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孤 村
- 2 第二章 复 仇
- 3 第三章 狼 王
- 4 第四章 潭 (一)
- 5 第五章 潭(二)
- 6 第六章 传 说
- 7 第七章 掌 柜
- 8 第八章 端 倪
- 9 第九章 往事
- 10 第十章 佛 衣
- 11 第十一章 回 溯
- 12 第十二章 初 学
- 13 第十三章 军 方
- 14 第十四章 功 成
- 15 第十五章 应 龙
- 16 第十六章 梵 音
- 17 第十七章 远 行
- 18 第十八章 黑 痣
- 19 第十九章 线 索
- 20 第二十章 獒 王
- 21 第二十一章 失 踪
- 22 慕 容
- 23 第二十三章 调 整
- 24 第二十四章 残 缺
- 25 第二十五章 再去唐古拉
- 26 第二十六章 脚 印
- 27 第二十七章 向 导
- 28 第二十八章 逃 生
- 29 第二十九章 照 片
- 30 第三十章
- 31 第三十一章 搜 魂
- 32 第三十二章 父亲
- 33 第三十三章 锋 芒
- 34 第34章 乾坤咒
- 35 第35章 重 创
- 36 第36章 回 家
- 37 第37章 殇 情
- 38 第 38 章 油画
- 39 第39章 天哭诀
- 40 第40章 龙 影
- 41 第41章 龙影(二)
- 42 第42章 泣血症
- 43 第43章 三公子
- 44 第44章 昆仑
- 45 第45 章 机缘
- 46 第46章 机缘(二)
- 47 第47章 千佛斩(一)
- 48 第48章 千佛斩(二)
- 49 第49章 首战
- 50 第 50 章 玉虚谷
- 51 第51章 深渊
- 52 第52章 魔印
- 53 第53章 逃离
- 54 第54章 拯救
- 55 第55章 神弓
- 56 第56章 行动
- 57 第57章 大战
- 58 第58章 弓德无量
- 59 第59章 奇遇
- 60 第60章 巨 茧
- 61 第61章 神 威
- 62 第62章 锁龙阵
- 63 第63章 桑琳破阵
- 64 第64章 身世
- 65 第65章 劫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章 往事
第九章 往事
爷爷说我们的家族最初不是在东北,而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的一个游牧民族——鲜卑族。秦汉时期,鲜卑族又分出两个分别以慕容部和拓跋部为首的部落,尔后拓跋部落的一个小分支逐步迁徙到青海与西藏交界的一些地方,爷爷当时住的地方名叫黑竹村。那是个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肆虐,愚昧无知,亲情淡漠,迷信盛行的地方!
爷爷八岁那年,天逢大旱,眼看颗粒无收,村里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商议求雨之法。因当地盛传昆仑山住有西王母,依当地习俗,最终决定在村中选八名童男前往昆仑求雨,爷爷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便被选中,这在当时是万万不能推脱的。村里做了两天的准备,第三天这八人便在一名年长者的带领下出发了。临行时爷爷的父亲把一个薄薄的本子交给了他并再三叮嘱要小心保管。
当地距离昆仑玉珠峰(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四百里之遥,一路之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还没走到一半,孩童们本就羸弱的身体便坚持不住,倒下了一大半,接下来几天便陆续有几个死去,带队长者眼见此行无望,急火攻心,也很快便撒手人寰,这时活着的只剩下三个人。三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缺衣少食,乱窜于野兽环伺的深山密林,其后果可想而知!就在长者死后的第二天,他们便被狼群发现了。当时爷爷命大,慌不择路掉进一个深沟,躲过一劫。后来被药农救起捡了一条命。
眼睁睁的看着同伴被群狼撕咬啃食,血肉四溅,这一幕爷爷久久都不能忘,在那时,他幼小的心灵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他心中便根深蒂固了。
在药农的悉心照料下,爷爷的身体很快复原了。药农夫妇便把他送回村子,可他们进了村里才知道,就在爷爷离开的那天晚上,全村六十多户人家都被一支队伍带走了,不知去了哪里。爷爷只好跟着夫妇二人回到山里。几年之后才知道带走全村人的是慕容部落。
就这样爷爷便开始了山里的生活。药农夫妇膝下无儿无女,对爷爷视为己出,呵护有加。三口人日出而作男耕女织,生活也算其乐融融。
爷爷十三岁那年,在山中遇到了一个样貌邋遢,神形枯瘦的僧人,僧人见到爷爷便一直跟着到了家里,与夫妇二人商量要收爷爷为徒,说爷爷根骨绝佳,是练武的奇才,他走遍昆仑山脉已经找了十五年,今天才找到,并保证只需五年时间便可回来,五年后他会让爷爷成为天下第一。对这个陌生到访的僧人,药农夫妇有些犹疑。僧人见状,随即从包里拿出一把只有剑柄没有剑身的剑来到室外,向十米处的一棵老松随手一挥,不多时微风吹过,老松齐腰而断!看到这,夫妇二人不再犹豫,答应下来!
第二天爷爷便跟随僧人来到了昆仑山深处,开始了五年的学艺生涯。
在这期间,爷爷与师傅形影不离,朝夕相处,感情很深。僧人告诉爷爷,修行到他这个程度的人,是天所不容的,要渡过天劫方可。再有五年他将回到天竺(今印度)闭关,闭关三个月后出关等待天劫到来。因此,他要在五年之中把毕生所学悉数传给爷爷,这样他才能放心离去,安心准备渡劫。如果五年后渡劫不成,那它们师徒将是永别,再无相见之日。
五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僧人对爷爷所学很是满意。在离别的前一天,他告诉爷爷,自己便是被江湖黑白两界盛传为天下第一,长生不死的不老人---枯僧。并把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两件重要的事讲给爷爷听。
第一件事:他久居昆仑,有一次在一个漆黑之夜,天上北斗发出异常明亮的光,与此同时,昆仑的玉虚峰大峡谷中也有红光溢出,与之遥相呼应。枯僧是何等人,此等异象一看便知是谷中有圣物将出,立即全力展开身法前往谷中查看。赶到之时,当场被惊呆了。此时谷中红光弥漫,居高临下可见红蓝两只大鸟在谷中盘旋嬉戏,时合时分。不多时,本已寂静的山谷便喧嚣异常,珍禽云集,争鸣雀跃。看到这一幕,他立刻想到了那个百鸟朝凤的传说,难道是百鸟朝凤?。看来传说果然不虚,这百鸟朝凤此时就在眼前。这空前盛会一直持续两个时辰之多才冷却下来,大批鸟群相继离开,最后空旷的山谷仅剩两只大鸟,这时令枯僧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山谷的底部,一片金红耀眼的光骤然开始升腾,很快遍及山谷的每个角落,之前的两只大鸟此时渐渐隐去,谷底的红光升腾之势丝毫不减,整个山谷笼罩着一片祥瑞之气,薄雾升起,更加的美轮美奂。不多时,下方红光更盛,一只闪着耀眼金光的大鸟徐徐飞起,到达山谷上空时,整个天空亮如白昼,接着一声长鸣,直上云霄,向不远处的玉虚峰方向而去,不久便没了踪迹。枯僧目睹了这一幕,讲给了爷爷听,讲完这件事后,他说了自己的看法。谷中先前的两只大鸟应是传说中的青鸾和红鸾,它们为接驾而来。后来的那一只则是传说中的鸟中之王——凤凰,金光闪耀则是凤中的至尊——火凤。
自那以后,枯僧遍走名山大川,市井民间,搜寻关于凤凰的史料传说和典籍,最终得到一个人结论:凤者,古今有之,喜居幽谷,以天地之气结卵而生,成,则六百年方得,否,则天意使然,成否皆非人力所能为!其卵圆,内有红光泛起者乃火凤也!讲到这里,枯僧告诉爷爷一个秘密,凤卵集天地之气,六百年蕴化而成,因而食其血者可增寿六百年。
听爷爷讲完这件事,我惊愕万分。
第二件事:枯僧一生坎坷,游历甚广,中年时便已名满江湖天下无敌。在他一生当中,机缘巧合的获得过两件宝物,分别为承影剑和射日弓。这两件东西都是绝世神兵。枯僧分别对爷爷讲了他们的来历和自己的困惑!
承影剑铸造于商周时期,关于这柄剑史籍中有两种记载。来自民间的说法是,承影剑中附有凶恶的符咒,因此素有不祥之名!承影剑若帝王拔出,便将天下大乱;臣子拔出,或弑君或妨主。因此不到祸乱之时,承影断然不该出鞘。此剑的主人白胤深知其性,亲手将它封印。自那以后,承影逐渐成为帝王身份的象征,但因为它不祥的名声,轻易不佩戴身上。
另一种说法是:承影铸造于周朝,与含光、宵练并称殷天子三剑。相传出炉时,“蛟龙承影,落雁忘归”,故名承影。后由春秋时卫国藏剑名家孔周收藏。
历史曾流传孔周舞承影剑的情形:春秋时的一个黎明,卫国郊外一片松林中,天色黑白交际的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两掌合握一截剑柄,不见剑身。但,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轮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便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于墙壁之上,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声响,树身微微一震,稍后,翠茂的古松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渐暗,剑影又归于无形,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便是承影剑。
枯僧讲到这里告诉爷爷,承影剑在黑白交替之时戾气最强,出鞘可杀万物。据他推测,寒光剑
定是藏于承影剑之中,而他不知如何使其现身!
说完承影剑之后,枯僧没有停顿,接着说起射日弓。此弓是枯僧年轻时夜宿荒山古庙时偶然拾得,不知是何人遗落。它静静的躺在灰尘里,已经不知有多少年。关于这张弓,他参阅了很多古籍。
据《淮南子本经训》中以白话文记载:尧时期,十日同出,河海干涸,草木不长,民不聊生。
而就在这同时,天下也不太平,各种各样的妖怪、猛兽都出来害人,。(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这个时候,距离女娲补天已经很多万年了,昔日女娲舍生设下的“圣凡禁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十日并出的天象,实际上就是当年大战之后的神、魔、人死亡怨气凝结而成,这种太阳,被称为“邪日”。此外,在“禁网”的一些薄弱地带,出现了一些漏洞或者说“通道”,已经完全足够神或者魔出入了。幸好,这样的通道并不大,神魔只能够单个出入,而且这通道也需要很久的时间才会开合一次。同时,由于人界乃是阴阳二气形成,而神魔却只拥有单一的属性,因此如果神魔的修为不够,在人界将无法生存。
这样一来,来到人界的神魔虽然不多,却都是强者!不过他们并不象其先辈那样奴役人类,而是当成了与自己平等的生灵。他们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融入到了当时的人类社会。人魔、人神混血儿开始出现。
十日并出的可怕天象,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集中起来,为改变这一可怕景象而出力。
终于,他们找到了解决这一天象的方法:制作一把强大的神弓,将那些邪日射下来!
于是他们以弱水的建木为干,以东海囚牛之角为角,以吴西雷泽中的鼍龙筋为筋,以泰泽的龙龟制成龟胶,以北极冰蚕的天蚕丝为丝,以虢山漆为漆。他们冬制弓干,春制角,夏制筋,秋合拢诸材,寒冬时把弓置于排檠内以定其形,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
最后,他们再以蛟龙的筋制成弓弦,以自身元灵融合于弓上为其灵,再将其置身于昆仑之巅,吸取日精月华,天地灵气。最后,弓上的器灵化成蛟龙飞升而起,弓终于制成了!
爷爷八岁那年,天逢大旱,眼看颗粒无收,村里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商议求雨之法。因当地盛传昆仑山住有西王母,依当地习俗,最终决定在村中选八名童男前往昆仑求雨,爷爷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便被选中,这在当时是万万不能推脱的。村里做了两天的准备,第三天这八人便在一名年长者的带领下出发了。临行时爷爷的父亲把一个薄薄的本子交给了他并再三叮嘱要小心保管。
当地距离昆仑玉珠峰(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四百里之遥,一路之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还没走到一半,孩童们本就羸弱的身体便坚持不住,倒下了一大半,接下来几天便陆续有几个死去,带队长者眼见此行无望,急火攻心,也很快便撒手人寰,这时活着的只剩下三个人。三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缺衣少食,乱窜于野兽环伺的深山密林,其后果可想而知!就在长者死后的第二天,他们便被狼群发现了。当时爷爷命大,慌不择路掉进一个深沟,躲过一劫。后来被药农救起捡了一条命。
眼睁睁的看着同伴被群狼撕咬啃食,血肉四溅,这一幕爷爷久久都不能忘,在那时,他幼小的心灵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他心中便根深蒂固了。
在药农的悉心照料下,爷爷的身体很快复原了。药农夫妇便把他送回村子,可他们进了村里才知道,就在爷爷离开的那天晚上,全村六十多户人家都被一支队伍带走了,不知去了哪里。爷爷只好跟着夫妇二人回到山里。几年之后才知道带走全村人的是慕容部落。
就这样爷爷便开始了山里的生活。药农夫妇膝下无儿无女,对爷爷视为己出,呵护有加。三口人日出而作男耕女织,生活也算其乐融融。
爷爷十三岁那年,在山中遇到了一个样貌邋遢,神形枯瘦的僧人,僧人见到爷爷便一直跟着到了家里,与夫妇二人商量要收爷爷为徒,说爷爷根骨绝佳,是练武的奇才,他走遍昆仑山脉已经找了十五年,今天才找到,并保证只需五年时间便可回来,五年后他会让爷爷成为天下第一。对这个陌生到访的僧人,药农夫妇有些犹疑。僧人见状,随即从包里拿出一把只有剑柄没有剑身的剑来到室外,向十米处的一棵老松随手一挥,不多时微风吹过,老松齐腰而断!看到这,夫妇二人不再犹豫,答应下来!
第二天爷爷便跟随僧人来到了昆仑山深处,开始了五年的学艺生涯。
在这期间,爷爷与师傅形影不离,朝夕相处,感情很深。僧人告诉爷爷,修行到他这个程度的人,是天所不容的,要渡过天劫方可。再有五年他将回到天竺(今印度)闭关,闭关三个月后出关等待天劫到来。因此,他要在五年之中把毕生所学悉数传给爷爷,这样他才能放心离去,安心准备渡劫。如果五年后渡劫不成,那它们师徒将是永别,再无相见之日。
五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僧人对爷爷所学很是满意。在离别的前一天,他告诉爷爷,自己便是被江湖黑白两界盛传为天下第一,长生不死的不老人---枯僧。并把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两件重要的事讲给爷爷听。
第一件事:他久居昆仑,有一次在一个漆黑之夜,天上北斗发出异常明亮的光,与此同时,昆仑的玉虚峰大峡谷中也有红光溢出,与之遥相呼应。枯僧是何等人,此等异象一看便知是谷中有圣物将出,立即全力展开身法前往谷中查看。赶到之时,当场被惊呆了。此时谷中红光弥漫,居高临下可见红蓝两只大鸟在谷中盘旋嬉戏,时合时分。不多时,本已寂静的山谷便喧嚣异常,珍禽云集,争鸣雀跃。看到这一幕,他立刻想到了那个百鸟朝凤的传说,难道是百鸟朝凤?。看来传说果然不虚,这百鸟朝凤此时就在眼前。这空前盛会一直持续两个时辰之多才冷却下来,大批鸟群相继离开,最后空旷的山谷仅剩两只大鸟,这时令枯僧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山谷的底部,一片金红耀眼的光骤然开始升腾,很快遍及山谷的每个角落,之前的两只大鸟此时渐渐隐去,谷底的红光升腾之势丝毫不减,整个山谷笼罩着一片祥瑞之气,薄雾升起,更加的美轮美奂。不多时,下方红光更盛,一只闪着耀眼金光的大鸟徐徐飞起,到达山谷上空时,整个天空亮如白昼,接着一声长鸣,直上云霄,向不远处的玉虚峰方向而去,不久便没了踪迹。枯僧目睹了这一幕,讲给了爷爷听,讲完这件事后,他说了自己的看法。谷中先前的两只大鸟应是传说中的青鸾和红鸾,它们为接驾而来。后来的那一只则是传说中的鸟中之王——凤凰,金光闪耀则是凤中的至尊——火凤。
自那以后,枯僧遍走名山大川,市井民间,搜寻关于凤凰的史料传说和典籍,最终得到一个人结论:凤者,古今有之,喜居幽谷,以天地之气结卵而生,成,则六百年方得,否,则天意使然,成否皆非人力所能为!其卵圆,内有红光泛起者乃火凤也!讲到这里,枯僧告诉爷爷一个秘密,凤卵集天地之气,六百年蕴化而成,因而食其血者可增寿六百年。
听爷爷讲完这件事,我惊愕万分。
第二件事:枯僧一生坎坷,游历甚广,中年时便已名满江湖天下无敌。在他一生当中,机缘巧合的获得过两件宝物,分别为承影剑和射日弓。这两件东西都是绝世神兵。枯僧分别对爷爷讲了他们的来历和自己的困惑!
承影剑铸造于商周时期,关于这柄剑史籍中有两种记载。来自民间的说法是,承影剑中附有凶恶的符咒,因此素有不祥之名!承影剑若帝王拔出,便将天下大乱;臣子拔出,或弑君或妨主。因此不到祸乱之时,承影断然不该出鞘。此剑的主人白胤深知其性,亲手将它封印。自那以后,承影逐渐成为帝王身份的象征,但因为它不祥的名声,轻易不佩戴身上。
另一种说法是:承影铸造于周朝,与含光、宵练并称殷天子三剑。相传出炉时,“蛟龙承影,落雁忘归”,故名承影。后由春秋时卫国藏剑名家孔周收藏。
历史曾流传孔周舞承影剑的情形:春秋时的一个黎明,卫国郊外一片松林中,天色黑白交际的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两掌合握一截剑柄,不见剑身。但,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轮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便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于墙壁之上,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声响,树身微微一震,稍后,翠茂的古松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渐暗,剑影又归于无形,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便是承影剑。
枯僧讲到这里告诉爷爷,承影剑在黑白交替之时戾气最强,出鞘可杀万物。据他推测,寒光剑
定是藏于承影剑之中,而他不知如何使其现身!
说完承影剑之后,枯僧没有停顿,接着说起射日弓。此弓是枯僧年轻时夜宿荒山古庙时偶然拾得,不知是何人遗落。它静静的躺在灰尘里,已经不知有多少年。关于这张弓,他参阅了很多古籍。
据《淮南子本经训》中以白话文记载:尧时期,十日同出,河海干涸,草木不长,民不聊生。
而就在这同时,天下也不太平,各种各样的妖怪、猛兽都出来害人,。(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这个时候,距离女娲补天已经很多万年了,昔日女娲舍生设下的“圣凡禁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十日并出的天象,实际上就是当年大战之后的神、魔、人死亡怨气凝结而成,这种太阳,被称为“邪日”。此外,在“禁网”的一些薄弱地带,出现了一些漏洞或者说“通道”,已经完全足够神或者魔出入了。幸好,这样的通道并不大,神魔只能够单个出入,而且这通道也需要很久的时间才会开合一次。同时,由于人界乃是阴阳二气形成,而神魔却只拥有单一的属性,因此如果神魔的修为不够,在人界将无法生存。
这样一来,来到人界的神魔虽然不多,却都是强者!不过他们并不象其先辈那样奴役人类,而是当成了与自己平等的生灵。他们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融入到了当时的人类社会。人魔、人神混血儿开始出现。
十日并出的可怕天象,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集中起来,为改变这一可怕景象而出力。
终于,他们找到了解决这一天象的方法:制作一把强大的神弓,将那些邪日射下来!
于是他们以弱水的建木为干,以东海囚牛之角为角,以吴西雷泽中的鼍龙筋为筋,以泰泽的龙龟制成龟胶,以北极冰蚕的天蚕丝为丝,以虢山漆为漆。他们冬制弓干,春制角,夏制筋,秋合拢诸材,寒冬时把弓置于排檠内以定其形,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
最后,他们再以蛟龙的筋制成弓弦,以自身元灵融合于弓上为其灵,再将其置身于昆仑之巅,吸取日精月华,天地灵气。最后,弓上的器灵化成蛟龙飞升而起,弓终于制成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