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第三章 洪拳和八极
- 4 第四章 超脱系统
- 5 第五章 第一次穿越-《超体》
- 6 第六章 CPH4的真相和生命的意义
- 7 第七章 进化成“神”
- 8 第八章 承诺
- 9 第一章 一九一九
- 10 第二章 重练八极
- 11 第三章 细说拳理
- 12 第四章 玉碎瓦全
- 13 第五章 终见李书文
- 14 第六章 踏入暗劲的方法
- 15 第七章 易筋经和洗髓经不是达摩所传?
- 16 第八章 见神不坏和至诚之道
- 17 第九章 麻烦上门
- 18 第十章 八极对形意 上
- 19 第十一章 八极对形意 下
- 20 第十二章 不过如此
- 21 第十三章 打法,要打才能得法
- 22 第十四章 怒发冲冠
- 23 第十五章 雨夜杀戮
- 24 第十六章 冲入匪群
- 25 第十七章 杀光
- 26 第十八章 步入暗劲
- 27 第十九章 长白山行
- 28 第二十章 雷音震荡
- 29 第二十一章 狼群中救人
- 30 第二十二章 拜见大师兄
- 31 第二十三章 交手切磋
- 32 第二十四章 交换技艺
- 33 第二十五章 无奈参军
- 34 第二十六章 当班长
- 35 第二十七章 坚定信念
- 36 第二十八章 辞行
- 37 第二十九章 内视
- 38 第三十章 形意宗师 上
- 39 第三十一章 形意宗师 下
- 40 第三十二章 来龙去脉
- 41 第三十三章 动静
- 42 第三十四章 雷厉风行
- 43 第三十五章 赠功
- 44 第三十六章 行遍中国
- 45 第三十七章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 46 第三十八章 英雄迟暮
- 47 第三十九章 宗师未成
- 48 第四十章 俄国格斗家?
- 49 第四十一章 武当拳法与醍醐灌顶
- 50 第四十二章 龙争虎斗
- 51 第四十三章 败
- 52 第四十四章 疗伤
- 53 第四十五章 声名远扬 上
- 54 第四十六章 声名远扬 中
- 55 第四十七章 声名远扬 下
- 56 第四十八章 抱丹的道路
- 57 第四十九章 道人
- 58 第五十章 点悟
- 59 第五十一章 河洛
- 60 第五十二章 抱丹 上
- 61 第五十三章 抱丹 下
- 62 第五十四章 师徒交流
- 63 第五十五章 千叶枫一
- 64 第五十六章 原来是你
- 65 第五十七章 斩天
- 66 第五十八章 龟蛇盘
- 67 第五十九章 落幕
- 68 第六十章 陈真
- 69 第六十一章 再见张学良
- 70 第六十二章 各方皆动
- 71 第六十三章 反击
- 72 第六十四章 刺杀
- 73 第六十五章 束衣成枪,卷布如棍
- 74 第六十六章 离开和道路传承
- 75 第一章 煌煌武道,可通天人
- 76 第二章 飞天大盗
- 77 第三章 武当弃徒
- 78 第四章 暗中行动
- 79 第五章 前尘往事
- 80 第六章 被注意了
- 81 第七章 国安
- 82 第八章 有剑龙泉
- 83 第九章 道法神通
- 84 第十章 末法?末路?
- 85 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
- 86 第十二章 警告
- 87 第十三章 秘密会议
- 88 第十四章 李家和致公堂的反应
- 89 第十五章 我想见见他
- 90 第十六章 不死不休
- 91 第十七章 太祖长拳里的秘法
- 92 第十八章 五雷拳
- 93 第十九章 大动作
- 94 第二十章 一代奇人的陨落
- 95 第一章 初临贵地
- 96 第二章 惊鸿子
- 97 第三章 南荒道人的选择
- 98 第四章 此方道途
- 99 第五章 黑甲骑兵
- 100 第六章 一枪在手任纵横
- 101 第七章 血手屠夫
- 102 第八章 棋差半招
- 103 第九章 青莲一脉
- 104 第十章 生命元力入己身
- 105 第十一章 人形灵丹
- 106 第十二章 变戏法的老头
- 107 第十三章 内乱
- 108 第十四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109 第十五章 兵家神将
- 110 第十六章 尘埃落定
- 111 第十七章 刀气入体追杀来
- 112 第十八章 生死路
- 113 第十九章 道路终明了
- 114 第二十章 洗髓换血返先天
- 115 第二十一章 先天真气生
- 116 第二十二章 祸从天上来
- 117 第二十三章 恩将仇报
- 118 第二十四章 遗迹宫殿
- 119 第二十五章 七凶七杀阵
- 120 第二十六章 玄武异象,七雄并立
- 121 第二十七章 以一敌四
- 122 第二十八章 一再突破
- 123 第二十九章 诸天星辰
- 124 第三十章 星力淬己身
- 125 第三十一章 东都事起
- 126 第三十二章 示警
- 127 第三十三章 变化 上
- 128 第三十四章 变化 下
- 129 第三十五章 和氏玉璧
- 130 第三十六章 元神出手
- 131 第三十七章 玉璧择主
- 132 第三十八章 炼髓如霜,炼血汞浆
- 133 第三十九章 蜀中
- 134 第四十章 出手相助
- 135 第四十一章 凝气成罡,神意化形
- 136 第四十二章 对抗元神神通
- 137 请假
- 138 第四十三章 废去修为
- 139 第四十四章 盘氏之秘
- 140 第四十五章 蚩尤的刀 元神上门
- 141 第四十六章 大战元神
- 142 第四十七章 元神退去 五行宗
- 143 第四十八章 各方到来 上
- 144 第四十九章 各方到来 下
- 145 第五十章 故人相见
- 146 第五十一章 大杀四方 上
- 147 第五十二章 大杀四方 下
- 148 第五十三章 元神来袭
- 150 第五十四章 指掌之间无人敌
- 151 第五十五章 人劫终过
- 152 第五十六章 长安,我来了
- 153 第五十七章 太子动 农家现
- 154 第五十八章 仙种出 天机乱
- 155 第五十九章 约定
- 156 第六十章 墨家手段 稻麦成熟
- 157 第六十一章 天子驾崩
- 158 第六十二章 圣皇气息
- 159 第六十三章 登基异象
- 160 第六十四章 儒 法 兵
- 161 第六十五章 火中取栗,先乱后治
- 162 第六十六章 坐而论道
- 163 第六十七章 无上天魔大自在法
- 164 第六十八章 炼魂大阵
- 165 第六十九章 相互印证
- 166 第七十章 避而不见
- 167 第七十一章 金刚宗
- 168 第七十二章 四方无敌手
- 169 第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
- 170 第七十四章 最后一战(一)
- 171 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二)
- 172 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战(三)
- 173 第七十七章 最后一战(四)
- 174 第七十八章 最后一战(五)
- 175 第七十九章 最终一战(终)
- 176 第一章 宗教大会的背后
- 177 第二章 禅宗少林和龙门武当
- 178 第三章 诸多传承齐出手
- 179 第四章 一网打尽
- 180 第五章 诀别
- 181 第一章 降临!变形金刚的世界
- 182 第二章 山姆的奇异之处
- 183 第三章 横炮出击
- 184 请进来一观,不是TJ感言~~
- 185 第三章 横炮出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终见李书文
第五章 终见李书文
王中泉此时虽然气血衰败,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但这八个字仍然是铿将有力,掷地有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八个字落入苏明心中,好似洪钟大吕,铿然发声,震动心神。
这是一个武者的声音,更是一种不屈的气节。苏明忽然明白了,为何直到后世,国术虽然没落,但是武侠之风,一直在国人中流传,甚至愈燃愈烈。
这是一个令人尊者的长辈,更是一个真正的武者。苏明恭恭敬敬向这位一代八极大师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第二日,苏明便收拾好了包裹,来向王树轩辞行。
王树轩看着苏明,道:“你此番一走,也不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我习武多年,也有些心得,就都给你了。”言罢,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与苏明,道:“去了之后,代我向师叔问好。”
苏明闻言心中也是不舍,但将这本册子放入怀里,便向王树轩告辞,转身离去。
此时即使已经是一九一九年,交通仍然十分的不便,火车也只有在大城市之间才有。苏明此去沧县,一路上都是步行。尤其是现在治安混乱,路上也十分危险。不过好在沧县里北京并不远,正常来说,依照苏明的体能脚力,不过几日就能到达。
民国初期,北洋军阀虽然主政,但是并不能真正的号令地方,民间尤以匪祸严重,却又难以剿灭。匪祸由来已久,自晚清开始,官府和外国军队、农民军、革命党、会党之间冲突不断,每一次冲突或战事后,都会产生大量溃兵,他们中很多人走投无路,就会投身匪帮。而民国之后的军阀割据,多次乱战,也是匪帮的重要来源。当时,土匪持枪抢劫,甚至对抗政府的新闻,时常见于各地报端。
匪患如此严重,当时政府又无力剿灭,民众只有自己出钱、出力,组织民团,武装起来对抗土匪。所谓“民团”,又称“团练”,就和《水浒传》中的祝家庄、曾头市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由地方乡绅、地主组织起来,保障一方安宁。只不过梁山好汉们用刀枪剑戟,近代土匪换上了枪支火炮。
种种情形,构成了民国时代,奇特的社会环境。在各地省会等大城市里,明面上有政府,有军阀,暗地里也少不了黑帮、团伙等。在下属的区县、乡镇等地方,是政府和军阀势力的空白区域,就是民团、保安大队、土匪等势力犬牙交错。各地情形都不同,十分复杂。
苏明一路上小心谨慎,倒也没碰到什么麻烦的事。白天上路,到了晚上,就在乡间的农民家过夜。沧县地处北京南方,距离北京城不过二百多公里。这里大部分区域还是在北洋军阀的控制之下,治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一路走来,真正认识了民国这个奇特的时代。在北京城中,他见过学生游行,声势浩大,群情激奋。也曾在八极武馆中忘我苦练,什么都不关心。如今在路上,又见到民间疾苦。他似乎看到了人生的不同状态,尝到了人生的种种滋味,心灵似乎更加充实起来。
在一步步的行走中,自然的配合着八极拳两仪桩和小架子的拳意拳形。走在路上时候,也是一起一伏。渐渐地,苏明好像忘记了那些形式上的动作和要领,只留下每个动作的一点真意在心中。
一般的普通人,就算通过锻炼,一天走三十公里左右也已经差不多是极限。苏明现在的体能,要比普通人强上太多,一天走七八十公里也不会累。苏明便听说过民国时期有拳法高手,早上从天津出发,走到北京城拜访朋友,晚上再走回来。有时候甚至火车还没到,人就到了。对于真正的拳法高手来说,放开了手脚,夜间行走,不让人看见,走个几百里,并不是什么难事。
古代战场上,军令如山,一些不会武功地士兵,也能在一晚上走出不可思议的路程来。比拼脚力,这本来就是武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苏明现在还不能和那些拳法高手比,但是放开手脚,一天走上百公里,也并不是问题。不过他在走路的时候,把两仪桩和八极小架的功夫都用上,自然比平常走的满了许多。一天下来,也不过四五十公里。不过这般走路,却是让他把八极拳的练法慢慢融入了生活中最普通的行住坐卧里,功夫又深了一些。
一连走了五六天,便到了沧县。罗疃村在沧县几乎是人人皆知,不过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路。苏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便走到了罗疃村。李书文并不是罗疃村人,不过他师父张景星是罗疃村人。如今师父年级已大,李书文便常住在罗疃村,照顾师父。
进了罗疃,苏明便见家家户户,不论大人小孩,似乎都有一些八极拳的底子在身上,尤其是见有不少小男孩、小女孩,在蹦蹦跳跳的练着八极拳的两仪桩和小架子,虽然并不标准,却很认真,劲头十足。
“果然是八极之乡。”苏明心中暗暗感慨,一路打听,便到了祖师张景星居住的地方。一眼看去,是个四合院,大门开着,里面庭院很大,也有些人在里面练拳。
苏明却是知道,张景星这位师祖和他的师兄黄四海,在八极门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培养了王中泉、李书文、张毓衡、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等多位名徒,才将八极拳发扬光大。尤其是这位祖师还精于周易占卜看风水,人情练达,有折冲樽俎之才,在沧州东南影响极大,乡人尊称“张三爷”。
苏明敲门拜见,却见一个小男孩,约莫有十来岁,一阵风似的跑出来,问道:“你找谁?”
苏明连忙道:“我来拜见李书文师父。”
男孩装作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上下打量了一番苏明,道:“你可是叫苏明?”
苏明心中奇怪,问道:“我是苏明,你怎么会知道?”
男孩嘻嘻笑道:“我不告诉你,跟我来见过师父。”
苏明无奈,却也连忙跟了上去。进了大厅,却见一人身穿长袍大褂,背对自己。虽身高尚不到一米七,却自有种岳峙渊渟的气度,令人心生叹服。刚才活泼灵动的少年,在一旁站立,朗声道:“师父,师伯说的苏明到了。”
苏明心中狂跳不止,他终于见到了这位八极拳史上最出名的祖师!其一身拳法之高,足以名列古往今来武林的最巅峰!他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以登峰造极的拳法枪法,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更因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这位八极门史上的传奇人物、一代巨擘,转过身来,问道:“你就是苏明?”
眼前之人,眉毛浓密,须发皆黑,虽不作势,却自有股不怒而威的气势。苏明心中不由得想道:“我曾在书中读到,拳术到了化劲的巅峰,有一种打法叫目击,甚至可以不动而屈人之兵。我一直不相信,现在看来,恐怕是真的了……”
听到李书文问话,苏明连忙道:“晚辈正是苏明,有书信为证。”从怀中取出王中泉手书,递了过去。
李书文看了看信,道:“师兄先前就曾来信,与我说有一人,可传我衣钵,不想现在才到。倒是我见你走路之中也有两仪桩和小架的真意,练法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登堂入室。初来乍到,你先住下,等过两天再行拜师。”王中泉和李书文师兄弟交情深厚,师兄推荐的人,李书文自然是不会怀疑。
苏明自然称是,却看到旁边的小男孩,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鬼主意。
李书文在男孩脑瓜上一拍,道:“云樵,你去带他安顿一下。”
当下,男孩便带着苏明去了。一路上,苏明脑子里都是晕晕乎乎的,他这就见到李书文,而且要成为他的弟子了?
男孩带着苏明到了一个房间,道:“这就是你的房间了。”
苏明突然问道:“刚才师父管你叫云樵,那你姓什么?”
男孩头一昂,道:“我姓刘!”
苏明闻言却是一震,八极拳除了李书文外,他的三名弟子,也曾在激烈变革的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奇异的角色。
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直到伪满。
小弟子刘云樵,在GMD政府警备队服役,当过侍卫队教官和蒋中正警卫。
与刘云樵同时跟李书文学八极拳的李健吾,做过开国领袖的警卫。
如此,传奇般的李书文的三个弟子先后出现在多变的中国历史权力层支撑点上,可见八极拳的强劲。更可从这三人身上,看到李书文的深不可测。
而眼前这个小男孩,居然就是刘云樵。他在李书文去世后,参军报国,当过蒋中正委员长的警卫,更曾加入情报组织,多次次深入敌后进行暗杀,曾经有传言认为他即是传说中的“天字第一号”、“长江一号”。最后去了台湾,将螳螂拳和八极拳重合,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台湾螳螂八极拳”。为八极拳在台湾的推广,起到了绝大的作用,堪称一代宗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八个字落入苏明心中,好似洪钟大吕,铿然发声,震动心神。
这是一个武者的声音,更是一种不屈的气节。苏明忽然明白了,为何直到后世,国术虽然没落,但是武侠之风,一直在国人中流传,甚至愈燃愈烈。
这是一个令人尊者的长辈,更是一个真正的武者。苏明恭恭敬敬向这位一代八极大师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第二日,苏明便收拾好了包裹,来向王树轩辞行。
王树轩看着苏明,道:“你此番一走,也不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我习武多年,也有些心得,就都给你了。”言罢,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与苏明,道:“去了之后,代我向师叔问好。”
苏明闻言心中也是不舍,但将这本册子放入怀里,便向王树轩告辞,转身离去。
此时即使已经是一九一九年,交通仍然十分的不便,火车也只有在大城市之间才有。苏明此去沧县,一路上都是步行。尤其是现在治安混乱,路上也十分危险。不过好在沧县里北京并不远,正常来说,依照苏明的体能脚力,不过几日就能到达。
民国初期,北洋军阀虽然主政,但是并不能真正的号令地方,民间尤以匪祸严重,却又难以剿灭。匪祸由来已久,自晚清开始,官府和外国军队、农民军、革命党、会党之间冲突不断,每一次冲突或战事后,都会产生大量溃兵,他们中很多人走投无路,就会投身匪帮。而民国之后的军阀割据,多次乱战,也是匪帮的重要来源。当时,土匪持枪抢劫,甚至对抗政府的新闻,时常见于各地报端。
匪患如此严重,当时政府又无力剿灭,民众只有自己出钱、出力,组织民团,武装起来对抗土匪。所谓“民团”,又称“团练”,就和《水浒传》中的祝家庄、曾头市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由地方乡绅、地主组织起来,保障一方安宁。只不过梁山好汉们用刀枪剑戟,近代土匪换上了枪支火炮。
种种情形,构成了民国时代,奇特的社会环境。在各地省会等大城市里,明面上有政府,有军阀,暗地里也少不了黑帮、团伙等。在下属的区县、乡镇等地方,是政府和军阀势力的空白区域,就是民团、保安大队、土匪等势力犬牙交错。各地情形都不同,十分复杂。
苏明一路上小心谨慎,倒也没碰到什么麻烦的事。白天上路,到了晚上,就在乡间的农民家过夜。沧县地处北京南方,距离北京城不过二百多公里。这里大部分区域还是在北洋军阀的控制之下,治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一路走来,真正认识了民国这个奇特的时代。在北京城中,他见过学生游行,声势浩大,群情激奋。也曾在八极武馆中忘我苦练,什么都不关心。如今在路上,又见到民间疾苦。他似乎看到了人生的不同状态,尝到了人生的种种滋味,心灵似乎更加充实起来。
在一步步的行走中,自然的配合着八极拳两仪桩和小架子的拳意拳形。走在路上时候,也是一起一伏。渐渐地,苏明好像忘记了那些形式上的动作和要领,只留下每个动作的一点真意在心中。
一般的普通人,就算通过锻炼,一天走三十公里左右也已经差不多是极限。苏明现在的体能,要比普通人强上太多,一天走七八十公里也不会累。苏明便听说过民国时期有拳法高手,早上从天津出发,走到北京城拜访朋友,晚上再走回来。有时候甚至火车还没到,人就到了。对于真正的拳法高手来说,放开了手脚,夜间行走,不让人看见,走个几百里,并不是什么难事。
古代战场上,军令如山,一些不会武功地士兵,也能在一晚上走出不可思议的路程来。比拼脚力,这本来就是武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苏明现在还不能和那些拳法高手比,但是放开手脚,一天走上百公里,也并不是问题。不过他在走路的时候,把两仪桩和八极小架的功夫都用上,自然比平常走的满了许多。一天下来,也不过四五十公里。不过这般走路,却是让他把八极拳的练法慢慢融入了生活中最普通的行住坐卧里,功夫又深了一些。
一连走了五六天,便到了沧县。罗疃村在沧县几乎是人人皆知,不过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路。苏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便走到了罗疃村。李书文并不是罗疃村人,不过他师父张景星是罗疃村人。如今师父年级已大,李书文便常住在罗疃村,照顾师父。
进了罗疃,苏明便见家家户户,不论大人小孩,似乎都有一些八极拳的底子在身上,尤其是见有不少小男孩、小女孩,在蹦蹦跳跳的练着八极拳的两仪桩和小架子,虽然并不标准,却很认真,劲头十足。
“果然是八极之乡。”苏明心中暗暗感慨,一路打听,便到了祖师张景星居住的地方。一眼看去,是个四合院,大门开着,里面庭院很大,也有些人在里面练拳。
苏明却是知道,张景星这位师祖和他的师兄黄四海,在八极门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培养了王中泉、李书文、张毓衡、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等多位名徒,才将八极拳发扬光大。尤其是这位祖师还精于周易占卜看风水,人情练达,有折冲樽俎之才,在沧州东南影响极大,乡人尊称“张三爷”。
苏明敲门拜见,却见一个小男孩,约莫有十来岁,一阵风似的跑出来,问道:“你找谁?”
苏明连忙道:“我来拜见李书文师父。”
男孩装作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上下打量了一番苏明,道:“你可是叫苏明?”
苏明心中奇怪,问道:“我是苏明,你怎么会知道?”
男孩嘻嘻笑道:“我不告诉你,跟我来见过师父。”
苏明无奈,却也连忙跟了上去。进了大厅,却见一人身穿长袍大褂,背对自己。虽身高尚不到一米七,却自有种岳峙渊渟的气度,令人心生叹服。刚才活泼灵动的少年,在一旁站立,朗声道:“师父,师伯说的苏明到了。”
苏明心中狂跳不止,他终于见到了这位八极拳史上最出名的祖师!其一身拳法之高,足以名列古往今来武林的最巅峰!他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以登峰造极的拳法枪法,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更因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这位八极门史上的传奇人物、一代巨擘,转过身来,问道:“你就是苏明?”
眼前之人,眉毛浓密,须发皆黑,虽不作势,却自有股不怒而威的气势。苏明心中不由得想道:“我曾在书中读到,拳术到了化劲的巅峰,有一种打法叫目击,甚至可以不动而屈人之兵。我一直不相信,现在看来,恐怕是真的了……”
听到李书文问话,苏明连忙道:“晚辈正是苏明,有书信为证。”从怀中取出王中泉手书,递了过去。
李书文看了看信,道:“师兄先前就曾来信,与我说有一人,可传我衣钵,不想现在才到。倒是我见你走路之中也有两仪桩和小架的真意,练法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登堂入室。初来乍到,你先住下,等过两天再行拜师。”王中泉和李书文师兄弟交情深厚,师兄推荐的人,李书文自然是不会怀疑。
苏明自然称是,却看到旁边的小男孩,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鬼主意。
李书文在男孩脑瓜上一拍,道:“云樵,你去带他安顿一下。”
当下,男孩便带着苏明去了。一路上,苏明脑子里都是晕晕乎乎的,他这就见到李书文,而且要成为他的弟子了?
男孩带着苏明到了一个房间,道:“这就是你的房间了。”
苏明突然问道:“刚才师父管你叫云樵,那你姓什么?”
男孩头一昂,道:“我姓刘!”
苏明闻言却是一震,八极拳除了李书文外,他的三名弟子,也曾在激烈变革的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奇异的角色。
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直到伪满。
小弟子刘云樵,在GMD政府警备队服役,当过侍卫队教官和蒋中正警卫。
与刘云樵同时跟李书文学八极拳的李健吾,做过开国领袖的警卫。
如此,传奇般的李书文的三个弟子先后出现在多变的中国历史权力层支撑点上,可见八极拳的强劲。更可从这三人身上,看到李书文的深不可测。
而眼前这个小男孩,居然就是刘云樵。他在李书文去世后,参军报国,当过蒋中正委员长的警卫,更曾加入情报组织,多次次深入敌后进行暗杀,曾经有传言认为他即是传说中的“天字第一号”、“长江一号”。最后去了台湾,将螳螂拳和八极拳重合,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台湾螳螂八极拳”。为八极拳在台湾的推广,起到了绝大的作用,堪称一代宗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