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9 第三个壮丁
- 110 第110章 有令没有城
- 111 第111章 痛苦的蜕变
- 112 第112章 颜肃之支招
- 113 第113章 新君新烦恼
- 114 第114章 提前的道歉
- 115 第115章 干翻御史台
- 116 第116章 着急的岳父
- 117 第117章 诸王第二招
- 118 第118章 苦逼的皇帝
- 119 第119章 前进吧少年
- 120 第120章 中二的归义
- 121 第121章 小变态制糖
- 122 第122章 丁号的建议
- 123 第123章 好处到手了
- 124 第124章 崩溃的修士
- 125 第125章 逼疯老神仙
- 126 第126章 挨揍的外甥
- 127 第127章 今天爆字数
- 128 第128章 新年大热闹
- 129 第129章 虎走山不空
- 130 第130章 两个小变态
- 131 第131章 变态真可怕
- 132 第132章 朝廷窝里斗
- 133 第133章 忙碌的变态
- 134 第134章 皇帝耍贱招
- 135 第135章 朝臣的反击
- 136 第136章 朴实的表白
- 137 第137章 坑爹的情缘
- 138 第138章 就是这么寸
- 139 第139章 变态成年啦
- 140 第140章 变态的难题
- 141 第141章 怎么会这样
- 142 第142章 白挨一顿打
- 143 第143章 天雷梗出现
- 144 第144章 想得太美了
- 145 第145章 苦逼的虞喆
- 146 第146章 暴走的变态
- 147 第147章 女王的误会
- 148 第148章 不太平的年
- 149 第149章 准备回去啦
- 150 第150章 麻烦变大了
- 151 第151章 回到根据地
- 152 第152章 识相的二郎
- 153 第153章 神秘的丁号
- 154 第154章 丁号的身世
- 155 第155章 女王的来信
- 156 第156章 忙碌的结巴
- 157 第157章 奋力的丁号
- 158 第158章 神仙与中二
- 159 第159章 彻底当家了
- 160 第160章 老天的厚爱
- 161 第161章 未来的难题
- 162 第162章 人口多起来
- 163 第163章 腹黑的中二
- 164 第一次会师
- 165 第165章 女王的检阅
- 166 第166章 最后的面试
- 167 第167章 终于造反了
- 168 第168章 抢先分蛋糕
- 169 第169章 不满的世家
- 170 第170章 挖了一个坑
- 171 第171章 中二的报复
- 172 第172章 百密有一疏
- 173 第173章 突来的刺杀
- 174 第174章 厉害的女人
- 175 第175章 一去成永恒
- 176 第176章 长远的建议
- 177 第177章 又一个中二
- 178 第178章 河间王求婚
- 179 第179章 准备发盒饭
- 180 第180章 盒饭发下来
- 181 第181章 祸害遗千年
- 182 第182章 告密的祸害
- 183 第183章 又一份盒饭
- 184 第184章 神奇的脑洞
- 185 第185章 变态她愿意
- 186 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
- 187 第187章 猪队友再现
- 188 第188章 躺着也中枪
- 189 第189章 大幕拉开了
- 190 第190章 两个神逻辑
- 191 第191章 行将赴征程
- 192 第二次会师
- 193 第193章 民心与士望
- 194 第194章 京城风云变
- 195 第195章 义者与仁人
- 196 第196章 酝酿的改制
- 197 第197章 忙碌的冬季
- 198 第198章 学霸见学霸
- 199 第199章 六郎的遭遇
- 200 第200章 两百章 了呢
- 201 第201章 开阔新思路
- 202 第202章 大胆的试探
- 203 第203章 计划实施中
- 204 第204章 女王的初秀
- 205 第205章 神兽犯错了
- 206 第206章 女部的出现
- 207 第207章 相争没人性
- 208 第208章 结两姓之好
- 209 第209章 又出鬼主意
- 210 第210章 又一个能人
- 211 第211章 终于出嫁啦
- 212 第212章 颜肃之伤重
- 213 第213章 很肥的一章
- 214 第214章 到得好及时
- 215 第215章 小鬼来当家
- 216 第216章 新仇与旧恨
- 217 第217章 烫手的山芋
- 218 第218章 不能让他来
- 219 第219章 郁陶的表态
- 220 第220章 将军下扬州
- 221 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
- 222 第222章 复杂的旧账
- 223 第223章 又在犯坏了
- 224 第224章 阮梅的发现
- 225 第225章 不平静的夜
- 226 第226章 终于回家啦
- 227 第227章 好事又将近
- 228 第228章 可爱的意外
- 229 第229章 美在于发现
- 230 第230章 务实的老人
- 231 第231章 岳茂被完虐
- 232 第232章 一家大忽悠
- 233 第233章 坑爹的阮梅
- 234 第234章 混乱的临安
- 235 第235章 姐夫小舅子
- 236 第236章 对比太伤人
- 237 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
- 238 第238章 山璞的计划
- 239 第239章 无巧不成书
- 240 第240章 重回旧京城
- 241 第241章 做戏做全套
- 242 第242章 为难的楚丰
- 243 第243章 神兽的野望
- 244 第244章 阮梅也称帝
- 245 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
- 246 第246章 不安份的人
- 247 第247章 公私两不误
- 248 第248章 惹事的炖鱼
- 249 第249章 你快登基吧
- 250 第250章 小变态出关
- 251 第251章 女王的训诫
- 252 第252章 中二做皇帝
- 253 第一次分红
- 254 第一□□会
- 255 第255章 彪悍的公主
- 256 第256章 聪明的胖纸
- 257 第257章 姐夫是好人
- 258 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
- 259 第259章 狡猾的姐姐
- 260 第260章 女人的誓言
- 261 第261章 逗比的相亲
- 262 第262章 遇到一个宝
- 263 第263章 水上与水下
- 264 第264章 万事皆有始
- 265 第265章 女人的难题
- 266 第266章 一捅天下吧
- 267 第267章 后补的徼文
- 268 第268章 僵持的局面
- 269 第269章 进击的公主
- 270 第270章 学霸的战争
- 271 第271章 夫妻档会师
- 272 第272章 大王来巡山
- 273 第273章 东西大不同
- 274 第274章 好多的盒饭
- 275 第275章 两章 合一章
- 276 第276章 天下一统了
- 277 第277章 粉丝的执着
- 278 第278章 神兽的先手
- 279 第279章 忙碌的公主
- 280 第280章 开明的亲戚
- 281 第二次分红
- 282 第282章 一同去郊游
- 283 第283章 狡猾的太子
- 284 第284章 又遇奇葩事
- 285 第285章 粗暴的处理
- 286 第286章 开始建城啦
- 287 第287章 又要坑人了
- 288 第288章 又一熊孩子
- 289 第三次分红
- 290 第290章 一群坑爹货
- 291 第291章 遭遇猪队友
- 292 第292章 老神仙悟道
- 293 第293章 唐仪的哲学
- 294 第294章 天助自助者
- 295 第295章 摊牌与反击
- 296 第296章 聪明的余冼
- 297 第297章 群殴与无间
- 298 第298章 助拳的来了
- 299 第299章 解封的李今
- 300 第300章 秃头与狗头
- 301 第301章 思想的隔阂
- 302 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
- 303 第303章 公平的老板
- 304 第304章 舞弊的怀疑
- 305 第305章 凶悍的女人
- 306 第306章 努力打补丁
- 307 第307章 命也太好了
- 308 第308章 活泼的太学
- 309 第309章 叶老师训话
- 310 第310章 拉快进度条
- 311 第311章 事态在扩大
- 312 第312章 战斗的友谊
- 313 第313章 一代脑补帝
- 314 第314章 诸女齐谋划
- 315 第315章 皇帝的决心
- 316 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
- 317 第318章 林瑶番外一
- 318 第319章 林瑶番外二
- 319 第320章 最后的番外
- 320 第317章 正文写完了
- 321 第318章 林瑶番外一
- 322 第319章 林瑶番外二
- 323 第320章 最后的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19章 前进吧少年
第119章 前进吧少年
米丞相去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颜肃之正在组织大家开会,会议主题:建设归义……昂州。
颜神佑与会。
其他参与的人有一半儿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另一半虽然惊诧,却也按捺住了没有当场发难。归义本地的,以卢慎为代表,完全是“这很正常”的心态。京城来的,想到她大战御史时的泼辣劲儿,也都退缩了——这才是按捺的真相。
颜神佑就这么一身粉嫩嫩的襦裙,坐在颜肃之的左手边儿上。说实话,还挺赏心悦目的。弄得大家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放温柔了好多。哪怕知道她很恐怖,可光看脸吧,还是忍不住把她当个软妹。
先由方章汇报了归义的情况,这些颜神佑以前知道,但是近来归义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是以她听得很认真。听到盐田另立的时候,颜神佑还微微一笑。便有些大叔大哥们觉得摸到了一点真相。
方章说完了,就是卢慎做总结,并且指出了问题之所在:“使君驻归义,对其余几郡并不熟知,几郡之郡守恐怕还要打交道。又有,因昂州偏僻,这个……官员并不满员,桑亭郡治下只是缺属官,再往南,郡内或有缺县令者——不是朝廷没有任命,是县令根本就没有到任。”
徐昭问道:“那是谁在管?”
卢慎看了他一眼,仍然回答道:“无人管,倒也没乱,人太少,乱也乱不起来。税也缴得少,朝廷也没办法在意了。”
徐昭:“……”我TM这是到了个什么地方啊?T T再看一眼山璞的帅脸,才压抑住了哭泣的冲动。
颜神佑知道徐昭这样抢话是对卢慎不够尊重,卢慎虽然是颜肃之的属官,他也是正经的官员了,而且是刺史这边的。徐昭现在只是个县令,不等人家说完话就发问,这是很不好的。
咳嗽一声,颜神佑道:“大郎你等卢大郎说完,我看要急的不止这一条。”
卢慎微微笑一下:“确如小娘子所言。”
京城诸人:卧槽!还有更严重的?
卢慎道:“正是,诸位可知,昂州有多少人?”
颜肃之虽做了昂州刺史,昂州的地盘也很大,但是手里的人口着实很少。算上昂州,全天下如今已经有十三个州了,昂州不说是最贫瘠的吧,贫困三甲里肯定有它。人口也少,想想归义如今是郡了,在册的户口还不满五万户。虽经战乱,天下户口破了六百万。昂州这地界儿,光名义上的郡,就有四个,可每一个,户口都跟归义郡差不多,加起来不够三十万,绝对的贫困线下。
颜肃之现在地盘有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
增加人口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喊出来的,人口也有生产周期,至少得是十五年,并且医疗卫生条件不达标,婴幼儿的死亡率也高。如果想短期内增加人口,就只有招徕别处的人。昂州是个偏僻的地方,谁特么肯来呢?京城来的这些人,要不是为了施展抱负,又或者是跟颜肃之关系好来帮忙,谁TM选昂州来移民啊?又不是有仇家追杀、更不是朝廷流放!
因颜肃之还没到,但是卢慎作为他的副官,倒有一定“便宜行事”的权利,颜肃之临行前也给了他一点特权。在颜肃之赴京的这段时间,他已经移文到各郡,让各郡的郡守写公文汇报了。卢慎大概估计出了上面这个不太确切的数值,具体一点的,还要颜肃之移文给原来的刺史,从刺史那里要官文的档案。
在坐的人都知道,卢慎估算的这个数值,与真实情况应该也差不太多。昂州就是这么个一穷二白的情况。
室内一片静默。
姜云咳嗽一声:“也不至于这么惨,单就归义来说,咱们既不穷,人也不算很少了。”说完,看了颜神佑一眼。
众人的表情都舒展了开来,对啊,大家是跟着颜肃之来的,他的根据地在归义。而且以他这二年的发展来看,将全境收拾得像个样子,也花不了太多的时候,大概……有个十年八年的也就差不多了吧?
昂州有着不短的海岸线,虽然有海贼,可是也有滩涂地。海贼杀一杀,盐场开一开,富裕可期。那可是盐啊!内里便有颜肃之一个年长的同窗,一捋须,戏言:“使君姓氏好。”众人皆笑。
颜肃之也笑了:“桑亭等处,不须多虑,弃县而逃的,这辈子都不要想做官了。不服我号令的,也请另谋高就。卢郎将各人名单履历拟来,我来具本。”
众人精神一振,大家本来就是冲着施展报负来的,不怕辛苦,却是担心有不一心、扯后腿的。现在颜肃之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自然是欢迎的。
下面的问题,还是卢慎来说的:“昂州新立,城垣未建。”
颜肃之目视颜神佑,颜神佑道:“这个我却是想到了,已画了个草图。巧了,看这几个月,归义也没大变样儿,正好,先前的规划可以不用做了,直接做这个便可。”
颜神佑没有点土木工程专精这个技能点,但是她的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画个大概的城区图还是不在话下的。至于垒墙盖房子,那自然有专业人士去做,她只要做个整体规划就好了。比如工厂要建在下风处,或者是风向对角线转九十度这样(……)。
她的勾画,干脆舍弃了现在有归义城,将它划给徐昭去当县城了。万丈高楼平地起,才是最爽快的。不但有内城、外城,衙门、居住区、商业区……附近还有兵营,嗯,还放了一个大大的肥料池。
到了这个年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已经做得很好了。【1】基本上,暴雨的时候一般不会淹城,用粗陶管做水管,直接排到河里或者地下暗沟之类的。归义旧县城就是这么做的。
肥料池这地方呢,一般城市是没有的。什么生活垃圾啊、排泄物啊之类的,当然也有全丢的情况,但是如果是城镇的话,会有集中收集丢弃的习惯。乃至于有以此为生的。颜神佑干脆就另挖一处大大的坑池,积肥,用来肥田好了。反正要开荒,上点肥料,有助于增加土地肥力。
规划得倒是挺不错,看的人都两眼放光,这样的大手笔,看起来就很顺眼有木有?突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有木有?
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
姜云摸摸鼻子:“不说时间了,这得要多少人?”
颜神佑道:“早晚得做,不然挤不下这许多人,盖得小了,以后还要再费二遍事儿。要做的事情多了,谁耐烦见天地修修补补?”
颜肃之道:“现在没这么多人。”
一直沉默的山璞道:“有人。”
颜肃之:“啥?”你的人?这样不好吧?盖这么一座城,没个几万人脱产劳动,得盖到猴年马月去啊?脱产了,谁来养活呢?
颜神佑一拍手:“我知道。”
丁号也沉默,也一拍手:“我、也、知、道。”
卢慎也笑:“我也知道。”
姜云:“哦!原来如此!”
徐昭郁闷地拉一拉山璞垂下来的袖角:“山郎,到底是什么呀?”
颜肃之道:“你兵练得如何了?”
山璞道:“明日,请使君与诸位前往一观,如何?”
颜肃之点头答应了。山璞的意思,就是支持他报仇,然后将南边——现在也是在昂州境内——的那些其他部族给收拾了,这不就有人了吗?如果以山璞的手下来估计吧,搞定了南边的山边,至少能再清出十万户来,这真是对昂州人口的一个了不起的补充。
既然说到了兴兵,颜肃之就想到了昂州的军事力量了,正要说“下一个议题,大家来讨论一下,一州的兵马太少了也不像话,我从朝廷那里要到了招募名额了。”外面小吏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使君!朝廷急报!米丞相老去了!”
————————————————————————————————
一屋子的人都受惊站了起来。米丞相对于朝廷的意义不好说,但是对于昂州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他是偏袒着颜肃之的。他走了,除非换楚丰亲自上阵,否则不会对颜肃之比现在更好了。
还是徐昭,问他舅:“阿舅,现在怎么办?”
颜肃之皱眉道:“等消息罢。一时半会儿,不至于出甚大变动的,只是我等需要加紧了。山郎,你如今既已封侯,却还无字,我与你取一表字,可好?”
山璞躬身道:“固所愿也,正欲请耳。”
颜肃之笑道:“如此,你去准备,明日我与大家去你那里。”
山璞答应一声。颜肃之道:“今日便到这里罢,方郎行文,命各郡守赶来见人,移文扬州,请他们将四郡文簿发来!叫何三去接管。诸位将各自所辖之文书办一交割,阿昭与四郎交接钥匙即可……”一一分派妥当。他带来的同窗们,与方章一起,分任六曹祭酒。
郡县长官如前言,丁号心内颇想入州府,奈何才做县令,还未有甚建树,不好贸然提要求,只得暂缓。又有别驾、主簿等职,卢慎等人担任。其余空缺之职,乃是归义本地的豪强,本次会议不曾将他们召来。又有为其余三郡的英才预留的职位,这要等颜肃之见过了这三郡的郡守之后再说。
丁号道:“使、君、当、巡、视、全、州。”这个建议相当不错。
颜肃之匆匆点头道:“见过三郡守,便当启行,山郎随我一同去。”
山璞领命。
最后颜肃之说,赶紧的,买铁!他得到了都督军事的头衔,自然是可以催要军械的。一面下令,一面恨恨地道:“只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颜神佑心说,千军也不易得啊,要群殴的人手简单,真正职业军人,您这才到哪儿呢?便是主动请缨:“阿爹,咱家部曲,我来?”
颜肃之恨恨地道:“不然还有谁啊?!”
颜渊之松了一口气:“对对对,就你了。我看你练兵就挺好的。”
众人秒懂,颜家人口少啊!在京里的那得看家,不能动。在昂州的,颜肃之要组建昂州新的所有机构,颜渊之新做郡守,这个郡比昂州只早那么几个月,也够忙的。颜家再没成年男人可用了!男孩子倒有那么几个,最正经的继承人六郎,今年六岁,是个还能跟小女孩儿毫不避讳地玩耍的年纪。颜渊之的儿子们略大,也才刚过十岁。
就只有颜神佑可以用了,虽然是个女孩子,好歹……素质不错(……)年纪也够了。最重要的是,她姓颜啊!除此之外,颜肃之竟然再找不到一个适合练兵的、能放心将家底子交给他的人了。
于是,在颜渊之表示“人都交出去了,你们爱怎么搞怎么搞”和颜肃之的明确授权之下,颜神佑顺手接管了如今加起来足了三千人的部曲队伍。颜肃之挠头道:“州郡招兵……卧槽!尼玛这得交给谁啊?”
众人都不吭气了。哪怕是颜肃之的同窗,书生也有战场梦,可也不敢轻易接话。他们来是充当刺史府里的属员的,专业不对口。
卢慎道:“反正归义还是县的时候,小娘子也管过这些士卒(姜云等人=囗=脸),暂缓一二月招募士卒,这些人都交给小娘子,也带得过来。等忙过了这一阵儿,使君再亲自招募操练,也来得及。只是,明日之后,使君也需露个面儿,安抚一下士卒才好。”
颜肃之颔首道:“好。”
丁号道:“发、信、回、京。”
颜肃之道:“应该的。”
往京里去哀悼米丞相、安抚米丞相家属包括小皇帝的信件发出,总得等个十天半个月的才能收到回信。
第二天,可就是颜肃之携众去巡视山璞的部族兼为山璞取字的日子了。
虽说依礼是女子十五及笄,男子二十冠礼,可到了这个时候,不够年龄结婚的都有,肯定不能完全照古礼来。州府诸人都十分理解这一点,不过依然坚持,既然取字了,那就提前行个冠礼吧,不然不像话儿啊。
可山璞他爹死了,没有主持人,这一项只好在丁号的提议之下,由颜肃之兼任。其余的宾客一类,州府诸人都抢着干了。又有徐昭、姜云等年轻人,抢着来帮忙,倒也显得十分热闹。
先是阅兵。山民皆穿蓝,短打扮,执藤、木盾,武器也花样繁多。颜神佑是跟着姜氏来提前给阿婉帮忙的,布置完了会场,也跟阿婉一起看阅兵。颜神佑凝神望去,只见这队伍……不怎么齐整,还喜欢将武器举起来鬼叫。
颜神佑对阿婉悄声道:“他们这列队,怎么有些奇怪?”
阿婉也小声道:“我们山里,与山下不一样的,到哪里找山下那么大的地方列阵?打起来哪哪儿都是,几个人凑一处就开打。哪怕开始站得整齐了,后来也得散。管他列什么样的阵呢,能杀人的就是好兵。”
姜氏额角一抽,为什么她教出来的丫头都这么黄暴?!
六郎在旁默不作声,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颜神佑听了阿婉的话,心中忽然一动:“你这种战法,好像也是列阵的一种呢。配合好了,比大阵还有用哩,等我想一想哈。”
阿婉道:“真的?想好了告诉我呀。”
颜神佑道:“我也要接手练兵的,正在琢磨着这事儿呢。开始必然是要结阵的,打到最后,如果散了,又该如何呢?”
姜氏,姜氏已放弃治疗女儿了。对于颜神佑,她与颜肃之近来也有一次长谈,尤其是练兵的问题上。颜肃之的底子薄,可用的人少,子侄都是毛孩子。哪怕剿匪过程中发现了几颗好苗子,现在也只好观察一下再说。再者,能打仗、会带兵,这不是决定要素,决定栽培哪一个,最主要的还是看可不可靠。没有人比自己家孩子更可靠了。
姜氏叹道:“大郎是够大了,却是爵主。二郎以下,都不如神佑的年纪大,六郎他们兄弟都太小呀!”
再想养出个淑女,她也得为全家的大局考虑。在她闺女能担当得起来的时候,说不得,姜氏也是要妥协的。
两个女孩子叽叽喳喳间,阅兵已经结束了。刺史府诸人虽然看不惯这样混乱的阅兵,看山民的体型和气质,却都认为有潜力,也都夸山璞的族人“健壮”。他们的心思,已经飞到了提前举行的冠礼仪式上了。
有了京中来的学者们在,又有姜氏提前准备,冠礼的仪式是再没有问题的了。颜肃之为山璞取字“蕴华”,恰合“璞”字之意,听的人都说好。族人们常见山璞穿着山下人的衣服,倒也不觉得别扭。山璞封侯归来,族人与有荣焉,士气十分高涨。
待听得让他们好好训练,不日带领他们报仇,又扯着嗓子叫了起来。这些人里,不少小头目的亲戚家都受了那一次叛乱的冲击,不但有“国恨”还有“家仇”哩。
颜肃之深谙支使人的道理,对大家说:“凡缴获,都归你们了,由山郎来分派。土地、子女归我,我只取其精壮筑城。”
相当有效果!大叫的声音又高了几十个分贝。
颜肃之示意山璞上前讲话,山璞的嗓子还真不错,听得蛮远的。他事先并不知道颜肃之要将缴获分赠与他,只想着肯支持他复仇就好。现在听了,也卖颜肃之一个好,道是:“使君高义,许我等复仇,不日当有刀枪发下!”
整个儿将情绪给煽动了起来。
颜神佑嘴角一抽,心道,你们熊的,估计我还是得看家。
————————————————————————————————
从山璞处回来,颜神佑就忙着要练兵了。首先,她向颜肃之申请:要建职业军队,要发制服。
这个钱是不能省的,何况他们父女俩靠海吃海,现在是相当有钱的。颜肃之痛快地答应了。
颜神佑给她的兵要的是黑衣,黑衣黑甲,上了战场的时候,对敌人有一种威慑,同时建议:是不是给山璞那边也发一些制服?
在再次开会的时候,她就提出了这个建议。“多半还是要在山上打的,不如突袭,都穿绿。草木繁茂之时,悄悄摸上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山民其实不用特别训练,本来单兵素质就挺不错的。整顿好了,拉过去开片就是了。之所以拖到现在没动手,一是山璞需要时间进行内部整顿,二也是情报搜集得不够。
只等将对方寨子的位置、守卫的数量等等摸清楚了,就可以动手了。鉴于山璞所部经过内乱,伤了些元气,目前制定的计划是,不要全面开花,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拔。
与会的人通过了颜神佑的建议,这个建议与山璞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想报仇,熬得人都瘦了,山璞依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进。相反,他还提出了一个相当坑爹的意见:“慢慢赶着他们向南,使君可正扫荡群山。免得诸贼死灰复燃,日后麻烦。”
没错,一次报完了仇,还有大家什么事儿啊?就是要稳扎稳打,把敌人彻底打趴下了才好。不然这一次报完了仇,下回他们再报复回来,有完没完了?
颜肃之抚掌笑道:“正是,伤敌九指,不如断其一指!一根一根地斩!”
计划定了下来,便开始收拾辎重。山地作战,还是以山璞的队伍为主,地面包围的部队就是颜肃之带队了。山民的绿色制服要赶制、昂州的基本框架还没定下来,是以日期定在七月初。彼时昂州草木未凋,天气又不是特别酷热了,正方便行军。
颜神佑现在且将进一步的训练放上一放,只与阿婉混在一起,考虑小队形的问题。两人带了两百人,到了一处山地,不断地试验。山地作战,想列阵都难。颜神佑记得,戚继光抗倭的时候,用过一种鸳鸯阵,似乎挺适合现在的情况的。
两个女孩子的行动引起了颜肃之与山璞的注意,哪怕放手培养她们,也还是睁一只眼盯着。颜肃之不得不抽空问女儿在搞什么,颜神佑一抹汗:“看这个呀。阿婉说,她们本来就不兴怎么列大阵的,也经常一小团一小团厮杀。我就想,不如给他们弄个范式,照着练。”
展示给颜肃之看,一个小队,有远攻(弓箭手)、有近攻(长枪手)、还有防御(刀盾手),还有临时指挥的小队长。颜神佑不是专门研究军事史的,完全不知道鸳鸯阵到底是怎么搞的,不过有试验、有实践,倒也搞得像模像样。
颜肃之叫来山璞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调了一下位置,具体的人员上也稍作了些变动。一个山地野战小团体的范本就正式确立了,还好,离七月还有些时间,正可练习。
正在此时,京中消息也传来。原尚书令柴老先生做了丞相,颜孝之被提拔做了尚书令,京兆这个职位,最终被楚源拿到了。
昂州上下都放了心,颜肃之道:“明日见诸郡守,见完了人,山郎伴我巡视去,若消息无误,咱们便动手!”
作者有话要说:英俊的存稿箱子再次闪亮登场,某肉去喝喜酒了……
【1】这是真的。考古发掘,秦宫的上下水管道已经成规模了,西安那里的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里都有陶管实物的。帝都附近的亲可以去国博古代文物展看看,那里面的陶管,确认一下标签是几千年前的,有惊喜哦。
颜神佑与会。
其他参与的人有一半儿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另一半虽然惊诧,却也按捺住了没有当场发难。归义本地的,以卢慎为代表,完全是“这很正常”的心态。京城来的,想到她大战御史时的泼辣劲儿,也都退缩了——这才是按捺的真相。
颜神佑就这么一身粉嫩嫩的襦裙,坐在颜肃之的左手边儿上。说实话,还挺赏心悦目的。弄得大家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放温柔了好多。哪怕知道她很恐怖,可光看脸吧,还是忍不住把她当个软妹。
先由方章汇报了归义的情况,这些颜神佑以前知道,但是近来归义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是以她听得很认真。听到盐田另立的时候,颜神佑还微微一笑。便有些大叔大哥们觉得摸到了一点真相。
方章说完了,就是卢慎做总结,并且指出了问题之所在:“使君驻归义,对其余几郡并不熟知,几郡之郡守恐怕还要打交道。又有,因昂州偏僻,这个……官员并不满员,桑亭郡治下只是缺属官,再往南,郡内或有缺县令者——不是朝廷没有任命,是县令根本就没有到任。”
徐昭问道:“那是谁在管?”
卢慎看了他一眼,仍然回答道:“无人管,倒也没乱,人太少,乱也乱不起来。税也缴得少,朝廷也没办法在意了。”
徐昭:“……”我TM这是到了个什么地方啊?T T再看一眼山璞的帅脸,才压抑住了哭泣的冲动。
颜神佑知道徐昭这样抢话是对卢慎不够尊重,卢慎虽然是颜肃之的属官,他也是正经的官员了,而且是刺史这边的。徐昭现在只是个县令,不等人家说完话就发问,这是很不好的。
咳嗽一声,颜神佑道:“大郎你等卢大郎说完,我看要急的不止这一条。”
卢慎微微笑一下:“确如小娘子所言。”
京城诸人:卧槽!还有更严重的?
卢慎道:“正是,诸位可知,昂州有多少人?”
颜肃之虽做了昂州刺史,昂州的地盘也很大,但是手里的人口着实很少。算上昂州,全天下如今已经有十三个州了,昂州不说是最贫瘠的吧,贫困三甲里肯定有它。人口也少,想想归义如今是郡了,在册的户口还不满五万户。虽经战乱,天下户口破了六百万。昂州这地界儿,光名义上的郡,就有四个,可每一个,户口都跟归义郡差不多,加起来不够三十万,绝对的贫困线下。
颜肃之现在地盘有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
增加人口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喊出来的,人口也有生产周期,至少得是十五年,并且医疗卫生条件不达标,婴幼儿的死亡率也高。如果想短期内增加人口,就只有招徕别处的人。昂州是个偏僻的地方,谁特么肯来呢?京城来的这些人,要不是为了施展抱负,又或者是跟颜肃之关系好来帮忙,谁TM选昂州来移民啊?又不是有仇家追杀、更不是朝廷流放!
因颜肃之还没到,但是卢慎作为他的副官,倒有一定“便宜行事”的权利,颜肃之临行前也给了他一点特权。在颜肃之赴京的这段时间,他已经移文到各郡,让各郡的郡守写公文汇报了。卢慎大概估计出了上面这个不太确切的数值,具体一点的,还要颜肃之移文给原来的刺史,从刺史那里要官文的档案。
在坐的人都知道,卢慎估算的这个数值,与真实情况应该也差不太多。昂州就是这么个一穷二白的情况。
室内一片静默。
姜云咳嗽一声:“也不至于这么惨,单就归义来说,咱们既不穷,人也不算很少了。”说完,看了颜神佑一眼。
众人的表情都舒展了开来,对啊,大家是跟着颜肃之来的,他的根据地在归义。而且以他这二年的发展来看,将全境收拾得像个样子,也花不了太多的时候,大概……有个十年八年的也就差不多了吧?
昂州有着不短的海岸线,虽然有海贼,可是也有滩涂地。海贼杀一杀,盐场开一开,富裕可期。那可是盐啊!内里便有颜肃之一个年长的同窗,一捋须,戏言:“使君姓氏好。”众人皆笑。
颜肃之也笑了:“桑亭等处,不须多虑,弃县而逃的,这辈子都不要想做官了。不服我号令的,也请另谋高就。卢郎将各人名单履历拟来,我来具本。”
众人精神一振,大家本来就是冲着施展报负来的,不怕辛苦,却是担心有不一心、扯后腿的。现在颜肃之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自然是欢迎的。
下面的问题,还是卢慎来说的:“昂州新立,城垣未建。”
颜肃之目视颜神佑,颜神佑道:“这个我却是想到了,已画了个草图。巧了,看这几个月,归义也没大变样儿,正好,先前的规划可以不用做了,直接做这个便可。”
颜神佑没有点土木工程专精这个技能点,但是她的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画个大概的城区图还是不在话下的。至于垒墙盖房子,那自然有专业人士去做,她只要做个整体规划就好了。比如工厂要建在下风处,或者是风向对角线转九十度这样(……)。
她的勾画,干脆舍弃了现在有归义城,将它划给徐昭去当县城了。万丈高楼平地起,才是最爽快的。不但有内城、外城,衙门、居住区、商业区……附近还有兵营,嗯,还放了一个大大的肥料池。
到了这个年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已经做得很好了。【1】基本上,暴雨的时候一般不会淹城,用粗陶管做水管,直接排到河里或者地下暗沟之类的。归义旧县城就是这么做的。
肥料池这地方呢,一般城市是没有的。什么生活垃圾啊、排泄物啊之类的,当然也有全丢的情况,但是如果是城镇的话,会有集中收集丢弃的习惯。乃至于有以此为生的。颜神佑干脆就另挖一处大大的坑池,积肥,用来肥田好了。反正要开荒,上点肥料,有助于增加土地肥力。
规划得倒是挺不错,看的人都两眼放光,这样的大手笔,看起来就很顺眼有木有?突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有木有?
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
姜云摸摸鼻子:“不说时间了,这得要多少人?”
颜神佑道:“早晚得做,不然挤不下这许多人,盖得小了,以后还要再费二遍事儿。要做的事情多了,谁耐烦见天地修修补补?”
颜肃之道:“现在没这么多人。”
一直沉默的山璞道:“有人。”
颜肃之:“啥?”你的人?这样不好吧?盖这么一座城,没个几万人脱产劳动,得盖到猴年马月去啊?脱产了,谁来养活呢?
颜神佑一拍手:“我知道。”
丁号也沉默,也一拍手:“我、也、知、道。”
卢慎也笑:“我也知道。”
姜云:“哦!原来如此!”
徐昭郁闷地拉一拉山璞垂下来的袖角:“山郎,到底是什么呀?”
颜肃之道:“你兵练得如何了?”
山璞道:“明日,请使君与诸位前往一观,如何?”
颜肃之点头答应了。山璞的意思,就是支持他报仇,然后将南边——现在也是在昂州境内——的那些其他部族给收拾了,这不就有人了吗?如果以山璞的手下来估计吧,搞定了南边的山边,至少能再清出十万户来,这真是对昂州人口的一个了不起的补充。
既然说到了兴兵,颜肃之就想到了昂州的军事力量了,正要说“下一个议题,大家来讨论一下,一州的兵马太少了也不像话,我从朝廷那里要到了招募名额了。”外面小吏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使君!朝廷急报!米丞相老去了!”
————————————————————————————————
一屋子的人都受惊站了起来。米丞相对于朝廷的意义不好说,但是对于昂州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他是偏袒着颜肃之的。他走了,除非换楚丰亲自上阵,否则不会对颜肃之比现在更好了。
还是徐昭,问他舅:“阿舅,现在怎么办?”
颜肃之皱眉道:“等消息罢。一时半会儿,不至于出甚大变动的,只是我等需要加紧了。山郎,你如今既已封侯,却还无字,我与你取一表字,可好?”
山璞躬身道:“固所愿也,正欲请耳。”
颜肃之笑道:“如此,你去准备,明日我与大家去你那里。”
山璞答应一声。颜肃之道:“今日便到这里罢,方郎行文,命各郡守赶来见人,移文扬州,请他们将四郡文簿发来!叫何三去接管。诸位将各自所辖之文书办一交割,阿昭与四郎交接钥匙即可……”一一分派妥当。他带来的同窗们,与方章一起,分任六曹祭酒。
郡县长官如前言,丁号心内颇想入州府,奈何才做县令,还未有甚建树,不好贸然提要求,只得暂缓。又有别驾、主簿等职,卢慎等人担任。其余空缺之职,乃是归义本地的豪强,本次会议不曾将他们召来。又有为其余三郡的英才预留的职位,这要等颜肃之见过了这三郡的郡守之后再说。
丁号道:“使、君、当、巡、视、全、州。”这个建议相当不错。
颜肃之匆匆点头道:“见过三郡守,便当启行,山郎随我一同去。”
山璞领命。
最后颜肃之说,赶紧的,买铁!他得到了都督军事的头衔,自然是可以催要军械的。一面下令,一面恨恨地道:“只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颜神佑心说,千军也不易得啊,要群殴的人手简单,真正职业军人,您这才到哪儿呢?便是主动请缨:“阿爹,咱家部曲,我来?”
颜肃之恨恨地道:“不然还有谁啊?!”
颜渊之松了一口气:“对对对,就你了。我看你练兵就挺好的。”
众人秒懂,颜家人口少啊!在京里的那得看家,不能动。在昂州的,颜肃之要组建昂州新的所有机构,颜渊之新做郡守,这个郡比昂州只早那么几个月,也够忙的。颜家再没成年男人可用了!男孩子倒有那么几个,最正经的继承人六郎,今年六岁,是个还能跟小女孩儿毫不避讳地玩耍的年纪。颜渊之的儿子们略大,也才刚过十岁。
就只有颜神佑可以用了,虽然是个女孩子,好歹……素质不错(……)年纪也够了。最重要的是,她姓颜啊!除此之外,颜肃之竟然再找不到一个适合练兵的、能放心将家底子交给他的人了。
于是,在颜渊之表示“人都交出去了,你们爱怎么搞怎么搞”和颜肃之的明确授权之下,颜神佑顺手接管了如今加起来足了三千人的部曲队伍。颜肃之挠头道:“州郡招兵……卧槽!尼玛这得交给谁啊?”
众人都不吭气了。哪怕是颜肃之的同窗,书生也有战场梦,可也不敢轻易接话。他们来是充当刺史府里的属员的,专业不对口。
卢慎道:“反正归义还是县的时候,小娘子也管过这些士卒(姜云等人=囗=脸),暂缓一二月招募士卒,这些人都交给小娘子,也带得过来。等忙过了这一阵儿,使君再亲自招募操练,也来得及。只是,明日之后,使君也需露个面儿,安抚一下士卒才好。”
颜肃之颔首道:“好。”
丁号道:“发、信、回、京。”
颜肃之道:“应该的。”
往京里去哀悼米丞相、安抚米丞相家属包括小皇帝的信件发出,总得等个十天半个月的才能收到回信。
第二天,可就是颜肃之携众去巡视山璞的部族兼为山璞取字的日子了。
虽说依礼是女子十五及笄,男子二十冠礼,可到了这个时候,不够年龄结婚的都有,肯定不能完全照古礼来。州府诸人都十分理解这一点,不过依然坚持,既然取字了,那就提前行个冠礼吧,不然不像话儿啊。
可山璞他爹死了,没有主持人,这一项只好在丁号的提议之下,由颜肃之兼任。其余的宾客一类,州府诸人都抢着干了。又有徐昭、姜云等年轻人,抢着来帮忙,倒也显得十分热闹。
先是阅兵。山民皆穿蓝,短打扮,执藤、木盾,武器也花样繁多。颜神佑是跟着姜氏来提前给阿婉帮忙的,布置完了会场,也跟阿婉一起看阅兵。颜神佑凝神望去,只见这队伍……不怎么齐整,还喜欢将武器举起来鬼叫。
颜神佑对阿婉悄声道:“他们这列队,怎么有些奇怪?”
阿婉也小声道:“我们山里,与山下不一样的,到哪里找山下那么大的地方列阵?打起来哪哪儿都是,几个人凑一处就开打。哪怕开始站得整齐了,后来也得散。管他列什么样的阵呢,能杀人的就是好兵。”
姜氏额角一抽,为什么她教出来的丫头都这么黄暴?!
六郎在旁默不作声,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颜神佑听了阿婉的话,心中忽然一动:“你这种战法,好像也是列阵的一种呢。配合好了,比大阵还有用哩,等我想一想哈。”
阿婉道:“真的?想好了告诉我呀。”
颜神佑道:“我也要接手练兵的,正在琢磨着这事儿呢。开始必然是要结阵的,打到最后,如果散了,又该如何呢?”
姜氏,姜氏已放弃治疗女儿了。对于颜神佑,她与颜肃之近来也有一次长谈,尤其是练兵的问题上。颜肃之的底子薄,可用的人少,子侄都是毛孩子。哪怕剿匪过程中发现了几颗好苗子,现在也只好观察一下再说。再者,能打仗、会带兵,这不是决定要素,决定栽培哪一个,最主要的还是看可不可靠。没有人比自己家孩子更可靠了。
姜氏叹道:“大郎是够大了,却是爵主。二郎以下,都不如神佑的年纪大,六郎他们兄弟都太小呀!”
再想养出个淑女,她也得为全家的大局考虑。在她闺女能担当得起来的时候,说不得,姜氏也是要妥协的。
两个女孩子叽叽喳喳间,阅兵已经结束了。刺史府诸人虽然看不惯这样混乱的阅兵,看山民的体型和气质,却都认为有潜力,也都夸山璞的族人“健壮”。他们的心思,已经飞到了提前举行的冠礼仪式上了。
有了京中来的学者们在,又有姜氏提前准备,冠礼的仪式是再没有问题的了。颜肃之为山璞取字“蕴华”,恰合“璞”字之意,听的人都说好。族人们常见山璞穿着山下人的衣服,倒也不觉得别扭。山璞封侯归来,族人与有荣焉,士气十分高涨。
待听得让他们好好训练,不日带领他们报仇,又扯着嗓子叫了起来。这些人里,不少小头目的亲戚家都受了那一次叛乱的冲击,不但有“国恨”还有“家仇”哩。
颜肃之深谙支使人的道理,对大家说:“凡缴获,都归你们了,由山郎来分派。土地、子女归我,我只取其精壮筑城。”
相当有效果!大叫的声音又高了几十个分贝。
颜肃之示意山璞上前讲话,山璞的嗓子还真不错,听得蛮远的。他事先并不知道颜肃之要将缴获分赠与他,只想着肯支持他复仇就好。现在听了,也卖颜肃之一个好,道是:“使君高义,许我等复仇,不日当有刀枪发下!”
整个儿将情绪给煽动了起来。
颜神佑嘴角一抽,心道,你们熊的,估计我还是得看家。
————————————————————————————————
从山璞处回来,颜神佑就忙着要练兵了。首先,她向颜肃之申请:要建职业军队,要发制服。
这个钱是不能省的,何况他们父女俩靠海吃海,现在是相当有钱的。颜肃之痛快地答应了。
颜神佑给她的兵要的是黑衣,黑衣黑甲,上了战场的时候,对敌人有一种威慑,同时建议:是不是给山璞那边也发一些制服?
在再次开会的时候,她就提出了这个建议。“多半还是要在山上打的,不如突袭,都穿绿。草木繁茂之时,悄悄摸上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山民其实不用特别训练,本来单兵素质就挺不错的。整顿好了,拉过去开片就是了。之所以拖到现在没动手,一是山璞需要时间进行内部整顿,二也是情报搜集得不够。
只等将对方寨子的位置、守卫的数量等等摸清楚了,就可以动手了。鉴于山璞所部经过内乱,伤了些元气,目前制定的计划是,不要全面开花,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拔。
与会的人通过了颜神佑的建议,这个建议与山璞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想报仇,熬得人都瘦了,山璞依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进。相反,他还提出了一个相当坑爹的意见:“慢慢赶着他们向南,使君可正扫荡群山。免得诸贼死灰复燃,日后麻烦。”
没错,一次报完了仇,还有大家什么事儿啊?就是要稳扎稳打,把敌人彻底打趴下了才好。不然这一次报完了仇,下回他们再报复回来,有完没完了?
颜肃之抚掌笑道:“正是,伤敌九指,不如断其一指!一根一根地斩!”
计划定了下来,便开始收拾辎重。山地作战,还是以山璞的队伍为主,地面包围的部队就是颜肃之带队了。山民的绿色制服要赶制、昂州的基本框架还没定下来,是以日期定在七月初。彼时昂州草木未凋,天气又不是特别酷热了,正方便行军。
颜神佑现在且将进一步的训练放上一放,只与阿婉混在一起,考虑小队形的问题。两人带了两百人,到了一处山地,不断地试验。山地作战,想列阵都难。颜神佑记得,戚继光抗倭的时候,用过一种鸳鸯阵,似乎挺适合现在的情况的。
两个女孩子的行动引起了颜肃之与山璞的注意,哪怕放手培养她们,也还是睁一只眼盯着。颜肃之不得不抽空问女儿在搞什么,颜神佑一抹汗:“看这个呀。阿婉说,她们本来就不兴怎么列大阵的,也经常一小团一小团厮杀。我就想,不如给他们弄个范式,照着练。”
展示给颜肃之看,一个小队,有远攻(弓箭手)、有近攻(长枪手)、还有防御(刀盾手),还有临时指挥的小队长。颜神佑不是专门研究军事史的,完全不知道鸳鸯阵到底是怎么搞的,不过有试验、有实践,倒也搞得像模像样。
颜肃之叫来山璞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调了一下位置,具体的人员上也稍作了些变动。一个山地野战小团体的范本就正式确立了,还好,离七月还有些时间,正可练习。
正在此时,京中消息也传来。原尚书令柴老先生做了丞相,颜孝之被提拔做了尚书令,京兆这个职位,最终被楚源拿到了。
昂州上下都放了心,颜肃之道:“明日见诸郡守,见完了人,山郎伴我巡视去,若消息无误,咱们便动手!”
作者有话要说:英俊的存稿箱子再次闪亮登场,某肉去喝喜酒了……
【1】这是真的。考古发掘,秦宫的上下水管道已经成规模了,西安那里的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里都有陶管实物的。帝都附近的亲可以去国博古代文物展看看,那里面的陶管,确认一下标签是几千年前的,有惊喜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