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3 第四十八章 龙城之乱(一)
- 154 第四十九章 龙城之乱(二)
- 155 第五十章 龙城之乱(三)
- 156 第五十一章 龙城之乱(四)
- 157 第五十二章 龙城之乱(五)
- 158 第五十三章 龙城之乱(六)
- 159 第五十四章 龙城之乱(七)
- 160 第五十五章 龙城之乱(八)
- 161 第五十六章 龙城之乱(九)
- 162 第五十七章 龙城之乱(终)
- 163 第五十八章 先皇遗诏
- 164 第五十九章 画卷之秘
- 165 第六十章 血色之夜
- 166 第六十一章 混乱之始
- 167 第六十二章 第二星将
- 168 第六十三章 皇宫之外
- 169 第六十四章 夜战皇宫
- 170 第六十五章 强势上位
- 171 第六十六章 烈焰龙城(一)
- 172 第六十七章 烈焰龙城(二)
- 173 第六十八章 烈焰龙城(三)
- 174 第六十九章 烈焰龙城(终)
- 175 第七十章 新的世界
- 176 第七十一章 回归剑冢
- 177 第七十二章 神剑碎片
- 178 第七十三章 猎杀之始
- 179 第七十四章 湾泥小村
- 180 第七十五章 绿龙踪迹
- 181 第七十六章 沐浴龙血
- 182 第七十七章 野性之心
- 183 第七十八章 又见湘门
- 184 第七十九章 行尸之符
- 185 第八十章 死神之镰
- 186 第八十一章 纷争乍起
- 187 第八十二章 擎天书院
- 188 第八十三章 未名之湖
- 189 第八十四章 黑河杀令
- 190 第八十五章 剿匪之路
- 191 第八十六章 浴血杀戮
- 192 第八十七章 奕阳剑派
- 193 第八十八章 第四碎片
- 194 第八十九章 钟鸣荡魔
- 195 第九十章 郡王府宴
- 196 第九十一章 极度怪异
- 197 第九十二章 果敢郡王
- 198 第九十三章 冥想之法
- 199 第九十四章 无名功法
- 200 第九十五章 封印之种
- 201 第九十六章 王府秘辛
- 202 第九十七章 特等客卿
- 203 第九十八章 变异蝠人
- 204 第九十九章 午夜劫狱
- 205 第一百章 信仰之力
- 206 第一章 冲出牢笼
- 207 第二章 夜宿破庙
- 208 第三章 入藏经阁
- 209 第四章 疯狂拓印
- 210 第五章 论禅考校
- 211 第六章 虎岩禅寺
- 212 第七章 十万纹银
- 213 第八章 新任住持
- 214 第九章 金银文家
- 215 第十章 诡异骑手
- 216 第十一章 连城诡事
- 217 第十二章 废弃码头
- 218 第十三章 紫竹泣血
- 219 第十四章 戾之黑炎
- 220 第十五章 竹妖来袭
- 221 第十六章 虫后之威
- 222 第十七章 天忍秘法
- 223 第十八章 紫竹之心
- 224 第十九章 南宫素昕
- 225 第二十章 各方登场
- 226 第二十一章 邪神之影(一)
- 227 第二十二章 邪神之影(二)
- 228 第二十三章 邪神之影(三)
- 229 第二十四章 邪神之影(四)
- 230 第二十五章 邪神之影(五)
- 231 第二十六章 邪神之影(六)
- 232 第二十七章 邪神之影(七)
- 233 第二十八章 邪神之影(终)
- 234 第二十九章 宗师境成
- 235 第三十章 荒火有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八章 先皇遗诏
第五十八章 先皇遗诏
翌日一早,整个龙城的各条街道均被千牛卫士卒占据,九座城门紧紧关闭,城墙上布满了弓弩手,甚至连床弩、投石车、井阑、塞门刀车等大型攻守城器械也从武库中拿出使用,整个龙城戒备森严的犹如铁桶一般。
龙城大殿内,女子的啼哭声响成一片,几乎所有的后宫嫔妃佳丽都汇聚到了寝宫前,嘈杂的场面使人颇觉烦闷。
“够了,都给我闭嘴!”昨晚已经哭晕过数次的贵妃娘娘孟菁此刻却是面色镇定,她转过身子厉声叱道。如今皇后被打入冷宫,所有嫔妃中以她为尊,众女顿时被被吓得不敢说话,有的人来不及收住哭声,只好拼命捂着嘴将脸憋得通红。
“想哭回自己宫殿哭去,再敢打扰皇上清静全部陪葬!”孟菁声音冷冽,似冰刀利箭,殿内没人敢再发出一点声音,孟菁仰着头,两行热泪不受控制的从眼中滑落。
梁朝皇帝去世的丧葬仪式非常隆重,主要包括小殓、大殓、停灵、移陵、出殡、入葬六项流程,在所有流程没有结束之前,新皇是不能登基的。
其中小殓是在皇帝去世当天举行,为皇帝穿衣戴帽,同时皇子、皇孙要穿孝,并剪去一绺头发表示哀悼、女眷要摘掉一切饰物,随侍在侧的官员要摘去官帽。
大殓则是在小殓之后第二天举行,大殓当天将皇帝抬入梓宫(棺材)后,所有在京都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要来瞻仰皇帝的遗容。
对于龙城的百姓而言,这本来是又是大半年来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早在数月前坊间便传言靖隆皇帝身体每况愈下,太子殿下即将继位云云。靖隆皇帝在位二十七年,继位前几年也算励精图治,梁朝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在靖隆皇帝执政晚期官吏腐败党争纷沓加剧,部分行省出现了连续数年的灾荒,官府的赈济灾民不力导致民怨极深,再加上有心人的推动,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足可颠覆整个国家政权的公平会大起义。
“铛!”皇宫的钟楼率先重重的敲响,紧接着龙城内几所唯吾教道观也一并钟鼓齐鸣。轰鸣的钟声久久回荡在龙城上空,一声一声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龙城的百姓们听到宫里传来的敲钟声都纷纷停下手头上的事情,有的人呆立原地,有的人失神痛哭,有的人茫然无助,他们或多或少都听闻了宫中的传言,都清楚的知道这钟声或许代表着一国之主殡天的意思,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已经轰然倒塌。
钟声一声盖过一声,越来越响,当敲到第九下时,所有人都是心中一凛证实了内心的猜测,只有皇上驾崩,才会敲钟九下。
所有在京都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百官穿戴整齐,开始出发赶往皇宫,宫外的大道上一时间多了许多颜色各异的马车。
于此同时,龙城南城门却一反常态的被人打开,按照大梁律,皇帝驾崩后京城必须封门戒严三个月。一队队黑衣黑甲的骑士从洞开的城门涌入,他们很快占据了城门城墙的各个要道,就连城墙上的床弩投石机也纷纷调转了方向。
一辆普通的马车不紧不慢的沿着城门洞缓缓驶入,废太子俞鸿穿戴整齐端坐在马车上,目光频频扫向身侧另一名羽扇纶巾的男子,此人竟然是玄衣名义上的主君——房羽。
似乎感受到俞鸿有些紧张的情绪,房羽自信一笑,轻轻拍了拍俞鸿的手掌:“陛下不必紧张,有长歌的三千乞活军坐镇城门后方,整个龙城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俞鸿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赞许:“神君大人,昊将军的实力我是深有体会,数月时间连续扫灭沿途三十余城,实乃当世第一猛将。只是,这龙城中除了千牛、龙光两卫士卒以外,可还有一个唯吾教啊。”
说到这里,俞鸿语气一顿透着浓浓的担忧:“唯吾教号称三千宗师,弟子数万,他们才是此役最大的变数。”
房羽微微摇着手中的羽扇,老神在在的闭上眼睛:“三千宗师又如何?我麾下的二十八神将已经悉数抵达龙城,我正想会一会大宗师朝阳真人,看看这个号称梁朝定海神针的大人物是不是徒有虚名。”
龙城皇宫正殿内,文武百官齐齐跪下,内府督主卢公公从一旁的锦盒中拿出圣旨,交给文官之首枢密院院首徐方客:“徐大人,还是由您来念传位昭书吧。”
徐方客和卢值对视一眼后上前几步跪在御座之下双手高举接过圣旨,他环顾四周一众王子皇孙,妃嫔媵嫱清了清嗓子朗声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登基二十七年有余,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予凉德之所致也。今朕大限之日将至,遂传位于皇太子觉。太子仁孝,以帝师朝阳真人、龙光卫统领甘子羽、国舅欧阳易方、龙城府尹黄震、枢密院院首徐方客五人为顾命大臣辅之,谨记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保邦卫国,朕余愿已。钦此!”
徐方客念毕,文武百官齐齐跪下叩首行礼,果然和大家猜测的一致,靖隆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太子俞觉做为他的继承人,众多皇子中也确实只有俞觉能够担此大任。
和太子俞觉满眼掩饰不住的喜意不同,在场有一人却如坐针毡,他感觉到仿佛四周的文武百官都在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他便是武官之首的武侯洪承启。
洪承启在靖隆帝弥留之际也曾与诏书内分封的五位顾命大臣一道进宫面圣,他自己也认为辅佐新皇登基的重臣之位必有自己一席之地,却没想到靖隆帝的遗诏中却将自己剔除出去。
这对洪承启来说已经不是颜面无光的问题了,他必须好好考虑清楚,到底是皇帝的意思还是有人篡改了诏书,又或者是自己的谋划被人发现了?
他抬起头,目光正好与即将继位的太子俞觉交汇在一处,后者朝他露出一个森寒的笑容,满含着不屑的意味。
龙城大殿内,女子的啼哭声响成一片,几乎所有的后宫嫔妃佳丽都汇聚到了寝宫前,嘈杂的场面使人颇觉烦闷。
“够了,都给我闭嘴!”昨晚已经哭晕过数次的贵妃娘娘孟菁此刻却是面色镇定,她转过身子厉声叱道。如今皇后被打入冷宫,所有嫔妃中以她为尊,众女顿时被被吓得不敢说话,有的人来不及收住哭声,只好拼命捂着嘴将脸憋得通红。
“想哭回自己宫殿哭去,再敢打扰皇上清静全部陪葬!”孟菁声音冷冽,似冰刀利箭,殿内没人敢再发出一点声音,孟菁仰着头,两行热泪不受控制的从眼中滑落。
梁朝皇帝去世的丧葬仪式非常隆重,主要包括小殓、大殓、停灵、移陵、出殡、入葬六项流程,在所有流程没有结束之前,新皇是不能登基的。
其中小殓是在皇帝去世当天举行,为皇帝穿衣戴帽,同时皇子、皇孙要穿孝,并剪去一绺头发表示哀悼、女眷要摘掉一切饰物,随侍在侧的官员要摘去官帽。
大殓则是在小殓之后第二天举行,大殓当天将皇帝抬入梓宫(棺材)后,所有在京都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要来瞻仰皇帝的遗容。
对于龙城的百姓而言,这本来是又是大半年来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早在数月前坊间便传言靖隆皇帝身体每况愈下,太子殿下即将继位云云。靖隆皇帝在位二十七年,继位前几年也算励精图治,梁朝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在靖隆皇帝执政晚期官吏腐败党争纷沓加剧,部分行省出现了连续数年的灾荒,官府的赈济灾民不力导致民怨极深,再加上有心人的推动,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足可颠覆整个国家政权的公平会大起义。
“铛!”皇宫的钟楼率先重重的敲响,紧接着龙城内几所唯吾教道观也一并钟鼓齐鸣。轰鸣的钟声久久回荡在龙城上空,一声一声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龙城的百姓们听到宫里传来的敲钟声都纷纷停下手头上的事情,有的人呆立原地,有的人失神痛哭,有的人茫然无助,他们或多或少都听闻了宫中的传言,都清楚的知道这钟声或许代表着一国之主殡天的意思,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已经轰然倒塌。
钟声一声盖过一声,越来越响,当敲到第九下时,所有人都是心中一凛证实了内心的猜测,只有皇上驾崩,才会敲钟九下。
所有在京都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百官穿戴整齐,开始出发赶往皇宫,宫外的大道上一时间多了许多颜色各异的马车。
于此同时,龙城南城门却一反常态的被人打开,按照大梁律,皇帝驾崩后京城必须封门戒严三个月。一队队黑衣黑甲的骑士从洞开的城门涌入,他们很快占据了城门城墙的各个要道,就连城墙上的床弩投石机也纷纷调转了方向。
一辆普通的马车不紧不慢的沿着城门洞缓缓驶入,废太子俞鸿穿戴整齐端坐在马车上,目光频频扫向身侧另一名羽扇纶巾的男子,此人竟然是玄衣名义上的主君——房羽。
似乎感受到俞鸿有些紧张的情绪,房羽自信一笑,轻轻拍了拍俞鸿的手掌:“陛下不必紧张,有长歌的三千乞活军坐镇城门后方,整个龙城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俞鸿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赞许:“神君大人,昊将军的实力我是深有体会,数月时间连续扫灭沿途三十余城,实乃当世第一猛将。只是,这龙城中除了千牛、龙光两卫士卒以外,可还有一个唯吾教啊。”
说到这里,俞鸿语气一顿透着浓浓的担忧:“唯吾教号称三千宗师,弟子数万,他们才是此役最大的变数。”
房羽微微摇着手中的羽扇,老神在在的闭上眼睛:“三千宗师又如何?我麾下的二十八神将已经悉数抵达龙城,我正想会一会大宗师朝阳真人,看看这个号称梁朝定海神针的大人物是不是徒有虚名。”
龙城皇宫正殿内,文武百官齐齐跪下,内府督主卢公公从一旁的锦盒中拿出圣旨,交给文官之首枢密院院首徐方客:“徐大人,还是由您来念传位昭书吧。”
徐方客和卢值对视一眼后上前几步跪在御座之下双手高举接过圣旨,他环顾四周一众王子皇孙,妃嫔媵嫱清了清嗓子朗声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登基二十七年有余,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予凉德之所致也。今朕大限之日将至,遂传位于皇太子觉。太子仁孝,以帝师朝阳真人、龙光卫统领甘子羽、国舅欧阳易方、龙城府尹黄震、枢密院院首徐方客五人为顾命大臣辅之,谨记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保邦卫国,朕余愿已。钦此!”
徐方客念毕,文武百官齐齐跪下叩首行礼,果然和大家猜测的一致,靖隆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太子俞觉做为他的继承人,众多皇子中也确实只有俞觉能够担此大任。
和太子俞觉满眼掩饰不住的喜意不同,在场有一人却如坐针毡,他感觉到仿佛四周的文武百官都在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他便是武官之首的武侯洪承启。
洪承启在靖隆帝弥留之际也曾与诏书内分封的五位顾命大臣一道进宫面圣,他自己也认为辅佐新皇登基的重臣之位必有自己一席之地,却没想到靖隆帝的遗诏中却将自己剔除出去。
这对洪承启来说已经不是颜面无光的问题了,他必须好好考虑清楚,到底是皇帝的意思还是有人篡改了诏书,又或者是自己的谋划被人发现了?
他抬起头,目光正好与即将继位的太子俞觉交汇在一处,后者朝他露出一个森寒的笑容,满含着不屑的意味。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