人如何贬低,不论后世的网上如何诋毁,不论后世的人如何愤青,却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奇迹。一群人凭借着心中的信仰和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谱写了一曲红色之歌。
过了延安,一路再往北行,都是黄土高原。苏明一路行来,见识了这里的人情风貌。干燥,大风,黄土,添加了许多悲壮又豪放的气概。山间沟里,可见许多梯田。人们所住,大都为窑洞,冬暖夏凉,甚是舒服。
从陕西北部,向西而去,便到了宁夏地区。宁夏历来为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有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有的民族信奉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由于多种文化的融汇夹杂,宁夏地区的传统武术,也具有浓郁的地区特色。
苏明一路走来,也拜访许多宁夏的武术名家,见识了许多特色武术,诸如回族的查拳、教门谭腿、回回十八肘、汤瓶拳、穆圣拳等。其迥异寻常的打法和发劲方式,也让苏明获益匪浅,积淀又多了几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八极名家马凤图、马英图两兄弟,曾在河北沧州孟村,习得孟村吴氏八极拳,后又学习劈挂、摔跤、通背、螳螂、翻子、戳脚等武艺。最后将其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氏通背八极拳,在后世的西北地区流传极广。
自北向南,穿过了宁夏,苏明再向西行走,就到了甘肃境内。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中国传统五大流派之一的崆峒派,就在甘肃境内的崆峒山上。崆峒山为道家圣地,据传黄帝问道于此山的广成子,因此被称为道家第一山。自古以来,就不断兴建,有九宫八台十二院的说法。
崆峒派第一代掌门人为飞鸿子,有传说他吸收了当时瓜地(后来的敦煌)的武术和舞蹈,也有传说他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来在崆峒山研习道艺,创建了崆峒派。崆峒武术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强功力为目的,其拳路有五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八大门。每门又有十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还有留传下来的各种秘谱。
只是苏明一路走来,也未曾探访到崆峒派的弟子,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也只能作罢。
过了甘肃,一直往西,便到了青海地区。青海已经是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头在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
苏明踏入这里,感觉气候有了明显的变化。一路走来,翻山越岭,领略了青海湖的秀美景色,见识了山脉的高耸起伏,再往西北而去,终于踏入了传闻中几乎鸟兽皆绝的戈壁滩。
在踏足这里之前,苏明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白天的时候,一个人行走于干旱的戈壁滩上,举目望去,只有一片土黄色大地,和天空中高悬的红日。晚上的时候,一个人在此,除了苍凉寂寞之外,更好似被遗弃在这一片绝望的土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动物,植物也很少见,除了大块的土石和细碎的沙粒之外,就只有无边无际呼啸而来的大风。昼夜的温差高达三四十度,素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
一个人行走在这里,就好似真的与人世间隔离开来。白天的高温,夜晚的寒冷,呼啸的大风,即使以苏明现在的身体,都觉得有些吃力。还曾碰到过在戈壁滩和沙漠中生活的野狼,体型较小,但是耐力很强。它们能忍受长期的饥饿和干渴,可以适应食物匮乏的严酷环境,但也因此而变得凶残异常。
不过有大枪在手的苏明,这些野狼来了,也只是给他送补给。不过这些狼的肉一点都不好吃,极为干涩,又不容易嚼烂,吃多了嘴都觉得累。
在一连走了几天之后,苏明走出了戈壁滩,摆在他面前的,是情况更加恶劣的无边无际的沙漠地带。
布学轩现在演练的这么详细,是因为苏明的拳法,接近通神入化,和他打起来都不相上下。于是演练之中,尽量详细,他拳法所有的内蕴、神意、气势,都完美的呈现出来。
十二形、五行拳演练完毕,布学轩脸不红心不跳,呼吸均匀,表现出强悍的身体素质。伸手取过一杆大枪,对苏明道:“我知道八极门的六合大枪,天下一绝。李老先生的枪法,更是举世无双。不过我形意门的枪法,也有独到之处,我今便一并赠与你。”
当下把大枪一提,枪杆子震荡,发出嗡嗡的好似群峰密集的声音。人和枪好似合一,仿佛一条大龙。枪头连轧,好似梨花朵朵,寒光闪烁。空气被枪杆接连猛烈拍击,瞬间就涌起一道道气浪,四面奔涌。
苏明看着布学轩施展的形意门大枪,心中也是连连赞叹。当初天津城中华武士会成立时,三李聚会,李派太极始祖李瑞东,八极门李书文,形意门李存义。郝恩光曾在李书文面前施展形意门大枪术,得到过李书文的赞叹,可见形意门的枪术,也有其精微奥妙之处。
苏明本就得了李书文的六合大枪,如今又得布学轩传授形意门大枪术,更是如虎添翼。
布学轩一趟大枪术施展完毕,扶枪而立,道:“当年李存义师兄,建立中华武士会,便是想要将种种拳法,汇合为一,传遍中华,使中华大地,人人尚武,强国强民,屹立于世界之巅。苏师傅日后游历天下,有机会将我形意门一脉传出,也不枉我此次赠攻。”
苏明深深施了一礼,道:“敢不从命。”
离开了太原,苏明心中,仍然对布学轩、对形意门抱有深深的敬意。这门拳法,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与之凝聚成了一体。即使是后世,山西地区内,形意拳仍然是流传最广的拳法,无可比拟。
形意拳的打法,以五行拳配合十二形为主,风格是硬打硬进,抢中宫,踏中线,一举击敌。和八极拳的打法风格,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
至此,苏明得李书文传授八极拳,得霍殿阁传授八卦掌和太极拳,得布学轩传授形意拳。一身拳法,可以称得上博大二字,待拳法通神入化,甚至踏入丹劲,便可以称得上精深二字。
一个人走在路上,脑海里四种拳法不断变化,八极拳在主,其它三门拳法为主,配合苏明自身的经历,慢慢的发生着变化。
在打法上,形意拳像是阵地战,硬打硬上;太极拳像是伏击战,引进落空;八卦掌像是运动战,走圆转掌。
但是拳法到了高深的境界,形意也可以灵活,寻机制敌;太极也可以刚猛,炮捶轰击;八卦掌也可以走中线,一举击敌。
刚柔并济,轻灵沉稳一体,阴阳相融,真正的拳术到了高深之处,都是相同的。
苏明出了太原,一路向西南,翻过了吕梁山,就到了临汾。在临汾修整几天之后,苏明又直接向西行去。几天之后,便到了记忆中那个传奇的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陕西两省的交界处,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苏明前世曾经在各个地方见过黄河,对炎黄子孙而言,它具有母亲般的骄傲与宽容。它冲荡高原,挟裹泥沙,它漫天铺地而来,平缓地湍急,安详地吞蚀。但苏明从来未曾,见过这样的黄河。
一团团冲天的云雾中传出雷鸣般的狂吼,雾后是一排排翻卷着土黄色巨浪的急流,而咆哮的浪涛后,黄河水铺天盖地地拥荡着整个山谷。
语言在此时苍白无力的,苏明无法描绘出黄河在这里吞天吐地的刹那情怀。
立于岸边,苏明被深深的震撼。那是源自天地的怒吼,源自不甘的咆哮,源自血脉与灵魂的骄傲。
默默的从源流而上,不知走了多远,水势渐渐平缓,河面一片开阔。水流也不是那么浑浊,而是略微清澈的河水下,沉淀着厚厚的黄色细粒。黄昏的阳光下,竟然显得如此的静谧。
苏明好似着了魔一般,不管白天黑夜,在这一带黄河的上下游来回行走。每当走到上游,他的心情也像黄鹤一样,平静开阔,悠然缓流。而每当走到下游,心情也像黄鹤一样,咆哮震怒,旋流激荡。
不停的来回穿行,心情也在不停的变幻。也不知反复多久,苏明终于醒来,好似觉得这一条黄河,就融入了他的血脉、他的心神、他的灵魂。
默默告别了黄河,苏明一路西去,步入了后世另一个传奇的地区,延安。
延安,位于陕北南部,是后世的革命圣地。那是一种令人敬仰的精神,那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红旗漫卷的精神,那是一种蓬勃、无敌的精神。
不论后世有些人如何贬低,不论后世的网上如何诋毁,不论后世的人如何愤青,却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奇迹。一群人凭借着心中的信仰和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谱写了一曲红色之歌。
过了延安,一路再往北行,都是黄土高原。苏明一路行来,见识了这里的人情风貌。干燥,大风,黄土,添加了许多悲壮又豪放的气概。山间沟里,可见许多梯田。人们所住,大都为窑洞,冬暖夏凉,甚是舒服。
从陕西北部,向西而去,便到了宁夏地区。宁夏历来为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有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有的民族信奉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由于多种文化的融汇夹杂,宁夏地区的传统武术,也具有浓郁的地区特色。
苏明一路走来,也拜访许多宁夏的武术名家,见识了许多特色武术,诸如回族的查拳、教门谭腿、回回十八肘、汤瓶拳、穆圣拳等。其迥异寻常的打法和发劲方式,也让苏明获益匪浅,积淀又多了几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八极名家马凤图、马英图两兄弟,曾在河北沧州孟村,习得孟村吴氏八极拳,后又学习劈挂、摔跤、通背、螳螂、翻子、戳脚等武艺。最后将其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氏通背八极拳,在后世的西北地区流传极广。
自北向南,穿过了宁夏,苏明再向西行走,就到了甘肃境内。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中国传统五大流派之一的崆峒派,就在甘肃境内的崆峒山上。崆峒山为道家圣地,据传黄帝问道于此山的广成子,因此被称为道家第一山。自古以来,就不断兴建,有九宫八台十二院的说法。
崆峒派第一代掌门人为飞鸿子,有传说他吸收了当时瓜地(后来的敦煌)的武术和舞蹈,也有传说他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来在崆峒山研习道艺,创建了崆峒派。崆峒武术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强功力为目的,其拳路有五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八大门。每门又有十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还有留传下来的各种秘谱。
只是苏明一路走来,也未曾探访到崆峒派的弟子,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也只能作罢。
过了甘肃,一直往西,便到了青海地区。青海已经是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头在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
苏明踏入这里,感觉气候有了明显的变化。一路走来,翻山越岭,领略了青海湖的秀美景色,见识了山脉的高耸起伏,再往西北而去,终于踏入了传闻中几乎鸟兽皆绝的戈壁滩。
在踏足这里之前,苏明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水。白天的时候,一个人行走于干旱的戈壁滩上,举目望去,只有一片土黄色大地,和天空中高悬的红日。晚上的时候,一个人在此,除了苍凉寂寞之外,更好似被遗弃在这一片绝望的土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动物,植物也很少见,除了大块的土石和细碎的沙粒之外,就只有无边无际呼啸而来的大风。昼夜的温差高达三四十度,素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
一个人行走在这里,就好似真的与人世间隔离开来。白天的高温,夜晚的寒冷,呼啸的大风,即使以苏明现在的身体,都觉得有些吃力。还曾碰到过在戈壁滩和沙漠中生活的野狼,体型较小,但是耐力很强。它们能忍受长期的饥饿和干渴,可以适应食物匮乏的严酷环境,但也因此而变得凶残异常。
不过有大枪在手的苏明,这些野狼来了,也只是给他送补给。不过这些狼的肉一点都不好吃,极为干涩,又不容易嚼烂,吃多了嘴都觉得累。
在一连走了几天之后,苏明走出了戈壁滩,摆在他面前的,是情况更加恶劣的无边无际的沙漠地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