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32 第1615章 这还怎么打?
- 1633 第1616章 儿女都是债(感谢大总管打赏)
- 1634 第1617章 圆梦
- 1635 第1618章 龙华上市
- 1636 第1619章 落幕
- 1637 第1620章 临产
- 1638 第1621章 传承
- 1639 第1622章 国民岳父
- 1640 第1623章 富人越富
- 1641 第1624章 太冒险了!
- 1642 第1625章 不亏就是大赚
- 1643 第1626章 别去猜
- 1644 第1627章 琐事
- 1645 第1628章 完美解决
- 1646 第1629章 华山论剑
- 1647 第1630章 教你抢头条
- 1648 第1631章 热闹的九月
- 1649 第1632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1650 第1633章 私人基金
- 1651 第1634章 新晋的传媒大亨
- 1652 第1635章 想要的得不到
- 1653 第1636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1654 第1637章 前往
- 1655 第1638章 让人仰望
- 1656 第1639章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 1657 第1640章 我为主
- 1658 第1641章 无冕之王
- 1659 第1642章 年轻一代的霸道
- 1660 第1642章 开幕演讲
- 1661 第1644章 争
- 1662 第1645章 前浪死在沙滩上
- 1663 第1646章 秦王扫六合
- 1664 第1647章 备战
- 1665 第1648章 霸道蛮横的企业家们
- 1666 第1649章 活的像个人就行
- 1667 第1650章 人心不齐
- 1668 第1651章 反击
- 1669 第1652章 只管放炮
- 1670 第1653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 1671 第1654章 大商之变!
- 1672 第1655章 乱!
- 1673 第1656章 只因为你是李东
- 1674 第1657章 看不透的商场
- 1675 第1658章 老天还要再帮他一次吗?
- 1676 第1659章 妖孽
- 1677 第1660章 去吓唬人!
- 1678 第1661章 不平凡
- 1679 第1662章 大雪
- 1680 第1663章 快刀斩乱麻
- 1681 第1664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1682 第1665章 下马威
- 1683 第1666章 最后8小时
- 1684 第1667章 双十一
- 1685 第1668章 让人绝望
- 1686 第1669章 个人理念
- 1687 第1670章 猜测
- 1688 第1671章 争取卖个好价格
- 1689 第1672章 手段柔和一些
- 1690 第1673章 爱的越深,打的越狠
- 1691 第1674章 该捧的捧,该杀的杀
- 1692 第1675章 大势压人
- 1693 第1676章 已无敌手
- 1694 第1677章 悔创远方
- 1695 第1678章 上市!
- 1696 第1679章 万亿集团
- 1697 第1680章 许圣哲的野心
- 1698 第1681章 决断
- 1699 第1682章 光芒万丈
- 1700 第1683章 期待
- 1701 第1684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 1702 第1685章 去留
- 1703 第1686章 安排
- 1704 第1687章 商场如战场
- 1705 第1688章 差距
- 1706 第1689章 忙完了这段时间就轻松了
- 1707 第1690章 垄断
- 1708 第1691章 合并
- 1709 第1692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1710 第1693章 融合
- 1711 第1694章 难得清闲
- 1712 第1695章 告别09年
- 1713 第1696章 李东的魅力
- 1714 第1697章 两种可能
- 1715 第1698章 钱不是万能的
- 1716 第1699章 独生女的优势
- 1717 第1700章 人生态度
- 1718 第1701章 股本重置
- 1719 第1702章 各有各的路
- 1720 第1703章 不一样
- 1721 第1704章 顺其自然
- 1722 第1705章 满足
- 1723 第1706章 杀回江北!
- 1724 第1707章 否定
- 1725 第1708章 又是一年
- 1726 第1709章 恨不能时光倒流
- 1727 第1710章 阴险的胖子
- 1728 第1711章 被打压了
- 1729 第1712章 就是来找揍的!
- 1730 第1713章 精神有些压抑
- 1731 第1714章 我不愿意低头
- 1732 第1715章 当爹的心
- 1733 第1716章 伴君如伴虎
- 1734 第1717章 因为你不够狂
- 1735 第1718章 上市在即
- 1736 第1719章 真不能吹了
- 1737 第1720章 同类
- 1738 第1721章 无需再去证明什么
- 1739 第1722章 风云变幻
- 1740 第1723章 财源滚滚
- 1741 第1724章 传奇!
- 1742 第1725章 善始善终
- 1743 第1726章 未知才会恐惧
- 1744 第1727章 口头禅
- 1745 第1728章 丰收
- 1746 第1729章 不留遗憾
- 1747 第1730章 男人啊,不容易
- 1748 第1731章 不寒而栗
- 1749 第1732章 圆满(附完本感言)
- 1750 新书发布了!
- 1751 新书《万族之劫》发布,求收藏推荐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625章 不亏就是大赚
第1625章 不亏就是大赚
会议室中,李东提出融资3000亿,刚刚喧闹的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李东见状继续道:“融资3000亿,咱们先不说能不能成功的问题,就算算到底划算不划算的问题。
以之前的融资利率,每年的利息加上手续费用,每年大概170亿的样子。
而融资3000亿,这笔钱怎么花?
南方那边,现在门店数量已经不少,这次的目标是高鑫和沃尔玛,两家在沿海地区的大卖场,总共有多少家?”
陈浪闻言回忆了一下,过了一会才道:“沿海地区,目前主要以粤省、闽南、江浙三省为主。
而在江浙,因为毗邻江北,我们在江浙的实力不弱,占据绝对优势,哪怕华闰也比我们稍弱一筹。
其他两家,更是大卖场寥寥。
所以,目前我们说的南方沿海,主要还是粤省和闽南两地。
当然,还包括港澳、宝岛几地。
另外,沪市目前是百连为尊,我们可以暂时略过。
以上述几地统计,高鑫和沃尔玛,在这几地,大卖场数量不少,总共接近100家。”
不过是两省之地,加上港澳台地区而已,两家大卖场上百家!
听起来是不多,可实际上,沃尔玛此刻在华夏门店总数都才堪堪达到300家。
哪怕沃尔玛和高鑫均分,沃尔玛光是在这两省就有六分之一的门店分布。
由此可见,这些企业在南方到底有多大投入。
而一家大卖场,以一万平为标准,因为各地人工成本、租金不同,投资上下有不小的差距,可沃尔玛和大润发的大卖场投资成本平均都在2000万以上。
这还是因为对方是大企业,很多成本可以忽略。
类似于库存之类的,对方都不是自己花钱,要不然私人开设一万平以上的超市,成本要高出一半。
这也不算自营物业,实际上外资在国内的自营物业比例本来就不高。
同样的,这还不算物流成本,以及其他开支。
单纯的门店成本,就是这么多。
陈浪说完,李东眯了眯眼道:“100家,他们是大卖场,咱们不能跟他们一样也开大卖场,前期以挤兑他们的生意为主。
每家大卖场附近,1000平左右的超市,开他个十几家。
成本方面,应该和他们差不多,可能还要稍微高点,毕竟门店分散,有些东西投资就大了一些。
另外附加物流,配送中心,仓储等等方面的投资,想完成围剿,总共投资50-70亿应该足够了。
当然,围剿他们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还是要自己做大。
光做小超市也不行,咱们还得在当地筹备自己的旗舰店,大卖场。
沿海几省,起码要投建100家大卖场左右。
再加上我们现有的体系,差不多就能抢占这两家退走后留下的市场了。
这么算下来,最后的投资,恐怕要超过150亿。
而我说了,还要购置一批自营物业,商业地产这东西才是花钱的大头,在沿海地区,我准备购入100万平左右的自营物业面积。
商业地产价格不低,哪怕是现在,均摊都要超过8000以上,后期肯定还要继续上涨。
以10000元/平预算,那就是100亿。
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南方沿海地区,总共投入大概在300亿以下,差不多就是这样子,你们觉得呢?”
其他人面面相觑,半晌孙涛才道:“李总,如今我们在这两省,已经投资了数十亿,加上百佳的话,总共投资接近200亿了!
再投资300亿,也就是说,单纯就这两省加上港澳台地区,总投资达到了500亿。
500亿……
换成别的零售企业,已经足以完成全国布局了。
我们……我们就为了沿海的市场,这……”
孙涛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想过在南方投资,实际上在并购百佳之后,孙涛觉得再投入几十亿到一百亿左右,那就算大手笔了。
李东倒好,张口就是300亿左右的投资。
要知道,哪怕现在的远方超市加上国梅,总共投资也不到千亿。
光是这几地就投资这么多,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成本。
李东却是笑道:“300亿的投资,别的不说,光是物业方面,三年后收回300亿也许难,200亿还是不难的。
加上我们的固定资产,三年后,怎么着,300亿也值。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张后的门店,要求不高,好歹把运营成本赚回来,作为知名大卖场,赚个成本不难吧?”
“这个……”
远方作为华夏第一大卖场,李东不要求盈利,只要求维持收支平衡,如果连这个把握都没有,那也太怯懦了。
陈浪点头道:“如果只是单纯的运营成本,难度不大。
可李总别忘了,投资的300亿,那可都是融资来的钱。
300亿,每年利息也有十几二十亿了。
说句实在话,在现在这种局势下,到底能不能把利息赚回来,我们不敢百分百保证,毕竟您的意思是,和对方打消耗战,这会让成本再次上浮。
所以对方真要能坚持三年,三年后,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亏损。”
李东无所谓道:“投资这么多,咱们能用的货款也多了不少,到最后,其实不会亏的。
300亿的投资如此,3000亿的投资其实一样。
我刚刚说划算不划算,其实就是这意思。
最后,应该不会亏本,其实这就足够了。
不亏,那就是赚的,还是大赚!”
陈浪点头道:“的确,真正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我还是想说最后一点……”
陈浪停顿了片刻,缓缓道:“三年后,李总您把融资的钱都用于投资固定资产了,那这笔款子到期,我们怎么还?
难道继续抵押,继续贷款?
那我们会陷入循环往复的状态,到最后,恐怕真会被拖垮。
您说融资300亿也好,3000亿也好,其实真正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很低。
一家大企业,要是连不亏本的自信都没有,那企业也存活不了太长时间。
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要考虑长远的事。
三年后,这些钱到期,一下子天文数字般的欠款账务到期,而我们借钱不可能不花,到时候,钱花完了,资金还没回流。
是肯定没回流!
无论是零售行业,还是商业地产,三年之间,想让资金全部回流的可能性不大。
那到了那时候,远方还有其他债务,可能一次性到期的欠款就有三四千亿。
这时候,远方能承受住吗?
还有,南方这边哪怕按照李总您说的, 300亿也够了,您又说融资3000亿,显然还有别的计划。
而这些计划,是能快速回笼资金的业务,还是同样用于零售和物业方面?
如果是,那我刚刚说的话就成了事实,三年后,几千亿的款子到账,哪怕远方成了万亿集团,数千亿资金也足以瞬间击溃我们!”
陈浪说完,袁成道也点头道:“这一点,李总的确需要考虑。
钱都花出去了,哪有那么容易回流。
所以,就算要投资,就算要融资,我觉得也要分流分期,不能一下子给我们背负这么大的压力和重担。
以半年为期,逐步进行,这样才不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您说现在不以盈利为主,那就算维持收支平衡,集团每年在投资的情况下,也不会再有盈余。
三年后,集团拿不出这么多钱。
而一旦拿不出这么多钱,在遭受几千亿欠款的冲击下,哪怕我们的固定资产突破万亿,也有很大可能被冲击垮塌。”
这时候,大家其实讨论的不是目前的事了。
而是三年后怎么办?
李东有些东西说的没错,现在借钱,大笔投资,是可以冲击垮一些企业,是可以增加远方的实力和竞争力。
包括货款的问题,远方也可以大量增加动用的份额。
关键是,三年后呢?
三年后,几千亿的款子到账,远方固定资产多又能如何?
同时拍卖出去,还是同时抵押出去?
要是拍卖,那三年的功夫白花了,而且这么大量的拍卖,肯定会遭受无数质疑和冲击,这显然是不行的。
而抵押的话,就如陈浪说的,就算有机构接盘了。
可这样一来,也陷入了循环当中,远方以后每年都得为银行和金融机构打工。
透支未来的潜力,短暂的做大,在众人看来,这都不是长远之道。
陈浪和袁成道都这么说,李东却是不以为然道:“三年后的情况,三年后再说。
何况,三年后,3000亿资金真的就多?
商城和零售业务,一旦在三年后,比现在多增加万亿的业绩,3000亿从这方面挪用出来问题也不大……”
“增加万亿!”
所有人失声,你们家的万亿这么容易?
就在前不久,7月份,李东给远方定下了新目标,全年营收达到*****,C2C业绩达到800亿。
这是李东订的目标,最后不见得能完成。
而就算如此,自身达到*****的营收,也足够恐怖了。
现在,李东却是说,三年后,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万亿以上的营收。
那也意味着,李东的想法是,三年后远方总营收接近两万亿!
达到两万亿的营收,3000亿的债务,的确好办多了。
这两万亿,大部分都是现金流,稍微借用一下,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在已经这么大的基数上,进行翻倍还不止的增加,可能吗?
他们觉得不可能,李东却一直觉得没问题。
连大强子的京东,在未来几年,平台交易额都能堪堪达到万亿,现在的远方,领先京东起码五年以上。
三年后,光是平台,增加个万亿交易额李东觉得还是问题不大的。
自营业务占比远方这边一直很高,80%以上的比例。
哪怕线下稍微增加一点,李东觉得万亿的增幅也不算什么难事。
当然,这时候陈浪他们不敢置信也正常。
前世哪怕马昀、柳强东他们,敢在交易额不到百亿千亿的时候,幻想几年后,他们的平台交易额能突破万亿吗?
没人想过,也不敢去想!
谁这么想,谁就是疯子。
李东不是疯子,可他就是这么去想,因为他知道趋势,所以他敢想。
所以李东觉得,3000亿,对于三年后的远方,并不是难事才对。
算来算去,李东都觉得远方不会亏。
不但不会亏,还会大赚。
利息才几个钱?
融资到了3000亿,远方的零售业务可以迅速扩大,远方的自有物业,会大量增加。
零售业务不在于赚钱,扩大规模和名气是一点,另一点,多了3000亿的投入,实际上远方多的不止是这3000亿。
他上次就和袁成道说过,这3000亿带来的,最后可能是远方多了5000亿以上的资金动用。
袁成道他们担心未来,远方可能会经受不住冲击。
可李东却是不会为这些去考虑,真要经受不住,说明未来三年,远方几乎毫无进步,毫无进展。
在已知未来大势的情况下,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说明远方出了大问题,哪怕三年后不死,也拖不了多少年。
早死晚死,都是那个时间段的事,也没必要去拖延。
李东唯一担心的,就是怕融资不到这么多钱,至于别的,他还真没去考虑。
……
会议室。
在李东说出三年后远方业绩增加万亿之后,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李东不来就算了,每次来公司,都让所有人觉得,之前他们都是在玩闹一般。
他们眼中的大计划,光明未来,在李东眼中,好像不值一提,都是个笑话。
何止他们,整个华夏商界,甚至是全世界,谁敢说自己的企业,能在未来三年增加万亿营收的?
没人敢!
哪怕比远方强大很多的企业,也不敢说这话。
这个世界,敢这么说的,无外乎傻子,疯子,或者吹牛皮的。
无知者无畏!
李东算哪种?
袁成道他们不知道,也不好去评判。
见证了李东一系列的奇迹之后,他们不会轻易去否认李东,也没这个资格去否认。
可这时候,大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如何去相信。
李东见他们又不说话,笑了笑没出声,从面前的一堆文件当中抽出一份扔到会议桌中央道:“回头复印一下,大家都看看。
主要是关于接下来的融资方案的,看完了,觉得可行,那就想办法融资。
南方的投资只是小头,撑死了300亿。
关键还是整个华夏,包括国际部分的投资,这才是大头。
融资这么多,难度不低。
接下来,远方金融这边,专门成立个小组,就为这事服务。
要是能拿到3000亿的资金发展,什么难事都不是事。
还用为拿不拿下物美考虑?
还用为了其他企业和我们打消耗战担心?
3000亿到手,哪家零售企业能和我们斗?
沃尔玛也不行,对方敢在华夏投资那么多吗?
有钱才有底气,所以我才说,现在的事,能放放就放放,物美的事不急,其他的事也不急。
等融资成功,什么事都好说。”
袁成道吐了口气,沉声道:“李总,这么说,您是认真的,之前不是开玩笑?”
李东严肃道:“怎么,我喜欢在正式会议上开玩笑吗?
这份计划,我做了很久了。
很简单,打造世界最大的零售体系!
包括线上和线下,关于接下来的一些方案,我都做了准备工作,当然,对外则是不用透露太详细,以免打乱我们的计划。
现在,其实考验的就是远方的公信力问题。
融资成功,一切好说。
失败了,那什么都别提了,没钱,天大的计划都是空话,到时候,你们爱怎么办怎么办好了。
可有一点我提醒你们,别因为担心什么,就故意跟我搞破坏!
还有,这次还是以零售集团为主,真要还不起,让零售集团破产清算好了。
要是还有附带责任要清算,咱们线下的产业都给破产清算了,这样应该足够了。
好歹,到最后还能剩下IT产业,我们照样还是霸主,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东说的轻松,可线下体系全面崩溃,线上还能稳如泰山?
痴人说梦!
然而,到了这时候,李东的方案都弄出来了,显然是铁了心要做。
怎么劝?
没办法劝!
……
等到李东出了会议室,袁成道看向孙涛道:“孙总,你去劝劝吧。
事到如今,远方按部就班的走,那就是百年的基业!
在华夏做到这个规模,比沃尔玛传承的时间都会更长。
可现在进行冒险,也许……三年后,远方就不复存在了。”
孙涛苦笑道:“我去试试,可你也知道,他这人……听不得劝。”
袁成道叹息一声,一旁的陈浪微微摇头,无奈道:“咱们可能都不行,实在不行,去找沈总。
这事,还是要提一提的。
3000亿不是小数字,不说咱们,任何一家企业,3000亿都是天文数字。”
袁成道闻言考虑片刻道:“我就不去了,孙总先去李总那边试试,实在没办法,刘琪,你和陈总他们一起去东园。”
“……”
几人讨论了一阵,一旁的曹金生满头大汗道:“袁总,那李总的方案,我们还继续做下去吗?”
袁成道瞥了他一眼,半晌才脸色漆黑道:“你可以不做试试看。”
曹金生一脸讪讪,我可没这胆。
其他人都有些无语地看着他,这问的是废话,李东亲自做的方案,可以劝说,也可以当面说做不成,可在李东没同意的情况下,直接不做,那曹金生可以提前下岗了。
李东见状继续道:“融资3000亿,咱们先不说能不能成功的问题,就算算到底划算不划算的问题。
以之前的融资利率,每年的利息加上手续费用,每年大概170亿的样子。
而融资3000亿,这笔钱怎么花?
南方那边,现在门店数量已经不少,这次的目标是高鑫和沃尔玛,两家在沿海地区的大卖场,总共有多少家?”
陈浪闻言回忆了一下,过了一会才道:“沿海地区,目前主要以粤省、闽南、江浙三省为主。
而在江浙,因为毗邻江北,我们在江浙的实力不弱,占据绝对优势,哪怕华闰也比我们稍弱一筹。
其他两家,更是大卖场寥寥。
所以,目前我们说的南方沿海,主要还是粤省和闽南两地。
当然,还包括港澳、宝岛几地。
另外,沪市目前是百连为尊,我们可以暂时略过。
以上述几地统计,高鑫和沃尔玛,在这几地,大卖场数量不少,总共接近100家。”
不过是两省之地,加上港澳台地区而已,两家大卖场上百家!
听起来是不多,可实际上,沃尔玛此刻在华夏门店总数都才堪堪达到300家。
哪怕沃尔玛和高鑫均分,沃尔玛光是在这两省就有六分之一的门店分布。
由此可见,这些企业在南方到底有多大投入。
而一家大卖场,以一万平为标准,因为各地人工成本、租金不同,投资上下有不小的差距,可沃尔玛和大润发的大卖场投资成本平均都在2000万以上。
这还是因为对方是大企业,很多成本可以忽略。
类似于库存之类的,对方都不是自己花钱,要不然私人开设一万平以上的超市,成本要高出一半。
这也不算自营物业,实际上外资在国内的自营物业比例本来就不高。
同样的,这还不算物流成本,以及其他开支。
单纯的门店成本,就是这么多。
陈浪说完,李东眯了眯眼道:“100家,他们是大卖场,咱们不能跟他们一样也开大卖场,前期以挤兑他们的生意为主。
每家大卖场附近,1000平左右的超市,开他个十几家。
成本方面,应该和他们差不多,可能还要稍微高点,毕竟门店分散,有些东西投资就大了一些。
另外附加物流,配送中心,仓储等等方面的投资,想完成围剿,总共投资50-70亿应该足够了。
当然,围剿他们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还是要自己做大。
光做小超市也不行,咱们还得在当地筹备自己的旗舰店,大卖场。
沿海几省,起码要投建100家大卖场左右。
再加上我们现有的体系,差不多就能抢占这两家退走后留下的市场了。
这么算下来,最后的投资,恐怕要超过150亿。
而我说了,还要购置一批自营物业,商业地产这东西才是花钱的大头,在沿海地区,我准备购入100万平左右的自营物业面积。
商业地产价格不低,哪怕是现在,均摊都要超过8000以上,后期肯定还要继续上涨。
以10000元/平预算,那就是100亿。
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南方沿海地区,总共投入大概在300亿以下,差不多就是这样子,你们觉得呢?”
其他人面面相觑,半晌孙涛才道:“李总,如今我们在这两省,已经投资了数十亿,加上百佳的话,总共投资接近200亿了!
再投资300亿,也就是说,单纯就这两省加上港澳台地区,总投资达到了500亿。
500亿……
换成别的零售企业,已经足以完成全国布局了。
我们……我们就为了沿海的市场,这……”
孙涛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想过在南方投资,实际上在并购百佳之后,孙涛觉得再投入几十亿到一百亿左右,那就算大手笔了。
李东倒好,张口就是300亿左右的投资。
要知道,哪怕现在的远方超市加上国梅,总共投资也不到千亿。
光是这几地就投资这么多,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成本。
李东却是笑道:“300亿的投资,别的不说,光是物业方面,三年后收回300亿也许难,200亿还是不难的。
加上我们的固定资产,三年后,怎么着,300亿也值。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张后的门店,要求不高,好歹把运营成本赚回来,作为知名大卖场,赚个成本不难吧?”
“这个……”
远方作为华夏第一大卖场,李东不要求盈利,只要求维持收支平衡,如果连这个把握都没有,那也太怯懦了。
陈浪点头道:“如果只是单纯的运营成本,难度不大。
可李总别忘了,投资的300亿,那可都是融资来的钱。
300亿,每年利息也有十几二十亿了。
说句实在话,在现在这种局势下,到底能不能把利息赚回来,我们不敢百分百保证,毕竟您的意思是,和对方打消耗战,这会让成本再次上浮。
所以对方真要能坚持三年,三年后,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亏损。”
李东无所谓道:“投资这么多,咱们能用的货款也多了不少,到最后,其实不会亏的。
300亿的投资如此,3000亿的投资其实一样。
我刚刚说划算不划算,其实就是这意思。
最后,应该不会亏本,其实这就足够了。
不亏,那就是赚的,还是大赚!”
陈浪点头道:“的确,真正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我还是想说最后一点……”
陈浪停顿了片刻,缓缓道:“三年后,李总您把融资的钱都用于投资固定资产了,那这笔款子到期,我们怎么还?
难道继续抵押,继续贷款?
那我们会陷入循环往复的状态,到最后,恐怕真会被拖垮。
您说融资300亿也好,3000亿也好,其实真正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很低。
一家大企业,要是连不亏本的自信都没有,那企业也存活不了太长时间。
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要考虑长远的事。
三年后,这些钱到期,一下子天文数字般的欠款账务到期,而我们借钱不可能不花,到时候,钱花完了,资金还没回流。
是肯定没回流!
无论是零售行业,还是商业地产,三年之间,想让资金全部回流的可能性不大。
那到了那时候,远方还有其他债务,可能一次性到期的欠款就有三四千亿。
这时候,远方能承受住吗?
还有,南方这边哪怕按照李总您说的, 300亿也够了,您又说融资3000亿,显然还有别的计划。
而这些计划,是能快速回笼资金的业务,还是同样用于零售和物业方面?
如果是,那我刚刚说的话就成了事实,三年后,几千亿的款子到账,哪怕远方成了万亿集团,数千亿资金也足以瞬间击溃我们!”
陈浪说完,袁成道也点头道:“这一点,李总的确需要考虑。
钱都花出去了,哪有那么容易回流。
所以,就算要投资,就算要融资,我觉得也要分流分期,不能一下子给我们背负这么大的压力和重担。
以半年为期,逐步进行,这样才不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您说现在不以盈利为主,那就算维持收支平衡,集团每年在投资的情况下,也不会再有盈余。
三年后,集团拿不出这么多钱。
而一旦拿不出这么多钱,在遭受几千亿欠款的冲击下,哪怕我们的固定资产突破万亿,也有很大可能被冲击垮塌。”
这时候,大家其实讨论的不是目前的事了。
而是三年后怎么办?
李东有些东西说的没错,现在借钱,大笔投资,是可以冲击垮一些企业,是可以增加远方的实力和竞争力。
包括货款的问题,远方也可以大量增加动用的份额。
关键是,三年后呢?
三年后,几千亿的款子到账,远方固定资产多又能如何?
同时拍卖出去,还是同时抵押出去?
要是拍卖,那三年的功夫白花了,而且这么大量的拍卖,肯定会遭受无数质疑和冲击,这显然是不行的。
而抵押的话,就如陈浪说的,就算有机构接盘了。
可这样一来,也陷入了循环当中,远方以后每年都得为银行和金融机构打工。
透支未来的潜力,短暂的做大,在众人看来,这都不是长远之道。
陈浪和袁成道都这么说,李东却是不以为然道:“三年后的情况,三年后再说。
何况,三年后,3000亿资金真的就多?
商城和零售业务,一旦在三年后,比现在多增加万亿的业绩,3000亿从这方面挪用出来问题也不大……”
“增加万亿!”
所有人失声,你们家的万亿这么容易?
就在前不久,7月份,李东给远方定下了新目标,全年营收达到*****,C2C业绩达到800亿。
这是李东订的目标,最后不见得能完成。
而就算如此,自身达到*****的营收,也足够恐怖了。
现在,李东却是说,三年后,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万亿以上的营收。
那也意味着,李东的想法是,三年后远方总营收接近两万亿!
达到两万亿的营收,3000亿的债务,的确好办多了。
这两万亿,大部分都是现金流,稍微借用一下,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在已经这么大的基数上,进行翻倍还不止的增加,可能吗?
他们觉得不可能,李东却一直觉得没问题。
连大强子的京东,在未来几年,平台交易额都能堪堪达到万亿,现在的远方,领先京东起码五年以上。
三年后,光是平台,增加个万亿交易额李东觉得还是问题不大的。
自营业务占比远方这边一直很高,80%以上的比例。
哪怕线下稍微增加一点,李东觉得万亿的增幅也不算什么难事。
当然,这时候陈浪他们不敢置信也正常。
前世哪怕马昀、柳强东他们,敢在交易额不到百亿千亿的时候,幻想几年后,他们的平台交易额能突破万亿吗?
没人想过,也不敢去想!
谁这么想,谁就是疯子。
李东不是疯子,可他就是这么去想,因为他知道趋势,所以他敢想。
所以李东觉得,3000亿,对于三年后的远方,并不是难事才对。
算来算去,李东都觉得远方不会亏。
不但不会亏,还会大赚。
利息才几个钱?
融资到了3000亿,远方的零售业务可以迅速扩大,远方的自有物业,会大量增加。
零售业务不在于赚钱,扩大规模和名气是一点,另一点,多了3000亿的投入,实际上远方多的不止是这3000亿。
他上次就和袁成道说过,这3000亿带来的,最后可能是远方多了5000亿以上的资金动用。
袁成道他们担心未来,远方可能会经受不住冲击。
可李东却是不会为这些去考虑,真要经受不住,说明未来三年,远方几乎毫无进步,毫无进展。
在已知未来大势的情况下,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说明远方出了大问题,哪怕三年后不死,也拖不了多少年。
早死晚死,都是那个时间段的事,也没必要去拖延。
李东唯一担心的,就是怕融资不到这么多钱,至于别的,他还真没去考虑。
……
会议室。
在李东说出三年后远方业绩增加万亿之后,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李东不来就算了,每次来公司,都让所有人觉得,之前他们都是在玩闹一般。
他们眼中的大计划,光明未来,在李东眼中,好像不值一提,都是个笑话。
何止他们,整个华夏商界,甚至是全世界,谁敢说自己的企业,能在未来三年增加万亿营收的?
没人敢!
哪怕比远方强大很多的企业,也不敢说这话。
这个世界,敢这么说的,无外乎傻子,疯子,或者吹牛皮的。
无知者无畏!
李东算哪种?
袁成道他们不知道,也不好去评判。
见证了李东一系列的奇迹之后,他们不会轻易去否认李东,也没这个资格去否认。
可这时候,大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如何去相信。
李东见他们又不说话,笑了笑没出声,从面前的一堆文件当中抽出一份扔到会议桌中央道:“回头复印一下,大家都看看。
主要是关于接下来的融资方案的,看完了,觉得可行,那就想办法融资。
南方的投资只是小头,撑死了300亿。
关键还是整个华夏,包括国际部分的投资,这才是大头。
融资这么多,难度不低。
接下来,远方金融这边,专门成立个小组,就为这事服务。
要是能拿到3000亿的资金发展,什么难事都不是事。
还用为拿不拿下物美考虑?
还用为了其他企业和我们打消耗战担心?
3000亿到手,哪家零售企业能和我们斗?
沃尔玛也不行,对方敢在华夏投资那么多吗?
有钱才有底气,所以我才说,现在的事,能放放就放放,物美的事不急,其他的事也不急。
等融资成功,什么事都好说。”
袁成道吐了口气,沉声道:“李总,这么说,您是认真的,之前不是开玩笑?”
李东严肃道:“怎么,我喜欢在正式会议上开玩笑吗?
这份计划,我做了很久了。
很简单,打造世界最大的零售体系!
包括线上和线下,关于接下来的一些方案,我都做了准备工作,当然,对外则是不用透露太详细,以免打乱我们的计划。
现在,其实考验的就是远方的公信力问题。
融资成功,一切好说。
失败了,那什么都别提了,没钱,天大的计划都是空话,到时候,你们爱怎么办怎么办好了。
可有一点我提醒你们,别因为担心什么,就故意跟我搞破坏!
还有,这次还是以零售集团为主,真要还不起,让零售集团破产清算好了。
要是还有附带责任要清算,咱们线下的产业都给破产清算了,这样应该足够了。
好歹,到最后还能剩下IT产业,我们照样还是霸主,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东说的轻松,可线下体系全面崩溃,线上还能稳如泰山?
痴人说梦!
然而,到了这时候,李东的方案都弄出来了,显然是铁了心要做。
怎么劝?
没办法劝!
……
等到李东出了会议室,袁成道看向孙涛道:“孙总,你去劝劝吧。
事到如今,远方按部就班的走,那就是百年的基业!
在华夏做到这个规模,比沃尔玛传承的时间都会更长。
可现在进行冒险,也许……三年后,远方就不复存在了。”
孙涛苦笑道:“我去试试,可你也知道,他这人……听不得劝。”
袁成道叹息一声,一旁的陈浪微微摇头,无奈道:“咱们可能都不行,实在不行,去找沈总。
这事,还是要提一提的。
3000亿不是小数字,不说咱们,任何一家企业,3000亿都是天文数字。”
袁成道闻言考虑片刻道:“我就不去了,孙总先去李总那边试试,实在没办法,刘琪,你和陈总他们一起去东园。”
“……”
几人讨论了一阵,一旁的曹金生满头大汗道:“袁总,那李总的方案,我们还继续做下去吗?”
袁成道瞥了他一眼,半晌才脸色漆黑道:“你可以不做试试看。”
曹金生一脸讪讪,我可没这胆。
其他人都有些无语地看着他,这问的是废话,李东亲自做的方案,可以劝说,也可以当面说做不成,可在李东没同意的情况下,直接不做,那曹金生可以提前下岗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