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51 第一一二章才华是遮掩不住的。
- 652 第一一三章刘仁轨模样的娜哈
- 653 第一一四章当仁不让的娜哈
- 654 第一一五章就没有合心意的时候啊
- 655 第一一六章春天的烦恼
- 656 第一一七章人生的二次元解释
- 657 第一一八章大气磅礴的时代
- 658 第一一九章长安城的光辉
- 659 第一二零章南天一柱猛温柔
- 660 第一二一章最古老的传承
- 661 第一二二章胡乱花钱的云初跟温柔
- 662 第一二三章政治即人事
- 663 第一二四章各有所求
- 664 第一二五章皇帝终于走了
- 665 第一二六章火力不足时代的恐惧
- 666 第一二七章长安气象
- 667 第一二八章引蛇出洞
- 668 第一二九章:该照顾谁的利益呢?
- 669 第一三零章做事情的方式方法
- 670 第一三一章政治需要斗争
- 671 第一三二章到底要杀谁?
- 672 第一三三章大包大揽
- 673 第一三四章谁才是目标?
- 674 第一三五章环环相扣
- 675 第一三六章明白人
- 676 第一三七重臣就该重用
- 677 第一三八章真的平安无事?
- 678 第一三九章人的心是怎么没的
- 679 第一四零章十年
- 680 第一四一章有仇就报才痛快
- 681 第一四二章事情要弄大一些才有趣
- 682 第一四三章都是聪明人
- 683 第一四四章四面漏风的紫微宫城
- 684 第一四五章根子上的问题
- 685 第一四六章高贵的刺客
- 686 第一四七章混进来了
- 687 第一四八章风过了无痕
- 688 第一四九章驱逐
- 689 第一五零章许敬宗啥都知道
- 690 第一五一章名门世家的末日
- 691 第一五二章小吏的尊严
- 692 第一五三章风雨欲来
- 693 第一五四章天下熙熙
- 694 第一五五章稳操胜券
- 695 第一五六章崔勉的节操
- 696 第一五七章就看谁能坚持的住
- 697 第一五八章民不与官斗
- 698 第一六四章沸水煮碗
- 699 第一六五章不为人知的英雄
- 700 第一五九章步步紧逼
- 701 第一六零章官府的手段
- 702 第一六一章世上最无耻的仕人
- 703 第一六二章爱学习的娄师德
- 704 第一六三章真正获利的是李治
- 705 第一六七章铜牛定风波
- 706 第一六八章参悟不透的玄机
- 707 第一六九章真人看见啥了?
- 708 第一七零章舍我其谁
- 709 第一章我食我黍
- 710 第二章人无完人
- 711 第三章屠龙术
- 712 第四章占领思想阵地首先要开放自己的思想
- 713 第五章求仁得仁
- 714 第六章绿茶终结者
- 715 第七章娜哈的奋斗
- 716 第八章 平安云氏
- 717 第九章人心无需笼络
- 718 第十二章云初从不害人
- 719 第十五章棋盘上的人
- 720 第十四章天人的玩笑,人间的灾难
- 722 第十七章面子总是要给的
- 723 第十八章扯淡
- 724 第十九章防不胜防
- 725 第二十章放眼望去举世皆傻逼
- 726 第二十一章叹息的伊河
- 727 第二十二章动辄不死不休
- 728 第二十三章我曾经有机会天下无敌
- 729 第二十四章见龙在田
- 730 第二十五章伤心人各有怀抱,挺好的
- 731 第二十六章中庸之道
- 732 第二十七章鲨鱼来了
- 733 第二十八章正午阳光
- 734 第二十九章利益至上
- 735 第三十章诸事纷杂
- 736 第三十一章乱臣贼子
- 737 第三十二章冤家聚头
- 738 第三十三章大事临头需静气
- 739 第三十四章太上忘情
- 740 第三十五章第一次试探
- 741 第三十六章能打败大唐的只有大唐自己
- 742 第三十七章黄雀
- 743 第三十八章种子的妙用
- 744 第三十九章李弘的第二次试探
- 745 第四十章你要习惯长安风韵
- 746 第四十一章牛痘出,圣人现
- 747 第四十二章烈日下的长安
- 748 第四十三章鸡鸣狗盗的新手段
- 749 第四十四章实践出真知
- 750 第四十五章得寸进尺的李弘
- 751 第四十六章绿茶婊的由来
- 752 第四十七章得偿所愿
- 753 第四十八章皇帝一怒
- 754 第四十九章一流的皇后,二流的手下
- 755 第五十章皇帝逼死老神仙
- 756 第五十一章天皇,天后,太子
- 757 第五十二章老神仙本身就是一颗治疗百病的大药丸
- 758 第五十三章很实际的老神仙
- 759 第五十四章钟馗要娶亲
- 760 第五十五章盲婚哑嫁
- 761 第五十六章给李弘画的超级巨饼
- 762 第五十七章云家的后备军
- 763 第五十八章拼长度不拼高度的李思
- 764 第五十九章李治的手段在九天之上
- 765 第六十章甩锅大法
- 766 第六十一章给李弘腾出战场
- 767 第六十二章毒龙出洞
- 768 第六十三章复盘
- 769 第六十四章老臣心
- 770 第六十四章让石头飞的更远更高的法子
- 771 第六十五章牛刀小试
- 772 第六十七章二三子戏于军前(前面的章节重复了)
- 773 第六十八章布局天元
- 774 第六十九章一蓑烟雨任平生
- 775 第七十章永无止境的斗争
- 776 第七十一章没有情感的木头人
- 777 第七十二章被嫌弃的李治
- 778 第七十三章长安富,不知数!
- 779 第七十四章李敬玄的奇思妙想
- 780 第七十五章虎老雄风在
- 781 第七十六章跳出三界外,看啥都清楚
- 782 第七十七章虫草神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 783 第七十八章纷至沓来
- 784 第七十九章背后总是有交易
- 785 第八十章对不起,这句话太恶毒了
- 786 第八十一章 时光是最好的催化剂
- 787 第八十五章红尘世界
- 788 第八十八章当官其实很难
- 789 第八十九章正气盈门
- 790 第八十六章改造谁,都不如改造官员
- 791 第八十七章攻心为上
- 792 第九十二章我很不安
- 793 第九十三章谁都别想痛快
- 794 第九十四章暴虎冯河
- 795 第九十五章不是你,又该是谁呢
- 796 第九十六章最不可信的人言啊
- 797 第九十七章李氏公主没好的
- 798 第九十七章还不清的女儿债
- 799 第九十八章知行合一才好
- 800 第九十九章身陷泥潭
- 801 第一百章视角不同就有差异
- 802 第一零一章周兴来了
- 803 第一零二章各过各的
- 804 第一零三章刀下留人
- 805 第一零四章毫无底线可言的李治
- 806 第一零五章李绩的老骥伏枥
- 807 第一零六章信任是一种冒险
- 808 第一零七章谁是消息最灵通的人
- 809 第一零八章粮食哪里去了
- 810 第一〇九章大浪滔天
- 811 第一一零章天命所归是假象
- 812 第一一一章没人愿意真正为国家考虑
- 813 第一一二章雪上空留马行处
- 814 第一一三章穷?是一种现象
- 815 第一一四章大局面下的小确幸
- 816 第一一五章不可偏私
- 817 第一一六章 乌合之众的好处
- 818 第一一七章十八般武艺
- 819 第一一八章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 820 第一一九章明见万里的李治
- 821 第一二零章不要追根问底
- 822 第一二一章 都是你的错
- 823 第一二二章这才是皇帝李治
- 824 第一二三章我不是酷吏
- 825 第一二四章欲壑难填
- 826 第一二五章周兴,农家兴盛的希望!
- 827 第一二六章天下第一人
- 828 第一二七章天无三日晴
- 829 第一二八章如何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傻子?
- 830 第一二九章都是有志向的人
- 831 第一三零章脏唐臭汉名不虚传
- 832 第一三一章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 833 第一三二章龙种,贱种?
- 834 第一三三章世上哪来的什么大丈夫
- 835 第一三四章有眼不识金镶玉
- 836 第一三五章李氏手足相残的传统
- 837 第一三六章无处不在的太子教
- 838 第一三七章真不真的无所谓
- 839 第一三八章如何反向操作?
- 840 第一三九章决水灌大梁
- 841 第一四零章一心为公的云初
- 842 第一四一章牛不喝水强按头
- 843 第一四二章人间显圣,这不可能
- 844 第一四三章自由的蝼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二二章胡乱花钱的云初跟温柔
第一二二章胡乱花钱的云初跟温柔
李治听了苏定方的话,就瞅着云初道:“你在西域胡跑了两年,应该听过论钦陵,以及昆仑山孔道的事情吧?说说看。”
云初跪坐在苏定方侧面的垫子上,这样就形成了三人奏对的形式,大唐朝如今早就有了椅子这种东西,但是,皇帝依旧习欢跪坐这种奏对模式,似乎这样子可以让氛围更加的融洽一些,也更加的有礼仪感。
虽然蒲团上有一个可以垫屁股的马鞍状的小凳子,坐的时间长了,一样会腿麻。
云初窃以为,皇帝就是在等着臣子奏对时间长了腿麻,站起来的时候,好不由自主的向他行大礼,毕竟,奏对完毕之后,是臣子起身,他可以继续坐着。
云初组织一下语言道:“昆仑山孔道确实存在,没有人能想到茫茫昆仑山中间居然有一条巨大的裂隙,克里雅河从这条裂隙中串流而过。
想要穿行于这一条孔道,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那里高山之巅,常年被冰雪覆盖,走商队,过小部分军队还可以,一旦走大军的话,如果微臣是统帅,微臣是不建议走这条路的。
原因有三。
其一,大唐军队并不擅长在高原雪山上战斗,走那条孔道,对我大唐军队来说不亚于走了一遭地府,有九死一生之忧。
如果没有必须要走这条孔道的理由的话,微臣是反对的。
其二,那就是粮秣问题,这条路全长超过了一千里,从吐蕃阿里荒原直到于阗,说起来简单,一路上到处都是峡谷,绝壁、激流,火山,一旦出现雪崩,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其三,论钦陵知晓在正面战场无法击败我大唐军队,因此上,他可以弄险,我们没有任何必要。
这一次论钦陵穿越昆仑山孔道之后,人困马乏,遭遇了一场寒风,就几乎全军覆没。
微臣以为,西域的阿史那都支,李遮匐得叛乱,未必不是北庭都护薛仁贵,安西都护裴行俭两人刻意而为的行为。
微臣言尽于此,请陛下圣裁。”
苏定方听了云初的奏对之后皱眉道:“如此说来,你认为此次西域突厥叛乱不过是疥癣之疾?”
云初解释道:“我以为,这很可能是西域之地最后一场大的叛乱,解决掉这两个人之后,西域应该可以平静很长一段时间。”
“吐蕃呢?”苏定方不愿意放弃之前的判断,他与吐蕃人交战过,见识过他们的野蛮,悍勇,觉得任何小看吐蕃的人都会吃大亏。
云初见李治的目光也落在自己身上,就笑道:“微臣以为,吐蕃人如今已然放弃了对我大唐的倾轧,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了。从贺兰敏之,论钦陵利用残兵败将开始经略大小勃律就能得出这一结论。”
“吐蕃人不敢倾轧大唐?”苏定方冷哼一声。
云初笑道:“如果吐蕃人有倾轧大唐的意愿的话,大非川一带的吐蕃军队就不至于撤走,对吐蕃来说,那下吐谷浑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他们之所以留下吐谷浑,就是不愿意在河西那边与我大唐直接接壤。”
云初雄心勃勃的话引得李治满脸的笑容,让左春拿来两份密奏递给苏定方道:“苏卿,这是薛仁贵,裴行俭两人的密奏,他们的判断与云初说的话一般无二。”
苏定方看过密奏之后,合上奏疏,朝皇帝拱手道:“老臣终究是老了,看事情的时候,总是从最坏的结果出发,看来,也该告老还乡了。”
说罢站起身,朝李治深深一礼之后,也不等李治回答,就转身离开了太极殿,背影非常的落寞。
他不是不知道如今大唐军队的模样,自从火药出现之后,已经极大的改变了战场上作战的态势。
云初说了些什么不重要,当皇帝拿出薛仁贵,裴行俭两人的奏疏并且说与云初说的一般无二的时候,他就知道,皇帝信了薛仁贵,裴行俭,云初三人的话,对他担忧吐蕃突袭西域的担忧完全无视了。
还是李绩看的透啊,他知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就连多说一句都不肯,甚至连跟他一起向皇帝奏对这样的事情也不肯做了。
苏定方是迎着阳光走出去的,就像走进了太阳里。
李治收回目光问云初:“你觉得苏卿如何?”
云初不假思索的道:“国之干城。”
“你不觉得他已经老迈了吗?”
云初摇头道:“如果统领重兵让微臣与苏公对阵的话,微臣没有胜利的把握。”
李治看云初的目光渐渐地变得鄙夷起来,云初连忙道:“如果各自统兵一万,微臣不憷他。”
李治冷笑道:“各自统领五千你有战胜他的可能是吧?”
云初嘿嘿笑道:“微臣不敢妄自菲薄。”
李治又道:“各自统领三千兵马呢?”
云初笑的露出一嘴的白牙道:“微臣可以做到覆军杀将。”
看着得意洋洋的云初,李治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没有意思,挥挥手道:“你走吧。”
云初诧异的道:“微臣还没有奏对呢。”
李治皱眉道:“你又要干什么?”
云初连忙道:“陛下,蜀中,的粮秣物资顺长江而下直奔襄樊,汉中的物资同样会最后折道进入东都洛阳,洛阳又在长安东边,如此一来函谷关以东的粮秣,物资也会全部供养洛阳,如此一来,长安怎么办呢?”
李治很认真的对云初道:“长安不是还可以收陇右的好处啊。”
“可是陛下刚刚宣布减免了陇右道三年的钱粮,天啊,长安就要变成孤城了。”
李治笑道:“天下人之所以举天下之力供养长安,那是因为朕在长安,如今,朕就要去东都洛阳了,天下人为何还要举天下之力供养长安呢?”
“可是,陛下曾经说过,会支持微臣将长安建设成天下第一名城。”
李治道:“朕不是还让你当着万年县县令吗,不是没有更换温柔这个长安县令吗?你们两人不是联手做了很多事情吗?
怎么,这个方便还不够大吗?
朕去了东都洛阳,长安的靡费就会减少四成以上,你还要朕如何支持你呢?”
云初见李治对长安的事情不怎么在意,就叹口气道:“臣预备在长安修筑一座摩天高楼,以盼陛下早日回归长安。”
李治起身,在桌子上翻一翻,找出一份奏疏丢给云初道:“温柔已经上奏了,他准备继续修建尚未完工的大明宫,需要很多钱,你们一起做吧。”
云初拱手道:“微臣准备在长安城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的兴庆坊,为陛下修建一座兴庆宫,其中一座主要楼阁微臣连名字都想好了,名曰花萼相辉楼,就等着陛下同意之后,动手呢。”
听云初这样说,原本懒洋洋的李治目光再一次变得尖锐起来,盯着云初的眼睛道:“你们要干什么?”
云初心虚的避开皇帝的目光低头道:“如今天下平安,太极殿,太极宫破败,潮湿不堪,对陛下的身体不好,微臣手中正好得来一些闲钱,就准备给陛下修建一座透风干燥的居所。”
李治冷冷的道:“说真正的原因。”
云初摇头道:“没有别的意图。”
李治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嘿嘿笑道:“朕的精力都放在了洛阳,没有精力理睬你们的大明宫与什么狗屁的兴庆宫,也就是说,你们修建好了宫阁,朕就住,没有如果没钱修宫阁,朕也没钱帮你。
朕记得你跟李义府,许敬宗的关系都不太好,估计他们也不会拿出国帑任由你们胡作非为。”
云初笑道:“只要陛下把将作,工部的工匠任由我等使用就好。”
李治站起身俯视着云初道:“你们到底要干什么?不论是大明宫,还是你说的兴庆宫,都是帝王居所,既然是帝王居所,那就有一套完整的建造规格的,不是你随便盖两座楼就可以称为大明宫,兴庆宫的。
一旦开始修建,这里面的耗费,绝对不是一个长安县,一个万年县能承受的。”
云初抬头看着李治道:“可是,一旦开始修建这两座宫室,长安城的百姓生活,绝对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到时候,有满城富裕的百姓,才能让陛下留在长安,继而不思洛阳。”
李治被云初的话说的有些感动,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那就上奏疏吧,朕与臣子们商议之后再说。”
云初连连点头。
云初走了,巨熊这才从皇帝宽大的桌桉下爬出来,冲着皇帝嗷嗷叫唤。
李治一伸手,巨熊就把耳朵凑过来,让皇帝抓着,李治在太极殿沉吟片刻,就抓着熊耳朵去了皇后那里。
武媚听了李治的诉说之后,想了片刻就笑吟吟的道:“修啊,只要他们敢修,臣妾就敢住。”
李治道:“耗费太大了。”
武媚笑道:“钱不就是拿来花的吗。”
李治笑道:“皇后看出什么来了?”
武媚道:“看出来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云初,温柔这两个人准备在长安花很多很多钱。”
李治皱眉道:“他们应该没有那么多的钱。”
武媚道:“臣妾不知,不过,臣妾以为,只要陛下立下厉禁,不容许任何人盘剥长安百姓,不允许任何人在长安横征暴敛,再派出御史言官一路盯着,臣妾就不信他们能将自贞观八年就停工的大明宫修建起来,不相信云初能在兴庆坊从无到有的修建出一座帝王居。”
李治摇头道:“皇后,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好,就把这事当成一个赌局算了。”
武媚摇头道:“不是赌局,应该当成正事来办!”
云初跪坐在苏定方侧面的垫子上,这样就形成了三人奏对的形式,大唐朝如今早就有了椅子这种东西,但是,皇帝依旧习欢跪坐这种奏对模式,似乎这样子可以让氛围更加的融洽一些,也更加的有礼仪感。
虽然蒲团上有一个可以垫屁股的马鞍状的小凳子,坐的时间长了,一样会腿麻。
云初窃以为,皇帝就是在等着臣子奏对时间长了腿麻,站起来的时候,好不由自主的向他行大礼,毕竟,奏对完毕之后,是臣子起身,他可以继续坐着。
云初组织一下语言道:“昆仑山孔道确实存在,没有人能想到茫茫昆仑山中间居然有一条巨大的裂隙,克里雅河从这条裂隙中串流而过。
想要穿行于这一条孔道,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那里高山之巅,常年被冰雪覆盖,走商队,过小部分军队还可以,一旦走大军的话,如果微臣是统帅,微臣是不建议走这条路的。
原因有三。
其一,大唐军队并不擅长在高原雪山上战斗,走那条孔道,对我大唐军队来说不亚于走了一遭地府,有九死一生之忧。
如果没有必须要走这条孔道的理由的话,微臣是反对的。
其二,那就是粮秣问题,这条路全长超过了一千里,从吐蕃阿里荒原直到于阗,说起来简单,一路上到处都是峡谷,绝壁、激流,火山,一旦出现雪崩,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其三,论钦陵知晓在正面战场无法击败我大唐军队,因此上,他可以弄险,我们没有任何必要。
这一次论钦陵穿越昆仑山孔道之后,人困马乏,遭遇了一场寒风,就几乎全军覆没。
微臣以为,西域的阿史那都支,李遮匐得叛乱,未必不是北庭都护薛仁贵,安西都护裴行俭两人刻意而为的行为。
微臣言尽于此,请陛下圣裁。”
苏定方听了云初的奏对之后皱眉道:“如此说来,你认为此次西域突厥叛乱不过是疥癣之疾?”
云初解释道:“我以为,这很可能是西域之地最后一场大的叛乱,解决掉这两个人之后,西域应该可以平静很长一段时间。”
“吐蕃呢?”苏定方不愿意放弃之前的判断,他与吐蕃人交战过,见识过他们的野蛮,悍勇,觉得任何小看吐蕃的人都会吃大亏。
云初见李治的目光也落在自己身上,就笑道:“微臣以为,吐蕃人如今已然放弃了对我大唐的倾轧,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了。从贺兰敏之,论钦陵利用残兵败将开始经略大小勃律就能得出这一结论。”
“吐蕃人不敢倾轧大唐?”苏定方冷哼一声。
云初笑道:“如果吐蕃人有倾轧大唐的意愿的话,大非川一带的吐蕃军队就不至于撤走,对吐蕃来说,那下吐谷浑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他们之所以留下吐谷浑,就是不愿意在河西那边与我大唐直接接壤。”
云初雄心勃勃的话引得李治满脸的笑容,让左春拿来两份密奏递给苏定方道:“苏卿,这是薛仁贵,裴行俭两人的密奏,他们的判断与云初说的话一般无二。”
苏定方看过密奏之后,合上奏疏,朝皇帝拱手道:“老臣终究是老了,看事情的时候,总是从最坏的结果出发,看来,也该告老还乡了。”
说罢站起身,朝李治深深一礼之后,也不等李治回答,就转身离开了太极殿,背影非常的落寞。
他不是不知道如今大唐军队的模样,自从火药出现之后,已经极大的改变了战场上作战的态势。
云初说了些什么不重要,当皇帝拿出薛仁贵,裴行俭两人的奏疏并且说与云初说的一般无二的时候,他就知道,皇帝信了薛仁贵,裴行俭,云初三人的话,对他担忧吐蕃突袭西域的担忧完全无视了。
还是李绩看的透啊,他知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就连多说一句都不肯,甚至连跟他一起向皇帝奏对这样的事情也不肯做了。
苏定方是迎着阳光走出去的,就像走进了太阳里。
李治收回目光问云初:“你觉得苏卿如何?”
云初不假思索的道:“国之干城。”
“你不觉得他已经老迈了吗?”
云初摇头道:“如果统领重兵让微臣与苏公对阵的话,微臣没有胜利的把握。”
李治看云初的目光渐渐地变得鄙夷起来,云初连忙道:“如果各自统兵一万,微臣不憷他。”
李治冷笑道:“各自统领五千你有战胜他的可能是吧?”
云初嘿嘿笑道:“微臣不敢妄自菲薄。”
李治又道:“各自统领三千兵马呢?”
云初笑的露出一嘴的白牙道:“微臣可以做到覆军杀将。”
看着得意洋洋的云初,李治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没有意思,挥挥手道:“你走吧。”
云初诧异的道:“微臣还没有奏对呢。”
李治皱眉道:“你又要干什么?”
云初连忙道:“陛下,蜀中,的粮秣物资顺长江而下直奔襄樊,汉中的物资同样会最后折道进入东都洛阳,洛阳又在长安东边,如此一来函谷关以东的粮秣,物资也会全部供养洛阳,如此一来,长安怎么办呢?”
李治很认真的对云初道:“长安不是还可以收陇右的好处啊。”
“可是陛下刚刚宣布减免了陇右道三年的钱粮,天啊,长安就要变成孤城了。”
李治笑道:“天下人之所以举天下之力供养长安,那是因为朕在长安,如今,朕就要去东都洛阳了,天下人为何还要举天下之力供养长安呢?”
“可是,陛下曾经说过,会支持微臣将长安建设成天下第一名城。”
李治道:“朕不是还让你当着万年县县令吗,不是没有更换温柔这个长安县令吗?你们两人不是联手做了很多事情吗?
怎么,这个方便还不够大吗?
朕去了东都洛阳,长安的靡费就会减少四成以上,你还要朕如何支持你呢?”
云初见李治对长安的事情不怎么在意,就叹口气道:“臣预备在长安修筑一座摩天高楼,以盼陛下早日回归长安。”
李治起身,在桌子上翻一翻,找出一份奏疏丢给云初道:“温柔已经上奏了,他准备继续修建尚未完工的大明宫,需要很多钱,你们一起做吧。”
云初拱手道:“微臣准备在长安城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的兴庆坊,为陛下修建一座兴庆宫,其中一座主要楼阁微臣连名字都想好了,名曰花萼相辉楼,就等着陛下同意之后,动手呢。”
听云初这样说,原本懒洋洋的李治目光再一次变得尖锐起来,盯着云初的眼睛道:“你们要干什么?”
云初心虚的避开皇帝的目光低头道:“如今天下平安,太极殿,太极宫破败,潮湿不堪,对陛下的身体不好,微臣手中正好得来一些闲钱,就准备给陛下修建一座透风干燥的居所。”
李治冷冷的道:“说真正的原因。”
云初摇头道:“没有别的意图。”
李治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嘿嘿笑道:“朕的精力都放在了洛阳,没有精力理睬你们的大明宫与什么狗屁的兴庆宫,也就是说,你们修建好了宫阁,朕就住,没有如果没钱修宫阁,朕也没钱帮你。
朕记得你跟李义府,许敬宗的关系都不太好,估计他们也不会拿出国帑任由你们胡作非为。”
云初笑道:“只要陛下把将作,工部的工匠任由我等使用就好。”
李治站起身俯视着云初道:“你们到底要干什么?不论是大明宫,还是你说的兴庆宫,都是帝王居所,既然是帝王居所,那就有一套完整的建造规格的,不是你随便盖两座楼就可以称为大明宫,兴庆宫的。
一旦开始修建,这里面的耗费,绝对不是一个长安县,一个万年县能承受的。”
云初抬头看着李治道:“可是,一旦开始修建这两座宫室,长安城的百姓生活,绝对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到时候,有满城富裕的百姓,才能让陛下留在长安,继而不思洛阳。”
李治被云初的话说的有些感动,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那就上奏疏吧,朕与臣子们商议之后再说。”
云初连连点头。
云初走了,巨熊这才从皇帝宽大的桌桉下爬出来,冲着皇帝嗷嗷叫唤。
李治一伸手,巨熊就把耳朵凑过来,让皇帝抓着,李治在太极殿沉吟片刻,就抓着熊耳朵去了皇后那里。
武媚听了李治的诉说之后,想了片刻就笑吟吟的道:“修啊,只要他们敢修,臣妾就敢住。”
李治道:“耗费太大了。”
武媚笑道:“钱不就是拿来花的吗。”
李治笑道:“皇后看出什么来了?”
武媚道:“看出来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云初,温柔这两个人准备在长安花很多很多钱。”
李治皱眉道:“他们应该没有那么多的钱。”
武媚道:“臣妾不知,不过,臣妾以为,只要陛下立下厉禁,不容许任何人盘剥长安百姓,不允许任何人在长安横征暴敛,再派出御史言官一路盯着,臣妾就不信他们能将自贞观八年就停工的大明宫修建起来,不相信云初能在兴庆坊从无到有的修建出一座帝王居。”
李治摇头道:“皇后,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好,就把这事当成一个赌局算了。”
武媚摇头道:“不是赌局,应该当成正事来办!”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