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7 第106章 就读太医局
- 108 第107章 福康公主
- 109 第108章 入学
- 110 第109章 三个室友
- 111 第110章 爱书如命
- 112 第111章 失传宝典
- 113 第112章 翰林院藏书阁
- 114 第113章 药神壶翁
- 115 第114章 重现天日
- 116 第115章 好一对胸器
- 117 第116章 樱花姐妹
- 118 第117章 学而思
- 119 第118章 替古人打抱不平
- 120 第119章 可恨又可怜
- 121 第120章 冰火两重天
- 122 第121章 新方子
- 123 第122章 砒霜为药
- 124 第123章 三管齐下
- 125 第124章 上香
- 126 第125章 染上的横祸
- 127 第126章 五个太医和一个道士
- 128 第127章 古怪的药方
- 129 第128章 不爱江山爱小命
- 130 第129章 束手无策
- 131 第130章 翻身的机会
- 132 第131章 失传的秘方
- 133 第132章 魂兮归来
- 134 第133章 接二连三
- 135 第134章 未雨绸缪
- 136 第135章 骷髅头
- 137 第136章 自食其果
- 138 第137章 一命呜呼
- 139 第138章 托梦传方
- 140 第139章 还一耳光
- 141 第140章 大新闻
- 142 第141章 特别的赏赐
- 143 第142章 奉旨授课
- 144 第143章 失败的原因
- 145 第144章 女忍者
- 146 第145章 踢天皇屁股的人
- 147 第146章 恼羞成怒
- 148 第147章 仇人的后代
- 149 第148章 纸上谈医
- 150 第149章 性命换来的感受
- 151 第150章 百医无效
- 152 第151章 不畏强暴的虾夷人
- 153 第152章 避难所
- 154 第153章 贞烈
- 155 第154章 命不该绝
- 156 第155章 妙手回春
- 157 第156章 天罗地网
- 158 第157章 又见可馨
- 159 第158章 风雪杀人天
- 160 第159章 绝境温柔
- 161 第160章 呆子
- 162 第161章 历史重演
- 163 第162章 旧方
- 164 第163章 平反昭雪
- 165 第164章 跟谁学
- 166 第165章 预言
- 167 第166章 预言成真
- 168 第167章 小妾出马
- 169 第168章 孩子和狼
- 170 第169章 敬仰问题
- 171 第170章 十日必死
- 172 第171章 四兄弟
- 173 第172章 救无可救
- 174 第173章 你是对的
- 175 第174章 踏青
- 176 第175章 选择
- 177 第176章 顺利毕业
- 178 第177章 不当侍御医
- 179 第178章 文人相轻
- 180 第179章 展昭之妻
- 181 第180章 三口铡刀
- 182 第181章 喷嚏
- 183 第182章 出诊山庄
- 184 第183章 三倍诊金
- 185 第184章 谁是庸医
- 186 第185章 吐舌头
- 187 第186章 鬼门十三针
- 188 第187章 疯狂的太医
- 189 第188章 大黄太医
- 190 第189章 儿媳妇改嫁
- 191 第190章 剖尸
- 192 第191章 屎罐子
- 193 第192章 都是好吃惹的祸
- 194 第193章 一代吃货
- 195 第194章 文豪摆摊
- 196 第195章 悬赏
- 197 第196章 一药值百金
- 198 第197章 小媳妇病了
- 199 第198章 治咳嗽的方子
- 200 第199章 女鬼哭
- 201 第200章 一线希望
- 202 第201章 鬼神同路
- 203 第202章 懊悔
- 204 第203章 雄鸽
- 205 第204章 肚子胀
- 206 第205章 砸场子的屁
- 207 第206章 骂出来的癫狂
- 208 第207章 圆梦
- 209 第208章 小别胜新婚
- 210 第209章 进京求医
- 211 第210章 实诚人
- 212 第211章 逆推
- 213 第212章 三大高手齐出马
- 214 第213章 牛犊的方子
- 215 第214章 歪打正着
- 216 第215章 双宿双飞
- 217 第216章 赚钱去大理
- 218 第217章 吆喝
- 219 第218章 好人有好报
- 220 第219章 吃饭不着急
- 221 第220章 段云逸
- 222 第221章 重逢
- 223 第222章 又见瘟疫
- 224 第223章 死亡
- 225 第224章 多变的瘟疫
- 226 第225章 漫天的蝴蝶
- 227 第226章 逃
- 228 第227章 夜半竹楼
- 229 第228章 恐怖瘟疫
- 230 第229章 卖果子的村姑
- 231 第230章 京城瘟疫
- 232 第231章 天赐良机
- 233 第232章 突围
- 234 第233 神秘失踪
- 235 第234章 迷宫鬼影
- 236 第235章 龙国和烧饼国
- 237 第236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 238 第237章 孤注一掷
- 239 第238章 脱困
- 240 第239章 死城
- 241 第240章 山村炊烟
- 242 第241章 自取灭亡
- 243 第242章 小河边
- 244 第243章 一根断头香
- 245 第244章 丢得久
- 246 第245章 赚一个
- 247 第246章 谁带来的瘟疫
- 248 第247章 诡异的空城
- 249 第248章 山高皇帝远
- 250 第249章 破釜沉舟
- 251 第250章 广收门徒
- 252 第251章 一起死吧
- 253 第252章 弦断人不归
- 254 第253章 瘟疫来了
- 255 第254章 血腥京城
- 256 第255章 让开
- 257 第256章 洪涛余生
- 258 第257章 避暑山庄
- 259 第258章 本草之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16章 樱花姐妹
第116章 樱花姐妹
唐慎微给了叶知秋一张课表,还有一叠书,道:“昨天下午管勾官送来的,你的书本。”
管勾官相当于学校教务处处长。
堂堂处长亲自给学生送书过来,这可不是普通人能享受的待遇。叶知秋谢了接过,先把书翻了翻,见是《脉经》《伤寒论》《黄帝三部针灸经》等,其中一些书自己看过,有一些却没有看过,想必是后世失传了。有了没看过的书,这学起来就有意思多了。心里很高兴。不过也有些紧张,这些没学过的科目,别学不好通过不了毕业考试,那就可惨了,看来还得认真对待,绝对不能轻敌。
他又看了看课表,他们上舍的课已经非常重视临床实践了,都是只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都是在太医局的医馆生堂看病,有先生指点。
而今天上午的课,竟然是太医局的提举(校长)许希亲自授课。叶知秋喜道:“提举大人也亲自任课吗?”
“那当然,他主要讲授《黄帝内经》和《针灸经》。今天的是讲《黄帝内经》。”
没想到上课第一天就能听到太医局校长亲自授课。叶知秋很是高兴,取出糕点,分给几位,道:“多谢了,来,吃点心!”
朱肱他们三个也不客气,接过来风卷残云吞了。
便听着远处想起钟声,朱肱道:“要上课了,走吧!”
四人出了宿舍,来到教学楼。说是教学楼,其实只是一排平房。
跟着他们进了屋里,座位是随便坐的,他们来的时候,里面还没有多少人,便选了前面的位置坐下。不过很快,教室里就坐满了人。
太医局上舍(毕业班)学生是四十人,编成一个班学习。等人都坐满了,叶知秋回头看了看,清一色的男人。不过,细看之下,又发现有两个不太对劲,眉清目秀的,有点娘娘腔,再一细看,好象没有喉结,难道是女扮男装不成?
又过得片刻,又听到远处钟声响,随即,从门外进来一个老者,正是太医局提举许希。
许希在当中长条几案后面坐下,扫了一眼场中学生,瞧见叶知秋,面露微笑,道:“诸位,今日起,我们太医局上舍来了一位新学生,——知秋,你起来,自己介绍!下吧。”
叶知秋站起身,团团做了一个罗圈揖,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至于什么国舅爷之类的身份,却没有说。
——众学生都拱手还礼。大部分人面无表情,却有少许或者高兴,或者面露嘲讽,或者满脸的同情。有这些神情的,应该就是知道内幕的人。叶知秋感到脸上有些发烫,因为自己靠关系进入太医局而不是靠本事进来的。所以尴尬地笑了笑,坐下来了。
许希微笑示意,然后道:“今日们接着上次课,讲‘天地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乃是自然界万物之造化,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学医的人,不懂阴阳,就不能为医。而要知道阴阳,必先懂得‘道”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什么是‘道’?那位同学愿意起来说说?”
好几个同学都举手。许希叫了一个起来。却是那个喉咙上没有喉结的疑是女扮男装的,只听她声音清脆婉转,果然是女声:“《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大虚,不可分别,唯一而已,姑以一为无也,一阴一阳,即无阴无阳。”
许希点点头,示意她坐下。
叶知秋听这人说话,腔调有些怪,不禁有些好奇,低声问旁边的庞安时:“这人是谁?”
庞安时笑了,低声拿腔拿调道:“提起此人,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呐!”
“快说啊!当心先生听见。”
庞安时这才不卖关子了,低声道:“丹波赖康知道是谁吗?”
“知道啊,日本名医,日本最早的中医典籍《医心方》的作者。怎么了?”
庞安时点点头:“丹波雅忠呢?”
“丹波赖康的孙子,日本神医,被日本人尊为他们的扁鹊。”刚说到这,叶知秋有些回味过来了,不禁惊讶道:“她难道跟这两人有关?”
庞安时微笑点头:“你应该看得出来,她是个女子,男扮男装而已,她就是丹波赖康的亲妹妹,丹波樱子。”
叶知秋吃了一惊:“日本娘们?!”
他这一声有些大了,引得周围学生都朝他看,那丹波樱子就隔了他们两张桌子,也侧脸瞧了他一眼,长长的眼睫毛很像樱花的花蕊,一双明眸,犹如富士山上白雪一般清澈是。
叶知秋赶紧捂住着嘴,朝她歉意一笑。
樱子面无表情扭转身,继续听课。
唐宋时期,日本派了不少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学习中医的,形成了日本的古代医术,叫做汉医。直到今天,很多日本人生病了,还是去看汉医。日本也出了不少汉医名家,写了很多著作,唐宋时期流传到日本的中医著作,不少在中国战乱中失传了,却在日本流传了下来,得以保留。北宋名医孙用和(叶知秋的爷爷)的著作《传家秘宝方》,在国内就失传了,现存的影抄残本便是来自于日本。
丹波家族在日本很有名,并形成了一个流派,在日本汉医届扬名长达数百年。她的爷爷和哥哥都是传世名医,只怕她的医术也错不了。
唐宋时期,渡海前来中国求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当年鉴真东渡日本,先后六次,这才最终登陆日本岛,其间历尽千辛万苦,几次差点送命。这小姑娘竟然不畏艰险渡海来大宋求学,这种精神就已经足够让人敬佩了。
他正感叹这小姑娘不远千里来到中土大宋学医,精神可嘉,忽听得台上提举许希朗声道:“知秋,你且起来,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叶知秋猛然醒悟,啊了一声,慢慢站了起来,刚才他这一分神,不知道许希讲到哪里了,茫然看了看私下同学,一个个都仰着脖子瞧着他,其中不乏讥讽看热闹的神色。特别是跟樱子同桌的一个女子,模样俏丽,见他张皇无措,显然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便朝他一个劲吐舌头扮鬼脸,好象故意打断他的思路,让他更想不起来似的。
叶知秋瞧着许希,见他表情严肃地盯着自己,那神情分明在说,你课下是国舅爷,在课堂上,就是一个普通学生,别指望我对你会特别对待。这把他本想问问什么问题的心思都打掉了,耷拉着脑袋准备说不知道。这时,便看见坐在他身边的唐慎微提笔飞快地在纸上写了几句话,仔细一瞧,写的是:“,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这是《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关于肾脏的论述。叶知秋大喜,扭头瞧了那做鬼脸的女同学一眼,也朝她吐了吐舌头,然后扬起头,对许希正色道:“这句话说的是肾脏能主导男女性事能力的强弱,使筋骨灵便,技术灵巧,精神旺盛。这里伎巧出焉的伎,通假字,通技术的技,所以伎巧也就是技巧。《黄帝内经》注家王冰说:‘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造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所谓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生骨髓,肾气充盛者,动作轻巧而灵敏,、肾气充盈了,这男女的生殖能力才能强劲,女人才能生很多孩子……”
——听这话,一众学生都哄堂大笑。唯有那樱子面无表情坐着,好像没听见,而旁边那做鬼脸俏丽女子,却脸红红的低下了头。
许希捻须而笑,示意答得不错,让他坐下,叶知秋刚要做,忽又想起一事,道:“我刚才的解释是王冰他们的注释,其实,我个人有不同意见,不知道能不能说。”
“哦?”许希笑吟吟道:“学堂之上,畅所欲言。”
“那好”,叶知秋咳嗽了一声,道:“我觉得,注释古书医典,不能割裂了字句进行解释,要从全篇上下文联系着看,就这段话而言,他是说的十二脏脏的功能于地位的,前面说了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说的是心在十二官里的统帅地位,主宰神明的特殊作用0而肺,是相傅之官,治理全身气血,是心之相傅。其他的肝脏,脾脏也是这种行文格式,就是先说脏脏在十二官中的地位,与其他脏脏的关系和分工,然由此引出特有的功能。按理说,十二种脏脏都应该这么排列,但是,王冰的解释却没有按这样的体例,所以虽然能说得通,但并不符合原文的本意。”
——听他质疑《黄帝内经》权威注释名家王冰的注释,所有学员都愣了,一起望向他,包括他神情平淡的樱子,都不禁侧目过来,瞧着他,而她旁边那位姑娘,则是柳眉倒竖,满脸阴霾,目光冰冷,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一般。
许希哦了一声,花白的眉毛跳了几下,面无表情望着他:缓缓道:“王冰注释,有何不妥?”
管勾官相当于学校教务处处长。
堂堂处长亲自给学生送书过来,这可不是普通人能享受的待遇。叶知秋谢了接过,先把书翻了翻,见是《脉经》《伤寒论》《黄帝三部针灸经》等,其中一些书自己看过,有一些却没有看过,想必是后世失传了。有了没看过的书,这学起来就有意思多了。心里很高兴。不过也有些紧张,这些没学过的科目,别学不好通过不了毕业考试,那就可惨了,看来还得认真对待,绝对不能轻敌。
他又看了看课表,他们上舍的课已经非常重视临床实践了,都是只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都是在太医局的医馆生堂看病,有先生指点。
而今天上午的课,竟然是太医局的提举(校长)许希亲自授课。叶知秋喜道:“提举大人也亲自任课吗?”
“那当然,他主要讲授《黄帝内经》和《针灸经》。今天的是讲《黄帝内经》。”
没想到上课第一天就能听到太医局校长亲自授课。叶知秋很是高兴,取出糕点,分给几位,道:“多谢了,来,吃点心!”
朱肱他们三个也不客气,接过来风卷残云吞了。
便听着远处想起钟声,朱肱道:“要上课了,走吧!”
四人出了宿舍,来到教学楼。说是教学楼,其实只是一排平房。
跟着他们进了屋里,座位是随便坐的,他们来的时候,里面还没有多少人,便选了前面的位置坐下。不过很快,教室里就坐满了人。
太医局上舍(毕业班)学生是四十人,编成一个班学习。等人都坐满了,叶知秋回头看了看,清一色的男人。不过,细看之下,又发现有两个不太对劲,眉清目秀的,有点娘娘腔,再一细看,好象没有喉结,难道是女扮男装不成?
又过得片刻,又听到远处钟声响,随即,从门外进来一个老者,正是太医局提举许希。
许希在当中长条几案后面坐下,扫了一眼场中学生,瞧见叶知秋,面露微笑,道:“诸位,今日起,我们太医局上舍来了一位新学生,——知秋,你起来,自己介绍!下吧。”
叶知秋站起身,团团做了一个罗圈揖,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至于什么国舅爷之类的身份,却没有说。
——众学生都拱手还礼。大部分人面无表情,却有少许或者高兴,或者面露嘲讽,或者满脸的同情。有这些神情的,应该就是知道内幕的人。叶知秋感到脸上有些发烫,因为自己靠关系进入太医局而不是靠本事进来的。所以尴尬地笑了笑,坐下来了。
许希微笑示意,然后道:“今日们接着上次课,讲‘天地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乃是自然界万物之造化,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学医的人,不懂阴阳,就不能为医。而要知道阴阳,必先懂得‘道”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什么是‘道’?那位同学愿意起来说说?”
好几个同学都举手。许希叫了一个起来。却是那个喉咙上没有喉结的疑是女扮男装的,只听她声音清脆婉转,果然是女声:“《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大虚,不可分别,唯一而已,姑以一为无也,一阴一阳,即无阴无阳。”
许希点点头,示意她坐下。
叶知秋听这人说话,腔调有些怪,不禁有些好奇,低声问旁边的庞安时:“这人是谁?”
庞安时笑了,低声拿腔拿调道:“提起此人,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呐!”
“快说啊!当心先生听见。”
庞安时这才不卖关子了,低声道:“丹波赖康知道是谁吗?”
“知道啊,日本名医,日本最早的中医典籍《医心方》的作者。怎么了?”
庞安时点点头:“丹波雅忠呢?”
“丹波赖康的孙子,日本神医,被日本人尊为他们的扁鹊。”刚说到这,叶知秋有些回味过来了,不禁惊讶道:“她难道跟这两人有关?”
庞安时微笑点头:“你应该看得出来,她是个女子,男扮男装而已,她就是丹波赖康的亲妹妹,丹波樱子。”
叶知秋吃了一惊:“日本娘们?!”
他这一声有些大了,引得周围学生都朝他看,那丹波樱子就隔了他们两张桌子,也侧脸瞧了他一眼,长长的眼睫毛很像樱花的花蕊,一双明眸,犹如富士山上白雪一般清澈是。
叶知秋赶紧捂住着嘴,朝她歉意一笑。
樱子面无表情扭转身,继续听课。
唐宋时期,日本派了不少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学习中医的,形成了日本的古代医术,叫做汉医。直到今天,很多日本人生病了,还是去看汉医。日本也出了不少汉医名家,写了很多著作,唐宋时期流传到日本的中医著作,不少在中国战乱中失传了,却在日本流传了下来,得以保留。北宋名医孙用和(叶知秋的爷爷)的著作《传家秘宝方》,在国内就失传了,现存的影抄残本便是来自于日本。
丹波家族在日本很有名,并形成了一个流派,在日本汉医届扬名长达数百年。她的爷爷和哥哥都是传世名医,只怕她的医术也错不了。
唐宋时期,渡海前来中国求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当年鉴真东渡日本,先后六次,这才最终登陆日本岛,其间历尽千辛万苦,几次差点送命。这小姑娘竟然不畏艰险渡海来大宋求学,这种精神就已经足够让人敬佩了。
他正感叹这小姑娘不远千里来到中土大宋学医,精神可嘉,忽听得台上提举许希朗声道:“知秋,你且起来,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叶知秋猛然醒悟,啊了一声,慢慢站了起来,刚才他这一分神,不知道许希讲到哪里了,茫然看了看私下同学,一个个都仰着脖子瞧着他,其中不乏讥讽看热闹的神色。特别是跟樱子同桌的一个女子,模样俏丽,见他张皇无措,显然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便朝他一个劲吐舌头扮鬼脸,好象故意打断他的思路,让他更想不起来似的。
叶知秋瞧着许希,见他表情严肃地盯着自己,那神情分明在说,你课下是国舅爷,在课堂上,就是一个普通学生,别指望我对你会特别对待。这把他本想问问什么问题的心思都打掉了,耷拉着脑袋准备说不知道。这时,便看见坐在他身边的唐慎微提笔飞快地在纸上写了几句话,仔细一瞧,写的是:“,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这是《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关于肾脏的论述。叶知秋大喜,扭头瞧了那做鬼脸的女同学一眼,也朝她吐了吐舌头,然后扬起头,对许希正色道:“这句话说的是肾脏能主导男女性事能力的强弱,使筋骨灵便,技术灵巧,精神旺盛。这里伎巧出焉的伎,通假字,通技术的技,所以伎巧也就是技巧。《黄帝内经》注家王冰说:‘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造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所谓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生骨髓,肾气充盛者,动作轻巧而灵敏,、肾气充盈了,这男女的生殖能力才能强劲,女人才能生很多孩子……”
——听这话,一众学生都哄堂大笑。唯有那樱子面无表情坐着,好像没听见,而旁边那做鬼脸俏丽女子,却脸红红的低下了头。
许希捻须而笑,示意答得不错,让他坐下,叶知秋刚要做,忽又想起一事,道:“我刚才的解释是王冰他们的注释,其实,我个人有不同意见,不知道能不能说。”
“哦?”许希笑吟吟道:“学堂之上,畅所欲言。”
“那好”,叶知秋咳嗽了一声,道:“我觉得,注释古书医典,不能割裂了字句进行解释,要从全篇上下文联系着看,就这段话而言,他是说的十二脏脏的功能于地位的,前面说了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说的是心在十二官里的统帅地位,主宰神明的特殊作用0而肺,是相傅之官,治理全身气血,是心之相傅。其他的肝脏,脾脏也是这种行文格式,就是先说脏脏在十二官中的地位,与其他脏脏的关系和分工,然由此引出特有的功能。按理说,十二种脏脏都应该这么排列,但是,王冰的解释却没有按这样的体例,所以虽然能说得通,但并不符合原文的本意。”
——听他质疑《黄帝内经》权威注释名家王冰的注释,所有学员都愣了,一起望向他,包括他神情平淡的樱子,都不禁侧目过来,瞧着他,而她旁边那位姑娘,则是柳眉倒竖,满脸阴霾,目光冰冷,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一般。
许希哦了一声,花白的眉毛跳了几下,面无表情望着他:缓缓道:“王冰注释,有何不妥?”
正在加载...