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02 第九百七十九章 远征欧洲(十四)
- 1003 第九百八十章 远征欧洲(十五)
- 1004 第九百八十一章 远征欧洲(十六)
- 1005 第九百八十二章 快叫舅舅
- 1006 第九百八十三章 另立教皇
- 1007 第九百八十四章 罗马城的面包铺(上)
- 1008 第九百八十五章 罗马城的面包铺(中)
- 1009 第九百八十六章 罗马城的面包铺(下)
- 1010 第九百八十七章 决战之前
- 1011 第九百八十八章 重装骑兵之死
- 1012 第九百八十九章 土瓦本之战
- 1013 第九百九十章 帕斯卡尔二世的拒绝
- 1014 第九百九十一章 莫里斯主教
- 1015 第九百九十二章 凭什么告诉你
- 1016 第九百九十三章 苏辙到来
- 1017 第九百九十四章 废除什一税
- 1018 第九百九十五章 逃往英格兰
- 1019 第九百九十六章 蛮横的炮击
- 1020 第九百九十七章 对康德拉的安排
- 1021 第九百九十八章 死也不逃了
- 1022 第九百九十九章 陈留王
- 1023 第一千章 宗教输出
- 1024 第一千零一章 彻底死心的耶律淳
- 1025 第一千零二章 再见耶律浚(上)
- 1026 第一千零三章 再见耶律浚(下)
- 1027 第一千零四章 耶律浚的警告
- 1028 第一千零五章 限期投降
- 1029 第一千零六章 英格兰试点
- 1030 第一千零七章 帝国的变化
- 1031 第一千零八章 小亨利的见闻(上)
- 1032 第一千零九章 小亨利的见闻(下)
- 1033 第一千一十章 ‘合情合理’的推断
- 1034 第一千一十一章 求和
- 1035 第一千一十二章 疯长的野心
- 1036 第一千一十三章 鬼村据点
- 1037 第一千一十四章 皇城司赵信
- 1038 第一千一十五章 围猎
- 1039 第一千一十六章 逼宫
- 1040 第一千一十七章 吴乞买称帝
- 1041 第一千一十八章 恩断义绝
- 1042 第一千一十九章 金国使团的到来
- 1043 第一千二十章 大宋的逻辑
- 1044 第一千二十一章 给我一个理由
- 1045 第一千二十二章 谈判
- 1046 第一千二十三章 叛乱专业户
- 1047 第一千二十四章 自投罗网
- 1048 第一千二十五章 金国灭亡
- 1049 第一千二十六章 明天就是死期
- 1050 第一千二十七章 地下石室
- 1051 第一千二十八章 我不是普通人
- 1052 第一千二十九章 世上再无女真人
- 1053 第一千三十章 预知历史
- 1054 第一千三十一章 埋藏秘密
- 1055 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皇与幕府
- 1056 第一千三十四章 赵信去倭国
- 1057 第一千三十五章 去欧洲
- 1058 第一千三十六章 偶遇赵佾
- 1059 第一千三十七章 封禅泰山
- 1060 第一千三十八章 未来的海军统帅
- 1061 第一千三十九章 登陆俄国
- 1062 第一千四十章 赵颜去欧洲
- 1063 第一千四十一章 老迈的小肉丁
- 1064 第一千四十二章 佛牙精舍
- 1065 第一千四十三章 发光的佛牙
- 1066 第一千四十四章 唯物论者了元和尚
- 1067 第一千四十五章 纵谈天主教
- 1068 第一千四十六章 流放的教徒
- 1069 第一千四十七章 空荡荡的村子
- 1070 第一千四十八章 弥撒
- 1071 第一千四十九章 了元的慈悲心
- 1072 第一千五十章 抵达欧洲
- 1073 第一千五十一章 父子交谈
- 1074 第一千五十二章 快刀斩乱麻
- 1075 第一千五十三章 环球航行开启
- 1076 第一千五十四章 近交远攻
- 1077 第一千五十五章 发现陆地
- 1078 第一千五十六章 海岛上的盛宴
- 1079 第一千五十七章 泰诺群岛
- 1080 第一千五十八章 再次启航
- 1081 第一千五十九章 棋痴赵俊
- 1082 第一千六十章 玛雅人
- 1083 第一千六十一章 绕过美洲
- 1084 第一千六十二章 子嗣的问题
- 1085 第一千六十三章 赶赴泰山
- 1086 第一千六十四章 抵达袭庆
- 1087 第一千六十五章 封禅大典
- 1088 第一千六十六章 射鱼
- 1089 第一千六十七章 赵煦的口谕
- 1090 第一千六十八章 父子同归
- 1091 第一千六十九章 “生病”的赵煦
- 1092 第一千七十章 封禅之乱
- 1093 第一千七十一章 手足相残
- 1094 第一千七十二章 兄弟之情
- 1095 第一千七十三章 更加可恨的赵颢
- 1096 第一千七十四章 疯子赵俊
- 1097 第一千七十五章 造反的原因(上)
- 1098 第一千七十六章 造反的原因(下)
- 1099 第一千七十七章 父子同命
- 1100 第一千七十八章 得知真相的赵颜
- 1101 第一千七十九章 赵煦已死
- 1102 第一千八十章 大结局
- 1103 新书通知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八十九章 土瓦本之战
第九百八十九章 土瓦本之战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这些蠢笨的铁罐子还真是顽强,竟然能够冲到我军的前阵,而且还造成少量的伤亡,可惜这种重装骑兵早就应该被淘汰掉了,哪怕没有火器,我也有三种以上的办法可以消灭他们!”大军中的呼延平手持望远镜,一边打量着战场上的情况一边开口道。
重装骑兵曾经在中原盛行一时,比如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的玄甲军,曾经以三千破十万,创造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不过重装骑兵虽然十分犀利,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比如负重太大,铠甲造价高昂,马力不能持久等等,所以这个兵种也很快被淘汰了,大宋和辽国虽然也有一些重骑兵,但其实这些重骑兵已经改良过了,铠甲比真正的重骑兵要薄一些,负重也小得多,后来随着火器的盛行,更是造成了重装骑兵的没落,现在大宋军中已经不再保留重装骑兵的编制了。
小亨利率领着大军紧紧的跟随在苏普林伯爵之后,本来按照他平时的经验,只要重装骑兵发动起来,能够挡住他们的也只有重装骑兵,可是对面的宋军中虽然有少量骑兵,但却绝对没有重装骑兵,所以他也不认为宋军能够挡住重装骑兵的冲锋。
可是现实却给小亨利上了血淋淋的一课,苏普林伯爵手下的五千余重装骑兵还没有冲到宋军面前,就已经损失大半,甚至连苏普林伯爵本人也战死了,最后虽然有数百重装骑兵撞上了宋军前面的盾牌,但是这几百人已经分散开来,而且速度也不快,这也使得他们对宋军的威胁并不大,仅仅给宋军前阵带来了一些伤亡,然后这些失去了速度的重装骑兵就成为宋军的刀下亡魂,被杀死后一个个的抛尸到阵前。
重装骑兵一向都是欧洲军队中的宠儿,更是一支军队中的精神支柱,一般开战前期。都是重装骑兵的决战,只要重装骑兵决出了胜负,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就几乎已经成为定局,这也是骑士阶层的地位为什么那么的主要原因。
可是现在小亨利一方战无不胜的重装骑兵竟然在对方没有出去任何骑兵的情况下。就已经被全歼,这对小亨利手下的军队也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甚至在看到重装骑兵在消灭后,那些正在冲锋的其它军队竟然慢慢的停下了脚步,一个个惊惶失措的看向小亨利那边。
小亨利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甚至连他自己都被宋军中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给惊呆了,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做为战场上的老将,呼延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两翼的骑兵立刻杀出,直奔小亨利的中军而来,其它军队也是紧随其后,而当骑兵还没有杀到之时,宋军就飞出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这也是宋军的标准战术。当两军交战之时,最先交战的肯定是双方的弓弩手,可惜欧洲这边的弓箭十分原始,军中甚至没有大规模装备弓箭,这也使得他们在遭受到弓箭射击时显得十分慌乱,等到将盾牌架起来时,已经遭受到不小的伤亡。
直到这时,小亨利才忽然醒悟过来,当下急忙让人准备防守,可惜他的军队之前由冲锋忽然停下。军队的队形早就已经散乱不堪,再加上军无斗志,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从他的命令,结果最后被宋军的骑兵杀进中军。一时间更是乱上加乱,小亨利虽然尽力试图挽救,可惜军心已散,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胜局已定!杀~”呼延庆看到这里,当即兴奋的大吼一声,指挥着全军压上。这下终于造成了小亨利大军的全线崩溃,八万大军被呼延庆不足四万人杀的四散而逃,小亨利看到这种情况,当下也是大叫一声差点从马上摔倒,不过他是个极为理智之人,虽然遭受到极大的打击,却没有失去理智,因此很快就反应过来,指挥着身边的亲卫保护着他杀出战场,一路向北方逃窜。
这场大战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土瓦本地区,因此被称为土瓦本之战,这一战小亨利的八万大军被不足四成的宋军打败,从而一举奠定了阿格尼丝公主的地位,唯一可惜的是小亨利逃出了战场,使得呼延庆没能一举平定神圣罗马帝国的内乱,不过倒也没什么大的影响,接下来呼延庆率领着大军逐层推进,大口吞食着小亨利的势力范围,而小亨利虽然又组织了几次反击,但却都以失败而告终。
当土瓦本之战的结果传到罗马时,阿格尼丝也是高兴的跳了起来,然后抱着赵佳狠狠的亲了两口,以此来发泄自己的兴奋,而赵佳虽然早就知道会赢,但是听到呼延庆竟然赢的如此干脆利落,也不禁十分的高兴,当下命人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一时间整个罗马,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南部都在讨论着这件事,这也让阿格尼丝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更加的稳固。
仗虽然打赢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小亨利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依然在北方顽强抵抗,所以呼延庆的大军一时间也无法回来,估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的消灭小亨利,另外就算是已经属于阿格尼丝统治的南方地区,依然有许多地方只是名义上归属阿格尼丝统治,但实际上却掌握在各地的公侯贵族手中,如果换成普通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许会觉得很正常,但是对于赵佳来说,这却是帝国统治不稳的主要原因,所在他肯定要改变这种情况,将大部分的权力都收归帝王手中。
不过相比上面这些,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让阿格尼丝真正的登基为帝,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不过登基为帝容易,但其中却有一个必须的环节,那就是必须由教皇为皇帝加冕,可是之前的教皇帕斯卡尔二世死也不愿意为阿格尼丝加冕,这倒是个大问题。(未完待续。)
“这些蠢笨的铁罐子还真是顽强,竟然能够冲到我军的前阵,而且还造成少量的伤亡,可惜这种重装骑兵早就应该被淘汰掉了,哪怕没有火器,我也有三种以上的办法可以消灭他们!”大军中的呼延平手持望远镜,一边打量着战场上的情况一边开口道。
重装骑兵曾经在中原盛行一时,比如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的玄甲军,曾经以三千破十万,创造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不过重装骑兵虽然十分犀利,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比如负重太大,铠甲造价高昂,马力不能持久等等,所以这个兵种也很快被淘汰了,大宋和辽国虽然也有一些重骑兵,但其实这些重骑兵已经改良过了,铠甲比真正的重骑兵要薄一些,负重也小得多,后来随着火器的盛行,更是造成了重装骑兵的没落,现在大宋军中已经不再保留重装骑兵的编制了。
小亨利率领着大军紧紧的跟随在苏普林伯爵之后,本来按照他平时的经验,只要重装骑兵发动起来,能够挡住他们的也只有重装骑兵,可是对面的宋军中虽然有少量骑兵,但却绝对没有重装骑兵,所以他也不认为宋军能够挡住重装骑兵的冲锋。
可是现实却给小亨利上了血淋淋的一课,苏普林伯爵手下的五千余重装骑兵还没有冲到宋军面前,就已经损失大半,甚至连苏普林伯爵本人也战死了,最后虽然有数百重装骑兵撞上了宋军前面的盾牌,但是这几百人已经分散开来,而且速度也不快,这也使得他们对宋军的威胁并不大,仅仅给宋军前阵带来了一些伤亡,然后这些失去了速度的重装骑兵就成为宋军的刀下亡魂,被杀死后一个个的抛尸到阵前。
重装骑兵一向都是欧洲军队中的宠儿,更是一支军队中的精神支柱,一般开战前期。都是重装骑兵的决战,只要重装骑兵决出了胜负,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就几乎已经成为定局,这也是骑士阶层的地位为什么那么的主要原因。
可是现在小亨利一方战无不胜的重装骑兵竟然在对方没有出去任何骑兵的情况下。就已经被全歼,这对小亨利手下的军队也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甚至在看到重装骑兵在消灭后,那些正在冲锋的其它军队竟然慢慢的停下了脚步,一个个惊惶失措的看向小亨利那边。
小亨利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甚至连他自己都被宋军中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给惊呆了,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做为战场上的老将,呼延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两翼的骑兵立刻杀出,直奔小亨利的中军而来,其它军队也是紧随其后,而当骑兵还没有杀到之时,宋军就飞出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这也是宋军的标准战术。当两军交战之时,最先交战的肯定是双方的弓弩手,可惜欧洲这边的弓箭十分原始,军中甚至没有大规模装备弓箭,这也使得他们在遭受到弓箭射击时显得十分慌乱,等到将盾牌架起来时,已经遭受到不小的伤亡。
直到这时,小亨利才忽然醒悟过来,当下急忙让人准备防守,可惜他的军队之前由冲锋忽然停下。军队的队形早就已经散乱不堪,再加上军无斗志,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从他的命令,结果最后被宋军的骑兵杀进中军。一时间更是乱上加乱,小亨利虽然尽力试图挽救,可惜军心已散,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胜局已定!杀~”呼延庆看到这里,当即兴奋的大吼一声,指挥着全军压上。这下终于造成了小亨利大军的全线崩溃,八万大军被呼延庆不足四万人杀的四散而逃,小亨利看到这种情况,当下也是大叫一声差点从马上摔倒,不过他是个极为理智之人,虽然遭受到极大的打击,却没有失去理智,因此很快就反应过来,指挥着身边的亲卫保护着他杀出战场,一路向北方逃窜。
这场大战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土瓦本地区,因此被称为土瓦本之战,这一战小亨利的八万大军被不足四成的宋军打败,从而一举奠定了阿格尼丝公主的地位,唯一可惜的是小亨利逃出了战场,使得呼延庆没能一举平定神圣罗马帝国的内乱,不过倒也没什么大的影响,接下来呼延庆率领着大军逐层推进,大口吞食着小亨利的势力范围,而小亨利虽然又组织了几次反击,但却都以失败而告终。
当土瓦本之战的结果传到罗马时,阿格尼丝也是高兴的跳了起来,然后抱着赵佳狠狠的亲了两口,以此来发泄自己的兴奋,而赵佳虽然早就知道会赢,但是听到呼延庆竟然赢的如此干脆利落,也不禁十分的高兴,当下命人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一时间整个罗马,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南部都在讨论着这件事,这也让阿格尼丝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更加的稳固。
仗虽然打赢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小亨利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依然在北方顽强抵抗,所以呼延庆的大军一时间也无法回来,估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的消灭小亨利,另外就算是已经属于阿格尼丝统治的南方地区,依然有许多地方只是名义上归属阿格尼丝统治,但实际上却掌握在各地的公侯贵族手中,如果换成普通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许会觉得很正常,但是对于赵佳来说,这却是帝国统治不稳的主要原因,所在他肯定要改变这种情况,将大部分的权力都收归帝王手中。
不过相比上面这些,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让阿格尼丝真正的登基为帝,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不过登基为帝容易,但其中却有一个必须的环节,那就是必须由教皇为皇帝加冕,可是之前的教皇帕斯卡尔二世死也不愿意为阿格尼丝加冕,这倒是个大问题。(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