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6 第十一章 剑之幻境
- 117 第十二章 內府密令
- 118 第十三章 血战丹阳(补更)
- 119 第十四章 主将出马
- 120 第十五章 丹阳城破
- 121 第十六章 天道神剑
- 122 第十七章 替天行道
- 123 第十八章 特殊礼物
- 124 第十九章 涡人踪迹
- 125 第二十章 轻取日宣
- 126 第二十一章 钢铁洪流
- 127 第二十二章 泯江咆哮
- 128 第二十三章 阴云密布
- 129 第二十四章 汪洋泽国
- 130 第二十五章 迷局渐清
- 131 第二十六章 杀戮序章
- 132 第二十七章 精气养分
- 133 第二十八章 再见故人
- 134 第二十九章 星宿神将
- 135 第三十章 内府之殇
- 136 第三十一章 宗师之上
- 137 第三十二章 丹阳老道
- 138 第三十三章 以一敌五
- 139 第三十四章 书圣画卷
- 140 第三十五章 星辰之光
- 141 第三十六章 京都洪家
- 142 第三十七章 江山红日
- 143 第三十八章 龙城之变(一)
- 144 第三十九章 龙城之变(二)
- 145 第四十章 龙城之变(三)
- 146 第四十一章 龙城之变(四)
- 147 第四十二章 龙城之变(五)
- 148 第四十三章 龙城之变(六)
- 149 第四十四章 龙城之变(七)
- 150 第四十五章 龙城之变(八)
- 151 第四十六章 龙城之变(九)
- 152 第四十七章 龙城之变(终)
- 153 第四十八章 龙城之乱(一)
- 154 第四十九章 龙城之乱(二)
- 155 第五十章 龙城之乱(三)
- 156 第五十一章 龙城之乱(四)
- 157 第五十二章 龙城之乱(五)
- 158 第五十三章 龙城之乱(六)
- 159 第五十四章 龙城之乱(七)
- 160 第五十五章 龙城之乱(八)
- 161 第五十六章 龙城之乱(九)
- 162 第五十七章 龙城之乱(终)
- 163 第五十八章 先皇遗诏
- 164 第五十九章 画卷之秘
- 165 第六十章 血色之夜
- 166 第六十一章 混乱之始
- 167 第六十二章 第二星将
- 168 第六十三章 皇宫之外
- 169 第六十四章 夜战皇宫
- 170 第六十五章 强势上位
- 171 第六十六章 烈焰龙城(一)
- 172 第六十七章 烈焰龙城(二)
- 173 第六十八章 烈焰龙城(三)
- 174 第六十九章 烈焰龙城(终)
- 175 第七十章 新的世界
- 176 第七十一章 回归剑冢
- 177 第七十二章 神剑碎片
- 178 第七十三章 猎杀之始
- 179 第七十四章 湾泥小村
- 180 第七十五章 绿龙踪迹
- 181 第七十六章 沐浴龙血
- 182 第七十七章 野性之心
- 183 第七十八章 又见湘门
- 184 第七十九章 行尸之符
- 185 第八十章 死神之镰
- 186 第八十一章 纷争乍起
- 187 第八十二章 擎天书院
- 188 第八十三章 未名之湖
- 189 第八十四章 黑河杀令
- 190 第八十五章 剿匪之路
- 191 第八十六章 浴血杀戮
- 192 第八十七章 奕阳剑派
- 193 第八十八章 第四碎片
- 194 第八十九章 钟鸣荡魔
- 195 第九十章 郡王府宴
- 196 第九十一章 极度怪异
- 197 第九十二章 果敢郡王
- 198 第九十三章 冥想之法
- 199 第九十四章 无名功法
- 200 第九十五章 封印之种
- 201 第九十六章 王府秘辛
- 202 第九十七章 特等客卿
- 203 第九十八章 变异蝠人
- 204 第九十九章 午夜劫狱
- 205 第一百章 信仰之力
- 206 第一章 冲出牢笼
- 207 第二章 夜宿破庙
- 208 第三章 入藏经阁
- 209 第四章 疯狂拓印
- 210 第五章 论禅考校
- 211 第六章 虎岩禅寺
- 212 第七章 十万纹银
- 213 第八章 新任住持
- 214 第九章 金银文家
- 215 第十章 诡异骑手
- 216 第十一章 连城诡事
- 217 第十二章 废弃码头
- 218 第十三章 紫竹泣血
- 219 第十四章 戾之黑炎
- 220 第十五章 竹妖来袭
- 221 第十六章 虫后之威
- 222 第十七章 天忍秘法
- 223 第十八章 紫竹之心
- 224 第十九章 南宫素昕
- 225 第二十章 各方登场
- 226 第二十一章 邪神之影(一)
- 227 第二十二章 邪神之影(二)
- 228 第二十三章 邪神之影(三)
- 229 第二十四章 邪神之影(四)
- 230 第二十五章 邪神之影(五)
- 231 第二十六章 邪神之影(六)
- 232 第二十七章 邪神之影(七)
- 233 第二十八章 邪神之影(终)
- 234 第二十九章 宗师境成
- 235 第三十章 荒火有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一章 钢铁洪流
第二十一章 钢铁洪流
日宣城战事已经过去一周有余,玄衣所率前锋营依照内府军令修葺城墙整饬军纪在日宣城驻扎下来。摆出了一副暂缓进攻固守待援的态势,大梁朝廷嘉奖圣旨几经辗转也终于送达前线。
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队身披金甲模样威武的皇家禁卫护送数名传旨官员从日宣城的南门昂首而入,日夜期盼的安公公一行忙不迭的沐浴焚香跪迎圣旨,终于盼来了加官进爵、论功行赏的时刻。
安公公换上了紫红色的宦官袍服,神情庄重的站在队首,玄衣、薄存煦、甚至重度烧伤的杨无敌及前锋营大小军官悉数到场。
那传旨官员目光威严的扫视一圈后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朗读起来:“天兴九年秋八月壬子,大梁皇帝诏曰:朕闻监军安服统筹有方,前锋营将士作战英勇,三日内连克叛贼丹阳、日宣两城,擒获叛贼头目黄德复等数十人,另斩首五万余级,朕甚嘉之。特擢內府二等太监安服为宁都府黜置大使,提调宁都府一切军务,前锋营都头以上将士官升一级,全营嘉奖白银三万两,待克复宁都全境后另有厚赏,钦此!”
“天佑大梁,谢主隆恩!”安公公高呼着趴伏于地,满心欢喜的接过圣旨。
传旨官员将金黄色的圣旨递给安公公面露微笑:“安公,恭喜恭喜!今提调宁都军务,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安公公连连摆手,满眼掩饰不住的渴望故作谦虚道:“哪里哪里,承蒙陛下厚爱,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咱家便知足矣!”
那人闻言笑笑也不接话,一把拉住安公公衣袖轻声说到:“安公,请借一步说话!”
安公公一愣,而后回身对玄衣等人说到:“圣旨已宣,诸位将军可回本队操练士卒!”
“遵命!”甲叶叮当撞响声中,所有军官徐徐退出宅子。
见人走的差不多了,安公公从怀中摸出一个红色锦袋递给传旨官:“青松大人,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青松接过锦袋不动声色的纳入怀中,朝着安公公拱了拱手满脸羡慕的说到:“安公,这次您可真是谋了一份好差事啊!”
安公公报以微笑,以为他说的是这次提调宁都一事,他摸了摸光洁无须的下巴没有说话。
青松见状知其会错了意,他走近几步低声说到:“除了陛下,太子殿下也有要事相托。”
“哦?太子殿下!”安公公身躯一颤身子不由得伏低几分,他语带急促的问到:“太子殿下有何吩咐?”靖隆皇帝登基在位已经超过二十五年,身为宫廷內官,安公公已经不止一次听闻宫中有人传言皇帝陛下龙体欠安消瘦的厉害。
安公公眼前一亮,假如陛下驾崩,太子殿下必然继位,眼前绝对是一个与未来天子交好的绝佳机会。他感激的朝着青松行了一礼:“青兄,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奴婢一定全心全意照办!”
青松抚掌赞道:“安公果然快人快语!实不相瞒,这次太子殿下托我前来宁都寻一把剑。”
“一把剑?”
“没错,据说是一把蓝色的长剑,这是图像。”青松将画着一柄长剑的图纸递给安公公,后者接过立马仔细查看起来。
青松接着介绍到:“这柄长剑太子殿下极为喜爱,但是目前据说流落到某个叛贼头目手中。”言毕他正眼看着安公公。
安公公立马点头拍着胸口许诺到:“青兄大可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我会动用全部力量搜寻这把,额。。。蓝色的剑。”
青松摇了摇头:“安公,此事不宜过于声张,暗中搜寻即可,一旦有眉目可派人前往京都枢密院知会我一声。”当天夜里,青松一行便趁着夜色悄然离去返回京都。
此后的数天,安公公频频传令宁都府各地驻军,信使往返于各大城镇与日宣城之间。当前宁都府六城中只有招云、耒谷、日宣三城实际处于梁朝军队控制之下,其余三城或多或少均在公平党人控制之下。而梁朝的军队除了玄衣的前锋营之外原本还有一支万余人的宁都府卫,只是府卫内部不少公平党人举起了反旗导致这支宁都府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四分五裂。
就在张渚自号“奉天会主”明目张胆造反当天,宁都府卫军团大营便在夜间遭遇了叛军的突袭,在一片混乱中平时军纪较为松散的府卫士卒失了方寸胡乱逃窜,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当军团最高统帅曹政率着一众亲卫匆匆赶到大营之时,整个驻地已经处于一片火海之中,辎重粮草损失极为惨重。
此役之后,除了阵亡的数千士卒只有约五千余府卫士卒归建。其余反叛士卒自成一军,在原军官的带领下盘踞着东平、东昌两城,依托坚城利器对抗梁朝军队的清剿。
三日过后,玄衣刚刚洗漱完毕便听到远处城墙方向传来刺耳的尖哨声。
“预警哨?敌袭!”玄衣心中一凛,顾不得披挂上盔甲急忙骑马奔向城门处。
城门上的守军士卒如临大敌,数十台床弩和投石机前已经站满了操控的士卒,负责巡守城墙的正是后卫指挥孙骏,经过上次日宣一战他虽然因功升为营副指挥,但实际上仍然统领后卫部队一千余人,就连圣旨中所提的赏银也还未分拨下来。
“大人!”孙骏朝着前来的玄衣拱手行礼介绍道:“来的怕是有四五千人,敌友不明啊!”
玄衣放眼眺望,远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出现一大片人群,很有一股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这支军队大多为步兵,他们排着较为严整的阵型举盾持枪缓缓朝着日宣城门逼近。
“如果是叛贼,这恐怕是一场硬仗啊!”耳旁的孙骏轻声低语道。
玄衣目力极佳,一眼便锁定了这支队伍前排居中类似主将似的数人,一顿“扫描”下去,玄衣心中顿时了然。
一支被叛军轻易冲垮大营的宁都府卫残部也敢如此,这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吗?
玄衣冷笑一声吩咐左右:“击鼓!升帅旗!即刻打开城门,亲卫队随我出城迎敌!”
“大人!使不得啊!敌我不明,还是不要贸然出城的好!”一旁的孙骏急忙一把拉住玄衣衣袖劝道。
玄衣微微一笑:“老孙,你在此帮我掠阵即可,是龙是虫待我下去一会便知!”言毕便风风火火出城去了。
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队身披金甲模样威武的皇家禁卫护送数名传旨官员从日宣城的南门昂首而入,日夜期盼的安公公一行忙不迭的沐浴焚香跪迎圣旨,终于盼来了加官进爵、论功行赏的时刻。
安公公换上了紫红色的宦官袍服,神情庄重的站在队首,玄衣、薄存煦、甚至重度烧伤的杨无敌及前锋营大小军官悉数到场。
那传旨官员目光威严的扫视一圈后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朗读起来:“天兴九年秋八月壬子,大梁皇帝诏曰:朕闻监军安服统筹有方,前锋营将士作战英勇,三日内连克叛贼丹阳、日宣两城,擒获叛贼头目黄德复等数十人,另斩首五万余级,朕甚嘉之。特擢內府二等太监安服为宁都府黜置大使,提调宁都府一切军务,前锋营都头以上将士官升一级,全营嘉奖白银三万两,待克复宁都全境后另有厚赏,钦此!”
“天佑大梁,谢主隆恩!”安公公高呼着趴伏于地,满心欢喜的接过圣旨。
传旨官员将金黄色的圣旨递给安公公面露微笑:“安公,恭喜恭喜!今提调宁都军务,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安公公连连摆手,满眼掩饰不住的渴望故作谦虚道:“哪里哪里,承蒙陛下厚爱,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咱家便知足矣!”
那人闻言笑笑也不接话,一把拉住安公公衣袖轻声说到:“安公,请借一步说话!”
安公公一愣,而后回身对玄衣等人说到:“圣旨已宣,诸位将军可回本队操练士卒!”
“遵命!”甲叶叮当撞响声中,所有军官徐徐退出宅子。
见人走的差不多了,安公公从怀中摸出一个红色锦袋递给传旨官:“青松大人,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青松接过锦袋不动声色的纳入怀中,朝着安公公拱了拱手满脸羡慕的说到:“安公,这次您可真是谋了一份好差事啊!”
安公公报以微笑,以为他说的是这次提调宁都一事,他摸了摸光洁无须的下巴没有说话。
青松见状知其会错了意,他走近几步低声说到:“除了陛下,太子殿下也有要事相托。”
“哦?太子殿下!”安公公身躯一颤身子不由得伏低几分,他语带急促的问到:“太子殿下有何吩咐?”靖隆皇帝登基在位已经超过二十五年,身为宫廷內官,安公公已经不止一次听闻宫中有人传言皇帝陛下龙体欠安消瘦的厉害。
安公公眼前一亮,假如陛下驾崩,太子殿下必然继位,眼前绝对是一个与未来天子交好的绝佳机会。他感激的朝着青松行了一礼:“青兄,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奴婢一定全心全意照办!”
青松抚掌赞道:“安公果然快人快语!实不相瞒,这次太子殿下托我前来宁都寻一把剑。”
“一把剑?”
“没错,据说是一把蓝色的长剑,这是图像。”青松将画着一柄长剑的图纸递给安公公,后者接过立马仔细查看起来。
青松接着介绍到:“这柄长剑太子殿下极为喜爱,但是目前据说流落到某个叛贼头目手中。”言毕他正眼看着安公公。
安公公立马点头拍着胸口许诺到:“青兄大可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我会动用全部力量搜寻这把,额。。。蓝色的剑。”
青松摇了摇头:“安公,此事不宜过于声张,暗中搜寻即可,一旦有眉目可派人前往京都枢密院知会我一声。”当天夜里,青松一行便趁着夜色悄然离去返回京都。
此后的数天,安公公频频传令宁都府各地驻军,信使往返于各大城镇与日宣城之间。当前宁都府六城中只有招云、耒谷、日宣三城实际处于梁朝军队控制之下,其余三城或多或少均在公平党人控制之下。而梁朝的军队除了玄衣的前锋营之外原本还有一支万余人的宁都府卫,只是府卫内部不少公平党人举起了反旗导致这支宁都府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四分五裂。
就在张渚自号“奉天会主”明目张胆造反当天,宁都府卫军团大营便在夜间遭遇了叛军的突袭,在一片混乱中平时军纪较为松散的府卫士卒失了方寸胡乱逃窜,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当军团最高统帅曹政率着一众亲卫匆匆赶到大营之时,整个驻地已经处于一片火海之中,辎重粮草损失极为惨重。
此役之后,除了阵亡的数千士卒只有约五千余府卫士卒归建。其余反叛士卒自成一军,在原军官的带领下盘踞着东平、东昌两城,依托坚城利器对抗梁朝军队的清剿。
三日过后,玄衣刚刚洗漱完毕便听到远处城墙方向传来刺耳的尖哨声。
“预警哨?敌袭!”玄衣心中一凛,顾不得披挂上盔甲急忙骑马奔向城门处。
城门上的守军士卒如临大敌,数十台床弩和投石机前已经站满了操控的士卒,负责巡守城墙的正是后卫指挥孙骏,经过上次日宣一战他虽然因功升为营副指挥,但实际上仍然统领后卫部队一千余人,就连圣旨中所提的赏银也还未分拨下来。
“大人!”孙骏朝着前来的玄衣拱手行礼介绍道:“来的怕是有四五千人,敌友不明啊!”
玄衣放眼眺望,远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出现一大片人群,很有一股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这支军队大多为步兵,他们排着较为严整的阵型举盾持枪缓缓朝着日宣城门逼近。
“如果是叛贼,这恐怕是一场硬仗啊!”耳旁的孙骏轻声低语道。
玄衣目力极佳,一眼便锁定了这支队伍前排居中类似主将似的数人,一顿“扫描”下去,玄衣心中顿时了然。
一支被叛军轻易冲垮大营的宁都府卫残部也敢如此,这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吗?
玄衣冷笑一声吩咐左右:“击鼓!升帅旗!即刻打开城门,亲卫队随我出城迎敌!”
“大人!使不得啊!敌我不明,还是不要贸然出城的好!”一旁的孙骏急忙一把拉住玄衣衣袖劝道。
玄衣微微一笑:“老孙,你在此帮我掠阵即可,是龙是虫待我下去一会便知!”言毕便风风火火出城去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