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7 第十二章 內府密令
- 118 第十三章 血战丹阳(补更)
- 119 第十四章 主将出马
- 120 第十五章 丹阳城破
- 121 第十六章 天道神剑
- 122 第十七章 替天行道
- 123 第十八章 特殊礼物
- 124 第十九章 涡人踪迹
- 125 第二十章 轻取日宣
- 126 第二十一章 钢铁洪流
- 127 第二十二章 泯江咆哮
- 128 第二十三章 阴云密布
- 129 第二十四章 汪洋泽国
- 130 第二十五章 迷局渐清
- 131 第二十六章 杀戮序章
- 132 第二十七章 精气养分
- 133 第二十八章 再见故人
- 134 第二十九章 星宿神将
- 135 第三十章 内府之殇
- 136 第三十一章 宗师之上
- 137 第三十二章 丹阳老道
- 138 第三十三章 以一敌五
- 139 第三十四章 书圣画卷
- 140 第三十五章 星辰之光
- 141 第三十六章 京都洪家
- 142 第三十七章 江山红日
- 143 第三十八章 龙城之变(一)
- 144 第三十九章 龙城之变(二)
- 145 第四十章 龙城之变(三)
- 146 第四十一章 龙城之变(四)
- 147 第四十二章 龙城之变(五)
- 148 第四十三章 龙城之变(六)
- 149 第四十四章 龙城之变(七)
- 150 第四十五章 龙城之变(八)
- 151 第四十六章 龙城之变(九)
- 152 第四十七章 龙城之变(终)
- 153 第四十八章 龙城之乱(一)
- 154 第四十九章 龙城之乱(二)
- 155 第五十章 龙城之乱(三)
- 156 第五十一章 龙城之乱(四)
- 157 第五十二章 龙城之乱(五)
- 158 第五十三章 龙城之乱(六)
- 159 第五十四章 龙城之乱(七)
- 160 第五十五章 龙城之乱(八)
- 161 第五十六章 龙城之乱(九)
- 162 第五十七章 龙城之乱(终)
- 163 第五十八章 先皇遗诏
- 164 第五十九章 画卷之秘
- 165 第六十章 血色之夜
- 166 第六十一章 混乱之始
- 167 第六十二章 第二星将
- 168 第六十三章 皇宫之外
- 169 第六十四章 夜战皇宫
- 170 第六十五章 强势上位
- 171 第六十六章 烈焰龙城(一)
- 172 第六十七章 烈焰龙城(二)
- 173 第六十八章 烈焰龙城(三)
- 174 第六十九章 烈焰龙城(终)
- 175 第七十章 新的世界
- 176 第七十一章 回归剑冢
- 177 第七十二章 神剑碎片
- 178 第七十三章 猎杀之始
- 179 第七十四章 湾泥小村
- 180 第七十五章 绿龙踪迹
- 181 第七十六章 沐浴龙血
- 182 第七十七章 野性之心
- 183 第七十八章 又见湘门
- 184 第七十九章 行尸之符
- 185 第八十章 死神之镰
- 186 第八十一章 纷争乍起
- 187 第八十二章 擎天书院
- 188 第八十三章 未名之湖
- 189 第八十四章 黑河杀令
- 190 第八十五章 剿匪之路
- 191 第八十六章 浴血杀戮
- 192 第八十七章 奕阳剑派
- 193 第八十八章 第四碎片
- 194 第八十九章 钟鸣荡魔
- 195 第九十章 郡王府宴
- 196 第九十一章 极度怪异
- 197 第九十二章 果敢郡王
- 198 第九十三章 冥想之法
- 199 第九十四章 无名功法
- 200 第九十五章 封印之种
- 201 第九十六章 王府秘辛
- 202 第九十七章 特等客卿
- 203 第九十八章 变异蝠人
- 204 第九十九章 午夜劫狱
- 205 第一百章 信仰之力
- 206 第一章 冲出牢笼
- 207 第二章 夜宿破庙
- 208 第三章 入藏经阁
- 209 第四章 疯狂拓印
- 210 第五章 论禅考校
- 211 第六章 虎岩禅寺
- 212 第七章 十万纹银
- 213 第八章 新任住持
- 214 第九章 金银文家
- 215 第十章 诡异骑手
- 216 第十一章 连城诡事
- 217 第十二章 废弃码头
- 218 第十三章 紫竹泣血
- 219 第十四章 戾之黑炎
- 220 第十五章 竹妖来袭
- 221 第十六章 虫后之威
- 222 第十七章 天忍秘法
- 223 第十八章 紫竹之心
- 224 第十九章 南宫素昕
- 225 第二十章 各方登场
- 226 第二十一章 邪神之影(一)
- 227 第二十二章 邪神之影(二)
- 228 第二十三章 邪神之影(三)
- 229 第二十四章 邪神之影(四)
- 230 第二十五章 邪神之影(五)
- 231 第二十六章 邪神之影(六)
- 232 第二十七章 邪神之影(七)
- 233 第二十八章 邪神之影(终)
- 234 第二十九章 宗师境成
- 235 第三十章 荒火有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二章 泯江咆哮
第二十二章 泯江咆哮
玄衣对眼前的这支实际上的“友军”充满着好奇,数万人建制的正规大型军团一夜之间被叛军打的分崩离析,身为军团最高统帅的曹政不思收复失地反而第一时间集结人马朝着朝廷驻地赶来,为的就是先给朝廷这方一个下马威,同时保障自己的权势不被剥夺。
不过能将一支残兵短时间内调教的恢复部分士气,这曹政倒也不算太过草包。
玄衣引着数百亲卫一字排开拦在曹政大军的面前,对面的数千士卒整齐划一的停了下来,玄衣放眼望去暗自摇头,除了前排士卒装备还算精良,后方很多士卒甚至双手空空,整个队伍竟然连一杆像样的帅旗、番号都没有,好在士卒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对方阵中数百道目光投了过来落在玄衣身上,为首一名中年将领便是府卫统帅曹政,他捻着长须细细打量着玄衣却不开口。
玄衣冷笑一声夷然不惧,他单臂握起挂在马头一侧的重型攻城斧慢慢的转圈挥舞了起来,胯下战马打着响鼻开始缓慢的奔跑起来,身后数百亲卫见主将即将展开攻击齐齐虎吼一声驱马跟上。
空气似乎凝固了,大战一触即发。
终于,对面的府卫士卒率先败下阵来,几名前排士卒受不了玄衣传来的威压下意识的往后退去,齐整的队伍就此被打了一个缺口,而且以极快的速度往后方蔓延而去。
曹政铁青着脸愤愤的握紧右拳,五千多人被一百骑兵震慑成这个样子,一个治军无方、软弱无用的帽子怕是扣在自己头上了,他盯着远处纵马狂奔而来的玄衣,目光满是杀意。
“叮叮叮!”日宣城头一阵急促的鸣金声响起,同时依稀可见一群人急急忙忙的登上城楼。
不多时,安公公尖细的嗓音透过极远的距离清晰的传到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快快停手!切莫同室操戈!曹将军、楚指挥立即约束手下放下兵器有序入城!”
玄衣闻言将手中攻城斧随手抛落,锋利的斧刃重重的砸进地面一尺多深,他朝着对面虚虚一礼,故作了然的说到:“原来是名震宁都府的曹将军,幸会幸会!”
曹政也在数百亲卫的护送下脱出大部队朝着玄衣奔来,待到近前他朝着玄衣拱了拱手,目光在玄衣脸上流连了数秒淡淡到:“早闻陛下亲军勇武过人,今日得见楚指挥,真英雄也!”
“曹将军请!”玄衣一行让开大路示意曹政先过,曹政点了点头引着一干亲卫径直入城前去拜见安公公,其余的府卫士卒则排成纵队等待入城,足足半个时辰所有人马方才完全进入城中。
监军府衙,曹政将精心准备价值不菲的礼物奉上时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情接待,安公公只是稍稍瞥了一眼便绷着一张脸开始询问起前方战事来。
这一切不由让曹政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年头居然还有宦官不贪财的?其实他哪里知道,安公公当前一门心思完全扑在升官之上,这次如果平叛有功,他一定可以积功升至九监之一,何愁什么样的奇珍异宝不可得?
曹政当前最怕的就是朝廷治他的罪,但又不得不老实交待整个宁都府卫数万人马分崩离析的来龙去脉。他苦着脸战战兢兢的将府卫中有人举旗谋反到自己收拢残兵败将的一应诸事完全交待了,其中不乏添油加醋夸大叛党的实力,以期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一番话说完,想象中的雷霆震怒并未到来,曹政悄悄抬眼瞄了一眼安公公的脸色,只见这老太监眉头微锁,满脸的凝重之色,他轻轻叩着桌面出言问到:“这叛党的民众根基竟然如此之深?”
曹政连连点头称是:“安公!这日宣城过去就是漕河城,虽然名义上还在我们大梁的手里,实际上里面的乱民早就和叛党同流合污,一旦我军进驻,必会遭到其暗中攻击。”曹政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到。
宁都府六城中只有东平、东昌二城是有叛军驻守,东平府和日宣城之间正是隔着一个漕河城,这座建在泯江支流上的水城当前虽说是处在一个三不管的状态,但也恰好成了大梁朝廷和公平会交战的缓冲地带。
安公公捧起一杯茶水轻轻呷了一口:“曹将军乃军中宿将,依你高见,这漕河城拿还是不拿?如果要拿怎么拿?”
曹政坐直了身子,心念急转之下硬着头皮说到:“安公,贼势浩大且有极深的民众基础,我方不可贪功冒进,当徐徐图之!”
“哦?你接着说。”
“我们可以给叛贼来个坚壁清野、釜底抽薪,将漕河、日宣两城周边所有村镇人口、物资统统迁入城中,这样一来叛贼便断了日常供应,更无法补充兵源,这时便可毕其功于一役!”曹政越说越大声,连他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急智,这个方法把他自己都说服了。
安公公眼前一亮,依照曹政所言虽然时日漫长但胜在行之有效,可以从根本上撼动叛贼根基,此长彼消之下胜算大增。想到这里他不由微微一笑,连带望向曹政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慈祥”。
“就依曹将军所言,传令下去,一周之内务必将日宣、漕河周边村寨所有人口物资尽数迁入日宣城中不得有误,违者军法论处!”安公公果断下令推行此策,他拍了拍曹政肩膀笑道:“此策若成,曹将军当计首功!”
“谢安公抬举!”曹政闻言“噗通”一声跪倒拜谢。
之后数天里,玄衣所部前锋营和曹政的府卫依照军令频频出没两城周边村寨,强征了不少镇民进入日宣城,不知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哎!作孽啊!”一位老农恋恋不舍的望着长势极佳的庄稼心痛的背上行囊被府卫士卒裹挟着强征入城。
“这大半年来泯江的水不知为何越来越少,这次一旦入城,辛辛苦苦灌溉的庄稼恐怕是捱不过这个月了。”老农惋惜的话语就这样被淹没在人群里。
不过能将一支残兵短时间内调教的恢复部分士气,这曹政倒也不算太过草包。
玄衣引着数百亲卫一字排开拦在曹政大军的面前,对面的数千士卒整齐划一的停了下来,玄衣放眼望去暗自摇头,除了前排士卒装备还算精良,后方很多士卒甚至双手空空,整个队伍竟然连一杆像样的帅旗、番号都没有,好在士卒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对方阵中数百道目光投了过来落在玄衣身上,为首一名中年将领便是府卫统帅曹政,他捻着长须细细打量着玄衣却不开口。
玄衣冷笑一声夷然不惧,他单臂握起挂在马头一侧的重型攻城斧慢慢的转圈挥舞了起来,胯下战马打着响鼻开始缓慢的奔跑起来,身后数百亲卫见主将即将展开攻击齐齐虎吼一声驱马跟上。
空气似乎凝固了,大战一触即发。
终于,对面的府卫士卒率先败下阵来,几名前排士卒受不了玄衣传来的威压下意识的往后退去,齐整的队伍就此被打了一个缺口,而且以极快的速度往后方蔓延而去。
曹政铁青着脸愤愤的握紧右拳,五千多人被一百骑兵震慑成这个样子,一个治军无方、软弱无用的帽子怕是扣在自己头上了,他盯着远处纵马狂奔而来的玄衣,目光满是杀意。
“叮叮叮!”日宣城头一阵急促的鸣金声响起,同时依稀可见一群人急急忙忙的登上城楼。
不多时,安公公尖细的嗓音透过极远的距离清晰的传到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快快停手!切莫同室操戈!曹将军、楚指挥立即约束手下放下兵器有序入城!”
玄衣闻言将手中攻城斧随手抛落,锋利的斧刃重重的砸进地面一尺多深,他朝着对面虚虚一礼,故作了然的说到:“原来是名震宁都府的曹将军,幸会幸会!”
曹政也在数百亲卫的护送下脱出大部队朝着玄衣奔来,待到近前他朝着玄衣拱了拱手,目光在玄衣脸上流连了数秒淡淡到:“早闻陛下亲军勇武过人,今日得见楚指挥,真英雄也!”
“曹将军请!”玄衣一行让开大路示意曹政先过,曹政点了点头引着一干亲卫径直入城前去拜见安公公,其余的府卫士卒则排成纵队等待入城,足足半个时辰所有人马方才完全进入城中。
监军府衙,曹政将精心准备价值不菲的礼物奉上时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情接待,安公公只是稍稍瞥了一眼便绷着一张脸开始询问起前方战事来。
这一切不由让曹政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年头居然还有宦官不贪财的?其实他哪里知道,安公公当前一门心思完全扑在升官之上,这次如果平叛有功,他一定可以积功升至九监之一,何愁什么样的奇珍异宝不可得?
曹政当前最怕的就是朝廷治他的罪,但又不得不老实交待整个宁都府卫数万人马分崩离析的来龙去脉。他苦着脸战战兢兢的将府卫中有人举旗谋反到自己收拢残兵败将的一应诸事完全交待了,其中不乏添油加醋夸大叛党的实力,以期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一番话说完,想象中的雷霆震怒并未到来,曹政悄悄抬眼瞄了一眼安公公的脸色,只见这老太监眉头微锁,满脸的凝重之色,他轻轻叩着桌面出言问到:“这叛党的民众根基竟然如此之深?”
曹政连连点头称是:“安公!这日宣城过去就是漕河城,虽然名义上还在我们大梁的手里,实际上里面的乱民早就和叛党同流合污,一旦我军进驻,必会遭到其暗中攻击。”曹政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到。
宁都府六城中只有东平、东昌二城是有叛军驻守,东平府和日宣城之间正是隔着一个漕河城,这座建在泯江支流上的水城当前虽说是处在一个三不管的状态,但也恰好成了大梁朝廷和公平会交战的缓冲地带。
安公公捧起一杯茶水轻轻呷了一口:“曹将军乃军中宿将,依你高见,这漕河城拿还是不拿?如果要拿怎么拿?”
曹政坐直了身子,心念急转之下硬着头皮说到:“安公,贼势浩大且有极深的民众基础,我方不可贪功冒进,当徐徐图之!”
“哦?你接着说。”
“我们可以给叛贼来个坚壁清野、釜底抽薪,将漕河、日宣两城周边所有村镇人口、物资统统迁入城中,这样一来叛贼便断了日常供应,更无法补充兵源,这时便可毕其功于一役!”曹政越说越大声,连他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急智,这个方法把他自己都说服了。
安公公眼前一亮,依照曹政所言虽然时日漫长但胜在行之有效,可以从根本上撼动叛贼根基,此长彼消之下胜算大增。想到这里他不由微微一笑,连带望向曹政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慈祥”。
“就依曹将军所言,传令下去,一周之内务必将日宣、漕河周边村寨所有人口物资尽数迁入日宣城中不得有误,违者军法论处!”安公公果断下令推行此策,他拍了拍曹政肩膀笑道:“此策若成,曹将军当计首功!”
“谢安公抬举!”曹政闻言“噗通”一声跪倒拜谢。
之后数天里,玄衣所部前锋营和曹政的府卫依照军令频频出没两城周边村寨,强征了不少镇民进入日宣城,不知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哎!作孽啊!”一位老农恋恋不舍的望着长势极佳的庄稼心痛的背上行囊被府卫士卒裹挟着强征入城。
“这大半年来泯江的水不知为何越来越少,这次一旦入城,辛辛苦苦灌溉的庄稼恐怕是捱不过这个月了。”老农惋惜的话语就这样被淹没在人群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